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方法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213d7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0.png)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方法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其实没那么复杂。
有时候,就是得出去
走走,散散步,感受下大自然的气息。
找个好天气,穿双舒服的鞋,就这么简单。
这样走走停停,心情都会变好呢!
听说过瑜伽吗?别以为那是老年人的专利。
冠心病患者其实也
能尝试下。
找个专业的瑜伽老师,跟着他们一起舒展身体,调整呼吸。
你会发现,原来身体可以这么柔韧,心情可以这么放松。
游泳,这运动听起来好像很累,其实游起来挺舒服的。
水里的
浮力能减轻心脏的负担,还能锻炼全身肌肉。
当然啦,安全第一,
最好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游。
太极拳?听起来有点玄乎吧?其实它就是一种慢动作的舞蹈,
跟着节奏,慢慢舒展身体。
你会发现,原来呼吸可以这么顺畅,心
情可以这么平静。
而且,太极拳随时随地都能练,多方便啊!
最后,来点轻松的,跳舞怎么样?不是那种剧烈的,就是简单
扭扭身子,跟着音乐摇摆。
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心情变愉快。
当然了,别太累着自己,悠着点儿跳!。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康复计划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康复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488a4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3.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康复计划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等症状。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和改善身体健康。
一、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的示例:1. 频率: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运动活动。
2. 强度:根据患者的心率和心血管耐力来确定,通常应该达到60%~85%的最大心率。
3. 时间: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包括热身和放松。
4. 类型: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自行车骑行、游泳等。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竞技性运动,如激烈的球类运动和剧烈的有氧运动。
5. 阶段性增加:在医生指导下,渐进式地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步提高心肺功能。
6. 定期评估:每3~6个月进行一次心肺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进一步指导。
二、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旨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并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康复计划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 营养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血脂水平。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脂药等。
4. 心脏康复教育: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预防和管理要点。
5.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包括心脏功能、血脂水平、血压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6. 社区支持:组织冠心病康复小组或参加相关社区活动,增加社交支持和互助交流。
通过上述康复计划,冠心病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心肌功能、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管理病情、恢复健康。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设计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79f2f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d.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设计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通过定期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冠心病患者设计一份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1. 定期体检: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适合进行运动。
体检包括心脏检查、血液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
2. 普拉达: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首先考虑到普拉达运动(Pranayama),它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瑜伽练习。
普拉达运动可以降低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和气道通畅度。
常见的普拉达运动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
3.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这类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和减轻体重。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每天进行30分钟或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4. 强度控制: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控制运动的强度,以避免过度劳累和心脏负荷过大。
最佳的运动强度是保持在中等强度水平,即能够让患者出汗和有轻度呼吸困难,但仍能够进行正常会话。
5. 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运动时间可以每周增加5分钟,运动强度可以逐渐增加到达适当的水平。
二、运动计划设计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计划示例:1. 每天早晨进行10分钟的普拉达运动,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
2. 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
开始时每次运动15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
3. 周二、周四和周六进行30分钟的游泳或骑自行车。
开始时每次运动15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
4. 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和骨骼。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举哑铃、俯卧撑和深蹲等运动。
5.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休息。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0637ec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3.png)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介绍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适合。
可以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散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散步可以增加心脏和肺部的负荷,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 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适合。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减少运动时的压力。
