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暨南大学 803 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 803 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简介本文档汇总了暨南大学西方经济学803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通过对历年的考试题目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要点,为备战考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考试内容暨南大学西方经济学803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 宏观经济学理论 - 微观经济学理论 - 产业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 - 金融学理论与实践历年考题及答案解析2019年真题•题目1:宏观经济学中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是如何解决传统一般均衡理论所存在的不足?请简要说明。
•答案解析:传统一般均衡理论通常假设经济在一个静态的均衡状态,而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则考虑了时间因素的影响,能更好地解释经济的动态特征。
其中,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引入了时间维度,并研究了经济体在时间序列上的均衡问题,考虑了技术的进步、经济周期等因素对经济均衡的影响,使得理论更加贴近实际经济运行的情况。
•题目2: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各自表示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解析:需求曲线表示了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呈现负斜率,表示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
供给曲线则表示了供应商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呈现正斜率,表示价格越高,供应商愿意出售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低,供应商愿意出售的数量越少。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点即为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也即供求平衡的状态。
2018年真题•题目1:产业经济学中的“市场竞争”对经济社会有何影响?请简要说明。
•答案解析:市场竞争是产业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市场竞争能够促使资源向效率较高的企业流动,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技术创新:竞争压力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IS-LM模型)【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IS-LM模型16.1 考纲要求1.产品市场与IS曲线2.货币市场与LM曲线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IS-LM模型的运用16.2 考试大纲详解一、产品市场与IS曲线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1.推导放宽凯恩斯交叉图中投资外生的假定,把计划投资写为I=I(r),同时把投资函数和凯恩斯交叉图结合起来就可推出IS曲线。
如图16-1所示,图(a)表示投资函数:利率从r1上升到r2,使计划投资从I(r1)减少为I(r2)。
图(b)表示凯恩斯交叉图:计划投资从I (r1)减少为I(r2),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从而使收入从Y1减少为Y2。
图(c)的IS 曲线总结了利率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利率越高,收入水平越低。
图16-1 IS曲线的推导2.IS曲线的移动IS曲线是根据既定的财政政策画出的,即假定G和T固定不变。
当财政政策变动时,IS曲线会移动。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使计划支出增加,计划支出曲线上移,在任何既定的利率水平,收入都增加,因此,会使IS曲线右移。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
二、货币市场与LM曲线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1.推导因为实际货币余额需求还与收入有关,所以改写为(M/P)d=L(r,Y)。
如图16-2所示,图(a)表示实际货币余额市场:收入从Y1增加到Y2,提高了货币需求,从而使利率从r1上升到r2;图(b)的LM曲线概括了利率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收入水平越高,利率越高。
图16-2 LM曲线的推导2.LM曲线的移动LM曲线是根据一个给定的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画出来的。
因此,实际货币余额供给的减少使LM曲线向上移动,如图16-3所示,实际货币余额供给的增加使LM曲线向下移动。
图16-3 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向上移动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IS-LM模型(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在LM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竞争性市场分析)【圣才出品】

第六章竞争性市场分析6.1 考纲要求1.竞争性市场的效率2.最低价格、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3.进口配额与关税4.征税或补贴的影响6.2 考试大纲详解一、竞争性市场的效率1.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
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者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生产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
2.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经济效率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
