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教学内容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大气环境规划系统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实例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 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以人为 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而且关系到城 市 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系
方案实施
确定优化方案
选择方法建立模 型
(一)弄清问题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是环境规划的开 始和归宿。 通过调查和评价,分析污染物的产生、 排放、治理措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评 价大气环境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 而找出主要环境问题。
(四)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
目前根据我国大气环境主要针对SO2和TSP污染的 基本特点,普遍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规划模 型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 立包括能源性污染和工艺在内的综合控制规划模 型,寻求对各类用能设施,各类工艺尾气中SO2 和TSP的综合优化方案。
对于其他类大气污染物应针对筛选出的重点污染 源,逐一进行工艺全过程分析,以确定减少排放、 综合治理的最佳方案。
为了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 配的大气环境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三、 能流分析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三、 能流分析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目的: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 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 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第一章:大气环境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的概念与组成大气环境的功能与作用大气环境与气候、天气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的概念、组成、功能与作用讨论:分组讨论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分享讨论成果第二章:大气污染及其危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讲解:详细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分析:分析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讨论:探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分享讨论成果第三章:空气质量指数与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空气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与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了解监测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和应用讲解:详细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验: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了解监测方法分析:分析实验数据,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第四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主要内容和执行情况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法律责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责任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分析:分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责任讨论:探讨如何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分享讨论成果第五章: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大气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案例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分析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案例讨论:探讨如何在大气环境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分享讨论成果第六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常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手段,如净化技术、脱硫技术、脱硝技术等新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如催化技术、纳米技术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原理实验法: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实验,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原理实验: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实验,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讨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分享讨论成果第七章:大气环境保护公众参与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公众参与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如环保宣传、监督举报等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效果与评价提高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环保宣传、监督举报等讨论:分享参与环保活动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第八章: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如《巴黎协定》等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机构和机制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成功案例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分析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成功案例讨论:探讨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九章:大气环境保护未来展望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9.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大气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如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思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思辨:探讨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讨论:分享对大气环境保护未来展望的思考和观点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使学生对未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充满信心和责任感10.2 教学内容展望未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挑战和机遇激发学生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学习内容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讨论: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大气环境的概念与组成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理解大气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大气环境与气候、天气的关系。
大气环境规划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 系
方案实施
确定优化方案
选择方法建立模 型
大气环境规划类型
•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在进行大气环 境规划时,应将他们合并一起考虑,才可能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 因此,可将大气环境规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 划。这两类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大气环境规划全过程。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大气环境规划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大气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 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是一个环境系统工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 容: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和区域大气 环境现状评价。
