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驮经
赞美洛阳白马寺的诗
以下是赞美洛阳白马寺的诗以及赏析:
《宿白马寺》
张继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此诗为七绝,描写安史之乱后的白马寺。
首句用了白马驮经的典故,眼见断碑残刹,不禁惆怅满怀,一番触景生情的凄凉场景。
诗人以白马寺的历史沧桑来寓人生之感慨,以风雨中的“羁思”来写岁月之磋跎,由此抒发了诗人对朝代更迭的伤感和对自己身世飘零的孤独。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郊,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67年),距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
它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所寺院,也是现今保存的最古老寺庙。
历史上曾有不少名僧大师云集于此,译经传教,著书立说,使之成为我国古代佛教的一大中心,被称为我国佛教的“释源”、“祖庭”。
唐宋时,寺内僧侣多达1000余名,盛极一时,清晨或黄昏,钟声传数十里,“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张继是盛唐诗人,他的《枫桥夜泊》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宿白马寺》的这首诗名气则小多了,但依然不失为佳作。
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
边鸣”的佳话。
因此,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从琵琶曲《白马驮经》的结构技术特点看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作品的风格意境
进入 中国的开始 ,同时也是体现 我中华 民族海 纳百川 ,开拓 创新博 大 胸怀 的见证 。不断 的开拓创 新、适 时吸取 新鲜的东西 充实 自己化 为 已用 ,他 山立之 石用之攻玉 是我中华 民族 五千年 的文 明能够繁衍 不息的精神 。同时也是刘 德海 先生提倡 的求创新发展 的一贯主 张。 白马驮经 的典故意喻深远 表现 了纳新创新 的精神 ,用此立意 展现 出 刘德海先 生长期追求 的创 作理念 。白马驮经充满 悲凉辛苦 的过程体
了 以往轮指 在一弦做旋 律的常规 ,而 是转到里 弦作 为陪衬 的效 果出 现 。旋律 线则先是用 一个分弦重 音开头再 由左 手勾带来完成 ,这就 形成 了清 新舒缓 的单音 旋律主调 。当和里弦温 婉长轮指 的逆 向搭配 时 ,便 形成 了与 以往听觉上相 反 ,有趣 的化 学反应 。初演 奏长轮里 弦经 常要注意轮指 的出指 的幅度 ,如果不在 意很容易触碰 他弦造成
果 强 调 出 了主 题 。B 段 作 为 乐 曲 旋 律 的 延伸 , 平 静 舒 缓 带 给 人 无 限 的
弦 中演奏 单纯泛音和勾 抹反弹泛音技法 ,模仿马蹄 行进 的感觉 非常 形象 ,好似 白马 由远到近缓 缓而来 的出现在 了人们 的视野里 。 白马驮经全 曲运用 了大量长篇 幅的轮指 ,依 靠轮指 的速度 和力 度来 掌控 旋律 的变化 。里弦与外 弦双 向发音体现 出乐 曲的层次感和
们 结 伴 返 回 洛 阳 。从 此 , 在 洛 阳 的 白马 寺 变 成 了 中 国最 早 的佛 寺 。
一
这种 技 法 做 早 出现 在 刘 德海 先 生 1 9 6 0 年 的作 品 《 月光 变 奏 曲》 中,大指 按音 使得 左手 扩大 了在 演奏 高音 时音 域 的距 离将音 程 与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地区。
而“善土”,则是对这片美丽的土地所取的美好称谓。
这里地势平缓,水土丰沃,物产丰富,春有百花盛开,夏有清风凉爽,秋有硕果累累,冬有白雪皑皑。
中州善土是一个美好而宜居的地方,更是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在中州善土上,有一座古老的山峰,名为白马山。
这座山并不高,却是当地的一处圣地。
相传,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时,白马山就已经是一处重要的禅修道场。
不少来自印度的高僧、译经人曾在此停留、讲经、修行。
据传,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此谒访一位高僧,被感动而写下了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
因此,白马山也被人们称为“文圣之山”。
白马驮经,就是佛教在中州善土白马山上流传的一部重要佛经。
这部经典的作者并不确切可考,但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佛教大师参与了它的编纂、修订和传播。
大概公元五世纪,印度大成就者慧思尊者曾在白马山上听到这部经典的诵读,决心将其翻译为汉文并传入中国。
后来,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地辗转了多年,站在白马驮经前沉思苦想,终于领悟了讲经人说的深奥道理,回国后将这部经典带回大唐。
白马驮经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佛教“南北宗”的基本宗要和诸多禅理深义。
它共分四卷,上下共六十条,主要介绍了“无上道”和“一切法性”的真谛。
这部经典具有很高的哲学思考和禅修实践意义,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白马驮经强调的是人心和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试图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找到真正的自我与周围事物的真实联系。
在佛教中,人也是万法之一,人心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
只有通过对自我内心的探查和调整,才能真正调和自我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对于今天的现代人来说,无疑也是极具启迪意义的生命教育。
总的来说,中州善土白马山是佛教文化和禅道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
白马驮经,乃至整个禅宗的发展史,都留给我们极为宝贵的遗产和启示。
我们应该像古人那样,踏上白马山的土地,静心思索,感悟禅机,领略禅宗的力量。
古诗宿白马寺翻译赏析
古诗宿白马寺翻译赏析《宿白马寺》作者为唐朝诗人张继。
其古诗全文如下: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前言】《宿白马寺》,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唐代白马寺规模宏伟,香火最盛。
安史之乱后,白马寺遭到巨大破坏,张继于“安史之乱”后抵洛,夜宿白马寺,目睹兵燹之残状,触景生情,遂作。
作者由景触情,由眼前白马寺的残破情景,联想到当年白马驼经的辉煌过去,触景生情,乱世之中自己羁旅他乡,浓浓的乡愁又扑面而来。
【注释】①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十二公里处。
建于东汉水平十一年( 68 年),是我国最早的一座官办佛寺。
②白马驮经:传说汉明帝遗使去天竺(今印度)求佛法,有天竺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至洛阳,同时有白马驮经而来,故所建佛寺名白马寺,白马驮经即指此事。
典出南北朝《汉法本内传》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四:“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
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
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
金神号曰佛。
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
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
