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材料复习资料.doc

航空材料复习资料.doc
航空材料复习资料.doc

材料复习资料

1.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有哪些?用什么符号表示?

①屈服强度.抗拉强度②洛氏硬度.布氏硬度③塑性(伸长率.断面收缩率)④冲击韧性

2.常见金属品格类型有那些三种?

①面心立方晶格②体心立方晶格③密排立方晶格

3金属结晶后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的方法?

%1金属结晶后晶粒越小金属性能越好。

%1细化品粒(增加过冷度/采用物质处理/附加震动)

4.根据简化后的Fe-Fe3C相图,说明图中主要点。线的含义写出钢在各相

%1点A?纯成铁的熔点C■共晶点,D?C的熔点,E?C在A的最大容量

G■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S■共析点,P?C在F里的最大容量。

%1线ACD-液相线,AECF-固相线,GS—冷却后从A小析出F开始线

ECF—共晶反应转换线,

5简述碳钢含碳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1.随着钢中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塑性不断下降。

6什么是钢的热处理?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I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的方法进行加热、保温、冷却收获。

2表面热处理、退火、回火、正火、赞火。

7什么是退火?退火的方法?如何选用?

1、加热保温以后随火炉缓慢冷却

2、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

3.亚共析钢一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一球化退火、消除残余应力。

8、正火?选择?

1、将钢加热到AC (亚共析钢)保温一定的时间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

2、处理低碳钢时选用正火。

9淬火?目的?

1将钢加热到A,线上30——50保温后在水(油)里冷却。

2获得马氏体组织、才提高钢的硕度和耐磨性。

10、什么是马氏体?马氏体的性能?

1> C在a-Fe中又饱和固溶体2、硬度很高。内应力很大。

11、钢淬火加热温度如何选择?

①亚共析钢AG以上+30—50②共(过共析钢)AG以上+30—50

12、淬透性?影响因素?

1、钢淬火冷却时,获得M组织深度的能力

2、化学成分

13、淬硬性?彫响因素?

1、钢淬火后所能达到最高硬度值

2、取经于钢中的含碳量。

14、回火?低、中、髙到回火后的组织?用于那些零件或工具?

1、将赞火的钢加热到AG以下某个温度下、保温冷却后到室温。

2、低温:回火马氏体组织、中温:回火托氏体、高温:回火索氏体

3、低温:(量具。冷作模具)中温:弹簧高温:受力的结构

15、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分解一一吸收一一扩散

1、零件处于化学介质中保温

2、便介质中某种原子盛入零件表层。

3、从而改变表层化学成分组织、性能

16、合金钢?合金元索对钢性能的影响?

1、在磁钢的基础上。冶炼时加入种或多种元素的钢。

2、改善钢的某种性能(强度、韧性)提高赞性

17.铸铁?灰口铸铁性能与用途?

1、含碳量大于2.11%的钢

2、性能:抗拉强度低、塑性差、减震性好、耐磨性好、(齿轮)18、

代码名称成分热处理主要用途

45优质碳素结构

钢WO0.45%淬火+高温回火受力较大的机械零

T12碳素工具钢WC=1.2%淬火+低温回火割刀

Q235普通碳素结构

bs=235Mpa不热处理工程构建

20CrMn Ti 合金结构钢WC=0.2%Mn= I %Ti=

I %

不热处理齿轮、齿轮轴

60Si2M n合金结构钢WC=0.6%Si=2%Mn=l%淬火+中温回火机车、汽车

5CrNiM 0热作模具钢WC=0.5%Ni=l%Mo+l

%

淬火+中温回火

Crl8Ni9

Ti

奥氏体不锈钢

W18Cr4 V 高速钢C=0.7%W=l8%Cr=4%V

=1%

淬火+560三次回火形状复杂的零件

Crl2Mo

V

冷作模具钢Cr=l%Mo=12%V=l%淬火+低温回火尺寸大的零件

HT200灰口铸铁B=200Mpa无汽缸车床

19、30CrMnsi 钢:WC=0.35 Cr=l% Mn=l% Si=l% 性能:使钢具有高强度。韧性。良好的工艺性

能、力学性能良好的淬透性用途:飞机零件(螺钉、螺帽)

20、抗拉强度:材料在拉顿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合金: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

