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过程控制的方法全解

合集下载

化学物质的离子性和化合物的结构

化学物质的离子性和化合物的结构
离子性物质制备与表征方法
离子性物质制备方法
01
02
03
熔融法
通过高温将固体原料熔融 ,再经过电解或化学反应 得到离子性物质。
溶液法
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 生成离子性物质并结晶析 出。
气相法
通过气相化学反应或物理 过程制备离子性物质,如 气相沉积、喷雾热解等。
离子性物质表征技术
X射线衍射
利用X射线在离子性物质中的衍射现象, 分析其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
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形成的 固体。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对称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晶体性质
晶体的性质由其内部结构决定。常见的晶体性质有熔点、沸 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和光学性质等。不同的晶体具有 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在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有 广泛的应用。
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间 相互作用力越强,物质越稳定 。
0 离子极化作用 4阳离子对阴离子的极化作用越
强,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趋 势越大,物质稳定性降低。
04
典型离子性化合物举例及应用
氯化钠(食盐)结构及应用
结构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典型离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中 ,每个钠离子被六个氯离子包围,每个氯离子也被六个钠离子包围,形成正八面体和负八面体的空间 构型。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表,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周期表中 的元素按照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进行分类,反映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 关系。
分子构型与键合方式
分子构型
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和性质。常见的分子构型有线性 、平面三角、四面体等。

有机化学分析

有机化学分析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1(1)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升华、色谱分离);(2)元素分析(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确定分子式;(4)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法、物理法)。

2一、分离、提纯1.蒸馏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当液态有机物含有少量杂质,而且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时(一般约大于30ºC),就可以用蒸馏法提纯此液态有机物。

定义: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

要求:含少量杂质,该有机物具有热稳定性,且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大于30℃)。

所用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等。

如图所示:特别注意:冷凝管的冷凝水是从下口进上口出。

蒸馏的注意事项1、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2、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3、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1/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4、需使用沸石(防止暴沸);5、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6、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2.重结晶定义:重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状态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分离固体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重结晶常见的类型(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

(2)蒸发法: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液,如粗盐的提纯。

高考化学第11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4)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讲与练(含解析)

高考化学第11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4)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讲与练(含解析)

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李仕才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四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2.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1)蒸馏和重结晶(2)萃取分液①常用的萃取剂:苯、CCl4、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②液—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③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3.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元素分析(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质荷比(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最大值即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有机物分子结构的鉴定(1)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官能团,再制备它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

(2)物理方法①红外光谱分子中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对红外线发生振动吸收,不同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②核磁共振氢谱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蒸馏分离液态有机物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少量碎瓷片。

( √)2.某有机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则该有机物一定是CH4。

( ×)3.根据物质的沸点利用蒸馏法提纯液态有机物时,沸点相差大于30 ℃为宜。

( √) 4.乙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乙醇从水溶液中萃取有机物。

( ×) 5.混合物经萃取、分液后可以得到提纯,获得纯净物。

( ×)6.有机物完全燃烧后仅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 ×)7.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摩尔质量,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类型。

( ×)1.实验式中氢原子已经达到饱和,则该物质的实验式就是分子式,如实验式为CH4O,则分子式为CH4O,结构简式为CH3OH。

2.实验式通过扩大整数倍时,氢原子数达到饱和,则该式即为分子式,如实验式为CH3O 的有机物,扩大2倍,可得C2H6O2,此时氢原子数已达到饱和,则分子式为C2H6O2。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40197]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g,再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A.C4H10B.C3H8O C.C2H6O D.C2H4O22.(0分)[ID:140188]我国学者研制出用纳米铜催化法制备生产合成树脂PET的原料EG,反应原理为:CH3OOC-COOCH3(DMO)+H2→CH3OH(甲醇)+HOCH2CH2OH(EG)(没配平)。

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胶体B.产物EG属于离子化合物C.1 mol DMO完全反应生成1 mol EG和2 mol甲醇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O-H、C-C、C=O3.(0分)[ID:140180]有机物 H2C=CH-CH2-CHOH-CH2Cl 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哪些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聚合反应A.①④⑤B.③⑤C.②③④D.全部都可能4.(0分)[ID:140163]1,3-丁二烯()与HBr加成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比a稳定B.a、b互为同分异构体C.生成a和b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反应生成a的速率比b的慢5.(0分)[ID:14015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A.CH4B.CH3CH3C.CH3CH2CH3D.CH3CH2OH 6.(0分)[ID:140149]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B.分子组成是 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5 种C.分子组成是 C4H10O 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D.C3H6C12有 4 种同分异构体7.(0分)[ID:140144]同分异构的现象广泛存在有机化合物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7Cl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结构)B.分子式为C5H12O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C.分子式为C5H10O2能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D.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8.(0分)[ID:14014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烷B.丁烷C.2-甲基丙烷D.2,2-二甲基丙烷9.(0分)[ID:140129]萜品油烯(IV)可用作制香料的原料,它可由I合成得到。