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
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
3.政府干预竞争市场政府干预竞争市场并不总是坏事。
政府及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可能有经济效率以外的其他目标。
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能增加其他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总福利。
市场失灵是指因为价格无法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传达正确的信号,不受管制的竞争市场是无效率的,无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在两种情况下,市场失灵可能发生:(1)外部性:在某些情况下,给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损益的行为在市场价格中得不到反映。
这些损益称为外在性,因为对于市场来说,它们是“外在”的。
(2)信息缺乏:当消费者由于缺乏产品质量或特性的信息,不能做出效用最大化的购买决策时,市场失灵也可能出现。
二、最低价格、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1.最低价格管制在特定情况下,政府还可能对市场中的产品价格设定一个最低价格,厂商如若以低于此价购买或销售产品则视为非法。
图6-1 最低价格管制如图6-1所示,设定最低价格后消费者剩余变化为:ΔCS=-A-B,生产者剩余变化为ΔPS=A-C-D,总剩余变化=-B-C-D。
假如梯形D足够大,最低价格甚至会导致生产者剩余净损失。
2.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1)价格支持价格支持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
暨南大学经济学803考研资料历年真题笔记解析及考研经验心得

考研经验心得:本人考803经济学,前后总共花了将近四个月时间,中间也有间断的时候,马马虎虎打了115分,分数不高,但个人觉得性价比也还将就,再次就稍谈考803经济学的感受吧。
第一道大题是选择题,15个小题每个三分,题目都较基础,但考察面比较广,大概宏微观各一半。
复习方法其实就把高鸿业教材看透了,再做做配套高鸿业教材的习题解答上面的选择题。
想拿全分的同学做尹伯成的绿皮书上的选择题就行,但此书有的选择题偏难,把会做的做懂就好。
第二道大题是计算题,3个大题大概40分得样子,这个就不能局限在教材了,第一个大题比较基础和教材上的差不多,后面两个好像考了双头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计算,教材上没有,复习的时候做做尹伯成的绿皮书上的计算题,或者别的学校的考研真题,后面两个计算题的内容我一个考厦大的同学就系统地复习过。
第三道大题是论述题,两道题四十分左右,第一个考的是正常,低档和吉芬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二个考了工资和名义粘性的部分,我记得是在宏观经济学教材最后论述新宏观经济学的部分,这个部分比较难懂,我当时以为不会考,没有理解透书上的东西,结果吃了大亏。
第四道大题算是案例题吧,二十分,给了一则材料,大概就是某教育局长想在本省实行学生减负,但效果不佳,不过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题目让用博弈论知识进行分析。
我当时看到就懵了,博弈论也就考前随便看了看,结果我大概是建了个模,把学生和教育体制当成博弈双方,用了条件策略和混合策略模型来分析。
其实综合而言,803经济学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考前的复习一定要非常全面,没有死角,不要自己觉得有的地方不会考。
首先要把教材先看三——五遍,看的过程中配合使用教材习题解答,把教材上的题做透了,再做做教材习题解答上补充的一些题。
这是基础阶段。
然后就要开始做笔记,把两本教材上的内容做成体系,每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记录,再记下做习题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和解答,这个阶段花的时间最长,因为高鸿业的东西太多太杂,梳理起来很烦躁(本人大概做完这个阶段就直接去考试了,自己的笔记用处非常大,而且最后看到满满的笔记本会很有成就感,因为那都是自己的东西)最后就是练计算题,做金圣才,尹伯成都行,不用全做完,太多了,每个知识点挑几道就行,做个提纲,看看每个知识点有哪些计算的题型,而且不能只做一遍,要做到自己拿到题就有思路了为止(往年真题在考研论坛上都有回忆版,但内容不是非常全面,很多计算题没有详细数据,所以我最后也就随便做了做,不过建议时间宽裕的同学还是仔细研究一下,能弄到完整版真题的就更好了)。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圣才出品】

第八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8.1 考纲要求1.垄断竞争2.寡头垄断3.价格竞争4.博弈论和竞争策略8.2 考试大纲详解一、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的产生: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市场指那种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的市场组织。
一个垄断性竞争的市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1)厂商之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这些产品相互之间是高度可替代的但不是完全可替代的。
(换句话说,需求的交叉弹性是大的但不是无穷大。
)(2)自由进出(Free entry and exit)——新厂商带着这种产品的新品牌进入市场和已有厂商在他们的产品已无利可图时退出都比较容易。
2.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这一调整不同于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仅仅能调整产量)。
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一定存在着一个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
同样在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就为:MR=LMC=SMC,AR=LAC=SA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
这一条件表明: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
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厂商,其他厂商的进入将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图8-1(a)反映了短期均衡,图8-1(b)反映了长期均衡。
