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6)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 和情绪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学习要点
掌握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自主神经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广泛,其作 用:环境急剧变化时,动员机 体许多器官的潜在能力以适应 环境的急变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局限,其 作用:保护机体、休整恢复、 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及加强排 泄和生殖功能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3. 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可能控制日周期 视觉→视网膜-视交叉上核传导束→视交叉上核→体内日周期节律与昼夜节律同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四)边缘系统其它结构和新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边缘系统 (1)构成
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的岛叶、颞极、眶回, 以及皮质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背侧 丘脑前核等结构组成 (2)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复杂,不同核 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第9版)
(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作用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神经→有孕子宫平滑肌(α1)收缩 →未孕的(β2)舒张
4.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和生理意义不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生理学基础 第十章 神经系统 (4)试题含答案

生理学基础 第十章 神经系统 (4)试题含答案
207、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单选题] *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肠蠕动增强 D、心率加快(正确答案)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08、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单选题] *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 C、胃肠运动增强(正确答案)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竖毛肌收缩
209、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为()[单选题] * A、副交感节前纤维 B、副交感节后纤维 C、交感节前纤维(正确答案) D、交感节后纤维 E、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183、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单选题] * A、增强 B、降低(正确答案) C、不变 D、先增强,后降低 E、先降低,后增强
184、对小脑调节运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 A、前庭小脑主要参与维持身体平衡 B、脊髓小脑主要参与调节肌紧张 C、皮质小脑主要与协调随意运动有关 D、进化过程中,小脑前叶的肌紧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而肌紧张的易化作用逐渐减弱(正确答 案) E、脊髓小脑损伤出现的共济失调,可表现为意向性肌肉震颤
187、下列关于新小脑受损后的症状,错误的是:()[单选题] * A、静止性震颤(正确答案) B、意向性震颤 C、动作协调障碍 D、肌张力减退 E、不能完成精巧动作
188、下列关于原始小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 A、与调节身体平衡功能有关 B、受损后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 C、受损后可出现意向性眼震颤(正确答案) D、对调节前庭核的活动有重要作用 E、受损后不能正常站立
196、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单选题] * A、黑质 B、红核 C、苍白球 D、小脑 E、丘脑底核(正确答案)
197、关于锥体系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 * A、是大脑皮质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的路径(正确答案) B、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C、大部分是多突触联系 D、可以发动随意运动,并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E、可调节肌紧张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9)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9)

报告结果:
姓名 ; 性别 ; 受试者红细胞含有的凝集原为 含有的凝集原为 凝聚原。 2013-7-10 鉴定的血型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凝集原,不
6
2、采血、制红细胞悬液: 先在1ml的小烧杯中滴入5滴生理盐水,备用。用肥皂 洗净手。用75%酒精消毒棉球消毒指尖。稍凉干后, 用采血针刺破皮肤,取1-2滴血于烧杯中,稀释成红细 胞悬液(摇匀)。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压止。 2013-7-10 4
3、混合、鉴定: 将小烧杯内悬液分别滴一滴(可用牙签帮助)于玻片 两边的试剂液中,并用牙签混匀。注意:两边各用一 支牙签,切勿混淆(为什么?) 静置一会儿,用肉眼观察混合液里有无小颗粒凝聚物 出现。小心晃动几下玻片,如果小堆凝聚物不散开, 反而越加清晰,说明已经反应,红细胞粘合聚集成团, 是凝集现象。如果晃动几下,混合液又均匀了,说明 无凝集现象。 2013-7-10 为了确证无凝集现象,可将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 5
实验器材
双凹载玻片,蜡笔,一次性采血针,消毒牙签, 消毒棉签,1ml小烧杯,A和B型标准血清, 75%酒精棉球,生理盐水(0.9%NaCL溶液)
2013-7-10
3
实验步骤
1、准备测试用的玻片: 将双凹载玻片用蜡笔划分成两半部,两端角上分别标 明抗A和抗B。然后将抗A和抗B试剂各一滴分别滴入 玻片的凹槽中,注意与标号相符。
人的血型鉴定
2013-7-10
1
目的及原理
本实验学习人类ABO血型的鉴定方法(玻片法)。血 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它是指红细胞膜外表面存在 的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类型。抗体(凝集素)存在 于血清中,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与它相对 抗的凝集素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使红细胞粘合 (凝集)成团。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到标准A型血 清(含有足量的抗B凝集素)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足 量的抗A凝集素)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 受试者的红细胞上有无凝集原A或B。根据红细胞所含 凝集原的种类,可将血液分为A,B,AB,O四种基本 2013-7-10 2 血型。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8)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8)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被动运输的特点: 被动运输的特点: 不耗能; 不耗能; 由浓度高往浓度低处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扩散的形式: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如H O、CO 、O2 协同扩散 如葡萄糖、氨 基酸
2 2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功能
1、运输 (1)被动运输 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 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扩散过程 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 扩散: 扩散: 分子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 通透或渗透: 通透或渗透: 通过膜的扩散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小测验:
1、兴奋性 2、细胞 3、物质通过膜的扩散称为 4、线粒体的主要功能为 5、细胞核的主要功能为
。 。 。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主动转运 (2)主动转运
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的过程 特点: 特点: 消耗能量 由浓度低往浓度高处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3)胞饮和胞吐作用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4)受体作用
细胞膜上一定种类的蛋白质与外界特 定的化学信号进行特异性结合,引起 蛋白质构形的变化,把这种蛋白质称 为这一化学信号的受体。 不同的受体接受不同的化学信号,引 起细胞内不同的变化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生理学基本概念: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生理系统等。

