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心理干预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心理干预的优质课

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心理干预的优质课

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心理干预的优质课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患关系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它着眼于医患沟通的质量和效果,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进行心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在医患关系中,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设一门优质的医学心理学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干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设置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心理干预课程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其医学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

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 医患沟通理论:介绍医患沟通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关键要素,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心理评估与干预:介绍常见的心理评估方法和干预策略,如面谈、量表、观察等,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干预技巧。

3. 医学伦理与沟通道德:介绍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道德规范和沟通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4. 患者心理健康教育:教授学生如何开展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解释疾病、如何提供心理支持等。

二、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掌握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心理干预的知识和技巧,教学应采取多种方法:1. 经验分享:请资深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来分享他们在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中的经验和案例,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经验中获得启示。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拟真实临床场景,实践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技巧,并接受同行和教师的反馈和指导。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和解决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中的问题,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和临床心理咨询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的实际操作,并向专业人士学习。

三、考核评价为了确保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考核评价:1. 期中期末考试: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医学心理学心理干预

医学心理学心理干预
建立新的适应性认知、情绪、行为模式 3结束阶段:处理结束所产生的问题,帮助
迁移巩固治疗所获得的成果。
心理治疗的基本 原则
1信赖原则 2整体原则 3发展原则 4个性化原则 5中立原则 6保密原则
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1倾听技术 2提问技术 3鼓励技术 4内容反应技术 5情感反应技术 6面质技术 7解释技术 8非言语性技术
心理治疗的 范围
一、综合医院临床各科:急性疾病、慢性 疾病、心身疾病
二、精神科 三、各类行为问题 四、社会适应不良 五、其他问题
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一、概况:5、6次/周,几年到限定时间和
疗程。目的是帮助病人进行人格重建,解 决早年的心理冲突,扩展自我意识。
二级干预:也叫预防性干预,对于高危人群的干 预
三级干预: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人进行心理治 疗
一、健康促进:促进积极的行为模式

促进健康
预防心理问题
健康促进的一些概念: 1 积极的心理健康:正确面对应激 增强自控感 2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二、预防性干预:有针对性的采取降低危 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措施,拮抗危险 因素,促进保护因素,阻断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 正常人 发现问题 平等关系 个人家庭社会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差异表现在历史渊源不同 心理治疗主要 从治疗神经症等开始,带有明显的医学色彩,重点解决心理障碍、行为 异常等;心理咨询起源于职业指导、心理卫生运动等,它强调教育与发 展模式,具有极为广阔的服务范围,表现出更强的哲学和社会学倾向。
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1必须经过正规培训 2按一定程序进行 3建立在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5目的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医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严格而繁重的学科,对学生而言,学习的压力巨大。

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医学心理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医学教育中有效应用医学心理学。

一、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医学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医学相关的问题,探讨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及其对疾病康复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和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帮助医生更好地与病人沟通,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主要包括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以及对病人心理健康的关注。

医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知识与实践,并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生解决学习和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支持,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医学心理学还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因此医疗团队需要重视病人的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二、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在医学教育中,医学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针对医学生的特殊需求,医学教育中可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程。

这样的课程可以帮助医学生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通过心理辅导,医学生可以学会应对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2.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培训:医学教育中可以加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培训。

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医生可以更好地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并提供更为温暖和人性化的治疗服务。

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增强医生的专业能力,也能提高病人对医生的满意度。

3. 医学教育中的心理评估:医学教育中可以引入心理评估工具,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了解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保证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医学心理学是研究身体疾病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与临床医学、心理学密切相关。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身体疾病的心理危险因素、心理干预措施、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学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医学心理学的重点总结:1.心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是指那些可能导致身体疾病发生、发展或者复发的心理因素。

其中,疾病的发生与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密切相关;疾病的发展与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其心理危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2.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家庭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在选择心理干预措施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指那些与患者的社会环境、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情绪问题,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疾病的心理影响身体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癌症、糖尿病等严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因此,在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医生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其心理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心理学心理与疾病的关系与干预