图8-1(a)短期中的垄断竞争厂商图8-1(b)长期中的垄断竞争厂商3.垄断竞争和经济效率垄断竞争下的成本及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下的成本及价格,垄断竞争下的产量则低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
所以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但并不能由以上的对比得出完全竞争市场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
在垄断竞争行业中有两种原因会造成非效率:①不像在完全竞争中,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2010--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20. 失业率不太可能降低到零,因为存在( )。 A.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B. 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 区域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D. 区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完全竞争行业AR曲线和MR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同的。( ) 2.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利润为零,寡头垄断的厂商不是。( ) 3. 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必然引起劳动力供不应 求。( ) 4. 厂商的定价策略的目标是扩大厂商的顾客群,并尽可能多地攫取消费者剩余,因而 对于消费者来说总是有害的。( ) 5. 如果一种商品的产出在不使其他商品的产出减少的情况下就不能再增加,则生产的 配置就是技术上有效率的。( ) 6.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差值为统计误差。( ) 7. 老龄化的加剧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劳动参与率。( ) 8. 历史上,恶性通货膨胀几乎都源于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 ) 9. 在长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 10. 弗里德曼永久收入假说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家庭的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该家庭的永 久收入。( )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解析

2017 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1、伐木工将树木以1000 元价格卖给了木材厂,木材厂加工成木板后以2500 元价格卖给了家具厂,家具厂加工成衣柜后以5000 元价格卖给了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GDP增加了()。
A. 1000 元B. 2500 元C. 4000 元D. 5000 元【答案】D【解析】GDP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本题中最后家具厂生产出的衣柜以5000 元价格卖给了消费者,因此GDP增加了5000 元。
2、2010 年苹果和桔子单价分别是2元/斤和1 元/斤,2016 年苹果和桔子单价分别是4 元/ 斤和3 元/斤。
假定用于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一篮子商品构成是5斤苹果和10斤桔子,2010年CPI是100,那么2016年CPI是()。
A. 150B. 200C. 250D. 300【答案】C【解析】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100% 2016 年(现期)的价格指数为:已知2010 年(基期)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16 年CPI 为:现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3、某国2016年12月总人口是200万,成年人口是160万,劳动力总量为120 万,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为100 万,失业人口为6 万,该国的失业率为()。
A. 3%B. 3.75%C. 5%D. 6%答案】C【解析】失业率的计算不是失业人数和总人口的比率,而是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加失业人口)中失业人数和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即: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总量另外,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属于劳动力总量的一部分,达到退休年龄继续劳动的也属于劳动力。
4、某国2016 年GDP达到70 万亿元,其中总消费达到30 万亿元,净出口达到5 万亿元,则该国的总储蓄和资本净流出分别是()。
2019年暨南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简述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答:诺贝尔奖题具有时效性,同学们只要关注下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够了。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803西方经济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列举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挤出效应。
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
在图(a)中,AR>SAC,厂商获得利润。
在图(b)中,厂商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E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在图(c)中,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这是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在这种亏损情况下,生产比不生产强。
4.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联系?
