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
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物理第四章光现象,主要涉及教材第11至15章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现象,以及光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米尺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回顾反射定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光的折射现象为例,讲解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5章课后习题,巩固光的折射知识。
4. 学生分组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光的干涉、衍射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6. 答疑环节(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及定律2.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及原理3. 光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能看到物体?(2)光的干涉、衍射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2. 答案:(1)因为物体反射了阳光,使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2)干涉现象:两束相干光相遇,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现象:光通过狭缝或绕过障碍物后,形成光强分布不均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折射、反射现象掌握较好,但在干涉、衍射现象的理解上仍有困难,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偏振、光纤通信等现代光学技术,了解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
2.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2.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
3.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
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灯自制光屏平面镜玻璃板方格纸光具盘半圆玻璃块蜡烛打火机讲义【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光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精美图片,回顾光现象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总结方法【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光源和光源。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优秀7篇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光源,并知道光源的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②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通过实验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③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使用说明用15分钟阅读课本69-72页并完成问题导学,A层全部完成,BC层完成探究部分,分层达标。
三、预习指导1.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及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问题导学:依据启发性问题的引导,认识光源,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速。
四。
课内探究(一)光源(3分)1、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2、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15分)1、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实验):打开教室的白炽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
(探究一):①光在均匀的液体中的传播②光在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③光在均匀的透明固体中的传播(学生总结):光的传播特点2、如何描绘光传播路径?3、学生看教材图4.1-3同时请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5分)①影子的形成(探究二)用白炽灯对着墙,把乒乓球放在灯和墙之间。
现象:总结影的形成:②(教师引导)用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分析日食的成因(四)光速(5分)学生阅读课本71页,自主完成如下问题:1.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为m/s,光在水或玻璃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看课本71页科学世界回答: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2.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五、课堂小结(2分)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2.讨论主题: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及其应用,如影子、日食、月食等。
3.讨论过程: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对光的传播现象的理解和观察,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和应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强调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光学研究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案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光现象。
2.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提炼出规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3.学会使用基本的光学仪器,如激光笔、光屏等,进行光的传播实验,并能够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Array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5、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学习物理。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手电、蚊香、烟室、蜡烛、盛水的水槽、中心有小孔的硬纸板、多媒体课件、磨砂棱镜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我们却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挂在天空;晚上,霓虹灯把城市装扮的五彩缤纷,想要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吧!二、新课教学(一)自学了解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能够发光的物体有许多,请你自学课本69页第一自然段完成课堂导学案(一)物理学中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二)探究光的传播光源发出的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多姿多彩,那么,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你的猜想是————?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支持你的猜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1、演示实验:①将一束光射到烟室中,观察光在烟雾中的传播路径。
②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③将一束光紧贴磨砂棱镜粗糙的一面射出,观察玻璃中的光的传播路径。
2、光源发出的光是否总是沿直线传播呢?①多媒体展示光在传播时路径弯曲的现象。
②对比演示结果得出: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并分析得出:4、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随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学生实验:讲桌上放置点亮的白炽台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此可以向学生引入“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Array指导学生看教材图 4.1—4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如:激光准直.、排队看齐、打靶瞄准.、手影游戏等,体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通过PPT展示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包括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等。
2.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解释光的折射定律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的变化规律。
3.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
3.教学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问题导向与反思评价: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背后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5.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光的折射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光在空气与水、玻璃等介质之间折射的现象。
