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瓷器考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学者提出钧窑在金代是“官废民兴”, 北宋灭亡,官钧窑消失,窑工四散而技术扩 散,北方各地瓷窑场纷纷仿烧钧瓷。
(四)磁州窑 磁州窑在金代已发展为庞大民窑体系。 磁州窑在金代是最繁盛时期,也是风格最显著时期。
金代磁州窑的分期:
观台窑第二期后段:相当于金初海陵王迁都之 前。
观台窑第三期:相当于金中后期,是观台窑制 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亦是磁州窑装饰艺术发展的 黄金时代 。
在观台窑发掘的第四期前段,即金末到元代前期(约 1220~1308),发现有几片翠兰釉瓷片,但其他多数纪年材 料都已进入元代纪年,因此秦大树先生判断翠兰釉瓷器在中 国本土创烧于13世纪前半叶的证据并不充分(《试论翠蓝釉 瓷器的产生、发展与传播》,《文物季刊》1999年3期) 。
吉林省德惠市揽头窝堡 金代晚期房址中出土 翠兰釉刻花盘
1、金初海陵王迁都之前
(1)窑炉完成了由烧柴向烧煤的过渡,窑炉和 火膛结构已成定型,各种大、中、小型匣钵和支具 逐渐规范,标志着烧煤窑炉的成熟 。
(2)最典型器物是白地黑花器、白釉剔花器。白釉为 主,釉色、胎质与前段基本相同,还有黑釉,绿釉等。
(3)本期刻花装饰基本消失,釉上彩的梅花点装饰在 本期颇为流行,划花、剔花装饰更流行。
白釉黑剔花
在器胎上先施白化妆土,稍干些再在施纹部位施一层黑 化妆土,接着划出纹饰,以铲状小工具剔掉花纹以外的黑化 妆土,露出并不伤及下层白化妆土,罩上透明釉烧成器物。
(4)本期发现有白地黑花折枝纹的器型,它是在磁州 窑剔划花装饰艺术和釉上点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可能也 借鉴了唐代长沙窑釉上绘画或书写的装饰工艺。
2、金代中后期
(1)新出现诸多陈设用瓷,另有宗教用瓷、建筑用瓷。
(2)固有的各种装饰工艺和品种有了增加和发展,并 新出现了各种模印器和釉上红绿彩瓷。
(3)磁州窑典型的装饰品种——白地黑花在金代中后 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更广泛,品种更多样,纹饰更流畅、 生动、成熟、复杂,器型更大。
牡丹纹梅瓶
芍药纹梅瓶
金代 耀州窑 印花碗
金代耀州窑“犀牛望月”刻花碗
金代耀州窑印花、模贴、刻划纹三足炉
模印的变形夔 纹堆贴于腹部,其 间刻划瓦楞与竹节。
北京通县金大定十七年墓(1177年)、辽宁省朝阳金 大定二十四年墓(1184年)以及流散到英国的金大定二十九 年印花陶范(1189年)、墨书金泰和三年印花陶范(1203 年),这些带纪年铭文的定窑瓷器有力地说明金代定窑仍继 续烧白瓷。
江苏、浙江、江西地区的南宋墓也出土有定窑印花瓷 器,反映了定窑瓷器不仅供应金人统冶的淮河流域以北地区, 瓷器也有运到江南地区销售的。
大同阎德源墓(1190年) 出土翠兰釉玉壶春瓶
经过调查,发现在河南修武当阳峪窑址和禹州 扒村窑址发现有相同造型的翠兰釉瓷片,此两处窑 址均属“磁州窑系”窑场。
另外,在东北地区的一些辽代墓葬里也出土了 几件与典型的金元时期较为接近的翠兰釉、翠绿釉 瓷器,釉易脱落。
因此有学者预测,“磁州窑系”或是东北地区 的某些窑场可能在元代以前烧制成功翠兰釉瓷器, 只是到了元代这种工艺更加成熟,使这一时期所见 器物较多。
吉水金滩乡南宋墓出土定瓷(1254年)
杭州北大桥宋墓出土刻花萱草纹碗
(三)钧窑
金代钧瓷主要见于墓葬中。大同金大定三十年阎德源 墓(1190年) 、曲阳涧磁村金崇庆元年墓(1212年)等。
器型:不是供皇宫的陈设用瓷,而是人们普遍 用的碗、盘、玉壶春瓶等日常用瓷。
釉:一般不满釉,圈足处无釉,釉的质量不如北宋。
金代定窑特点: 1、胎釉:白胎或灰白胎,次者灰褐胎,釉色变黄。 2、器型:金代定瓷多为碗、盘、执壶、瓶等实用器。
3、制法:盛行覆烧印花碗、盘。窑址标本中还有一 定数量的粗瓷,碗心一周刮釉,即所谓的砂圈,然后放置 在匣钵内一件一件叠置,产品内底无釉处露出胎。
4、装饰:精细白瓷承袭了北宋华美繁缛的印花工艺, 刻花工艺更加犀利、流畅。
牡丹的叶片先端常常再裂;芍药的叶片 先端是尖的,不再分裂。
牡丹园
白地黑花枕
童子放风筝
如梦令:为向东波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别后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 江一犁春雨。
底部戳印“张家造”
白地黑花枕
“漳滨逸人制”
赵卞入蜀图:《宋史·赵卞 传》记载,宋朝赵卞出任成都 转运使,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有 一张琴一只鹤。
金代瓷器
(一)东北地区的瓷窑
金代东北地区的瓷窑在辽代基础上继续生产,生产技 术水平没有提高。
金占领了北宋中原地区,技术水平高的定窑、磁州窑 等瓷器在北方市场上占据了主要地位,所以东北地区窑业 生产只能生产技术要求不太高的粗瓷,精品很少。主要窑 址有辽阳江官屯窑、赤峰缸瓦窑等。
(二)定窑
曾认为定窑急剧衰落于靖康之变。但后来金墓不断出土 定瓷,曲阳北镇又发现了“泰和丙寅岁”印模(1206年)。 人们又认为在金世宗大定年间开始,定窑恢复生产。
(五)耀州窑
陕西铜川耀州窑到金代时仍然烧造。出现了 正烧叠置的砂圈器。窑炉仍是马蹄形窑,使用煤作 燃料。
金代耀州窑器物的主要特点:
1、釉色除青釉外出现了姜黄釉、月白釉,胎质粗厚, 有很多砂圈叠烧器物。
2、器型中新出现了单柄洗、三足炉等。
3、器物纹饰变简单,多分布在碗盘的器内,印花为主, 刻花次之,浮雕很少见。题材有折枝花卉,水波纹、婴戏牡 丹、犀牛望月。
底部“古相张家造”印戳
黑釉凸Leabharlann Baidu纹双系罐
(4)低温绿釉和黄绿釉瓷器增多,器型多数照搬白釉 器物,凡是白釉器物上可见的装饰都可移植到绿釉器上, 且别有韵味。
3、关于翠蓝釉瓷器
翠蓝釉,又称孔雀蓝釉、翠绿釉,是一种以铜为呈色剂, 以硝酸钾为助熔剂的低温彩釉。这种瓷器在9~10世纪的伊斯 兰地区(伊朗、伊拉克等地)便已出现,延续到15世纪,唐、 五代时期已输入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