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链深度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和利润点剖析
![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和利润点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54a9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png)
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和利润点剖析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钢铁产业链进行价值链分析,并剖析其利润点,以探讨钢铁产业链的运作机制和发展潜力。
一、钢铁产业链的基本概述钢铁产业链是指由原材料采购、炼铁、炼钢、加工制造、销售等环节组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活动。
在整个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决定了钢铁产业链的运转效率和竞争力。
二、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1. 原材料采购环节:原材料采购是钢铁产业链的首要环节,对钢铁生产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企业需要与矿山、矿产公司进行谈判和合作,以确保获取优质、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2. 炼铁环节:在炼铁环节,企业通过高炉冶炼将铁矿石转化为生铁。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控制冶炼工艺和炉料配比,以提高炼铁效率和保证铁质的品质。
3. 炼钢环节:在炼钢环节,生铁经过炼钢炉的冶炼处理,最终成为各种不同成分和性能的钢材。
炼钢过程中,企业需要掌握合适的炼钢技术和工艺,以确保钢材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4. 加工制造环节:在钢材的加工制造环节,企业将炼制好的钢材进行切割、冷轧、热轧、焊接等工艺处理,生产成各类钢结构、钢板、钢管等产品。
在这一环节,企业需要拥有先进的加工制造设备和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5. 销售环节:在销售环节,企业将加工好的钢材产品销售给市场,包括建筑行业、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和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在销售环节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钢铁产业链的利润点剖析一个完整的钢铁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有机会创造利润。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利润点剖析:1. 原材料采购利润:通过与矿山、矿产公司的合作,企业可以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获取较低的采购成本,并通过价格差异等方式获得利润。
2. 炼铁炼钢利润:通过掌握优质的炼铁炼钢技术和工艺,企业可以提高生铁和钢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获取较高的利润。
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
![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4d7f18fa45177232e60a2e6.png)
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及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分析深度分析--------------------------------------------------------------------------------发表时间:202*年10月23日一、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相关报告202*年中国钢铁炉料市场深度分析报告202*年中国钢铁铸件行业企业竞争力与关键数据对标202*年中国钢铁物流行业区域投资机会及风险预防咨中国钢铁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2*版)202*-202*年中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深度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上下游产业格局稳定,从现在的产业连模型角度看,上游是影响钢铁产业发展的关键。
铁矿石是钢铁企业的主要原料,我国进口超过50%的现状使得生产成本自主性控制难度较大。
虽然废料收集可以弥补部分原料的供应不足,但从长远看,我国钢铁企业以来铁矿石海运进口的形势很难改变,首钢搬迁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为了就近获得进口铁矿石以降低经营成本。
图表1、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型由上图可以看到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链构成特点,显然上游行业是决定钢铁冶炼与加工产业发展的基础。
钢铁下游行业包括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多种细分行业,用钢量较大的建筑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直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机械设备制造业中以船舶制造业为代表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世界第三,出口订货持续提升;汽车制造业发展受需求市场拉动也呈现快速的扩展特点;下游能源、交通行业等发展则促进了特种钢材产品需求的加大;综合来说下游需求扩展与上游原料供应紧张并存是钢铁行业目前的最大特点。
二、钢铁行业上下游关联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钢铁行业运行所涉及的上下游行业发展已经各种政策、环境、市场因素来分析其内在关联度。
图表2、钢铁行业与上下游产业及宏观因素的相关度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到我们认为与钢铁行业发展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上几种:上游原料、下游市场、产业政策、经济环境、交通运输、技术研发。
钢铁产业链深度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钢铁产业链深度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7f43e77d48d7c1c708a14547.png)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之路——周期行业研究方法和实战案例分享(分析概要)化繁为简了解一个行业,主要分解为七个步骤:纵观发展历史阶段、判断当前所在周期、理清产业链格局、解析上游核心要素、解析中游核心要素、解析下游核心要素、画出市场解析图。
2、建立逻辑严谨的行业分析框架,主要分为六个步骤:理清行业要素框架(包括宏观经济、下游行业、市场要素)、建立数据库并跟踪核心指标、以行业利润为核心构建模型、清楚行业预测的主要方法、找出不同时期行业核心驱动影响因素、判断行业景气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时间点。
3、周期个股研究强调"自上而下",要点解析:第一个是产品投资性和行业竞争的问题;第二个是行业的趋势的把握更为重要(先行业,后公司);第三点就是重点放在一个公司的量本利三个指标上。
4、重视投资时钟理论与行业轮动理论。
5、行业案例分析(钢铁供给侧改革)与公司案例分析(抚顺特钢研究思路)。
2016年以来,虽然市场振荡幅度加大,但是随着政策预期以及周期行业轮动的表现,钢铁行业目前是备受市场关注的一个领域。
一、化繁为简了解一个行业首先,化繁为简的告诉大家怎样看待这个行业,在此基础上讲讲行业分析框架和个股选择的方法,然后以当前最热的供给侧改革做一个行业分析案例,最后做一个个股分析案例,用的是抚顺特钢的研究思路。
下面是怎样看钢铁行业这个话题。
研究员和投资经理在接触一个新的行业的时候会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式,建议是对于周期行业领域,可以采取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了解。
我拆解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不管哪个行业,一定要看历史,有句古话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个兴替在投资领域可以理解为波峰或者是波谷,正是行业的变化使得在其中捕捉投资机会。