2.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与调控等。

3.神经生理学:神经元与神经组织、神经信号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控等。

4.感觉器官生理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5.心血管生理学: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等。

6.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肺通气、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7.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系统的调节等。

8.泌尿生理学: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水盐平衡与调节等。

9.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激素的作用与调节、内分泌系统的疾病等。

10.生殖生理学: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殖细胞的、受精与胚胎发育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理学知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创新能力。

3.讨论法:针对生理学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生理学知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结果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7)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7)

二、激素的一般作用 1. 调节三大物质及水盐代谢。 调节三大物质及水盐代谢。 2.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机体的生长、 和成熟,并影响衰老。 和成熟,并影响衰老。 3.促进生殖过程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成熟、 促进生殖过程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成熟、 妊娠。 妊娠。 4.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活动。 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活动。 5.与神经系统配合,使机体更好适应环境。 5.与神经系统配合,使机体更好适应环境。
2. 生长发育: *脑:树突、轴突、髓鞘形成;血流量。 脑:树突、轴突、髓鞘形成;血流量。 *长骨:生长素允许作用。 长骨:生长素允许作用。 3. 其他: *CNS:提高CNS兴奋性(成人)。 CNS:提高CNS兴奋性(成人) *心血管系统:强心(心率快、收缩力强) 心血管系统:强心(心率快、收缩力强) 扩管(阻止耗氧缺氧) 脉压差大。 扩管(阻止耗氧缺氧),脉压差大。
第七节:肾上腺 一、皮质 1. 结构:自外向内 *球状带:细胞排列球状。醛固酮。 球状带:细胞排列球状。醛固酮。 *束状带:细胞排列索状。糖皮质激素。 束状带:细胞排列索状。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细胞排列无规律。性激素(雄 激素》 激素》雌激素)
2、 激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2)应激反应 (3) 其他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保钠、保水、排钾。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保钠、保水、排钾。
第三节:垂体 一、结构: 7种腺细胞 腺垂体:毛细血管 间质 垂体 神经末梢特化 神经垂体: 结缔组织
二、腺垂体: 1.激素及功能: (1)黑色细胞刺激素:皮肤黑色素合成与分泌。 黑色细胞刺激素:皮肤黑色素合成与分泌。 (2)生长素:促生长(软骨细胞分裂)。 生长素:促生长(软骨细胞分裂) 调节代谢( 调节代谢(正氮平衡;血糖升高;脂肪 分解) 分解)。 不足:侏儒症( 不足:侏儒症(1.2M); 过多:巨人症(小儿) 过多:巨人症(小儿); 肢段肥大症(成人) 肢段肥大症(成人)。 (3)生(催)乳素:乳腺生长发育; 维持泌乳;应急。 维持泌乳;应急。 雌激素、孕激素抵抗催乳素的作用,怀孕则无奶。 雌激素、孕激素抵抗催乳素的作用,怀孕则无奶。

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一. 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知识神经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组织的学科。

神经系统是控制和协调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关键系统,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在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解剖学知识。

1. 中枢神经系统(1) 大脑: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被分为左右两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区域。

