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对园林的影响

合集下载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摘要:我国拥有华夏历史五千年的历史国家,在古代园林建设是古时期的一个象征,而我国曾被命名为“园林之周”。

在建设园林方面我国经验丰富,在园林设计方面与园林规划方面都是根据我国古时期的传统建设方法,结合的古时期园林设计的特点。

文章从风水理论的基础入手,介绍了风水理论的因地制宜和依山傍水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了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规划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风水理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言我国在园林设计中风水的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言,结合风水来建设园林是必须的,古时期人们是将风水与园林结合,讲究得是保佑一方人,现阶段,虽然也还存有风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建设的。

可是,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在建设园林方面从古至今仍还存在着风水理论,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建设园林方面,风水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的风水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风水理论的概述古往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的打磨、万物的变迁逐渐形成了新的面孔,在我国传统园林艺术中,不管是历史遗迹还是皇城里的园林都是经历过历史的打磨的。

而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园林,都是根据风水的推算存在的,所谓“风水之术”是以地形、地貌,观天之相来判定的。

而“山水之术”就大有不同了,看山水则是根据山川、草木,来通过观察这些变化而选择的。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造就了美丽的山川与河流,而这些美丽山川与河流的相互结合,便成就如今的秀美景色。

在我国特色园林建设期间,都是根据利用风水理论来建设的,因为这些风水对于园林建设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国古代,皇室园林的建设都是必须要通过风水的观察。

由此可见,皇家园林的建设是非常有讲究的。

这也充分说明了从古至今风水之术是一直存在的,同时也是很受人们依赖的。

二、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的原则风水理论讲究的原则有很多,其中因地制宜这一原则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风水理论提到过,园林的设计需要根据环境的客观进行设计,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浅述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浅述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浅述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风水理论与现代园林景观规划的结合,然后探讨了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园林景观;风水理论;影响1传统风水理论与现代园林景观规划的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走上了一条与自然相悖的发展道路———无休止的向自然索取,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我们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在不同领域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面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国外研究者认识到了中国风水中最核心的内容“天人合一”所追求的天、地、人之和谐发展,尊重自然规律适度改造环境。

并鉴于中国风水在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和地理学领域具有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的特质,被认为是可供全球应对生态环保危机的一剂良药,是全球性生态危机中的一个有效“克星”。

风水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是追求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噪音污染严重、热岛效应盛行、空气质量下降和建筑增多导致绿地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满足人们迫切要求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追求自然而惬意的生存空间的热切希望,景观设计师们发现运用园林景观规划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因此,把园林景观规划与风水学理论结合研究,将其应用到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不仅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园林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发挥生态和社会作用方面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何选择树种及树形、如何选择植物的颜色以及大小等。

2.1树种选择用于庭院中栽种的植物种类应有所选择。

按照风水学相关的理论进行划分,植物分为2种,即凶和吉。

划分为凶的标准有以下2种:第1种看植物是否会产生毒液或毒气。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夜来香在夜晚会有大量的能够强烈刺激嗅觉的微粒散发出,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危害;夹竹桃开的花虽然艳丽,但是却有剧毒,花的香味能够使人昏迷,从而使人体的功能下降;郁金香的花朵虽美丽鲜艳,但却含有土霉素,接触多了之后,会使毛发脱落等。

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不管是在建筑行业中,还是在园林设计中,将我们中国的周易以及玄学等风水融入其中都是对于国家文化的一种传承,这对于开拓园林设计发展也是新兴的方式,能够为我国的设计出更具民族特色的园林作品,本文通过对于园林设计与玄学周易等的结合,突出展现其实际运用的方式。

关键词:风水;园林设计;设计应用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r in landscape design, to our Chinese of zhouyi and the metaphysics of feng shui is blended in among them are for a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design development is also a new way, be able to design mor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works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ombin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metaphysics of zhouyi,, highlight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feng shui; Landscape design; Design application绪论根据中国的传统玄学理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组合,古人强调的天人合一是世间的相生之道,中国人认为事物是相生相克循环而往的,也就是说阴阳和生死都是既定的。

在我国的很多文献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周易》作为凌驾于所有玄学文献之上的经典,也是世界上存留下来的唯一一部包含文字以及符号的唯一典籍,它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浅谈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博大精深,与其他任何学科或理论发展一样,中国独特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无不受到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风水理论,就是中国古人研究如何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

中国历代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均蕴涵风水理念;广阔的聚落及各地民居,皆可见风水之约定俗成。

