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数学建模大赛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以数学建模为切入点,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以数学建模为切入点,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b7461611eb91a37f1115c46.png)
以函数极值 与最值 的学习为例。我们可 以提 出这样一 个问题 : 为什 么
模不是 “ 学数学 ” , 而是“ 用数学”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股市 、 投 资、 消费 套餐 可 口可 乐公 司的易拉罐 要设计 成人们熟知 的这个形状? 然后 , 让学 生分组 等数字信息 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 , 貌似 与数学无 关但又需要 用数学知识 来解 讨论 , 进 行分析 : 这样设计 的 目的是在 容量 一定 的情况 下, 用材 最省 , 这样 决 的问题 随处可见 , 如司法中遇到的 : 酒驾 的判断、 受害人 死亡时 间的推断 可 以降低成 本。在以前的学习中 , 对于理想 的圆柱体 . 当体 积一定 时 , 高 与 等; 工程 设计中双层玻璃 玻璃厚 度与玻璃 间隔的 比例 对保 温效 果 的影响 、 底 面 直径 的 比值 为 1时 表 面积 最 小 。 可 是 很 显 然 , 易拉罐 的高要 比底面直 建筑 物的振 动等 ; 政治生活 中代 表名 额的分 配 、 养 老金 的发放 问题 等。学 径 大一些 , 为什么? 为加强 直观 性 , 可 以拿 出 一个 易拉罐 , 现 场观 察 其 结
核 方式 , 将 数 学建 模 问题 引入 高职 数 学考 核 中 。
【 关键词】高 ) 转 变概念讲授 方法 , 把 数学建模 的思想融 入概念 的讲 解。数学 建
适应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 高职数学 教师开展 了多方面 的课 程建
设研究及教学改革 , 取得 了一 定 的成 效。如教 学方法 上采用 “ 案例式 教 学 模作为一个专 门的课程 , 虽 然是近几十 年 的事情 , 但是 其思 想方法 由来 已 极 限、 导 数、 微 分、 积 分 等 概 念 都 是 数 学 模 型 建 法” “ 模块式教 学” 等; 教学过程 中尽量删去 了部分定理 、 公式 的逻 辑推理过 久 。 如 高 等 数 学 中 的函 数 、 程, 定义概念尽量使用描述性语言 ; 紧密结 合专业培养 目标 , 在具体 的数 学 立 的 结 果 , 其 产 生 都 伴 随 着 实 际 问题 的解 决 , 如导数 的概念 , 解 决 的 是 变 速 教学 中围绕专业主干课程 , 对 数学教 学内容 进行 整合 , 力争 加强数 学的 专 直线运动瞬时速度 的问题 , 重积分解 决的是 曲顶 柱体 的体积 问题。数学 建 业服务功能。但是 , 教学 内容及 模式 没有根 本性 的改 变 , 无 法满足 各学科 模思想的切入可 以使得概念 的讲解更 加具体形象 , 有助于学 生学会提 出问 发展和专业技术实践对数学 的要 求。因而 , 有必要探 讨一条适合 高职数 学 题一分析 问题一解决 问题 的思想 方法 , 为日后解 决实际问题打 下基础 。 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 切实提 高高职 数学 的教学 质量 , 以便 更好地 为专 业
将数学建模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
![将数学建模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https://img.taocdn.com/s3/m/6911396325c52cc58bd6be72.png)
经 济 学 院 有 9 %的 学 生 认 为 数 学 很 有 用 或 有 些 用 , 有 8 只
2 %的学 生认 为数 学 没 有 用 ; 而法 商 学 院 9 %的 学 生 认 为 数 学 3
课 受 到越 来 越 广 泛 的关 注 和重 视 , 数学 的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 对 但过 去 的大 学 数 学 教学 过 于 追 求 体 系 的 天 衣 无 缝 ,过 于追 求 理论 的完 美 和 逻 辑 的严 谨 ,忘 记 了数 学从 何 而 来 又 向何 处 去 这个 问题 。 对 这些 现 状 , 文 结 合 我 校 大 学 数 学 教 育 现 状提 针 本 出 了 以数 学 建 模 为 契 机 促大 学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的 观点 和 措施 。
数 学建 模 有 兴趣 而 且 也愿 意 参 加数 学 建模 课 程 的学 习 。 多学 很
、
我 校大 学 数 学 学 习情 况 与数 学建 模 学 习情 况
大 学 数 学 教学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而 将数 学建 模 和数 学 教 学 改 革 结 合 是 目前 大学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成效 显 著 的亮 点 。为 了 了 解 我 校 大 学 数 学 教学 现 状 , 出 教学 改 革 的思 路 , 找 笔者 对 我 校
学或 还可 以 .6 1 %的 学生不 太喜 欢 . 只有 1 的学生 很讨 厌数 学 。 % 0
一
大 半 的学 生 认 为 数 学课 的 教学 内容 是 无 趣 的 。并 且 认
在微 积 分 和高 等 数 学 函数 与 极 限 这 部 分 教 学 中 .我 们 可 以 引入 指数 模 型 、 角 函数 模 型 、 网模 型 、 赫 雪 花 模 型 ; 三 蛛 科 在 导 数 与 微 分 部分 中可 以引 入 航 空 摄 影 的 数 学 模 型 、 鱼 群 的适 度 捕 捞 、 税 问题 、 优 批 量 、 征 最 电影 院优 化 设 计 问题 、 险杂 技 惊 的设 计 、 型 桥梁 的原 理 与 优 化 、 来 医 院 拐 角设 计 问题 的 数 拱 未 学 模 型 、 机 的 降 落 曲线 、 水 器 模 型 、“ 童 ” 济 模 型 、 飞 净 牧 经 最 优 价格 模 型 、 业 资 源 管 理 、 贮 费 用 优 化 问题 、 盘 的存 储 渔 存 磁 量 、 田储 油 罐 的设 计 、 踪 问 题 模 型 、 物 竞 争 、 帆远 航 、 油 跟 生 扬 广 告 费 用 的数 学 模 型 等 :在 积 分 部 分 中 可 以 介 绍 曲边 梯 形 面
基于数学建模活动谈高校数学教学改革
![基于数学建模活动谈高校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2b94af21647d27284b735122.png)