大脑负责感觉、思考、判断和意识等高级活动。

(2) 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内,主要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它承载着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循环等功能,并具有处理感觉信息和运动调节的作用。

(4) 脊髓:脊髓是延伸于脑干的结构,由神经纤维组成,是传递神经信号的主要通道。

它起到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

2. 周围神经系统(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体内恢复平衡和正常功能。

(2) 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透明液体,充当了大脑和脊髓的缓冲媒介以及营养物质的传递渠道。

它包裹在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周围,并通过蛛网膜下隙流动。

3.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的细胞类型。

它具有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个完整的神经元通常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而轴突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些网络负责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感觉、运动和认知等。

二. 神经系统生理学基础知识神经系统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如何运作以执行特定功能。

它涉及到多个概念和过程,包括神经信号传递、神经递质、突触传递和感觉处理等。

1. 神经信号传递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和传递电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沿着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导,并通过突触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大肠的 功能
第六节吸收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二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四消化道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 二咀嚼与吞咽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三细胞兴奋的引起及其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第四节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的分子机制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骨骼肌收缩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血液的 组成与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
第三节血液凝 固与纤维蛋白
溶解
第四节血型与 输血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 息传递
第三节反射中枢活动 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 觉功能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 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 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七节脑的高级功 能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二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的结构与分类 二突触传递的过程 三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过程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
(八)中医养生学专 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目录分析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14)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14)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二节
骨骼肌
随意肌;600多块;占体重的40% 形态多种多样 结构:肌腹、肌腱 起、止点 协同肌、拮抗肌 肌纤维、肌细胞及肌肉之间的关系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二、骨连接
直接连接 不动连接(颅骨);微动连接 (椎骨) 间接连接----关节(articulation): 关节面 纤维膜 关节囊 关节腔 滑膜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三、全身骨的分布
1、颅骨 要求(在模型上认识): 掌握8块脑颅骨 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2块顶骨、2块颞骨 枕骨大孔 概念:鼻旁窦、囟门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3、四肢骨
肩胛骨、锁骨、桡骨、尺骨、腕骨、 掌骨、指骨、髋骨(髂骨、坐骨、耻 骨)、股骨、胫骨、腓骨、足骨 掌握概念:骨盆、足弓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结构:骨、骨连接、肌肉 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储存造血组织
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节 骨骼
一、骨(bone) (一)骨的形态、分类 长骨(包括骨干和骨骺)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二)构造
骨是一个活的器官 分三部分: 骨膜(bone periosteum 骨质( bone matrix ) 骨髓( bone marrow)

生理学——神经系统3

生理学——神经系统3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中间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则多种多样, 中间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则多种多样,有的 形成链锁状,有的呈环状。在这些联系形式中, 形成链锁状,有的呈环状。在这些联系形式中, 辐散与聚合原则都是同时存在的。 辐散与聚合原则都是同时存在的。 辐散式(传入神经元) 辐散式(传入神经元) 聚合式(传出神经元) 聚合式(传出神经元) 连锁式(中间神经元) 连锁式(中间神经元) 环路式(中间神经元) 环路式(中间神经元)
时间总和
空间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间神经元
Why?
效应器
传出神经
脊髓
后放(after discharge) discharge) 后放(
在一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 在一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 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发放神经冲动, 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发放神经冲动, 该现象称为后放。 该现象称为后放。
链锁式:是指中间神经元在扩布冲动的同时, 链锁式:是指中间神经元在扩布冲动的同时, 通过其发出的侧支直接或间接地将冲动扩布 到其它许多神经元。 到其它许多神经元。在空间上可以加强或扩 大作用范围。 大作用范围。

+
环路式:一个N元与中间N元发生突触联系, 环路式:一个N元与中间N元发生突触联系, 中间N元反过来再作用于该N 中间N元反过来再作用于该N元。引起正反馈 (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或负反馈(使活动 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或负反馈( 及时终止);也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及时终止);也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也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第三节 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反射与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4)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4)

