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存货短缺的会计分录
盘点现金短缺会计分录

盘点现金短缺会计分录
随着企业经营的发展,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然而,有时候企业会遭遇现金短缺的情况,这时候需要采取措施缓解。
那么,在会计方面,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1. 现金短缺的会计分录
在遭遇现金短缺时,企业需要进行资金调度,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
此时,需要对现金短缺进行会计分录,具体如下: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此时,应收账款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反映了企业在现金短缺时通过调度资金而产生的应收账款。
2. 应急资金的会计分录
为预防现金短缺,企业通常会提前配置应急资金。
此时,需要对应急资金进行会计分录,具体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此时,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增加,反映了企业在配置应急资金时所进行的资金调度。
3. 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
为缓解现金短缺,企业还可以选择进行短期借款。
此时,需要对短期借款进行会计分录,具体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此时,银行存款增加,短期借款增加,反映了企业通过借款来解决现金短缺问题。
总之,现金短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调度和配置应急资金来缓解这种情况。
在会计方面,需要对现金短缺、应急资金和短期借款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以反映企业的资金状况。
常用会计分录大全(最新整理)

第一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1.现金备用金 现金长短款①开立备用金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现金②报销时补回预定现金 借:管理费用等贷:现金③撤销或减少备用金时 借:现金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①库存现金大于账面值借: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X单位或个人)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②库存现金小于账面值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现金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XX个人)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管理费用-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银行存款 ①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
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3.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①开立采购专户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②用此专款购货借:物资采购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③撤销采购专户借:银行存款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坏账损失⑴直接转销法 ⑵备抵法①实际发生损失时借:管理费用贷:应收账款 ②重新收回时借:应收账款贷:管理费用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借:管理费用贷:坏账准备②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③重新收回时借: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5.应收票据(见后)第二章 存 货1.生产物资(1)取得 (2)发出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②发票先到借:在途物资(含运费)应交税金-增(进)贷:银行存款③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注:下月初,用红字冲回,等收到发票再处理平时登记数量,月末结转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⒉委托加工物资①发出委托加工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②支付加工费、运杂费、增值税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贷:银行存款等③交纳消费税(见应交税金)④加工完成收回加工物资借:原材料(验收入库加工物资+剩余物资)贷:委托加工物资3.包装物(1)生产领用,构成产品组成部分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2)随产品出售 借:营业费用(不单独计价)其他业务支出(单独计价)贷:包装物(3)包装物的出租、出借①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借:其他业务支出(出租)营业费用(出借)贷:包装物 注:出租、出借金额较大时可分期摊销②收取押金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③收取租金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增(销)其他业务收入⑦摊销(略)——一次、五五、分次④退还包装物 (不管是否报废),借:其他应付款(按退还包装物比例退回押金) 贷:银行存款⑤损坏、缺少、逾期未归还等原因没收押金借: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支出(消费税)贷:应交税金-增(销)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其他业务收入(押金部分)⑥不能使用而报废时,按其残料价值借:原材料贷:其他业务支出(出租)营业费用(出借)4.低值易耗品(处理同包装物)6.存货的期末计价(略)第三章 投资2、长期股权投资(1)取得 ①以现金资产投资同上 ②以非现金资产投资(见后)(2)成本法 ①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同取得 ②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 I投资年度以前 II投资年度 III投资年度以后(按公式计算)借:应收股利-股利收入 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i属于投资前的借:应收股利-股利收入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ii属于投资后的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在实际业务中,因“应收股利”固定,可先计算“长期股权投资”,再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投资收益”(3)权益法①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同上②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i取得时确认ii摊销借:长股权投资–企业–投资贷成本贷:银行存款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投差额]贷:[长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成本]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差额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③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处理I净利润 II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减至零为限)i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ii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利时借:应收股利–企业(实际数)贷:长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损失贷:长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注:以后被投资单位又实现利润,先冲减未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若还有多余再恢复其账面价值,恢复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确认的损益-未减记的)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④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化的处理 i投资单位会计处理借:长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准备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捐赠物价值*(1-33%)*持股比例)注:如被投资单位接受现金捐赠,则不须交税。
会计基础分录教程:库存商品溢余和短缺

