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排一排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二、活动准备: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一)拍球,引出高矮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
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
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教案数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中班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制定一套有趣而具有深度的教案。
一、教案一:认识数字目标:通过认识数字,学会数数。
1. 教师可以从班级中选出一个学生,让他站在黑板前面作为数数的一方。
2. 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数数,认识数字。
3.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排不同的数字,让学生按顺序报出数字,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记忆。
二、教案二:分组比较目标:通过分组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1. 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两组,每组分别排一排块状物体(如积木、玩具等)。
2.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两组物体的差异,比较它们的数量和形状。
3.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物体排列的规律。
三、教案三:数学游戏目标: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1. 教师可以准备一套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形状拼图等。
2.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项目,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3. 教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与幼儿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总结游戏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案四:计算练习目标:通过计算练习,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比如加法、减法等。
2.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纸上计算,并鼓励他们用手指或物体辅助计算。
3. 教师可以在计算完成后与幼儿一起检查答案,并引导他们发现计算中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以上教案,中班幼儿可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案,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排一排》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排一排》教案一、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辨和排序。
2. 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课件、数字卡片、实物教具等。
2.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物品和数字,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物品?数量是多少?(2)教师总结:画面上有许多的物品和数字,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3)揭示课题:数一数,排一排2. 学习按照物品数量进行排序。
(1)出示实物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物品的数量和特征。
(2)教师提问:这些物品的数量是多少?有什么不同之处?(3)教师总结并介绍本次活动的任务:按照物品的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并贴在相应的数字卡片上。
(4)幼儿按照物品的数量进行排序,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理由。
3. 学习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2)教师提问:这些物品是如何排序的?你们还能发现其他的规律吗?(3)教师总结并介绍本次活动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物品进行排序,可以按照大小、颜色等进行排序。
(4)幼儿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排序,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理由。
4. 活动结束和分享经验。
(1)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和小结,肯定幼儿的参与和表现。
(2)布置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数学问题,增强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请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幼儿园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
先请幼儿集体排列,在请幼儿个别上来试试。
借助直观的教具来比较,能使幼儿较快的区别。知道其中的规律,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学习进行观察前面排的规律来进行排点卡,帮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为以下的操作打下基础。
三、接数补漏。
1.教师出示几张数卡,按照从少到多排出几张数卡,但是在1—7的数序中缺少2—3个数字,如:数字“3”和数字“5”。请幼儿看看漏了数字几,并请个别幼儿来补上。
活动内容
中班数学:排一排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读7以内的阿拉伯数字,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说出相邻两
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继续学习同伴之间相互检查操作结果。
活动重、难点:
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1—7长条点卡各1张,1—7数卡各1张。
2.学具:《幼儿画册》第三册P39页、铅笔和橡皮若干。
2.教师:小朋友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幼儿能观察数卡,看着数卡上漏掉的数字来进行补上,教师验证。
学说连贯的语言,来进行理解两数间的关系。
通过让幼儿来进行观察数卡上漏掉的数,来进行补上,再一次的帮助幼儿来理解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相邻数。
四、游戏:排一排。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画册》,请幼儿读一读数序填空卡,引导幼儿判断漏了点数或数字几。
幼儿能较大胆的说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并进行认读。
幼儿看老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数字几就拍几下授。
通过直观的观察,使幼儿复习数字,让幼儿对数字有了更好的理解。
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幼儿对数的认识以及对量的应用。
二、按序排点卡。
师:有些点子卡片要去做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排一排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排一排中班阶段是孩子数学学习的初步阶段,需要通过简单有趣的活动来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数字。
本文将以“数字排一排”为主题,设计一份中班数学教案。
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0-10的数字,并能够按照顺序排列。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数字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各一组。
2. 数字图案:0-10的数字图案卡片各一组。
