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东煤矿“走动式”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煤矿基层区队举旗出入井及干部走动式管理办法

煤矿基层区队举旗出入井及干部走动式管理办法矿属各单位:为加强人员出入井管理,切实做到领导干部与工人同上同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障矿井正常安全生产秩序,经研究,特制定基层区队举旗出入井制度及干部走动式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请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基层区队举旗出入井管理(一)入井时间规定1、三八制:早班7:00~8:30分,中班15:00~17:00分,夜班23:00~0:30分;2、二九一六制:中班11:30~12:30分,夜班22:00~0:30分。
(二)出入井方式及规定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参加本单位班前会,贯彻技术措施、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技能,并做好相关签字记录。
2、入井人员必须接受井口检查人员检身。
入井前必须检查自救器、安全帽、矿灯、人员识别卡、瓦斯便携仪等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严禁饮酒,严禁携带烟火和易燃物品。
3、入井后各单位在候车硐室依次排队候车,凡发现出入井时不按规定排队、大声喧哗、嬉笑打闹情况,每次给予责任人200元处罚,带班队长、班长负连带责任,每次给予100元处罚。
4、带班队长、班长必须与工人同上同下,带班队长、班长实行举旗领队出入井制,凡发现不按规定举旗的,每次给予责任人500元处罚,队长、支部书记负连带责任,分别给予300元处罚。
凡发现带班队长、班长不与工人同上同下的,责任人就地免职,队长、支部书记负连带责任,分别给予5000元处罚。
(三)出入井乘罐规定1、把罐工应严格按规定控制好乘罐人数,大罐单层限乘45人,小罐单层限乘33人,严禁超员。
否则,按一般“三违”论处。
2、乘罐入井不得将头部、手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伸向罐笼外面,乘罐时要保持安静、有序,严禁拥罐、挤罐,否则,按严重“三违”论处。
严禁在罐笼内嬉笑打闹及讲不文明语言,否则,按一般“三违”论处。
3、乘罐人员必须听从把罐工指挥,将所带大件物品装入矿车内,统一出入井,不得随意携带物品乘罐,以防坠罐发生意外。
选煤厂走动式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选煤厂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后勤等各个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走动式管理,加强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第二章走动式管理要求第四条走动式管理以现场为中心,要求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情况,掌握现场信息。
第五条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定期性: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安排,定期深入生产现场。
2. 全覆盖:管理人员应全面覆盖生产区域,不留死角。
3. 及时性: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4. 责任制:管理人员应对所负责区域的生产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负责。
第三章走动式管理内容第六条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现场巡查: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了解生产设备运行情况、工艺流程、员工操作等情况。
2. 质量监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安全检查: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安全生产。
4. 技术指导:管理人员应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5. 人员管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章走动式管理职责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走动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部门走动式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走动式管理职责。
第九条生产部门负责人应负责组织生产现场巡查,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第十条技术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技术指导,确保生产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十一条安全部门负责人应负责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生产现场安全。
第五章走动式管理考核第十二条我厂将定期对走动式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 管理人员走动频率和覆盖范围。
走动式管理实施制度

XXXX走动式管理实施制度为实现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把5E标准落实到生产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安全管理无断档、无疏漏、无缺陷、无盲点,从而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化,特制定此办法。
(一)、走动式管理标准1、走动次数规定(1)、各级管理人员每月必须按XXXX《领导干部深入井下管理规定》完成各自的走动巡查次数,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
(2)、跟班干部、安检员每班对辖区至少巡查3次。
2、走动班次规定(1)、实行矿领导和科室干部带班作业,分班次到各作业现场巡回检查,并在井下交接班;(2)、机关干部上岗抽查,侧重在人员疲乏的每班下半班。
(3)、安检员对井下各作业地点实行全程跟踪管理。