•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 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⑴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⑵集中供热⑶实施清洁生产⑷控 制移动源的排放
• 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发生稀释扩散、沉降和衰减现象使 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能力称为大气自净能力。利用大气自净能力的方法有污染 源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增加烟筒高度。
• 植物绿化:绿色植物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外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粉 尘、
•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 目的:为了平衡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达到 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
• 大气环境主要内容概括
•
•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 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
大气环境规划PPT课件
2021/8/7
11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方法
(5)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对每一个子区,分别按上述方法对其划分为二类功能区的适合程度进行评
价。若评价结果为很适合或适合,则该子区为二类功能区;若为不适合或很不
适合,则该子区为三类功能区;若评价结果为基本适合,则进一步对其划分为
源强)预测,二是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
(1)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
源强是研究大气污染的基础数据,其定义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速率
。对瞬时点源,源强就是点源一次排放的总量;对连续点源,源强就是
点源在单位时间里的排放量。
2021/8/7
15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三 大气影响预测
(1)源强预测的一般模型
三 大气影响预测
(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
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因此,作为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目前大
气环境质量的预测方法较多,常用方法如下:
(1)箱式模型
箱式模型是研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一
评价描述
单 因 子 综 合 功能区
评分值比较
属于二类功能区
属于三类功能区 —
二类功能区
很适合或适合
-
—
三类功能区
基本适合
很适合或适合
A≤B
二类功能区
基本适合
A>B
三类功能区
不适合或很不适合 —
二类功能区
不适合或很不适合 -
2021/8/7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二、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
(一)A—P值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 1.A值法 2.A—P值法
(二)反推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 1.高架源允许排放量的计算 2.面源允许排放量的计算 3.高架源和面源的环境目标确定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三、总量负荷分配原则
1.对于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地区,控制区一定要包括全部大气环境质量超标 区,以及对超标区影响比较大的全部污染源。非超标区根据未来城市规划、经 济发展适当地将一些重要的污染源和新的规划区包括在内。
2.对于大气污染尚不严重,但是存在着孤立的超标区或估计不久会成为严重污 染的区域,总量控制区的划定要包括其中。如果仅仅要求对城市中某一源密集 区进行总量控制则可以将该源密集区及它的可能污染区划为控制区。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一、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大气环境评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常规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布点原则 (2)布点方法 (3)监测时间和频率 3.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单项质量指数法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一)目的、原则 (二)方法
1.确定评价因子 2.单因子分级评分标淮的确定 3.单因子权重的确定 4.单因子综合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 5.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三、大气环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
首先应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以及影响排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然后预测 排污量增长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这就需要确定描述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 井建立或选择能够表达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
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一、引言大气环境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组成、气体浓度、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因素的综合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升环保意识和技能,进行大气环境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气环境概述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时,地表和太空之间的气体层。
大气由各种气体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和微量的其他气体。
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气污染及影响1. 大气污染来源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焚烧等多种因素。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大气环境保护1. 大气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治理措施。
五、大气环境培训内容1. 大气环境法律法规介绍大气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使学员了解相关法规要求。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危害介绍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监测方法。
3.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介绍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员掌握监测技能。
4. 大气环境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净化设备、排放控制技术等,为环保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六、总结通过大气环境培训,可以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编制和传播对于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习顺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1.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环境效应以及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包括:2.1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2.2了解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2.3了解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3.教学内容3.1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1.1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3.1.2大气污染的特征和危害3.2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3.2.1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3.2.2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3.3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3.3.1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控制大气污染的原理和应用3.3.2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3.4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标准3.4.1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3.4.2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4.教学重点和难点4.1教学重点:4.1.1大气污染的特征和污染物的分类4.1.2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4.1.3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标准4.2教学难点:4.2.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4.2.2大气污染环境标准的解释和应用5.教学方法5.1讲授法:讲授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治理方法和技术、监测方法和标准。