游泳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游泳池进行游泳,注意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3. 自行车骑行:自行车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非常有益。
可以选择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骑行,避免过于陡峭的路段。
骑行可以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
同时,骑行还可以锻炼下肢肌肉,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循环。
4. 瑜伽:瑜伽是一种以呼吸和体位法为基础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很好的影响。
瑜伽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瑜伽的体位法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
5. 健身操:健身操是一种有氧运动,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
健身操可以提高心脏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健身房或者自己家中进行适度的健身操训练。
6.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专业的推拿按摩机构接受推拿按摩,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进行日常保健。
适度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生活方式指导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生活方式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8c7af9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3.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生活方式指导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详细的运动处方和生活方式指导。
一、运动处方1、运动前评估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血糖、血脂等,以确定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运动风险。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用药情况等,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2、运动类型(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肌的供血和供氧。
建议每周进行 3-5 次,每次 20-30 分钟。
(2)力量训练包括哑铃、杠铃等器械训练,以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自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憋气,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可以每周进行2-3 次,每次1-2 组,每组8-12 次。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伸展运动等,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疼痛。
建议每天进行 10-15 分钟。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测。
对于冠心病患者,适宜的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 50%-70%。
最大心率可以通过220 减去年龄来计算。
例如,一位 60 岁的患者,最大心率为 220 60 =160 次/分钟,适宜的运动心率则为 80 112 次/分钟。
4、运动时间和频率开始时,运动时间可以较短,逐渐增加。
每次运动30-60 分钟为宜,包括热身、运动和放松三个阶段。
运动频率每周 3-5 次。
5、注意事项(1)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2)避免在寒冷、炎热、潮湿或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运动。
(3)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生活方式指导1、饮食(1)低盐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有助于控制血压。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fdec732f121dd36a22d8282.png)
二、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一)冠心病及对机体的危害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疼痛位于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表现为胸痛、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也有无疼痛者,仅感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偶有患者疼痛并伴有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主地停止原来的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时间多在2分钟以上,3-5分钟内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多次发作;本病还可由其它心血管因素引起。
严重时可致心肌梗塞。
正常的冠状动脉有较大的储备功能,可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血管口径以满足心肌血和氧的需求。
但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出现狭窄。
为适应心肌的需,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管径来缓解供需矛盾。
然而冠状动脉扩张调整是有限度的,当粥样化继续发展时,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
冠脉狭窄达横截面的75%以上时,供需矛盾激化,而冠脉扩张能力已达极限,在诱因作用下,可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作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冠心病人运动遵循“三五七”原则三分钟抬腿运动治疗膝盖酸痛老人散步别背手
![冠心病人运动遵循“三五七”原则三分钟抬腿运动治疗膝盖酸痛老人散步别背手](https://img.taocdn.com/s3/m/dab55bf926fff705cc170aba.png)
冠心病人运动遵循“三五七”原则/三分钟抬腿运动治疗膝盖酸痛/老人散步别背手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2期冠心病人运动遵循“三五七”原则文/叶子冠心病人适当锻炼可改善病情,运动时不管选择哪一种运动方式,都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心情愉快;尽量避免选择对抗激烈、幅度过大或人体负担重的运动项目。
建议遵循“3、5、7”原则:“3”指每天步行约3000米,时间在30分钟以上;“5”指每周要运动5次;“7”指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170减去年龄数。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心慌、胸闷或头晕等症状,应立即中止。
临床上认为,合适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稳定。
有利于心肌康复的运动有以下几种。
游泳:建议不要单独游或水温过低时游。
游泳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不宜过快,距离不宜过远,应循序渐进。
步行或散步:步行或散步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地点应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
慢跑:慢跑只适合于病情较轻、有一定运动习惯的冠心病患者,且最好能采用“慢行—急行—慢跑”的渐进性锻炼方式。
太极拳:通过缓慢、协调的练习,使全身各部位肌肉产生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强化心肌血液供应和营养,有利于心肌康复。