本章的讲课思路:
原则:先总后分。 线索:消化(口腔 肠) 胃 小肠 吸收 大
第一 节:概述(总)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 组成 消化腺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直接 开口于消化管内,如胃 腺、肠腺等。 大消化腺:独立存在的器官,以导 管与消化管相通,如, 唾液腺、肝、胰等
消化管:长、盘曲、 消化管:长、盘曲、 肌性管道。 口腔、咽、食道、 胃、 小肠、大肠、 肛门。 消化腺:消化管周围, 消化腺:消化管周围, 开口于消化管。 开口于消化管。 唾液腺、胃腺、 肠腺、肝脏、 胰腺。
第六节: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胃:少量水和酒精。 胃:少量水和酒精。 大肠:水和无机盐。 大肠:水和无机盐。 小肠::主要部位。 小肠::主要部位。 *小肠长(5~7M)、面积大(200M2)。 小肠长( 面积大(200M *食物在小肠充分消化 。 *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3~8小时)。 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 小时) *小肠粘膜具备吸收能力。 小肠粘膜具备吸收能力。 *小肠绒毛的收缩作用(伸:吸收;缩:运走)
(二)胃运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迷走N双重调节(抑制,容受性舒张;兴奋, 迷走N双重调节(抑制,容受性舒张;兴奋, 胃蠕动加强) 胃蠕动加强) *交感N抑制但正常作用小。 交感N抑制但正常作用小。 *局部N丛反射加强蠕动。 局部N丛反射加强蠕动。 2.体液调节: *加强,胃泌素。 加强,胃泌素。 *抑制,促胰液素、抑胃肽。 抑制,促胰液素、抑胃肽。
第八章 消化系统
概念 消化:食物被 分解为 消化:食物 被 分解 为 可吸 收的过程。 的过程。 吸收:食物 可吸收的成分 吸收 :食物可吸收的成分 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 透过 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 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的过程。 进入 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22)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22)

(二)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自发脑电 诱发电位 快波;慢波 问题: 何处能记录到这种波形? 什么状态下出现? 脑电波的特点?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自发脑电: 自发脑电: 大脑皮质经常具有持续的、 大脑皮质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的电位变 无任何明显刺激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 化(无任何明显刺激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 当感受器和传入系统受刺激时, 当感受器和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大脑皮层一 定部位记录的电位变化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脑电图: 脑电图: 在头皮上安置引导电极, 在头皮上安置引导电极,便可以通过脑电图 仪记录到皮质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 仪记录到皮质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 皮质电图: 皮质电图: 在皮质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 在皮质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皮 质电图。 质电图。
(四)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一)条件反射学说
形成 反射弧 中枢 数量
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
不固定Βιβλιοθήκη 高位无限非条件反射 先天形成
2008
固定
低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
有限
1、条件反射的建立 、
食物性唾液分泌条件反射
食物 唾液腺 唾液分泌
灯光 食物 灯光 2008
唾液腺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中性刺激)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
强化
人体解剖生理学
2、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 、
暂时联系接通学说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08
人体解剖生理学
3、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
第一信号系统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是 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 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 ۞ 人类特有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研究有助于深入理 解学习过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 据,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 质量和效果。
神经系统在教育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复杂的通讯网络,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制和调节身 体各部分的功能。
在教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对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个体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 统
• 引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感觉和知觉的神经系统基础 •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系统基础 • 情绪与行为的神经系统基础 • 教育实践中的神经系统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概述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是探讨教育过程中 个体生理机制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个 体在接受教育时,其生理结构、功能 和反应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 程和认知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 方法,以适应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THANKS
感谢观看Biblioteka 神经网络的发育和可塑性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和
经验等。
03
感觉和知觉的神经系统基础
感觉的神经系统基础
感觉是生物体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 神经系统通过接收、处理和解释来自不 同感觉器官的信号,产生相应的感知。
感觉的神经传递过程包括感受器、传入 神经和大脑皮层等环节,其中感受器负 责接收刺激,传入神经负责传递信号, 大脑皮层则负责解释和整合这些信号。
通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可以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如使用 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5)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3) (5)