3. 数字连线:1-10的数字连线卡片各一组。
4. 活动用具:一组小球或小玩具等。
5. 教学辅助工具: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1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并逐个读出):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认识数字,并学习如何把数字排一排。
请看,这是数字卡片,上面写着0到10的数字。
我们先来一起读一读。
(老师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并逐个读出)老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数字接力赛”。
我将给你们每个人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按照卡片上的数字,站成一排,看看我们能不能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呢?(老师分发数字卡片给学生,鼓励他们按照数字顺序排队站好)老师:太棒了!我们成功完成了数字接力赛!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如何把数字排一排。
2. 数字排列练习(20分钟):a. 数字图案匹配老师:现在,我将分发一组数字图案卡片。
请你们每个人拿到一张卡片,并找出和你的卡片上数字相同的数字卡片。
(老师分发数字图案卡片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b. 用数字连线进行排列老师:接下来,我将分发一组数字连线卡片。
请你们每个人拿到一张卡片,并找出卡片上的数字。
(老师分发数字连线卡片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找出卡片上的数字)c. 数字卡片排序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数字排队”。
我将把一组数字卡片洗乱,你们需要按照数字大小重新排列好。
(老师洗乱数字卡片并分发给学生,引导他们按照数字大小进行排序)3. 手眼协调活动(15分钟):a. 抛掷小球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叫做“数字接龙”。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
教案:中班数学排排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数数的方法,集合的概念。
2.通过排队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教学准备:
1.PPT:排排队的图片、数字图片、集合的图片。
2.木块、椅子、绳子等素材。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5分钟)
教师请幼儿们一起站起来,一起来排一排,形成一条队伍,观察队伍中有多少个人,认识体验一次排队。
游戏2:数木块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玩数木块游戏,教师用盒子将木块藏起来,让幼儿们猜一猜盒子里面有多少个木块。
5.集合的概念(1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集合图片,例如一个是红花的集合,一个是小狗的集合等,让幼儿们观察并描述集合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6.运用活动:通关活动(25分钟)
学生看见黑板上面的排队图形,根据画上的排队图形,学生说出排的情况以及不同情况的加减运算。
7.师生总结(分钟)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巩固幼儿们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们在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和表现,根据幼儿们的回答和展示的成果来评估幼儿对数数和集合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
1.在课后的活动中,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数数,观察不同物体构成的集合。
2.在其他教学活动中,加入数数和排队的元素,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3.让幼儿创造自己的排队游戏,通过分享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排队和集合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数数的方法和集合的概念,培养了幼儿们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幼儿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避免过于复杂的内容和操作,保持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节课针对中班学生进行数学排一排的教学。
在幼儿园中班阶段,学生已经大量接触数字、计数和简单加减法,同时也开始对集合、大小、图形等非数字的数学概念产生基本认识。
本节课旨在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培养排序观念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1至10中的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排序;2.能够利用数轴进行数字的排序和比较,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3.能够时刻保持注意力,关注教师所列数字的顺序,并及时进行排列。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唱歌、舞蹈等活动热身,让学生进入愉悦的状态,做好学习准备。
2. 引入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1至10,并让学生自由地将数字进行排序,然后教师及时展示标准答案,并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大小关系、排序方法及规律。
3. 数字排序活动教师将数字1至10按随机顺序列出,让学生观察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其中,对于排序顺序不对的学生,教师会及时引导和纠正,鼓励其在错误中学习。
4. 数轴排序活动利用数轴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将数字1至10用卡片写出来,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将数字卡片按数字的大小顺序贴在数轴上。
5. 结束活动教师通过小结、点名等活动收尾,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收获非常多。
不仅巩固了对数字的认知,也培养了学生的排序观念和能力。
通过使用数轴进行比较和排序,学生的数学观念更加系统,也认识到了数字的大小关系。
而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例如,教师要更好地把控学生的着装、口姿,保持整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整体形象。
总之,本节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巩固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探索更加生动、有趣、实用的数学教育方式,为幼儿园全员提供优质的教育体验。
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教学目标
1.学会数字的读写。
2.能够用手指数数并记录数的个数。
3.能够分辨数字的大小关系。
4.掌握排队的方法,能够按一定规则排队。
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0-10)
2.彩色粘纸
3.排队游戏道具(如玩具,小球等)
4.排队的图示
5.平面图示工具
教学流程
1. 数字读写
1.引导学生一起数一遍0-10的数字,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记忆。
2.使用数字卡片教学,让学生凭感觉选出0-10的数字卡片,并让学生读出数字后放回。
3.使用创意游戏引发学生兴趣,将彩色粘纸贴在数字卡片上,形成带颜色的数字卡片。
2. 数的个数
1.自带物品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携带的玩具、笔等,数一数拿出来多少个,记录下来。
将数字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2.排队游戏道具,让学生自己一排一排盘问道具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3. 排队方法
1.过渡形式游戏,将学生们按身高、头发颜色等自由方式排队。
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看看是否存在重叠,将学生们的排队方法进行纠正。
2.平面图示工具,使用排队的图示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模仿。
教学总结