答:(1)利润最大化原则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产品数量的决定,而且也适用于要素使用量的决定,只不过在这两种决定中,它们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含义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看,利润最大化原则事实上内在地包含了要素使用原则,要素使用原则可以看作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分配论中的运用。
总的说来,要素使用原则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在要素市场的一个具体运用,而利润最大化原则适合于所有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更广泛的定义。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17.1 考纲要求1.开放经济中的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不同汇率制度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运用4.国际利率差别的原因及影响17.2 考试大纲详解一、开放经济中的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1.资本和产品的国际流动(1)净出口净出口也称贸易余额,一般用NX表示,是本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减去外国向本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反映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
用EX表示出口,用IM表示进口,则(EX-IM)就是净出口。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改写为:NX=Y-(C+I+G)。
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无须等于产品与服务产出。
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则净出口是正的;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则净出口是负的。
(2)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余额资本净流出也称国外净投资,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I,反映国际间为资本积累融资的资金流动。
根据储蓄和投资重写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可以推导出:Y=C+I+G+NXY-C-G=I+NX(Y-C-T)+(T-G)=I+NXS-I=NX(3)结论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S-I=NX,式中S-I表示资本净流出,NX表示净出口,表明国外净投资总等于贸易余额,即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际间产品和服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小型开放经济模型(1)假设①资本完全流动;②利率r必定等于世界利率r*,即r=r*;③经济的产出由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固定,即Y=Y_=F(K_,L_);④消费C与可支配收入(Y-T)正相关,消费函数为C=C(Y-T);⑤投资I与实际利率r负相关,投资函数为I=I(r);⑥财政政策固定。
(2)模型在以上假设下,NX=Y-(C+I+G)可写为:NX=[Y_-C(Y_-T)-G]-I(r*)=S_-I(r*)。
这样就可得到如图17-1所示的储蓄和投资图。
贸易余额是由世界利率水平上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决定的。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20.1 考纲要求和考试大纲详解【说明】该部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考纲要求,但综合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来看,每年必考相关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问题。
(1)在经济学前沿动态方面,2010~2012年真题中,每年都考察了前一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对每年经济学界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要有一定的了解,适时关注经济学界的相关动态。
(2)在经济热点方面,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每年最后一道案例分析题,都是考察前一年度我国经济热点问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对经济热点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等。
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切忌只注重理论学习,忽略理论的运用,应多多关注每年我国的经济热点,政府经济政策,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思考相关问题,学以致用。
20.2 章节考研真题详解1.2012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介绍了201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下文摘录了部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讲话。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7%。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5%,烟酒及个人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2.0%,交通和通讯同比下跌0.2%。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圣才出品】

第七章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7.1 考纲要求1.垄断势力的来源与社会成本2.买方垄断与买方垄断势力3.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4.有市场势力的定价7.2 考试大纲详解一、垄断势力的来源与社会成本1.垄断(1)垄断市场中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平均收益(AR):即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益,其大小由企业的需求曲线决定。
在垄断情况下,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MR):即一单位产出变化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化。
(2)垄断者的产量均衡垄断者必然会将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水平。
利润函数π(Q )=R (Q )-C (Q ),当dπ/dQ=0时,π达到极大值,所以dR/dQ -dC/dQ =0,即MR =MC 时,垄断厂商的利润达到最大。
图7-1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3)垄断者的定价法则理论上,企业应该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
但在实践中,企业可能对它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并不了解多少,他们可能只知道在十分有限的产量范围内的边际成本的信息。
因此,企业试图将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原则转换成实践中容易运用的简单法则。
厂商的边际收益可表示为:()PQ R P Q P MR P Q P P Q Q Q P Q ∆⎛⎫∆∆∆⎛⎫===+=+ ⎪ ⎪∆∆∆∆⎝⎭⎝⎭ 需求弹性的定义为E d =-(P/Q )·(ΔQ/ΔP ),因而有:MR =P -P (1/E d )。