三分钟抬腿运动治疗膝盖酸痛1.仰卧在地板上,一条腿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的角度小于直角),另一条腿伸直,两手自然地放在身体左右两侧。
2.将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离地板约10厘米),静止5秒左右后慢慢放下回到1中的姿势。
休息2-3秒再往上抬腿,反复做20次。
腰疼或躺着做这一运动腰会疼的人及弯曲的那条腿膝盖酸痛的人,可以浅坐在椅子上进行。
具体方法为:1.浅坐在椅子面略高的椅子上,一条腿的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成90度),另一条腿伸直,脚脖子自然弯曲(脚后跟着地,脚尖离地)。
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时,请注意膝盖不要弯曲。
2.伸直的那条腿的脚后跟离地板约10厘米时,静止5秒左右后再慢慢放下。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ee5c77445fbfc77da369b133.png)
(四)运动时间
1、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min左右。 2、运动时间段 下午16点~18点。
13
(五)运动频率
3~5次/周。
14
(六)注意事项
1、要选择适当的运动,既能达到训练效果,又容易坚持。 2、感冒或发热后要在症状和体征消失两天以上才能恢复
运动。 3患者要根据个人能力,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
(1)体育锻炼可以扩张冠状血管,促进侧枝循 环的形成,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脏泵血功能。
(2)体育锻炼可降低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从而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其继发的冠心 病,对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有重要 意义。
(3)体育锻炼是减肥的重要措施,很多冠心病 病人过于肥胖,而过于肥胖者
8
(二)禁忌症 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
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 或合并新临床病症。 此外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9
四、冠心病运动处方原则
(一)运动目的 1、通过体育锻炼恢复体力、提高心脏功能,
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和过高的血压,从而控制 2、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减少复发的危险。
过度训练。药物治疗改变时,要调整运动方案。参加训 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 4、警惕症状。运动时如发现下列症状,应停止运动,及 时就医:上身不适(包括胸、臂、颈或下颌,表现为酸 痛、烧灼感、紧缩感或胀痛)、无力、气短、骨关节不 适(关节痛或背痛)。 6、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15
4
(二)临床康复分期
Ⅰ期(住院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 合症住院期康复。
Ⅱ期(恢复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 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d0c1a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3.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体重以及降低心脏病风险等。
然而,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许多事项,下面将为您介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您的健康。
1. 前提条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运动之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脏功能等因素来判断运动的适宜程度和种类。
因此,在开始运动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并获得专业的运动处方。
2. 运动强度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适宜的运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运动的强度应该保持在中低水平,以避免过度劳累和心脏负担过重。
最好通过心率来判断运动的强度,一般推荐患者保持在心率的60%~70%范围内。
3. 运动时间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运动的时间也需要有一定的控制。
初始阶段,运动时间可以控制在每次20~30分钟左右,然后逐渐增加到40~60分钟。
运动时间的调整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身体情况来决定。
同时,运动的频率也需要注意,一般来说,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宜的。
4. 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在运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动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其次,击败衣物应该舒适宽松,鞋子合脚,以避免摩擦和压迫;再次,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最后,运动后应该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和伸展运动,以缓解身体疲劳和肌肉酸痛。
总结起来,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
在开始运动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宜的运动。
同时,请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和异常情况,并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安全和科学的运动更加重要。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e803c1360b4c2e3f57276319.png)
冠心病患者康复锻炼分三个阶段
每次锻炼必须要有三个阶段,即准备活动、 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为热身,活动强度比较小, 其目的是充分活动各个关节、肌肉和韧带, 也使心血管系统得到准备。训练活动又分 持续训练和间断训练,后者更适合冠心病 患者。结束活动又称为整理,目的在于使 高度活跃的心血管系统逐步恢复到安静状 态,一般采用小强度放松性运动。准备活 动和结束活动不充分是造成锻炼 意外最常见的原因。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为至今没 有什么特效药物可以彻底治愈冠心病,所 以对患者来说主要是如何改善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 有效方法。 冠心病康复是指通过积极主动的身体、心 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帮助患者缓 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再次 发作的危险。
中国心脑康复网
冠心病患者的最佳运动量
运动量是指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是运动锻炼 效果的关键指标。合适运动量的标志是:早 晨起床时感觉舒适,无疲劳感。每周的运动 总量应相当于步行10—20公里。运动量是 由强度、时间和频率三个要素构成。判断运 动强度是否合适最简单的方式是:运动时稍 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运动时 间是指每次达到训练强度的时间,一般为 10—30分钟。训练频率是指每周训练的次 数,一般每周锻炼3—5 次就可以了。
中国心脑康复网
哪些冠心病患者可参加康复运动