(4)、实行采、掘、维和机电、运输、通风等单位副职以上干部跟班作业,与工人同上同下;3、入井时间规定各级管理人员每次入井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4、区域范围划分(1)、井下各作业地点按危险程度和管理的难易分成四级:一级(要害点):瓦斯超限、采掘作业、安拆、多家协同作业及各类事故等易发生多人事故地点;二级(重点):井下巷道维修及斜巷运输作业地点;三级(较重点):井下生产辅助单位作业地点;:为井下其它地点。
四级(一般点).各级点在井口信息站《XXXX安全管理牌板》显示。
(2)、高层管理人员(矿领导),每次入井至少到一个作业地点,并实行沿线负责制,所经过地点8小时内发生事故的追究责任。
(3)、业务层管理人员(职能科室管理人员),每次入井至少到一个作业地点,并实行沿线负责制,所经过地点8小时内发生事故的追究责任。
(4)、基层管理人员(各区队干部、安检员),对负责区域内的安全负责,实行动态走动管理。
(5)、井下一级区域,每天高管层人员至少到现场检查一次,业务层每班现场检查一次。
(6)、井下二级区域,每班由业务层管理人员至少现场检查一次。
(7)、井下三级区域每天由基层管理层人员按走动式管理规定进行走动检查。
龙东煤矿“走动式”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龙东煤矿领导干部“走动式”管理制度编制时间:2013-11-20编制单位:安全监察科龙东煤矿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转变管理人员工作作风,强化对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事故隐 患排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真正达到“管理零 距离,工作无死角、考核严兑现”的目的,特实行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制 度。
一、管理制度1、 参加走动式检查的人员为全矿科级以上管理人员, 检查人员遵循 程控制、上下互动、闭合管理”的原则,认真按照走动式检查管理的区域、 次数、时间、职责等要求,并填写检查记录单。
2、 各级管理人员要坚持“带着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 能在现场解决的问题,必须现场解决,并在井下班前会记录本签字;现场 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填写“龙东煤矿矿领导下井带班情况登记表” 表:1),安监科将问题汇总进行落实跟踪。
3、 副总及以上领导检查时必须将检查问题记录在矿领导带班记录表 上,便于下班领导掌握施工情况及存在问题。
4、 领导干部执行走动式管理应履行反馈责任,实现信息畅通。
所有参 与走动式安全监察人员,都应在升井后及时填写“龙东煤矿管理人员入井 监察情况登记台账”(附表:2),并由安监科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信息筛选, 并将信息存档管理,并以通知单的形式将所发现的问题、隐患反馈到责任 单位、部门和分管领导。
责任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落实处理。
安监科 负责安排跟踪落实、验证。
对没有在期限内得到整改的将按照规定进行了 考核。
5、 安监科及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负责考核。
信息站每天把管理 人“过 (附员的班次、检查区域进行汇总。
同时信息站每月要把走动式管理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掌握各级管理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信息科应利用井下员工定位系统对参与走动式检查的相关领导进行人员定位,主要是解决检查人员是否到位的问题。
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

管技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标准及办法
为加强管技人员“走动式”管理,促使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结合矿井实际,对全矿管技人员“走动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核方法、内容及标准
考核分为三部分、九项内容。
第一部分为记录项,包括三项内容:参加班前会情况、下井情况、抓“三违”情况;第二部分为减分项,包括五项内容:主要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情况、安全及生产责任事故情况、现场回签情况、走动范围情况;第三部分为其它项。
(各项具体考核内容和标准见附表)。
二、考核方式
(一)每日各基层单位党政正职及部门负责人依据考核标准对本单位管技人员进行赋分。
(二)记录项:每天记录考核内容,月底参照标准进行考核。
(三)减分项:当天考核赋分。
(四)其他项:由组织部月底将考核内容通知各单位,由各单位考核赋分。
(五)各单位于次月5日前将记录项、减分项和其它项考核
结果汇总后报组织部。
三、考核原则
量化考核,日清日结。
四、适用范围
本考核标准适用全矿(包括外委施工单位)所有管技人员走动管理考核。
五、有关要求
(一)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管技人员“走动式”管理工作,把“走动式”管理作为规范管技人员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和加强管技人员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各单位负责人要负起责任,严格考核,客观公正地为每一名管技人赋分(管技人员有特殊原因不能满足有关数量要求时,必须写明原因,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与考核表一同报组织部)。
(三)组织部将不定期对各单位管技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列入对各单位考核工作的内容。
煤矿走 动 管 理 制 度

走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促进本队的长治久安。
队决定深入推行干部安全检查走动式管理(值班、带班、上岗)制度,加强了现场巡查力度,规范了管理程序,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安全生产。
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地深入岗位,查安全找隐患,抓“三违”,对查出的问题集中强化治理,确保治理一处,合格一处。
“实现、项目、时间、措施、责任人、复查”五到位,以“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铁纪律”的四铁精神,严反“三违”。