厂商利润最大化时有MR =MC ,则有:P -P (1/E d )=MC 。
它可表达成:(P-MC)/P=1/E d。
等式左边的(P-MC)/P为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占价格的百分比,说明它应等于需求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同样地,也可以重新安排该方程以将价格直接表达为在边际成本上的一个加价,即:P=MC/[1-(1/E d)]。
(4)需求变动对垄断产生的影响在竞争性市场中,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但在垄断的市场中,供给曲线不存在,即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

暨南大学 803西方经济学 考试大纲 真题整理 及 参考答案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西方经济学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
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 需求与供给基本理论1.需求理论(2003年简述)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用什么办法使其发生变动。
P29 需求量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需求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2006年判断4’)需求量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商品自身价格;影响因素.5.4.3.2.12.供给理论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成本;商品自身价格;影响因素.5.4.3.2.1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2005年名词解释8’)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P27均衡产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价格: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补充:均衡状态也叫市场出清的状态。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2019考研专业课真题

D. 市场产量高于社会最优产量
6.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 = 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 )。
A. 7.5
B. 4.8
C. 1
D. 24
7. 如果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相对于社会最优产量来说,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说明存在( ) A. 正外部经济效应 B. 信息不对称 C. 负外部经济效应 D. 逆向选择
11. 如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国短期的均衡将如何发生改变( )。 A.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 C.产出增加 D. 产出下降
考试科目:803西方经济学
共4 页,第2 页
12. 长期来看,根据IS-LM模型,经济能自动从萧条中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因为( ) A. 物价水平会逐渐下降,进而导致IS曲线右移 B. 物价水平会逐渐上升,进而导致IS曲线右移 C. 物价水平会逐渐下降,进而导致LM曲线右移 D. 物价水平会逐渐上升,进而导致LM曲线右移
考试科目名称:803西方经济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考试科目:803西方经济学
共4 页,第1 页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以纵轴度量产量,横轴度量劳动投入的坐标系中,平均产量等于( )。
A. 总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
B. 从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引射线的斜率
C. 边际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
D. 从原点向平均产量曲线所引射线的斜率
2. 生产函数为Y=L+2K+5,则有( )。 A. 规模报酬递增 B. 规模报酬不变 C. 规模报酬递减 D.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200元,总成本是800元,固定成本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生产)【圣才出品】

第三章生产3.1 考纲要求1.生产技术2.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3.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4.规模报酬3.2 考试大纲详解一、生产技术厂商就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或产品),这个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就是厂商运行的中心。
投入也称生产要素,可以把投入分为劳动、原材料和资本三大类。
二、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1.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一种要素(如劳动)可变下的生产,可用劳动的平均产出(它度量人的平均生产率)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它度量了生产过程中最后一单位劳动的生产率)来描述。
劳动的平均产出AP L(average product of labor)是每单位投入劳动的产出,由总产出Q除以总劳动投入L得出。
劳动的边际产出MP L(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是最后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总产出的增加量。
概括而言,可用以下关系表示:劳动平均产出=产出/投入劳动=Q/L劳动边际产出=产出变化量/劳动变化量=ΔQ/ΔL图3-1(a)中的总产量曲线显示了不同劳动投入数量下的产出;图3-1(b)中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直接由总产量曲线推导而得。
图3-1 一种可变投入情况下的生产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劳动(和其他投入品)的边际产出递减现象,一般称为边际报酬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当使用的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固定)增加时,最终必然会出现一点,在它以后产出下降。
当劳动的投入较小时(资本固定),投入的稍稍增加可以产生专业化的分工,使得产出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当有太多的员工时,一部分员工的工作会变得缺乏效率,劳动的边际产出下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3.劳动生产率用某个产业或整个经济体系来度量劳动的平均产出,相关的结果便称之为劳动生产率。
因为平均产出计算的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测量的。
可以在不同的产业间进行劳动生产率的横向比较,亦可与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与答案详解