”③刹:佛寺。
④萧萧:风声。
⑤羁思:即羁旅之思。
在外做客思念故乡的心情。
【翻译】汉代白马驮经的事早已过去,只剩下断碑和残破的古庙留下遗迹。
这茅草房上吹起了萧瑟的秋风,一夜的浙沥秋雨给人带来了多少别思离情。
【赏析】诗先写入白马寺时所见所感。
作者从眼前的断碑残刹想起白马驮经的往昔盛事,一“空”一“见”的鲜明对比,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他当时的感伤情绪,从中透露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接着,抒写宿白马寺的感受。
破旧的茅屋,萧萧的秋风,沙沙的雨声。
触发起作者思乡念亲的愁情;在这环境的演染与衬托下,“浓”字就显得极为自然而突出。
至此,伤时之恨,身世之感、羁旅之愁在诗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因而使此诗成为继《枫桥夜泊》后的又一写愁名篇。
对比《宿白马寺》和《枫桥夜泊》两首诗,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两者写的都是秋天,前者为“秋风起”,后者为“霜满天”;两者均写到夜晚,前者为“一夜雨声”,后者为“江枫渔火”;两者都写到愁苦,前者为“羁思浓”,后者为“对愁眠”。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善土白马驮经》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篇文章源自《汉书》,以其深刻的内涵、优美的文学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源自东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其中记载了关于马超的一段故事。
马超是蜀汉末年的名将,他生性忠诚,勇猛无双。
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关于白马驮经的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据《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征途中,马超所骑的马不慎伤了腿,无法再行军作战。
马超深感愧疚,他决心要亲自将受伤的马背在身上,以示对它的忠诚和感激。
马超当即跳下马背,将马抬在背上,顶着巨大的压力,迈着沉重的步伐,继续前行。
这一幕感人至深,不仅展现了马超忠诚的品质,更给人们留下了对忠诚、责任、感恩的深刻思考。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并非单纯的战争故事,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圣人对忠诚、感恩、顺应自然的高度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马超的忠诚和感恩之心,超越了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这种精神内核,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传世的经典。
从古至今,《中州善土白马驮经》都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道德典范,引领着人们朝向善良、忠诚、敬业的方向行走。
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亿万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忠诚和感恩的心态。
对于现代社会,"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所传达的忠诚、感恩、责任的品格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生活中,这些品质都是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和提倡的。
忠诚和感恩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暖和希望,责任可以让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力。
作为中国古代名篇之一,《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通过故事的叙述和精准的语言表达,向人们传递了深刻的价值观念,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洛阳·古迹】《白马驮经》
【洛阳·古迹】《白马驮经》2016年新的一年将要来临。
随着白马寺钟声跨越时空的响起,岁末年尾,数以万计的人来到千年古刹,虔诚地为未来祈福!白马寺,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和祖庭的伟大传奇?公元63年,东汉永平六年腊月初七,这一天,一场大傩正在东汉王朝——东汉的第二位皇帝刘庄的南宫中进行。
驱除疫鬼,消灾祈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仪式,此时已经成为这个刚刚从十多年战乱中安定下来的王朝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然而大傩结束后的南宫依然灯火通明,洛河的流水虽然再一次带走了象征疫鬼的火把,却带不走汉明帝刘庄心中那份长久以来的不安。
事实上,自当上太子的那一刻起,这种微妙的不安就从未远离过汉光武帝刘秀的这个儿子。
光武帝跟阴贵人可以说是贫贱之交,刘庄作为第四子能够继承皇位,这跟他的母亲受到光武的宠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说法——子以母贵。
大傩结束后不久,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震动了东汉朝廷。
永平七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紧靠着织女星窜出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洛阳天际。
十六天以后,刘庄最亲近的一个人——皇太后阴丽华驾崩了。
这个打击令刘庄对上天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同时,贵为天子他也切身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就在刘庄沉湎于生命的困惑中时,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方,一种更加开放的智慧学说正在悄悄东传而来。
公元2005年11月1日,大和尚印乐法师的升座仪式在洛阳白马寺举行。
来自中国各省、港澳台及欧美、东亚、南亚等地的佛教界人士和信众一万余人见证了这个中国佛教祖庭新一任方丈的诞生。
今天,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白马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尽管由于历史的变迁,白马寺最初的模样也早已踪迹难寻了,但是站在这被屡次毁坏,却又被重建起来的中华第一古刹,人们不能不心生感慨。
在那个以儒学立国的时代,白马寺却奇迹般地在这古老国度的王城为西传而来的佛教赢得了一席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在今天白马寺西南几里之遥的洛河南岸,是东汉太学旧址。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它讲述的是关于人生的哲学性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这部经典描写了一匹白马的故事,这匹白马从小就被主人视为宝贝,生活的环境和条
件都是如此优越,但是它仍然感到孤独、不安和空虚。
白马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发现自己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物质,更在于拥有一个意义深远的存在,能够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部经典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虚幻的、无法持久且具