2.使学生掌握折射定律,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实验器材: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学习资料: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二、光传播的特点:(1)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学生总结后填上)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镜面反射、漫反射.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激光光源、小平面镜、带量角器的平面板、水、金属盘、桌面、白纸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2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定律1.提出问题2.实验和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3.分析和论证文字描述: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图形描述: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教学准备】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教学过程设计┃d.改变棋子的位置,重做实验;e.取下实验用的纸,沿交界线对折,研究棋子与像的关系.(巡视、启发、指导,5秒钟)2.归纳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虚像、等大、垂直、等距.二、平面镜成虚像纸条模拟演示:突破难点——虚像概念.三、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讨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各种应用例子,归纳总结).总结:1.成像;2.改变光路.问题讨论:请一位同学上来,让视线与讲台齐平,你能看到讲台下放的什么东西吗?如右图所示,提供—面镜子.能帮这位同学看到吗?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的作用:发散光线.演示实验:用J12501型光具盘演示.2.凹面镜的作用:会聚光线.演示实验:将手电简里的凹面镜取下,让学生观察小灯泡发光的特点,然后将凹面镜装上,调节使光会聚成平行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二、平面镜成虚像三、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使平行光发散.2.凹面镜使平行光会聚.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教学用具】塑料桶、手电筒、铁架台、刻度盘、细铁丝、石块、细线、水、“小鱼”模型.┃教学过程设计┃2.课前提问: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导入新课活动“刺鱼”活动(学生)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如图1)通过10cm左右的细线绑在石块上(小鱼容易从细线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进行新课一、光的折射概念演示实验:(如图2)取塑料桶,把手电筒安装在铁架台上,打开电筒,让光斜射入水中,从桶的侧面可以观察到一个光亮的点B,加入热水,观察现象.图2学生观察到光亮的点不在原来的B点,而是下移到另一点,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模仿光的反射规律,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二、光的折射规律推导小组实验1学生:安装器材,再把刻度盘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下,盘的顶部略高出桶的边缘,加入热水,使水与水平方向的直径相平,用铁夹夹住电筒,使电筒通路,让电筒的光平行并贴近于刻度盘面,并使入射点在圆心(竖直方向的直径表示法线),(通过热水的水蒸气在水面液化的水雾)观察入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举手发言.)图3教师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红色的粉笔画在白纸上,标上相应的字母.请一位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图3中(2)所示的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条线以及位置关系.(学生画在白纸上,展示.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实验.)小组实验2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绘出如图3(3)中所示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三、光路可逆模仿光的反射现象.四、课堂练习(甲、乙、丙三位同学板演)图4五、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板书设计】第4节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二、光的折射规律条件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结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条件b:光垂直射入水中.结论:传播方向不改变.三、光路可逆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刺鱼”失败.2.水池变浅.3.硬币再现.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过程与方法1.动手参与“想想做做”,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颜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难点:色光的混合.【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资料(美丽的彩虹光碟)、电视机、放大镜.学生:玻璃水槽(装水)、小平面镜、白屏、红玻璃片、蓝玻璃片、黄玻璃片、红纸、黄纸、三棱镜.┃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二、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三、看不见的光1.红光之外是红外线.2.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问题解答批改:检查学生回答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问题,对正确的答案给予肯定,对错误的答案给出指导和建议。
-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学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推荐学生阅读《光学原理》等科普书籍,深入了解光的传播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 观看科学纪录片,如《光的奇迹》、《光纤通信的力量》等,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 探索光的传播现象相关的科学实验,如光的折射、全反射等,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教学反思
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对光的传播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现象,从而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光的传播速度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概念和应用。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通过实例和计算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 光的传播问题解答:提供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
作业反馈:
1. 观察结果批改:检查学生观察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结果,对正确的观察结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观察结果给出指导和建议。
2. 计算结果批改:检查学生计算光的传播速度的结果,对正确的计算结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计算结果给出指导和建议。
互动探究: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
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
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
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
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
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和观察光的传播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2.光的传播实验;3.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三、教学重点•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能够进行光的传播实验;•掌握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四、教学准备•教师:黑色底纸、小孔板、光屏、小灯泡、橡皮筋、数张废报纸;•学生: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基本知识,例如光的来源、传播方式等,从而引出光的直线传播的话题。
2. 学生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1.教师发放黑色底纸、小孔板和光屏给学生,并让学生按照图1所示搭建实验装置。
图1图1图1 光的传播实验装置2.学生用橡皮筋将小孔板固定在黑色底纸上,然后将光屏固定在底纸的另一侧。
3.学生打开小灯泡放在小孔板的一侧,并逐渐向小孔板靠近。
4.观察光线经过小孔板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图案,并记录观察结果。
3. 教师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根据学生实验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光线在光的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直线传播;•光线在相同媒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变。
4. 学生实验——利用废报纸观察光的传播路径1.教师发放数张废报纸给学生,并让学生将废报纸前后对折,再将其打开成大约60度的折角。
2.学生将折好的废报纸举在眼前,并让教师用小灯泡照射在废报纸上。
3.观察光线经过废报纸后在废报纸上形成的图案,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根据学生实验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光线经过折射体后会发生折射现象,并形成一定的折射角。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折射现象。
同时,提出探究新问题的思考:•当光线从一种媒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时,光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折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
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平面镜成像教案
教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
证(一)根据本节课
、平面镜能用来做什么;检查牙齿小镜、塔式太阳能电站、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和凹面镜;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砖观察后面的手指。
四、拓展(中考链接)
2009、下列关于“影”的形成与对应的光学知识连线正确的是()
A.摄影——光的反射 B
2013、如图5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质玩具青蛙,人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
1.