教学这个主题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学会排队。
懂得排队是学习和生活中的基本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十分重要。
通过练习和交流,让孩子们掌握排队的方法,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这个主题对探索数字世界有重要的意义,也促进了孩子们的个人能力和协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进行排序2.能够理解“先前、后来”等时间顺序词汇的含义3.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和语言二、教学准备1.排排队卡片:在卡片上画上1-10个数字,每个数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卡片,需要印刷并切割好2.教具:小蜜蜂、小鸭子等可爱的玩具3.资源:童谣《小兔子乖乖》三、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数学知识排排队。
你们知道什么是排队吗?我们可以看看小蜜蜂、小鸭子和其他小动物都是怎样排队的呢?2. 学习环节(1)认识数字卡片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对全班说:“我们来认识数字1-10吧。
”然后让小朋友们接一下:“1!”、“2!”地互相唤出数字,确认大家对数字1-10有了初步掌握。
(2)数数和排序老师把数字卡片洗好,再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新的游戏:排排队。
请大家把数字卡片从1开始依次排好,并告诉大家需要很小的步伐向前走,保证离数字卡片的距离不改变,让小朋友们一边数一边说出数字。
当然,靠前的数字卡片要靠前,后面的数字卡片就要靠后。
例如,当老师示范时,他先把数字卡片按数值顺序排成1、2、3、4、5、6、7、8、9、10的顺序,保持相等间距;然后指挥小朋友们跟着自己的步伐依次排号。
排好以后,老师询问小朋友们:“哪个数字排第一呢?”“哪个数字应该排在第三位呢?”等等。
最后,老师再把卡片打乱,让小朋友们自己排队,并分别说出排名前三和后三的数字。
(3)形状和大小比较除了按数字大小来排队,还经常会按照形状和大小来排队。
老师拿出一些数字卡片,并简单介绍卡片的形状(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和大小(大、中、小等)。
然后,老师把数字卡片洗好,让小朋友们按大小把数字排一排。
老师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简单的对比:比较大小是从哪里开始比较的?哪个数字最大(小)呢?3. 活动环节(1)玩具排队教师将小蜜蜂、小鸭子等可爱的玩具放在桌子上,每个小朋友都随机挑选一个玩具。
中班排一排教案
中班排一排教案篇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大小排序活动目标1、学习按照大小正逆排序三个物体。
2、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对排序的兴趣。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2、小熊玩具三个;礼物三盒;球三个(大小不同);玩具(大小不同)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一、导入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几位小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出示三只熊)是谁呢,谁能告诉大家?这些熊大小一样吗?(不一样)二、展开1.复习区别大小,找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1)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看一看,哪只熊最大?(请一幼儿来抱一抱最大熊)小朋友一起说这只熊怎么样?(这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呢?(请一幼儿上来亲一亲最小的熊)(手指着)这儿还有一只熊呢!它比小熊怎么样?(大一些)它比大熊呢?(比大熊小一些)(2)教师:小朋友看,熊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呢!(出示礼物盒)引导幼儿观察:哪盒礼物最大,哪盒礼物最小?(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球)熊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玩具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拍一拍最小的球?拍一拍最大的球?2.学习大小排序教师:熊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让我们一起说谢谢!(1)三只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排排队,小朋友最爱帮助别人了,谁愿意来帮它们排队呢?(请12名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讲述:它们是怎样排的?谁排在最前面?我从有花的这边开始排。
小熊最小,排在前面;这只熊比小熊大一些,排在小熊后面;这只熊最大,排在最后面。
(请个别幼儿讲述排序的结果,语句完整)小结:最小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大,这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教师:除了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谁愿意来排一排?(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这次它们是怎样排的?从有花的这边开始排,谁排在前面?(最大的熊)谁排在它的后面,谁排在最后面?小结:最大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小,这就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比一比排一排中班数学教案
比一比排一排中班数学教案一、【活动背景】中班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学教案对于中班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一套合理、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教案对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比一比排一排”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概念,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认识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数学概念。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比较能力,提升他们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3. 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比较和排列。
三、【教学准备】1. 条状纸板、图书、玩具积木、水果模型等多个不同大小的物体。
2. 班级分组名单,确保每个小组的人数合理。
3. 图表或展板,用于记录幼儿的比较结果。
1. 导入活动:教师和幼儿互动,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小时候长得是不是不一样呀?那你们能把自己按照身高从小到大排一排吗?”引出“比一比排一排”活动。
2. 活动链接:教师带领幼儿走到室外,观察树木的不同高度。
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树木的高低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并用纸板上的虚线把它们连起来。
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他们在活动中的观察结果。
3. 活动扩展: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物体,如玩具积木、水果模型等,要求小组成员按照物体的大小、高矮或长短进行排列。
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形成自己的观察结果。
4. 整合总结:教师引导全班幼儿将各小组的排列结果展示在图表或展板上,让幼儿一起观察所有物体的排列顺序,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结果,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物体大小、高矮或长短的一些基本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是否理解了“比一比排一排”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2. 观察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物体大小、高矮或长短等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中班数学《排一排》