并对各岗位进行定期的走动式巡查,巡查内容包括:职工基本素质、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工作质量,经营管理情况,现场危险源识别,隐患排查,各种记录填写情况,AC卡执行情况等,实现了对安全管理的无缝隙全方位覆盖,真正把精细化管理各项举措落到了实处。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明确、规范各岗位职责,提高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每个岗位制度执行力,从而杜绝管理盲点,实现精细化、安全、文明生产管理。
下面就各个岗位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和文明生产划分如下:一、干部设备、设施管理职责划分1、副队长:杨晓伟;负责全队安全生产、安全制度、安全措施、隐患排查、事故追查等的制定、修改、完善、监督、检查、落实、以及主扇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转等工作以及相关人员。
2、主管技术员:樊斌;负责全队所有设备、人员的技术档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职工技术培训等工作。
3、副队长:张辉;负责全队井上下所有变电所、移变站的供电、灯房等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相关人员。
4、副队长:翟振红;负责队主副井绞车房、井筒、上下装载、推阻摇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相关人员。
5、、副队长:杨银水;负责队压风机房、大泵房、井上下供水、供暖、排水、压风管道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转,以及相关人员。
6、副队长:李刚;负责队锅炉房、锅炉上煤系统皮带、供暖管路、地面供电的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转及水厂以及相关人员。
走动式管理办法

二十五、走动式安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全面落实走动式安全管理,消除安全检查的漏洞和盲区,特制定《走动式安全管理办法》。
一、走动式管理检查路线的划分:根据我公司目前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分布情况。
按照检查方便、就近组合的原则,将其划分为六条线路(路线划分情况根据矿井工作地点变动有安全检查科另行确定,并下发执行),具体如下:1、主井路线:主井筒、综采工作面、胶带下山、掘进工作面及沿途(含机电硐室)。
2、副井路线:副井筒、三采区轨道下山、辅助下山、掘进工作面上顺槽及沿途(含机电硐室及971变电所)。
3、掘进工作面下顺槽、四区段运输石门及沿途(含机电硐室)。
4、三采区回风下山、800水平及沿途(含机电硐室)。
5、风井路线:风井筒、三采区胶带下山及沿途(含机电硐室)。
6、地面:各岗位、车间及零星作业点。
二、实施办法:1、各生产科室科室长在做好日常主管专业检查的同时,每月必须对规定的六条线路全面覆盖检查一次,对每一条线路上检查所涉及的岗位、场所及沿途零星作业地点必须详细排查,杜绝空检,严防出现检查盲区。
2、生产科室专业技术人员除抓好分管专业涉及区域的安全检查外,每月对规定的六条线路全面覆盖检查不得少于2次,对每一条线路上所涉及的岗位、场所及沿途零星作业地点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面检查。
3、各非生产科室科室长根据公司安排的值班情况,月必须对规定的六条线路至少检查4条,且检查路线不能重复,对每一条线路上的检查必须覆盖全部岗位、场所及沿途。
4、检查日期、内容及行走线路必须在隐患反馈单上填写清楚并有本人签名,升井后检查人员必须及时将反馈卡交调度室及时安排整改。
同时,各单位要及时在调度室查看并接受安全信息,检查人员要对查出存在问题进行跟踪落实,督促整改,并进行验收签字。
5、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作业规程》等规定和要求进行详细认真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必须记入隐患反馈单及时上交调度室,调度室要建立台帐做好记录。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的规定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的规定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的管理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求高度的管理标准及有效的监管措施。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监管煤矿生产活动,煤矿干部走动管理的规定不断完善,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正确实施。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煤矿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建立高度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强干部的管理能力,提高干部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责任,带动全员的安全生产导向,形成重视安全、遵守规章制度、珍惜生命的文化环境。
为实现有效的生产管理,煤矿干部走动管理规定需要建立相关的程序和标准化的流程。
首先,要有明确的安排,确保所有分管领导在规定时间内到现场巡视生产活动,掌握煤矿工作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处理。
同时,要注意制定统一标准,确保每个干部都能按照报告制度进行汇报和记录,使走动管理变得规范化和有条不紊,为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规定:1. 工作分配与责任。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规定要求,每个分管领导都要对工作进行分配和责任分工,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走动任务。
此外,每个干部在走动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尊重工作人员和职业人员,按照工作标准有序进行,完善报告和记录,并在走动管理结束后及时进行查阅和整理,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
2. 工作时间和周期。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规定要求,在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中,每个分管领导都要按照规定时间点进行巡视和报告。
具体时间点可以根据生产过程、安全生产计划、工作进度等方面进行调整。