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概论
定性分析:根据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来判断某种 组分是否存在;
定量分析:根据待测组分和所加的化学试 剂能发生有确定计量关系的化学反应,从而达 到测定该组分含量的目的。定量分析又可分为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若根据反应产物的 重量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称为重量分析法; 若根据所消耗滴定剂的浓度和体积来求算待测 组分的含量则称为滴定分析法。
二、置信区间与置信概率
在实际测定分析工作中,通常总是把有限次测定 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报告出来,但测得的少量 数据得到的平均值总是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评 价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估计出实际 有限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而真实值 往往是不知道的,因而人们习惯报告出一个真实值可 能存在的范围(或区间)以及试样含量落在此范围内 的概率,以此来说明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上述结果 真实值可能存在的范围就叫置信区间;真实值落在此 范围内的概率就叫置信概率或置信度(p)。
另外,有效数字不因单位的改变而改变,如1.01mL可 写为1.01×10-3L。
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①在运算中, “四舍六入五成双”:
②加减运算:以参加运算的各数字中小数 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字为依据,且先修约整 化再计算。
③乘除运算:以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 数字为依据,先修约再计算。所得结果与修约 后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2)仪器误差 由于所用仪器本身不够准确所引起的 误差。如硅码锈蚀、滴定管刻度不均匀等。
(3)试剂误差 由于所用试剂纯度不够、含有被测组 分所引起的误差。如蒸馏水不纯等。
(4)操作误差 指在正常分析测定过程中由于操作者 习惯或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如操作者视觉对色彩 的敏感程度或读数习惯不同等,均可造成这类误差。
②仪器分析法

全氟聚醚分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氟聚醚分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氟聚醚分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全氟聚醚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化学物质,其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

全氟聚醚由于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电绝缘性和抗溶剂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研领域。

全氟聚醚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系列氟原子和醚键,这种特殊结构赋予了全氟聚醚许多独特的性质。

首先,由于全氟聚醚分子中氢原子被氟原子所取代,使得分子具有极强的惰性。

这种惰性使得全氟聚醚在常温下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被化学物质侵蚀,同时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次,全氟聚醚的分子中的醚键(C-O-C)使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醚键在高温下不容易断裂,因此全氟聚醚常常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使用,不易发生热分解和失效。

这使得全氟聚醚在高温环境下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例如用作高温润滑剂和高温介质等。

此外,全氟聚醚还具有出色的电绝缘性和抗溶剂性。

由于其分子中的氟原子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全氟聚醚能够有效隔离电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

同时,全氟聚醚也具有优良的抗溶剂性能,不易与常见有机溶剂发生反应和溶解,使其可以在潮湿或化学环境中长期稳定使用。

总之,全氟聚醚以其特有的分子结构和卓越的性能,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链长、分子量和结构的全氟聚醚,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氟聚醚在电子、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全氟聚醚分子结构的介绍。

首先,在引言部分中将概述全氟聚醚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全氟聚醚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在化学结构上的特殊性质。

随后,将介绍全氟聚醚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合成和新型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在接下来的部分,将重点讨论全氟聚醚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分子链的长度、聚合度以及取代基对其性质的影响。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

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2.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3.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苏糖与甲酸甲酯所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吸收峰(信号),根据吸收峰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氯甲基甲醚(ClCH2O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两个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3:2。

金刚烷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乙所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吸收峰数目与峰面积之比分别为A.5,1:6:2:3:4B.3,1:3:12C.4,1:6:3:6D.2,1:3 5.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我们谈“疫”色变。