医学心理学心理与疾病的关系与干预

医学心理学心理与疾病的关系与干预导言: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个体心理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以及心理干预对疾病治疗与康复的作用。

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医学心理学与疾病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的干预方法。

一、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心理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影响关系,心理因素既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被疾病所影响。

首先,心理因素可以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例如,长期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其次,一些疾病本身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例如慢性疼痛会导致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增加,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二、心理干预对疾病的作用心理干预是医学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心理干预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应激管理等。

实践证明,心理干预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针对焦虑和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1.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对于一些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的疾病,例如焦虑症和抑郁症等,CBT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其思维模式,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2.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抗病能力。

心理支持可以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来实现,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3. 应激管理应激管理是一种针对应激状态的心理干预方法,它通过教育、训练以及放松技巧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减轻其对疾病的消极影响。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与心理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深入探讨和理解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寻求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几个重要内容: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慢性疼痛管理、心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估以及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

1.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是医学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可以对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长期的负性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下降等疾病密切相关。

此外,压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状态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兴奋性神经系统紊乱等身体反应,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2. 慢性疼痛管理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

医学心理学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和应激管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病情恶化。

此外,医学心理学还注重与其他科学领域的协作,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综合性的方法帮助患者管理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3. 心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估心理干预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力,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解决问题疗法等。

心理干预常常与药物治疗和其他物理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为了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者们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生理指标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心理师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干预调整。

4.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医学心理学强调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紧密联系。

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医学心理学提出了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例如,通过教育宣传,增强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心理干预,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通过社会支持、心理支持等手段,提供支持和帮助给予以保持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

医学心理学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

中等损害
67
情感反应 与环境有 脱节,常 表现出负 性情感, 对环境变 化有较强 烈地情感 波动。情 感状态虽 然稳定, 但需要努 力才能控 制情绪。
显著损害 89
严重损害 10
负性情感 完全失控 体验明显 或极度悲 超 出 环 境 伤。 的影响。 情感与环 境明显不 协调。心 境波动明 显。求助 者意识到 负性情绪, 但不能控 制。
10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干预对象 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 居丧反应 躯体疾病 婚恋工作问题 学生群体
编辑ppt
15
干预对象
初级受害者-经历人 次级受害者—目击人 三级受害者—非直接影响的个体
概述
编辑ppt
16
James 和Gilliland提出:
发展性危机 情境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 环境性危机
概述——危机理论
编辑ppt
17
危机理论
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情绪危机表明个体 在努力抗争,力求保持内心的安宁及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
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而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事 件的认知评价
个体的现状可能与其过去的心理冲突有某种联系 情绪危机有自限性,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但结局可为适应良好,也
符。
在某些方 对危机事 的 认 识 和 和 感 知 与
面有偏差。 件的认识 感 知 与 现 现 实 情 况
和感知与 实 有 实 质 有 明 显 差
22
评估(倾听 安抚)
自杀危险性: 自杀、他杀、自伤和冲动攻击行为
临床表现: 情绪、认知、行为、躯体症状

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对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研究,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作为一门关于人体健康的学科,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积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促进医学的发展及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几个具体的应用领域。

一、心理学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1.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传授心理知识和技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这种教育可以在社区、学校、医院等不同的场所进行,通过宣传、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公众传递关于心理健康的信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在识别个体或群体存在心理问题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恢复心理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在医学领域,心理干预可以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治疗过程中,如癌症、心脏病等。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应激管理等干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二、心理学在患者康复中的应用1.心理社会支持心理社会支持是指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实际支持等多种形式的支持,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医学中,患者常常面临着疼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心理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减轻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和积极性。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状态的方法。

在医学中,心理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等。

通过与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合作,患者可以明确问题的病因,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康复效果。

三、心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应用1.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同时也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焦虑与心理健康医学心理学的干预策略

焦虑与心理健康医学心理学的干预策略

焦虑与心理健康医学心理学的干预策略焦虑与心理健康:医学心理学的干预策略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使得焦虑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然而,在医学心理学的干预策略下,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应对焦虑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医学心理学中常用的干预策略之一。