中班数学《排一排》中班数学《排一排》目的:1、指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探索,学习概括规律并接着排序。
2、指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准备:1、有排序规律的衣服。
2、教师用图片2张,游戏图1张。
3、幼儿用操作卡片及实物若干。
游戏图人手一张。
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规律。
1、出示衣服,发现规律。
师:你们看一看,我的衣服有什么规律?小结:衣服上的图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所以这件衣服很漂亮。
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发现规律,并接着往下排。
师:(1)它是按什么规律铺的?(2)接下来该怎么铺呢?二、幼儿探索,分组操作,启发幼儿发现规律并接着往下排。
1、出示卡片,讲操作要求。
师:(1)请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卡片上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2)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排列规律,也可以互相看一看。
2、教师集体纠错。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设计的小路是按照什么规律铺的。
3、幼儿自纠。
三、游戏:小猫找家。
1、师:(1)有只小猫到大树林里玩儿,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来帮忙好吗?(2)小猫回家的路必须要路过这样的一个规律:小花、小草、小树,我们一起来帮小猫找回家的路。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教师集体展示纠错。
4幼儿自纠。
四、延伸活动。
师:(1)小猫来我们幼儿园玩儿的时候拍下了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些照片上的东西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2)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规律,请小朋友平时多找一找,看一看还有那些规律,来告诉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
为学生提供与“排一排”相关的探究主题,如探索物品排 列的规律、比较不同排列方式的特点等。
探究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究,鼓 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尝试寻找答案。
探究成果
要求学生记录探究过程和结果,可以是以图画、文字或口 头报告的形式呈现。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 他们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成果。
学习者特征分析
01
年龄特征
4-5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02 03
认知特征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尝试。他们能够通过 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需要设计有趣的 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游戏化学习设计
游戏类型
选择适合中班学生的游戏类型, 如角色扮演、竞赛等,将数学知 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
游戏规则
制定简单易懂的游戏规则,确保 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同时,规 则中应包含与“排一排”相关的 数学知识,以便学生在游戏中学
习和巩固。
游戏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同时,注意观察学 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
汇报人:
2023-12-24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组织 • 评价与反馈机制 • 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背景
本课程是在幼儿园中班阶段,针对4-5岁儿童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排 一排》这一主题,引导儿童观察、比较和排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使用排列的概念;2. 能够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物体排列;3. 培养观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6;2. 彩色水果玩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串数字卡片,1-6,然后把卡片打乱顺序摆在桌子上。
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提问:你能帮助我把这些数字排一排吗?2. 探究:a. 回顾数字的大小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数轴,然后让学生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数字卡片,并把它们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可以提问:谁能告诉我,数字1在数轴上是第几个位置?数字6呢?b. 引入排列的概念:教师解释排列的定义,即一组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式。
比如,数字1、2、3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如1、2、3;1、3、2;2、1、3等。
c. 数字卡片排列活动:教师把数字卡片重新打乱,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排列。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并将结果记录在纸上。
3. 拓展:a. 运用排列概念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彩色水果玩具,并向学生们展示。
然后,教师提供一些条件,比如“将桃子放在香蕉的左边,橙子放在桃子的右边。
”学生根据条件进行排列。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条件,让学生进行尝试。
b. 观察和分析排列结果:教师展示几组排列的结果,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例如,比较数字卡片1、2、3和数字卡片2、1、3的排列方式,学生能否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规律?4. 小结: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回顾学生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排列的概念和如何按照条件进行排列。
五、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给出三个数字卡片1、2、3,要求学生列出所有可能的排列方式,并写出它们的顺序。
六、课后延伸:学生可以回家后继续进行排列的练习,比如家里的水果、玩具或书籍等,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列。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掌握了排列的概念,并学会了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排列。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排一排》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学《排一排》活动,是在幼儿已认识、熟悉的根底上进展活动的。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的:1、让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展比拟的方法,在第一个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五个大小不同的西瓜图片,首先让幼儿知道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让幼儿想方法,假如要把西瓜从小到大排一排,怎么办?同时,在孩子想方法的根底上教给孩子学会多个物体进展排序的方法。
2、能按要求进展比拟物体并排序,例如:我为宝宝们准备了大树的图片,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才能和观察力,也是对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展比拟的一个升华。
