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的传播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茶道在世界的影响

中国茶道在世界的影响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起源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茶艺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哲学思想,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茶道在世界的影响。
一、茶文化的传播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茶艺表演形式和茶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茶道中,茶师以独特的技巧和仪式,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
茶道讲究沏茶的仪式感和茶具的使用,通过优雅的动作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将茶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统一了茶文化的标准,使茶道得到了广泛传播。
二、茶文化的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茶道也开始与世界各国的茶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
中国茶道以其特有的品茶方式和茶具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关注,并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茶道的交流。
通过交流,中国茶道与其他国家的茶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使中国茶道更加开放多元。
三、茶文化的商业价值随着对中国茶道的认可与喜爱,茶文化在商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茶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种传统饮品,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许多外国企业和茶庄纷纷引进中国茶道的元素,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中,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这些文化融合的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独特文化的追求,同时也为中国茶道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四、茶文化的健康价值茶道所倡导的“清心、修身、诚敬、敬畏”等核心思想获得了全球茶友的认同。
茶道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身心的平衡,通过品茶、做茶的过程,使人们远离繁杂的生活,享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茶道提倡的健康饮茶方式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推崇,茶被当做一种健康饮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结语中国茶道作为独特的茶文化形式,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茶道的传播、交流与商业应用使中国茶文化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与认可。
茶道所倡导的健康饮茶方式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茶的力量——浅谈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茶的力量——浅谈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茶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
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口感和营养价值,中国茶叶已经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地人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并谈谈茶叶背后蕴含的力量。
首先,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茶文化的传播和融入。
茶叶的饮用方式、制茶工艺和茶具的使用等方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国的茶道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路线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茶叶文化。
例如,日本的茶道文化源于中国的茶道,韩国、越南等国也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茶叶的饮用方式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和变化,各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文化和环境进行了适应和创新。
因此,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更是与各个国家文化的融合。
其次,中国茶叶对全球健康意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茶叶源自自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饮茶有助于减少疾病的风险,增强免疫系统,保护心脏和降低胆固醇。
这些优势使得茶叶成为全球茶饮料市场的主要选择之一。
茶叶的普及和推广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中国茶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茶叶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叶的出口额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额的很大一部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茶叶产业也为中国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对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茶叶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媒介。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品茶都是一种社交活动和友谊的象征。
茶叶可以让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和体验文化。
茶叶的存在使得人们有共同的话题,有机会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茶叶给世界带来的和谐和友谊是无法估量的。
综上所述,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传播和流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国内外关于茶文化的研究综述

人文社会RENWENSHEHUIKEXUE117王 鹏国内外关于茶文化的研究综述(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茶起源于中国,于16世纪传入欧洲,可以说在国内外处处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足迹。
在中国既有高雅境界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也有在俗世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英国不但接纳了茶而且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中国的茶文化。
英国和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茶的传入和茶文化的形成,不但改变了英国本土的生活方式,对英国的社会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而对于存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中的茶文化,对其精神内涵进行对比是很有意义的。
以下是国内外关于茶文化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茶文化的研究述评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本土对茶文化的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报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论著,茶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茶馆数量有增无减,茶艺表演十分热闹,茶叶网站发展迅速。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
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首领。
在《史记·吴起越》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
从《五褒僮约》的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
苏东坡在《汲江剪茶》中道“活水还需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再如“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有了文人的参与,茶开始逐渐有了它的文化内涵。
近30年来,茶文化学者围绕茶文化的属性、范畴、内容、表现、形态、结构体系、内涵、特性、社会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极为丰富的成果。
以《农业考古》所出“中国茶文化”专号为例,该刊是国内分量最大的茶文化刊物,内容非常丰富,每期篇幅约300页,刊发文章130篇左右,每年出2辑,现已出到32辑,约计发表文章4160篇,同时该刊1981~1990年还刊出茶文章27篇,两者共约计4187篇。