周期性的巡视无论是对于干部还是工作人员都能够提供较好的管理保障和监督管理.3. 工作内容和方法。
煤矿干部走动管理规定要求,在走动过程中,每个分管领导要深入到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于能够危害工人安全和工作生产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
在工作中应当强调生产安全,防范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排查,并对于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和解决,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
下基层走动式管理制度

下基层走动式管理制度一、走动式治理制度1、参与走动式巡查的人员包括全矿各级治理人员以及工作现场班队长,巡查人员遵循“过程掌握、上下互动、闭合治理”的原则,仔细根据走动式巡查治理的区域、次数、时间、职责等要求,持走动式治理手册实施走动式巡查,并将查出的问题记录在手册上。
2、各级治理人员要坚持“带着问题”下,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能在现场解决的问题,必需现场解决,现场临时不能解决的,上井后交由信息站汇总,查找缘由,分清责任,进展安排落实、复查、形成闭合。
3、巡查互动签字,实现双向治理。
副科级以上干部及机关治理人员巡查现场时要持“走动式治理手册“。
在巡查时发觉事故等问题要准时订正并记录,并让该作业区的现场负责人确认。
同时,治理人员也要在所巡查作业区的安检员现场督察记录本签字,以此实现双向互动治理。
4、履行反应责任,实现信息畅通。
走动式治理手册由安检科信息站统一发放、收回、保管。
信息站工作人员准时进展信息筛选,并将事故隐患建账治理,并以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准时将所发觉的问题、隐患反应到责任单位、部门和分管领导。
责任单位必需在规定的时限内落实处理。
安检科负责安排跟踪落实、验证。
对没有在期限内得到准时整改的将根据《龙东煤矿治理人员“走动式”治理考核方法》进展了惩罚。
5、安全监察科准时对“走动式”治理状况进展统计分析,并负责考核。
信息站每天把治理人员走动式治理班次、巡查区域上网公布。
同时信息站每旬要把走动式治理状况、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等状况进展综合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准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把握各级治理人员近期的工作状况和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6、应用井下员工定位系统和计算机区域网络系统。
定位系统主要是解决巡查人员是否到位的问题。
计算机区域网络系统主要用于巡查人员巡查次数和纠错问题的`统计、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公布和跟踪巡查问题的落实状况,供各类人员随时上网查询,选择在人员聚拢区域适当位置安装大屏幕显示器,滚动播出相关信息,提示、催促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尽快解决问题。
煤矿道轨使用管理制度

煤矿道轨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道轨的使用管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利用资源,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道轨使用管理。
第三条煤矿道轨使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规范使用行为,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第四条煤矿道轨使用管理应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合理开采”的原则,推动道轨使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第五条各煤矿应建立健全煤矿道轨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矿道轨使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煤矿道轨的分类和标准第六条煤矿道轨按材质分为钢轨和木轨。
第七条钢轨根据规格和承载能力不同,分为不同型号,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用。
第八条木轨应符合国家标准,经过定期检测和维修,保证其使用安全性。
第九条煤矿道轨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法规,不符合标准的道轨不得使用。
第三章煤矿道轨的安装和维护第十条煤矿道轨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轨道平整、直线、无错位,确保矿车稳定运行。
第十一条钢轨的焊接应符合国家标准,焊缝应牢固,确保钢轨连接不松动。
第十二条木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连接牢固,保证矿车的安全行驶。
第十三条煤矿应建立道轨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对道轨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道轨的安全使用。
第十四条道轨维护应保持道轨的清洁,防止积尘和杂物堆积,确保矿车稳定运行。
第四章煤矿道轨的使用管理第十五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道轨使用登记制度,登记道轨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数量、使用部位、使用时间等信息。
第十六条严格按照规定的载重标准使用道轨,确保道轨的安全使用。
第十七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道轨使用申请制度,矿工使用道轨前必须填写申请表,经过审核签字后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煤矿应建立矿车行车记录制度,记录矿车的行驶轨迹、载重情况等信息。
第十九条对煤矿道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确保矿车的安全行驶。
煤矿走动式管理制度

煤矿走动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秩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该矿煤矿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条煤矿走动式管理制度是指矿领导、主管和技术人员每日定时到现场走访,检查,提示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确保安全和生产质量。
