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高校学科建设之关系研究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
这就是说,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培养人才,又要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做贡献,并且这里并没有“普通”和“重点”之分。
因此普通高校不能仅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必须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发展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学科,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
为了做到这一点,也为了学校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许多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龙头,十分重视。
1.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中发现新事实、新规则,其结果常常是发现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和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
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在于科学研究,在于用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源充实教学工作知识传播流和产业化知识应用流。
综观一流大学的新学科发展,无论是由于国防的需要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学科杂交的需要还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需要,他们普遍的做法是:先从科研着手,以科研积蓄实力和提高学术水平,或先建立横向的跨学科机构联合承接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进行学科杂交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工科院校因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需要发展文科,一般请名教授先开设课程同时带研究生,待学科发展到一定实力后再考虑或设置本科专业或不设置专业。
一流大学以科学研究促学科建设,以课程教学带动学科建设,坚持以学术水平为目标,对本科专业设置从严把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的。
2.科学研究活动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高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层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高校学科建设之关系研究

1 . 3 馆藏资源呈现出网络化 数字化的特点 伴 随 大 量 电子 文献 的 涌现 , 图书 馆 仅依 靠纸 质文 献 已无法 满 足 用户需 要 , 网络资 源 、 数 字 资源 不仅 信息 容量大 , 还具 备 纸 质文 献 无 可 比拟 的 优势 一 一便于 检 索 与 获 取 的特 点 , 极 大 的 提 高 文 献 获取 效 率。 图书 馆应 发挥 计算 机 网络 技 术优 势, 将 馆藏 纸 质资源转 化 为数字 资源 , 将 网络 资 源 和数 字 资 源转 化 为 馆藏 资源 , 还 可根 据 学 校 的学 科 建 设及专 业教 学的 需要 , 购 置文献 数据 库 , 以丰 富馆藏 资源 和提 升 文 献 的 利 用率 。 例如: 西 藏 民族 学 院 图书 馆先 后 购入了 “ C NKI 中 国 知网” ,“ 万方全文数据库”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 、 “ 维 普 网” 、‘ ‘ 全国报刊 索 引数据 库” 等 电子期 刊数 据库 ; 购入了 “ 读秀 ( 中文 学术 搜索 ) ” 、“ 超 星 图书 包库 ” 、“ 时代 圣典” 、“ 书生 之 家” 等 电子 图书数 据库 ; 还购 买 了部 分 多媒 体、 视 频、 光盘 等数 据库 , 自建特 色数据 库一 一 藏 学数 据库 , 丰 富和 充实了馆藏 文献资 源 。 1 . 4 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随着 科学 技 术 的发展 和信 息量 的急 剧增 加 , 传 统 的服务模 式一 一 坐等读者上门的 “ 被动式” 服务已无法满足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读者需 求, 图书馆 及 时推 出学 科服 务, 有 效 地 服务 于学 科 建设 , 最大 限度 的 满 足学 科建 设的 文献 信 息需 求 , 构 建较 为 完整 的学科 服务 体系 , 创建 学科馆员和学科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 例如, 学科馆员通过虚拟参考 咨询 平 台、 电话 咨询 、 电子 邮件 、 Q Q 等 方式 和途 径 , 进行 一对一 、 一对 多的学 科 信息咨询 服 务, 根 据用 户的 不同需 求 , 采 取 灵活多样 的服 务 方法, 发挥 技 术优 势和 文 献资 源优 势 , 打破 传统 服务 的时 空 局限 , 为 用 户提 供高 质量 的学 科 服务 , 通过 学 科服 务工作 的逐 步深 入 , 促进 图 书馆的学科馆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 从整体上带动图书馆的发展, 为更好 的服 务于 学 科建 设奠 定坚实 的基础 。 二、 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 服务 自 1 9 9 8 年 引进 中国高校 图书馆 以来 , 做 了许多探 索和 尝 试, 积 累了丰 富的 经验 , 但也 存在 着很 多的问题 。 学科 服务 的专业性 、 学 术性 、 个性 化等 特 点决 定了这项 工作 的难 度是 很大 的 , 这些 问题 在 很 大程 度上 制约 着学 科服 务和学 科 建设 的发展 。 2 . 1 学科 文献资 源匮乏 , 难 以满 足学科建 设 的需要 目前 , 我 国大 多数高 校 图书馆 的馆 藏 仍以 纸 质文献 为 主 , 电子 资 源 和 数字 资源 相 对贫 乏。 据C AL L S 提供 的 数据 显示 , 目前 我国 高校 图 书 馆 文献 资 料 购 置经 费的2 0 %左右 用于 购买 电子文 献 , 8 0 %的经 费仍 用 于购 买 印本文 献 ( 国外 图书馆 8 0 %的馆 藏为 电子文献 , 2 0 %的馆藏 为 印本文 献 ) 。 为了满 足学 科建 设 的需 要 , 高校 图书馆 应转 变馆 藏资 源 建 设 重点 , 加 大 电子 资 源和 数 字资 源的建 设 力度 , 建 立学 科文献 信息 库和相应的学科导航 , 注重创建本馆的特色馆藏。 学科建设的文献信 息需 求 , 在 客观 上 促进 了高校 图书馆 的文 献资 源建 设 , 切 实提 高文 献 信 息的 保障 能 力和学 科 服务 的工作 质量 。 例如 : 上 海 交通大 学 图书馆 在 资源 建 设 方面有 着丰 富 的经验 , 资 源采 访工作采 用 “ 三一 三 余一 ” 的指导性原则( 简称 “ 三一” 原则) , �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摘要: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加强与教学、科研人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方便;应重视服务创新,设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应加强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提高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策略高校的图书馆是支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柱。
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往往在图书馆流连忘返,寻觅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营养和信息。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和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一、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在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是衡量图书馆规模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有着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能。
目前,高校各方面的建设均在不断地发展着,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也在不断地丰富着。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图书的采购方面就不仅要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求,并且还要有在相关方面有适当拓展的书籍。
目前,在图书的采购上,高校图书馆对于市场上的畅销书的反应能力已经比较强,即能较及时地将市场上的一些重要的图书采购进来,但在专业图书的采购方面,则明显地存在着不足之处。
