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代换公式

合集下载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供参考版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供参考版

钢筋代换公式。

等面积和等强度。

答:(一)等强度代换不同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

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

用公式可表示为:AS2׃y2≥AS1׃y1即AS2≥AS1× ƒy1÷ƒy2或n2×d2²×ƒy2≥n1× d2²×ƒy1即n2≥n1×d1 ²×ƒy1÷d2²×ƒy2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ƒy1、ƒy 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最终:根数×直径²×fy1÷代换钢筋直径²fy2=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二)等面积代换用同钢号钢筋代换时,可按钢筋截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

即AS1=AS2或n1×d1²=n2×d2²n2≥n1×d1²÷d2²式中符号同前。

例某预制板设计配筋为6φ12,仓库无此钢筋,现拟用φ10钢筋代换,试计算需用代换根数。

解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取9根φ10钢筋代用。

最终:根数×直径²÷代换钢筋直径²=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最新范本,供参考!。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一、钢筋等截面代换基本原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当施工现场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规格时,可按等截面代换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其基本原理是保证代换前后钢筋的总截面面积相等,以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等要求。

二、等截面代换公式。

1. 同级别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

- 当钢筋为同级别(例如都是HRB400级钢筋)时,代换公式为:
n_2=frac{n_1d_1^2}{d_2^2}
- 其中:
- n_1为原设计钢筋根数;
- d_1为原设计钢筋直径;
- n_2为代换后钢筋根数;
- d_2为代换后钢筋直径。

2. 不同级别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需考虑强度换算)
- 首先要知道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例如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_y1,HRB335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_y2等。

- 代换公式为:n_2=frac{n_1d_1^2f_y1}{d_2^2f_y2}
- 这里:
- n_1、d_1含义同前;
- n_2、d_2含义同前;
- f_y1为原设计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 f_y2为代换后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在进行钢筋等截面代换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配筋率等构造要求。

2. 对于重要的结构构件,钢筋代换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之邯郸勺丸创作钢筋代换公式。

等面积和等强度。

答:(一)等强度代换分歧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

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

用公式可暗示为:AS2׃y2≥AS1׃y1即AS2≥AS1× ƒy1÷ƒy2或n2×d2²×ƒy2≥n1× d2²×ƒy1即n2≥n1×d1 ²×ƒy1÷d2²×ƒy2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ƒy1、ƒy 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最终:根数×直径²×fy1÷代换钢筋直径²fy2=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二)等面积代换用同钢号钢筋代换时,可按钢筋截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

即 AS1=AS2或n1×d1²=n2×d2²n2≥n1×d1²÷d2²式中符号同前。

例某预制板设计配筋为6φ12,仓库无此钢筋,现拟用φ10钢筋代换,试计算需用代换根数。

解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取9根φ10钢筋代用。

最终:根数×直径²÷代换钢筋直径²=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

钢筋代换公式

钢筋代换公式

.
.
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抗压强度设计值 fy'
1 热轧钢筋 HPB235 φ 210 210
HRB335 Φ 300 300
HRB400
360 360
RRB400
360 360
2 冷轧带肋钢筋
LL550
360 360
LL650
430 380
LL800
530 380
9-3-2-3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

换钢筋间距 =(代换钢筋理论重量 * 代换钢筋强度系数) /( 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 * 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
*原设计间距( mm ) 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例 ]原设计圆 10 间距 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 8 代换(Ⅱ级钢) ,代换
代换钢筋间距 =( 0.395*3.4 ) /( 0.617*2.4 )*180=163 ( mm)
[ 例 ] 某设计采用了圆 10 钢筋,间距 180mm
配筋,因圆 10 钢筋无货,拟用圆 8 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
=0.395/0.617*180=115 ( mm)
(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
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 /代换钢筋理论重量 * 原设计根数
[例 ]某设计配
筋为 10 根圆 10,拟用圆 8 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 =0.617/0.395*10=15.62 ,取
定 16 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 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
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 (直径)相同或者不同, 但材质(设计强度) 不同时的代换, 其计算公式为: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一、等强度代换
不同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用公式可表示为:
AS2׃y2≥AS1׃y1即 AS2≥AS1׃y1÷ƒy2
或n2×d2²×ƒy2≥n1×d2²×ƒy1即 n2≥n1×d1²×ƒy1÷d2²×ƒ
y2
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
ƒy1、ƒy 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
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
d1、d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
二、等面积代换
用同钢号钢筋代换时,可按钢筋截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即AS1=AS2或 n1×d1²=n2×d2²n2≥n1×d1²÷d2²
式中符号同前。