焦虑往往是由消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错误所引起的。

通过认知重构,个体可以学会发现、纠正和替换这些消极的思维方式。

例如,当个体在面对困难时常常产生“我无法应对”的负面想法时,医学心理学家会引导他们找到证据来证明这种想法的不准确性,并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方式对待挑战。

二、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医学心理学干预策略。

焦虑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不适应行为,如回避、逃避或过度自我保护。

通过行为疗法,个体可以学会面对恐惧和焦虑,并逐渐改变不适应的行为。

例如,对于社交焦虑的患者,医学心理学家可能会采用系统性脱敏训练,帮助他们逐渐面对社交场合,减少逃避行为,并增加积极的社交经验。

三、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身体放松来达到心理放松的干预策略。

焦虑往往伴随着身体的紧张和不适感。

通过放松训练,个体可以学会主动调节身体状态,从而减少焦虑的体验。

医学心理学家可以引导个体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等技巧,帮助他们实现身心的平静与放松。

四、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综合了认知重构和行为疗法的优势,是医学心理学中较为综合和有效的干预策略之一。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个体可以在思维和行为两个层面上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焦虑问题。

医学心理学家会与个体共同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并通过跟踪记录和反馈,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健康的思维模式和适应性的行为习惯。

医学心理学的干预策略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焦虑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然而,在实施干预策略时,医学心理学家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自主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医学心理学 第五讲 心理治疗

医学心理学  第五讲  心理治疗

第一节 总 论
一、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概念 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
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 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 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 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 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精神分析是一个哀悼的过程。因为精神分析这种方法注重 的是“现在是过去的重现”。它认为一个人现在的思维模 式、行为习惯,乃至心理疾病,都可以从过去的创伤中找 到根源。
但精神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让一个人永远沉浸于过去的辉煌 或痛苦之中。它是带领人完成过去不曾完成的彻底的哀悼, 向过去的情感告别,为生活掀开新的一页。
运用厌恶刺激的厌恶疗法:
(1)确定厌恶刺激 物理刺激、化学、想象的厌恶刺激
(2)实施
以治疗酒瘾为例。饮酒所产生的欣快感对饮酒行为 产生正强化作用。如果在每次饮酒的同时给以电击 使之产生痛苦或注射阿朴吗啡使之产生恶心呕吐, 经过多次的结合过程,可使饮酒行为逐渐减少(患 者失去兴趣)。
以矫正肥胖儿童过度吃甜食行为为例。这种情况 除可以使用其它厌恶刺激外,也可令患者在产生 食欲时,立即想象一种能引起自己恶心感觉的物 质,或想象肥胖者行动不便和不受人欢迎的场景。 如,首先要反复告诉肥胖儿童:“吃甜食可以使 你的脂肪增厚,使你更加发胖,你会变得既不灵 活又很难看,会被同学取笑,还容易生病。”然 后要求肥胖儿童在想吃甜食的时候,马上想像自 己又胖了,更难看了,又被同学取笑了,多难 受……经过反复多次实施,使肥胖儿童建立起 “一见甜食就厌恶”的条件反射。
3.治疗要领 ①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②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 ③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并随时鼓励强化。

第六版医学心理学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第四节以人为中心疗法

第六版医学心理学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第四节以人为中心疗法

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求助者对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的感受、体 验、直觉等都能够较坦然的接受,不再进行歪曲、 否认或根据价值条件作用进行取舍,因此个人对 自己的感受更丰富,更富有 变化,更轻松。他 对他人及他以外的客观世界的接纳程度增强了。 他不再那样僵化、刻 板地看待外部世界,因而 认识更富有弹性了。
有机体评价的价值
价值条件化的价值评价
对形体、机能、技能、行为、容貌的肯定——我是有价值的 自我否定、自我肯定、他人否定、他人肯定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真是自我
因此,一旦当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当作自己 的自我概念时,他的行为不再受有机体评价过 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 指导,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现实倾向, 当他采用这一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 的知觉。当对某一行为自己感到满意,而别人 没有感到满意,或别人感到满意而自己没有感 到满意时,就会出现一种困境,自我概念和经 验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不协调。
内 容 概 要
1
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过程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评价
2
3 4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
1、罗杰斯简介
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
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 19021987)是人本主义心理 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 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 要创立者。20世纪五六 十年代,人本主义在批 判行为主义和扬弃精神 分析的基础上,以心理 学第三势力的名义走上 了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历 史舞台。
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当求助者能够不再依照价值条件作用来 确定自我,而是依照真我来面对自己时他的 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之间的冲突少,自 我变得比较协调。