中国茶道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茶道对世界的影响中国茶道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道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融合了文化、哲学、礼仪和审美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对世界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茶道在文化交流、生活方式、健康和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茶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积淀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历史。
茶道通过茶叶的传播和交流,架起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茶道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建立了一种沟通的方式。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茶叶通过陆路和海路传播至亚洲、中东、欧洲和非洲等地。
例如,茶道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的独特风格,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茶道的传播,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丰富了两国的文化内涵。
此外,中国茶道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茶叶的传入和中国茶道的传播,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饮品。
英国作为茶叶的重要消费国和贸易大国,奠定了下午茶的习俗并深刻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茶道的传播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东方和西方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往。
二、茶道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茶道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注重平和、内敛和自然。
它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饮茶方法,更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方式。
茶道强调以茶会友,茶友之间可以通过品茶来感受彼此的情感,促进交流和友谊。
茶道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传统的茶道仪式,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无穷的智慧。
茶道还倡导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赏茶的过程,人们可以欣赏到陶瓷艺术、茶具的精美和茶叶的香气,并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茶道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渗透到了工作和社交场合。
茶道的礼仪精神强调尊重和友善,使得茶道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
在商务会议、个人拜访或正式场合,通过泡茶招待他人,可以展现出主人的风度和修养。
中国茶道文化在国外

中国茶道文化在国外茶,作为中国的国饮,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茶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茶道文化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和发展,以及对国外人群的吸引力和投入。
一、茶道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茶道文化的传播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是中国茶文化的输出。
通过茶叶的出口和茶艺表演的引入,中国茶文化得以传输到国外。
例如,伦敦的一个知名茶馆每年都会举办中国茶艺表演,吸引了大批的英国人前来学习和体验中国的茶道文化。
此外,茶艺师的培养和推广也是茶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茶艺师可以定期去国外举办茶道讲座和培训班,传授中国茶道的知识和技巧。
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西方人了解中国茶道文化,还能够促进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二、中国茶道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中国茶道文化在国外影响力的扩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茶道文化的艺术性和哲学性深受国外人士的喜爱。
茶道的独特风格和精致的礼仪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被认为是一门艺术。
在国外,茶道经常与禅宗哲学和艺术相结合,吸引了许多热衷于禅修和冥想的人士。
其次,中国茶道文化的养生价值也受到国外人士的青睐。
在西方国家,绿茶、红茶等茶叶的养生功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追捧。
悠闲地品味一杯香茗,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还有益于保健和健康。
第三,茶道文化在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道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得以更好地展现在国际社会。
同时,茶道文化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了更多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三、国外人群对中国茶道文化的吸引力和投入中国茶道文化在国外人群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首先,中国茶道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感吸引了很多国外人士对其的探索和学习。
茶道的独特礼仪和传统的制茶工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
中国茶道对国外的影响

中国茶道对国外的影响茶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优雅。
多年来,中国茶道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而且对国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在国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国际茶文化的贡献。
一、传播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茶道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通过茶的制作、品饮和茶具的使用,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修养和风度。
当中国茶道传入国外时,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代表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传播。
许多茶道爱好者和从业者通过学习中国茶道,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崇尚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中国茶道通过其细腻、严谨的礼仪规范,向国外人士传递了尊重、感恩和团结等中国传统价值观。
在国外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茶道的礼仪方式得以传承,促进了社会和睦相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扩大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道的传入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茶文化的关注度迅速提高。
越来越多的茶文化活动和茶道展示展演在国外举行,吸引了大量国际观众。
中国茶道的精髓也通过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形式被深入探讨和传承,进一步扩大了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茶道在国外的传播不仅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茶文化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茶文化节、国际茶道交流会等活动的举办,使得茶道不再是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而是成为世界茶文化互动的平台,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相互学习。
三、丰富不同地域的茶文化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中国茶道的传播不仅带动了国外对中国茶叶的需求,更影响和丰富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
例如,在日本,中国茶道的影响深远,对于日本茶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茶道的茶道具和礼仪规范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另外,中国茶道的传入也对西方国家的茶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欧美等地,茶馆和茶艺表演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
中国茶道所展示的精美茶具和独特的煮茶技艺,吸引了一大批茶艺爱好者,并促进了当地茶文化的发展。