主要有以下几种:稳定型冠心病(包括陈旧 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隐性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 张术后的患者。 运动方式: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骑 车、爬山、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和羽毛 球等。有节律的舞蹈、中国传统的拳操等也 是合适的运动方式。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f34069c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e.png)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一、冠心病的运动处方1、哪些人可做运动(1)无合并症或合并症已得到控制的心肌梗死的病人;(2)心绞痛稳定后的病人;(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病人;(4)稳定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2、选择什么运动方式以有氧耐力运动和灵活性运动等为宜,如步行、慢跑、游泳和自行车等。
3、运动强度如何掌握冠心病人可因其病程和病变程度不同,运动强度可为最大心率的40%至70%不等,以运动感觉稍累为宜。
每次运动时间短,频度就要增加,才能取得运动效果。
心脏病人在开始参加运动或在恢复期的早期,每次运动时间5~10分钟,每周5次。
以后逐渐延长到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3 ~5次。
必须循序渐进地逐步过渡。
4.恢复期运动方案第1至第3个月为开始阶段,间歇步行8分钟。
第4至第6个月为适应阶段,间歇走和快走15分钟。
第7个月为维持阶段,间歇走和慢跑15~30分钟。
每次运动训练前后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并适当配以伸展运动和协调运动的体操5~15分钟。
二、高血压的运动处方1.哪些人适宜运动(1)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人;(2)高血压病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如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者等。
2.哪些人不适合运动(1)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性高血压病等病人。
(2)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病人。
3.选择什么运动方式选择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有氧运动,最简单易行的有步行、慢跑、踏车、平板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也可选择放松体操和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老年人运动训练时应避免选择体位变动较大的运动项目。
4.如何掌握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强度一般以自觉运动强度很轻、有点累或稍累为宜。
低强度运动的目标是心率掌握在50% ~70%的最大心率。
每次运动20~30分钟或间歇进行,每周3~5次。
5.运动时的注意事项(1)开始参加运动或增加运动强度时,应在运动前后即刻量血压。
心血管病患者怎么制定运动处方
![心血管病患者怎么制定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e28e598bdd88d0d233d46a81.png)
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脏康复的核心以运动训练为主,运动改善心血管预后得到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
当时的心脏康复局限为运动康复,进一步研究发现纳入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即二级预防)结合运动康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因此早期的心脏康复概念如今已逐渐演变为既包含康复(恢复和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也包含预防(预防疾病再发和死亡)的双重含义的现代心脏康复。
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
大量的研究证实,有效、规律、适当强度的运动可促进心血管病患者恢复体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率和死亡率。
从机制上讲,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等。
运动强度不同对患者体能、心功能和预后的改善效果不同。
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安全的运动,临床医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指导心血管病患者运动,首先要掌握风险评估方法,其次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简单掌握一些运动的技巧。
运动风险评估运动负荷试验是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前重要的检测指标,主要用于心肌缺血诊断、预后判断、日常生活指导和运动处方制定以及疗效评定。
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后者更准确,但设备昂贵且对操作要求较高。
两种测试方法均有一定风险,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终止试验的指征(表1、2),保证测试安全。
临床上,运动负荷试验应根据患者的能力进行低水平、次极量、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运动试验。
①低水平运动试验: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1周以上的患者,控制运动最高心率低于100 - 120次/mm,血压增加不超过20 - 40mmHg(1 mmHg=0.133 kPa);②次极量运动试验:适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健康人及心功能评定,运动中最高心率=195 -年龄:③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设计为直到患者出现运动试验必须终止的症和体征或心电图ST段下降>1 mm(或在运动前ST段的原有基础上下降>1 mm),或血压出现异常反应。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制定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4864bb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f.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制定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但又需要谨慎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本文将为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锻炼。
一、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1. 运动前评估: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冠心病患者应进行体能评估和心功能评估,以确定个体的运动耐受性和身体状况。
这可以通过量表评估、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进行。
2. 运动方式选择:冠心病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低强度、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自行车骑行、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代谢;-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突然的剧烈运动:如快速跑步、举重等,避免过度负荷心脏;- 避开大气温差和污染较重的环境:冠心病患者对气温变化和空气质量的适应能力较差,应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和时间。
3. 运动频率:冠心病患者每周应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根据个体的耐受性和身体状况逐步增加运动时间。
4. 运动强度控制:冠心病患者应根据心率、呼吸频率和心肌负荷等指标来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心率:一般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最大心率约等于220减去年龄;- 呼吸频率:应保持在不喘不闷的状态,能够与他人交谈;- 冠心病严重程度和病史:对于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史的患者,应减少运动强度和时间,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锻炼。
5. 温热身和放松: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以减少运动带来的心脏负荷和肌肉疲劳。