医学心理学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

医学心理学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对处于困境或遭 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支持的短程心理治疗,以解 决问题为目的,不涉及人格的矫正,通过短期的关 怀和支持,使干预对象恢复心理平衡,重新适应生 活
概述
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
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不恰当的应付
危险和威胁
危机
恰当的应付
机遇和挑战
最低目标:心理上帮助患者度过危机,功能 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最高目标: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 机前的状态
危机干预目标
——Aguilera 和
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应 感觉到该创伤事件是可以接受的 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 自尊的恢复(感觉自己有价值) 人际关系的修复 发现了该事件对生活的意义 能够完整地叙述整个过程,并伴随适当的情绪
决定能力 思想能受 控制对危 考虑危机 因 为 强 迫 精 力 。 因
正常。求 意志控制。 机事件的 事件而难 性 思 维 、 为 受 强 迫 、
助者对危 解决问题 思考。解 以自拔。 自 我 怀 疑 自 我 怀 疑
机事件的 和做决定 决问题和 解决问题 和 犹 豫 而 和 犹 豫 的
认识和感 能力轻微 做决定的 和做决定 明 显 影 响 影 响 丧 失
轻度损害 45
对 环 境 的 对环境的 情 感 反 应 情感反应 适 切 , 对 适切,但 环 境 的 变 对环境变 化 只 有 短 化有较长 暂 的 负 性 时间的负 情 感 流 露 ,性情感流 不 强 烈 , 露,求助 求 助 者 完 者能够意 全 能 够 控 识到需要 制情绪。 自我控制
情绪。
创伤 成长
危机引起的可能障碍
适应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张障碍

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干预技术

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干预技术

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尊重患 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避免 过度干预
慢性疾病对患者心 理的影响:焦虑、 抑郁、恐惧等
心理干预的目的: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放 松训练、心理教育 等
心理干预的效果: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率
疼痛的心理因素:认知、情绪、 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心理干预方法:放松训练、冥 想、认知行为疗法等
心理干预的效果:减轻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依赖 等
心理干预在疼痛管理中的地位: 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相结 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理干预技术的效 果评估
量化评估:通过量表、问 卷等方式进行量化评估
质性评估:通过访谈、观 察等方式进行质性评估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改 善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广泛应用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经过大量临床验证,认知行为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 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治疗的概念: 以家庭为单位进 行心理干预,解 决家庭成员之间 的问题
方法:采用心理量表、访谈、 观察等方法进行评估
内容:包括患者的情绪、认知、 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
应用: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增强信心,提高康 复效果
心理干预的方法:认知行为疗 法、心理教育、心理支持等
心理干预的效果:减轻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 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干预技术的基 本原理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