把时间轴拉长一点,整个中国市场发展到现在,钢铁行业是一个百年的话题。
起源是在1890年的洋务运动,张之洞建了汉阳铁厂,也就是大冶特钢的前身。
发展是从1949年到2015年,从数量上来看,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讲呢?1949年的时候,国内的钢铁只有16万吨,到了目前来看,2014年底,最高的产能峰值是11.4亿吨,15年虽然有所淘汰,但现在还是保持在10亿吨以上的水平。
钢铁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钢铁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9d866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9.png)
钢铁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一、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产量方面来看,全球钢铁产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产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去产能政策的实施,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在技术水平上,钢铁行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例如,先进的炼铁、炼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智能制造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市场需求方面,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是钢铁的主要消费领域。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制造业的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保持稳定。
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需求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环保压力是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和废渣。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钢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环保设备的升级和改造,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给钢铁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使得钢铁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发残酷。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钢铁产业迅速崛起,加剧了全球钢铁市场的竞争格局。
三、钢铁行业的发展机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钢铁行业也迎来了一些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品质、高性能钢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钢铁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钢铁行业带来了国际合作的机会。
中国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能的国际合作与转移。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https://img.taocdn.com/s3/m/4fa62eb91a37f111f1855bcf.png)
罗兰·贝格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钢铁行业全球决策者的杂志||| Which industries will be the next engines to driv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another 30 years? We tell you what to watch out for and provide key recommendations从粗放到精耕,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契机一、前言1,中国钢铁行业的机遇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产业链约占中国GDP总值的8.8%,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多,在整个经济振兴的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房地产、建筑、汽车、造船、家电、轻工、石油与化工。
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十几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
2008年,粗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消费量为4.5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控制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波及中国,不但钢铁出口前景不佳,内部需求也形势堪忧。
罗兰·贝格研究认为,危机之下,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在机遇。
一方面,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集中在基建领域及机械制造、汽车等行业,将间接放大用钢量,改善行业现状;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国内钢铁产能是一种“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高品质钢材产品供应不足,还需大量进口。
配合政府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将加强发展特钢产品,因此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
钢铁产业链分析探索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挑战
![钢铁产业链分析探索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e5be1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4.png)
钢铁产业链分析探索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挑战钢铁产业链分析:探索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挑战钢铁产业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等众多环节。
正确评估和分析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挑战,对于钢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供应链的角度,深入探讨钢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面临的挑战。
一、原材料采购环节在钢铁产业链中,原材料采购是供应链的首要环节。
主要涉及到铁矿石、焦炭、煤炭等原材料的采购。
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由于钢铁行业对原材料需求量大,因此供应商的选择、合作关系的维护以及价格的谈判成为关键。
另外,环保问题也是原材料采购环节面临的挑战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原材料的采购在环境友好性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如绿色采购和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材料的环境友好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法规的变化。