有欺骗性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加深刻和内在的东西,需要用心去寻找内心的意义。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的白马,是对我们现代人的一种警醒,它提示我们不要过多的沉醉于物质世界,而是应该寻找内心深处的意义和价值,并努力去实现它们。
这部经典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个人追求,而在于为我们的家庭、社区和整个
世界做出贡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关爱和关心,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
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和幸福。
总之,《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启示人们长久以来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的迷茫和不安,它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关注内心的意义并通过我们的行动去实现它们。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并遵循这一哲学思想,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发现真正的幸福并对
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明丁云鹏《白马驮经图》,工整秀雅,写心传神
明丁云鹏《白马驮经图》,工整秀雅,写心传神明丁云鹏《白马驮经图》工整秀雅,写心传神文章来源_网络明丁云鹏白马驮经图绢本设色130.9cm×54.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的是东汉蔡愔去天竺求佛经的历史故事,画中由一白马背驮装有佛经的红箱,经箱置于草绿色的马鞍垫上,一马俯首向前奔走,前有牵马夫和引导者,后有两人跟随,一为沙门摄摩腾,一为竺法兰;其他几位像僧人,在路边观望与送行。
画面背景几棵参天大树,树根露土,树干粗壮。
署款“乙丑秋日,奉佛弟子丁云鹏拜写。
”钤印二:“丁云鹏印”、“南羽”。
收传印记有清乾隆鉴藏八玺,“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
他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
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
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
其画以人物、佛道最负盛名,论者谓,在明末人物画家中,丁云鹏与陈洪绶、崔子忠成鼎足之势。
早年人物画工整秀雅,晚期趋于沉着古朴,丁云鹏是仇英之后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他工给的笔法不下仇英,而高古文雅似又过之。
他最擅长的是佛教题材,佛祖、菩萨、罗汉在他笔下既栩栩如生,又庄严肃穆。
该图简单的背景配置,将人物形象衬托得格外鲜明,人物的形象赋予凡人的情采意态。
画面下部一位手持拐杖的长者,正在神采奕奕地与在旁的一位僧人谈笑风生。
此画构图紧凑,疏密有致。
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且眉目传神,动态自然,无娇揉造作之嫌,作者善于表现各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达到“传其神”、“写其心”的惟妙惟肖、情浓意深的艺术境地,笔墨细秀清隽,设色洁净妍雅,浓淡适度,分寸恰当,配景简洁明快,墨笔写成的枝干劲健有力。
《明画录》中记载关于『道释』一类叙曰『古人以画名家者,率由道释始』,可见道释画的地位之重。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了方便传播佛教教义,寺院壁画成为佛教绘画的重要场所。
魏晋时期道释人物画长期处于主流地位。
自唐宋以来,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崛起,道释人物画的地位有所下降。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古称中州,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曾是古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历史悠久的中州善土,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中州之地,成为了中原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道教文化独具特色,对于中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州有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便是“白马驮经”的地方。
白马驮经,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南郑山,是中州地区最古老的道教圣地之一。
相传道教创始人老子曾在此地骑着一匹白马停留,并在此地传授道教经典。
这里被誉为“中州道教的发源地”。
白马驮经,也是郑州市郊外最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走进白马驮经的境内,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
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苍翠,空气清新,山泉涓涓,绿草如茵,各种鸟鸣虫鸣,让人感到宁静、祥和。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道家文化氛围。
每年的重阳节期间,这里举办精彩纷呈的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每年的“白马驮经”大典。
届时,数百名道教信众会骑马完成一系列的仪式,庄严肃穆地悠然而至,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白马驮经不仅仅是一处道教圣地,也是一座历史遗迹。
在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如张角遗址和白马庙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州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白马驮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了中州乃至全国居民心中的一块净土。
人们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历史气息,体会到深深的文化底蕴。
中州善土,以其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源泉和动力。
白马驮经作为中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州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州依然保持着其古老的风貌和韵味。
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与古老的氛围,远离尘嚣和喧嚣。
白马驮经依然是人们追求内心净土的地方,可以净化心灵,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块独特的文化净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作者:杨艳艳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0年第03期“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