珠光体: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P表示

铁索体:碳溶a-Fe屮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用F表示塑性好强度硬度低

奥氏体:碳溶P-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用A表示,塑性韧性好易压成型

渗碳体:铁和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硬度很高塑性韧性极低脆性大

红硬性: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能保持高硬度

碳钢: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谈合金

铸铁:碳质量分数大于2.11%且常含有较多Si S等元素价格低

黄铜:颜色为黄色,锌为主家元素,分为普通和特殊

时效强化:淬火后的铝合金,强度,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工程材料试题与答案

绍兴文理学院2007学年01学期 机自专业06级《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15 分,每小题 3 分) 1、过冷度 2、渗碳体 3、淬硬性 4、纤维组织 5、再结晶 二、填空题(共15 分,每空格0.5分) 1、HB、a k、б0.2分别表示材料的力学性能是、、。 2、工程材料的结合键有、、和。 3、金属的结晶过程主要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4、常温下,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和两种。其中主要的变形方式是。 5、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加以消除。 6、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含碳0.8%的钢比含碳1.2%的钢硬度、强度。 7、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其组成相是和。 8、利用Fe-Fe3C相图确定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它只适应于___________钢。 9、马氏体的显微组织中,高碳马氏体呈状,低碳马氏体呈状。其中________的韧性较好。 10、调质钢中加入Cr、Mn等元素是为了提高,加入W、Mo是为了。 11、1Cr18Ni9Ti是钢,Cr、Ni的主要作用是,Ti主要作用是,使用状态下的组织是。 12、铸铁中析出石墨的三个途径是、、。 13、QT500-05牌号中,QT表示,数字500表示、数字05表示。 14、变形铝合金按热处理性质可分为铝合金和铝合金两类。 15、机器零件选材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和。 三、判断题(共10 分,每小题 1 分) 1、材料愈易产生弹性变形其刚度愈小。() 2、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3、滑移变形不会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变化。() 4、凡组织组成物都是以单相状态存在于合金系中。() 5、莱氏体的含碳量为6.69%。() 6、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7、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和性能。() 8、在碳钢中具有共析成分的钢,较之于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有更好的淬透性。() 9、球墨铸铁可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机械性能。() 10、表面耐磨的凸轮,材料用20钢,热处理技术条件:淬火+低温回火,HRC50~60。() 四、选择题(共15 分,每小题 1 分) 1、拉伸试验时,试样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b)弹性极限(c)抗拉强度(d)疲劳强度 2、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a) 体缺陷(b) 面缺陷(c) 线缺陷(d)点缺陷

《航空工程材料》试题库.doc

〈〈航空工程材料〉〉 1.材料拉伸试验的断面收缩率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项性能指标?B A.弹性指标 B.須性指标 C.韧性指标 D.硬度指标 塑性指标包括: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 2.下面哪一项是材料硬度的定义?A A.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B.抵抗断裂破坏的能力 C.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D.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书本page 115最下排一段话 3.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测量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A A.拉断 B.钢球压入 C.切削 D.摆锤打击 4.'卜?而哪种金展的密度最大?C A.铝 B.钛 C.铜 D.镁 纯铜,无氧铜的密度是8.9(g/cm3) 钛的密度为4.506-4.516(g/cm3) 镁的密度是:1.74g/cm3 镁的密度一般在2.5-2.88 Z间 5.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抗疲劳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B.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抵抗交变载荷破坏的能力 C.金属能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 D.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用拉拔、弯曲、扭转等工艺成型血不破损的能力 6.下而哪句话是正确的? A.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并呈各向异性 B.碳钢和金刚石属于非晶体 C.非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并呈各向同性 D.塑料和橡胶属于晶体 7.下列关于晶体缺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几何特点,晶体缺陷常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大类 B.间隙原子属于点缺陷 C?晶界展于而缺陷 D.亚晶界属于线缺陷

8.下列关于细化晶粒的方法,错误的是? A.进行变质处理 B.附加振动 C.提高形核率N,控制长大率G D.降低形核率N,控制长大率G 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增大,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将会降低 B.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增大,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将会升高 C.将金属加热至一?定的温度,使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强的方法可以恢复材料 的塑性 D.退火使材料的硬度、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10?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面心立方晶格的一个晶胞含有两个原子 B.密排六方晶格的一个晶胞含有两个原子 C.体心立方晶格的一个晶胞含有两个原子 D.体心立方晶格的六个面的小心各有一个原子 11?下列哪种金属具有同素并构现象? A.钛 B.铜 C.镁 D.铝 12.关于金属的重结晶过程,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止确的? A.由液态变成固态 B.只是重新划分晶界,晶格类型不变 C.晶格类型一定改变 D.原子间距离一定不变 13.根据合金的定义,可以将合金屮的基本相分为:C A.而心立方晶格与体心立方晶格 B.固溶体与枝状晶 C.化合物与渗碳体 D.固溶体与化合物 14.下列哪一项既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又可以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A.细化晶粒 B.适当范围内增加碳元素的含量 C.提咼温度 D.冷作破化 15.下列关于合金相结构的说法屮正确的是? A.固溶体是由两个相构成的 B.金属化合物不是合金的一种相结构 C.任意两种元索都可以形成间隙固溶体 D.固溶体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单一相 16.下列哪一项不是铁碳合金的基本相?C A.铁素体 B.马氏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南航考研