(1)商品盘点溢余在发⽣商品盘点溢余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核算。
①采⽤进价核算的商品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售价核算的商品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79 报经部门批准后,作冲减“经营费⽤”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经营费⽤
(2)商品盘点短缺发⽣商品盘点短缺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核算。
①采⽤进价核算的商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贷: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售价核算的商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情况进⾏处理:
①属于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赔偿的损失借: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属于⾃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营业外⽀出——⾮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法收回的其他损失借:经营费⽤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短缺的会计分录

供货方责任造成外购存货发生短缺,补发存货的情况下,为什么借方要记应付账款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经查明,是供货方责任造成的。
供货方可选择补发存货,也可退还购货方短缺存货的货款。
补发存货的情况下,购货方做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应付账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这里为什么借方要记应付账款因为开始进货时未付款,贷记了“应付账款”这个科目,现在要结平因这项经济业务而记的“应付账款”的余额。
举例: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万元。
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耗5%,另2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
编制该企业的会计分录。
分析: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成本,并且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待查的短缺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进项税额不予抵扣。
1.采购时:借:在途物资 8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000贷:应付账款 936 0002.给予75%入存货成本(含5%的合理损耗)借:库存商品 600 000贷:在途物资 600 0003.给予25%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34 000贷:在途物资 200 000(800000×2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 000(136000×25%)注:发生的存货非正常损耗扣除责任赔偿和保险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关于存货短缺的会计分录求解原材料短缺原因查明,为供货方发货时少付,经与甲公司协商,由其补足少付材料,相应会计处理:发现短缺时:借:应付账款----甲公司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收到供货方补发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甲公司贷:应付账款---甲公司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应付账款这个科目原材料不是供货方少付的吗,不是我们应收的吗为什么不走应收账款是供货方欠我们的,但是欠的是货,而不是钱把货发给我们之后,我们还是要把货款付给他们的,所以用应付哪怕我们把货款付给他们之后,如果欠货不发,把款退给我们,也是冲应付.不会是收款记应收的.应收是指客户之间的往来,我们卖了货付给我们钱的用应收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银行存款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分录

1《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分录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很大部分都会对《初级会计实务》这一科有所忌惮,《初级会计实务》在初级考试中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科,其中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账务处理涉及的分录较多,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这一科的考试,网校为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实务》中的常见分录,快学习起来吧!一、资产类业务(一)库存现金1.现金盘盈①批准前:借:库存现金【盘盈的现金金额】贷:待处理财产损溢②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金额】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造成的溢余金额】2.现金盘亏①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盘亏的现金金额】②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造成的短缺金额】2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贷:其他货币资金等2.投资后收到购买时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其他货币资金等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3.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4.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上升】【说明】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5.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其他货币资金等【实际收到的金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也可能在借方】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6.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转让金融资产当月月末,产生转让收益时:借:投资收益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产生转让损失时,编制相反分录。
库存商品减少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库存商品减少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库存商品的减少应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销售商品导致库存减少的: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2、因其他部门领用而减少的,以管理部门领用库存商品为例,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期末盘点时,实际盘存量小于账面数量的,按盘亏处理,按照对应处理结果转入对应科目: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库存商品借:管理费用(单位承担部分)其他应收款(保险、个人赔偿部分)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将商品用于捐赠或投资导致库存减少的: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以上分录只是做结转成本的举例,如果涉及销售的,还应制作库存商品销售分录。
库存商品会计分录购进存货:借:库存商品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贷:银行存款销售:借: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库存商品是什么?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
商品验收入库时,应由"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等领用库存商品,应按其成本转账。
库存商品明细账应按企业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
如有存放在本企业所属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送交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以及已发出尚未办理托收手续的商品,都应单独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库存商品明细账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
会计分录处理方法大全