建立模型, 求解、 评价、 改进与应用 的过程都离 不开现 后 利用 计算 机等 手段 得到 近似解 , 对 结果 进 行解 释 和 验 料 , 并 学生尽快了解 证。所以数学建模 的思维和方法是联系数学 知识与 实际 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学建模活动 ,
问题 的桥 梁 , 数 学 教 学过 程 中 , 数 学建 模 思 想 渗透 到 在 把
摘要 : 学建模课程 的开设 , 数 搭建 了培养 大学生创新 能 力、 实践 能力、 团队精神 和 综合素质 的平 台。本 文从数 学 建模 活动分析 了高校数 学教 学改革 的四个重要 方面 : 对原有的教学 内容要做 适 当的增删 ; 增强教 学 实验 ; 教 学指导 在
思想上从知识本位转 向能 力本位 ; 在教 学方 法和手段上从 单一转向全方位。
特长, 共同理 清 问题 脉 络 和解 题 思 路 , 分 酝 酿 和 合 作 完 充 成 的一个包 括 问题叙 述 、 型假设 、 型 求解 、 模 模 问题 解答 的 建模 过 程 , 这种教 育活 动对 培养大 学生 团结互 助 协 作 的 团 队精神会 产生积 极影 响 。
由参加学生组织协调好各 自的工作 , 充分发挥各 自的 中, 学生将深刻体会到数学是一门科学 , 是一种解决 问题 成 ,
一
( 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协作 的团队精神 四) 数学建模内容涉及社会、 经济 、 政治和管理 生活中的
些 具体 问 题 。而 问 题 的解 决 则 需 要 熟 悉 问 题 , 造 模 构 型 , 结果 , 以对数 学建 模 的过程 来说 , 靠 个人 很 难 检验 所 单
完成 , 需要不 同知识结构的学生通过合 作和交流 才能完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 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 数学建模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 没有事先设
数模竞赛与数学教学改革
![数模竞赛与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e5c56a5dd3383c4bb4cd24f.png)
容 纳 下 这 些 知 识 . 外 便 是 对 发 明者 天 才 的惊 叹 , 和 要 求 , 没 有 惟 一 答 案 , 没 有 唯 一 的 方 法 , 验 此 既 也 检 这 样 的 教 学 过 程对 学 员 科 学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作 用 的 标 准 就 是 作 出 的 结果 是 否 反 映 客 观 实 际 。 员 要 学
硬 背 、 闭 的 应 试 式 考 核 方 式 , 引导 ” 应 试 式 的 在 教 员 后 面 “ 步亦 趋 ” 处于 被 动 的接 受 之 中 。 忽 封 “ 着 亦 ,
第 一 作 者 : 军 工 程 大 学 数 学 教 研 室 主 任 、 教 授 海 副
维普资讯
这 理 论 轻 应 用 。数 学 理 论 、 学 方法 与现 实 世 界 的 联 这 些 知 识 的 一 种 交 叉 训 练 , 种 交 叉 学 科 知识 的学 数 拓 极 系 不 够 密 切 , 学 教 育 的 根 本 目的 被 淡 化 ; 学 体 习 , 宽 了 学 员 的 知 识 结 构 , 大 地 激 发 了学 员 的 数 教 从 系 上 , 重 各 门课 程 各 自 的 系统 性 , 乏 课 程 之 问 学 习热 情 , 而 也进 一步 促 进 了他 们 学 习后 续 课 程 注 缺 的 相 互 联 系 与 渗 透 ; 学 内容 上 , 连 续 轻 离 散 , 教 重 重 的 主动 性 与 积 极 性 。 经 典 轻 现 代 , 乏 现 代 数 学 新 思想 、 方 法 的 介 绍 , 缺 新 数学建模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革 。传 理 论 推 导 多 、 际 应 用 少 , 算 技 巧 多 、 学 思 想 介 统 的“ 入 式 ” 学 法 , 主观 上 不 重 视 学 员 的 主体 实 运 数 注 教 在 而 按 绍 少 ; 学 方 法 上 , 知 识 轻 能 力 , 重 于 知 识 的 传 地 位 , 把 学 生 视 为 接 受 知 识 的 容 器 , 事 先 编 制 教 重 侧 程 对 满 , 跟 授 , 学 生 能 力 与 素 质 培 养 不够 ; 核 方式 上 , 记 好 的 “ 序 ” 之 “ 堂 灌 ” 学 员 无 暇 独 立 思 考 , 对 考 死
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及其教学方法的改革
![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及其教学方法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6f90266b0b1c59eef8c7b4c3.png)
关 键 词 : 学 建模 ;教 学 ; 用 ;实 践 ; 力 数 应 能 中 图 分类 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l1 2 1 ) 1 0 1 0 1 0 —3 I ( 0 1 0 —0 4 — 3
1 数 学 建 模 竞 赛 的启 示
由 于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与 广 泛 应 用 , 学 数 在社 会各 领域 中的应 用越来 越广 泛 , 用越来 越 大 , 作
数 学建 模 竞 赛有 如 此大 的 吸 引力 , 必 要进 一 有 步研 究数 学 建模 的特 点 与 它 的教 育功 能 , 动 和 深 推
应 用数学学 会共 同举 办全 国大 学 生数 学 建模 竞 赛 。
数 学 建 模 竞 赛 为 学 生 们 打 开 了一 扇 窗 户 , 他 们 的 把
析、 预报 、 决策 、 控制 等结论 , 即还应 从 数学世 界返 回 现实世 界 。这 就是利用 数学 建模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过
题。
数学 模型 就是用 数学语 言去描 述 和模仿 实际 问
题 中 的 数 量 关 系 、 间 形 式 等 。 这 种 模 仿 当 然 是 近 空
似的, 但又 要尽 可 能 逼真 。如 果 我们 将 充 满 抽 象数 学概念 的 领域形 象 地称 为 数学 世 界 , 将 研 究 对象 而 所涉及 的领 域称 为 现实 世 界 , 么数 学 模 型 就 是连 那
结 这 两 个 世 界 的 理 想 桥 梁 , 立 数 学 模 型 就 好 比构 建 架 这 座 桥 梁 。数 学 模 型 是 对 于 现 实 世 界 的 一 个 特 定 对 象 , 了 特 定 目 的 , 据 研 究 对 象 特 有 的 内 在 规 为 根 律 , 出 必 要 的 简 化 假 设 , 用 适 当 的 数 学 工 具 建 立 作 运