正是风水理论的影响,才形成了“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

一、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

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园林设计的真谛所在。

2.依山傍水原则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依山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

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从山脚一起到山腰。

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

二、园林地形设计中的风水学园林地形设计,包括山地、斜坡、台地、平地的竖向设计等,主要内容是人工挖湖、堆山,其要旨是山势山形的营造。

无论是大地形的改造还是小地形的营造,都应在风水学理论指导下进行。

风水环境选择的方式方法虽然众多,然归纳起来其精髓为龙、穴、砂、水四大要素(有书将“向”加人,统称“地理五诀”),其原理是“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大准则。

风水术借用了民间有关龙的观念,称蜿蜒曲折的山为龙脉,或称山龙;称源远流长的江河为水龙。

龙,又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病龙、死龙、来龙、去龙、直龙、横龙、飞龙、潜龙之别。

浅议风水理论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启示

浅议风水理论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启示

风水研究更是得 到了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的资助。“ 取其 精华 , 去其糟粕 ” 是我们对待 中国传统文化 的态度 , 同杠 , 于风水 , 对
我 们 也 应 当如 此 。 园林 作 为 一 种 早 已有 之 的 艺 术 形 式 ,它是 时 代 气 息 与 特
容和手法 , 亦步亦趋 , 始终未 能形 成具有 中国地域文化特 色的
园林 文 化 时 , 应 该 加 强 对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学 习 吸 收 、 承 发 更 继
1 风 水 的涵 义
“ 水 ” 称 山水 之 术 , 我 国 历 代 先 民 在 数 千 年 的择 居 风 又 是 实 践 中 ,根 据 对 自然 的细 致 观 察 以 及 实 际生 活 的 体 验 而发 展
K e rd g o a y; nd c pe;ee e e y wo s: e m nc La s a r fr nc
中 国园 林 曾经 在 世 界 园林 艺 术 史 上 留 下 了辉 煌 ,对 西 方
不 明的运作原 理 , 古代风水师 的故作神 秘 , 在近代 中国 , 风水 被 当作 “ 封建迷信 ” 批倒斗臭 ”但 任何存在必有 其合 理性 而“ ,
关键词 : 水 ; 风 园林 ; 鉴 借
中 图分 类 号 :U 8 T 9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8 2 (0 0 0 一 17 O 10 — 30 2 1 )5 O4 一 2
A p oetc n tu t no a d nfn s u h o yo nihe me t rj c o sr ci fg r e e g h i e r f l tn n o t e g
LI T口 U 0
( h n qn Ho g i a dc p n ie r gC . T C o g ig4 1 2 , hn ) C o g ig n xn gL n sa e gn e i o , D, h n qn 0 1 1 C ia E n L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长达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风水学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风水学对古典园林选址、园林造景手法、园林组成要素的影响,揭示风水学内含的科学性。

通过分析风水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阐述时代发展背景下风水学的意义。

关键词:风水古典园林景观学民族文化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体验,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了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质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术”。

作为贯穿中国文化始终的风水术,对中国古典园林同样存在深远影响。

1、风水理论与园林的关系1.1风水与园林选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术选址的核心要义。

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青龙、白虎砂山,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弯曲的河流等。

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作为清朝皇家园林,山庄选址遵循风水原则,即背靠狮子岭,山势起伏;左有磬锤山为青龙、右广仁岭为白虎外护;热河天然流经山庄东面,人工引河入庄,并辅以原有山泉形成水抱之势;山庄定向吉利,坐北朝南。

从科学的生态环境选址讲,山庄背山有利于阻挡北方冷空气;东西有山做屏障利于防守;山庄坐北朝南取决于北半球采光需要.它是根据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出的一套选址理论。

但风水学强调的宝地,却存在其迷信的一面。

一个地方的兴衰取决于当时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承德山庄虽兴盛一时,但在清朝末年却依然抵抗不了中国国力衰落的大趋势,最后没落。

1.2风水与园林造景手法在园林造景中,属风水理论“掇山理水”对园林造景影响最大。

所谓“掇山”,即人工堆造假山;“理水”即人工修缮水景形状。

“一池三山”是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常见造景形式。

以留园为例,留园中部以山水为主,水池中一池三山布局以水池东北角“小蓬莱”岛为中心,与“小蓬莱”岛毗邻一个半岛,上建有方亭“濠濮亭”,于“濠濮亭”向西北眺望,可发现西北角还有一个小岛,与曲桥相连。