第四条煤矿走动式管理要求领导和主管人员每天进行走动巡查,了解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五条煤矿走动式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必须得到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执行。
第二章走动方式第六条矿领导和主管人员每天下井巡视生产现场,了解矿井设备运转情况,人员动态,以及现场危险因素。
第七条生产各部门负责人每天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
第八条技术部门负责人每天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检查矿井通风,水文等情况,确保安全生产。
第九条班组长每天检查工作人员现场操作情况,确保操作规程执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条煤矿走动式管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积极配合领导和主管人员的工作,共同落实安全生产。
第三章巡视内容第十一条矿领导和主管人员巡视内容包括:生产设备运转情况,人员动态,现场安全隐患等问题。
第十二条生产各部门负责人巡视内容包括:设备运转情况,生产作业情况,员工工作状态及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技术部门负责人巡视内容包括:设备运转情况,矿井通风,水文等情况及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第十四条班组长巡视内容包括:工作人员现场操作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第四章巡视要求第十五条矿领导和主管人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巡视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十六条生产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巡视情况,现场问题要尽快解决。
第十七条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做好巡视记录,及时向领导报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八条班组长要向主管汇报现场巡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生产。
煤矿走动式管理办法1.doc

煤矿走动式管理办法1为了进一步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效果与质量,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与接续矿井无缝对接,现将《净石沟煤矿走动式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某煤矿1年2015 日15月1煤矿走动式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则总第一章为了进一步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第一条提高培训效果与质量,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矿井安全生产和与接续矿井无缝对接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走动式培训是指培训教员在井上下检查和带班现场第二条及地面巡查时对职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与制度、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等方面问答互动的一种培训方式。
本办法培训教员是指矿安排有井下带班和地面巡查第三条的各科(部)室正副负责人及生产科室主管技术员等。
走动式培训应坚持的原则:第四条安全第一,确保生产安全的原则;1.实用有效,确保简单易行的原则;2.备课充分,不断提高质量的原则。
3.分管培训的副矿长为领成立矿走动式培训领导小组,第五条导小组组长,人力资源科科长、安全检查科科长为副组长,成员由生产技术科、机电动力科、培训中心、企业管理科、调度室负2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科,培训中心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在矿走动式培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走动式培训日常业务及管理工作。
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及职工。
第六条主要培训内容运行规则第二章运行规则第七条根据安全生走动式培训教员在井上下检查或带班前,第一步产管理需要和日常掌握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选定若干岗位、拟定若干培训互动交流题目、确定正确答案写于走动式巡查记录本上。
在确保生产安全的教员在井上下现场检查或带班时,第二步前提下对培训对象进行提问,在回答过程或结束后,教员与培训对象互动讨论交流,同时教员给与详细讲解。
现场培训结束后,培训对象在巡查记录本上签字备第三步查。
煤矿流动岗位人员规章制度

煤矿流动岗位人员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对煤矿流动岗位人员管理,规范其行为,保障生产安全,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方
可上岗。
第三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挥,做到遵章守纪,听从指挥,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佩戴必要的安
全防护用具,做好安全防护。
第五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严守开关设备操作规程,确
保生产安全。
第六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有关煤矿生产安全方面的问题应及时报告,主动
配合领导处理。
第七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不得私自调动岗位,离开工作岗位需取得上级领导同意方可离开。
第八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不得随意改变作业顺序,不得擅自停机维修,要按程序进行。