二、生产加工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是钢铁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主要涉及到高炉冶炼、轧钢加工等工序。
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钢铁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科技创新也是提高生产加工环节效率的重要方式,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钢铁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
此外,生产加工环节也要面对环保压力的挑战。
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加强环保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物流配送环节物流配送环节是钢铁产业链中连接生产和销售的桥梁,涉及到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确保物流流程的畅通。
物流的高效运作对于及时交付产品、减少库存成本至关重要。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仓储系统,优化运输路线,提高物流效率。
另外,物流配送环节也面临着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等挑战。
特别是长距离物流运输,需要克服跨地区、跨国家等不同地域条件的差异,合理规划运输路径,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以降低成本并保证交货期限。
钢材行业研究报告
![钢材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ffb8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8.png)
钢材行业研究报告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钢材作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近年来,钢材行业一直处于波动中,特别是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使得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本文将对钢材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市场供需、价格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钢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市场供需分析1.1 钢材需求量不断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钢材需求量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的产量达到了9.96亿吨,同比增长8.3%。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国外需求减弱,对我国的钢材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1.2 钢材供给增加随着技术发展和制造业的不断扩张,钢材制造厂的数量不断增加,钢材供给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钢铁年鉴》统计,2019年全国拥有炼铁能力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共计221家,拥有钢铁产能1亿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共计54家。
这些钢铁企业的发展,为我国钢材供给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1.3 供需关系趋于平衡虽然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钢材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内钢材需求量不断增长,这为国内钢材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同时,钢材供给增加,也使得供需关系趋于平衡。
总体来说,2019年,我国钢材市场的供需关系保持稳定,相信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和外部形势的变化,钢材市场的整体供需结构将会不断完善。
二、价格变化趋势2.1 钢材价格下降近年来,随着钢材市场供给的增加,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钢材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据钢之家统计,2019年10月份,钢材价格指数为123.6点,而同年12月份指数仅为116.6点,降幅达到了5.7%。
2.2 钢材价格波动大钢材价格的波动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的快速变化所导致,另一方面也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例如2018年美国对我国出口的部分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这使得部分钢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大幅上涨。
钢铁行业行业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8a14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c.png)
技术与生产流程
先进的原材料处理
新型原材料预处理技术,如氧气底吹转炉和粉煤气化,改善了冶炼过程的效率。回收废钢 和废铁的方法不断创新,减少了资源浪费。此外,原材料多元化也在降低供应风险。
绿色生产与环保技术
钢铁企业致力于减少环境污染。高效除尘技术、废水处理和废物回收已成为标准。碳捕捉 和碳储存技术也在研究中,以降低碳排放。
钢铁行业行业研究报告
技术与生产流程
技术与生产流程
钢铁生产技术趋势
钢铁行业技术领域正迅速演变。智能化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善 生产效率。新材料研发,如高强度钢和合金钢,有望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绿色制造和碳 中和技术已成为行业热点,以减少环境影响。
高效炼铁和炼钢工艺
现代钢铁企业采用高炉和电弧炉等先进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炼铁过程中采 用废热回收技术,提高炉况控制,减少原材料损耗。炼钢阶段也采用LF-VD和RH等工艺, 提高钢材质量。
钢铁行业行业研究报告
1. 钢铁行业概览 2. 市场趋势与增长驱动因素 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 技术与生产流程 5. 原材料供应链 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7. 政策与法规影响 8. 未来展望与风险分析
目录
PAGE DIRECTORY
钢铁行业行业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概览
钢铁行业概览
全球钢铁产业格局
钢铁行业行业研究报告
原材料供应链
原材料供应链
原材料供应链概览
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供应链是其生产过程的基石。主要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煤炭、废钢等。 供应链的稳定性对钢铁企业的生产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环保法规对供应链的影 响日益凸显,包括对煤炭采购的限制以及对废钢回收的推动。
铁矿石供应趋势
钢铁工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钢铁工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https://img.taocdn.com/s3/m/d675f9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2.png)
钢铁工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钢铁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钢铁工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产体系,将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环节各自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
