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表格版教案
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研读共品
三、研读课文:
1.第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2.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3.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⑴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⑵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⑶这对珠宝有魔力......精确无误的频波。
⑷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刺中了他的心窝。
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班交流。
总结提高
四、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背诵文下注解。
2.思考课后练习。
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升。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第 二 课 时
重点难点
1.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2.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策略方法
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导学
1. 了解作者和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
2. 自学生字词。
3. 读课文,概括每段内容。本文从结构上看,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
近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教学设想:这篇文章大量篇幅都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进行了描写,因此,学习本文要重点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而这些描写的唯一目的就是揭示他的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因此,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有必要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同时,以本课为例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四、教学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 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
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 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
"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2、检查预习(1)给下列词语注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 品味语言,多角度感知托尔斯泰的人物形象。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领悟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第一,以文本为桥梁,让学生了解托尔斯泰,初步感受伟大作家的心灵律动,对托尔斯泰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进而去主动阅读托尔斯泰。
这样定位的理由在于文本的特殊性。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物塑造缺乏人物描写的常用手法——具体生动的事件。
初二年级的学生要掌握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还有一定难度。
同时,这篇文章虽然辞彩华丽,从相对独立的句子来看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从全篇来看表达上稍显拖沓累赘,并非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文本。
所以,与其让学生欣赏语言中的众多的修辞手法,不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验语言精华进而感受人物神采。
第二,以朗读文本和背景资料多角度了解托尔斯泰。
由于文本故事性不强,教师最可以挖掘和凭借的优势是文本语言的散文化韵律化。
另外,《列夫·托尔斯泰》中费解的难句较多,这需要背景资料的补充。
所以,与其靠教师辛勤讲解,还不如通过动人的故事的诵读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一、初识托尔斯泰1.导入: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俄罗斯文学和思想的最高峰。
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请转变角色,我们现在的身份就是一群俄罗斯文学青年,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粉丝”。
我们坐火车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旅程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家中。
在客厅里我正襟危坐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对托尔斯泰,我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在亲眼见到我们的偶像之前,我们对这位文坛泰斗的形象早已经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
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现实和期望却有天壤之别。
八年级上册语文7课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7课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原文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如同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资料拓展: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优秀课件(29张)(3)(共29张PPT)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 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出身于 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 和柏林攻读哲学和 文学。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jiá
liǔ
xiào
cāo
两颊 一绺 肖像 粗糙
qióng mí
zèng
zhòu
穹顶 弥补 锃亮 甲胄
二、描写托尔斯泰 非同寻常的眼睛(。6-9)
找出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
须发: 面部: 表情: 长相:
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忧郁、消沉、压抑、无光彩 长相平平、普通大众的脸
托尔斯泰外貌 各部分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身材:
矮小敦实、侏儒
犀利的目光 眼睛 丰富的感情
眼睛的威力
càn
àng
qiào
粲然 盎然 刀鞘
zī
rán
quán
髭髯鬈
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yǒu zhì dùn gù xuān 黝黑 滞留 愚钝 禁锢 轩昂
xī zhūrú gāngà chì 犀利 侏儒 尴尬 炽热
làn
gòu
guǎ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 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也因此他不仅失 去了家庭的幸福,更遭到了几乎整个贵族阶 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 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因此他差点被流 放,幸亏是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荒唐的行 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在统治者眼中却 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走进托尔斯泰
1、 速读第6-8自然段, 寻找提取出表达托尔 斯泰眼神锐利的比喻 句。 2、将比喻夸张句组 成的小诗——《眼 睛》,并且有感情地 朗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小结:课文的前四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见到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时作者对客人拜见情景的描写,又一次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总之,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2.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体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学情分析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的原理与规律,在设计本篇教学设计时,力求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制定出学习目标,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任务,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再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评定教”。并且根据学情和文本实际适度推进,达到尽可能高的学生参与度。同时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基于此,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学案+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俄国文学及世界名著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词汇、短语、句型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实践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作品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借鉴托尔斯泰的作品。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意识到,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讲授过程中,我应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关于难点内容的讲解:针对学生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困难,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通过更多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感受这些技巧的运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将重点放在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分析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烘云托月,美不胜收——探究《列夫·托尔斯泰》衬托艺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够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就大量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正衬①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②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因此,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