第九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适应生产要求。
第十条煤矿流动岗位人员应保持工作状态良好,不得在工作中饮酒作乐,保证生产安全。
第十一条对违反煤矿流动岗位人员规章制度者,将给予相应的处理,情节严重者将依法
追究责任。
第十二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改或补充,需经领导批准。
以上是煤矿流动岗位人员的规章制度,希望广大煤矿流动岗位人员严格遵守,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走动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有序、高效,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后勤等各部门。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全员参与。
3.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追求卓越。
四、制度内容1. 走动式检查(1)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走动式检查,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走动式检查应包括生产设备、安全设施、作业环境、员工操作等方面。
(3)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2. 安全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应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3. 安全记录(1)各级管理人员应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包括检查记录、整改记录、培训记录等。
(2)安全生产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便于追溯和查询。
4. 安全考核(1)公司将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
(2)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工资待遇等挂钩,奖优罚劣。
5. 安全应急(1)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措施等。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实施与监督1. 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选煤厂走动式管理制度

XXX选煤厂干部走动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XXXX内部明电《关于下发XXXXX批示的通知》([20XX]74号)精神,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强化现场安全督查力度,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能力,全面强化职工行为规范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达到“管理无漏洞,督查无死角,现场无隐患,职工无‘三违’”为目标,经厂党政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站,主任:(兼),具体负责干部走动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
二、管理范围1、走动管理巡查的人员:全厂队级以上干部;2、走动管理的范围:全员、全天候、全部设备(施)、构(建)筑物。
3、走动管理签到点:矸石磅房、准备车间5层、原煤仓上、储运车间调度、柴油库、厂集控调度中心、高压配电室、精煤仓上、制样室、主洗机电队、压滤车间、底流泵房、供应仓库、浮选药剂库、设备库、运销调度、运销操作室、地销操作室、化验室共19个点。
三、具体内容1、所有生产车间取消车间主任(科长、队长)、书记、副主任(副科长、副队长)、班队长办公室,办公桌和文件资料柜放在车间,所管辖的车间区域就是办公场所。
2、全厂队级以上干部遵循“过程控制、上下互动、闭合管理”的原则,干部持XXX选煤厂干部走动管理信息卡(以下简称“信息卡”)实施走动式巡查,并将查出的隐患、问题记录在信息卡上,队组长直接汇报车间值班领导。
3、厂级领导坚持每天下现场巡查,且时间不得低于4小时,每周至少到包保单位2次、全厂至少巡查1次,并按照职责带班指挥当日检修和临时作业活动。
4、车间领导按照工艺或巡查路线图进行逐人、逐台设备巡查,遇有检修、维护、起吊、临时施工等高风险作业,按照各自管辖职责,盯在现场,跟班作业,全程监督,遇多地点同时高风险作业,车间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作业点必须有领导跟班作业,对技术改造、大型检修、设备更换工作,除车间领导跟班作业外,必须有一名厂级领导现场监督。
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关于下发《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矿各级管理干部走动式巡查和安全隐患的检查落实处罚工作,公司新版的管理人员走动式巡查卡已于三月份开始实施,为此重新修订出《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现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二〇一〇年三月三日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一、参加走动式巡查管理人员的范围全公司(矿)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二、实施走动式巡查管理的原则1、全方位的原则:要覆盖井上下所有工作区域和零散的岗位、部位。
2、日清日结、跟踪落实的原则:走动式巡查管理要以“日清日毕、日清日结”为目标,对安全隐患实行跟踪落实整改,实施工作巡查。
三、走动式巡查管理办法1、管理人员入井时,必须到信息站领取《管理人员走动式巡查卡》,严格按照“煤矿三大规程”及矿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并详细、认真、如实地填写安全隐患,书写必须规范,专业术语准确。
在采掘工作面检查时要有当班队(班)长和安检员签字。
2、生产部室分管专业管理人员,每周必须到井下所有生产区队巡查一次。
并严格按照有关入井检查规定执行,同时对所检查区域的安全隐患有检查、复查、验收的责任,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事故者将追究其责任。
如遇特殊情况,由信息站安排当班管理人员的入井区域,凡未按安排执行者,不计入井。
各级管理人员每月入井所去区域的最低规定次数见当月走动计划。