”老舍这句诗中描写的正是享有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的洛阳白马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的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的最初200年中的整个过程都与其息息相关,因此白马寺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因梦而起流传千年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或云四月八日),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
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用白马驮载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
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印度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翌年,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修僧院,这就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在汉代以前,“寺”是朝廷下设的政府机构名称,如大理寺是最高法院,鸿胪寺是国宾馆等。
自从汉明帝让西域和尚在洛阳鸿胪寺译经后,寺就成了和尚专住的地方,全国各地纷纷效法建立寺院,供僧人集中居住。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150多年时间里,有192部,合计395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布局规整古老朴实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佛殿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
洛阳白马寺山门即寺院的大门。
为牌坊式拱券三门洞,中门洞高3.08米,宽2.35米,深3.60米,两侧门洞较小。
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三洞皆以灰砖和青石券砌而成,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该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照片里的黄山】白马驮经
【照片里的黄山】白马驮经
中国佛教史上,流传“白马驮经”的故事。
说的是: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明帝曾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
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
”
于是汉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人,远征西域,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大月氏遇见僧人摄摩腾、竺法兰,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播佛教。
两人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
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专门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马寺”。
白马寺便是我国汉地最早的佛寺。
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内陆的又一种说法。
这一说法在古代佛教徒中流传最为广泛。
位于黄山西海大峡谷东端,石鼓峰至西海门途中的“丹霞峰”,峰前有奇石将“白马驮经”佛教传说的故事表现的惟妙惟肖。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经典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中原大陆上的虚构国家中州,讲述了一个白马驮经的少年志愿者在自己的成长与探索中,发现了这片土地上的善良与美丽。
故事的主人公是叫李炎的年轻少年,他从小生活在中州省的一个偏远乡村里,家境贫困。
在乡村小学里,他读了很多关于中原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深深爱着中州这片土地。
为了弘扬中原的文化和传统,李炎决定成为一名白马驮经的志愿者。
白马驮经是中州古老的传统,而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式微。
李炎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每天驾马驮着经书往返于各个村庄和城市。
他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去影响更多的人。
尽管艰辛,但是他深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驮经的过程中,李炎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
有的人嘲笑他的坚持,认为他是在做没用的事情。
有的人则是对他的行为赞赏有加,认为他传递了一种善良和美丽的力量。
而李炎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他明白到善良和美丽并不是只存在于传统文化中,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能拥有的品质。
在驮经的途中,李炎结识了一个叫小雪的女孩。
小雪来自中州省的首府城市,她有着现代化的生活背景,对于中原传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同。
通过和李炎的交流和相处,她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小雪开始帮助李炎宣传和传承白马驮经,用她的方式传递出中原文化的魅力。
故事李炎和小雪一起举办了一场大型的白马驮经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参与。
他们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人展示了中原文化的深度和美丽。
这次活动也使得李炎和小雪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和信念。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通过一个白马驮经志愿者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原这片土地上的善良和美丽。
小说以现代社会为背景,融入了现代元素,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
这部小说通过较深入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让读者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它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对善良和美丽的积极向往和追求。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第一章:白马驮经的传说在中州大地上有一匹传说中的白马,它名叫白马,因为它的全身洁白如雪,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白马乃是中州的圣兽,它的存在代表着着中州的和平与繁荣。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州深处有一座充满神秘力量的神山,名叫善土山。
善土山上有一处神秘的寺庙,里面珍藏着一部至高无上的佛经——白马驮经。
