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8-1658(2002)01-0081-06
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
梁金印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室, 北京100085)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由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和对人才多
种属性的要求所决定的。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上的差异影响着它的构建,也制约着
其发展与延续、再生与重建。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考查,认为人才培
养模式并不是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也不是其构成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培养人才
中形成的结构状态特征(形态)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目标、制度、过程维度上
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进而,就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问题提出了3点看
法。
关 键 词: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构建;构建的维度;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 40-012 G 649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人才多种属性的需求要求高校改变以往那种划一、僵硬的教育模式,
原有行业办学状况经过1999年以来的两次管理体制大调整已经被打破,这加快了人才培养模
式构建历程。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也
逐渐增多[1]。然而,在这些理论探讨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理解上的
差异影响着模式的构建,也制约其发展与延续、再生与重建。
为弥合理解上的差异,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试图回答
这一问题。随后我们进入对更现实问题的分析,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性与定位
“人才培养”一词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关于社会需要的“人”,理想的“人”的观念,二
是为了培养这种人的教育活动过程。在高校,“人才”和“培养”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并主要取后
一方面的意思,即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活动过程。学校培养人的过程(教育)是系统状态的变
化[2],是通过教育活动过程使学生逐渐成为人才。
“模式”一词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的基础在于特点,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这一
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标志,其二,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规范化[3]。在教育学中,
“特点”(特性)与“状态”两个词密切相关,状态是系统的特性和对其的量度和描述。特性是在
状态中表现出来的。
“人才培养”与“模式”两个词都有“状态”的含义。人才培养是状态的变化,模式是状态中
表现出来的特性。由于状态是“系统状态”,系统的结构性内涵其中,因此状态也就是结构状
态。由两个词组所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词,其内涵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结构状
收稿日期:2001-11-05
作者简介:梁金印

(1963-),男,黑龙江克山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高教研究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第17卷 第1期
2002年3月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Machinery Vol.17 No.1Mar.2002态特征。结构状态特征又在过程中形成、变化、发展,而这又是由模式运行的内在机理———运
行机制作用而成的,即由模式系统内部目标、制度、过程维度上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而成的,因为模式从来就不是在一个维度上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状态上是规范化的,
稳定的,其特点是一种模式区别于另一种模式,与“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等具有永久意义的
教育思想本质相同;而运行机制则在本质上体现着模式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功能,由于有了运
行机制,模式才能运动、变化、发展,才能发挥在培养人才中的应有功效。因此,只强调结构状
态特征或运行机制都是片面的。在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无论是体现在培养计划的安排上的
“三段式”培养模式,还是体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或者是体现人才培养
过程连续性的本-硕统筹培养模式等,都无一例外地是由模式内在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成,
并外显着模式的结构状态特征。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界对模式学理意思的理解和解释存有分
歧,有人认为“模式是一种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4] ,这种观点是从建立教育模式(建
模)的角度来看待模式的,作者认为模式与建模属于两个范畴,应将模式作为一种事物来考查,
它的最本质的特征应是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看法出现分歧的关键在于是将模式作为实际存
在的事物,还是将之作为达成这种事物的手段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制度、过程维度上
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当然不属于方式方法的范畴。
简而言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
品格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
状态特征(形态)和运行机制。
现在,人才培养模式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其实人才培养模式原本就存在,只不过
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包裹在教育模式之内。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模式是两个既相区别
又相联系的概念。相对而言,教育模式概念更为宽泛,具体到学校教育,教育模式包裹着教学
模式,它更多地强调在培养人才中的共同性;人才培养模式更主要地强调在培养人才活动中的
特殊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举办大学的体制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单一,制度僵硬,
过程划一,强调教育的共性,忽视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个性。那