一、资产类一、现金1、备用金a、发生时: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贷:现金b、报销时:借: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贷:现金2、现金清查a、盈余借: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查明原因: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其它应付款一应付X单位或个人b、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现金查明原因: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承担责任)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3、接受捐赠借:现金贷: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缴纳所得税借: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二、银行存款A、货款交存银行借:银行存款贷:现金B、提取现金借:现金贷:银行存款三、其他货币资金A、取得: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等)贷:银行存款B、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C、取得投资:借:短期投资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四、应收票据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C、申请贴现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贷:应收票据(帐面数)D、已贴现票据到期承兑人拒付(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帐户资金借:应收账款-X公司贷:银行存款(2)公司银行帐户资金不足借:应收账款-X公司贷: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帐户资金不足部分)E、到期托收入帐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F、承兑人到期拒付借: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贷:应收票据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料)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收票据五、应收账款A、发生:借:应收账款-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B、发生现金折扣: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财务费用贷:应收账款-X公司(总价)C、发生销售折让: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贷:应收账款D、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贷:坏账准备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本期应提数;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用)。
正常损失存货的会计处理.

正常损失存货的会计处理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发生盘亏和损毁,应按其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期末再根据造成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计入管理费用;2.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应先扣除残料价值与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然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与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然后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税收政策对非正常损失所涉及的进项税额,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及非正常损失一起可按《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批认定为财产损失,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下面举例说明存货“非正常损失”的会计处理:例: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某月末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原材料短缺10000元,经查短缺的原材料不含运费,是由于仓库管理员管理不善造成,经公司领导批示,应由仓库管理员赔偿4000元。
非正常损失原材料所涉及的进项税额=10000×17%=1700(元),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然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1700贷: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借:管理费用7700其他应收款--*** 4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1700如果该公司上述短缺的原材料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1000元,经查是由于被盗引起的,保险公司赔偿5000元。
非正常损失原材料所涉及的进项税额由两部分组成:(1)原材料价格进项(10000-1000)×17%=1530元,(2)运输费进项1000÷(1-7%)×7%=72.27(元),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为1602.27元。
日常现金盘点发现短缺会计分录

日常现金盘点发现短缺会计分录日常现金盘点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现金进行实际核对,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
然而,在进行日常现金盘点时,有时候会发现短缺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以便记录和追溯资金流动的情况。
首先,当我们在进行现金盘点时,如果发现实际现金数额小于账面上记录的现金数额,即存在现金短缺,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现金短缺:1. 资金被盗窃或失窃:如果企业现金库存中的部分或全部现金被盗窃或失窃,导致现金短缺,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报警、追逐责任等。
同时,在会计上,需要将这笔现金短缺作为损失进行会计分录,以便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
2. 现金记账错误:有时候现金记账员可能会犯错,记录现金收入或支出时出现差错。
如果发现现金记账错误导致现金短缺,就需要进行纠正。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记账冲销的方式进行调整,将现金记账错误的金额从相应的账户中扣除或添加。
3. 内部操作不当:在进行日常现金操作时,如果出现员工的不当行为,如私自挪用现金、虚报现金支出等,也会导致现金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采取措施追查责任,并将现金短缺作为损失进行会计分录。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会计分录进行记录和处理:1. 现金短缺损失账户借方,现金账户贷方:用于记录因现金被盗窃或失窃而导致的现金短缺损失。
2. 现金账户借方,其他应收账款或其他相关账户贷方:用于纠正现金记账错误导致的现金短缺。
3. 现金短缺损失账户借方,相关员工工资账户贷方:用于记录因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的现金短缺损失并纠正。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发现现金短缺的原因是什么,都需要及时记录和纠正,以免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另外,在处理现金短缺问题时,还需要妥善处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现金管理的管理和监督,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日常现金盘点发现短缺的会计分录,不仅能够记录和追溯现金流动的情况,还能够帮助企业改进现金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
(财务会计)史上最新会计分录大全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2、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辅助生产
油气辅助生产等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12、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银行存款(资产类)增加,借记;则主营业务收入,贷记。
3、收到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内部单位款
注:银行存款(资产类)增加;则,应收款项,贷记。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借:材料采购
贷:辅助生产
油气辅助生产等
5、向供货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它应冲减材料采购成本的赔偿款项,应根据有关的索赔凭证
借:应付账款(或其它应收款)
贷:材料采购
购入物资运输途中非常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采购
6、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商品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采购费用
补发货物的会计分录