留园在造景之初通过掇山理水使三岛融入水中,形成“一池三山”之态。

浅析传统风水理论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风水理论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风水理论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应用文常春1,钱达2(1.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摘要】我们国家在风水理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园林规划设计受到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能够促进自然环境与景观环境和谐相处,使得园林风水理论在项目选址、规划布局、植物配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风水理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7)35-0208-02引言在我们国家,传统的风水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普通的园林,风水理论在规划设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园林规划设计也受到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

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传统风水理论使得园林规划设计在具体的园林植物配置实践中更具合理性,是目前园林设计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1风水学概述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学”。

早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风水理念的雏形。

当时虽然没有风水一说,但人们已经开始择地而居,选择温暖、安全的栖息地生活。

随着先秦时期《周易》的出现,风水学说体系初步形成,到了唐宋是风水学说的鼎盛期,而明清则是风水学说的普及阶段。

而如今的风水学说,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摒弃了封建迷信的部分,科学合理地布设景观,使风水学真正成为了一种自然美学。

在现在园林设计中,我们不但要考虑整体的设计与园区的各功能的协调关系,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进行设计,以便创造出既有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又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的较完美的环境空间。

2基于传统风水理论的园林植物设计2.1“天人合一”论的植物风水分析在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中,内容上有着明确的要求。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园林建设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常被世界誉为“园林之周”。

我国独特的园林规划
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到古老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园林规划和设计
上受风水理论的影响比较深刻。

本文对风水理论、风水理论坚持的基本原
则和风水理论喜爱现实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水理论园林建设应用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园林建设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国通常被世界誉为“园林之周”。

我国的园林设计和规划相关
方面的理论非常丰富,我国独特的园林规划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都受
到我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上受风水理论的影响比较
深刻。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风水理论,就是中国古人研究如何
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
代的景观规划设计。

我国从古到今的园林规划设计都蕴含了风水理论的相
关内容,正是源于风水理论的影响,我国古代园林才形成了“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

1风水理论的概述
风水理论通常被称为卜宅,青乌等,是古老时代所形成的山水之术,
这种古代形成的风水理论中掺杂了许多封建迷信和玄学的成分和色彩。


入近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被。

风水理论对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

风水理论对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
实施检索
(全部文献)命中29400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期刊类)命中24700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会议类)命中621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学位类)命中472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谷歌学术(关键词检索)命中847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超星读秀学术搜索(高级检索)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命中39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高级检索)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命中8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快速搜索)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命中29条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CNKI(跨库检索)
信息检索
实施检索
命中112条
信息检索
获取原文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检索结果分析
“分金立向”的应用
“分金立向”在风水中知识以山向为基础中轴线,来对基址中的大规模 建筑群进行组织,这在观念上使得山川的形式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这在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中也有所体现,在具有一定的规模的空间或 者建筑群中,可以通过中轴线组织的方式,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 空间以及建筑形体,以较为准确的尺度今次那个灵活的组合,从而形 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在形式上统一的整体,真能保证园林景观的空间 和群体的主题有条不紊的进行排序,不但具有艺术性的美感,而且又 有一定的戏剧性,能够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还可以令置身于其中的 人感受到愉悦的心情。“分金立向”这种风水理念,不仅对于古典园林 的整体排布以及格局的构成具有借鉴性意义,而且对于先进的园林空 间的规划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在我国,风水是一种现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一门选择合适的地方的学问。

相传其创始人是九天玄女,较为完善的风水起源于战国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普及,风水曾一度被人们视为迷信活动。

但是事实上,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就会逐渐认识到风水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且是一门科学。

风水的核心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水主要是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等的选址与建设。

伴随风水学的发展,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拟从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两个方面,来探索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

一、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首先,风水理论对于园林选址的影响。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是最注重园林的。

“相地”,实质是考察周边的环境,进行地址的选择,这也是古代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所在。

根据古代的风水理论,最为理想的选址无疑是要求有山或有水。

风水以择定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为最终目的,而园林则以选择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为基础,还要加以更多的人工修饰。

但是,风水选址也着力追求一种幽静空间,它要求:后有靠山屏障,左右沙山环抱,前有朝案围拱,出入循水口穿行。

这种幽境空间,既可以藏风聚气,亦可以充分满足古代士大夫们清高脱俗隐逸遁世的心理追求。

其次,风水理论对于植物种植的影响。

根据我国传统风水理论的观点,理想的风水宝地必须要有行局佳、气场好、水青水秀、风景宜人。

风水思想十分重视种植园林树木,主张在城镇、村落或者居宅庭院内外种植园林树木。

这样可以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维护小环境生态,使村落、庭院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和有生机。

