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析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多篇)
![浅析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283b2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a.png)
浅析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多篇)第一篇:浅析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为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贷款业务需求量,加强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人民银行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支农再贷款这一新兴货币政策工具。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生力军,在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业务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遵循贷款管理原则,拓宽支农范围,探索创新支农再贷款运用方式,真正用足用好贷款资金,更有效地发挥支农再贷款的资金反哺、政策导向、助推经济的积极作用,成为农信社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业务问题对策一、支农再贷款业务发展现状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对支持农村信用社提高资金实力、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
近年来为不断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细则,明确了支农再贷款的范围、管理原则、限额、发放对象、条件、期限、利率等。
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来的实际运用,再贷款业务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逐步走向了成熟和规范,但在有效发挥支农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支农再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对支农再贷款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矛盾、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支农再贷款利率偏高,加重了农信社和农民的经济负担。
人民银行虽几次下调再贷款利率,但支农再贷款利率水平相比同档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仍然偏高。
(二)支农扶持范围过窄,与农业多层次资金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人民银行限定资金投向多数为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客观上抑制了农户和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支农再贷款期限设置过短,与现代农业生产周期不相匹配。
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支农再贷款期限客观上违背了农业生产周期规律,进而滋生了贷款“借新还旧”的种种现象,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及信贷风险。
浅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f32e285901020207409c3f.png)
范、管理和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我国自引 进小额信贷开始试点以来至今仅1多年, 0 小 额信贷 中国化的过程尚未完成。 为了促进小 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 增加贫困农户的贷款机 会 ,建议政府转变对小额信贷的支持方式 , 从为小额信贷的用户提供利息补贴 , 转为对 险。 能够为低收入用户持续地提供金融服务的小 额信贷机构提供补贴 , 帮助成长中的小额信 二 、当前 我 国农村 小 额 信 贷存 在 的 财务管理 、风险管理 三 、完善农村小额 信贷的对策和建议 贷机构改进信贷管理 、 问 题 一) 适 ( )贷款 门槛高 ,部分农民资金仍 无法 ( 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 , 当放开利 率 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和进行产品创新的能 一 限 制 力, 尽快成长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圃 满足 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盈利,是 由于弱势农户大多数从事传统的单一种 养业生产 , 经济基础较差, 致富技能缺乏 , 根 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 【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 ,朱, 玲 . 据有关行业政策 , 部分基层信用社在小额信 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 , 新制度经济学【] M.
【 关键词】
农村 ;小 额 信 贷 ;信 用
一
、
小额 信 贷的基 本 理论
小额信贷起源于 17 年代的孟加拉国,式。 这 种信贷制度和方式是在传统的金融制度安排 不能有效满足低收入用户信贷需要的情况下 出现的。如今,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 展的重要资金供给渠道 , 与国内其他提供小 额信贷服务的组织相 比, 其优越 性是显而易 见的:小金额的信贷交易;流畅、透明且简 单的程序和要求;接近和方便客户 的操作方 式;持续循环的金融服务 ;及时和可靠的金 融交易。虽然小额信贷的发放在解决农户贷 款难、帮助农户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增盈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各信用 社不断推进小额信贷的进程 , 一些风险和问 题也渐渐显露出来。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f04f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章关于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形式,其目标群体为无法在正规金融获取资金的弱势人群。
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是商业化可持续的,即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能成功服务目标群体,二是能保持商业可持续。
其中商业可持续包括组织上、操作上以及财务上的可持续。
成功的小额信贷即使在项目开展后期没有捐赠和补贴的情况下,仍能像初期一样持续地为目标群体提供贷款支持。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
十多年来,我国小额信贷主要形式有非政府组织型小额信贷、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农信社小额信贷和民间自发型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分别为国际捐助、政府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央行再贷款支持、民间资本。
世界上7000多个由非政府组织经营的小额信贷项目中,只有不到1%是财务可持续(Alexandra,2006)。
商业可持续同样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依赖国外捐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往往由于资金来源的不可持续性而受阻或终止。
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又由于过分强调扶贫目标,没有针对目标群体的特殊性设计风险补偿机制,导致还款率低下,小额信贷项目无法持续。
服务目标群体与保持商业可持续两个条件只要有一项没能满足,现存的小额信贷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第2章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2.1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试验的初期阶段(1993年-1996年9月)。
本阶段小额信贷试点主要是由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利用来源于国外捐助和软贷款,以及自筹的资金进行小范围试验,资金来源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介入。
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依据也不完善,主要以国家整体的扶贫政策和国际相关经验为参考。
项目扩展阶段(1996年9月-2000年)。
这一阶段在国外援助和自筹资金继续试验的同时,由政府和指定银行(农发行/农行)操作的国内扶贫资金也加入进来并逐渐占到主导地位,在较大范围的贫困地区推广,两大类型的项目并行发展。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7bd6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8.png)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来源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以及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健全信用评估机制的对策。