这部经书拥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据说是由一位娑婆佛亲手所写,其中蕴含着治愈疾病、解除灾难、平息战乱的法门。
白马驮经的神秘与力量也引来了无数的争夺,许多邪恶势力和贪婪之徒为了得到白马驮经,纷纷来到善土山。
他们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之战,导致了中州大地上的战乱与苦难。
终于,一位高僧以无上的智慧和慈悲之心,化身为一位白马,前来守护白马驮经。
从此以后,白马化身成为了中州大地上的守护神,它巡游在善土山周围,守护着这部经书的能量与神秘。
第二章:奇遇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少年名叫李飞,他是一个来自中州边陲小镇的普通村民。
一天,他听闻善土山上的传说,便下定决心前往善土山,希望能够亲眼见到神秘的白马和白马驮经。
在他的旅途中,李飞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善土山。
这时,他看到一匹雪白的马正在山下徘徊,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白马,于是他疾步上前。
“白马啊,我来寻找你和白马驮经。
”李飞祈求着。
白马凝视着少年,它的眼中透露出一种神秘的光芒,仿佛在试探着李飞的内心。
不知过了多久,白马渐渐饶有兴致地接受了李飞。
李飞顺着白马的脊梁跃上了马背,白马飞奔而去。
在白马的带领下,李飞来到了善土山,经历了数次艰难险阻,终于进入了神秘深邃的寺庙。
在寺庙的深处,他看到了那部传说中的白马驮经,它散发出一股神圣的气息。
李飞抱着白马驮经,目不转睛地阅读着,他仿佛沐浴在智慧和力量的光芒之中。
第三章:使命当李飞从寺庙出来时,心中的憧憬和使命感让他决定离开善土山,回到中州大地上,为中州人民带来这部至高的白马驮经。
回到他的家乡小镇后,他将白马驮经传播给所有的村民,教导他们如何运用这部经书的力量。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古代经典佛教经典,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做白马的僧人在中州地区传播佛法的故事。
以下是对《中州善土白马驮经》的简要介绍。
白马是一个小村庄里的和尚,因为他聪明善良,被村民们给予了高度敬重和赞赏。
不久之后,白马决定离开村庄,去其他地方传播佛法。
他在旅途中遭遇了风浪吹袭,饥饿和病痛的折磨,但他依然坚守信仰,心怀慈悲,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
最终,白马到达了中州,一片美丽而祥和的土地。
这里的人民善良友善,生活和谐,但因为缺乏佛法的指导,他们的心灵并不完全安宁。
白马决定在这里安顿下来,并开始传授佛陀的教诲,教导人们内心的修行和禅定。
听到白马传播佛法的消息后,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访他,寻求他的指导和启示。
白马用自己智慧和慈悲心把佛法讲解的浅显易懂,并以自己的言行践行佛陀的教义。
他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用爱与宽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冥想和修行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州的人民逐渐转变,他们变得更加宽容和善良,这个地方也成为一个禅修的圣地。
白马的教诲让人们学会了如何舍弃贪嗔痴,如何修禅定与智慧,如何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圆满。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通过白马和中州人们的故事,告诉人们佛法对人心的影响和力量。
它强调了慈悲、善良、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和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它也表达了对人们心灵和社会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这部经典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反映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并以简洁易懂的语言传递了人们智慧与悟性的启示。
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深度,对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描写中州善良人民与白马共同追求智慧与和谐的佛教经典。
它展示了佛法的影响力和正能量,向读者传递了关于慈悲心、善良行为和内心修行的重要信息,对人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关于善与恶、道德与信仰的佛教经典。
全书共有四卷,分为十六篇,约有两千字。
经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讲述了一位叫做善土的中州国国王与一位来自印度的婆罗门白马驮的对话和争论,通过这个对话,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宗教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问题。
这部经文独特的写作形式和深刻的思考内容使其成为佛教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的故事背景设定于中州国,这是一个虚构的东方国家,以善良与和平而闻名。
中州国的国王叫做善土国王,他非常关心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
在长期治理中,他发现自己对于一些重要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于是决定寻求智者的帮助。
善土国王听说了一个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叫做白马驮的智者,他的智慧和学识出众,因此善土国王决定亲自前往印度与白马驮对话。
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如何处理社会矛盾、如何达到真正的幸福等等。
白马驮通过寓言和哲学思考的方式回答了这些问题,并引导国王探索真实的善与恶,并最终找到幸福的源泉。
整个对话中,善土国王不断质疑和思考,白马驮则用精辟的观点和深邃的智慧引导国王逐渐领悟到真理。
白马驮强调了“善”的重要性,并认为善意和慈悲是与众生平等相处的基础。
他指出,只有当一个人具备真正的善意和慈悲心,才能纯洁地看待世界以及他人,并实现真正的幸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白马驮以大自然的恢弘与人的渺小对比,提醒国王要保护环境和爱护动植物,才能真正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幸福与安宁。
这部经文还探讨了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白马驮认为,宗教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无明,达到解脱和幸福。
他也批评了那些只是形式主义地追求宗教仪式而忽视了内心的善意和慈悲心的人。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白马驮经》是从五祖弘忍这一辈开创了禅宗各流派后,传统禅宗为了继承五祖禅学而编纂的禅宗经典,在禅宗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马驮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它通篇的内容都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人们成佛的道路,是禅宗的一部经典书籍。
《白马驮经》在禅宗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不仅仅是禅宗的入门经典,也是禅宗核心经典之一。
这本经典体现了禅宗的生动性,广度性和实用性。