这种不足直接导致师生的在某些专业领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另外,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虽然目前图书馆都在强调应以读者为本,但在具体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却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学生需要检索一些偏门资料的时候,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就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时还可能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不周或工作态度方面的原因而造成与学生间的不愉快。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校图书馆,休闲娱乐类的图书较多,专业领域的一些重要图书资料则明显不足。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摘要:目前教育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状态,高校图书馆也在这个过程中与时俱进,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速度。
从图书馆科学化知识服务的大框架来看,需要有效地结合高校科研的力量,进一步探索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这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努力的事情。
本文立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提出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构建方法,希望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学科化知识;信息服务;模式构建引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在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时代,可以利用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信息资源处理、信息资源输入和信息资源输出。
同时,通过建立学科知识服务信息平台,帮助师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类,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和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需求。
高校的图书馆都属于自己的图书管理系统,但图书馆知识服务展示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高中生和教师的部分信息需求,科技创新也受到相应的限制。
为此,必须立足于图书馆科学知识服务,有效地结合科学技术研究的优势,探索和理解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是当前急需完成的主要工作。
1.理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1.1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知识服务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具体标准,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应的共识本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知识服务具备获取信息、整合信息、重组信息、重塑信息的必要条件。
第二,有效解决具体目标问题是知识服务的本质。
第三,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应以内部信息为主要依据,为读者的阅读服务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1.2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学科化知识服务是专业性强的服务,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相应的资源。
这在高校图书馆其实是两者的有效性融合,包括学科院制度和知识服务的融合。
并且根据学科的专业化优势,将图书资源和人力资源编成相互促进的核心力量,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专业服务的优质模式。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协同发展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协同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和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推广阅读的重要任务。
协同发展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关键之一,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与学校学科建设部门密切合作,了解学科建设的需求和动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所需的学术文献资源。
图书馆可通过购买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建立学科专业书库,并组织相关的学科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科研能力。
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合作,开展创新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有关创新创业的图书馆资源和培训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开展阅读活动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学生社团组织合作,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可以提供图书咨询、导读和活动场地等支持,帮助学生社团组织开展读书讨论、读书分享、读书推荐等活动。
通过学生社团组织的力量,可以将阅读推广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多的学生群体中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推广阅读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开展图书馆资源互通共享的合作项目。
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机制,可以实现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互通,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资源共享效果。
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与社会机构合作,丰富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
可以邀请作家、学者等专业人士举办讲座、读书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交流机会;可以与出版社合作举办图书展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可以与公益机构合作开展读书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五、利用新媒体,开展在线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在线阅读推广活动。
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分享学术文献资源、阅读心得、阅读推荐等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可以通过在线阅读平台,提供电子图书、期刊和学术论文等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承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其服务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服务是指图书馆针对特定学科的读者需求,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学科服务中,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和提供学科信息资源,满足读者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需求。
同时,图书馆还通过学科服务,积极推广学术文化和知识产权意识,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整理和管理学科信息资源。
这些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数据库、电子书籍、网络资源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支持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高读者对学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和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条件。
首先,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体系,包括收集、整理、提供和评估等环节。
其次,图书馆需要拥有专业的学科服务人员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为读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此外,图书馆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和设施,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和资源建设策略。