并且在园林内种植的植物的种类以及种植方式都是很有讲究的,如不可在门前种植大树,门前有大树易隔挡阳光,阻挠阳气生机进入屋内,同时屋内阴气不易驱出,还会使人出入不方便和易招雷击。

同时又认为,东种挑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

这不仅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朴素哲学观,而且也充满了科学的依据,并且符合当今生态学甚至是医学的相关要求。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提要: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种植培植、园林借对点补组景手法、水口园林等,都是从风水理论中借鉴和变化而来的。

关键词风水理论;传统园林;影响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

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

近十多年来风水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在建筑学、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

但风水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风水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对今天的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也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园林选址园林选址是造园的首要工作,也就是“相地”,进行造园前的园林环境选择。

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深得其精要。

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

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

”[1] 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

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

村庄眺野,城市便家。

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

风水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

风水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

风水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郭逸凡1引言多年来,学术界对于我国古代园林的研究颇多,但囿于各种原因,罕有关于古代园林与风水之内在联系的研究,致使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风水对于古代园林创作的渗透与影响,也使我们多从山水诗画的角度而罕有从风水的角度来评价与赏析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以创作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园而著称于世,而我国古代风水亦以审辩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术”而流传至今。

作为我国古代山水文化体系的两个重要成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2风水与园林的关联由于园林和风水都追求一种幽曲深邃的环山环境,因此二者在环境结构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园林的发展也多以风水的环境结构作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叠山布景。

园林与风水的不同支出在于:风水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主;而园林只是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基础,更多的是加以人工修造,但其最终结果还是作得“宛若天开”。

但在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及现代,许多园林的修造都没有脱离风水的基本结构。

风水讲求理想环境,包括幽雅的山水环境,除自然风景外,还有一种玲珑典雅的山水,也就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讲求“意境”,追求一种闲情逸致的境界,所以园林的特点除“奇”之外,更强调“幽”,“幽”又通过“曲”来实现,“曲径通幽”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

中国古代风水思想也追求环境的意趣,追求山水、道路的“屈曲有情”,如《阳宅撮要》中所言:“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博山篇》“论水”中对水的要求是:“水近穴,须梭织,到穴前,须环曲。

”《论阳宅》中说:“路要环,水要缠。

”可见风水理论中极为强调形局奇巧、山环水抱、道路弯曲、视景幽深,这与园林追求的“幽曲奇巧”的景观特点有着明显的共性。

“风水”只是名称而非真正的风和水,又称山水之术,是我国古代建宅、造园的主要理论依据。

《风水辩》曰:“所谓风水者,取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低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相之,又其第二义也。

风水理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风水理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风水理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论文风水理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论文摘要:风水学不单是传统文化,还是一门科学。

近些年,国外学者纷纷对风水学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

风水对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与环境观、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的形成与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历代传统园林规划设计都注入了风水理念。

基于此,主要分析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 风水理论综述风水属于环境科学,最早应用于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中,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不排除有合理的部分。

只要遵循道法自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理念,皆称为合理。

在风水中,选址的基本格局就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何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简单说,后有靠山,左右有砂山,前有曲水萦绕,基址恰好处于山水之中,地势平坦且有一定坡度,这样的地理环境也就是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风水格局。

人们平日里提及的“地理四科”,指的是龙、沙、水、穴四项,它们是关于风水论述选取模式中的一些挑选方向,很多都明了地体现在了风水的格局上。

所以,依此可以看出,在此背景下的封闭空间及自然的环境,对于优良的生态局部小气候的构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背山及面水分别可以很好地抵制寒冬里的冷空气和承接仲夏里拂面而来的徐徐清透凉爽之风。

朝阳能够摄入充足的阳光;临近水源能够便捷获取平日里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位于河畔阶地,可以获得膏腴的土地来耕种,且可躲避洪水之灾,植被能够维护水土的平衡,从而很好地调节小气候。

如果生态环境有着很好的`风水格局,那么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助推作用,所以也就成为人们眼中的风水宝地。

2 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的应用2.1 风水理念在园林景观选址中的运用“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是风水学理论选址原则,而园林景观的现场勘察就是明确现场的地势、土壤、河流、地下水、地表水、植被、建筑、地下构筑物及气候、区位、交通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综合评价。

并且要重视对风景园林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的观测,以保证规划设计真正成为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0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0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指导老师:衣学慧