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模式彼
此雷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随着1999年以来教育管理体制的两次大
调整,高等教育冲破了行业办学的旧模式,同时也面临着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不同学
校面临着不尽相同的选择。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等
在培养人这一中心问题上的统合和集中体现。
2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维度
怎样在人才培养中形成这种具有特殊性(或个性)的结构形态和相应的运行机制是人才培
养模式构建要回答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不是
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否定而凭空建造,也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简单调整,而是按照一定方式将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合理内核与创造出的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的要素进行优化和统合。人才培
养模式构成的历程大体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初步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协调学科专业,同时整合课程以形成课程体系,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
学管理制度以支持上述变化,这样,模式在目标维度、制度维度和过程维度上的构成要素初步
具备。随着试点的展开,这些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反复调试、修改和转换,最终,人才培养模式得
82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第17卷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地适合社会要求,它就必须是开放性的、多节点的(借用网络上
的概念)、能衔接的模式。
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具有生命力,能够发展与延续,能够再生和重建,主要是由
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维系的。因此,要以创新教育观来指导,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总
体要求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在确定人才培养特色、设计知识能力结构、制定培养计划时体现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在具体模式的构建中,还必须根
据各行业及其发展趋势对人才的特殊要求,进行体现适合现代行业发展的行业观教育。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都受来自目标维度、制度维度、过程维度上的一些基本构成
要素制约。现从目标、制度、过程维度上对各构成要素予以例述。
2.1 目标维度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定位问题,它主要受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教育规律和学生
成才规律、社会对人才多样性和人才多种属性要求等3个因素制约。其中后者是确定培养目
标的主要依据。要注意在与企业联合办学中确定培养目标,进而形成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
式,不能完全依据原有的学科特色来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因为有些特色学科已不再适合行业发
展趋势。培养目标应是具体的,否则,就不能解决培养何种类型人才问题,也会影响到从制度、
过程维度上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之间、同一所高校内部的不同专业之间、同一专业内部
的人才培养都有一个多层次、多样化问题。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应有不同的规格、标准和模
式。因此,要在确定以培养某一种类型人才为主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志趣发
展,并为他们提供成才的便利条件。
2.2 制度维度
制度要素对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无论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和
人才的何种属性都离不开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包括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等制度维度上的
制约要素。
2.2.1 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做到规范化与灵活性相统一
专业培养计划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精力的时空支配,是对培养目标要求、学科专业课程以
及教育过程统筹把握的产物。鉴于此,培养计划应由系、专业、任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专家和
企业等校外相关单位共同编制,而不应由管理层决定。专业培养计划要注意压缩课内学时,减
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加大课外自学、练习和实验的分量。要注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
综合训练的比例和衔接。要注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各学科的课程的时数应有一个合理比例。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专业培养计划是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做的
规范化安排,因此它应随着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而做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2.2.2 课程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
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于以课程为对象物的学习活动中,由于外在的目标内化于课程,学生
在达到课程的要求中也达到了外在的目标。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系列的内容和手段
的核心部分[5],它一旦被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成为了一种制度性的要求。一般说来,人才
培养模式在目标确定之后,就要在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中形成突破,进而引发其他要素的变
化。课程设置可根据培养目标中人才应具备的规格而分为几大模块设置,体现压缩专业方向
课程,适当压缩整合专业基础课课程,加大基础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课程的思路。要删除重复、
83第1期 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 过时的课程内容,提高新学科内容的比重。
2.2.3 探索建立有利于各种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的“1-3-2-1”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制度

上的保障,这种教学模式将1学
年安排成3学期,两学期用于案例的教学,1学期用于IT企业的实践学习,这就保证学生具有
较强的动手技能[6]。我国多样化办学模式发展进程和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变革的
加快,将使校企的利益联系得更紧密,企业在与学校共同完成对人才在校期间培养中的作用将
会得到充分发挥,这将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渠道。
2.2.4 学分制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了保障
在具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是采用完全学分制,还是分段式学分制不可一概而论,但打破
院系选课界限,跨校选课承认学分,增加学生选课自由是基本的做法。为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
工作,应设立学生科研学分。在学习成绩的评定上,要增加考查减少考试科目,减少对学生知
识掌握的准确性的考核,增加对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综合性问题的
能力的考核。
2.3 过程维度
归根到底,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培养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达到的,
制度是教育过程的保障。因此,过程维度上的要素与模式的构建直接相关。
2.3.1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是沿着3个方向展开的:一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及兴趣出发,组织分
层次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二是从教学的内容出发,采取并行式教学,打破学习内容的严格学
年限制,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教
学活动,将分散在不同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按知识衔接的先后顺序集成组合,构成一个微循环,
将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应用实践融为一体[7];三是从教学方法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探
讨和提问问题,加强案例教学,而不是拘泥于对原理条文的死记硬背,从实际对人才的需求出
发,而不是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为主对课程知识加以介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将
3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3.2 为实践教学过程注入活力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兴奋点的作用。实践教学应做到
4年不断线,学生应从一、二年级就进入实践环节。要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让
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接触本领域科研前沿。注意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大学创立的大学生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和产品、产业的孵化器,是激
励学生发明创造的好形式,从而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3个维度是构建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视阈。事实上,由于学校类型的
不同、同一所学校专业的不同、各构成