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图书馆需要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并及时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信息资源。
在社会科学领域,则需要更多地关注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总之,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这些服务模式和资源建设策略,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支持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高读者对学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策创新探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策创新探析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高质量教育、科研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完善和创新,需要建立有效的对策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策创新,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一、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性不足。
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缺乏专业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科领域师生的需求。
3. 服务落后。
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服务模式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当前信息化的需求,对于数字化服务的滞后,导致学科服务品质低下。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建立有效的对策措施加以改进。
二、对策措施1.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完善不同学科领域的藏书体系,购买全面的学科领域的电子资源,确保学科领域的书籍、期刊和数据库资源的充分覆盖。
还应不断扩大学科资源外借范围,满足不同学科领域师生的需求。
2. 建立学科服务团队。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学科服务团队的建设,建立专业的学科服务团队,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学科服务人才。
以满足不同学科领域师生的需求。
3. 创新数字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推进数字化服务,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学科服务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学科资源和服务,满足不同学科领域师生的需求。
4. 拓展学科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拓展学科服务模式,与学科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服务活动,如学术讲座、学科导读等,提高学科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 加强学科服务评估。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学科服务质量的评估,建立健全的学科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学科服务的需求和问题,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创新价值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策创新,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还具有以下创新价值:1. 提高信息素养。
图书馆服务一流学科的方案

图书馆服务一流学科的方案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图书馆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供学术资源的使命。
如何在图书馆中提供一流的学科服务,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案,以提升图书馆服务学科的水平。
一、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核心场所之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提供一流学科服务的基础。
首先,图书馆应配备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图书查找效率。
同时,还应增设自习室、小组学习室等功能区域,为不同的学科提供专门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学科资源的采购与管理学科资源的采购与管理是图书馆提供一流学科服务的关键环节。
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需求,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数据库等途径获取相关学科资源。
同时,图书馆还应建立健全的学科资源管理体系,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三、推进学科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学科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是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比如,设立学科导航台,引导学生查阅与学科相关的图书和资料;举办学科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学科专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图书馆还可与学科相关的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学科研究项目等。
四、加强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图书馆应加强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的信息检索、文献综述等基本技能。
同时,图书馆还应积极推广优秀学术期刊和学科数据库的使用,提高学生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
五、建立学科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学科服务质量评估机制是确保图书馆服务一流学科的持续改进的保障。
图书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对学科服务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还应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科服务。
综上所述,提供一流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使命之一。
图书馆推动学科建设作用浅析

图书馆推动学科建设作用浅析
图书馆是现代高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图书馆为学科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图书馆推动学科建设的作用。
首先,图书馆资源提供能力是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书籍资料,可以为教师研究生、硕士生、本科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
同时,在数码化、网络化的背景下,图书馆资源也得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广泛的推广,能够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图书馆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助力学科建设。
图书馆作为大学重要的学术交流机构,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研讨会,既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学术舞台,也能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强化学科合作、促进学科交叉,提高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最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建设也是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对于学科建设的贡献是不争的事实。
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建设不仅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资源的展示和获取,而且为师生的网络学习、电子阅读以及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建设,将为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同时在长远来看,将会推动学科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总之,图书馆作为大学中的重要机构,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