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升信用社的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小额信贷需求。
通过这些努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将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风险管理、信用评估、对策、研究、问题、展望、发展现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农村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资金来源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助力农村经济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资金来源不稳定、风险管理不足、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等。
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有效性,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b7004a202768e9950e7384b.png)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笔数多、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同时,由于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加之部分信贷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差、管理能力低等原因,造成农村信用社对贷款的管理水平不能跟上贷款增长的速度,贷款操作不规范、贷后管理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信贷风险逐步显现,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信用社贷款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贷款资料、合同要素、借据要素不全或不规范。
信用社发放贷款有的无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无借款企业(人)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有的无抵押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无抵押房地产他项权证复印件等,有的虽然提供了证书复印件,但期限超期。
合同、借据要素中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借款用途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合同上无经办人、审批人签字等。
2、信贷授信不规范。
一是对农户授信标准执行不一,二是对农户、企业授信不是以农户、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依据,而是以农户、企业的资金需求而定,三是存在多头授信问题。
3、贷款审批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不召开审批会议审批贷款,审批组织或内控组织不到规定人数审批贷款,有的审批时使用打印好的审批表,审批人只要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即可,不能充分体现每个审批人的真正意愿。
4、贷款征信查询不符合要求、部分贷款调查报告内容不实。
一是无个人征信查询;二是个人征信晚于贷款发放日期;三是个人征信查询无授权书。
有的调查报告对借款企业(人)和担保企业(人)的资产、负债情况阐述不清,有的信用社使用“填充式”的调查表,不能涵盖需调查的所有内容。
二、信用社贷款合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1、省略程序或逆程序发放贷款。
如:发放贷款不进行贷前调查;先发放贷款后进行审批;先发放贷款后签借款合同;先贷款审批后贷款申请等。
2、贷款抵(质)押无效。
一是信用社发放抵(质)押贷款,抵(质)押单位是法人的,无企业董事会同意抵(质)押意见书,二是出具的董事会同意抵(质)押意见书人数达不到规定人数。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4009d46f1aff00bed51e64.png)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应有贡献,但由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地方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需求变化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小额农贷;农村信用社;对策农户小额信贷是一种从扶贫小额信贷制度演变而来的创新金融制度, 是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 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不需要资产抵押的小额度信用贷款。
凡是符合申办条件又缺乏资金的农户, 都可以向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贷款。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小额信用贷款工作。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的发放,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以及小额农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
因此小额农贷同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困惑,农户小额信贷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我国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1、贷款额度与期限亟待改善(1)贷款额度:由于农村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农产品需求结构也日益多元化,农户的生产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还要进行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花卉种植等,如有的种粮大户承包土地达二千多亩,养猪大户养猪三万多头,承包果园,建蔬菜大棚,现代化养殖场,农产品深加工等资金一般都在5万元以上,贷款需求也由小额向大额转变。
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贷款需求变化,而且还存在从农村信用社或者信贷人员自身利益出发,为降低信贷风险,人为压低贷款额的现象。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向产业化与规模化的推进。
然而根据农户的信用程度发放大额信用贷款对信用社而言潜在的风险很大且不符合政策。
2021年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2021年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95616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d.png)
题目: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姓名:年级:学号:指引教师:答辩日期:成绩:办学单位:(公章)论文提纲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一)贷款安全性与农业生产风险性相冲突(二)信用担保方式和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三)农民结识上偏差, 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道德风险更为突出(四)小而分散经营模式存在缺陷(五)操作方式局限, 信贷队伍力量薄弱(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缺少足够动力二、对策(一)优化农户信息资源, 建立农户信用体系(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作用, 推动信用村(镇)建设(三)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操作方式(四)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 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注入活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主力军, 对于增进农业构造调节和农民增收, 改进农村信用环境, 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用有效办法, 增长对农户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有效发挥, 才干真正意义上改进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立信用村(镇)工作, 获得了较好效果, 但还存在着某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核心词: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办社宗旨, 立足农村、以农为本, 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履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 创立信顾客、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获得了较好效果。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立信用村(镇)工作, 是国内农村信贷管理制度重大改革, 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详细体现。