员:刘军伟 王沙沙 岳 媛 赵伟恒 李荣荣
五 、 水口园林
水口园林
概念:山石犬牙交错、清流左环右绕、建筑各抱地势、树木郁郁
葱葱的风景之地。
·
水口园林
来源:风水中的水口,是指水流的入口和出口。古人一方面认识到水
流会影响气场:“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顺
建筑桥台、楼塔等物,增加水口的锁钥之势。
·
水口园林
特点:以水口关锁缠绕、变化多端的真山真水为基础,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建筑质朴、山水天然
·
阴灭阴阳之气以尊民居。”另一方面又认为水主财,所以特别注重水口, 把它看作保护神和生命线。
·
水口园林பைடு நூலகம்
作法:普遍作法是以桥作关锁,辅以树、亭、塘;人文层次较高的 地区则以文昌阁、奎星楼、文笔塔等高大建筑为主,辅以庙、亭、堤、 桥、树等。
·
水口园林
择地要求:为求得开天门、闭地户的优秀风水环境,水口处理时须

「风水与古典园林分析」

「风水与古典园林分析」

风水与古典园林浅析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具的体系。

从世界建筑文化背景来比较,其中一个极显著的特点是,在古代,都邑、村镇、宫宅、园囿、寺观、陵墓等从选址、规划、设计及营造,均受到风水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亦是如此,大到造园理念和选址,小到建筑设计、掇山理水和植物配置等都受到了风水的深刻影响。

下面我将从风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风水理论对我国古典园林的渗透和影响。

一风水学中的相关理论1)天人合一说。

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宇宙观,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国古老哲学的始终,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应是人类顺从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良好关系。

风水学的“天人合一”来自于人们对自然山水及山川的欣赏和崇拜,其哲学基础与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古典园林以“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为主要创作原则,在营构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

古典园林强调山水二因素的重要性,体现出人们对自然山川的崇敬,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佳体现。

2)藏风得水说。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和风水理论的核心。

晋郭璞著《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由此可见,古人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充满“生气”的生态居所,在选址时前有朝案围拱,后有靠山屏障,左右有龙虎砂山环抱,出入循水口穿行,既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且对去水口也有严格要求,最终要“藏风聚气”,营造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

二古典园林中风水观的应用与实践古典园林选址及布局受藏风得水说的影响,古典园林选址时一般要求“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

所谓. “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就是指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祖山),左右有次峰或冈阜的左辅右臂山(青龙白虎山),山上要保持丰茂的植被,前面弯曲的水流;水的对面还有案山、朝山作为对景;基址正好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且有一定的坡度。

浅谈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风水术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风水理论的哲学内涵与理想的风水模式,重点论述了风水理论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运用。

分析了风水理论对回归景观设计的原则有指导意义,并有很大的必要性。

风水的理想模式对景观元素的完善利用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而风水理论对景观设计中一定区域内的轴线确定,景观格局的形成,均有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水理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景观选址;景观元素;区域景观视线Abstract: The geomancy is one part o f China’s ancient cultur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y of geomancy theory and the ideal geomancy model, and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and use of geomancy theory on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also thinks that the geomancy theory has guidance significance to the retur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is of a great necessity. The geomancy ideal model has a good effect for the perfect util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elements, and also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determining the axis within a certain area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forming the landscape pattern.Key words: geomancy theor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landscape site; landscape elements; regional landscape view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风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工业时代的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反省,人们对城市的作用与功能,形式与结构、景观与生态,展开了新的思考。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关 键词 : 风水 理论 ; 风 景 园林 ; 规 划设 计 ; 影响 ,
因为 社会 发展 以及 科 学技 术等 因素的 影 响 , 风 水理 论 的一 些 内容没 有 科 学 实验 的验证 , 使其 长 期被 当做 一 门“ 准科 学 ” 来对待。 在 社会 发展 的过程 中 , 因为 风水 理论 的 原理 没有 科学 实 验 的支持 , 很长 一 段 时 间 内被 当做 一种 封 建 论 的 一些 内容 已经是我 国所 独
园林 景 观规 划 的影 响 , 有 利于 多 样性 生 物 群 落 的 的培 养 , 从 而创 造 出丰 富 且 多样 的 自然 景观 格 局 。风水 理论 的应用 , 使得 园 林 的规 划设 计 更 好 的尊 重 自 然, 在 规 划 和建 造 中更 好 的体 现 可 持续 发 展 的 理 念 , 使 得 城 市 景 观与 自然 更 其次 ,风 水 理论 使得 景 观 园林 的规 划设 计 更多 的考 虑地 理 环境 的勘 察 。 风水 理论 中有更 多 的地 理环 境 的 内容 ,在选 址 时会 更 多 的考 虑 周 围 的土 地 、 水 源等 自然 条件 和要 素来 完 成 相关 的 地理 学勘 察 , 在地 貌 和 地形 条 件确 定 的