5.2实验法:实验操作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技术。
5.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标准。
6.教学评估6.1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检测学生对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掌握程度。
6.2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于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掌握情况。
6.3论文作业: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要求写一篇关于大气污染控制的论文,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推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精品 精品
前言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系统的大气环境子系统。
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臭氧O3以及烟尘、盐粒、花粉、细菌、苞子等。
酸雨对人类产生着最直接、最严重的危害。
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燃煤过程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等酸辛气体。
我过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应增加。
而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的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我国的大气污染仍将以煤烟型污染为主。
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是我国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和SO2危害的关键问题。
目前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主要是通过工艺改造和设备优化组合来实现脱硫除尘的目的,很少有人来通过改良脱硫除尘剂的配方来实现这一目的。
假如能够在现有的成熟的高效率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都不高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工艺的改良和脱硫药剂的改善来提高其除尘效率,使得该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既有良好的脱硫效果,又能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
这种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一定会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录前言第一章总论 (5)1.1 概述 (5)1.2 设计任务书 (6)1.3 设计依据和原则 (8)第二章除尘系统 (9)除尘技术简介1 机械除尘器 (9)2 袋式除尘器 (10)3 电除尘器 (12)4 湿式除尘器 (13)第三章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4)3.1烟气量的计算 (14)3.2 烟气含尘浓度的计算 (15)3.3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6)第四章除尘器的选择 (16)4.1 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 (16)4.2工况下的烟气量 (16)第五章脱硫装置的选择 (17)5.1概述 (17)5.2湿式石灰脱硫 (18)第六章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19)6.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20)6.2管径的确定 (20)6.3烟囱的设计 (21)6.4系统阻力计算 (22)6.5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25)6.6 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27)第七章设备及系统布置图 (28)7.1设备一览表 (28)7.2通风除尘系统布置图 (28)参考文献 (29)设计小结 (30)第一章总论1.1 概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严重地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六章-大气环境规划
(四)大气环境功能区划-2
(2)根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功能区划时应充分考虑地理、气候、生态 等自然条件。比如:
利用自然界线(山脉、河流、道路)作为 相邻功能区的边界线---方便管理,不需 特意去进行边界的处理。
风向问题---应重点保护的一类功能区放 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三类放下风向。
(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方法
ADMS大气扩散模型
“ADMS-工业” 可计算来自点源,线源,面源和体源的 污染浓度,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连接。 “ADMS-环评”可以处理一个区域或城市所有的污染源类 型,包括工业源,道路交通源,面源,体源和网格源等; 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连接。 “ADMS-城市”是ADMS模型系列中最复杂的一个。它用 于计算来自大区域和城市的污染浓度或空气质量。
(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方法
ISC-AERMOD模型
ISCST3模型: ISCST3扩散模型的核心是高斯烟流模型,可模拟大气主要 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及危险废弃污染物质的连续排放。处理多 重来源,包括点、立体、线、面和露天矿等。
ISC-PRIME模型: 专门针对当烟流经过两个建筑物时产生气流下洗的基本特 点而设计。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1
大气环境系统---大气环境规划对象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日常所说的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污染源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污染源控制、清洁生产、 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 城市生态子系统:大气环境保护的保护对象, 以人为主体,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 系统(教育、医疗、居住)
4.2-5.6
3.5-4.9
0.15
0.20
第六章大气环境规划
第六章⼤⽓环境规划第六章⼤⽓环境规划第⼀节⼤⽓环境现状评价⼀、确定需要调查的⼤⽓污染因⼦重点城市空⽓环境质量达标规划主要污染因⼦确定为:PM10(或TSP)、SO2、NO2或(NOx)及该城市的特征污染物,超⼤城市增加O3。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1、⼤⽓污染源的调查原则充分利⽤现有研究成果和资料,可在其基础上补充和验证,避免重复⼯作。
调查所得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以能满⾜环境污染预测与制定污染综合整治⽅案的需要为前提。
2、⼤⽓污染源收集的基准年3、规划范围:城市市区⾏政管辖区域4、⼤⽓污染源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业污染源、⽣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依据排放源⾼度,将各排放源按点源与⾯源进⾏统计(机动车排放污染较重的城市还需进⾏线源统计)。
并给出规划区域范围内的⼤⽓污染源分布图,标明污染源位置,污染排放⽅式,并列表给出污染源排放清单。
⼤⽓点源排⽓筒底部中⼼坐标;排⽓筒⾼度(m)及出⼝内径(m);排⽓筒出⼝烟⽓温度(℃);烟⽓出⼝速度(m/s);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kg/h)。
⼤⽓⾯源(两种⽅法)(1)按⽹格统计将规划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格化。
以规划区的左下⾓为原点;分别以东(E)和北(N)为正X和正Y轴。
⽹格单元,⼀般可取1000×1000(m2),城市较⼩时,可取500×500(m2),按⽹格统计⾯源的下述参数: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h·km2)];b.⾯源排放⾼度(m),如⽹格内排放⾼度不等时,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度;c.⾯源分类,如果源分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当其⾼度差较⼤时,可酌情按不同平均⾼度将⾯源分为2-3类。
(2)按⾯源的实际⾯积统计a.⾯源中⼼坐标(相对值或经纬度);b.⾯源平均有效⾼度(m );c.⾯源东西向宽度(m )、南北向长度(m );d.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 或kg/h )线源调查内容对于机动车排放污染较重的城市,需要将⾼速路、快速路和主⼲路作为线源,进⾏统计。
规划-3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3.能流分析 1)能流过程分析 (4)终端用能过程:分析用能总量、结构,对大气环境危
害。
我国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应重 视集中转换过程,转换量和转 换效率的大小反应了城市能源 供给技术的总体水平。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3.能流分析 2)能流平衡分析 分析各阶段输入、输出、流失量之间平衡关系; 各阶段物质能量两方面都有损失;从物质平衡方面还应 分析污染物流失量(排放量和治理回收量)。
环境规划学
大气环境规划