二、冠心病患者的锻炼计划制定锻炼计划是指按照特定的时间和强度来安排运动的具体内容。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锻炼计划示例:周一:快走30分钟,速度控制在轻松愉快的程度,步幅适中。
之后进行5-10分钟的放松运动,如简单的伸展运动。
周二:休息。
冠心病患者也需要适当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心肌功能。
周三:骑自行车40分钟,选择平坦的道路,保持匀速。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a97fb62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1.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改善心血管功能,还能增强身体素质;而心理健康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一、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1、运动前的评估在为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当前的治疗方案、心脏功能等。
医生通常会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以确定其能够承受的运动强度和类型。
2、运动类型(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
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力量训练适度的力量训练,如使用轻量级哑铃、弹力带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屏气动作,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伸展运动等,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身体姿势,减轻肌肉紧张。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确定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定。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测运动强度。
常用的方法是计算最大心率(220 年龄),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适宜的运动心率范围。
例如,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可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 70%。
4、运动时间和频率每次运动的时间一般建议在 30 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 3 5 次运动。
逐渐增加运动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但要避免过度疲劳。
5、注意事项(1)运动应在病情稳定期进行,如心绞痛发作频繁、心功能不全等情况下应暂时停止运动。
(2)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
(3)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以防万一。
(4)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
二、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冠心病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
![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80ffdcb85ef7ba0d4a733bc6.png)
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作者:来源:《养生大世界》2019年第07期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已得到医学界肯定,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血管预防和康复协会(EACPR)分别推出了包含运动内容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南。
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何为有效、科学的运动呢?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要根据患者的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运动喜好等个体化特点制定。
每一运动处方内容遵循FITT原则,包括运动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形式(Type)和时间(Time)。
有氧运动每周3~5次,最好每周7次。
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每周2~3次,至少间隔1天。
常用的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包括心率储备法、無氧阈法、峰值摄氧量百分数、摄氧量储备百分数、目标心率法、峰值心率法和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
其中,前4种方法需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获得相关参数。
推荐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尤其是应结合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
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包括静力训练和负重训练等。
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虽然以有氧运动为主,但抗阻运动(训练肌肉力量)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心脏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 min/d。
对于近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 min/d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 min/d的运动时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搭配运动后感觉舒适为宜。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时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此精准的运动处方是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有效的保证。
所有冠心病患者在实施运动计划前都需要进行运动风险评估。
“心肺运动试验”是心脏运动康复计划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临床评估最重要的部分,可为临床提供心肺功能状态、运动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有无心肌缺血、运动是否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以及有氧运动时目标心率的计算等。
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指导
![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fa0eefc1a37f111f0855b17.png)
患冠心病的常规运动康复程序:根据患者的评估及危险分层,给予有指导的运动。
其中运动处方的制定是关键。
需特别指出,每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案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即个体化原则,但应遵循普遍性的指导原则。
经典的运动康复程序包括3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活动,即热身运动,多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持续5~10min;目的是放松和伸展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脏不良事件及预防运动性损伤。
第二步:训练阶段,包含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运动等,总时间30~90min。
其中,有氧运动是基础,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是补充。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所致的心血管反应主要是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改善心脏功能。