的保障和支持。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既是学科建设的阵地、又是学科建设的源头,通过开展特色化、综合化的各项服务活动,提高资源保障、教育推广和信息化服务的综合素质,将推动学科建设行稳致远,成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领者。
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8篇

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8篇第1篇示例: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重要场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趋势,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加快推进学科化服务,以满足广大师生的学术需求。
本文将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意义、现状及前景。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指根据学科特点和需求,结合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
这种服务模式有以下几点意义:1. 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服务水平。
通过学科化服务,图书馆可以更精准地满足师生在各学科领域的信息需求,提供更专业的图书馆资源和知识咨询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2. 促进学科间的合作交流。
学科化服务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师生更好地获取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激发学术创新和跨领域研究的活力。
3. 增强师生研究能力。
通过学科化服务,图书馆可以为师生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检索、学术写作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研究和学术写作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的开展。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积极推进学科化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化服务。
许多高校图书馆建立了专门的学科服务团队,由专业的学科馆员负责不同学科领域的图书馆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 资源整合。
图书馆通过整合自身馆藏资源和网络电子资源,为师生提供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合作的发展。
4. 数据服务。
图书馆通过建立学科数据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研究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服务,支持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创新。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的加深,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将会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具体表现在:1. 智能化服务。
图书馆将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更智能、高效的信息服务,满足师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促进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促进“双一流”建设是中国教育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着眼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世界影响力,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促进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高校图书馆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双一流”建设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出发,探讨“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促进,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支撑性设施,也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保障。
如今,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学科门类的不断扩张,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不仅是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检索服务,还承担着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任务,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支持者。
目前在一些学校的图书馆中,对高校学科服务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
有的图书馆只重视文献的采编和信息资源的积累,忽视了学科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的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只借助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手段,缺乏创新和变革的意识。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1. 学科建设的支撑服务“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卓越。
高校图书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为学科建设提供文献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还要通过学科评估、学科排名和学科发展规划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信息服务,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学科服务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为学科发展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2. 教学科研的信息支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支撑平台,通过文献检索、信息咨询和科研数据库的建设,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对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信息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体系打造探索

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体系打造探索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场所,也是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资源中心。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师生的学术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着眼于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打造探索。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意义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打造探索,意味着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学科布局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学科馆藏。
这种馆藏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还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也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自身实力、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建设内容1. 学科馆藏规划:高校图书馆打造特色学科馆藏体系,首先需要进行学科馆藏规划。
通过深入了解学校学科建设状况、学科师资力量和科研优势等情况,确定要建设的特色学科馆藏内容,包括纸质书籍、电子资源、特色文献、学科信息服务等。
2. 馆藏资源整合:在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整合现有的馆藏资源。