要素链合方式的不同以及构建者在整合诸要素时侧重点
的不同,所构建起来的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总之,要树立创造创新教育观,从目标、制度、过程3个维度入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大
胆试点,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要坚持开放精神,在实践中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功效的优劣,有
条件地推广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84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第17卷3 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问题
3.1 要克服人才培养模式本身所固有的惰性
就某一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它之所以成为模式,是由其内在的规定性和规范化所决定的,
这种规范化的特征可能会逐渐产生一种竭力要保留其与众不同的方面而排斥变化的习性和惰
性。认识到这一点,就要使构建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柔性和开放性,模式要体现出对学生个
性和特长发挥的包容性和对行业发展的适应性。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不能完全体现出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仅从某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较高而忽视对原有培
养模式进行调整的话,那么,这一模式的不适应性将随着转型期的结束凸显出来[8]。
3.2 防止人才培养模式的泛化倾向
在借鉴其他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盲目照搬。要知道,人才培养
模式之所以有活力就在于其特殊性。我国高校中单科学校比例的减少,综合性大学的增多,为
培养文理交叉、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上也
要正视专业学科的差别。将一种模式泛化会走向新的趋同,新的趋同将会造成教育教学资源
浪费的新黑洞。
3.3 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开放、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培养人才提供某种套路。
然而,从本质上说,人才培养模式与个性发展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体现在社会对
人才要求的外适质量与人性自我呵护、自我发展的内适质量之间的冲突。调解这种冲突是构
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课题。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
一改以往那种由政府的科层确定课程的做法,变为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
区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9]。当然,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我们
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促使学生自身价值朝着有利于社会价值方向释放。然而,在涉及
到学生自身利益的问题上(这里指学生的学习利益)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参与权,以避免人才培
养模式排斥个性发展的负面功效。
参考文献:
[1] 2001年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
果[N].中国教育报,2001-06-09(4),2001-06-21(2).
[2]张巽根.教育是什么[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潘懋元,邬大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1,(3):
3-7.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周润智.教育功能结构探析———兼论人的提升与发展规律[J].教育研究,2001,(6):12-
16.
[6]宋言荣.教育创造学生价值———访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温涛[N].光明日报,
2001-7-5(A2).
85第1期 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 [7]王凤歧,郭 伟,欧阳效辉,等.略论并行式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6):
21-24.
[8]刘 微.高校毕业生就业解析[N].中国教育报,2001-05-30(4).
[9]鲁 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 1999,(12):19-23.
Consideration on setting up the talent-training modes
LIANG Jin-y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Office, Beijing Institute of Machinery,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 The demands for various and versatile talents on the society determines the diversity of
the training mod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ining modes will affect its con-
struction, but will also restrict its development, continuity, regene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alent-training modes has proved that the training
mode is not the training methods or the simple combination of the constructing elements, but i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mutual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factors of target, system and the process dimensions have produce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s.
Furthermore, three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exceeding issue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talent-training mo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s; the construction dimensions;
humanism concern
(上接80页)
The comparison of British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abitual expressions
JIN L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Machinery, Beijing 100085,China)
Abstract:Habitual expression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langnag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and learn to use them. However, beginners tend to misunderstand these
habitual expression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culture. Based on Carl James’psychological con-
trastive analysis and linguistic components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formation of ha-
bitual expressions is presented from the aspect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habits and customs,
national psychology, religious believes, fables and literary works. Furthermore, five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are put forward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more or

iginal and meet the needs of commu-
nication.
Key words: habitual expression;language family; national psychology; morpheme ;context
86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第17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