补发货物的会计分录
在商业活动中,有时候会发生货物短缺或者货物损坏的情况,此时商家需要对客户进行补发货物。
为了记录这种商业活动,会计师需要进行会计分录的记录,以便于财务报表的制作和查看。
那么,补发货物的会计分录应该如何记录呢?
假设某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有10件货物损坏,需要对客户进行补发货物。
此时,商家需要进行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价值 X元
贷:库存现金价值 X元
借:库存商品价值 X元
贷:成本费用价值 X元
以上是补发货物的会计分录的详细解释:
第一笔分录中,商家需要将应付账款的账目进行借记,表示商家需要向客户补发货物,应付账款的金额为货物的价值X元。
同时,商家需要对库存现金进行贷记,表示商家需要从库存现金账户中支付货物的价值X元。
第二笔分录中,商家需要将库存商品的账目进行借记,表示商家增
加了库存商品的数量,货物的价值为X元。
同时,商家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贷记,表示货物的成本费用已经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商家在进行补发货物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货物的数量和价值,并且需要在记录会计分录的同时,制作相关的凭证和单据,以便于日后的查看和核对。
补发货物的会计分录对商家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商家需要认真核对货物的数量和价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
只有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商家才能够保证财务的安全和稳定。
处理现金短款的会计分录

处理现金短款的会计分录
当公司在结账时发现现金短缺时,需要进行处理。
以下是处理现金短款的会计分录:
1. 当现金短缺时,需要将其作为公司的负债进行记录。
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
借:现金短缺账户
贷:现金账户
2. 如果公司已经知道现金短缺的原因,例如某个员工的偷盗或错误的计算,那么需要将该原因记录在记账中。
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
借:适当的费用账户(例如员工福利费用或成本账户)
贷:现金短缺账户
3. 在解决现金短缺问题后,需要还原现金账户的余额。
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
借:现金账户
贷:现金短缺账户
通过这些会计分录,公司可以记录现金短缺并解决该问题。
- 1 -。
[最新知识]短缺材料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最新知识]短缺材料会计分录如何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628985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7.png)
短缺材料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短缺材料会计分录如何编制,经常有小伙伴遇到这个问题,下面由我们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短缺材料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1、购买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材料入库时
先按实际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上报短缺部分,等待上级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查明原因后处理:假设经查,XX材料缺少均非常损失,保险公司同意赔偿XXX元,其余部分企业自己承担。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购买材料结转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1、采用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货款已付、货物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材料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材料投入生产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4、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针对短缺材料会计分录如何编制的这一问题,文中已作出详细的解答,应当上报短缺部分,等待上级处理,发生时首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来进行核算,查明原因后在做相应的账务处理,更多内容详情请关注我们网。
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例题

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例题假设某公司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采购了一批原材料存货,但由于生产计划出现了变化,导致该存货发生短缺,而公司只能从外部再次采购一部分相同的原材料存货。
以下是该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例题:1. 假设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存货金额为10,000元,其中5,000元的存货被用于生产,剩余5,000元的存货因发生短缺而被返回供应商,公司向外部再次采购了2,000元的相同原材料存货,并支付了2,200元。
请问该情况下,应如何处理会计分录?答:首先,由于原材料存货已经部分被用于生产,因此需要将该部分原材料存货转移为生产成本。
根据比例法,可以计算出该部分原材料存货的成本为5,000元 / 10,000元 x 10,000元 = 5,000元。
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000元贷:原材料存货 5,000元然后,由于剩余的5,000元原材料存货因短缺而被返回供应商,因此需要将该部分原材料存货撤销。
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存货 5,000元贷:应付账款 5,000元最后,由于公司向外部再次采购了2,000元的相同原材料存货,并支付了2,200元,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存货 2,200元贷:银行存款 2,200元2. 如果上述例题中,公司向外部再次采购的2,000元原材料存货的成本为1,800元,而支付的金额为2,000元,请问该情况下,应如何处理会计分录?答: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来计算该部分原材料存货的成本,因此该部分原材料存货的成本为2,000元。
因此,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存货 2,000元贷:银行存款 2,000元需要注意的是,该部分原材料存货的成本与采购成本不同,因此在计算库存成本时需要进行区分。
现金短缺或溢余的会计核算