这包括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和整合,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学科馆藏资源。
还可以通过购买、订阅等途径引进其他学科馆藏资源,以丰富馆藏内容。
3. 学科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学科信息服务工作。
这包括构建学科信息导航服务、学科信息咨询服务、学科信息培训服务等,以满足师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需求。
4. 学科馆藏推广: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体系不仅要注重内部建设,还需要积极开展学科馆藏的推广工作。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学科馆藏展览、开展学科馆藏推介活动、推出相关学科馆藏服务等方式,让师生更多地了解和利用学科馆藏资源。
三、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体系的打造路径1. 精准定位:高校图书馆在打造特色学科馆藏体系时,需要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精准定位要建设的特色学科馆藏内容,确保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重点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重点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随着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断改进与提升,重点学科建设也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智力资源中心和学术信息中心,应该加强对重点学科的服务与支持,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就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重点学科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
一、加强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图书馆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
要针对重点学科的特点和需求,建立针对性的图书馆资源采购计划,加大对与重点学科相关的教材、专业书籍和期刊的采购力度,确保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要积极开展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和图书馆的合作,扩大图书馆资源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功能为了更好地支持重点学科的建设,图书馆还应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功能。
要加强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完善图书馆的文献检索系统和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
要开展学科指导与培训服务,组织针对重点学科师生的学科导读、学科培训等活动,帮助师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还可以拓展数字资源服务,开发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满足师生对数字化资源的需求。
三、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要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与应用,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要加强学科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学科背景和专业技能的服务队伍,提高对重点学科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还要不断完善学科服务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学科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四、拓展国际化合作,推动学科建设随着我国高校对于国际化发展的重视,图书馆也应当积极拓展国际化合作,推动学科建设。
高校科研与学科建设关系探讨

高校科研与学科建设关系探讨科学研究是现代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进行科学研究已不仅是高校教师的一种个人自发行为或业余爱好,而且是高校的职责所在,高校有责任与义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知识,高校教师必须进行科学研究,高校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样,也逐渐成为了高校的中心工作。
而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永恒主题,是高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如何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双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1、科学研究是提高整个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进行科研与教学是现代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体现在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上面,而教学水平的提升,仅靠改进教学方法和积累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进行科学研究来实现。
科学研究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可以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科研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选题阶段;制定研究课题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总结阶段。
调查研究选题阶段,主要是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水平,找出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结合自己和所在单位的条件,选定研究课题,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是对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全面考核与显示,是科研成败的关键。
实施研究方案是对教师动手能力和预测能力的考验及锻炼。
科研总结则是对实验研究结果升华到理论的探讨,是获得真知的重要阶段。
因此,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才能胸有全局,了解自己所教课程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把握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课程本身前后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2、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大学学科发展到现在,从三级学科门类看,已有2000多门,这些学科门类都是在前人通过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
论高校图书馆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论高校图书馆的优势与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是大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知识传承、学术研究和科学教育为一体,供学生、教师以及研究员使用。
高校图书馆具备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资源丰富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多样的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和各种电子资源。
这些资源凝聚了人类文明的智慧,为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
同时,高校图书馆还收藏了大量特藏珍贵资料,如古籍、手稿和历史档案等,这些资源对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 学术支持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的重要职责。
图书馆不仅提供了学术期刊和数据库,还针对学科领域建设了专门的参考书和学术导航。
这些资源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开展科研工作。
图书馆还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学术灵感的碰撞和共享。
3. 科技创新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效率。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图书、在线阅读和远程访问等功能方便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