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 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协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困难和问题, 同步, 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 实现了“双赢”目的, 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但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还存在某些问题, 约束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用进一步发挥, 需要采用有效办法加以解决。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ccd38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c.png)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增加,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作为一种为农村居民提供紧急资金的重要方式,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青睐。
然而,小额贷款在农村信用社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给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其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在小额贷款过程中,有些信用社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金用途缺乏严格审查,容易导致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
此外,一些借款人的信用记录不完善,但由于需求迫切,信用社为了增加业务量往往会放宽对借款人的审核标准,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贷前审核机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金用途进行全面评估。
其次,要严格监督借款人的还款行为,及时发现违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利率不透明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小额贷款利率不透明,借款人往往无法准确了解和计算贷款成本,给借款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应提高贷款利率透明度。
可以通过建立利率公告牌或者在信用社网站上公布贷款利率等方式,向借款人公示贷款利率,并告知相关计算方法,确保借款人对贷款成本有清晰的认识。
第三,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上级农村信用社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拨,导致资金供给不稳定,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贷款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争取上级信用社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取更多的贷款资金。
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例如与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信用社。
第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缺乏专业性和差异化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有限,往往无法提供与城市商业银行相媲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2afa6e3856a561252d36f97.png)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农贷”)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中最适合“三农”特点、最受农户欢迎、最有影响力的贷款品牌,也是农村信用社推出的化解农户贷款难以及突破贷款营销瓶颈的有效措施,为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任用。
但从近几年的检查中发现,小额农贷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乃至经营发展,应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
问题贷前调查流于形式,评级授信水分多。
一是盲目扩大授信范围。
部分信用社将小额农贷授信范围扩大到不属于本辖区的场镇个体商户,更有甚者打政策“擦边球”,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纳入了小额农贷的评级授信范围,并且授信额度较大。
如某某在经营所在地被授信3万元,又在其户籍地被授信5万元,而实际偿债能力只有5万元,一旦发放,将产生较大风险。
二是随意确定授信额度。
小额农贷一般一至两年核定一次,到期后必须重新评定,为了不影响贷款发放,一般都要求在一至二个月完成,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少,评级授信农户多,每一名信贷人员一般要负责1000-1500户农户,逐户进行审定不可能完成任务,闭门造车、走过场图应付不可避免,授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同时部分信贷人员在授信评级中,往往人为为亲戚、朋友、熟人提高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埋下资金隐患。
三是评级授信基础差。
在小额农贷推行期间,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未加以规范,没有达到“一户一档”的要求,有的档案连基本的家庭户主、家庭成员都未详细记录。
同时未对农户的基本信息完全录入计算机,导致贷款发放时检验费时费力,审批发放时间冗长。
贷款授信权限过大,信用风险不断出现。
为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需求和信用社贷款营销难题,县级联社对基层社的信贷权限进行了放宽,基层社的发放权限达到了3至5万元,小额农贷最高限额扩大到了10万元,这些措施刺激了贷款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信用风险。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2da02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1.png)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时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户信用记录不完善,信用评估难度大;农户经济状况较为薄弱,还款风险高;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难以满足农户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对农户信用记录的建立和管理,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引入担保机制,降低风险;政府可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财政支持,增加信贷资金。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促进农户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分析、挑战、对策建议、解决方案、总结、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
在农村信用社中,农户小额信贷是一项关键的服务,为农户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服务范围、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农户无法获得贷款支持,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和经营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漏洞,容易出现逾期和坏账情况,影响了其稳健经营和服务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完善信贷审批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农村信用社还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为农户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通过这些努力,农村信用社可以更好地支持农户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问题1. 难以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由于农户规模较小,信用记录有限,银行对其进行贷款审核时存在较大的风险,导致农户难以获得足额的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