风水 与 园林规 划设 计的 历史 分析
风 水理 论 是一 种关 于城 市 、 住 宅 或者 墓地 等 选址 时 所 要考 虑 的地 理 环境
以及 自然 环境 的地 形 、 地 势 以及 水 文 条 件等 特 点 , 以此 来 分 析选 址 地 域 的 优 劣 吉 凶以及 建 筑物 整体 布 局上 的 阴 阳调和 度 等 , 并 在此 基 础上 进 行观 察 和判 断, 选 择 条件 最 优的 地方 作 为最 终 的选址 地 点 的一 种理 论 体 系 。风水 理 论 在 我 国 有较 长 的发 展 历史 , 主 要有 形 势 宗 和理 气 宗 两 大派 别 , 前 者 注重 对 于 山 川形势 、 生 态 特征 以及 景观 等诸 多 因素 的 申辩 和 选 择 , 并 在 对 这些 影 响 因 素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

风水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影响


对 风水理 论进 行概 述
意。 总体来说形、 势之间就是一种空间构成关系且具有对立性, 并且是 由轮廓 和 细节 、 远 和近 、 总体 和 局部 、 大 和 小 以及 整 体 和个 别 构成 的 , 它 们 之 间也 可 以进 行 相互 转换 。形 势 说 除了对 形 势 的基本 概念 进 行 界定 之 外 , 还 对 度量 标
园林绿 化
风水理论对风 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影 响
刘媛 媛, 叶碧花 广东 深期 I
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普利斯设计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1 5 1 8 0 0 0
摘要: 风 水理 论对 于 我 国的风 景 园林 设 计规 划 有 非常 重 要的 影 响 , 从 风水 理 论 的角 度 来看 , 园林 规 划应 该 崇 尚 自然 。本 文 首先 对风 水理 论进 行概 述 , 然后 对风 水理 论和 风 景 园林设 计 规划 之 间的 关 系进行 描述 , 最 后分 析风 水理 论 对风 景 园林设 计 规 划之 影响 。 关键 词 : 风 水理 论 ; 风 景 园林 ; 规 划设 计 我 国 的文 明 已经有 五年 多 年的历 史 , 园林 规划 设 计也 在 古代 文 明 中 占据 非 常重 要 的地 位 , 我 国在 世界 上享 有 “ 园林之 国” 的称 号 。现 阶 段园 林 的设 计 理 念 以及 规 划 的形成 , 与 我 国的 传 统文 化 是分 不 开 的 , 尤其 是 在 设 计 和规 划 上 对 其影 响最 大 的文 化要 数风 水理 论 。 将 风 景 园林 的规划 设 计与 风水 理论 相 结合, 就 可 以建设 出不仅 具有 传 统文 化特 征 , 也 具有 现代 化 特色 的风 景 园林 。

园林景观设计——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风水学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

风水学对园林的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人们追逐理想环境的一种表现,无论在园林景观的选址、规划及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应用等方面,都涉及风水学理念,文章便将浅议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水论。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风水学;植物造景1 风水学的概述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学”。

早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风水理念的雏形。

当时虽然没有风水一说,但人们已经开始择地而居,选择温暖、安全的栖息地生活。

随着先秦时期《周易》的出现,风水学说体系初步形成,到了唐宋是风水学说的鼎盛期,而明清则是风水学说的普及期。

而如今的风水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了封建迷信的部分,科学合理的布设景观,使风水学真正成了一种自然美学。

在现在园林设计中,我们不但要考虑整体的设计与园区的功能与整体的关系,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民俗、生活习惯等进行设计,以便创造出既有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又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的较完美的环境空间。

2 风水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1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即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方的气候决定了房屋的顶棚和墙体厚度),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

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比较简单。

总的风格是开朗大度。

江南风格: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

组群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

城镇中大型组群(大住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很多,而且带有楼房;小型建筑(一般住宅、店铺)自由灵活。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以颐和园为例姓名:学号:课程名称:园林景观史论任课教师: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日期:2017年4月风水理论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以颐和园为例【摘要】风水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它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文以中国风水简介和风水理论为起点,研究了风水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并以皇家园林颐和园为例,论证风水在基地选址、整体规划、建筑布局、植被搭配中的应用。