集合管:从皮质走向髓质
沿途收集远球小管
第三节:尿的形成
一、肾小球的滤过 一、肾小球的滤过 1. 概念 血液流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 血管时 血液流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除了血 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 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滤过膜进 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滤过膜 滤过膜进 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肾小囊形成原尿 原尿的过程。
Na + 与H +交换
第三节:排尿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 感受器: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 *传入N:盆N(主要)、腹下N、阴部N。 传入N:盆N 主要) 腹下N 阴部N *中枢:骶髓、脑干、大脑皮质。 中枢:骶髓、脑干、大脑皮质。 *传出N:盆N(副交感N)、腹下N(交感N)、 传出N:盆N 副交感N 腹下N 交感N 阴部N 躯体运动N 阴部N(躯体运动N) *效应器:盆N:逼尿肌+(兴奋性传出F);内 效应器:盆N:逼尿肌+ 兴奋性传出F 括约肌松弛(抑制性传出F 括约肌松弛(抑制性传出F)。 腹下N:内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 腹下N:内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 阴部N 阴部N:外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
2、物质基础——滤过膜 物质基础——滤过膜 (1)组成: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得孔:窗孔) + 基膜; +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指状交叉:裂孔)
(2)功能: 屏障作用 *机械性屏障:基膜是机械性屏障的主要部位。 机械性屏障:基膜是机械性屏障的主要部位。 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静电屏障:滤过膜各层有带负电荷酸性糖蛋 白 。 阻止负电荷的物质通过;促正电荷物 质滤过. 质滤过.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传递和集成信息,以实现机体各种功能的调控和协调。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传递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体内信息处理和调控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分布于整个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纤维负责信息的传递,而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的重要聚集点。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感觉功能、整合功能和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使人体能够接受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有害刺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整合功能指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和综合,产生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肌肉和腺体能够产生适当的运动和分泌。

3. 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分为化学传递和电传递两种方式。

化学传递是指神经元通过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再通过受体结合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电传递则是指神经元内部的电位变化通过细胞膜的电活动传递。

4. 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调节和协调。

例如,在运动功能中,大脑通过下达指令,导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运动。

在整合功能中,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如疼痛的避免反射。

总之,神经系统在生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机体内外环境的感知、调节和协调。

神经传递的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过程,使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要求。

了解和研究神经系统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学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最新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神经-肌肉接头与接头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接头前膜:运动神经末梢,内涵接头小泡,小泡内涵递质 接头间隙:充满细胞外液 接头后膜:运动终板,是对应的肌细胞膜,有与ACh结合
的N型胆碱能受体。 (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过程 前膜兴奋→ 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小体→前膜出胞
(一)体表感觉区
第一感觉区:中央后回
特点:交叉性
束→ 丘脑 深感觉→ 在同侧上行至延髓→ 换元交叉至对侧的内测丘
系→ 丘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 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灰质块,位于间脑,是躯体感觉的总
பைடு நூலகம்换元站。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及作用 感觉(嗅觉除外)→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投射到大脑
感觉区 路径专一,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引起特点的感觉,激发大脑 (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作用 感觉→脑干→发出侧支→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元→丘脑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多场合)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多场合)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中神经系统作为生命体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整合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1.感觉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信息,如温度、压力、疼痛、味道等。

感觉神经纤维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感觉体验。

2.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实现生物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运动神经纤维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收缩或分泌反应。

3.调节功能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使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4.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参与思维、记忆、语言、情感等高级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是认知功能的关键部位,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语言、记忆、情感等功能的集成。

5.生殖功能神经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生殖功能的主要调节途径,神经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影响生殖细胞的和性腺的发育。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区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等,各功能区协同工作,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2.间脑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松果体等结构。

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传递站,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心,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参与生物钟的调控。

