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
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待人处事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性行为。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本文从教学活动、主题创设、情感体验、评价活动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幼儿与人交往,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
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传递的纽带。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感情绪、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占主要地位,能主动与他人、与同伴交往,并持友好态度,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学会做人的重要基础。现在的幼儿普遍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适应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过多地观看电视、玩电脑,减少了与同伴的交往,丧失了较多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机会。因此,在群体当中,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具有攻击与打架等行为。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和尝试。
一、从教学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会交往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故事、儿歌、谈话等手段,向幼儿介绍有关社会交往的知识,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交往,使幼儿建立社会交往的意识和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学习交往的策略,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如:为了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合作交往的品质,我们进行了以“我们大家一起玩”为主题的晨间谈话活动。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经常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体育活动时,胆小的丁丁很想加入到传球游戏中去,可不知怎样参加,就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这时我走过去告诉他:“丁丁,你是最棒的孩子,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和你一起玩,我们也去玩,你可以问问小朋友愿不愿意,好吗?”丁丁高兴地点点头。在我的带动下,丁丁想出了新的传球方法,小朋友们也和他愉快地开始了新的游戏。这种活动方式,让孩子感受通过合作获得的快乐,体验合作的成功感,同时也增进了同伴之间的了解,加强了友谊,掌握了交往的技巧。
(二)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集体活动中,游戏是幼儿交往的最佳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和时间,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主动自愿的一种活动。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家”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和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幼儿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为此,我们开设了“娃娃家”,让幼儿模仿“家”中的角色。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多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自选活动的内容逐渐增多,涉及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如“超市”、“电影院”、“医院”、“银行”等都成为幼儿游戏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适时添加游戏材料,设置游戏障碍,使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不断扩大交往范围。如“娃娃家”,开始由“家”内的“爸爸”、“妈妈”、“孩子”三人之间的交往,发展到“家”中来客人,到“家”与“家”(邻居)之间的交往,到带“孩子”出去进行社会交往(如买东西、去医院看病)等,幼儿在交往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解决冲突的方法和友好行为,由此可见,游戏是幼儿学会交往的最佳活动之一。
(三)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随机教育,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需要鼓励和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勇气和兴趣。生活活动中发生的社会交往是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如洗手、喝水是否按顺序进行;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幼儿在这些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运用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和引导。教师要为每个幼儿创造、提供交往的机会,如请胆小的幼儿到别的班级借东西、轮流当值日生等。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同时要重视培养分享、助人、谦让等友好行为和讲礼貌、诚实、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文明行为习惯,这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从主题环境创设入手,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通过主题讨论,增进幼儿间的交流
《体验?探究?交往》这一教材是以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开展活动的,主题活动内容贴近幼儿实际,幼儿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将幼儿平时交往中零星的、琐碎的、不显眼的小事用社会化发展与教育这跟主线串联起来。如:中班主题活动“花花朵朵”,通过“花的颜色”、“花的种类”、“花的形状”等一系列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究花的奥秘。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他们会为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幼儿在讨论中,有的说:“我在花园里看到过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有的说:“我在山上看见过红的花,”还有的说:“我还看见过像鸡冠一样的花。”……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便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主动交往,增进了幼儿间的交流。
(二)通过环境创设,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开展“花花朵朵”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会和幼儿一起讨论创设有关的物质环境,使他们在共同的创设交往中交流思想,会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幼儿间就自然地有了合作与交往。如:环境怎样布置,幼儿带来的花盆应放在什么位置,图书角应该摆放什么内容的书,在制作“花”的区域中应该摆放哪些制作材料,在“插花”区域中应该放哪些花等,幼儿都会考虑。他们会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动手共同布置好环境。在制作、参与的过程中幼儿的交往就很自然的展开了。
(三)通过主题环境,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
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互相交往的机会,我们要利用这一机会,充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教师可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花花朵朵”主题活动中,幼儿会积极地将了解到的花的种类讲给同伴听,在别的幼儿羡慕的眼神中得到满足,这是一种积极的交往,很多孩子还会把有关花的图片、照片、图书带到幼儿园来给同伴欣赏。孩子们会看着图片中的各种花忍不住说:“你看,这是迎春花,我在幼儿园里看见过的。”“我也看见过,天天照片上的花是月季花,我家里也有的。”“瞧,照片上的瑶瑶在摸什么花呀!”“它叫蝴蝶花,很漂亮的,对不对?”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在共同的话题中把语言交往表现得很自然,交往即在其中。
三、从情感体验入手,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让幼儿学会与人愉快地交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孩子的情感认识是直观的,他们与人交往顺利与否,从对方的情绪上就可以体会到。那么,如何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要求呢?
(一)表情识别
让幼儿根据不同的脸谱表情,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识别不同的情绪状态,培养幼儿对各种情感的认知表达能力和辨别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如:“拼脸谱”,目的是帮助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