图书馆还积极推广学术搜索引擎和参考工具,让师生更加便捷地进行学术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自动借书还书系统、智能问答机器人等。
4. 研究支持高校图书馆积极配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为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图书馆在文献检索、信息咨询和参考资料提供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
在学术写作和科研论文的撰写上,图书馆也为研究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
此外,图书馆还主动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定期更新资源,为研究人员提供最新的学术信息。
5. 学习空间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了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配备了舒适的座位、阅览室和自习室,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
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课程学习和团队合作等,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创新的能力。
图书馆还开设了学习培训课程,提供信息素养和学术写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创新方面具有重要性,传统服务模式存在不足,需要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创新。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体验,丰富服务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持续创新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
未来发展方向需要注重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拓展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全面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面临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传统模式、用户需求、科技、文化活动、持续创新、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支持系统。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学术成长和生活质量。
一流的图书馆服务能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满足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贴心的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和咨询指导;创新的服务理念能够引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心脏,承载着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使命。
通过优质的服务理念,图书馆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还能够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服务效果上,更是体现在对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上。
只有不断创新服务理念,适应时代变化和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2. 正文2.1 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足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借阅图书、阅览资料为主。
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无法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读者前来利用图书馆资源。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相对陈旧,主要以纸质档案、书籍为主要载体。
这种传统的服务方式在信息化时代显得有些滞后,无法及时满足用户对数字化、在线化服务的需求。
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学科建设

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学科建设一、引言图书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服务机构,通过提供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知识技术支持和学术文献管理等服务,有效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学科建设,以及其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图书馆收藏丰富的图书资源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核心设施,图书馆不仅应该收藏经典著作,还应不断更新和扩充馆藏,以适应学科的不断发展。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借阅图书馆的图书,扩展自己的学识面,并在研究中引用相关文献,从而促进学术深度和广度的提升。
三、提供多种形式的知识技术支持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应该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知识技术支持,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
例如,图书馆可以拥有电子图书馆系统,提供电子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的访问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和知识获取方式。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设立数字资源服务中心,培训用户使用各类学术软件和数据库,提供数据分析及科研工具等,以帮助学科研究的开展。
四、组织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资源库,还是一个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学科研究展览等活动,为学科研究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图书馆可以搭建学科研究者的沟通桥梁,促进学科内部的合作与共享,推动学科的共同发展。
五、提供学术文献管理服务学术文献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书馆在学术文献管理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书馆可以建立学科相关文献的数据库,并提供文献检索、引用管理和论文写作等服务。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支持,更快地找到所需的学术文献,并掌握文献检索和引用规范,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六、加强学术导航与培训服务在庞大的学科体系中,学科导航和培训对于学科建设的方向和质量至关重要。
图书馆可以通过学科导航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著名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等信息,引导学科研究者深入学科领域,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
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信息资源的需求和使用越来越重要。
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科信息资源和服务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从图书馆学科服务和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图书馆学科服务1. 学科咨询服务学科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供学科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帮助师生解决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学科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文献检索:为师生提供文献检索服务,帮助他们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源。
(2)学术写作:为师生提供学术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3)学术出版:为师生提供学术出版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学术出版流程和规范。