2. 利率较高:农村信用社通常利率较高,造成农户在借款过程中需承担更高的财务成本,加重了农户的经济负担。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b675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0.png)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信用体系建设、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等。
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缺乏信用体系的建设导致信用评估不足,影响信贷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信贷风险难以评估和控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信贷质量不稳定和风险偏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提升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问题、对策、信用体系、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发展建议、研究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信用体系建设、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和效益。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金融工具。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研究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前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方面,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因,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5cf36e5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3.png)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第一篇: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摘要: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成功运行不仅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
但是,仍存在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这三大主要矛盾,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
本文认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在于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矛盾;出路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
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
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2年得到了较大发展。
据中央银行的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就有30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贷款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2.6%;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
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
但农信社小额信贷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双赢的信贷方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1.农户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
市场营销学理论认为,要实现某一机构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中的不足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中的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7ab6c62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e.png)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中的不足第一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中的不足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中的不足———小额农贷方面摘要: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就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小额农贷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品牌信贷业务之一,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致富步伐不可缺少的信贷资源。
关键词:小额农贷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建议及对策一、小额农贷的定义农村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户、农村工商户以及农村小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贷款。
实践证明,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支农惠农精神,为更好地发挥农村小额贷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应结合当前农村经济金融形势,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
二、开展小额农贷款取得的成效小额农贷由于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自推出后,受到了农户、村组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也得到了各方的满意,取得了多赢的效果,主要取得了以下两点成效。
(一)满足了较大部分农民合理的贷款需求。
小额农贷款的推出,使农村信用社信贷门槛降低,为很多信誉良好但无担保抵押措施的农户打开了融资的大门,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情况,成为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的助推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本积累。
(二)小额农贷的发放密切了社群、社政关系。
小额农贷的投放,要求信贷人员走村到户,了解农户的信用状况、资产情况和种养情况,掌握农户靠什么生存,吃什么饭,增加了与农户的接触,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极大提高了农民的信用意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逐步强化,良好的农村信用氛围正在形成。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问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9da4b681c758f5f61f67a1.png)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篇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的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 ABSTRACT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rmers microcredit is a kind of system 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field, is the key to crack the Chinese peasant household loans probl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pital supply channels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the mainstay of rural financial reforms to promote small loans, to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 improving rural credit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ly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credit input to the farmers, utility and effective play to loans, can really improve and improv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rmers microcredit loans, open