3、基层区队的队长、副队长、技术员入井时,必须到信息站领取《管理人员走动式巡查卡》,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措施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和指挥生产,严禁违章指挥,并认真详细、如实地填写安全隐患,书写必须规范,专业术语准确,并有当班队(班)长和安检员签字。
4、采掘区队的跟班队长每班必须到本单位的全部区域巡查一次;辅助区队的跟班队长每天必须至少有一人到本单位的全部区域巡查一次,对主要设备,每天至少有一名队干按“四检制”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设备由机电供应部确定),发现问题立即安排处理,各区队制定队干走动管理计划,报安监部审批后执行并考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龙东煤矿
领导干部“走动式”管理制度
编制时间:2013-11-20
编制单位:安全监察科
龙东煤矿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转变管理人员工作作风,强化对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事故隐 患排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真正达到“管理零 距离,工作无死角、考核严兑现”的目的,特实行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制 度。
一、管理制度
1、 参加走动式检查的人员为全矿科级以上管理人员, 检查人员遵循 程控制、上下互动、闭合管理”的原则,认真按照走动式检查管理的区域、 次数、时间、职责等要求,并填写检查记录单。
2、 各级管理人员要坚持“带着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
能在现场解决的问题,必须现场解决,并在井下班前会记录本签字;现场 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填写“龙东煤矿矿领导下井带班情况登记表”
表:1),安监科将问题汇总进行落实跟踪。
3、 副总及以上领导检查时必须将检查问题记录在矿领导带班记录表 上,便于下班领导掌握施工情况及存在问题。
4、 领导干部执行走动式管理应履行反馈责任,实现信息畅通。
所有参 与走动式安全监察人员,都应在升井后及时填写“龙东煤矿管理人员入井 监察情况登记台账”(附表:2),并由安监科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信息筛选, 并将信息存档管理,并以通知单的形式将所发现的问题、隐患反馈到责任 单位、部门和分管领导。
责任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落实处理。
安监科 负责安排跟踪落实、验证。
对没有在期限内得到整改的将按照规定进行了 考核。
5、 安监科及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负责考核。
信息站每天把管理 人“过 (附
员的班次、检查区域进行汇总。
同时信息站每月要把走动式管理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掌握各级管理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信息科应利用井下员工定位系统对参与走动式检查的相关领导进行
人员定位,主要是解决检查人员是否到位的问题。
二、管理要求
所有管理人员要以“头脑要清,眼睛要亮,要求要严,工作要实”为基本要求,以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岗位标准为尺度,开展走动管理,实行工作检查。
要按照各自的分管工作和责任范围,以走动管理为载体,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岗位,进行逐人、逐岗、逐事的检查、纠错。
保证全矿各项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科学、规范、高效运行。
1、矿长、党委书记日常工作中,每月不少于5次深入基层单位(包括井下作业点)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纠错不得少于2个问题。
2、各副矿级领导日常工作中,每月不少于7次深入所分管单位(包括井下作业点)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纠错不得少于2个问题。
3、各分管副总级领导日常工作中,每月不少于10次深入所分管单位(包括井下作业点)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纠错不得少于2个问题。
4、各科室正副职在日常工作中,每月不少于10次深入分管区域业务
口(包括井下作业点)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纠错不得少于2个问题。
5、凡是要求检查的,必须做到全面覆盖,不得出现无人查、无人管的
死角地带。
三、考核办法
各级管理人员应按规定次数进行“走动式”管理,凡出现如下情形的将给予考核。
1、未达到每月规定检查次数的,或者达到规定检查次数未完成纠错次数的管理人员,每缺1次扣罚当月安全账户50元,依次累加。
2、对所划定的检查区域(作业点)应采取轮次的检视检查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至少全部覆盖检查一次,不得为图省事,只在较近或方便的区域检查,而偏远区域不去,如果出现此类情况,考核中一经发现,一律扣罚个人月度安全账户总额的20%。
3、本着“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一理念,加强走动检查质量。
如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检查不细致,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或者弄虚作假、谎报瞒报,检查刚刚过后该区域出现相关联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除连带经济处罚外,情节较重的要进入再就业中心进行待岗培训,合格后再竞争上岗。
4、“走动式”管理工作将与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账户挂钩,凡因走动式管理开展差,检查工作不主动,查出的问题不处理的单位,年度不得评为先进集体。
凡连续两个月无正当理由无故未按规定要求完成检查次数和纠错问题的个人,可视为不作为的干部,不得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5、本办法实行月度考核,每月由安全监察科负责出具各类人员检查次数,纠错问题完成情况统计报表,由安监站监督检查,最后由矿根据结果进行考核奖罚。
龙东煤矿矿领导下井带班情况登记表
龙东煤矿管理人员入井检查情况登记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