数学建模竞赛在提高高校师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竞赛在提高高校师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d94ee3172ded630b1cb622.png)
2 1 年 1 2期 0 1 —
嵌anxi oyu・Gaojao Ji . i 高教 Sh a a
生科技创 新活动相结合 。
2广 泛 宣传 动 员和 精 心 的 组 织 培 训 .
理 工农 医 博 览
逻辑思维能力 、 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力 的综合体现 。 学生通过培训
和参赛活动 , 在论文写作 中 , 熟悉了科技论文 的写作规范和写作 要求 , 以清晰的逻辑思维 、 畅的语言 表述 、 顺 精确 的数 据推理表 述、 论证 了 自己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的独特见解 。 这既培 养 了学生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 ,也 为其 以后 的科研工作奠定 了
新思维能力。
() 1 促进高等数学教学 改革 , 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
数学建模要解决 的都是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对实际问题进 行 一定 的假设简化把它转换为数学问题 , 从而建立模型并求解 ,
() 2 培养了学生科技学术论文写作 能力 。
一
篇合格 的数模竞赛论 文是参赛选手数学方法 运用能力 、
长补短 , 齐心协力 , 在攻 克难关 的同时 , 也提高 教师 的团队协 作 能力 。
十多年来 , 学建模竞赛 的规 模以平均每 年增 长 2 %以上 数 5
的速度快速发展 。但据调查 ,在 20 年 的竞赛活动 中, 09 全国有
13 14所院校 、5 4 队、5 3 10 6个 4 1 8名学 生参加 了竞赛 ,相对 于全
2 1 年 1 2期 01 —
更 放有. 高教
S a n i io u・ o io h a x Ja y Ga j a 理 工农 医 博 览
以数学建模为依托 做好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以数学建模为依托 做好数学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dce9f1659eef8c75fbfb3bd.png)
联系实 际的思维 模式 , 培养 分析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解 同 时也可以使工程技术 和经济管理等非 数学专业 的学 生切实
体 会 到 数 学 是 一 切 科 学 技 术 的 基 础 ,学 会 怎 样 用 数 学 去 解 决实际中的问题。
1 数 学建模 是 数学 教 学改 革的 必然 选择
2 数 学建模 是 搭接 数 学和 实 际 问题 的桥 梁
在 传 统 数 学 教 学 中 ,对 数 学 专 业 的学 生 强 调 严 格 的 定 理 证 明 、 象 的 逻 辑 思 维 和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的 训 练 ; 非 数 学 抽 对
数学 建模 及 其竞 赛 活动 打破 了原 有数 学课 程 自成 体
数 学 建 模 是 测 试 学 生 数 学 理 论 水 平 和 实 际 应 用 能 力 的 试 金 石 , 中 可 以发 现 数 学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题 和 缺 陷 , 利 从 有
于 对 数 学 课 程 设 置 、教 材 编 写 或 选 用 以 及 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充 当数学教学改革 中的一个极其重 要 的角色 ;从数学应 用
的 角 度 来 看 ,数 学 建 模 是 一 切 利 用 数 学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有 效
的途径 , 是数学教学改革 的必 然选择 。
手段的选择等 多方 面进 行检验 ,从 而构成 了数学 改革的基 础, 大力 开展数学建 模活动 , 行必要 的有 的放矢 的改革 , 进
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以数 学 建 模 为 依 托
做 好 数 学 课 程教 学 改革
阳彩 霞
40 1 ) 345
张清平
( 汉 生物 工程 学 院计 算机 与信 息 工程 系 湖 北 ・ 汉 武 武
论数学建模竞赛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论数学建模竞赛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aeda3843323968011c9264.png)
2 2年 l 01 0月
黄 山 学 院 学 报
J r a f Hu n s a Unv r i ou n l o a g h n ie st y
Vo1 1 NO. .4. 5 0c -01 t2 2
论数 学建模竞赛对 教育教学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 养 的推动作用
建 模 竞赛 2 0周年 庆典 2 1 年 1 01 2月 2 2日在 人 民大
教、 以赛促 改 、 赛培 结 合 , 在培 养 ” 竞赛 理 念 , 重 的 让
竞 赛形 成 良性 循环 , 更多 的师 生参 与并 获益 。 让
1 以赛促 教 、 以赛促 改
会堂 隆 重 举 行 。全 国 人大 常 委会 副 委 员长 路 甬祥 。 全 国政 协 副 主席 王 志 珍 , 中 国高 等 教 育 学会 会 长 原 周 远 清 , 育 部 高 教 司 司 长 张 大 良 , 育 部 高 等 教 教 教 育评 估 中心 副 主任 李志 宏 , 大 潜等 1 名 中国 科 李 0余 学院 院士 出席庆典 。领 导和 专 家对 数 学建模 竞 赛 的
收 稿 日期 :0 2 0 — 2 2 1— 3 2
教 师 通 过 辅 导建 模 培 训和 指 导 学 生 参加 竞 赛 ,
促 进 自身 的教 学水 平 和 教 学能 力 ; 过 竞 赛 以及 与 通
基 金 项 目 : 徽 省 教 育 厅 教 学 研 究 项 目(0 0 96 : 山 学院 质 量 工 程 项 目(o 1P CO 安 2 1 0 9)黄 2 l K  ̄ J 作 者 简 介 : 辉 平 (9 6 )安 徽 歙 县 人 , 山 学 院数 学 与 统 计 学 院 副 教授 , 士 , 究 方 向 为 常 微 分 方 程 及 其 应 用 。 方 17~, 黄 硕 研