现金短缺或溢余的会计核算1. 创达建筑公司对库存现金清查后,发现账款不符,现金短缺800元。
后经核查,短缺现金中有200元系出纳员李丽责任事故所致,应由李丽个人赔偿;其余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予以转销。
①短缺原因查明前:(摘要:现金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贷:库存现金 800②短缺原因查明后:(摘要:短缺现金中有,应由李丽个人赔偿,其余无法查明原因,转销)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李丽)200管理费用—其他 6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2. 创达建筑公司在对库存现金清查后,发现账款不符,现金溢余600元。
后经核查,溢余现金中有320元属于应付给职工李江的,其余28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转作营业外收入。
①溢余原因查明前:(摘要:现金溢余)借:库存现金 600贷:待处理财产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0②溢余原因查明后:(摘要:溢余现金中有属于应付给职工李江的,其余无法查明原因,转作营业外收入)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李江)320营业外收入—其他 2803. E公司由于仓库进水材料被淹,损失10000元。
残余部分出售,收得现金700元,当即存入银行;保险公司同意赔偿8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净损失作非常损失处理。
①(摘要:仓库进水材料被淹)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00贷:原材料 10000②(摘要:残余部分出售收得现金并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7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00③(摘要:保险公司同意赔偿,款项尚未收到)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偿款 8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0④(摘要:净损失作非常损失处理)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13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3004. B公司20××年6月30日对现金清查中发现短缺400元;经查,系出纳员李某精心所致。
如何用最新会计准则解析存货

如何⽤最新会计准则解析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企业下的存货⼜是怎样的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存货的范围存货,是指⼩企业在⽇常⽣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的材料和物料等,以及农业⼩企业(农、林、牧、渔业)为出售⽽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消耗性⽣物资产。
⼩企业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物资、消耗性⽣物资产等。
⼆、存货的取得⼩企业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由于存货取得的⽅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取得⽅式下,存货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存货的实际成本应结合存货的具体取得⽅式分别确定。
其具体分为以下五种:(⼀)外购存货的成本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在外购存货过程发⽣的其他直接费⽤,但不包括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根据企业的具体核算⽅式,⼩企业外购存货成本的核算分为:1.计划成本核算⽅式材料已收到、但尚未办理结算⼿续的,可暂不作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续后,再根据所服⾦额或发票账单的应付⾦额,借记“材料采购”,贷记“银⾏存款”等科⽬。
⼩企业采⽤计划成本进购⼊材料的采购成本。
⼩企业外购材料,应当按照发票账单所列购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在外购材料过程中发⽣的其他直接费⽤,借记“材料采购”,按照税法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在外购材料过程发⽣的其他直接费⽤,贷记“库存现⾦”、“银⾏存款”、“其他货币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科⽬。
材料已收到、但尚未办理结算⼿续的,可暂不作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续后,再根据所服⾦额或发票账单的应付⾦额,借记“材料采购”,贷记“银⾏存款”等科⽬。
材料短缺的会计分录