,天空出现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八年级我们学过物理的《光现象》,那么教师们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教案设计呢?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以及小孔成像实验,理解实验是研究物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激光灯、牛奶水及容器、蔗糖、热水、搅拌器学生:激光灯、喷雾器、牛奶水及容器、玻璃砖、蜡烛、火柴、自制小孔成像器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提出问题】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匡衡是哪里人吗?他为什么要偷光?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导入语】有了光,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光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那么,光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它有哪些性质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光现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板书课题:光沿直线传播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回答:枣庄人光可以让人看见竹简上面的字学习匡衡读书时刻苦用功的精神(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典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枣庄、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二、新课讲授(一)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3、光线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5、影子、日食月食6、小孔成像(三)光速【设问】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你能说出哪些物体可以发光?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总结语】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设问】以上这些光源可以分为几类?【过渡语】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那么,光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先回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设问】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指令语】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课件图片说出你的看法。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能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4、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二、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三、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教具准备:烧杯、水、激光笔、课件五、教学过程:生齐读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思考:光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69-70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为哪两类,试举例?3、光如何传播?举例支持你的观点?(二)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注意:没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没有强调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欣赏图片并分类。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思考:钻石和月亮是不是光源?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5、走向生活(三)欣赏图片,引入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教师演示实验1: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光在玻璃中传播用激光笔在玻璃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课题光的直线传播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教材P71“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各种光现象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重难点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常见的光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激光笔、喷雾器、滴少许牛奶的水、蚊香、火柴、水、玻璃、白纸、大烧杯(装有不同浓度的糖水)数个、蚊香、火柴、玻璃水槽、玻璃砖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播放美丽的城市夜景、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极光.图4-1-1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城市夜景、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情景引入,通过常见的美丽的光现象激发生学习光知识的兴情境导入极光,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世界才被打扮得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从光的传播学起.趣.活动一:探究新知探究1:光源【自学辅导】阅读教材,回答下面问题:问题1:什么叫光源?答: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问题2:自然界中有哪些光源?答: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问题3: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造光源,大家周围有哪些人造光源?答: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造光源,如灯泡、LED灯、焰火、蜡烛、火把等.问题4:月亮是光源吗?所有的星星都是光源吗?答: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它看起来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绝大多数星星都是恒星,宇宙中的恒星都能发光,是光源.问题5:镜子是光源吗?电影、投影仪的屏幕是光源吗?答:都不是,它们本身都不会发光.探究2:光的直线传播【图片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图4-1-2师:在有雾的天气,我们可以看到从树丛中投射出的光束是直的;在夜晚,我们可以看到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光是直的,汽车前灯发出的光也是直的.这说明了什么?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师: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演示实验】让激光照到墙上,看到一个亮点,看不到光的传自学辅导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易错问题,纠正错误.让学生了解观察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活动一:探究新知播径迹.然后教师向光照射的方向喷水雾,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师:激光传播的路径很难直接观察到,老师是通过向光照射的方向喷水雾的方法让同学们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生甲:可以点燃蚊香,光传播的路径在烟雾中也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演示)生乙: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让光从直吸管的一端射入,在另一端白纸上可以看到亮点,然后把直吸管折弯,再让光从吸管的一端射入,观察另一端白纸上,怎么也看不到亮点,说明光线不能弯曲.这样就从反面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师:逆向思维,思维的亮点,这就是创新,太好了!(请乙同学演示)【实验】(若实验条件不足,由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条件充足的话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图4-1-3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观察激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师:我们看到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是怎样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传播路径是直的,说明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自学辅导】问题1:我们是如何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答: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并把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问题2: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你体现逆向思维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没有学生提出教师也可以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
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
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
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
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
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
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6.在本章的讲解中,可多用比较法。
如光是如何传播的、光速等可与声的传播、声速等做比较;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做比较;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做比较……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点更清晰明确。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多媒体资料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
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
实验器材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
学习资料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画图。
感受美丽的光,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列举光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或应用,由此导入新课。
展示自我对光的了解,加深对光的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通过感知光的美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自己总结得出:①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②光沿直线传播③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最快为c=3.0×108m/s).培养归纳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
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才能得出规律性的知识。
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现象,体会它的应用。
加深对光速的感性认识。
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体会光速很大。
可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理顺思路,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体会光知识的重要,拓展视野,感知宇宙之大。
课后作业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传播的特点:⑴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⑵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结后填上)第2节光的反射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漫反射。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激光笔、刻度尺、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玻璃片、平面镜、投影片、手电筒(玻璃上有1 mm~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一、新课导入我们都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的光斑,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教师讲解: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探究活动:光反射时的规律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M点,观察从镜面反射光线的方向并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一遍,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反射光线。
(4)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角i 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5)3.分析和论证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后进行归纳,得出来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补充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老师板演如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或者反射光线。
学生练习: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
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实验3: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演示实验4: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学生观察比较两次实验效果的异同,阅读教材第75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总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三、小结四、作业第2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黑板“反光”时看不清字。
第3节平面镜成像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思考、回答导入新课用我国古代应用平面镜的事例引入,请几个同学上前来悄悄地照镜子,进行心理暗示,激发学习兴趣。
获得心理满足,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镜司空见惯,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兴趣。
本课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受到精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