2. 学科培训服务学科培训服务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供学科培训服务,图书馆可以帮助师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科培训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数据库使用:为师生提供数据库使用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数据分析:为师生提供数据分析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3)信息素养:为师生提供信息素养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学科信息资源建设1.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可以将纸质图书数字化,形成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库,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资源。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数字化处理:将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化图书。
(2)资源整合:将数字化图书整合到数字化图书馆中,形成数字化资源库。
(3)资源共享: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师生获取所需资源。
2. 学科数据库建设学科数据库是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学科数据库,图书馆可以收集和整合相关学科信息资源,方便师生获取所需信息。
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研究型读者需求的关联性分析——以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1 黄令贺 , 民. 4 葛敬 微博客及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 用模 式 的研究 [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1 ( ) 8 8 , J. 2 04 : 0 4— 6 7 9
关 键 词 高校 图 书 馆 研 究 型 读 者 关联 模 式
‘
1 引言
构, 是学校信息化 和社会 信息 化 的重要基地 。高等
学校 图书馆 的工作 是学 校教 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的重
“ 十二五 ” 时期规划对 高校 图书馆 来说 , 新一 是 轮发展的契机 , 如何实 现 图书馆 事业 的又 好又 快发 展是 当前的重要议题 。高等学校 图书馆是学校 的文 献信 息中心 , 为教学 和科 学研究 服 务 的学术 性机 是
学 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 图书馆 ” 。我 国各高校 目前 J 也在积极地 展开高等学 校 图书馆标 准体 系 的建 立 , 旨在更好地为高校人 才培养提 供全 方位 高质 量的服 务 。为了顺 应社 会发 展和经 济建设 的需要 , 目前我 国高校人才培养正朝着创新人才和研究型人 才 的 目 标发展 , 尤其对 于 目标定位 向研 究型 大学发 展的高
从 事某 一课 题研 究时 , 最迫 切需 要 的是尽快掌 握 国
握重要资料 、 据 、 数 事例 与方 法等 。在 撰写 阶段 , 需
分析 、 总结 、 纳相 关 重 要 的文 献 信 息。在 评 审 阶 归 段, 利用有关原始 引论 文献 , 鉴定 和 审查研 究 结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高校学科建设之关系研究【摘要】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高校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展示高校的教学力量、科研水平及发展潜力的重要平台,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学科建设能够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吸引高学历人才,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学科发展目标,构建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科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学科服务工作,以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下面着重从学科服务工作的特点以及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等方面,分析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参与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学科化服务,就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馆员为核心,并针对用户专业及学科,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展开的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1]这项工作主要是依靠学科专业素质和图书馆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科馆员来实现和完成。
1.1学科服务具有学科性、专业性特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学者梁传杰[2]认为,学科建设包括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内容,即学科建设涵盖了高校办学最为核心的内容。
学者魏燕[3]认为,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在社会中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因而才有可能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产生重大科技成果。
可见,学科水平成为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重要标志。
这就要求学科服务工作要进行认真的学科文献调研工作,广泛征求学科专家、学者的意见,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及时提供学科服务,为学科建设的决策提供有学术价值的参考依据。
因此,学科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学科性、专业性,对于学科建设和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深远地意义。
1.2学科服务是具有主动性、个性化特点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学科服务的主动性,不仅体现在与对口服务院系的主动联系上,还体现在学科馆员主动围绕对口服务院系的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将分散的、不同载体形式的学科信息进行科学的收集、整合、分类、加工,形成适合学科专业需求的二次文献。
例如:编写目录、索引、文摘等,还可以自建学科文献、二次文献数据库等,打造本馆的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满足学科专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有重点地对女书的文献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标引,编写《女书文化研究论文索引》、编制文摘、简讯、内容提要、综述等[4],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本馆的特色文献。
为高校图书馆创建特色服务、编撰二次文献起到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关于个性化服务的说法很多,学者张琴[5]为个性化服务做了较恰当的定义,个性化服务(per sonalized service),指的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学科服务主要是由学科馆员主动到对口服务院系,了解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以及专业教师的文献需求,有针对性地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
可见,学科服务工作不仅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的鲜明体现,有利于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形成良性循环的办学机制。
1.3馆藏资源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伴随大量电子文献的涌现,图书馆仅依靠纸质文献已无法满足用户需要,网络资源、数字资源不仅信息容量大,还具备纸质文献无可比拟的优势--便于检索与获取的特点,极大的提高文献获取效率。
图书馆应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将馆藏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将网络资源和数字资源转化为馆藏资源,还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及专业教学的需要,购置文献数据库,以丰富馆藏资源和提升文献的利用率。
例如: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先后购入了“cnki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维普网”、“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等电子期刊数据库;购入了“读秀(中文学术搜索)”、“超星图书包库”、“时代圣典”、“书生之家”等电子图书数据库;还购买了部分多媒体、视频、光盘等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藏学数据库,丰富和充实了馆藏文献资源。