中国茶道对世界影响

中国茶道对世界影响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而中国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对世界的影响,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第一段:中国茶道的悠久历史中国茶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人早在古代就开始饮茶,并将茶叶的品味、冲泡方式以及品茶礼仪逐渐发展成为了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道通过凝聚着传统哲学、文化智慧和审美理念的茶艺表演以及茶具的讲究,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
第二段:茶道的影响力扩散随着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茶文化被引入到世界各个地区。
中国茶道的影响力扩散逐渐超越了国界,受到了世界茶文化的追捧。
许多国家开始学习中国的茶艺,并将其融入到本国的文化中。
茶道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第三段:中国茶道的健康文化中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品味和品茶的方式,它的背后还蕴含着健康文化。
茶叶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益。
中国茶道注重茶叶的制作和冲泡过程,追求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
这种养生的理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青睐,逐渐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饮食潮流。
第四段:茶文化的经济影响中国茶道对于茶叶产业的推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茶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茶道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茶叶爱好者,茶叶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
这种旅游形式不仅带动了茶叶市场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第五段:茶道的精神价值除了经济影响,中国茶道还传递了具有深刻精神意义的价值观。
中国茶道主张平和、自然、谦逊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
茶道通过茶艺表演和茶具制作,弘扬了这些传统的中国美德,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茶道的精神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让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和与他人的关系。
结论:中国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览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览一、引言中国茶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茶文化之一,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小觑。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以茶为荣,将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活动。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包括茶的传播、茶艺表演、茶与健康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二、茶的传播1. 中国茶的传播历史中国茶作为中国的国饮,其传播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茶最早在中国被发现和栽培,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茶通过与古代商人的贸易、外国使节的传播以及佛教的传教活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2. 茶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中国茶的传播不仅丰富了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为世界人民带来了许多好处。
茶饮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效,因此被广泛作为饮料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茶的传播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茶艺表演1. 中国茶艺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艺最早起源于中国,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仪式感闻名于世。
茶艺在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程序和礼仪,并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2. 茶艺表演的全球影响中国茶艺的全球传播使得茶艺表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方式。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茶艺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各种场合上进行表演。
茶艺表演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也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搭建了桥梁,使得茶艺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四、茶与健康1. 茶对健康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强调茶的药用价值,认为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去脂减肥等。
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茶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包括抗氧化、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茶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饮品,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2. 茶的传播对世界健康的影响中国茶的传播促进了全球人民对茶与健康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饮用茶,将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来推广和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茶的传播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研究综述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叶并开始制茶、饮茶的国家。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茶叶种类不断增多,制茶技术不断进步,并且茶叶和制茶技术及其所特有的茶文化也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主要以韩、日、俄、英、美、法为例,最后进行对中国茶和茶文化现状及未来走向的分析。
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
但是中国却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
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茶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中国被称作“茶的祖国”。
从公元前2世纪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叶先后传播到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对人类文明生活的影响十分广泛。
一、茶的起源及传播纵观中国茶叶史,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料几个阶段。
吴英藩在《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一文中引《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充分说明了我国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千年了。
2008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也一致确认神农氏炎帝为中国茶文化的始祖。
茶的使用价值在这片文章中也有体现,吴英藩以《晏子春秋》为据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就用茶鲜叶作菜食。
林治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指出三国张辑在《广雅》中的有关茶的记载是我国茶叶加工、品饮及饮茶功效的最早记载。
这与吴英藩的观点是一致的。
中国茶是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对外传播的,并且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茶的对外传播以及中外茶文化交流的论文、期刊有不少,像是何丽丽的《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齐运东的《试论清代中俄茶叶贸易》、张稚秀和孙云的《茶之西行》及《西方茶文化溯源》、李幸哲的《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杜大干的《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王春华的《中法茶文化交流探析》等。