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与答案详解《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与答案详解》(共4套)由鸿知暨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暨南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本书在遵循暨南大学专业课最新考研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规律,制定了四套模拟卷,并有详细的配套答案讲解,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专业课复习。
适用院系: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劳动经济学适用科目:803西方经济学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考前最后十天综合辅导:本部分包括了考研冲刺模考阶段作息时间安排建议、考前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考场准备及考试注意事项、考研十大临场应试技巧四大部分内容,旨在帮助考生养精蓄锐保持身心健康,以最佳的姿态迎战考研;同时详细说明了各类考前、考中、考后等各项生活、考试事宜,帮助考生规避考试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失分,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得分。
二、考研模拟四套卷:在遵循暨南大学专业课最新考研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制定了四套模拟卷,方便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模拟练习。
通过四套模拟卷的做题,检查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提前调整到临考做题状态,感受考场氛围。
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一)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二)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三)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四)三、考研模拟四套卷答案详解:针对每一道模拟题均进行详细的答案解答,特别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考阶段的检测,通过自身做题后与参考答案的比对,找出自身的薄弱点和不足,巩固复习重点和核心考点,并在模拟演练中提高答题技巧。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消费者行为)【圣才出品】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2.1 考纲要求1.消费者选择2.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4.消费者剩余与网络外部性2.2 考试大纲详解一、消费者选择1.效用的概念(1)效用和效用函数效用(utility)是一个人从商品的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之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评价,它和人的欲望联系在一起。
给每个市场篮子一个数值,这样如果市场篮子A比市场篮子B更受到偏好,那么A的数值就会比B的大,通过这一途径便可以获得一个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
例如效用函数U(F,C)=FC表示,从消费F单位食物和C单位衣服之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是F和C 的乘积。
(2)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度量了从消费一种商品的一个额外的数量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
边际效用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越来越小。
(3)运用效用函数方法时,如果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在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它就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时,效用最大化便实现了。
2.消费者选择(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两个条件假设消费者是按理性的方式进行选择的,即他们选择商品的动机是,在可使用的、有限的既定预算下,使他们能获得的满足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的市场篮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它必须位于预算线上;②它必须能给予消费者其最偏好的商品和服务。
这两个条件使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问题简化为一个在预算线上选一个合适的点的问题。
(2)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以简化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即与额外1单位商品的消费相联系的收益,边际收益是以MRS来度量的。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边际成本是以预算线斜率的数值来度量的。
(3)非比例补助和比例补助补助计划的第一种称为非比例补助(nonmatching grant),它只是联邦政府给地方政府的一张支票,后者可以任意花销。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资料(投入要素市场)【圣才出品】

第九章投入要素市场9.1 考纲要求1.竞争性要素市场2.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3.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4.有垄断势力时的要素市场9.2 考试大纲详解一、竞争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指厂商为从事产品生产和提供劳务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通常也被称为生产资源。
生产要素通常被分为四种,即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一个竞争性要素市场是有大量生产要素出售者和购买者的市场。
由于没有单个出售者或购买者能够影响要素的价格,每个人都是价格接受者。
1.引致需求产品市场上的需求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具有不同的性质。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对商品的需求。
而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这些商品以获得收益。
因而引致需求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间接地引致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为直接需求。
2.只有一种要素是可变要素时对要素投入品的需求:厂商雇佣和产出遵循的原则厂商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在使用生产要素时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亦即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原则。
要素的“边际收益”即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它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来表示。
因为对竞争性厂商来说,MR=P,得到MRP=MP·P。
只有一种要素是可变要素,例如资本不变而只有劳动力可变时,竞争性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MRP=w,即MR=w/MP L。
由于MP L衡量每单位投入的额外产出,因此等式的右面衡量一额外单位产出的成本(工资率乘以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即生产的边际成本。
等式显示,厂商的雇佣和产出选择都遵循同样的规则——投入品或产出品的选择都是边际收益(来自产出品的销售)与边际成本(来自投入品的购买)相等。