例:某预制板设计配筋为6φ12,仓库无此钢筋,现拟用φ10钢筋代换,试计算需用代换根数。

解: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取9根φ10钢筋代用。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2020-03-31 19:51:56)标签:分类: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一、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M≤Mu=fyAs(ho-fyAs/2a1fcb)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b---构件截面宽度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v≤+s+αs,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其中: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vsv=s, 所以,(1)、箍筋代换应满足:fyv2Asv2/s2≥fyv1Asv1/s1fyv2---拟代箍筋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弯起钢筋所能承载的剪力为:vsb=αs,所以,(2)、弯起钢筋代换后应满足:fy2Asb2≥fy1Asb1fy2---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b2---同一弯起平面内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截面积Asb1---同一弯起平面内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截面积当fy2Asb2<fy1Asb1时,即拟代换弯起钢筋抗力小于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力时,可通过适当增强箍筋的方法补强。

钢筋代换公式一览表

钢筋代换公式一览表

钢筋代换公式一览表钢筋代换,也称为钢筋换算,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将不同规格的钢筋等效为相应的其他规格的钢筋。

这是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加工、减少储存和运输成本等原因,常常需要将某种规格的钢筋替换为另一种规格的钢筋。

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钢筋代换需要精确计算和严格依据相关公式。

以下是钢筋代换公式的一览表,以供参考:1. 钢筋面积代换公式:A = π * (d/2)^2其中,A为钢筋截面面积,d为钢筋直径。

2. 钢筋直径代换公式:d1 = √(A1 / π) * 2d2 = √(A2 / π) * 2其中,d1为原有钢筋的直径,d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直径,A1为原有钢筋的面积,A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面积。

3. 钢筋数量代换公式:N1 = (A1 * L) / (A * L2)N2 = (A2 * L) / (A * L1)其中,N1为原有钢筋的数量,N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数量,A1为原有钢筋的面积,A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面积,L为构件长度,A为代换钢筋的面积,L1和L2为代换钢筋的长度。

4. 钢筋质量代换公式:M1 = V1 * ρ1M2 = V2 * ρ2其中,M1为原有钢筋的质量,M2为代换钢筋的质量,V1为原有钢筋的体积,V2为代换钢筋的体积,ρ1为原有钢筋的密度,ρ2为代换钢筋的密度。

5. 钢筋不同直径之间的代换关系:d2 = k * d1其中,d1为原有钢筋的直径,d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直径,k为代换系数,根据具体规格的代换情况来确定。

通过以上一览表中的公式,可以实现钢筋的准确代换,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仔细计算和选择代换钢筋的规格,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监督,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某些具有特殊要求和限制的工程,不能简单地依据公式进行钢筋代换,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计算和专业评估。

此外,在进行钢筋代换时,也需要考虑钢筋的可替代性和工程经济性,以实现最佳的替换效果。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代换公式

钢筋代换公式

钢筋代换公式
钢筋理论重量=0.00617x钢筋直径x钢筋直径
钢筋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 Ⅱ级钢 3.4 Ⅲ级钢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
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x原设计间距
例如: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的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钢筋代换,代换间距是多少?
0.359/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采用根数代换时,
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x原设计根数
例如:某设计配筋10根圆10的钢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钢筋代换,代换后是应是多少根?
0.617/0.359*10=15.62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
或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x原设计间距
例如:某设计圆10钢筋间距180(Ⅰ级钢),拟用圆8(Ⅱ级钢)代换,代换钢筋间距是多少?
(0.359*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x原设计根数
例如:原设计采用4根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3.85*3.4)/(2.98*3.4)*4=3.65。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T (kg/m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I 级钢 2.4n 级钢 3.4川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 (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 ,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 (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I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n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 )/ (0.617*2.4 )*180=163 (mm(4 )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 (I级钢),若用圆22 (U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 )/ (2.98*3.4 )*4=3.65,取定4根。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钢筋代换公式。

等面积和等强度。

答:
(一)等强度代换
不同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

用公式可表示为:
AS2×?y2≥AS1×?y1
即AS2≥AS1×?y1÷?y2
或n2×d22×?y2≥n1×d22×?y1
即n2≥n1×d12×?y1÷d22×?y2
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
?y1、?y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
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
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
最终:根数×直径2×fy1÷代换钢筋直径2fy2=根数
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
(二)等面积代换
用同钢号钢筋代换时,可按钢筋截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AS1=AS2
或n1×d12=n2×d22
n2≥n1×d12÷d22
式中符号同前。

例某预制板设计配筋为6φ12,仓库无此钢筋,现拟用φ10钢筋代换,试计算需用代换根数。


n2=n1?d12/d22=6×1.22÷1.02=8.64(根)
取9根φ10钢筋代用。

最终:根数×直径2÷代换钢筋直径2=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

各级钢筋的代换计算公式

各级钢筋的代换计算公式

各级钢筋的代换计算公式钢筋的代换计算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实际工程中,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构造形式,可能需要对不同级别的钢筋进行代换计算。