所谓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如第①句描写托尔斯泰天父般的大胡子,作者用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画像来加以衬托。
摩西是《圣经》中古代犹太人的领袖,自然受人景仰;米开朗琪罗的画作,更是为人们所熟知。
这样的衬托,无形中凸显了托尔斯泰令人难忘的形象,虽然这形象极其普通,但普通中却透露出难以掩盖的气质。
第②句作者将托尔斯泰放置在俄罗斯普通民众之中,用俄罗斯人来衬托托尔斯泰。
他是“一般人的总体现”,“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反衬①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②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③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④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来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文章的前半部分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近乎调侃的夸张式的口吻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如①②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
《列夫·托尔斯泰》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展现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托尔斯泰面部特征的详细描述,作者展示了他的须发、眉毛、鬈发等细节,将托尔斯泰的外貌比作粗制滥造的“小屋”,生动地描写出他长相的粗陋。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相貌的平庸甚至粗鄙,意在强调他是俄国人民大众中的一员,也是一个普通人,展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同时,这种写法也为下文的深入探讨和理解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起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重难点理解俗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抑中有扬地刻画人物的手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法。
第一课时前预习要点:(45分钟)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内容(10分钟)2、作者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常识(5分钟)3、找出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10分钟)4、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5分钟)5、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夸张句。
(5分钟)6、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为托尔斯泰画一幅肖像。
(5分钟)7、请你用恰当的比喻或夸张修辞,形容一下你身边的人的肖像。
(5分钟)第一课时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似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的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去探究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后预习:(5分钟)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内容2、作者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常识3、找出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4、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夸张句,反复品读三.小组内展示前预习内容(5分钟)四.课堂内展示。
(20分钟)1.作者简介:茨威格(5分钟)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
以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2.检测预习(15)①.读准横线上的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人物描绘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学作品人物塑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深邃、肖像、犀利、凝视、洞察等;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3)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细腻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绘手法,创作一个简短的人物描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这一环节的设置表示满意。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总结,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典型事例的选择和细腻描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列夫·托尔斯泰性格的复杂性,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述和作品中的相关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含答案
参考答案预习案预习·导学:1、tuó páng zī ránjiá yǒu táng liǔquán qióng gù liâzâng càn diāo gòumào zhòu2、黝黑:黑;黑暗。
炽热:极热。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阴暗而失去本来的色彩。
3、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4、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5、突出的特征是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轮廓、结构丑陋,面容表情可憎,长相普通,身材矮小敦实、侏儒,眼神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
6、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夸张效果:特征突出,形象鲜明。
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合作探究案1、这句话中暗含的意思是托尔斯泰的脸庞实际上是“传播智慧的庙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
这句话明贬实褒,刻意强调托尔斯泰相貌的平庸,是为了突出他的智慧。
2、把晚年托尔斯泰的面部表情比作“悲凉之地解冻”,揭示了其内心世界的巨大改变。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腐朽的阶级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
7 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方法,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胡髭.(zī) 长髯.(rán)黝.(yǒu)黑一绺.(liǔ)B.鬈.(quán)发穹.(qiónɡ)顶禁锢.(ɡù)酒肆.(sì)C.侏.(zhū)儒尴尬.(ɡà)犀.(xī)利锃.(chénɡ)亮D.甲胄.(zhòu)粲.(càn)然涟涟.(lián)广袤.(m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颊帐蓬崎岖粗鄙B.貂皮伯爵乡绅轩昂C.犀利墩实盎然戳中D.无垠愚钝滞留疆绳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2)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3)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4)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C.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D.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5.填空。
(1)《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作者是,奥地利作家。
(2)列夫·托尔斯泰是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
他被列宁称为“”。
二、解读探究,把握文本6.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
一、(第1~5段)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1.文学常识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文章以中心人物为题,点明了写作对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被称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著称。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擅长用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代表作品有《三作家》《罗曼·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成功的秘诀》。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一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3.重点字词
胡髭(zī)长髯(rán)蒙昧(mèi)粗糙(cāo)正襟危坐(jīn)鬈发(quán)侏儒(zhū rú)黯(àn)然失色滞(zhì)留犀(xī)利
粲(càn)然锃(zèng)亮广袤(mào)无垠乡绅(shēn)。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17) 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57张PPT)
穿戴
长相平平
职业
在事实上说明
目光的犀利 蕴藏着丰富感情 眼 睛 威力 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 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拜访者的态度:
疑惑
惊讶 尴尬
概括他面部轮廓 的总体特征。
多毛,
浓密的胡须
3、突出了托尔斯泰外表
平庸甚至丑陋 的 特点?
4.作者运用了 夸张 手法描写 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
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重点字词
鬈 (quá n) 发 炽 (chì )热 锃 (zè ng)亮 黝 (yǒu)黑 粲 (cà n) 然 颔 (hà 首低眉 n)
正襟(jīn) 危坐
髭 (zī) 鬃 (zōng)
广袤 (mà o) 无垠
n) 鬈(quá 髯 (rá n) 鬓 (bì n)
1、 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 字短语填空。
解词:
黝黑:黑;黑暗。
滞留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研读赏析
1、作者是怎样揭示托 尔斯泰的内心世界的?
描写外貌
2、你能找 出多少关于托尔 斯泰外貌描写的 句子呢?
胡子
眉毛 头发
鼻子 眼睛 眼神
从 哪 几 方 面 描 写 的 ?