二、主要技术与方法
医学心理学
(一)主要技术 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和指导下的顿悟是认知治疗的核 心。实施环节包括:
1.识别负性自动思维 2.检验负性自动思维 3.识别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4.挑战功能失调性假设
二、主要技术与方法
医学心理学
(二)治疗的过程
1.治疗早期 主要任务是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建立良好 的治疗关系
医学心理学
第十二章 心理治疗
掌 握:
医学心理学
➢ 心理治疗的定义、现代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 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 ➢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技术 ➢ 危机干预的概念和主要步骤 ➢ 行为治疗原理与各种主要方法 ➢ 认知治疗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 ➢ 人际心理治疗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 悉: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的有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 精神分析疗法的适应症 ➢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适应症 ➢ 行为治疗的适应证 ➢ 认知治疗的应用 ➢ 支持性心理治疗基本原理及方法 ➢ 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 ➢ 放松训练实施要点
医学心理学
第五节 认知治疗
一、概述
医学心理学
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 程中产生的观念,来纠正个体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贝克认知疗法重要概念:
(一)核心信念 (二)中间信念 (三)自动思维 (四)图示
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有以下几种: 医学心理学
(一)任意推断 (二)选择性概括 (三)过度引申 (四)夸大或缩小 (五)“全或无”思维 (六)个体化
2.观察、诊断家庭动力学特征 重点了解:
(1)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 (2)家庭的交互作用模式 (3)家庭在其生活周期中的位置 (4)家庭的代际结构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一)信赖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中立性原则 (六)保密性原则
信赖性原则
– 建立彼此接纳、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
– 能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 是检验一个心理治疗医生是否成熟和称职的 首要条件。
心理治疗中医患关系的主要特点
1. 单向性 一切工作围绕病人利益进行 2. 系统性 有明确的对象与目的,采取一系列有计
t D
~ Ci仁:i:) ~ ~二~ Q己已}
o
0free association1
o 0resistance1
o 0transference1
o 0dream analysis1
o
o 2
0free association1
5
0resistance1
o
n
D
U

o
2
o
2
0transference1
表达治疗者对患者的接纳,对所叙 述的事情感兴趣,希望按此内容继续谈 下去。
第一节 心理治疗
四、心理治疗基本技术
(一)倾 听 技 术 (二)提 问 技 术 (三)鼓 励 技 术 (四)内容反应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 质 技 术 (七)解 释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paraphrase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治 疗者把患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 整理后,再反馈给患者。
第一节 心理治疗
四、心理治疗基本技术
(一)倾 听 技 术 (二)提 问 技 术 (三)鼓 励 技 术 (四)内容反应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 质 技 术 (七)解 释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reflection of feeling

医学心理学第8章 心理干预

医学心理学第8章 心理干预
咨询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强迫求助者执行。若求助 者不理解、不接受,效果就差甚至无效,还会引起反感。
可充分利用非言语指导方式配合言语指导,共同收到良好 的效果。如:让来访者反复默念:“我能行,我能行,我 能行……”、“恢复健康,恢复健康……”积极自我暗示。
Emotion expression technology
性行为障碍、肥胖、烟酒瘾、口吃等 (4)社会适应不良
自卑、自责、攻击、失眠等
3、心理治疗适应症
所有人在一身中都会遇到心理问题。 特殊人群的特殊心理问题。 儿童期心理问题: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学习困难。 成年人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
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失眠 女性心理问题: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经前期紧张症等。 老年期心理问题:孤独、恐惧、自卑、多疑、忧郁、 失落等。 性心理问题 无论什么人,只要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尤其在出现心理问题、
(七)解 释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面质
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来访者的思想情 感行为等自相矛盾,混乱不清,并与其讨 论这些矛盾。
不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公开/潜在的对 立、敌意、攻击,也不是咨询师简单的指 出来访者身上有哪些错误,而是指出来访 者身上存在的矛盾,让其认识这些矛盾, 从而树立正确的观点。
(一)倾 听 技 术 (二)提 问 技 术 (三)鼓 励 技 术
⑩指导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 质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 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
指导
使用指导性技巧时,咨询师应十分明确自己对求助者指导 些什么以及效果怎样,叙述清楚,要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 导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况: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 二、方法:1行为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定义目标行为、记 录的准备工作、选择记录方法(连续记录、结果记录、间 隔记录)、选择记录工具、观察反应与观察者信度 2系统脱敏疗法 3冲击疗法(满灌疗法) 4厌恶疗法
适应症和评价


适应症:恐惧症、 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 性变态、冲动控制障碍、注意缺陷、品行 障碍、儿童离别焦虑、儿童恐惧、社交敏 感等、儿童抽动症、慢性运动和发声抽动 障碍、遗尿症、遗粪症、异食癖、口吃、 学习障碍、考试综合症、电视迷、网络综 合症、高血压、心律失常、胃溃疡 不适应:边缘人格、人格障碍、抑郁症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根据 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 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 理困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其成长 的过程。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心理治疗 对象:病人 目的:解决问题 关系:治疗关系 信息:症状体症