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有:使冠状动脉管径增大、弹性增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代偿性的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供氧能力;稳定冠状动脉的斑块;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少新发病变;有益于防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
常用有氧运动方式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行走、踏车、划船等,每次运动20~40min,建议初始从20min开始,根据患者运动能力逐步增加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3~5次/周,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强度的50%~80%。
体能差的患者,运动强度水平设定为50%,随着体能改善,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对于体能好的患者,运动强度应设为80%。
通常采用心率评估运动强度。
常用的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有:心率储备法、无氧阈法、目标心率法、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
其中,前三种方法需心电图负荷试验或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获得相关参数。
推荐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尤其是应结合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①心率储备法:此法不受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的影响,临床上最常用,方法如下: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
例如,患者最大心率160次/min,静息心率70次/min,选择的运动强度为60%,目标心率=(160-70)×60%+70=124次/min。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d78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3.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而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病情,提高心脏健康。
在为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的喜好。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
一、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根据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下面是一份针对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建议:1. 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在稳定期,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病症状较为稳定。
适宜的运动处方包括:(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强度适中,能够感到出汗但不至于过度劳累。
(2)力量训练: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帮助改善肌肉力量和体力,以缓解冠心病症状。
2. 新发或不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在新发或不稳定期,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较为不稳定,需要更加谨慎处理。
建议的运动处方包括:(1)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适度参与家务、散步等轻度活动,每天坚持进行。
(2)避免激烈运动:避免参与激烈的运动项目,以免对心脏造成过大的负担。
3. 康复期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患者康复期,运动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增强心肺功能。
建议的运动处方包括:(1)心肺适能训练: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强度逐渐递增,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2)心肌力量训练: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加强心脏和周围肌肉的协同作用,改善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二、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方案除了针对不同阶段的运动处方,我们还可以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运动方案。
1. 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需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量心率、血压等,以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心脏状况稳定。
2. 适宜的运动场所:冠心病患者在选择运动场所时应考虑到环境的安全性和空气的新鲜度。
室内健身房和室外公园都是不错的选择。
3. 充分的热身和放松: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和渐进式的活动。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20f00e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1.png)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
运动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肌功能,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运动处方,帮助患者实现有效的康复和管理。
一、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选择冠心病患者在选择运动时应考虑心肺功能、身体状况和个人喜好。
一般来说,适宜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通过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持续一段时间的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这些运动能够锻炼心肺功能,增强心肌的耐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冠心病。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通过使用重量或阻力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如举重和健身器械训练。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的负担。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包括伸展和放松肌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如瑜伽、太极等。
这些运动可以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减轻心脏负担,促进身心健康。
二、运动强度和频率的调控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控运动强度和频率。
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和呼吸频率来衡量,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应该控制在心率的60-80%之间。
可以通过测量自己的最大心率来计算运动的目标心率范围。
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在进行运动时,冠心病患者应注意避开高温、高湿度的环境,并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锻炼。
若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三、运动前后的准备和恢复在进行运动前,冠心病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和伸展操。
热身运动可以增加心率和血液循环,减少运动时的不适症状。