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要顺畅无阻地进行,才能保证制造出高品质的钢材产品。
本文将从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以及服务环节分别进行阐述。
一、生产环节钢铁工业的生产环节非常复杂,需要多种原材料、设备和技术的协同作用。
制造钢材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同时还需要煤、焦炭、石灰石等多种辅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高温熔炼、轧制等多种技术。
因此,钢铁生产环节需要一定的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无法简单地依靠单一的产业或企业独立完成。
更多的是通过多方协作、上下游合作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矿山、煤炭、电力等产业为钢铁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
矿山产业提供了高品质的铁矿石,在生产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炭、电力等产业则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随着技术不断提升,这些上游产业也在不断进化,例如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了产业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其次,钢铁工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网络,加强物流体系,实行多元化降低风险。
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整个钢铁产业的生产链中非常重要。
再者,钢铁工业的设备和技术提供商,在生产环节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钢铁工业来说,设备研发、生产制造商为钢铁工业提供了必要且重要的设备,例如大型熔炼设备、轧制设备等。
而技术提供商则帮助企业升级技术、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最后,还有为钢铁生产加工提供服务的企业。
此阶段主要涉及的是钢铁生产下游的各种配套设施,例如铁路运输、卸货和加工、装配等。
通过完善这些服务环节,可以更好地整合生产流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和加工成本。
二、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是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关键环节和附加值
![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关键环节和附加值](https://img.taocdn.com/s3/m/c0edf8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c.png)
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关键环节和附加值价值链分析是一个用于确定企业内外部活动对于产品或服务创造附加值的工具。
在钢铁行业中,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行业中的关键环节和附加值。
本文将分析钢铁行业的价值链,探讨其关键环节,并介绍附加值的形成。
一、挖掘和采矿钢铁产业的价值链始于挖掘和采矿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矿石的开采和加工对于钢铁的生产起着关键作用。
矿石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环节的成本和产出。
同时,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效率也会对降低成本、提高产出产生影响。
因此,挖掘和采矿环节是钢铁行业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
二、原料加工和冶炼原料加工和冶炼环节是钢铁行业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原料将通过炼焦、炼铁等工艺进行加工和冶炼,转化为炼铁的原料。
同时,在这个环节中,能源的消耗和产生的废料处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优化原料加工和冶炼过程可以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料的排放,从而提升附加值。
三、炼钢和铁合金生产炼钢和铁合金生产环节是钢铁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生产商可以选择不同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炼钢和铁合金的生产。
炼钢工艺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高效的炼钢工艺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四、钢材加工和加值钢材加工和加值环节是将炼钢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符合不同用途的产品。
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加工方式,如轧制、拉伸、切割等。
这些加工过程能够赋予钢材新的特性和形态,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针对特定需求的定制加工将提供额外的附加值。
五、产品分销和营销产品分销和营销环节是将钢铁产品推向市场并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销售渠道的建立和维护、产品的包装和推广、客户关系的管理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优化分销和营销环节,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实现更高的附加值。
六、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环节是钢铁行业中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一环。
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方法
![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4264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7.png)
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方法一、引言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坚实的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的方法,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二、市场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主要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制定针对目标人群的问题,并以大样本量的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取大量、客观的市场数据。
在钢铁行业中,我们可以设计问卷,了解用户对不同型号钢铁的需求、产品质量要求、价格敏感度等重要信息。
2. 竞争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和比较,可以了解市场的竞争格局、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策略等信息。
在钢铁行业中,竞争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动态,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市场份额。
3.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是一种优质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与钢铁行业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可以获取专家对市场趋势、产品发展方向、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市场和行业的相关数据。
在钢铁行业中,可以运用官方统计数据、市场调研数据以及企业内部数据等进行数据收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标准化等环节。