用数学建模教育活动推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
![用数学建模教育活动推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bb0f3074a7302768e993954.png)
、
数 学建模教育活动是对大学生综 合素质提 高的重要
途 径
( ) 二 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数 学动机和兴趣 人在认 识和处 理一切 问题 时必然带 有一定 的情感愿 望 和价值 目标 , 大学生 学习数学 也是 如此。数学 的价值何 在 ?
高等学 校担负着为 国家培养适 应社 会发展 需要 的复合 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 它要求受 教育者经 过学 习既要具有 比较 宽厚的理论基础 , 又要具有 能够熟 练运 用各 门课程知识解 决 实 际问题 的能力 。大学 中广泛 开展 的数学 建模 活动 为这一 目标 和任务 的实现 以及 大学生 综合 素质 的提 高提供 了重要
等 方面的改革提 供 了很好 的思路。
关键词 : 学建模 ; 学教 学 ; 数 数 改革
中图 分 类 号 : 1 O4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65 2 0 )3— 15— 3 10 6 2 ( 08 0 02 0
数学建模就是将现实生活 中的实 际问题加 以提炼 , 抽象
在动力。建立实际问题 的数学模型是 一个不 断探 索 、 不断创
具备 自主学习 的能力。数学建模 问题呈现 出理 工结 合 , 学科 交叉的特点。要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多学科 知识 、 技 能和能力的高度综合 , 以要想解决 问题就 必须要深刻 地了 所 解 问题 背景 , 阅大量 的资料 , 至要做 实际调查 。数 学 建 查 甚 模 活动恰好就为培养这 种能力 和素质 提供 了一个有 效 的平
台。数学建模 活动的完成需要学生通过 自学讨论 、 临时查 阅
新、 不断完善和提 高的过 程。而且 , 数学 建模 也是数 学学 习 的一种新方式 , 试题 通常是 由工程技术 和管理科 学中的 建模 实际问题 简化加工而成 的 , 有事先设 定 “ 没 标准模 式 ” 即使 , 是对 同一 问题进行处理 , 其采用 的方法 和思路 也没有 固定 的 求解 方法 , 没有规定 数学工具 和 手段 , 些都给 学生 留下 了 这 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的广 阔空间 , 只有靠充 分发挥 自己
通过数学建模活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数学建模活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3636408a6c30c2259019e8d.png)
维 , 强 了学生 主动参 与 教学活 动 , 增 进行 团队协 作 的 意识 。学 生 的创 新研 究能 力得 到 了充分 的体现 与认 可 , 使学 生在 相互 的评 比过程 中增 强 了竞 争 意识 , 也 从而 达 到培养学 生 的创新 竞争 意识 和综合 素质 的 目
的。
开展数 学教 学 的一 项 重 要 内容 , 接关 系到 高 职 高 直 专 院校 可持续 发展 的大局 。
模 活动将 数学基 础 知 识科 学 地 融 入 到实 践 中 , 学 使
( ) 展数 学建 模活 动是 高职 高 专 院校 数学 教 3开
学 改革 的需要 。
目前 高职 数学 教 育 面 临着 诸 多 问题 , 教 学 内 如 容 多 , 学时数 少 , 教 教材 不规 范 , 源素 质总 体较低 、 生
学 习积极 性不 高等 , 根据 高 职高专 数学 教学 目标 , 进 行 数学 教 学 改 革 迫 在 眉 睫 。数 学 建 模 以学 生 为 中 心, 以问题为 主线 , 以计 算 机 为 工具 的教 学 思想 , 更 有 利 于学生 养成 正 确 的思 维 方 式 , 利 于学 生 数 学 有
目标 的步伐 。
素质 的提 高 。数 学建模 注 重培养 学 生用数 学原 理和
方法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 能力 , 定 了其 对 教 学 改革 的 决 促进作 用 。 ( ) 展数学 建模 活 动是 打 造 高职 高 专 院校 高 4开 水平 教师 队伍 的需要 。
() 2 开展 数学 建模 活 动是 培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和 竞 争意识 的需要 。
第2 8卷
Vo . 1 28
第 1 期
No .1
中州 大学 学报
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2180a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2.png)
147课程之一。
而数学建模恰好就是使用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
为此,课题组教师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把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与提高应用意识之间寻求平衡。
1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 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国家陆续颁布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因而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类别也逐渐增多,主要有夏季高考生、春季高考生、高职院校单招生、“3+2”免试入学生等。
不同类别生源的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断下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缺乏兴趣,此时学生接触高等数学,就会觉得很多知识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情绪。
长期以来数学就这样逐渐演变成学生眼中最难学的、挂科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
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科技、时事的变化。