材料短缺的会计分录材料短缺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当生产过程中所需材料不足时,企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这一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进行会计分录。
这篇文章将简要介绍材料短缺的会计分录及其相关问题。
一、材料短缺的会计分录当材料短缺时,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加班加点、调配材料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会计分录来反映材料短缺对生产成本和财务费用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材料短缺的会计分录:1. 原材料库存减少当企业发现材料短缺时,会从原材料库存中提取足够的材料以支持生产过程。
因此,原材料库存的金额将减少,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库存2. 资产转移材料短缺可能会导致企业从其他工厂或仓库调拨材料以支持生产过程。
此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资产转移贷:存货3. 采购成本增加如果企业需要从其他供应商购买材料以应对短缺,那么采购成本可能会增加。
因此,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采购成本贷:应付账款二、材料短缺能否计入生产成本材料短缺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影响,因此有些企业会考虑将材料短缺的成本计入生产成本。
然而,这是有争议的。
按照传统方法,如果材料短缺是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比如天灾、设备故障等,那么这部分成本可以计入生产成本。
但是,如果材料短缺是由于管理不善或生产计划不合理引起的,那么这部分成本就不能计入生产成本。
然而,在现代会计中,有些公司会考虑将所有材料短缺的成本都计入生产成本,以避免财务报表上的异议。
这种方法虽然没有违反会计准则,但如果过于频繁使用,可能会误导企业决策。
三、材料短缺的影响和预防措施材料短缺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这种问题。
一些预防措施包括:1. 建立合理的生产计划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生产计划,以确保充足的材料供应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2. 与供应商保持合理的沟通企业应与供应商保持紧密的联系,以确保及时获得所需的材料,并提前解决潜在的供应问题。
现金短缺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现金短缺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XX个人)或应收保险赔款(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管理费用(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现金短缺是什么意思?
现金短缺是指计划期现金期末金额与理想现金条款相比后的条款。
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大于理想现金余额,则表示现金有多余,应设法进行投资或归还债务。
如果期末现金金额小于理想现金余额,则表示现金短缺,这时候应进行筹资予以补足。
现金出现长款或短款是什么意思?
现金长短款是指在盘点和核对库存现金时,发现的除挪用现金、白条顶库、超限额留存现金等情况以外原因的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不符。
发现这种情况时,应将短款(或长款)记入“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再分情况进行处理。
若是属于记账差错的,应及时进行更正。
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应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对于无法查明原因或由出纳人员失职造成的短款,则由出纳人员进行赔偿,并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如果是短款是由于非常损失造成的,则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货方责任造成外购存货发生短缺,补发存货的情况下,为什么借方要
记应付账款?
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经查明,是供货方责任造成的。
供货方可选择补发存货,也可退还购货方短缺存货的货款。
补发存货的情况下,购货方做的会计分录是:
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这里为什么借方要记应付账款?
因为开始进货时未付款,贷记了“应付账款”这个科目,现在要结平因
这项经济业务而记的“应付账款”的余额。
举例: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
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耗5%,另2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
编制该企业的会计分录。
分析: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成本,并且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待查的短缺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进项税额不予抵扣。
1.采购时:
借:在途物资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000
贷:应付账款936 000
2.给予75%入存货成本(含5%的合理损耗)
借:库存商品600 000
贷:在途物资600 000
3.给予25%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4 000
贷:在途物资200 000(800000×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 000(136000×25%)注:发生的存货非正常损耗扣除责任赔偿和保险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关于存货短缺的会计分录求解?
原材料短缺原因查明,为供货方发货时少付,经与甲公司协商,由其补足少付材料,相应会计处理:
发现短缺时: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收到供货方补发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甲公司
贷:应付账款---甲公司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应付账款这个科目?原材料不是供货方少付的吗,不是我们应收的吗?为什么不走应收账款?
是供货方欠我们的,但是欠的是货,而不是钱
把货发给我们之后,我们还是要把货款付给他们的,所以用应付
哪怕我们把货款付给他们之后,如果欠货不发,把款退给我们,也是冲应付.不会是收款记应收的.
应收是指客户之间的往来,我们卖了货付给我们钱的用应收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银行存款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2)购进商品短缺与损耗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转销的短缺及损耗,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短缺金额)
贷:商品采购(商品短缺金额)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②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借: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④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材料验收收入库450千克,短缺50千克,会计分录怎么做
如果是由于正常原因的短缺则计入存货成本:
借:原材料数量按450,价格按500的算.
贷:材料采购等
如果是非正常原因一般是:
借:管理费用短缺的50KG的价税合计
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进项税转出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青蛙)、(蟋蟀)、(蜈蚣)、(蜘蛛)等。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燃烧后的土壤颜色会变白,质地会变硬,黏性消失,板结成块,不易碎,不透水,(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黏土)、(壤土)三类。
(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8、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