在钢铁行业中,数据预处理可以帮助企业消除畸变、异常数据等问题,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 数据分析与建模数据分析和建模是钢铁行业中深入了解市场状况和未来趋势的重要手段。
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预测钢铁产品的需求变化、价格趋势等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案例研究以某钢铁企业为例,结合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生产了多种规格的钢材产品,并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制定了合理的价格策略。
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上下游产业关系与利润分配
![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上下游产业关系与利润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1f8fa9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0.png)
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上下游产业关系与利润分配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在钢铁行业中,价值链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揭示上下游产业关系以及利润分配情况。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价值链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上下游产业关系以及利润分配的问题。
一、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1. 原材料采购与加工在钢铁行业中,原材料采购是价值链的第一环节。
常用的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焦炭等。
钢铁厂通常会与铁矿石生产商、焦炭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原材料经过采购后,需要进行加工,如铁矿石的炼矿、焦炭的炼焦等。
2. 钢铁生产钢铁生产是钢铁行业的核心环节,也是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钢铁生产通常包括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等工艺。
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设备。
钢铁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下游产业与利润的分配。
3. 钢材加工与生产钢材加工与生产是钢铁的下游环节,也是价值链的延伸。
钢材经过加工可以生产出各种成品,如建筑钢材、机械零件等。
钢材加工环节需要进行锻造、冲压、焊接等工艺,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二、钢铁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关系钢铁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关系密切,上下游产业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1. 上游产业钢铁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和加工环节。
原材料采购环节涉及到铁矿石、焦炭等的生产商,而加工环节则包括了铁矿石的炼矿、焦炭的炼焦等环节。
钢铁行业与上游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紧密,原材料的供应和加工环节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钢铁生产的成本和质量。
2. 下游产业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包括钢材加工与生产环节,涉及到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
这些行业对钢材有着强烈的需求,钢材的品质和价格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的发展。
与钢铁行业相比,下游产业更加注重钢材的加工和细分领域的应用,因此与钢铁行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
三、钢铁行业的利润分配钢铁行业的利润分配涉及到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和价值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cea2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b.png)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1、引言本文是针对钢铁行业供应链的分析报告,旨在深入了解钢铁行业的供应链流程和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2、行业概述2.1 钢铁行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2 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2.3 钢铁行业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角色分析3、钢铁供应链的基本结构3.1 原材料供应环节3.1.1 矿石采购和运输3.1.2 铁矿石精炼和炼铁3.1.3 原材料仓储和调度3.2 钢铁生产环节3.2.1 高炉炼铁3.2.2 炼钢生产3.2.3 连铸和轧钢加工3.3 产成品流通环节3.3.1 钢铁成品分销3.3.2 物流配送和仓储3.3.3 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4、钢铁供应链的挑战与问题4.1 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和风险4.2 运输和物流成本高4.3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波动5、钢铁供应链的优化策略5.1 建立协同合作关系5.1.1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管理5.1.2 环节协同和信息流畅5.2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5.2.1 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5.2.2 虚拟仓储和智能物流5.3 提高供应链可见性和透明度5.3.1 实时监控和追踪5.3.2 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合同法- 合同: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6.2 物流法- 物流:指在供应链中,以货物和信息的流动为核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从供应商到客户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一切活动。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供应链流程图、数据分析报告、合作伙伴协议等。
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
![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1095d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0.png)
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市场调研的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常见的市场调研方法之一。
通过准备一份问卷并向目标受众发放,可以获取他们的意见、偏好和需求。
在钢铁行业的市场调研中,可以设计针对钢铁产品的问卷,了解用户对不同品牌、规格和价格的偏好,以及他们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评价。
2.深入访谈深入访谈是获取详细信息和深入了解受访者观点的一种方法。
在钢铁行业市场调研中,可以选择与钢铁厂商、供应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等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访谈。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市场反馈以及对于价格、品质、交货期等方面的看法。