研制药物,保护人民健康时间紧迫。

药物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进展顺利。

以下是利托那韦的结构,有关利托那韦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37H48N6O5S2B.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C.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强的化学键,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6.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醋酸B.尿素C.碳酸钙D.蔗糖7.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链状化合物,且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是A.B.CH CHBrCH Br D.C.3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σ键强度小,容易断裂,而π键强度较大,不易断裂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C.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D.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8g H 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 AA.标准状况下,2B.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C.常温下,1⋅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2Ba+数目为0.3N A0.3mol L-4.2g C H分子中所含的碳碳双键数目一定为0.1N AD.3610.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A .2,2,3,3-四甲基丁烷B .2,3,4-三甲基戊烷C .3,4-二甲基己烷D .2,5-二甲基己烷11.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式:B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242C H OC .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 .甲基的电子式:12.乙酸、水和乙醇的分子结构如表所示,三者结构中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羟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乙酸: 水:乙醇:32CH CH OH --A .羟基的极性:乙酸>水>乙醇B .与金属钠反应的强烈程度:水>乙醇C .羟基连接不同的基团可影响羟基的活性D .羟基极性不同的原因是基中的共价键类型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10题)13.咖啡和茶类饮料中都含有兴奋剂咖啡因。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讲义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讲义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无处不在,它们构成了生命的基础,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生态系统。

从我们身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到食物中的糖类、油脂,再到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在无数的化学和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有机世界。

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有机化合物,简单来说,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

碳元素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它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从而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分子结构。

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分子结构复杂:由于碳原子能够相互连接形成长链、支链和环状结构,使得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变得非常多样化。

2、溶解性多样:有的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如醇类;有的则难溶于水,如烃类。

3、可燃性:许多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

4、反应相对较慢:与无机化合物相比,有机反应的速率通常较慢,且反应条件较为温和。

三、常见的有机化合物1、烃类(1)烷烃:具有单键结构,通式为CnH2n+2。

例如甲烷(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烯烃:含有双键,通式为 CnH2n。

乙烯(C2H4)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果实成熟。

(3)炔烃:具有三键结构,通式为 CnH2n-2。

2、醇类醇类化合物含有羟基(OH)。

乙醇(C2H5OH)就是我们常见的酒精,在医疗、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3、羧酸类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

乙酸(CH3COOH),也就是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4、酯类酯类是由羧酸和醇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香味。

例如乙酸乙酯,常用于香料和溶剂。

5、糖类(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C6H12O6),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2)二糖:能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类,蔗糖、麦芽糖等。

(3)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淀粉、纤维素等都是多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ACKNOWLEDGEMENTS)
我们要感谢伊斯兰自由大学中心 德黑兰分支通过项目的宝贵的支持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plexation of SFMx with Cu(II) SFMx络合铜(II) 2.SFMx的络合反应和弹跳与一些耦合试剂和钼酸盐离子 The Complexation Reaction of SFMx and DAP with Some Coupling Reagents and Molybdate Ions
结论(CONCLUSIONS)
铜复杂反应在SFMx下成立,上述条件和测量可以提供 一个敏感、简单、可再生的和散装SFMx测定准确的过 程、解决方案和平板剂型。计算的稳定性和常量的复杂 性相比,后者被发现是稳定的。该方法比一些现有的光 谱光度测量的方法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0.5 ig mL-1推荐的程序最适合分析和评价的药物制剂和确 保高标准的质量控制。统计参数和恢复研究数据明确显 示该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 关键词:
• • • • sulfamethoxazole(磺胺甲恶唑), dapsone(氨苯砜), Cu(II)(铜(II)) complexation, stability constants(络合稳定常 数), molybdate ion(钼酸盐离子)
摘要(EXPRIMENTAL)
1.制备标准解决方案 Prepa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s 2.建设SFMx与铜(II)络合的校准曲线 Construction of Calibration Curve for Complexation of SFMx with Cu(II) 3.General Procedure for Complex Formation of SFMx and DAP with Coupling Reagents in the Presence of Molybdate Ions 一般程序复杂SFMx的形成与耦合试剂钼酸盐离子的存在 4.Procedure for Determination of SFMx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制药配方中过程SFMx的进展

Spectrophotometric study of the complexation of SULFA DRUGS with CU(II) and coupling reagents in the presence of molybdate ions.

这个项目对不同温度下络合的磺胺甲恶唑 (SFMx)铜(II)进行了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铜(II)和 SFMx在pH值为11.0时,结合的摩尔比率1:2。实验 条件的优化时,铜(II)的化学计量学——SFMx复合 物的估计摩尔比和连续变异方法,强调KINFIT程序 的络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的值和获得的温度依赖性 的稳定常数。此外,利用SFMx的络合反应和氨苯砜 (DAP)儿茶酚衍生品和一些耦合试剂,研究了钼酸盐 离子在水温为25°C,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形成彩色 磺酰胺类产品通过重氮化作用的反应。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过程控制的方法
STRUCTURE OF CHEMICAL COMPOUNDS,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PROCESS CONTROL
12Abstract
• • 在钼酸盐离子的存在下,磺胺类药物与铜(II)和耦合试剂 络合的光谱光度测量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