3.中脑中脑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黑质等结构。

中脑参与调节运动、姿势、视听等功能,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1)是疏松的,可逆的; )是疏松的,可逆的; (2)铁始终保持二价; )铁始终保持二价; (3)不需任何酶参与; )不需任何酶参与; (4)该反应只有Hb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 )该反应只有Hb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 发生; 发生; (5)正常情况下1克Hb能携带1.34~ )正常情况下1 Hb能携带1.34~ 1.36mlO2.
本章的讲课思路
依据气体的在人体内的行走路线分四个方 面: (1)肺通气。 肺通气。 (2)气体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3)气体运输。 气体运输。 (4)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结构基础与功能
1.呼吸道 结构:鼻~终末细支气管。 结构:鼻~终末细支气管。 (1)鼻:功能:气道;防御;共鸣;嗅觉。 鼻:功能:气道;防御;共鸣;嗅觉。 (2)咽:分段;咽鼓管。 咽:分段;咽鼓管。 (3)喉:气道;发声器官。 喉:气道;发声器官。 (4)气管与支气管 特点:随着支气管的分支,口径逐渐变小, 特点:随着支气管的分支,口径逐渐变小, 软骨逐渐减少,平滑肌相对增多。 软骨逐渐减少,平滑肌相对增多。 调节:神经双重调节。 调节:神经双重调节。 功能:气道;防御。 功能:气道;防御。
2.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入肺脏气体量总和。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入肺脏气体量总和。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400~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400~500 ml ) ×呼吸频率(12~18次/分) 呼吸频率(12~18次 =6~8 升 每分最大通气量:最快速度+ 每分最大通气量:最快速度+尽可能深 的幅度。 120升 的幅度。男120升,女70~80升。 70~80升 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有效的通气量= 潮气量500 有效的通气量=(潮气量500 ml -解剖无效 腔150 ml )×呼吸频率
3、呼吸形式: 呼吸形式: 胸式呼吸:肋间肌运动引起胸壁运动; 主要是胸腔前后、 主要是胸腔前后、左右径改变; 腹式呼吸:腹壁肌运动引起腹壁运动; 主要是胸腔上下径的改变;
(二)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1、肺内压:定义。 (1 mmHg =0.133kPa) =0.133kPa) 变化:平静呼吸时-2~变化:平静呼吸时-2~-3至2~3mmHg; 2~3mmHg; 用力呼吸时-80至 用力呼吸时-80至60~100 mmHg 2、胸内压(胸膜腔内压力):负压。 胸内压(胸膜腔内压力):负压。 变化:平静呼吸:吸:-5~-10mmHg; 变化:平静呼吸:吸:- 10mmHg; 呼:呼:-3~-5 mmHg。 mmHg。 用力吸气:- mmHg; 用力吸气:-90 mmHg; 禁闭声门呼气:+ 禁闭声门呼气:+110 mmHg。 mmHg。 成因:胸内压=大气压成因: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意义:1 意义:1.保持肺泡和小气道扩张; 2.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胸 膜 腔