3、培养幼儿的目测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这一目的主要表达在第三个活动中,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拟盒子的薄厚,这也是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同时,在活动中我还运用了游戏法、寻找法,通过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对物体空间形式的正确认识,如:分给幼儿不同粗细的树木图片,引导幼儿由粗到细排列,引导幼儿每次从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为止,然后,再按由细到粗的顺序把树木一棵棵收起来,放回原处,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根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的,资料共享平台《中班数学《排一排》教学反思》(s://..)。
存在缺乏:对于本节课,虽然从整体上看完成了教学目的,但我觉得也存在着一定的缺乏之处:1、整节活动,孩子都在围绕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没有自由探究的空间,我想这是我设计活动的一个误区。
2、活动中,孩子的兴致不高,游戏活动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课堂气氛不活泼,感觉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待改良教学方法。
今后的教学改良方向: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承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老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反思通过这次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育教学的启示。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活动的反思总结: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数、分辨和判断能力,通过排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先后次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清晰地将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并适时地做复习和总结,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成果。
然而,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在这次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个积极、舒适的教学环境。
我将教室布置得简洁而温馨,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放松。
同时,我也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如数字卡片、排队卡片等,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改进,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结合实践的方式。
我首先通过教师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确排队的规则和步骤,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这种方法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排队的概念和技巧。
然而,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互动性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学生表现的观察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思维过程,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不断地互动和交流,我了解到学生们对排队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而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课堂管理和时间控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课堂管理和时间控制,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
我合理安排了学生的活动和休息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利用。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时间分配上有时过于紧张或过于宽松,这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节奏。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排一排反思一、引言本文对中班数学教案中的“排一排”这一教学内容展开反思。
通过对教案的设计、实施和学生反应的分析,总结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本次反思,可以更好地指导中班数学教学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教案设计与执行1. 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中班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归类、比较和排序等基本数学概念;-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排一排”是中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经典教学活动。
通过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排序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一定规律的物品或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规则对这些物品进行排列。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颜色、大小或形状等特征将物品排列成一定的顺序。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3.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问答法、示范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观察物品的特征,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归纳的结果。
4.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应该合理有序,使学生逐步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教学步骤安排:-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 呈现物品: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一定规律的物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 引导归类: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规则将物品进行分类。
- 引导排序:根据物品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排序,让学生感受不同排序规则的变化。
-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 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知识。
三、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度是评估一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进行“排一排”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排一排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排一排一、教学背景分析中班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并且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兴趣。