to create the credit village work,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u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risk in the loan, loan interest rates, credit strength is weak, th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asant household microfinance, which is common and important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omestic policy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make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mall loans for better and more healthydevelopment. Key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mall loans, credit village篇二:浅谈农户小额贷款调查报告 xxx大学社会调查报告题目:浅谈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姓名层次学号分校专业会计教学点指导教师日期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分析论文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c7b91d941ea76e59fa0426.png)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分析论文一、现状及困境1999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农户的信贷需求状况及信贷供给的特点,开始通过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特点之一是利率优惠,对扶贫功能关注得多,而对经营的合理回报考虑得少,这种意识偏差也导致小额信贷未能有预期成效。
从数量上看,从2004年开始,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的增幅明显放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萎缩的趋势。
从质量上看,往往是那些无经济实力、最迫切需要的农户,因潜在风险高难以获得贷款。
低利率给小额信贷造成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存贷差小,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
小额信贷由于其业务频繁、对象广泛及程序繁杂,决定了其单位成本要高于大额贷款,然而其收取的价格却较大额贷款要低。
况且自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大幅缩编撤并以后,可供农村信用社选择的贷款投向范围是很广阔的。
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讲,利润空间的压缩使农村信用社在主观上不愿意发展小额信贷,更青睐大额贷款,小额信贷的发展自然受限。
其次,低利率所导致的信用缺失使农村信用社在客观上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
低利率使承贷者认为享受的是国家的救济,缺乏内在的还款动机。
近年来,随着小额信贷在农村信用社的广泛开展,偿还率较低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无疑给信用社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是造成小额信贷不可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由于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其防范自然风险,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如一旦遭逢天灾,往往使农户丧失偿还能力,而这种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拖欠有可能会使农村信用社自身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考虑到农业生产所具有的这种高风险,从长期看,如果不实行市场化利率,将难以维持小额信贷收支平衡。
根据国际经验,小额信贷的利率普遍要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贷款利率。
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政策来看,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
实际上,央行又规定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这就造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利率水平偏低。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6a7964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f.png)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从某一个方面去努力是不行的。
既不能脱离农村信用社的实际,不顾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土壤,而简单适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办法。
我们应该敢于正视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金融环境变化的现实,制定与时俱进的管理措施,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营运的同时,努力实现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提高。
笔者现就做好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谈以下粗浅看法。
一、存在问题众所周知,信贷管理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其位置重要、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大会讲、小会讲,不断警示每一位干部职工。
近年来,舞钢市农村信用社信贷运行总体情况平稳,贷款质量逐步提高,但就全辖信用社整体情况来看,贷款质量不容乐观,仍存在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前清后增、“源源不断”等现象,且部分社的问题还相当严重。
如果我们不引起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势必会影响我们全辖的整体工作,会丧失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也会阻碍全面铺开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通过结合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梳理,当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贷新还旧、收息换据、债务置换,将本来有问题的贷款或者说非正常贷款通过这些手段人为转为正常贷款。
这些弄虚作假、靠调整贷款形态来应付检查和盘活资金的做法,不仅违反了信贷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原则,而且也误导了联社的整体经营决策,为以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信贷管理落后。
良好的信贷管理有助于信用社及时识别、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然而从部分信用社的信贷运作的全部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信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问题。
1、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
完整的信贷档案可以帮助信用社提高贷款质量并减少贷款损失。
然而有些信用社并没有重视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信贷档案不完整,记录要素不全,信息反映失真,分散管理,没有明确的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等问题。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80a1a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服务机构,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小额贷款市场也越来越繁荣。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信用评估不足很多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缺乏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往往仅依赖于农户的口头承诺,没有对农户的真实还款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这很容易造成风险的积累,不仅浪费了社会资金,还给银行和农户都带来很大的损失。
2.抵质押物价值低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很多农村信用社主要借助的是农户的土地和房屋等抵押物。
但由于很多农村地区的土地和房屋价值较低,抵押物的价值很难满足银行的抵债要求,这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范围和风险。