伸展操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运动后的恢复同样重要,冠心病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散步、舒展肌肉等,有助于恢复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疲劳感。
8.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8.冠心病的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367136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8.png)
8.冠心病的运动处方冠心病的运动处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经常问到是否可以参与运动。
事实上,适量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是有益的。
一份合理的运动处方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血管功能,并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本文将为您介绍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第一章: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禁忌症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禁忌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症:1.严重的心绞痛2.未控制的高血压3.严重的心律失常4.没有经过适当评估的主动脉狭窄5.多血管病变引起的不稳定心绞痛6.过度心肌梗塞7.未控制的糖尿病8.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第二章:运动测试和评估在给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运动测试和评估以确定其运动能力。
常见的评估项目包括:1.静态和动态血压测试2.心电图3.最大心率测试4.心肺功能评估5.心脏超声波检查第三章: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目标制定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时,需要设定合理的运动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1.提高心肺功能2.减轻体重3.降低血压4.控制血脂水平5.改善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第四章:运动类型和强度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运动,包括:1.散步2.游泳3.瑜伽4.骑自行车5.有氧运动在选择运动类型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来确定。
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来衡量,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的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
第五章:运动时间和频率冠心病患者应该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
初期,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的运动即可。
然后逐渐增加到每天30-60分钟。
第六章:运动前和运动后的饮食建议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需要注意饮食。
运动前,可以适量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
运动后,可以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和豆类。
第七章:运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时,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2.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3.当出现不适症状时立即停止运动4.保持水分摄入,避免脱水5.注意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可包括运动日志、心率监控记录、运动目标设定表等。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6d7c43f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c.png)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表明:每年死亡的4000多万人中就有100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近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膳食不均衡、超重、肥胖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的[1]。
患者经过医生诊断治疗,有的要服药,有的要做手术这是大家所熟悉的。
此外还应结合病情配上“运动”治疗,由心脏康复医生指导病人进行适量、有益的运动,以促进冠心病的更早、更好的康复,达到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减少反复住院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家庭经济负担等目的。
怎样才能做到有益、适量的运动呢?这就需要另外一张处方——运动处方[2]。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以病人的病情、年龄、有无运动史及个人爱好为基础。
处方上将告诉病人应该进行哪些活动,如何掌握运动量及注意事项等问题。
下面将介绍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具体内容。
1.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种类运动种类在多种运动中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健身车、游泳等项目对冠心病患者较为合适。
因为这些运动是属于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以耐力性运动为主的运动。
这些运动的能量代谢主要以有氧代谢的形式进行,故医学上称为“有氧运动。
”长期进行这种运动能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量它主要由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频次所组成,三者可相互协调。
运动强度是保证既达到运动效果又不致引起危险的重要指标。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可分为三级。
它是以机体运动时耗氧量的多少来衡量。
耗氧量愈大,运动强度就愈大。
但由于临床测定耗氧量较难,所以在实际运动中常以心率作为衡量运动强度最简易的指标。
这是因为运动时心率与耗氧量平行,测定心率又简便易行,容易掌握[3]。
大部分患者只需数自己的脉搏15秒钟,再乘以4,即得每分钟的心率。
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无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低、中等强度运动时最高的心率分别为100次/min,100~120次/min心率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一)冠心病及对机体的危害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疼痛位于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表现为胸痛、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也有无疼痛者,仅感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偶有患者疼痛并伴有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主地停止原来的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时间多在2分钟以上,3-5分钟内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多次发作;本病还可由其它心血管因素引起。
严重时可致心肌梗塞。
正常的冠状动脉有较大的储备功能,可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血管口径以满足心肌血和氧的需求。
但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出现狭窄。