3.竞争对手分析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收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产品优势和弱点等信息,可以帮助钢铁企业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市场策略。
竞争对手分析可以通过广泛的 desk research、商业数据库和公开报道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二、数据收集技术1.内部数据钢铁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内部数据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这些数据包括销售数据、生产数据、供应链数据、客户反馈等。
通过分析和挖掘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当前市场状况和趋势,以及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和市场份额等信息。
2.外部数据除了内部数据,钢铁企业还可以利用外部数据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外部数据包括行业报告、市场调研机构提供的数据、政府公开数据、相关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等。
通过收集和整合这些外部数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市场规模、行业趋势、竞争态势等信息。
三、数据分析技术1.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钢铁行业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得市场规模、增长率、市场份额、价格趋势等关键指标。
钢铁行业如何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钢铁行业如何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afc7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5.png)
钢铁行业如何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开采、加工到钢铁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促进钢铁产业链协同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钢铁行业如何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钢铁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则涉及建筑、汽车、机械等众多行业的用户。
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
上游企业应与钢铁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同时,双方可以通过共同投资、技术研发等方式,提高资源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钢铁企业可以参与上游矿山的开发,或者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开展选矿技术研究,以提高矿石品位和利用率。
下游用户与钢铁企业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产品定制化和服务个性化。
钢铁企业应深入了解下游行业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钢铁产品。
例如,针对汽车行业对高强度钢的需求,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出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的新型钢材。
此外,双方还可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实现互利共赢。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协同研发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钢铁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同时,应积极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协同研发,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例如,在绿色钢铁生产技术方面,钢铁企业可以与环保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协同创新可以有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例如,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可以与钢铁企业合作研发新型原材料,以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游用户可以与钢铁企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拓展钢铁产品的应用领域。
钢铁的调研报告
![钢铁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42a7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0.png)
钢铁的调研报告钢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钢铁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钢铁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包括实地访谈、数据收集和文献资料研究等。
着重调研内容包括钢铁行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环境保护问题、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情况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钢铁行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通过访谈了解到,我国钢铁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和高效节能方面,亟需加大研发和投入。
2.环境保护问题:钢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是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应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3.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情况:钢铁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摩擦,由于产能过剩和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导致钢铁价格下降和出口受限。
因此,要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推动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3.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4.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五、调研的局限和展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的样本容量有限,仅代表部分钢铁企业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见解。
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和调研范围,准确把握钢铁行业的发展动态和问题,提出更加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43203089eb172dec63b764.png)
1.钢铁行业供应链简介就钢铁企业而言,其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最终客户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钢铁企业供应链可以分为五个环节,即计划、采购、生产、配送和退货。