通过《白马驮经》的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禅宗中一些深奥的概念和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白马驮经》的名字来源于其中一则故事,《白马驮丹经》。
故事中,佛陀前世的化身,为了教育众生,以僧侶为名来到城市向百姓道教。
因为长得非常像佛陀,被一位官员认出来了。
官员为了考验他是否真的是佛陀的化身,让他给千金买一匹白马回来。
佛陀前世拿着千金买了一匹瘦弱的老驴,并告诉官员这匹驴是白马驮丹经的化身。
当官员拿着这匹驴报告给皇上时,佛陀前世让皇上听听驴子说的话。
皇帝派人去查,却听到的是驴子的普通的叫声,皇帝和官员都认为佛陀前世是骗子。
但是,驴子却在旁边说了一句话:“聪明的人会懂我在说什么。
”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不能用眼睛去看物质的形态,而要看用自己的心去理解它们表达的意思。
活在当下,要保持敬畏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需要去掉眼中的“色彩眼镜”,摆脱过去的、模糊的、虚幻的、偏见的观点。
与此同时,也要去掉自我,从而达到彻底的空性和清净的状态。
这部经典所传达的禅宗思想是:只有通过内心的努力去探索、去领悟心性的秘密,才能够真正理解和领悟世界之理,生死之道。
禅宗强调内心的静态修持,它的精神就是在“坐禅”中,释放出心灵的能量,达到超越旧观念限制层面的境界,体现了禅宗提倡的“以念为宗,以禅为门”的宗旨。
《白马驮经》在禅宗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将禅宗的发展引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后继禅宗流派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它包含时空广度上的故事,涵盖了人生道路上的旅途,同时向读者传递了安抚内心、关注当下的重要精神。
白马驮经,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白马驮经,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明帝梦佛东汉明帝时期,传说明帝有一天夜里做梦,梦到一位浑身闪闪发光的金人,头顶上还散发出五彩斑斓的白光。
那金人不断地在宫殿中飞行,穿梁绕柱,霞光万道,最后一路向西飞行,消失不见了。
于是,汉明帝召集众大臣,给他解梦。
其实,汉朝末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文化已经通过西域传入中国,在民间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有了一些影响力。
他的大臣中有一些见识广博的就对汉明帝说到:“启奏陛下,据臣等所知,陛下说梦到的极有可能是西方的圣人'佛’。
”“哦,什么是'佛’呀?”汉明帝迫不及待地问道。
只见大臣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据微臣所知,西方的'佛’,又叫觉者,就是觉悟了的人,据说他可以'超越生死,看透轮回,断一切烦恼’。
”汉明帝听后若有所思,对佛有了兴趣,有了求佛的念头。
白马寺和白马驮经的传说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求取佛经,摹写佛陀的遗像。
永平十年(公元67年),郎中蔡和等与天竺高僧迦叶魔腾、竺法兰,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洛阳。
他们还带回了经书和释迦牟尼立像。
汉明帝亲自接见了天竺僧人,并把他们安置在东门外的鸿胪寺。
公元68年,汉明帝又命人在雍门外仿造天竺袛园精舍,修建了专门的住所,有塔、有殿、有壁画,精美无比。
从此,天竺僧人就在这里翻译佛经,传授佛教礼仪,最后在这里圆寂。
而他们翻译的第一步汉传佛典就是《四十二章经》。
因为这些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所以这座寺院就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的建立和《四十二章经》的翻译,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了中国。
白马寺作为第一座官办寺院,把佛教传入了朝鲜、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因此,白马寺也被各国称为“释源”和“祖庭”,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丝路明珠楼兰古城楼兰古城遗址位于罗布泊北岸,孔雀河南岸7公里处,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楼兰国始建于大约公元前176年,消亡于大约公元630年,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佛教经典,被认为是佛教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对该经的2000字的介绍:《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中国古代佛教文献中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一,应归类为部派佛教经典,该经记录了佛陀在中原地区讲经修行时的情景、教诲和佛法的真谛。
该经的完整名称为《明法白马驮经》,又称《中州白马经》、《善土经》等,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翻译活动的产物。
这部经典在中土传播的过程中,凭借其独特的教理体系和文化内涵,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由佛教书籍编撰成的,主要内容是佛法教义的阐述,故事、寓言等元素贯穿全文。
这部经文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包括佛法的基本教义、修行方法、道德教化等内容。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中亦提到了一些与这部经典有关的历史人物,例如佛陀所住的地方“中州”,其中有一高僧名为白马驮,他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以修持精进而闻名。
白马驮十分景仰中土的善因善果,他发愿要将这份美好的法喜带回故土,让众生受益。
他将自身的生命力聚集在一根白马的尾鬃上,然后放飞回中土。
这白马的尾鬃后来被僧人们发现,并据称具有奇异的法力,于是被尊为珍宝并被供奉。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的一大特点是以中国地域文化为背景,将佛法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化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其中许多故事、典故和修行方法都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例如中原地区的山川地理、历史人物等,这使得佛法更加贴近普通百姓,并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开来。
该经中还涉及到人生的道德观念、修行方法、教育和社会伦理等问题,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道德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塑造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中国佛教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土十分重要的佛教经典之一,它以中国地域文化为背景,融入了丰富多样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该经为后世人们传递佛教文化传统和智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
《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佛教经典之一,相传是唐代高僧法真所撰写的。