因此,合理设计中班数学教案,能够促进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 培养幼儿的数感、量感和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类和比较能力;4. 培养幼儿的数学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可以结合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数字认知: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幼儿熟悉数字的形状、大小和顺序,学会数数和认识数字。
2. 数量概念:通过比较大小、数量对应和分组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感知能力。
3. 图形认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学习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培养形状的感知能力。
4. 排列组合: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幼儿学习排列和组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数字认知活动:通过唱歌、游戏和数数的活动,让幼儿熟悉数字的名称和形状。
例如,用卡片或数字图案,让幼儿按顺序排列数字,唱歌时拍手的次数与数字相对应。
2. 数量概念活动:通过实物、图片和游戏,让幼儿了解不同数量的概念。
例如,给幼儿展示一些水果,让他们用眼睛观察并比较不同水果的数量,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量。
3. 图形认知活动: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学习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例如,用卡片或磁贴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展示给幼儿,让他们用手指指出相应的图形名称,或者将相同的图形组合在一起。
4. 排列组合活动: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幼儿学习如何排列和组合物品。
例如,给幼儿一些水果和容器,让他们将水果按照不同的规则排列在容器中,或者将不同的水果组合在一起。
五、教学反思教学是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针对中班数学教学,可以进行以下的反思:1. 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 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是否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4. 教学评价是否及时和准确?是否能够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排一排中班数学教案
排一排中班数学教案在中班阶段,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基础数学概念、认知与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中班的数学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1. 名字混合排序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名字识别能力;锻炼幼儿的排序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名字卡片。
教学过程:1) 将孩子们的名字写在卡片上,并放在桌子上。
2) 让孩子们观察卡片上的名字,并提醒他们注意每个名字的首字母。
3) 让孩子们按照名字的首字母顺序,将卡片排列起来。
4) 引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字母,并发现字母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5) 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排序能力。
通过观察名字的首字母,孩子们能够学习到字母的形状、音标及字母之间的顺序关系。
2. 数字拼图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数字认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数字拼图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1) 将数字拼图游戏卡片打乱,并将每个数字放在桌子上。
2) 让孩子们观察拼图卡片上的数字,提醒他们注意每个数字的形状和颜色。
3) 鼓励孩子们合作共同完成拼图任务,将数字按顺序拼在一起。
4)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比较数字的形状和颜色,帮助他们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
5) 鼓励孩子们用手指按照顺序指出每个数字,并说出数字的名称和数量。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数字的概念。
通过合作拼图,孩子们能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并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意识。
3. 形状分类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形状认知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卡片。
教学过程: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将卡片打乱,放在桌子上。
3) 让孩子们观察卡片上的形状,并提醒他们注意每个形状的特征。
4) 让孩子们合作完成形状的分类任务,将相同形状的卡片放在一起。
幼儿园中班数学:排一排教案
3.请幼儿拿出点卡,自己按顺序排出1-7的数序。
1.观察相邻两数点卡多1或少1的关系,并知道这种关系。
2.思考,并跟着老师读一遍所排顺序,知道“按序拍点卡”的含义。
通过让幼儿在《幼儿画册》中的练习,加深巩固。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很快地反应过来,在回答中,我也请了一些能力一般的幼儿回答问题,使孩子体验发言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操作中,个别幼儿完成的比较快,而一些幼儿则做得比较慢,我想在设计操作时,提供难度不同的作业纸,根据幼儿能力情况来做,我想这样会得到更好的锻炼。
重点:会排列1-7的点卡或卡。
难点: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等。
活 动 过 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幼儿玩“按序排点卡”游戏。
1.教师排好1-3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相邻两数点卡多1或少1的关系(如2比3少1,3比2多1)。然后小结:每一张点卡都比前一张多1个点。
观察老师排序,并思考帮助老师补上。
通过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思考的愿望,帮助老师找出漏掉的数字,对排序有更深的认识。
三、组织幼儿进行《幼儿画册》中“排一排”的操作练习。
教师请幼儿先读一读数序填空卡,让幼儿判断漏了点数几或数字几,然后用点子在空格里填上漏掉的点数或数字。
读一读数序填空卡,判断并填空。
周 次
时 间
班 级
教 师
教学内容
数学:排一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山镇第二幼儿园备课表
班级:第16 周
备课时间2014.11.28上课时间
备注执教者
活动名称数学:排一排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读7以内的阿拉伯数字,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继续学习同伴之间相互检查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1.1~7长条点卡个一张,1~7数卡各一张;
2.点卡、数卡每人1套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玩“按序排点卡”游戏。
1.教师排好1~3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相邻两数点卡多1或少1的关系(如2比3烧1,3比2多1)。
然后小结:每一张点卡都比前一张多1个点。
2.请幼儿根据前面排出的三张点卡的规律,想一想:第四张应排几的点卡?剩下几张点卡又该怎么排?全部排好后,带领幼儿读一遍所排数序,并告诉幼儿:这样排点卡,就叫“按序排点卡”。
二.玩“接数补漏”的游戏。
1.教师按从少到多排出几张数卡,但在1~7的数序中缺少2~3个数字,如数字“3”和数字“5”。
问幼儿漏了数字几,请幼儿帮老师补上。
2.幼儿补好后,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放。
活动延伸
幼儿进行《幼儿画册》中“排一排”的操作练习。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