(1)教材的设计不合理。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奠基石,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做到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最新的科技、时事信息等。
而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和本科教材比较类似,依然是以枯涩的概念、难懂的定理、乏味的证明、大量的练习为主,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案例,难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大部分教材的知识点脉络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主线,知识讲解的先后顺序没有逻辑,例题的解答总是很突兀地出现难懂的证明,而不是配以解题思路与思想方法,这样难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抓好“数学建模” 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抓好“数学建模” 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5a0d3f5f705cc175527097e.png)
2 纪6 O世 O年代末 . 国开始 在 研究 生 大学 生 中开设 美 学建模 ” 程 。8 代初 开始 , 国有 些 大学也相 继开 课 0年 我 设 了“ 学建模 ” 数 课程 。18 95年在美 国 出现 了一 个名为 “ 数 学建 模竞 赛 ” 的新 型 的大学 生数 学竞 赛 .9 9年 我 国 的大 18 学 生开始 参加这 项赛 事 。19 年 我 国开 始举 办 自己 的大 92 学生 数学建模 竞 赛 目前 .数学 建模 ” 为一 门崭新 的课 “ 作 程, 以极快 的脚 步 进入 大学 校 园 。 开设 该课 程 的 院校 不 断 增加, 规模 不 断扩 大 , 受大 学生 们 的热 烈欢 迎 。什 么 是 深 “ 数学建模 ” 主要 数学方 法是什 么 ? ? 如何在 高职 院校 中开 展 ?是 摆在 我们 高职 院校 数学 课 程教 学 与改 革 中 的新课 题 。 是形 势发展 的当务之 急 。 也 1 “ 学 建 模 ”的 涵 义 数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 6期
2 0 年 1 月 06 1
襄 樊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n l fX a ga o ain la dT c nc lC l g o ra in fn V c t a n e h ia ol e o o e
随着计 算机技 术 的发展 和普及 . 的 应用不再 局 限 数学 于传统 的物理 、 力学 、 通工程 技术 的范 围 . 普 而扩 展到 了包 括生 物 、 化学 、 医学 、 象 、 口、 态 、 济 、 理 、 会 学 气 人 生 经 管 社 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上述应用中, 把数学 与客观实 际问题 联 系起 来 的纽带就 是 “ 学建模 ” 数 : 11 “ . 数学建 模 ” 的含义 数学 建模 就是 利 用数 学方 法 解 决一些 实际问题 。 比如求解下 面 的问题 . 是一 个用 等差 就 数 列 知识 的简单 建模 问题 :要在 距 材 料 工地 5 0米 的公 “ 0 路 一侧埋 2 间隔 为 5 O根 O米的 电线杆 . 知 运输 队所有 的 又 车辆每 次只能运 3根 。 请你 设计 一个 运输方 案 。 又 比如著 ” 名的菲 波那契(i0 ac 问题 :兔子 出生 以后 两个 月 就能 Fb 1 ci 3 ) “ 生小 兔 , 若每 一 次都 只生 一对 ( 雌 一 雄)假 如 养 了初 生 一 , 的一对 小兔 , 问一 年后共 有多 少对兔 子 ?” 过 分析 , 试 经 上 题 如 果设 fn表示 为 兔 子 的对 数 , 下 标 表 示 月 份数 , F} 其 经 过分 析 .最终 可得 到它 的数 学模 型为 :n lF + n 1n F + = n F一 .= 23 .…… ,运用该 数学 模型 可求解各 个 月的兔 子 的对 数『 1 ] 。 由上两题 看出 :数 学建模 ” “ 是一 个将实 际问题 归 结为 数学 问题f 数学表 述) 进而求 解 的过程 。 不 同背景 的数学建 模 案例 . 分展 示 了数学 建模 在解 充 决 实际 问题中 的作用 和意 义。 如生活 中经 常碰 到 的椅 子能 否放 稳问题 、 口问题 、 人 金融 问题 、 选举 问题 等等 都是 典型 的例 子 。 这些 例子充 分反 映 了数 学 的应用 已深入 到各 个领 域 . 传统 的物理 领域 到 非物 理领 域 。 自然科 学 到 人文 从 从
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 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 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e0c9a5e40975f46527d3e160.png)
以数学建模为突破 口 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刘 春 英
( 长春 职 业技 术学 院 工程技 术分 院 ,吉林 长春 10 3 ) 303
摘 要 :高职教育在人 才培养上 坚持 “ 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因此 。如何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培养他们 的应 用能力 ,是 当
前 高职院校 高等数 学教 学改革的 目的和方向。在此 背景下 ,以数 学建模 为突破 口,促进 高等数学教 学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
1 .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的需 要。高等数学是高职 院校
就高职院校而言,其培养 目 标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技能型、 学生必 修的基础理论课 ,其 目的在 于培 养职业技术人 才所 必须的
实用型 的人才 。高等 数学作为 高职院校学 生必 修的基础 理论课 基本数 学素质 。目前 ,高职院 校高 等数学课 程的内容 缺乏应 用性 程 ,其 目的在 于培养应用型 人才 “ 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质 ” 和实际性 。这种教学体系不仅需要大量 的教学时数 ,而且不 利于 。