3.领导补贴标准过低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中很多都需要领导的财政支持,但由于扶持的标准过于低,补贴金额很难满足农户的需求,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4.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导致风险控制方面的资源不足。
特别是在小额贷款市场较为混乱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很难避免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纷争和难题。
二、对策建议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可以通过对农户的信用、还款意愿、应经验的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水平。
2.加强抵押物价值评估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应更加注重对抵押物价值的评估,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土地和房屋的合法性核查,确保抵押物能够满足银行要求的抵债能力。
3.提高领导补贴标准领导应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应提高对农户小额贷款的财政补贴标准,让更多的农户可以享受到小额贷款的便利。
4.加强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从业素质,强化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为了解决市场的混乱局面,应积极与其他同业机构加强沟通。
榕江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榕江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06398da45177232e60a214.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由于农村贷款“面”广“量”大,单靠信用社自身力量很难做到。
这就要村级组织发挥村委会的协调辅助功能,利用农闲对需要小额贷款的农户进行统计,把农户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公正的信用度评级,而不是对农户贷款的干预。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能否有力度的推广开合各村委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由于村委会对农户情况比较熟悉,选择贷款目标群体上就比信用社信贷员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低收入信用度高的群体应该给与特殊的支持,使小额信用贷款发挥“造血”功能,为今后小额信用贷款培养更多高信用度的贷款群体。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风险评估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好,对农村的相应服务也越来越完善。
榕江县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面对全县农村的窗口单位,在服务和业务拓展上一直受到农民朋友的关注。
信用社的职责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授信标准,对上报的授信项目进行审查,对授信业务进行识别和风险分析,对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程度进行判断,提出审查结论,为审批提供决策性依据,纠正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同时参与本区域授信审批政策的制定”。
信用社的具体工作是:“向农民介绍贷款的种类、利率、期限、条件;指导农户填写贷款申请书和办理贷款的其它手续;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对借款人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对抵押物、保证人进行核实,对贷款风险度进行测定;回复贷款申请,签订保证合同、办理公证手续后签订借款等一系列和农民贷款有关的业务过程”。
本文通过对“榕江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使农村信用社在小额带款上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一、榕江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榕江县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1996年9月小额信贷项目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小额信贷主要是利用国外捐助和软贷款小范围试验,政府资金没有介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办学单位:(公章)论文提纲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一)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二)信用担保方式和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三)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更为突出(四)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缺陷(五)操作方式局限,信贷队伍力量薄弱(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缺乏足够动力二、对策(一)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作用,推进信用村(镇)建设(三)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方式(四)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注入活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的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目标,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但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约束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性质,与资金运营的基本原则有所冲突,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缺乏后劲。
在动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
、(二)信用担保方式和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前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乡村党政组织的推荐、介绍,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也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认识而非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信誉低者偏好赖账,发展潜力小的农户对资金需求大,需求最急切,有些农户在签约前会隐瞒自己的信息。
这样,农村信用社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前,并不充分知道债务人类型,同时,农村信用社在给农户发放贷款后,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户头多、工作量大,使得监督农户不要从事那些可能会使贷款难以偿还的事情显得困难,进而影响信用社收益行为,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此外,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短视”,有些地方对信用村的建立做表面文章。
对农民资信的评定,把关不严,敷衍了事,结果使评出的信用等级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信用村农户贷款到期偿还率较低,甚至出现有些农村信用社对借款逾期多年的农户也发给“贷款证”的情况。
(三)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更为突出目前在农村,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是“支农”的,又是“扶贫”的,是国家无偿提供给农民发展生产,还不还都无所谓。
有的贷到钱后,不是用于发展生产,而是挪作他用。
有偿还能力的也不主动还款。
(四)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经营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农村信用社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行为主体,也一样需要规模经营。
分散放贷,固然是分散了一定的风险。
但与此同时,贷理管理的成本也会随之大幅提升,管理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五)操作方式局限,信贷队伍力量薄弱1.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缺陷。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内向农户发放的不抵押、担保的贷款。
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定发放的对象是有信誉的农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与农户的信誉有关。
