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气温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对基本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温度和气温的定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亲身体验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衣物、判断食物的熟度等。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温度与气温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温度与气温教案教科版

北滩教管中心“136”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序号NO:3《温度与气温》自学评价单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自学目标】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我先学】一、知识广场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和气温最低。

2、测量气温一般用。

它的单位一般用“”表示。

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后,才能读数。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合学目标】: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我们一起学】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年月日1、测量室内温度。

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2、测量室外温度。

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

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温度与气温》展学评价单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 【展学目标】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我们来展示】以下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数据。

请根据表中的气温数据画出柱状图。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理解气温的概念。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温度和气温的基本概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现象应该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温度和气温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对于温度计的使用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让学生理解气温的概念,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温度现象,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理解气温的概念。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于温度和气温的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温度计:准备足够数量的温度计,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材料: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热水、冷水、冰块等,以便进行温度实验。

3.PPT:制作相关的PPT,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温度有关。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测量温度。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温度和气温的概念,解释温度计的作用。

让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品的温度。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案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温度和气温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摄氏度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内容相对简单,但对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气候现象有很大的帮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温度和气温有一定的感知,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温度和气温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摄氏度的计量单位,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摄氏度的计量单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温度和气温。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温度和气温的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温度计、气温计等实验器材,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一些与温度和气温相关的现象,用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片或视频,如冰淇淋融化、热水沸腾等,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吗?那么,温度和气温到底有什么关系呢?”2. 呈现(10分钟)介绍温度和气温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并展示摄氏度的计量单位,让学生初步了解。

3. 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温度计和气温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和空气的气温,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5分钟)提问:“你们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温度和气温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

温度和气温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教案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关于物体的冷热程度,对温度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进行温度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3.让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适应气候变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概念的理解。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温度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温度计、热水、冷水等实验器材。

2.准备与温度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冷水、冰块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温度,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温度?温度有什么作用?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讲解温度的概念,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同时,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刻度,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物体,并记录数据。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温度知识。

如:温度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适应气温的变化?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温度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温度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精品教学课件

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精品教学课件

29
26
25
22 23
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什么时间气温最高? 什么时间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10
判断题:
√ ( )1.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 )2.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 )3.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
才能读数。
√ ( )4.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 ( )5.某小组测得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
温度计坏了。
11
阅读短文,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12
13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15
16
下课了!
—— 小朋友们再见——
17
18
19
2.你觉得哪一个温度最适合用来反映当地的气温?
6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7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温度测量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测量
地点:( 科学办公室 )
测量时间 清晨 气温℃ 22
上午
23
中午
26
下午
29
傍晚
25
8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29
26 22 23
25
9
日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
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防止损坏
4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温度和气温的概念,以及气温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让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2.气温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问答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温度计和气温计。

3.准备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温度吗?你们感觉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例中,哪些是关于温度的,哪些是关于气温的?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温度计和气温计,观察并记录当前的温度和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阳光下、阴凉处、冰箱里,观察并记录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气温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通过讨论和交流,巩固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气温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节课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同时,让学生掌握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与气温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物体冷热程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温度和气温的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需要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才能有所感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让学生掌握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2.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与气温的差异。

同时,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温度和气温的理解。

此外,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天气播报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温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气温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加深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5.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温度和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温度和气温的概念,以及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3课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观测气温。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观测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4、多媒体资料:动画:气温计与实验用的温度计有何不同。

视频:气温的定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说明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3、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冬夏不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二、测量比较,探究新知(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1.请学生说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并读出书本中温度计的各个温度。

(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教案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气温》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温度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重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温度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温度概念,并学会运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生能够探究气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准备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场地准备:实验室或教室。

3.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重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温度是对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巩固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穿衣、饮食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温度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温度与气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温度与气温》(教案)
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气温可用什么来测量?
还记得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吗?说出箭头所指的分别是温度计的哪些部分?
什么是温度?
3.测量气温应选择在大树下。(√)
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二、选择题
1.一天中最高气温是(A)
A午后2点B中午C傍晚
2. 26℃读作( C )
A、摄氏二十六度B、二十六度C、二十六摄氏度
3.下列三个温度中,(B)更接近天气预报中,所报的气温。
A教室27℃B树阴下31℃C电脑室23℃
复习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复习温度计的使用需要注意的地方,便于使用。
让学生掌握测量室内外温度步骤,填好表格。
掌握重点知识,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让学生掌握如何画气温柱状图,学会根据图表得出实验结论。
一、判断题
1.“℃”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2.观察气温时,我们的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测量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2.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先将各个小组收集的前一天的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填进“一天气温测量记录表”。
怎样画出气温柱状图呢?
从气温柱状图可以知道什么?
1、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
2、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规律吗?
温度计
玻璃管
4.室外、阴凉、通风处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测量气温的地方)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温度与气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温度与气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温度与气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2学情分析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