心理咨询 正常人 发现问题 平等关系 个人家庭社会
心理治疗与心理帮助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同情、劝解、 安慰、指导等心理帮助。心理治疗要经过专门职业训练的人员实施,治 疗过程要有相应的心理学理论,并按照这一理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来实 施。
第二节心理治疗


一概念: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定义
美国精神科医师沃尔贝格:心理治疗室一种“治疗”工作, 既有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与患者有关的问题。 我国钱铭怡:心理治疗室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 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 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 障碍,促进其人格想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本书观点: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 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 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 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心理治疗的基本 原则




1信赖原则 2整体原则 3发展原则 4个性化原则 5中立原则 6保密原则
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1倾听技术 2提问技术 3鼓励技术 4内容反应技术 5情感反应技术 6面质技术 7解释技术 8非言语性技术
心理治疗的 范围




一、综合医院临床各科:急性疾病、慢性 疾病、心身疾病 二、精神科 三、各类行为问题 四、社会适应不良 五、其他问题


一、健康促进:促进积极的行为模式 促进健康
预防心理问题


健康促进的一些概念: 1 积极的心理健康:正确面对应激 增强自控感 2危险因素和保防性干预:有针对性的采取降低危 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措施,拮抗危险 因素,促进保护因素,阻断心理障碍 1普遍性干预 2选择性干预 3指导性干预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差异表现在历史渊源不同 心理治疗主要 从治疗神经症等开始,带有明显的医学色彩,重点解决心理障碍、行为 异常等;心理咨询起源于职业指导、心理卫生运动等,它强调教育与发 展模式,具有极为广阔的服务范围,表现出更强的哲学和社会学倾向。 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共同性表现在其目的、过程、指导理论和 技术手段等方面 甚至是服务内容方面。考察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意 义,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共性:(1)都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2)都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 治疗家或咨询家)实施;(3)服务 对象都是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人(患者或求询者);(4) 都要在良好的人际 关系下进行;(5)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不良认识和行为,增强身心健康等。



(三)短期焦点治疗 1治疗时间与环境的安排 2主要问题或焦点的确定 3焦点问题的处理 4适用范围
精神分析的适应症与评价

适用症:神经症、心境障碍、心身疾病、 某些人格障碍
不适合:重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重性 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癔症发作期伴随自 我意识障碍者、行为障碍者、

第二节 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1必须经过正规培训 2按一定程序进行 3建立在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5目的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
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基本过程 1初期阶段:建立治疗同盟、收集信息、评 估确定问题制定治疗方案 2中期阶段:改变不良认知、情绪、行为, 建立新的适应性认知、情绪、行为模式 3结束阶段:处理结束所产生的问题,帮助 迁移巩固治疗所获得的成果。
心理干预

二、心理干预的内容与形式
三个层次的干预措施: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理治疗
健康促进: 面向普通人群 目标是促进 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预防性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 目标是减少 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性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障碍着 目标是减轻障碍
健康促进与预防

一级干预:健康促进是指在普通人群中建立适应 良好的行为、思想和生活方式;; 二级干预:也叫预防性干预,对于高危人群的干 预 三级干预: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人进行心理治 疗
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一、概况:5、6次/周,几年到限定时间和 疗程。目的是帮助病人进行人格重建,解 决早年的心理冲突,扩展自我意识。



二、方法 (一)基本技术:1自由联想 2释梦 3阻抗 4移情



(二)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简介 1治疗的设置 2治疗的开始 3治疗的深入 4治疗的结束
认知治疗



一、概况 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治疗方法体系,是以矫 正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 不良情绪的短程心理治疗。 治疗的着眼点放在患者的认知上,认知的改变需 要患者与治疗师的合作,治疗师在针对具体的和 结构性的目标问题采取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的过 程中赋予患者更多的责任。 认知治疗集中解决使患者来寻求治疗的症状而不 是早期的记忆、幻想和梦。认知治疗以人的实验 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