另一方面,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和经营意识,农民较为保守,担心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借款,信用社又规定原欠贷款的农户要借新贷款必须还清旧贷款本息,这样,借款的人一般都是那部分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而那些忠厚的低收人群体缺少信贷支持,这就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空间,使小额信用贷款失去了开办的初衷。
2.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相对较长的周期不一致。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这对于种植瓜菜等传统农业是可行的,但对于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种植,如胡椒、橡胶等长期经济作物显然不匹配,影响了小额贷款的实施效果。
3.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薄弱。
从当前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各信用社一般配备l一2名专职信贷人员,而每个乡镇农户一般都在一千户以上,多的达到4—5千户,如果按10%的农户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最多的要达到400--500户,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责200多户,从贷款的调查到发放,都显得力不从心,选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
(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缺乏足够动力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对的是千家万户,规模较小,只能解决农户一般性的生产、生活资金困难。
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很难直接快速而立竿见影地显现基层党政领导的政绩,因此,部分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领导对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活动表现“冷淡”。
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长期贷款垒大户形成的惯性思维难以及时转换。
部分信用社没有很好地正确理解开办小额信用贷款的意义,认为这项工作费时费力,畏苦畏难,不积极主动发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出现了“怕逾期、怕难收、怕超标”的“惜贷”、“惧贷”思想,以消极的态度应付上级的工作部署。
贷款利率较高,也影响了农户借款的积极性。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幅度适当优惠。
但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图方便管理,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管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其他贷款,都按上浮40%的利率执行,不符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规定,也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农户借款的积极性。
二、对策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从自身出发,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各自地区实际,加以解决规范,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走上快速、正规的发展轨道。
以塑造农民信用为根本,致力于建立农户信用体系,以信用保障贷款的安全,以安全保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一)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在农村,农民之间的长期交往、多次交易即重复博弈中,关于个人资信的信息已经充分外化,沉淀在民间关于个人资信的信息存量是很多的,只不过对于信用社而言,其现有的管理方式要发现这些信息显然成本过高。
可以借鉴国内外小额贷款扶贫的实践经验,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村贷款中心,实现对散落于民间的关于农民个人资信状况信息的利用。
村贷款中心由3—5个村干部和农民组成,并定期召开中心会议,会议内容包括督促社员按期还款、交流经验、相互激励、互通信息、提供和传授实甩农业技术、传达有关贷款政策内容。
通过村中心,就可以甄别贷款人类型,剔除掉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不讲信用、违法乱纪、不讲民间道德的人,而且对农户贷到款后的行为选择也可以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民间监督。
这样,可以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生或增加发放量,并为实现资金安全构筑了最前沿的第一道防线,最终可以提高信用社的经济效益。
同时,农村信用社应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户档案,以自然村为单位,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农户用款、还款情况,为做好农户信用评估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提供依据。
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也就是把朴素的、不太规范的民间信用规范化、制度化,由不太正规的制度变为正规的制度,村贷款中心相当于一种过滤假信息、提高识辩率的组织安排。
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通过长期交易对象的相互监督,农户和信用社之间的信息结构得以优化,信用社间接地有限介入农户生产过程,减少了信用社的成本。
同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通过这些民间性制度安排也得以有效防范。
(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推进信用村(镇)建设传统的支农贷款的发放一般都是信用社“孤军作战”,在贷款发放的“量”和“面”上都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信用社自主发放贷款与发挥地方党政组织作用的矛盾,不同程度存在着农村信用社“独撑门面”和行政干预贷款等现象。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的作用,是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环节,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熟悉农户情况的优势,在贷款目标群体的选择上,以支持农民奔小康为目标,对那些忠厚的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支持,增强“造血”功能,通过村贷款中心,对农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定,并以此作为核定贷款限额的依据,这样做,客观上要求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干部要贴近农民,熟悉农民,了解农民的疾苦,与农民打成一片。
同时,也要求农民群众充分依靠党支部、村委会,与他们保持联系,有困难及时向他们反映,使信用社、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和农民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加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必将产生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的效果,促进信用村(镇)的建设,也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三)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方式1.贷款期限要与贷款用途相结合。
农村信用社要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
根据不同的贷款用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
2.建立农业信息预测体系和贷款保障机制,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
由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是一个低收益的弱势产业。
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市场风险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要由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信用社建立农民信息中心,通过增加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咨询和市场价格的调节,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识和了解,种什么、不种什么,由农民自己来决定,不能采取行政化的手段强制农民,更不能采取垄断经营的手段侵害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