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主要是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

虽然三年级时已经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是学生掌握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对温度计的使用指导上还要重点复习、指导。

本课我会使用气温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室内、室外,阳光下、背阴处等不同地点的气温,最后介绍小气象站百叶箱。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说明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并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认识新的事物。

但是,对于温度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疑惑,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让学生知道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关注气温变化。

3.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正确读数。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概念的建立和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温度计作为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计。

2.准备一些与温度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导入和解释温度概念。

3.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的变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温度相关的图片,如炎热的太阳、寒冷的冰雪等,引导学生关注温度这个概念。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温度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温度的概念,解释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同时,介绍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穿衣、饮食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展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温度计。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温度计的使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以巩固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备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备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气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掌握摄氏度的计量单位,以及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温度和气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温度和气温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进一步巩固概念。

此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摄氏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让学生掌握摄氏度的计量单位,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

3.让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理解。

2.摄氏度的计量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3.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和讨论中,掌握温度和气温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温度计和气温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2.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3.准备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等,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温度计和气温计,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然后呈现相关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和气温计,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气温,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4.巩固(5分钟)讨论温度和气温的区别,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穿衣、饮食等方面。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掌握温度和气温的测量方法,以及了解温度和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温度和气温有所了解,但可能不够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能够掌握温度和气温的测量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温度和气温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生活的关注。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及其区别。

2.温度和气温的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温度和气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温度计和气温计,用于演示和实验。

2.准备一些与温度和气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和讨论。

3.准备一些温度和气温的实际数据,用于分析和解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展示温度计和气温计,讲解其测量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温度和气温的测量。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温度和气温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案1

温度与气温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

2、让学生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3、学生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4、使学生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每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提问: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时还要观察一天中的什么?讲述: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的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天的气温。

二、探究内容: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1)师:强调使用温度计的安全。

(2)分组观察温度计,并指出温度计上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开时的温度的刻度分别在哪里?再指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时,温度计的温度可能在什么位置?(3)分组活动:学生手握温度计的液泡,待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时,读出这时的温度。

第二课时一、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思考:你们认为今天教室和教室外的温度是否相同?哪一个温度会高些?是怎么知道的?准确吗?(2)学生分组测量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

注意提醒学生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好。

(3)学生回教室后把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思考:哪一个温度更能反映当天的气温?在这个活动时,老师可以提示: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哪儿的温度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天的气温?(室外阴凉处、通风处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二、气温的测量(1)比较每个组刚才测得的室外不同地点的气温是否相同。

温度和气温-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和气温-优秀教学设计

资源链接
1、气象台观测气温的视频资料,内容包括百叶箱的位置,作用,温度的记录时间等。

如果,没有视频就用图片等其他资料代替。

2、幻灯片1内容
注意事项:手拿温度计上端,温度计液泡离地面1.5米处,两分钟后读数并及时记录数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方定点测量(不要随意走动),小组内同学轮流测量记录三次有效数据。

探究记录设计: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观测记录
2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观测记录
3.以上两表分别做一个测量记录。

4做一个课本第8页的图表,把时间轴改成表格中对应的时间。

5 做一个根据样表2的数据做成的条形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说明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冬夏不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二、测量比较,探究新知
(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
1.请学生说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并读出书本中温度计的各个温度。

(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课件)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在测量环境内2到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3)读出书本中温度计的各个温度。

(课件)
(4)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5)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

(随机课件)(6)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设计意图】对学生使用温度计和观测气温进行指导,是为了提高学生能观测气温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探究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猜测:学生猜测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猜测和探究是我们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

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猜测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2、小组讨论:验证方法?以及验证所需的工具(温度计、室内外温度记录表)和注意点(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3.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测量室内外温度,完成作业本4面活动记录2题。

测量室内温度。

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

4.测量室外温度。

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测量气温。

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并交流。

5、小组汇报验证结论。

回到教室,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思考: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或低)?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
地方的气温(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6.比较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分析温度不同的原因。

(三)气温的测量
1、比较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认识学校气象站百叶箱。

2、分析比较一天中的气温
(1)请小组拿出事先测量好的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统计表,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地点:
(2)绘制图表:把这五个不同时间的气温数据填进下面的图表。

(3)小组汇报交流。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师: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测量气温?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测量?)
小结: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地点要一致。

【设计意图】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比如:在猜测中探究、在测量中探究、在验证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

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

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学生通过自主测量实验,互相讨论,共同交流,得出结论。

三、总结本课研究内容。

四、课外延伸
1、分别测量晴天、多云天、阴天、雨天等情况下一天中各时间段的气温,并进行分析比较。

2、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来测量气温,并且在实地测量了气温,继续作好天气日历的记录。

【设计意图】知识是生活的提炼,生活又是知识,活生生的再现,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回归生活。

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是最大的成就。

【板书设计】
温度与气温
测量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处
一天中的气温:低→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