由于原材料采购存在资源约束,钢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焦点通常集中在采购和配送环节.钢铁企业采供主要包括大宗原材料采购和备品件采购.打破资源瓶颈,寻求优质优价的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生产与库存的平衡与稳定是采购环节的核心内容.通常情况下,钢铁企业主要与代理商建立分销渠道,最终客户一般从上游寻求资源采购。
代理商在供应链中起到大宗物资分解的作用,是供应链内巨大的库存和资金的缓冲池。
2.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特征钢铁工业属于典型的流程性工业。
流程工业通常是指,以从原料到制成品、兼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连续性生产过程实现增值的工业.典型的流程性工业有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
钢铁流程企业是以“V”型物流为主的。
如图2一l所示:从“V”型物流的情况,易看出其特点:原材料少、加工路线相似、最终产品种类多。
钢铁工业属于基础性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企业规模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工艺技术和材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技术的刚性大。
其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如下的特点:(1)物流特点: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物流种类多、工序多且形式不一。
所使用的都是大型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工序连接紧密、作业的连续性强、对时问要求条件高.(2)资金流特点:企业投资巨大、资金流动频繁。
(3)信息流特点: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特征值来描述,涉及到财务、人事以及生产管理领域。
不仅要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还应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数据采集来满足生产管理的实时陛要求,不断更新的人员、物料、产品等信息、全面详尽的统计信息,辅助管理者发布最合理的控制信息.总结:钢铁行业的供应链是以“钢铁”为载体,以“物流”为运作,以“信息”为核心,集钢材贸易、电子商务、三方物流为一体,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涵盖建筑行业、冶金行业、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四大行业的交叉行业。
钢铁上下游产业链
![钢铁上下游产业链](https://img.taocdn.com/s3/m/856ab0f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f.png)
钢铁上下游产业链
钢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到许多领域。
下面从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来介绍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以便更好地
了解该产业链的相关情况。
1. 原材料
钢铁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其中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基础原材料,
焦炭是冶炼过程中的还原剂,而石灰石则用于调节矿石的化学性质。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中
质量和成本最为关键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着钢铁生产的成本和利润。
2. 生产
钢铁的生产过程分为炼铁和炼钢两个阶段。
炼铁阶段主要是将铁矿石还原为铸铁,然
后通过钢铁铸造、轧制、镀锌等工艺生产各种型号、规格和用途的钢材。
炼铁和炼钢所需
的能源、原材料和设备等成本占据了钢铁生产的大部分成本,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
能耗和排放、节约流程用品等方面是降低钢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加工
钢铁制品的加工行业包括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等。
这些加工行业对钢材的加工形
式和品质均有要求。
例如,铸造需要优质的铁水,而锻造则需要对钢材进行预处理和调质;冲压则需要高精度的金属成型技术,而焊接则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并提高金属接头的
强度。
4. 销售
钢铁的销售主要分为国内销售和出口销售两个方面。
国内销售是钢铁生产企业的主要
销售渠道,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是决定钢铁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出
口销售则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和规范,同时还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
可靠性。
这对钢铁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之路——周期行业研究方法和实战案例分享(分析概要)化繁为简了解一个行业,主要分解为七个步骤:纵观发展历史阶段、判断当前所在周期、理清产业链格局、解析上游核心要素、解析中游核心要素、解析下游核心要素、画出市场解析图。
2、建立逻辑严谨的行业分析框架,主要分为六个步骤:理清行业要素框架(包括宏观经济、下游行业、市场要素)、建立数据库并跟踪核心指标、以行业利润为核心构建模型、清楚行业预测的主要方法、找出不同时期行业核心驱动影响因素、判断行业景气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时间点。
3、周期个股研究强调"自上而下",要点解析:第一个是产品投资性和行业竞争的问题;第二个是行业的趋势的把握更为重要(先行业,后公司);第三点就是重点放在一个公司的量本利三个指标上。
4、重视投资时钟理论与行业轮动理论。
5、行业案例分析(钢铁供给侧改革)与公司案例分析(抚顺特钢研究思路)。
2016年以来,虽然市场振荡幅度加大,但是随着政策预期以及周期行业轮动的表现,钢铁行业目前是备受市场关注的一个领域。
一、化繁为简了解一个行业首先,化繁为简的告诉大家怎样看待这个行业,在此基础上讲讲行业分析框架和个股选择的方法,然后以当前最热的供给侧改革做一个行业分析案例,最后做一个个股分析案例,用的是抚顺特钢的研究思路。
下面是怎样看钢铁行业这个话题。
研究员和投资经理在接触一个新的行业的时候会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式,建议是对于周期行业领域,可以采取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了解。
我拆解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不管哪个行业,一定要看历史,有句古话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个兴替在投资领域可以理解为波峰或者是波谷,正是行业的变化使得在其中捕捉投资机会。
把时间轴拉长一点,整个中国市场发展到现在,钢铁行业是一个百年的话题。
起源是在1890年的洋务运动,张之洞建了汉阳铁厂,也就是大冶特钢的前身。
发展是从1949年到2015年,从数量上来看,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讲呢?1949年的时候,国内的钢铁只有16万吨,到了目前来看,2014年底,最高的产能峰值是11.4亿吨,15年虽然有所淘汰,但现在还是保持在10亿吨以上的水平。
下面将各历史阶段进行一下分解:1958-1962年有一个口号叫"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当时国内还设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冶金工业部。
1970-1974年,整个钢铁工业是在曲折中前进。
在改革开放后,1978-1986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双轨价格机制转变,钢铁行业也是如此。
在七五期间,就是1986-1990年期间,整个钢铁行业是出现了第一次大幅的波动,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大幅涨价,企业这一块宏观调控影响主要倾向于压缩产能。
请注意,在这个时间段,国内是第一次提出了压缩产能的概念。
在1994-1998年,这个时间点主要是体现在行业融资渠道增多,最典型的是马钢在香港上市。