这一结论对竞争性市场和非竞争性市场都成立。
3.几种投入品是可变要素时对一种要素投入品的需求当厂商同时选择两种或多种可变投入品的数量时,雇佣问题变得更困难了,因为一种投入品价格的变化会改变对其他投入品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以纵轴度量产量,横轴度量劳动投入的坐标系中,平均产量等于()。
A.总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
B.从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引射线的斜率
C.边际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
D.从原点向平均产量曲线所引射线的斜率
【答案】B
【解析】平均产量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由总产出Q除以总劳动投入L得出。
因此,平均产量是以纵轴度量产量,横轴度量劳动投入的坐标系中从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引射线的斜率。
A项表示边际产量;CD两项分别表示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变化趋势。
2.生产函数为Y=L+2K+5,则有()。
A.规模报酬递增
B.规模报酬不变
C.规模报酬递减
D.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答案】C
【解析】假设劳动和资本的初始投入量为L0和K0,那么产出为Y0=L0+2K0+5。
此时若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都增加至初始投入量的2倍,产出为Y1=2L0+4K0+5<2Y0=2L0
+4K0+10,表示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表明规模报酬递减。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200元,总成本是800元,固定成本是200元,边际成本是1元。
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它应该()。
A.增加生产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D.以上措施都可行
【答案】B
【解析】已知该厂商的产量为500单位,总收益是200元,那么该厂商的价格P=TR/Q =200/500=0.4元。
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P=MR,因此边际收益MR=0.4。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该厂商的MR<MC,因此该厂商应该停止生产。
4.对于一个自然垄断者,政府的最优管制政策是()。
A.P=MC
B.P=AVC
C.P=ATC,但P>MC
D.P<MC,但P>ATC
【答案】C
【解析】若P=MC,这时由于自然垄断厂商是在规模经济段进行生产,AC处于下降阶段,MC<AC,则P=MC<AC,厂商亏损,会退出生产;若P=ATC,厂商没有亏损,会继续生产。
5.搭便车者问题产生于()。
A.私人成本超过社会成本
B.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具有排他性
C.产品具有非排他性
D.市场产量高于社会最优产量
【答案】C
【解析】搭便车问题属于公共物品问题。
A项,公共物品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 项,公共物品既具有非竞争性,也具有非排他性;D项,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市场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产生市场失灵。
6.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
A.7.5
B.4.8
C.1
D.24
【答案】B
【解析】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价格P和需求价格弹性e d三者之间的关系为:MR =P(1-1/|e d|)。
因此,当e d=-5,P=6时,MR=4.8。
7.如果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相对于社会最优产量来说,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说明
存在()。
A.正外部经济效应
B.信息不对称
C.负外部经济效应
D.逆向选择
【答案】A
【解析】当厂商在生产中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时,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如果采取该行动所遭受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则这项行动显然不会被采取。
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一般而言,在存在正的外部经济效果时,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8.在短期,厂商得到的价格低于()将停止营业。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答案】B
【解析】当市场价格P=AVC时,MR和MC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此时P=AR <AC,此时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继续生产,厂商亏损全部固定成本,生产只能补偿可变成本。
厂商停止生产也只亏损全部固定成本。
当P<AVC时,继续生产只能弥补部分可变成本,因此厂商将停止营业。
9.在规模经济作用下,LAC曲线呈()。
A.下降趋势
B.上升趋势
C.水平趋势
D.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答案】A
【解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过程,这也是LAC曲线呈现U形的原因。
LAC曲线下降对应规模经济阶段;LAC曲线上升对应规模不经济阶段。
10.对于缺乏弹性的产品,垄断厂商可以()。
A.索取高价以获得垄断利润
B.索取低价以获得垄断利润
C.高价或低价都一样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商品缺乏弹性表明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大小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
因此,垄断厂商可以对缺乏弹性的商品收取高价,对富有弹性的商品收取低价,以获得垄断利润,即三级价格歧视。
11.如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国短期的均衡将如何发生改变()。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产出增加
D.产出下降
【答案】A
【解析】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IS曲线右移,利率上升,产出增加;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LM曲线左移,利率进一步上升,产出减少。
因此,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产出的变化受到两种政策实施程度的大小的影响。
12.长期来看,根据IS-LM模型,经济能自动从萧条中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因为()。
A.物价水平会逐渐下降,进而导致IS曲线右移
B.物价水平会逐渐上升,进而导致IS曲线右移
C.物价水平会逐渐下降,进而导致LM曲线右移
D.物价水平会逐渐上升,进而导致LM曲线右移
【答案】D
【解析】经济处于萧条状态表明存在产出负缺口,供大于求,物价水平低。
此时厂商供给减少,物价水平随之逐渐上升,导致LM曲线右移,从而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
13.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当一国的风险贴水上升时,会导致()。
A.IS*曲线左移,产出下降
B.IS*曲线右移,产出上升
C.LM*曲线左移,产出下降
D.LM*曲线右移,产出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