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风水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风水中国传统园林风水理论的发展颐和园风水又名青乌术、青囊术,是中国古人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为为了寻求理想的生存居住环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

在古代村镇、宫宅、园囿、寺观、陵墓等从选址、规划、设计及营造,均受到风水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亦是如此,大到造园理念和选址,小到建筑设计、掇山理水和植物配置等都受到了风水的深刻影响。

我试从风水的角度出发,以颐和园为例探讨风水理论对我国古典园林的渗透和影响。

1 风水三大理论1.1 天人合一理论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国古老哲学的始终,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应是人类顺从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良好关系。

风水学的“天人合一”来自于人们对自然山水及山川的欣赏和崇拜,其哲学基础与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古典园林以“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为主要创作原则,在营构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

古典园林强调山与水两种因素的重要性,体现出人们对自然山川的崇敬,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佳体现。

由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衍生出了因地制宜的理论。

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这正是园林设计的真谛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种植培植、园林借对点补组景手法、水口园林等,都是从风水理论中借鉴和变化而来的。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

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

近十多年来风水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在建筑学、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

但风水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风水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对今天的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也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园林选址园林选址是造园的首要工作,也就是“相地”,进行造园前的园林环境选择。

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深得其精要。

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

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

”[1] 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

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

村庄眺野,城市便家。

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

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

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2] 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园冶》在“相地”过程中把造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类型,尤以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受用心专注服务专业风水思想影响最深,最能体现风水理论的环境景观要求。

如山林地:“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

……槛逗几番花信,门弯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千峦环翠,万壑流青。

”村庄地:“古之乐田园者,居于田亩之中;今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

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垒者四,包卑无论,载竹相宜。

”郊野地:“郊野择地,致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

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之版筑,构擬习池。

开荒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

……月阴清微,屋绕梅余种竹;似多幽趣,更入深情。

两三间曲尽春藏,一二处堪为暑避。

”[3] 可见,这三种园林地的选址都讲究利用天然环境,山环水绕,幽曲有情,能体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园林景观的特点,这正同中国风水思想所极力追求的理想环境相一致。

《园冶》书“相地”的许多方法源自于风水理论的“相地”方法,如“卜筑”、“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开池垒山”以及“依乎平冈曲坞”(近似于风水地中的马蹄形凹地)等。

中国古代造园家们在进行园林选址(相地)时都以风水思想为指导。

清乾隆时曾在圆明园内作画的法国传教士韩国英(P·Pierre用心专注服务专业Martial)记载了当时一位造园哲匠刘舟关于园林选址意象的叙述:“他们首先追求的是空气新鲜,朝向良好,土地肥沃;浅冈长阜,平板深壑,澄湖急湍,都要搭配得好;他们希望北面有一座山可以挡风,夏季招来凉意,有泉脉下注,天际远景有个悦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线。

”[4] 则清晰地显示了风水的美学思想。

清代档案记载,世代供职于皇家建筑规划设计事务的建筑世家样式雷,每有宫苑、陵寝等设计规划,都要与钦派风水官员同赴实地相度风水,还要绘制专门的风水地势画样。

[5] 清代北京著名的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等大型皇家园林,显然是以风水思想作为选址(相地)机理的。

类似例子在私家园林的建造中不胜枚举,因为私家园林大都是园、宅一体,私家园林选址受风水思想的支配实属当然。

由上所见,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都受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指导。

过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的评价和研究,多是从诗画的角度,借用古代画论、文论的诸多论说;而很少取风水理论的,以致于不能全面解释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

二、园林规划风水地是“精之所聚,气之所蓄”的地方,其自然景观常因“灵气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所钟”而显得“山吉水秀”,成为风景优美之地。

园林是帝王、望族、名人雅士们采用移景于庭、聚景于园的手法建造,是对自然景观的微缩或再创造,追求“幽曲奇巧”的山水环境。

可见园林和风水的共同特点都追求一种幽曲有情的理想山水环境;不同点仅在于:风水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主,而园林只是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基础或加以人工修造,得到宛若天成的景观效果。

所以古代园林的规划布局、修造无不受到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诗人画家,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追求一种怡然超脱的山水环境,晚年得宋之问的蓝田山庄,有辋川绕于舍下,依山傍水。