全书共分三卷,收录了一些有关修行的经文与教诲。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一些内容。
经文中提到,“中州善土,众生大眾,赞叹阐陀。
应乘白马,登爵王座,圆满号曰无
上菩提。
”这里说的中州善土是指中国,众生大众是指所有佛教信徒,赞叹阐陀则是佛教
教义的瑰宝。
应乘白马,登爵王座,圆满号曰无上菩提,则是说一个人在修行之后可以登
上无上菩提的高度,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
经文中还强调了修行的三个要素:“一则恭敬师长,二则修持三昧,三则布施资助。
”恭敬师长是指尊重和敬重正法的传授者和指导者,修持三昧是指通过冥想或其他方法让自
己的心灵安静下来,专注于感知到的事物,最终达到各种境界的修炼方法。
布施资助则是
指用自己的财物或其他资源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经文中也提到了“厥如真铁,玄澄无瑕,虽经世途,未曾阿翼”,这是说一个人应
该保持自己的内心纯净,因为只有内心纯净的人才能做到在世上行走而不受世俗的污染和
腐蚀。
总的来说,中州善土白马驮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教经典,它对于佛教信徒们的修行
和觉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菩提路》第1集—白马驮经·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当时间带着战争的硝烟,以及无数帝王将相、名流高士渐渐远去以后,在中国洛阳,在古老的邙山脚下,一个来自朝圣者的顽强足音,却已在洛河北岸绵延流淌了近2000年—白马寺。
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祖庭的伟大伟奇?·辰子备,请逐疫。
公元63年,东汉永平六年腊月初七,这一天,一场大傩正在东汉王朝第二代皇帝刘庄的南宫中进行,驱除疫鬼,消灾祈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仪式,此时已经成为这个刚刚从十多年战乱中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
然而大傩结束后的南宫,依然灯火通明,洛河的流水虽然再一次带走了象征疫鬼的火把,却带不走汉明帝刘庄心中的那份长久以来的不安。
据记载,以第四子而登上皇位刘庄,自当上太子那一天起,就一直背负着子以母贵的名声。
大傩结束后不久,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震憾了东汉朝廷。
永平七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紧靠着织女星窜出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洛阳天际。
16天以后,刘庄最亲近的一个人皇太后阴丽华驾崩了。
这个打击令刘庄对上天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事实上,在这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生命的脆弱及世事的无常同样困惑着社会的各个阶层。
中国本土固有的人文传统,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生命本身终极意义的探讨了。
而就在此时,远在万里以外的西方,一种更加开放的智慧学说正在悄悄地东传而来。
·公元2005年11月1日,大和尚印乐法师的升座仪式在洛阳白马寺举行。
来自中国各省、港澳台及欧美、东亚等地的佛教界和信众一万多人见证了中国佛教祖庭新一任方丈的诞生。
今天,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白马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尽管由于历史的变迁,白马寺最初的模样也早已踪迹难寻了,但是站在这被屡次毁坏却又被重建起来的中华第一古刹,人们不能不心生感慨,在那个以儒学立国的时代,白马寺却奇迹般地在这古老国度的王城为西传而来的佛教赢得了一席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呢?·公元65年早春,汉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愰惚之中,他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从西方飘然而至,见他并不说话,只是在殿庭里飞绕着,刘庄看得入了神,正待开口,却一下子醒了,梦中的情景如此地神奇,它萦绕在刘庄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个梦成了第二天刘庄和几个近臣之间的核心话题,有个大臣对刘庄说:“据臣所知,西方世界有位大神,名叫佛陀,形象与陛下梦中所见到的高大金人一模一样。
”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关于佛陀的故事。
刘庄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很快,刘庄就派出使者,这一年是永平8年。
·公元65年当汉使西出玉门关,小心翼翼地躲开匈奴骑兵,踏上茫茫取经求法之路的时候,在遥远的印度,佛陀圆寂已经500多年。
此时随着阿育王孔雀王朝的复灭,整个印度半岛正在分裂战争和外族入侵中,度过了两个多世纪。
在复兴的婆罗门教的挤压下,大量佛教僧侣被迫离开故土,把佛法带到印度南边的海岛以及印度北边的大月支,龟兹、于阗等国。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同样怀着前途未卜心境的队伍在今天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支不期而遇了,一边是逶迤西行风尘仆仆的求法使者,一边是一路北上游化宣教的高僧,这似乎不经意间的相逢竟促成了世界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一次直接对话。
(这种双方的一种相聚,就体现了文化中的一个送跟随,一种传入跟接纳的这么一种非常的关系。
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仅是传道者的意志,而也是我们内部民众对佛教的一种需求。
所以佛教的传入,可以说是给中国人精神的天空又增加了一个明亮的星辰。
——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有关这一次历史相逢,正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也许正因为如此,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件收藏在洛阳市博物馆的文物叫石壁邪,最初被安放在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园里镇墓。
从它威猛而灵动姿态里,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古朴昂扬的气势,那是一种与秦皇汉武一脉相承的充满激情的斗智的气质。
洛阳,这一座九朝古都,自东周时期就被称为天下之中,今天洛阳市东北距离市区20公里的地方,陇海铁路从东汉洛阳古城的遗迹上横穿而过。
在今天看来,这堵堵已经历经1000多年雨雪风霜的夯土城墙显得荒草萋萋,但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作为东汉都城的洛阳,其规模其繁华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的城市。
“增周旧,修洛邑。
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这是《汉书》作者班固在永平初年用极尽铺陈的汉赋对洛阳城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公元67年,西行求法的汉使回到洛阳,他们不仅带回来《佛经》和佛陀的画像,随同到来的还有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
“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的东方国度震旦吗?这就是佛陀在世时曾经提到过的那个礼仪之帮吗?”或许从走近洛阳城门那一刻起,两位高僧就打消了心中仅存的一丝顾虑,认定这里就是他们漂泊半生的归宿之地。