学习要点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类型和组成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规划实例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1.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工作过程) 1)预测分析 通过调查、评价、预测找出现在和规划期内大气环境主要 问题。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1)原则 (6)根据环保重点和特点划分
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重点污染治 理区等。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2)方法
功能区 范围
执行标准
一类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 一级 养地
二类区 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区、居 二级 民混合区、农村
1.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2)确定环境目标 以确定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大气环境目标。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1.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3)建立污染源和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确定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目的:确定主要污染源;合理布局;确定控制方案。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PPT课件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 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4.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5.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
6.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管理
5.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
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点源扩散高斯模式中参数的选取 非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 特殊情况下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式
(5-20)
3. 非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
(1)连续线源扩散模式 : (P113)
在高斯模式中,连续线源等于连续点源在线源长度上的 积分。直线型线源等简单情形,可求出连续线源浓度的解
析公式(线源与风向垂直、平行、成一定角度)。
(2)连续面源扩散模式: (P114)
积分法 虚点源法(后退点源)
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x—— 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
稳定度等级 A B B~C C C~D D D~E E F
α
1
γ
1
下风距离,m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0~1000 >1000
推导得到地面浓度模式:
He2 y2 C ( x, y,0) exp( 2 ) exp( 2 ) u y z 2 y 2 z Q
掌握
地面轴线浓度扩散模式
地面浓度以X轴为对称,X轴上具有最大值,向两侧(Y 方向)逐渐减小。因此,地面轴线浓度是我们所关心的。
当y=0,z=0时,由
高斯扩散模式中σy、σz的确定P117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四、大气环境功 能区划分 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
环境保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功能区数目不 限,但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 城乡总体规划划分为一、二、三类大气环境功 能区。
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
序号 单位名称
表 鸣凤城区锅(窑)炉统计表
锅炉数量 台数
型号、吨位
使用时间
1 武星公司
2 星球公司 3 德中公司 4 盼盼集团 5 远安宾馆 6 西湖建筑 7 县职教中心 8 江北厂 9 远安广安大众浴池 10 中医院 11 县医院 12 远安一中 13 县沮城宾馆 14 远安城南洗浴中心 15 县委党校 16 鸣凤宾馆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 、大气环境规划 的 内容 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图6一1)
图6-1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系
方案实施
确定优化方案
选择方法建立模型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一)大气环境系统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 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 态子系统,如图 6一2所示。
NO2理想大气环境容量为5t/a,PM10理想大气环境容量为 20 t/a, 城市控制区(1743.60km2)理想环境容量
经计算,远安城市控制区SO2理想大气环境容量为 5176t/a,NO2理想大气环境容量为2072t/a,PM10理想大 气环境容量为8282t/a,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规划
2
6t热载体、4t蒸汽
大气环境规划简介
《环境规划》电子教材大气环境规划简介大气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平衡和协调某一地区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达到大气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的功能。
一、大气环境系统的组成大气环境系统分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态子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
大气环境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图1-10所示。
图1-10 大气环境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1.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环境过程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和稀释扩散能力,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有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系统。
通过实验或历史资料的分析,可以掌握其运动规律,确定对大气过程影响的主要参数等。
2.大气污染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排放子系统主要包括点源、线源和面源。
污染物的排放形式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子系统。
3.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城市大气污染的控制不仅是污染源本身的治理,要立足于尽可能通过采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工艺或技术,节约燃料或原料,提高装置整体性能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此外,还应把污染源的治理与旨在控制大气污染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对城市大气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4.城市生态子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大气环境容量的大小,良好的自然生态有利于污染的净化和达到更高的环境要求,同时环境污染又对生态环境产生损害。
制定大气环境规划时,通过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以最。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是一个自然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可以了解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控制要一并考虑,才能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根据分析,可将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这两类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作用构成了大气环境规划的全过程。
1.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是以城市总体布局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规定了城市不同功能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教学内容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大气环境规划系统
6.3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大气环境容量主要计算方法 1 修正的A-P值法
修正的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 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制定 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2 模拟法 模拟法是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 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该法适用于规模较 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 3 线性优化法 对于污染源布局,排放方式确定的开发区,建立源排放和环境质量 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根据区域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目标,采用优化 方法,计算出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而各污染源最大允许排 放量之和,就是给定条件下的最大环境容量。