肺内压/胸内压/肺容积
呼吸运动流程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肺容量: 肺容量: 定义:肺容纳的气体量。变化。 定义:肺容纳的气体量。变化。 组成:潮气量。平静呼吸,成人400~500ml; 组成:潮气量。平静呼吸,成人400~500ml; 活动时增加。 活动时增加。 补吸气量。 吸气贮备量) 补吸气量。(吸气贮备量)平静吸气 后,用力吸气,成人1500~1800ml。 用力吸气,成人1500~1800ml。 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衡量最 大通气潜力。 大通气潜力。 补呼气量。 呼气贮备量) 补呼气量。(呼气贮备量)平静呼气 后,用力呼气,成人900~1200 ml。 用力呼气,成人900~ ml。
2.气体交换的机制:扩散 气体交换的机制: 3.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 气体交换的动力:
二.过程
1.肺换气 地点: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 地点: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 条件:肺通气不断进行; 条件:肺通气不断进行; 肺循环不断进行。 肺循环不断进行。 2.组织换气。 组织换气。 地点: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 地点: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 条件: 条件: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不断进行; 体循环不断进行。 体循环不断进行。
在肺泡,由于新鲜氧气的不断补充, 在肺泡,由于新鲜氧气的不断补充,氧与血红 蛋白结合; 在组织,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释放出来 , 在组织 ,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释放出来, 以满 足组织消耗氧维持新陈代谢不断进行的需要。 足组织消耗氧维持新陈代谢不断进行的需要。 HbO2呈鲜红色,动脉血含HbO2 较多,故呈 呈鲜红色,动脉血含HbO 较多, 鲜红色. 鲜红色. 氧离Hb 呈紫蓝色, 静脉血含氧离Hb 较多, 氧离 Hb呈紫蓝色 , 静脉血含氧离 Hb较多 , 故 呈紫蓝色。若流经毛细血管的氧离Hb超过一定 呈紫蓝色。若流经毛细血管的氧离Hb超过一定 量时( 量时(5克/100毫升)以上,则在毛细血管较丰 100毫升)以上, 富的体表部位( 如口唇、 甲床等) 呈浅蓝色, 富的体表部位 ( 如口唇 、 甲床等 ) 呈浅蓝色 , 称为紫绀。 称为紫绀。 一般来说,紫绀是机体缺氧的标志。 一般来说,紫绀是机体缺氧的标志。
第七章
呼吸系统
呼吸的概念: 呼出二氧化碳, 吸进新鲜氧气。
本章的内容与重点
1、呼吸的全过程。 2、呼吸的结构——呼吸器官 、呼吸的结构——呼吸器官 重点:咽、喉、胸膜腔。 3、呼吸生理 重点: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重点: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变化的肺内压; 直接动力——变化的肺内压; 气体交换。
2.肺泡 结构: 亿个,50~100平方米。 结构:3亿个,50~100平方米。 呼吸膜:肺泡上皮细胞 + 基膜 + 间隙 + 基膜 +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3.胸廓 结构:骨架+ 结构:骨架+软组织 功能:容纳呼吸器官。 功能:容纳呼吸器官。 4 .胸膜腔 结构: 结构:胸膜脏层和胸膜壁层在肺门处相 互延续所形成的一对密闭的腔。 互延续所形成的一对密闭的腔。
肋骨运动模式图
呼吸动作时胸腔容积的变化
2、呼吸动作 平静呼吸时: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1)平静呼吸时: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吸气:肋间外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径增大。 吸气:肋间外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径增大。 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 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 肋间内肌舒张。 肋间内肌舒张。 呼气:吸气肌舒张,胸腔弹性回位。 呼气:吸气肌舒张,胸腔弹性回位。 (2)用力呼吸时: (吸气、呼气均主动) 用力呼吸时: 吸气、呼气均主动) 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进一步加强。 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进一步加强。 辅助吸气肌收缩(胸锁乳突肌、胸肌、 辅助吸气肌收缩(胸锁乳突肌、胸肌、背肌 等)。 呼气肌舒张。 呼气肌舒张。 呼气:肋间内肌收缩。 呼气:肋间内肌收缩。 辅助呼气肌收缩(腹壁肌) 辅助呼气肌收缩(腹壁肌)。 吸气肌舒张。 吸气肌舒张。
第三节 气体运输
气体:O 气体:O2;CO2。 地点:血液。 地点:血液。 形式: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
一.O2的运输
1.物理溶解:分压高,溶解能力强,溶 物理溶解:分压高,溶解能力强, 解量多。 解量多。 O20.3 ml/100 ml血,占1.5%。 ml/100 ml血 2.化学结合:氧与血红蛋白可逆结合。 化学结合:氧与血红蛋白可逆结合。 O220ml/100 ml血,占98.5%。 20ml/100 ml血 98. HB+O2 HBO2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男3.5ml,女2.5ml。肺脏最大气量。 ml, ml。肺脏最大气量。 时间肺活量: 秒分别是83% 96% 时间肺活量:1、2、3秒分别是83%、96%、 99%。肺容量、肺通气速度。 99% 肺容量、肺通气速度。 余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残余气量。 余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残余气量。 男1500ml,女1000 ml。 1500ml, ml。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残余气量 (余气量+补呼气量)。成人2300 ml。 余气量+补呼气量) 成人2300 ml。 缓冲气体成分浓度的急剧变化。 缓冲气体成分浓度的急剧变化。 肺总容量:肺容纳的最大气量(肺活量+ 肺总容量:肺容纳的最大气量(肺活量+余气 量)。男5000 ml,女3500 ml。 ml, 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中毒
一氧化碳(CO)与Hb的亲和力比O Hb的亲和 一氧化碳(CO)与Hb的亲和力比O2与Hb的亲和 力强210倍,故CO很容易取代HbO 中的O 力强210倍,故CO很容易取代HbO2 中的O2而生 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妨碍Hb与 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妨碍Hb与O2结 合,从而造成组织缺氧,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HbCO呈樱桃红色。在CO中毒时,机体虽缺氧, HbCO呈樱桃红色。在CO中毒时,机体虽缺氧, 但不出现紫绀,而在体表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呈现 樱桃红色。 CO对机体危害极大。在抢救CO中毒病人时,应尽 CO对机体危害极大。在抢救CO中毒病人时,应尽 快使其离开CO环境,呼吸新鲜氧气或给予充分的 快使其离开CO环境,呼吸新鲜氧气或给予充分的 氧,使氧逐渐地把CO替换出来,改善缺氧状态。 氧,使氧逐渐地把CO替换出来,改善缺氧状态。
呼吸的全过程
肺V (O2) 呼 空气 吸 道 肺泡 CAP (肺) 肺A 右心 V 左心 A CAP (CO2) 组织细胞
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
1.外呼吸:外界通过呼吸器官与肺部的血液进行 1.外呼吸:外界通过呼吸器官与肺部的血液进行 气体交换。 (1)肺通气:外界通过呼吸道与肺的气体 交换。 (2)肺换气: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气体运输: 气体通过血液运输。 2.气体运输: 3.组织换气: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3.组织换气: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