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得到了汉明帝极高的礼迂,被安排在负责招待国宾的鸿胪寺居住。
·又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公元68年一天清晨,洛阳的人们发现,西雍门外三里处正在大兴土木,好不热闹。
原来当刘庄得知两位高僧并不只是想在中土作短暂停留而是要长住洛阳传教弘法时,他决定在洛阳城西为两位高僧修建一处清修之所。
从此在中土大地,洛河之滨、邙山脚下,便回响起佛陀智慧的声音,绵延传续诵唱不绝。
从此,在中华文化古老的殿堂里,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符号僧人的清修之所——寺。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名字,到汉代,三公住府,九卿住寺。
九卿里面呢就包括专门接待外宾的一个官,叫鸿胪,那么,鸿胪所在的地方就叫做鸿胪寺。
摄摩腾、竺法兰两个人来了,当时就安排在鸿胪寺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老是长期住鸿胪寺也不合适,所以专门给他们盖了一个庙,那么也就沿用了寺这个名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
(白马寺这个名字的由来,一个就是说汉明帝派人取经,然后用白马把《佛经》佛像驮回洛阳。
为了纪念白马驼经,所以取名白马寺,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
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
(其实白马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概念,白马是佛教话语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传说悉达多王子在逾城出家时,所乘座骑就是一匹白马。
1000余年后,当大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传说中骑的也是一匹白马(因为它可以代表所有的色,如果推衍一下的话,白马不仅仅是一个驮马这样的象征,同时也表示了中印文化之间的联盟或者结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增。
当寒星还寥落地在天边闪亮时,僧人们的早课就如期开始了,日复一日,这些以原始梵语发音的密语,一如它们最初来到中土时那样,饱含佛陀从容的智慧。
而白马寺,却在中国佛教2000年的发展与变化中经历了太多人世的沧桑。
公元190年,内乱丛生的东汉王朝,到了它最后的关头。
这一年,独揽朝政的太尉董卓,在迁都长安时,下令把洛阳城周围200里以内的宫室、富室、房屋全部烧毁,在经月不息的大火中,白马寺连同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洛阳一起,不复存在。
冯汉治、左逵、王少,尹宜,没人知道这些工匠的后人,是否躲过了这场劫难,惟有他们的名字至今仍深深镌刻在白马寺山门的券石上,成为东汉白马寺仅存的物证。
·在这本《魏书》的《释老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可能是目前所知关于东汉洛阳白马寺最早的记载。
“自洛阳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以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袭,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看来当年佛教初到中土时,白马寺驮来的不仅仅是佛经和佛陀的画像。
印度原始佛教造塔供奉《佛经》,僧徒以塔为寺,绕塔修行的礼佛仪轨,也同时传到了少洛阳。
在董卓火烧洛阳的300余年中,白马寺曾两次被重建,尔后又三次随同洛阳城淹没在战火之中。
公元547年,一位名叫杨衒之的官员因公干来到城廓崩毁庙塔丘墟的洛阳城,在他的游记名篇《洛阳伽蓝记》中,这位北魏抚军府司马,这样描述当时的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在,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是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养真容。
”隋唐两代,由于佛教大昌,传说白马寺一度也达到建寺以来最鼎盛的阶段,但终究又再毁于唐末战乱,从此元气大伤。
直到公元1555年,明朝太监黄锦主持重修白马寺,洛河北岸才又重现宝刹高标倚太清的庄严景象。
嘉靖34年至35年的这次重修,基本上奠定了白马寺今天的格局。
(中国的寺院发展到明代,大致都是宫廷式的格局,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有几座大殿,旁边有些辅助的建筑、僧房之类,黄锦在明代重修的时候,大致就是按照这样子的。
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白马寺都堪称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一个典型的寺庙,然而极为特别的是,在白马寺山门东西两侧的院内有建于明代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的坟茔,这种高僧葬于寺内的特例极为罕见,彰显着后人对这两位中国佛教祖师深深的怀念和景仰之情。
在这部《大藏经》中由梁代慧皎所著的《高僧传》的第一和第二条是这样记载的“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凤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
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语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摄摩腾和竺法兰生卒的具体年代,他们到达洛阳后所译的《佛经》大多也失传了。
然而,这部由白马驮来的由42个短小段落所组成的《四十二章经》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摄摩腾、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洛阳释经,其中来自西域地区的安世文和支娄迦chen是最为著名也是最有成就的。
在公元68年以后的15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190部含395卷《佛经》在白马寺译出,这里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由官方设立的佛教译经道场。
公元250年,又有一位印度高僧来到白马寺,他的名字叫昙柯迦罗,此时,中国的国号已经由东汉改成魏,而佛教也从深宫走进了市井民间,在洛阳的街市上,昙柯迦罗亲眼目睹了中土人士对佛教的热诚。
但同时,他也发现百姓们竟用牺牲祭祀佛祖,全然不知礼佛应有的仪轨,精通戒律的昙柯迦罗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此后,在白马寺昙柯迦罗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
同一时期,西域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
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了。
·公元260年,一场特殊的宗教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
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
这一天,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
这一天在,在白马寺诞生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朱士行这位少怀远悟气韵明烈的河南颖川人。
受戒前就已在洛阳讲授般若学,由于深感前人的译本义理不全,就在受戒这一年,他发愿远涉流沙,西行求法,22年后,直到公元282年,朱士行终于在于阗,求得梵文大本《般若》,由他的弟子带回中原,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