第6章
大气环境规划
教学内容
1、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3、大气环境容量 4、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定义:指为协调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质量要求 之间的关系,寻求决策者满意的大气环境规划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1.1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组成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杂 系统,其组成见下图。
Qa ACs
4 2
S
A 1.5768103 VE
式中,A为总量控制系数 10 t km / a ; Qa是规划区的允许排放总量(t/a); Cs为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S为规划区总面积(Km2); VE是通风量m3/s
6.3.2 实用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方法(A-P值法)
A值法
(2) 功能区的允许排放量计算 Qa
规划区面积S由n个分区组成, S Si
i 1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二氧化氮(NO2)
Mg/m3 (标准状态)
一氧化碳(CO)
臭氧(O3)
1h平均
0.16
0.20
6.2.3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功能区是根据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护提出不同 要求的地区,划分为一、二、三类大气环境功能区。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是研究和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也是实施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基础前提。 目的: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而划分的环境空气 质量保护区。
例 题
1风景名胜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C ). A 三类区 B 二类区 C 一类区 D 四类区 2 特定工业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A ). A 三类区 B 二类区 C 一类区 D 四类区 3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农村地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 B ). A 三类区 B 二类区 C 一类区 D 四类区 5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区执行( B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限 值是( D )mg/m3 A 0.5 B 0.1 C 0.12 D 0.15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 的二级标 准的日平均浓度限值是( D )mg/m3 A 0.5 B 0.1 C 0.12 D 0.15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依据 最优规划方法(排放口处理最优规划、均匀处理最优规划、 区域处理最优规划) 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第6章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组成 大气环境规划内容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大气环境规划组成
大气环境评价和预测
表 功能区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范 围 执行大气质量标准
一类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 殊保护的地区
GB3095-1996 一级
规划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二类区 三类区 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工业区和城市交通枢纽、干线 GB3095-1996 二级 GB3095-1996三级
大气环境污染预测
污染物排放量(源强)预测
大气环境目标确定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Hale Waihona Puke 6.2.1 大气环境评价和预测
大气环境评价
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 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 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大气环境污染预测
污染物排放量(源强)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
上节课回顾
河流环境容量、允许排放量计算
第6章
大气环境规划
教学内容
1、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3、大气环境容量 4、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定义:指为协调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质量要求 之间的关系,寻求决策者满意的大气环境规划方案。
6.1.1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组成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杂 系统,其组成见下图。
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治理 污染物排放 大气环境
污染源子系统:点源、线源(NOx, CO, O3)、面源(TSP,SO2) 污染控制子系统:燃料结构、燃烧过程、污染物治理 污染物排放系统:有组织、无组织 接受环境子系统
6.1.2 大气环境规划内容
首先对大气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 关系; 其次对规划期内的主要资源进行需求分析,重点分析城市 能流过程,从能源的输人、输送、转换、分配和使用各个 环节中,找出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控制污染的主要途径, 从而为确定和实现大气环境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6. 2大气环境规划组成
大气环境规划是一个多目标规划,涉及环境、经济、社会 生活各个方面。 大气环境规划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如何控制污染源,使大气环境质量满足既定的环境目标; ——确定合理的污染源控制成本;
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评价
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大气环境规划 主要内容
城市环境建设指标 城市社会经济指标
常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SO2)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年平均 日平均 1h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h平均 日平均 1h平均 0.02 0.05 0.15 0.08 0.12 0.04 0.05 0.04 0.08 0.12 4.00 10.00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0.06 0.15 0.50 0.20 0.30 0.10 0.15 0.08 0.12 0.24 4.00 10.00 6.00 20.00 三级标准 0.10 0.25 0.70 0.30 0.50 0.15 0.25 浓度单位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系
方案实施
确定优化方案
选择方法建立模型
6.1.3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是以城市总体布局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 据,规定了城市不同功能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限 值浓度。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是实现大气环境质量规划的技术与管理方案。
这两类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大气环境规划的全过程。
6.2.2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大气环境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 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大气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气象气候指标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 大气污染控制指标
具 体 指
标
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 TSP、飘尘、SO2、降尘、NOx、O3、光化学氧化剂、 苯并芘、细菌总数 废气排放总量、SO2排放总量及回收率、烟尘排放量、工 业粉尘排放量、CO排放量、NOx排放量、烟尘控制区覆 盖率、工艺尾气达标率和汽车尾气达标率 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城市型煤普及率、城市绿 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 GDP、人均GDP、工业总产值、能耗、人口总量、人口 自然增长率
上节课回顾
第5章小结 第6章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组成 大气环境规划内容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大气环境规划组成
大气环境评价和预测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