揣摩品味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 百只眼珠
高尔基的这句话用夸 张恰当地道出了托尔斯泰 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 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2.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 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 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 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 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事态 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的 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 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1.教学重点
-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其文学成就和影响。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如“深邃”、“独树一帜”、“入木三分”等,并能正确运用。
-体会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描绘所展现出的崇敬之情,学习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理解人物,提升对人物复杂性格的认识。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背景及其在俄国文学史上的贡献,拓宽文学视野。
4.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和修辞手法,激发创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在当代的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俄国文学的瑰宝,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社会批判闻名于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课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描绘来展现其性格特点。这个案例将帮助我们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手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精彩语句。对于难点部分,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复杂性,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 新人教版
托尔斯泰名言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 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 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 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 人。 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 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 ,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 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 落到网上的一切。
导言
走近这位磨难 中造就的伟人,去 探访他深邃而丰富 的内心世界。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茨威格
简介: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 利著名小说家、传记 作家,出身于富裕的 犹太家庭。青年时代 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 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 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 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 《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 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 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 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 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 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 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 色。
(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
“幸福”与“不幸”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 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 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 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 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 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 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 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 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起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
重难点
理解俗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抑中有扬地刻画人物的手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法。
第一课时
前预习要点:(45分钟)
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内容(10分钟)
2、作者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常识(5分钟)
3、找出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10分钟)
4、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5分钟)
5、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夸张句。
(5分钟)
6、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为托尔斯泰画一幅肖像。
(5分钟)
7、请你用恰当的比喻或夸张修辞,形容一下你身边的人的肖像。
(5分钟)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似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的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去探究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后预习:(5分钟)
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内容
2、作者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常识
3、找出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4、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夸张句,反复品读
三.小组内展示前预习内容(5分钟)
四.课堂内展示。
(20分钟)
1.作者简介:茨威格(5分钟)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
以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2.检测预习(15)
①.读准横线上的字。
胡髭(zī) 长髯(rán) 鬈(quán)发黝(yǒu)黑滞(zhì)留愚钝(dùn)禁锢(gù) 轩(xuān)昂犀(xī)利侏儒(rú) 酒肆(sì) 尴尬(gāngà) 锃(zâng)亮
甲胄(zhòu)粲(càn)然盎(àng)然
②、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鹤立鸡群正经危坐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郁郁寡欢引人注目藏污纳沟
③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
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
快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
下暗淡无光。
五.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①课文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
②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理清层次脉络。
六..熟读课文(5分钟)
仔细品读优美段落
第二课时
前预习二:(45分钟)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他的外部特征的?外貌有何特征(8分钟)
2、用曲线画出采用比喻、夸张的句子,谈谈效果。
(7分钟)
3、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何特点?(5分钟)
4、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5分钟)
5、用横线画出描写其眼睛的精美句子,并赏析。
(10分钟)
6、文章怎样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的?作用?(10分钟)
展示二;
一、导入(2分钟)
二、后预习(3分钟)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他的外部特征的?外貌有何特征?
2、用曲线画出采用比喻、夸张的句子,谈谈效果。
3、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何特点?
4、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5、用横线画出描写其眼睛的精美句子,并赏析。
6、文章怎样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的?作用?
三.小组内展示。
(5分钟)
四.课堂内展示。
(16分钟)
1..简答:(1-----5)
①作者是怎样揭示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的?
描写外貌和眼睛
②从哪几方面描写的?
胡子、眉毛、头发、鼻子、眼睛、眼
③你能找出多少关于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呢?(用曲线画出采用比喻或夸张修
辞的句子)
④突出了托尔斯泰外表的特点?
⑤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问题探究:
这样夸张的描写并未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高大不凡的形象,这是为什么?
这样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1)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反衬他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相互衬托,留下强烈深刻印象
3、研究赏析(6----9)
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托尔斯泰的______。
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其含义。
明确:
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五、体验情感(1分钟)
我们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___之情吗?
六、写法赏析(3分钟)
本文艺术手法上的独特?.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七、思考:(10分钟)
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
直到生命的
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意?
托尔斯泰到晚年才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到了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贵族阶级的生活基础----土地所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
2.结尾: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
能看清真相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应该是幸福的。
但他却缺少幸福,因为他看透了暴政、虚伪、丑恶和苦难,也看清了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痛苦的。
八、精彩朗读(5分钟)
(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前预习三:(45分钟)
1、假如你已来到托尔斯泰的坟墓前凭吊,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2、学了本文之后,你有何疑问和收获?(修辞、写法。
)
3、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
一.导入(略)(2分钟)
二.后预习:(3分钟)
1、假如你已来到托尔斯泰的坟墓前凭吊,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2、学了本文之后,你有何疑问和收获?(修辞、写法。
)
3、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
三.小组内展示(5分钟)
四.推荐书籍(5分钟)
罗曼·罗兰《名人传》
五.各抒己见(10分钟)
1..学了本文之后,你有何疑问和收获?
(修辞、写法。
)
2.写法赏析
①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②.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③、先抑后扬的写法
六.知识拓展(15分钟)
1、假如你已来到托尔斯泰的坟墓前凭吊,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2. 像托尔斯提一样,鲁迅也是一位文坛巨匠,参照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七、研讨课后练习(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