以下是各级钢筋的代换计算公式的详细解释。

一、概述钢筋的代换计算是指以一种规格的钢筋代替另一种规格的钢筋,使得新的规格的钢筋能够满足原设计要求。

代换计算通常通过计算钢筋的抗拉能力、弯曲能力和节理能力来完成。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关注钢筋的截面积、强度等参数。

二、抗拉钢筋的代换计算1.抗拉钢筋的代换计算主要涉及抗拉能力的计算。

抗拉能力通常通过钢筋的截面积来表示。

代换计算时,根据两种不同规格的钢筋的截面积,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代换计算:A1/A2=f1/f2其中,A1和A2分别为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截面积,f1和f2分别为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

2.在进行抗拉钢筋的代换计算时,要注意保持构件的受力性能。

即代换后的钢筋应具有与原钢筋相同的受力能力。

这要求代换后钢筋的截面积不能小于原钢筋的截面积,即A1/A2≤1三、弯曲钢筋的代换计算1.弯曲钢筋的代换计算主要涉及弯曲能力的计算。

弯曲能力通常通过钢筋的惯性矩(或截面二阶转动惯量)来表示。

代换计算时,根据两种不同规格的钢筋的惯性矩,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代换计算:I1/I2=(d1/d2)^3其中,I1和I2分别为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惯性矩,d1和d2分别为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截面尺寸。

2.弯曲钢筋的代换计算也需要考虑受力性能的要求。

即代换后的钢筋应具有与原钢筋相同的受力能力。

这要求代换后钢筋的惯性矩不能小于原钢筋的惯性矩,即I1/I2≤1四、节理钢筋的代换计算1.节理钢筋的代换计算主要涉及节理能力的计算。

节理能力通常通过钢筋的对称矩(或截面三阶转动惯量)来表示。

代换计算时,根据两种不同规格的钢筋的对称矩,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代换计算:J1/J2=(r1/r2)^5其中,J1和J2分别为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对称矩,r1和r2分别为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边界半径。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钢筋代换验算公式一、钢筋代换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 M≤Mu=fyAs(ho-fyAs/2a1fcb)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b---构件截面宽度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其中: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vsv=1.25fyvAsvho/s, 所以,(1)、箍筋代换应满足:fyv2Asv2/s2≥fyv1Asv1/s1fyv2---拟代箍筋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弯起钢筋所能承载的剪力为:vsb=0.8fyAsbsinαs,所以,(2)、弯起钢筋代换后应满足:fy2Asb2≥fy1Asb1fy2---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b2---同一弯起平面内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截面积Asb1---同一弯起平面内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截面积当fy2Asb2<fy1Asb1时,即拟代换弯起钢筋抗力小于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力时,可通过适当增强箍筋的方法补强。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钢筋代换公式,等面积和等强度。

钢筋代换公式。

等面积和等强度。

答:(一)等强度代换不同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

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用公式可表示为:AS2׃y2≥AS1׃y1即AS2≥AS1× ƒy1÷ƒy2或n2×d2²×ƒy2≥n1× d2²×ƒy1即n2≥n1×d1 ²×ƒy1÷d2²×ƒy2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ƒy1、ƒy 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最终:根数×直径²×fy1÷代换钢筋直径²fy2=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二)等面积代换用同钢号钢筋代换时,可按钢筋截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

即AS1=AS2或n1×d1²=n2×d2²n2≥n1×d1²÷d2²式中符号同前。

例某预制板设计配筋为6φ12,仓库无此钢筋,现拟用φ10钢筋代换,试计算需用代换根数.解n2=n1•d1²/d2²=6×1.2²÷1。

0²=8。

64(根)取9根φ10钢筋代用.最终:根数×直径²÷代换钢筋直径²=根数间距:基础长度÷根数=间距。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计算公式钢筋代换分两种情况,一是钢筋设计强度相同,采用不同直径的其他钢筋进行代换(等截面代换),二是钢筋设计强度不同,采用不同直径或不同间距的其他钢筋代换(等强度代换)。

钢筋代换过程中,直接使用到的参数为钢筋间距(或根数)和强度。

但通过简化,可将以上的强度参数转化为钢筋理论重量和强度系数的乘积。

因此列出两者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值如下:进行钢筋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2.4Ⅱ级钢3.4Ⅲ级钢3.8情况一: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1)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间距: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1 / 2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情况二: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不同,但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时的代换(1)按强度代换钢筋间距,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2)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0.00617*d^2(kg/m)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Ⅰ级钢 2.4
Ⅱ级钢 3.4
Ⅲ级钢 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
[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
[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