1998-2002年的时间段,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老的工业基地的蓬勃发展,有一个口号是"向鞍钢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致敬",政策也在向东北倾斜。
2002-2006年阶段,是钢铁行业真正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企业是脱颖而出,包括上市公司太钢不锈做到全球不锈钢的龙头位置。
2006-2010年这段时间,这是目前投资者最关注的,首先表现在股市上的反应是2005-2007年在上一轮大牛市里面,钢铁行业是五朵金花之一。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到2013年这五年时间里面,钢铁产能进行了新一轮的大幅扩张,年均增速在1亿吨左右。
正是因为这个产能的无序扩张,使得供需矛盾在目前激化。
在数据上看得到,2008年的时候钢铁行业的最低价格是2800元/吨,2015年12月上旬的时候,是1700元/吨,意味着比2008年来的更加惨烈,钢铁行业到了非调不可的阶段,我国也是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概念。
以上是对整个钢铁行业的一个历史的回顾。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整个全球的粗钢产业格局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
在中国超英赶美阶段,中国在钢铁话语权和市场份额中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同期的包括像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钢铁工业是经历了由成长、成熟、蓬勃发展以及到最终兼并重组的一个过程。
而中国目前仅仅是在产量上在全球取得了重要地位。
在整个全球的产能格局里面,中国基本上占了一半,但是你会发现排名前五的企业里面,粗钢产量加起来只有24%。
为什么要把这个值给点出来呢?因为在上一个十五计划期间,国家明确了规避计划在中国的前十名的市场占有率做了30-40%以上。
目前来看,前五名也就20%左右,意味着整个行业还有很长的整合的路要走。
不管研究什么行业,把这个行业的时间轴拉的越长越好,总结每个阶段的变化,是研究一个行业入手的初级最必要做的工序。
第二步,投资的领域来讲要了解这个行业所在周期的阶段。
我首先下一个定义,以钢铁行业来看,目前是进入了一个显著的成熟期,也有人说进入了一个衰退期。
研判方法有这么几种。
对于周期行业来讲,一种是根据需求量的变化来判断,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根据不同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方法做判断。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统计指标就是人均粗钢产量来对比。
看得到美国在1973年的时候,人均GDP是大概达到了16500多美金,粗钢产量按照人均的口径去统计,大概是0.65吨。
日本在1974年也达到了1.06吨人均粗钢产量的峰值,目前中国2014、2015年大概是在0.6吨。
所以目前整个中国和70年代的美日做一个对比,会发现基本上是接近美国的消费量,但是和日本还有一点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人口基数上。
对于整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方法,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比较中来看,会有更多的不同。
因为中国的市场钢铁消费其实更集中于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消费结构水平比较低,和日本做一个对照会发现整个日本的产业集中度是非常高的,而且结合国土面积和人口的比例特征来看,中国在东西部地区应该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峰值水平。
但是如果考虑到非发达地区,中部、西部和东北等地,其实还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
所以国家也是提出了"一带一路"概念,"一带一路"往西北看,如果执行的好,在整个区域的产业链上会把钢铁的消费给激活起来。
这里想强调一个要点--动态、静态的去看钢铁行业的周期性其实是有不同的。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以及人口分布的情况不均匀,整个钢铁行业的钢材消费没有特别显著的半径,只要价格上有足够的优势,就有足够的流通。
就是说可以看得到,宝钢的钢材可以放到新疆去消费的。
在找个基础上,不妨把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做一个划分,再来看在不同区域、不同产品上的周期,这对投资是更有借鉴意义,而不是笼统的说这个行业是处于繁荣或者是衰退。
很多情况下,在周期行业里面,衰退是可以孕育繁荣的,这是要强调的第二个重点,在周期行业的不同阶段去看问题。
在全球视野上比较,提一个词叫"兼并重组"。
从世界钢铁范围来看,全球经历了四次兼并重组的浪潮。
第一次是20世纪初,美国钢铁产量的70%是由一家超大型美国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控制。
第二次重组浪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的钢铁公司,最核心的就是新日铁,产量一下子跃居到3000多万吨,位列世界的榜首。
20世纪90年代则是以欧洲钢铁企业为代表,当时全球的前十名的有六名是在欧洲的钢铁行业诞生的,也是跨国并购的初始。
第四次是21世纪初,最典型的是安赛乐米塔尔这家超级公司的诞生,它的粗钢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10%。
第五次重组浪潮,打了一个问号,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在我国。
在前面提到了整个全球的钢铁工业已经有一半产量是在中国,而中国到目前为止,除了在70年代前后有一次供给收缩以外,到目前没有一次像样的大浪淘沙的整合。
在前几年虽然有鞍本、山东钢铁合并,但是只是做大,没有做强。
日本兼并重组是最有看点的,光一个日本钢铁行业的整合,统计了一下经历了三次,1970年第一次,2002年第二次,2012年第三次,每一次都使得整个日本对的钢铁工业实力得到提升。
第一次是新日铁第一次超过了美国钢铁公司,成为了全球的钢铁工业龙头。
第二次是NKK公司和川崎公司合并为JFE,使得日本前五名的钢铁公司产能综合率达到77%,避免了钢铁行业在日本的恶性价格竞争,77%的这个数非常关键。
之前提到了钢铁在中国市场占有的集中度连50%都做不到,必然会出现非常多的企业打价格战,甚至使得产品的供过于求,供需失衡。
现在日新制铁是日本的不锈钢龙头,普碳钢有新日铁住金这些超级公司。
日本钢铁公司不多,加起来都不到20家,但是他们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综合的运转效率是远超中国的很多企业的。
看一个行业从经验上来讲,不能局限于只看中国,要放到全球的视野进行比较。
你会发现之前很多国家走的路,很有可能就是即将要走的路。
第三步是理清产业链格局,这是做投资要做的事情。
对于钢铁行业的产业链来讲,可以很简单的画一张图出来,上游是包括像铁矿石、废钢、焦炭这样的原料企业,通过高炉、转炉冶炼,形成粗钢,上游最核心的就是铁矿石、废钢和焦炭这三个原料,这是跟踪的重要指标。
粗钢出来了以后到成品材中间有一个过程,根据工艺和环境的不同,最终会出现热轧、冷轧、不锈钢、建筑用钢等等非常多的门类。
但是如果简单的去理解,从形状上分,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长材,一个是板材,长材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钢筋、螺纹钢,长材主要是建筑用途、也有机械用途。
在钢铁下游里,建筑用钢的比例是占到了50%,所以长材是跟基建、地产之间相关的。
第二类就是板材,就像课桌板一样是一个平板状态,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钢卷,展开以后就是一个平板。
包括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等等非常多,主要是用在制造业、家电、汽车等等非常多的领域。
当然这个就比较综合了,画了一个饼,近几年粗略来看,建筑行业是占到了一半的,机械企业是占到了20%,汽车行业是7%,能源相关大概是4-5%,船舶是2%左右,家电也是2%左右。
这样就可以看到国内钢铁的下游包括哪些,以及重点跟踪的指标有哪些,这是产业链的格局情况,这是第三步。
研究一个行业不妨把上中下游进行分析,上游提到了铁矿石、焦炭。
煤炭方面中国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山西、内蒙都是产业大省,问题在哪儿?化繁为简,突出核心。
一吨钢需要1.6吨的铁矿石,把铁矿石弄明白了,就知道什么东西影响钢铁行业的主要成本。
讲格局,目前中国的铁矿石产能主要是分布在东北,以鞍本为核心,就是辽宁那一块有一个铁矿石带,再就是新疆自治区有一个铁矿石带,以及山东和河北有一个铁矿石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