他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大自然的山水景观,精心规划布局,构建华子冈、竹里馆、孟城坳、辛夷坞等园林胜景二十处,名辋川别业。

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王维在京都千福寺所作的壁画《辋川图》是“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意出尘外。

”从王维诗作《辋川集》和历代临摹其作《辋川图》,可知是一个背山面水、三面青山环抱的幽静山水环境,这同风水思想中的理想环境是一致的,显然他对园景规划布局正是以风水思想为其机理的。

清代北京大型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全园的规划意向上,建有许多大体量大尺度的宗教建筑,居于园景的重要控制点或全园的构图中心,如以佛香阁、须弥灵境作为构图中心控制了万寿山、昆明湖和颐和园的全园。

这种规划的意象正是风水思想中形势说“积形成势”、“聚巧形而展势”理论的灵活巧妙运用,从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总体上丰富了全园的景物与功能内容。

著名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1958年撰文比较南京中山风景区的明孝陵景区和中山陵景区的园林环境规划设计(《园林谈丛》),通过种种分析推测,认为完全可由风水思想的有关理论得到明确的阐释。

如北障陵寝为底景的后龙能挡风,迎纳阳光,夏季招来凉意,使天际远景有个悦目的收束;左右阜丘环护,称为青龙、白虎二砂山,符合“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服”的风水理论;而居于陵寝南面为对景的岗峦,近称案、远称朝,则符合“穴前无山,则一望无际为前空”、“易野一望无际,有近案,则易野之气为之一收”的理论。

[6] 上述事例正是风水理论景观规划思想的体现。

现代著名规划大师吴良镛院士在对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的园林环境规划时就以风水理论进行规划布局的。

[7]三、园林植物的种植配置按照风水理论的观点,理想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青水秀、环境宜人。

风水理论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木盛则生”、“益木盛则风生也。

”清《宅谱尔言·向阳宅树木》中有更详尽阐述:“乡居宅基以树木为毛衣,盖广陌局散,非林障不足以护生机,溪谷风重,非林障不足以御寒气。

故乡野居址树木兴旺宅必兴旺,树木败宅必消乏。

大栾林大兴,小栾林小兴,苛不栽树木如人无衣,鸟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无毛,裸身露体,其保温暖者安能在欤……惟其草茂木繁则生气旺盛。

护阳地脉,斯为富贵坦局。

”《周易阴阳宅》也有类似的记述。

说明园林树木景观对形成“吉地”、“龙穴”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所以风水思想十分重视种植园林树木,主张在城镇、村落、居宅庭院内外种植园林树木。

这样可以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维护小环境生态,使村落、庭院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和有生机。

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载:“于(村落)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

”强调园林树木种植配置要适当,不要过稀和过密。

风水理论对园林树木种植配置的方位、品种也有特殊要求。

如不可在门前种植大树,“大树压门,无女少男”、“大树当门,六畜不存”,门前有大树易隔挡阳光,阻扰阳气生机进入屋内,同时屋内阴气不易驱出,还使人出入不方便和易招雷击。

清高见南《相宅经纂》则规定:“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门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

”风水理论的这些特殊要求,貌似无稽之谈,实则具科学道理,不仅符合园林树种的生态特性,而且咳满足改善城镇、村落、居宅庭院的小气候和人们观赏的要求。

风水理论中重视园林树木景观和配置的思想无疑中国传统园林的营建和园林植物的配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日本最早的造园学著作《作庭记》中,可以完全清楚地看到风水思想对园林植物种植配置的显著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影响。

其“树事”载:“在居处之四方应种植树木,以成四神具足之地。

经云:有水由屋舍向东流为青龙。

若无水流则可植柳九棵,以青龙。

西有大道为白虎,若无,则可代之以七棵楸树。

南有池为朱雀。

若无,则可代之以九棵桂树。

北有丘岳为玄武。

若无丘岳,则可植桧三棵,以代玄武。

如此,四神具备,居此可保官位福禄,无病长寿。

”[8] 众所周知,日本造园艺术是从中国传去的,中日园林艺术存在着渊源关系。

《作庭记》中所反映的日本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晚唐、两宋时期)的造园思想和手法,也可以说反映了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艺术的一些重要内容。

风水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若不曾对中国园林产生过重要影响,则很难理解风水思想会对日本园林产生如此之影响。

四、园林组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因地制宜,随形就势,构思高超,极富变化。

主要表现手法有借景、对景、点景、补景等,这些手法均与风水理论有着很深的关连。

1.借景: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中着重提出的艺术手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