1.4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服务模式--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式”服务已无法满足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读者需求,图书馆及时推出学科服务,有效地服务于学科建设,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需求,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服务体系,创建学科馆员和学科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
例如,学科馆员通过虚拟参考咨询平台、电话咨询、电子邮件、qq等方式和途径,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学科信息咨询服务,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法,发挥技术优势和文献资源优势,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局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学科服务,通过学科服务工作的逐步深入,促进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从整体上带动图书馆的发展,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科服务自1998年引进中国高校图书馆以来,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学科服务的专业性、学术性、个性化等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科服务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2.1学科文献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仍以纸质文献为主,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相对贫乏。
据calis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购置经费的20%左右用于购买电子文献,80%的经费仍用于购买印本文献(国外图书馆80%的馆藏为电子文献,20%的馆藏为印本文献)。
[6]为了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转变馆藏资源建设重点,加大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建立学科文献信息库和相应的学科导航,注重创建本馆的特色馆藏。
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需求,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切实提高文献信息的保障能力和学科服务的工作质量。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资源采访工作采用“三一三余一”的指导性原则(简称“三一”原则),用在采访工作上就是指文献资源建设必须由采访专业人员、学科馆员、院系教授或科研团队三方共同负责,共同协商制定采购计划,上报由馆务会和校文献资源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决策。
[7]这一做法,使得文献采购在专业性、时效性等方面的把握更加精准,使有限的图书经费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满足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需求。
2.2学科服务未能体现学科性、专业性的特点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形式等方面,应根据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技术、人员的力量,制定符合高校学科建设的服务目标,不能脱离本馆实际,盲目效仿、甚至照抄照搬其他馆的做法,导致图书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却不能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仅停留在学科资源建设(根据专家、教授及专业教师提出的购书要求采购部分专业图书、报刊等文献);开展读者培训以及一些常规性的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服务(为专家、教授及专业教师查找一些学科专业文献)等层面上,学科服务的深度还很不够,对用户的科研很少参与,没有体现学科服务工作的学科性、专业性的特点,这对学科建设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2.3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做的不够学科服务的对象是高校的专业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和部分有学科服务需求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其中包括许多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学科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刻苦钻研,由于不了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情况和检索方法,在文献的收集查找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耽误了许多时间,使他们的科研、教学工作受到很大的局限,对学科建设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信息素质,学科馆员要走进对口服务院系,面向师生宣传介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检索方法,举办关于各类数据库特点及使用方法的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帮助用户掌握和提高信息检索技能,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和文献的检索获取能力。
2.4急需组建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与各院系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信息传递员,只有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馆的业务知识,有着丰富的读者服务经验,才能够胜任工作。
因此,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至关重要,这是开展优质学科服务的基础。
学科服务加速了学科馆员队伍优化的速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学科馆员应加强学科背景知识和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精通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熟练掌握本馆的信息检索技能和使用方法。
目前,学科馆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学历低、知识老化、学科专业素质较差、对口服务专业与学科背景不一致等现象,同时,多数学科馆员是在承担着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兼职学科服务,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专注投入,这些都是制约学科服务工作开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2.5图书馆与教学科研机构的协作不够深入和默契学科服务工作要在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紧密联系与密切配合下实现和完成,学科馆员应与教师与科研人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实现提供深层次、专业学术含量较高的学科服务目标。
由于用户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不够了解,所以对学科馆员的宣传推广工作缺乏主动性,甚至认为学科馆员的到来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科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十分艰难。
我们相信,通过学科馆员的不懈努力,随着用户对图书馆认识和了解的不断加深,逐渐体会到图书馆资源的优越性,他们将会对图书馆产生信任和依赖。
因此,学科服务拉近了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高和高校学科建设的更快更好发展。
2.6缺乏科学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学科服务的价值是通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得以体现的,学科服务的终极目标是帮助用户获取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要切实提高和保证服务质量,就要制定科学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协调图书馆与对口服务院系间的合作关系,明确图书馆内部各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以保障学科服务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及时做好学科资源建设规划、课题跟踪、文献传递等工作的服务跟踪记录,重视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使学科化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