新能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 . 加 强 数 学 建 模 教 学 的 必 要 性 ,重 要性 ,可 行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业课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 通过数学建模教学 , 可以推动数学教
学思想 、内容 、体系 、 法和手段 的改革 。 方 2 . 高职院校 自身特点和发展的需要 。由于高职院 校生源质量
尬局面,可以推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 渐趋 完善 。 数学 建模 已经 成为衡量高校教 学水 平的一个很重要的 指标 , 职院校基础课程的功能化 。
要推 动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改革 ,提高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质量 ,加 强数学建模教学是 一种必然的趋 势。 3 . 专业课程中本身就拥有广泛的问题源 。职业学校 的专业课 程 设置和教学都 是以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的 ,因此 , 专业课 在
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促进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促进高职数学课程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35aca84680203d8ce2f24cf.png)
1 高职 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思 考解 决 问题 的 方法 上 来 。 ( 2) 数 学 本 身 就 是抽象的代名词 , 而 高 职 院 校 的 学 生 普 遍 对数 学 比较 反 感 的 原 因 也就 是 因为 数学 太
抽 象导 致 不 好 理 解 。 而 数 学 软 件 具 有 丰 富 的 图像 功能 。 借 助 函数 图像 , 可 以把 抽 象 的
( c o s ( x) 5, x) 就 可以 求 出结 果 ) 不仅 如 此 , 数 学软件还拥有 强大的编程功能 , 对 于 一 些 现 实 生 活 中的 疑 难 问 题 , 可 以 通 过 编 写 程 序来完成 , 可 以 进 一 步 激 发 他 们 的学 习 兴 趣。 ( 4 ) 在 学 习 数 学 软 件 的 基 础 上 可 以 开 展 数学建模 活动 , 使 高 等 职业 院 校 的学 生 增
握 了一 门数 学 软 件 之 后 , 不 管 多 么 麻 烦 的 微 积分 问题 ( 比 如极 限 、 导数 、 积分 ) , 都 可 以 通 过 一 个语 句 来 解 决 , 这 无 形 之 中提 升 了 学 生学 习高 等 数 学 的 信 心 。 ( 举 个 简 单 的 例 子, 求不 定积 分 , 只需 要 在Ma t l a b 中输 入i n t
问题 形 象 化 , 降低理 论深 度 , 精 简 理 论 推
导, 帮 助学 生更 好 的 理 解数 学 问题 。 ( 3 ) 在 掌
阶段 , 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非 常 明 经 比 成 熟 的普 通 高 等 教 育 。 其 中高 职 数 学 确, 就是 培养 出一批 “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性 人 就 属于 这 种 情 况 。 在 普通 高校 , 传 统 的 高 等 才” 。 在 这 样 的 目标 定 位 下 , 各 大 职 业 院 校 数 学教 学方 法 以 培 养 学 生 严 密 的逻 辑 推 理 纷 纷 对 学 生 的 培 养 方 案 做 出 了调 整 , 强 调 和 严 谨 的 思 维能 力 为 出发 点 , 同时 , 重视 数 “ 专 业 教 育 ”, 忽 略基 础课 程 ; 并 且 鼓 励 学生 学 运 算 能 力 的 提 升 和 数 学 运 算 技 巧 的 掌 多动 手 , 减 少 课 程 的理 论 要 求 , 加 大 实 践 环 握 。 高 职 数 学 教 育 应 该 有 别 于 传 统 的 高 等 节。 在这个大背景下, 作为 基 础 课 程 高 职 数 数 学 教 育 , 不 应 过 多 强 调 严 密 的逻 辑 推 理 学给人 的印象就是 “ 为专 业服务 ” 。 所 以现 的 培 养 和 数 学 运 算 技 巧 的 掌 握 , 但 绝 不 等 在 很 多 高 职 院 校 都 十 分重 视 学 生 的 专 业课 于 全 盘 放 弃 , 只 是 索 取 数 学 为专 业 服 务 的 的培养 , 而 对 高 职 数 学 的 作 用 产 生 了 片 面 功 能 。 而 应 该 在 学 好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的 基 础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人数学教学改革中的成效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人数学教学改革中的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5f9b090f16fc700abb68fcaa.png)
二 、数 学 建 模 教 学 思想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中国也创 办了 2 O 年, 参赛的学生涵盖了 理 、工 、文等各专业的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的广泛开展 , 极大 的调动了
学生学数学 、用数学的热情 。
参 考 文 献
[ 1 】 高陈燕 。数学建模 思想融入 数学教 学中的思考 与浅谈 ( 2 0 0 9
对2 0 1 1 级刚到校 的高职大一新生就对数学课程的兴趣问题 , 进行了
逻辑推理能力 ,而没有注意训练如何从实际问题 中提炼 出数学问题 ,如
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 , 如何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 结果是, 学生学 了数学 ,但不善于从实际问题 中发现数学 ,当然也就谈不上数学
年)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出 版 社. [ 2 】 姜广 峰,李琦。将数学建模 思想 融入到数学基础课教 学中的探 索与实践 2 0 0 7 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 文集.