为适应心肌的需,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管径来缓解供需矛盾。
然而冠状动脉扩张调整是有限度的,当粥样化继续发展时,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
冠脉狭窄达横截面的75%以上时,供需矛盾激化,而冠脉扩张能力已达极限,在诱因作用下,可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作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二)冠心病与体育锻炼
早在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就已经把缺乏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
运动不足的危害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相似。
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对预防冠心病极为重要。
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少发病,即使是发病,其严重程度宜较轻,而且,发病的年龄也较晚。
人们对冠心病的体育运动康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认识到体疗对冠心病康复的重要性。
人们从各个方面研究了运动在冠心病康复中的作用。
有人认为不活动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是经常活动者的1.9倍。
运动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冠心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预防冠心病的机制见表(1)。
表(1)运动预防冠心病的主要生物学机制
维持或增加心肌的氧气供应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很可能)
改善血脂状况(增加HDL-C/LDL-C比值)(很可能)
改善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很可能)
减少血小板的凝集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很可能)
减少肥胖(通常)
增加冠脉的侧枝循环(不可能)
增加心脏血管的口径(很可能)
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的血流分布(可能)
减少心肌负荷及需氧量
降低安静时及亚极限运动时的心率(通常)
降低安静时及亚极限运动时的收缩压及平均系统动脉压(可能)
降低亚极限运动时的心输出量(很可能)
降低安静时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很可能)
降低亚极限运动时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通常)
增加心肌功能
增加安静时、亚极限和极限运动时的每博输出量(很可能)
增加安静时运动过程中心脏的射血分值(很可能)
增加心脏固有的收缩性(很可能)
由于降低了心脏的后负荷而增加心肌功能(很可能)
心肌肥大(很可能);(心肌肥大可能并不减少CHD的危险性)
增加心肌的电稳定性
减少心肌在安静时及在亚极限运动时的局部缺血(很可能)
降低安静时心肌中儿茶酚胺水平(很可能)
降低亚极限运动时心肌中儿茶酚胺水平(可能)
由于减少了循环中AMP含量而增加室颤阈值(可能)
(三)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就心脏病的预防而言,要注意做到保持血压稳定、保持正常体重、保持血脂正常、不吸烟少饮酒、讲求科学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
这是大家熟知的。
心肌梗塞后的康复,在国外通常分4期进行,各期长短不一,依据个人病情进度而各异。
心肌梗塞后的康复一般分为4期。
4期限定为:第1期为住院期,从临床病情稳定时开始,由肢体活动开始并逐步增加运动量;第2期出院期,即心梗2周后至第12周,需持续进行心电监护的一段时间,鼓励患者继续增加行走距离,直至每天行走3公里(可分次进行);第3期恢复中期,根据需要可间断进行心电监护,除进行上述运动外,并鼓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学会放松等。
锻炼应严格执行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按各人运动负荷的试验结果制订,如出现问题时进行咨询,接受各种教育以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影响,锻炼既要有效,又要注意安全。
第4期维持期,即在不使用心电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有限的监护。
在此阶段病人可进行规律运动,即要具有合适的强度、频率和时间。
该处方由康复医师提供,并不断修订,以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1.住院病人的运动处方
以前只主张在冠心病非急性期进行体疗康复,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急性期的处理中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而严禁体力活动。
认为运动容易引发心脏并发症,尤其是使病人有突发猝死的倾向。
现在,人们正在打破这一惯例。
随着冠心病治疗药物与技术水平的开发和提高,监测措施的不断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所致的死亡率正逐渐下降。
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展心脏体疗康复以来,已取得了值得注目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支持AMI的早期的运动康复,特别是急性期的运动康复。
AMI早期体疗康复可以提高医疗效果;减少AMI并发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并为出院后恢复期康复多打下良好基础。
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进行康复锻炼。
而且随着病人住院时间缩短,更多的是病人出院后的自我锻炼,病人必须对自己锻炼的后果负责,因而,对病
人日常耐受力的评价、对病人康复锻炼的咨询和教育已成为住院病人康复的重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康复锻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心脏康复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见表(2)。
表(2)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心脏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心肌梗塞后处于稳定状态
稳定的心绞痛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
经皮的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
已代偿的充血性心衰(CHF)
心肌病
心脏或其他器官移植
其他心脏手术,包括瓣膜、起搏器及自动除颤器植入。
周围血管病
不能进行手术干预的高危险的心血管疾病
心脏猝死综合征
肾病晚期
冠脉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
其他能够从康复锻炼或教育中获益病人
禁忌症
不稳定的心绞痛
当安静时收缩压〉200mmHg或安静时舒张压〉110mmHg时,能否进行康复锻炼取决于对病人个体情况的评价
体位性血压下降〉20mmHg并且出现症状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
急性的全身疾病或发热
没有得到控制的房颤或室颤
没有得到控制的窦性心动过速(〉120次/分)
没有代偿的冠心病
3○房室传导阻滞(未配带起搏器)
活动性心肌炎或心肌病
近期血栓
血栓性静脉炎
安静时ST段下降(〉2mm)
没有得到控制的的糖尿病(安静时血糖〉400mg/dl)
严重的限制运动的骨关节病
其他代谢问题,如甲状腺炎、高血钾或低血钾、循环血量减少等
2.住院病人的运动处方
在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后的最初48小时内,病人的活动应当限制在自护的行为中,如:手臂、下肢的移动及其它低阻力活动。
姿势的调整应从卧、坐、逐渐过度到站立。
在心梗或术后3-5天没有症状、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即可以开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锻炼最好能够使用跑台或功率自行车,因为使用跑台或功率自行车可以评价病人对运动的耐受情况,可以为精确的量化病人的运动负荷提供参考。
病人的最佳运动负荷取决于病人的病史、临床症状。
病人活动的强度应由医生确定。
对于那些在运动中没有缺血症状的病人而言,应更注重病人对运动的耐受力,而不能只关注病人心率的变化。
(因为对住院病人而言,无法测定其运动前的心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住院病人的锻炼标准,一般住院病人运动处方的标准见表(3)
表(3)一般住院病人运动处方参考标准
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