在众多资料中,以韩国、日本、俄国、英国、美国和法国为研究对象的占很大比例。
二、以韩、日、俄、英、美、法为例的研究资料整理中国茶传入朝鲜是在唐朝时期,林治在《中国茶道》一书中以《三国史记·新罗本记》为据提出:公元828年(兴德王三年),茶种已传到朝鲜,并且就种植在“地理山”,即今韩国的庆尚南道,韩国从中国引进茶叶的历史至少已有一千一百八十年。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韩国茶道也逐渐形成。
丁俊之在《中、韩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提到:受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影响,韩国茶道逐渐成形,现在韩国各地建立了许多茶道组织,宣扬饮茶文化和茶道、查理。
而且近年来,韩国将茶道列入正式的教育体系,对此方面,苏祝成在《中韩茶文化学历教育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有详细的解读。
此外,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林治也对韩国茶道的表现形式做了一个总结,即实用茶法、生活茶礼、献茶礼和“茶道”表演。
中日茶文化的研究向来是茶文化研究的重点,资料众多。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黄仲先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中提出中国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春,在台州刺史陆淳为最澄和尚举办的送别茶会上,台州司马吴顗为此撰写的《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序》。
对于日本茶文化,金翰钧在《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中提到: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
在此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出色的茶文化的传播使者。
滕军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对唐代时的最澄、空海、永忠和宋代时的荣西四位高僧对中日茶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并且在武陵子的《茶香万里传友谊——荣西与中日茶文化交流》一文中对荣西个人做了更加细致的研究。
中国茶作为友好的使者,早在十六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中俄见的茶叶贸易史,成为两国茶文化交流的起源和前提。
具体的传入过程则在黄仲先的《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一书中有所记录。
邹丽娟在《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中分析了俄国茶文化波折的发展史以及中国茶的传入带给俄国的巨大变化。
郭蕴深在《俄国的茶文化及中国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中详细地举例说明了中国茶叶以及中国的茶文化对俄国的深远影响。
中国茶何时传到英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
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林治提到了“丝绸之路”传播说、传教士传播说和《马克波罗游记》中的中国饮茶趣谈,比较确切的是茶叶作为商品直接输入英国则是从1637年开始的。
何丽丽在《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中则对中国茶在英国的传播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中国茶传入英国之后经历了从上层到下层的逐渐普及,具体的普及历程和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有清晰地描述。
饮茶对于英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一点在刘章才的《十八世纪中英茶叶贸易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中有详细的说明。
而关于中国茶文化对英国饮茶风习、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则在乐素娜的《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中有所体现。
美国的饮茶文化源自于中国。
中国茶传入美国的时间是17世纪末。
是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大陆的。
在黄敏的《中美两国茶文化特点及比较》和林治的《中国茶道》中对这一点有着相同的记载。
林治在《中国茶道》中详细描述了中国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茶道对美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而黄敏则是侧重于美国与众不同的饮茶习俗——冰茶冷饮。
当前,美国茶文化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依旧是比较小的,这点黄敏在《中美两国茶文化特点比较》中也进行了分析。
中国茶传入法国是在16世纪,是由荷兰商人运送至法国的,中国茶传入法国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王春华在《中法茶文化交流探析》中将茶文化在法国的传播与交流分为三个大阶段并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林治在《中国茶道》中从诗歌、文学人物、经济三个方面对中国茶对法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法国人饮茶品种的局限和冲泡方法的不讲究、不得法;而且分析了法国的饮料市场,指出法国茶叶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上分析只是中国茶对世界各国茶文化影响的部分资料分析,接下来进入对中国茶和茶文华现状及未来走向的资料分析。
三、中国茶和茶文化现状及未来走向新时期茶文化研究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存在许多值得关注和提高的的问题。
余悦在《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中提出三个问题和值得思考:一是学术的空白点仍然很多;二是有学术创见,有学术突破的论文不多;三是治学态度浮躁。
中国的茶文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更多的问题,中国茶及茶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及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其实从上文的资料整理就可以看出中国茶的传播及其对世界茶文化的重大影响基本上都是建国以前的,若想增强中国茶及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那么中国茶文化研究就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
有挑战同样也有机遇,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茶文化研究的发展前景也是很可观的。
以下是我基于以上的资料分析对茶文化研究的发展做出的一些个人预测。
首先,茶文化研究将逐步确立相应的学科范围,更加有利于后人研究方向的确立。
其次,茶文化研究者将逐渐建设起不同的学术流派,形成明显的学术流派意识,更加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扩大学术视野。
第三,对新资料的发掘和发现将越来越重要,新资料对于茶文化研究是尤为重要的部分。
中国茶及茶文化的传播对于世界茶文化来说,不管是以前、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1]林治.中国茶道[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9[2]黄仲先.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滕军.中国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张忠良,毛先颉.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6[5]齐运东.试论清代中俄茶叶贸易[J].中国茶叶.2006(06)[6]孙云,张稚秀.茶之西行[J].茶叶科学技术.2004(04)[7]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02)[8]吴英藩.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J].广东茶业.1994(03)[9]王春华.中法茶文化交流探析[J].贵州茶叶.2011(04)[10]丁俊之.中、韩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J].农业考古.1996(02)[11]苏祝成.中韩茶文化学历教育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2]金翰钧.中日茶文华之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8(03)[13]武陵子.茶香万里传友谊—荣西与中日茶文化交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2)[14]郭蕴深.俄国的茶文化及中国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J].学习与探索.1998(04)[15]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02)[16]黄敏.中美两国茶文化特点及比较[J].农业考古.2013(02)[17]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07)[18]何丽丽.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19]李幸哲.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12[20]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0[21]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22]刘章才.十八世纪中英茶叶贸易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D]:[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