中。结合我校学生 的特点 ,以 “ 突出理论为实践服务 ,教学 内容和深度
以 “ 够用”为原则 ,应用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为数学改革的
指导核心思想。数学课程改革 的首要工作是“ 艺术性 ”教学 的有机结合。
匿名调查 。调查结果中有 8 3 %的学生对数学课程兴趣不大,原因主要有
以下两点 :1 、枯燥无味 ;2 、学不会。针对这两点 ,我校对数学课程教 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一 用数学建模思想指导数学课程教学。
的读写能力 了。为此,应该结合教学 内容 ,突出数学的建模思想 , 使学
生了 解 到他们现在所学 的那些看来枯燥无味但 又似乎天经地义的概念 、
价值 观:“ 责任 ,创新 ,伙伴 ,有用” ,数学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 的进行
以数学建模竞赛推动高职数学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
![以数学建模竞赛推动高职数学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3e37dd949649b6648d74775.png)
创新型高职数学教学体系。
1 C UMC 的参赛方模 . 中科院院士李大潜认为,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一种精确的科学语言, 是以一种极为抽象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也不同于传统的专科教育 , 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 要特色。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 也要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 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加强数
学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现实情况是, 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 , 觉得数学抽象难懂 , 认为数 学 没多 大用处 。产 生这种 现象的一 个重要原 因就是他 们没 有发 现 和体 会 到数 学 的实 际 功效 , 而对 高职
学 而厌学 , 少有学 生能积极 主动参 与到课 堂教 学活 动 中去 。课 堂缺 乏 活力 , 很 教师 也 缺乏 成 就感 , 这样
就非常需要一个清晰的、 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教学创新体系来指导数学知识 的创造 、 获取和传播。而全国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h a drrd a te ai l o ts i Mo en , C i egau t Mahm t a C netn dl g 简称 C MC 无疑为 n Un e c i U M) 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数学建模及其竞赛活动打破了原有数学课程 自成体系、 我封 自 闭的局面, 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的实践 , 可以取得在课堂里和书本上所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感
收 稿 日期 :0 8 51 2 0 - -2 0
作者简介 : 卢琛 (9 2 , , 1 7 一) 男 回族 , 吉林农 安人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编辑部编辑 , 硕士 。
以数学建模竞赛为手段,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以数学建模竞赛为手段,促进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8d6a768cbceb19e8b8f6bac3.png)
为 了促 进 数 学 在 各 学 科领 域 的应 用 , 养 更 培 多 能够 应 用 数 学知 识 解 决实 际问 题 的人 才 ,0世 2 纪7 0年代 末 8 0年代 初 , 、 等 一 些发 达 国家 开 美 英 始把 数 学建模 内容 列 入研 究 生 、 科 生 教 学计 划 . 本 18 95年 , 在美 国科 学基金 会 的资助 下 , 创办 了大 学
数 学实践性教 学是 当前数 学教学改革的热点. 本文介绍 了我校在数 学建模 竞赛活 动和 数 学实验教 学改革方 面取 得 的成绩和效果 , 对数 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 了总结, 关键词 : 学建模 ; 学教学改革; 数 数 数学实验 ; 创新教育
中 图 分 类 号 : 2 0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况.
具有很高数学素养 的各专业人士才能解决这样 的
问题 - . 】 发达 国家 的 科 学 界 已得 出共 识 : 数 学 科 J “
1 重视创 新教 育 , 励学生 参 与数 学建 模活 动 鼓
学校非 常重视 创 新教 育 , 定 了《 宁学 院大 制 咸 学生 创新 工程 实 施 办 法 》 《 宁学 院 大 学生 课 外 、咸 科技 活动 奖励 办 法 》 《 宁学 院大 学 生创 新 学分 、咸 认 定 办法》 《 宁 学 院大 学 生 课 外 科 技创 新 和创 、咸 业 行动 实施 方案》 系列 文 件 , 创 新 教育 逐 步制 等 使 度 化 、 范化 . 规 学校 成立 了咸 宁学 院 大学 生创 新 工 程 指导 委 员 会 , 强 对 学 生 创 新 教 育 的 指 导 、 加 评 审、 检查 和监督 ; 每年 拿 出 10万元作 为专项基 金 , 5 鼓 励和支 持 学 生 参 与 科 研 行 动 计 划 、 加 各 级 各 参 类 学科竞 赛 、 与 大学 生 创 业 活 动 和 社 会 实 践 活 参 动; 实施学 生课外 科 技 文 化 学 分制 ; 建 了学 生 创 组 新创 业 团队 ; 学生 创 新 教 育 的 组 织 、 大 经费 、 导 、 指 激励 的制 度平 台初步形 成 .
数学建模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济南大学为例
![数学建模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济南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f102a60561252d381eb6e01.png)
全 国大学生 数学 建 模 竞赛 评 奖 结 果 刚 刚揭 晓 , 济
题 带来极 大 的方便 和惊 喜 。
2 2 有利 于提 高 学生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能 力 . 数学 建模 就是对 一些 复杂 的实 际问题进 行必 要 的简化 和假设 , 通过 调查 收集 数据 资料 , 住问 抓 题 的本质 , 利用数 学 的语言 进行 抽象 和概括 , 将实
2 O Ol
・
大 学教 学 ・
数 学 建模 与 高校 数 学教 学 改 革 的实 践
— — ・
以 济 南 大 学 为 例
邢 潮 锋 ,黄 治 琴。 ,杨 旭。
( . 东省 章 丘 市第 四 中 学 ,山 东 章 丘 2 0 0 ; . 南 大 学 理 学 院 ,山东 济 南 20 2 ; 1山 5 20 2 济 5 0 2
2 把 数 学 建 模 息 想 渗 透 到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作 用
际问题 转化 为数 学 问题 , 立 合适 的数 学模 型 来 建 反映实 际 问题 的数 量关 系 , 后 利 用 计算 机 等 手 最
段 得到 近似 解 , 对结 果 进 行 解释 和 验 证 。所 以 并 数 学建模 的思 维和 方法是 联 系数学 知识 与实 际问 题 的桥 梁 , 数 学 教 学过 程 中 ,把 数学 建 模 思想 在 渗透 到数 学教学 中能 增 强 学 生用 数 学 的 意识 , 能
抓好数学建模竞赛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抓好数学建模竞赛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f6d543e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7.png)
抓好数学建模竞赛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周彩莲
【期刊名称】《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19)002
【摘要】为抓好数学建模竞赛有必要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文章就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周彩莲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数学建模竞赛助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J], 徐翠翠
2.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J], 王红喜;
3.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J], 季梅
4.抓好数学建模竞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J], 胡少勇;易艺
5.抓好赛区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工科数学教学改革 [J], 任善强;杨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数学建模大赛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数学建模充分说明了数学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时代的重要作用,客观准确地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作用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革的方案和措施,值得数学教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目前,人们真正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可以说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的价值和作用空前地得到了体现,以致被人们称为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它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人们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重视现实、着眼未来,对现有的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使用型人才.
数学建模就是对我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改进、经济管理等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抽象简化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所求问题的答案.其主要过程往往是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表达,用数学的方法去寻求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改变了人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纯理论科学的传统认识和偏见.通过数学建模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又是多种多样的,从历届全国的数学建模大赛中优秀获奖论文可以说明这一点.学生在建模过程中,不但要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追求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以最低的代价、最好的方法去求得问题的解决.这就可以在学生思维中培养最优的原则,不断追求完善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对于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社会的竞争和时代的挑战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针对实际问题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它还会涉及到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是一个跨学科的合作过程.因此,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讲,要想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知识层次的要求和标准会更高一些,它促使学生把所学各门知识融会贯通,促使学生根据需要去查阅资料获得新的知识,促使学生围绕问题收集信息深化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并解决问题,促使多学科人才的广泛参与合作.因此,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推演和计算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为此,国家高度重视这项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近几年数学建模大赛所选的问题可以看出,所选题目非常典型是生产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又是很复杂的,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定量的研究和处理,力求尽可能完善地表达实际问题和方便地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抽象描述、化简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挥.
要解决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可行性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建立一个
没有求解方法的模型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在头脑中必须首先树立可行性的思想.为了处理好接近实际和能够求解这对矛盾,学生往往会在各种因素中去取舍,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全局的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善于应变,从而又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数学建模的核心就是数学知识与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运用,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虽然运用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几乎没有一样先进的软件中不隐藏着数学,因此数学建模和数学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把数学建模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就必须对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纵观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我们的教学主要完成了以下的任务:
第一,通过数学教学,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来理解,教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一项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任务.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数学已形成了一个多分支的庞大的科学体系.作为高等数学教育,向学生传授必须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技巧方法是很重要的,这往往关系到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作为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究竟要安排多少学时为好?讲那些内容?所讲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合适?作为教师总希望学生学的越多越好,教的越深越好,但是过重过难的问题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到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另一个是如何教,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在最少的学时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这种方法和理念是应该继续坚持的.但当今的高等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应该适当地介绍一些定理、方法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可加进一些适当的数学史料,不致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总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强调少而精够用为原则,着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方法的应用,教师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没有讲过的方法学生以后不会,实际上任何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课堂掌握的知识只占很小的部分.因此,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方法和习惯,更要给优秀的学生充分的自我发展的余地.
第二,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全面思维的能力.数学学科体系是经数千年的发展严格地推理建立起来的,在中学阶段学生渐渐养成了严格的科学态度,学会了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由形到数的良好思维方法.培养了他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开发了他们从纷乱的事物中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和寻求解决方法的潜能.人类大脑的理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开发和锻炼,当人们的知识积累和使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方法,使现有的理论和方法向前推进,使得我们的数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数学体系得到完善.
第三,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学是为了用,学以致用,这是教育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数学始终是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管理等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教学内用的选取上应注意和专业学习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那种认为纯数学至高无上,任何科学不能用数学表述就不是真理的观点是一种完全的数学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尤其重要的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这才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数学建模和与之相伴的计算机正在成为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工具,这些领域中的科技进展与数学的巧妙结合产生了大量的专业应用软件,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技术,当前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越来越受到各高等院校的欢迎和重视.各高等学校往往把数学建模大赛的成绩作为自身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种展示.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通过数学建模的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软件的使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
总之,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随着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对我们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正确理解数学建模的内涵及意义.数学建模的简单理解就是用数学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学会很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在给学生专门讲授这门课程时,大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好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和决心,切不可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深不可测的恐惧心理,结合身边的典型实例,例如工资,储蓄,购物,炒股,通讯等来说明数学知识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但对数学建模知识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内容及学时上向数学建模方面倾斜.在高等教育阶段,对于非数学专业来讲,高等数学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如何恰当科学地利用这有限的学时呢?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与专业无关的或联系太少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在原有教材内容上增加与专业内容有关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学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开设数学建模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还要统一数学教师的认识,让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每位教师平时的授课中,不能把数学建模的教学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割裂出去,更不能把数学建模教学理解为少数纯数学建模授课教师的任务.从近几年数学建模大赛所选试题来看,题型新颖,涉及面比较广.因此,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对这方面的优等生的培训和指导,抽调一部分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对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培训,这也是在数学建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院校的成功经验.
第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数学建模与之相伴的计算机正在成为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工具,计算机的使用在数学建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作为数学教师再不能靠粉笔加教材的简单教
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把先进的教学软件的使用引进课堂,一方面可扩大课时的容量,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中感受教学软件的巨大作用,这样做当然会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每一节课,但是它的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费浦生.加强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湖北大学学报,2009.
[2]赵国伟,高进清,蒋学明.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科技信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