Ch1 习题及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晶体液晶非晶体长程有序短程有序等同点空间点阵结构基元晶体结构晶体点阵空间格子布拉菲点阵单胞(晶胞) 点阵常数晶系2.体心单斜和底心正方是否皆为新点阵? 3.绘图说明面心正方点阵可表示为体心正方点阵。 4.试证明金刚石晶体不是布拉菲点阵,而是复式面心立方点阵。金刚石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中碳原子坐标是(000)、(0 1/2 1/2)、(1/2 1/2 0)、(1/2 0 1/2)、(1/4 1/4 1/4)、(3/4 1/4 3/4)、(1/4 3/4 3/4)、(3/4 3/4 1/4)。 5.求金刚石结构中通过(0,0,0)和(3/4,3/4,1/4)两碳原子的晶向,及与该晶向垂直的晶面。 6.画出立方晶系中所有的{110}和{111}。 7.写出立方晶系中属于{123}晶面族的所有晶面和属于〈110〉晶向族的所有晶向。8.画出立方晶系中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130)、(211)、(131)、(112)、(321)晶面和[210]、[111]、[321]、[121]晶向。 9.试在完整的六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1012)晶面和[1120]、[1101],并列出{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 10.点阵平面(110)、(311)和(132)是否属于同一晶带?如果是的话,试指出其晶带轴,另外再指出属于该晶带的任一其它点阵平面;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 11.求(121)和(100)决定的晶带轴与(001)和(111)所决定的晶带轴所构成的晶面的晶面指数。 12.计算立方晶系[321]与[120]夹角,(111)与(111)之间的夹角。 13.写出镍晶体中面间距为0.1246nm的晶面族指数。镍的点阵常数为0.3524nm。14. 1)计算fcc结构的(111)面的面间距(用点阵常数表示); 2)欲确定一成分为18%Cr,18%Ni的不锈钢晶体在室温下的可能结构是fcc还是bcc,由X射线测得此晶体的(111)面间距为0.21nm,已知bcc铁的a=0.286nm,fcc铁的a=0.363nm,试问此晶体属何种结构?

工程材料题目及答案

1. 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块45#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 炉和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何种组织?排列一下硬度大小: 答: (1)水冷:淬火M (2)油冷:淬火M+T (3)炉冷:退火P+F (4)空冷:正火S+F 硬度(1)>(2)>(4)>(3) 2.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和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号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2)ZG的铸造齿轮;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4)改善T12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答: (1)再结晶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得到P(等轴)+F (2)去应力退火:目的:消除铸造内应力,得到P+F 3)完全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了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得到P+F (4)球化退火:目的:使片状渗碳体装变为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

性能,得到粒状P+Fe3C 3. 说明直径为10mm的45钢试样分别为下列温度加热:700°C、760°C、840°C、1100°C。保温后在水中冷却得到的室温组织 答: 温度加热后组织水冷后组织 700°C P+F P+F 760°C A+F M+F 840°C A M 1100°C A M 4.两个碳质量分数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C和900°C,保温相同时间奥氏体化后,以大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分析: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渗碳体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答:(1)900°C(2)900°C(3)900°C(4)780°C(5)780°C,综上所述此温度淬火后得到的均匀细小的M+颗粒状Cm+AR的混合组织,使钢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 5.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1)写出其中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 (2)制定最终热处理(磨加工前的热处理)的工艺规范,并指出车刀在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大致硬度。 答:(1)球化退火,作用:利于切削加工。得到球状珠光体,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后面淬火处理作组织准备。淬火+低温回火,作用:使零件获得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 (2)工艺规范:760°C水淬+200°C回火; 显微组织:M回+Cm,大致硬度:60HRC. 6.如下图所示,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示

航空工程材料期中考试试题

航空工程材料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50分) 1、按合金钢的用途来分,合金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种. 2、合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并具有__________ 特性的物质. 3、合金的相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4、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高分子材料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以上的有机化合物. 7、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8、常用的三种硬度表示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程材料的调质处理实质上是________加__________的热处理. 二、判断题:要求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每题4分共20分) 1、实际金属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小晶粒组成的( ). 2、铸铁中的可锻铸铁是可以在高温下进行锻造的( ). 3、渗碳体是铁与碳的间隙固溶体,含苞欲放铁量为6.69%( ). 4、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键不同( ) 5、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材料的整体硬度(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牌号为Q235-A-E的碳素结构钢,其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2、碳素工具钢T12A中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3、碳钢中的有益无素和有害元素主要的各是什么?能影响材料的什第力学性能? 4、30号钢和T8钢那个含碳量高? 5、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中,石墨的分布形态是什么?

南航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重要核心期刊) English 1. ★Chin Phys Lett 2. Chin J Polym Sci 3. Commun Theor Phys 4. J Comput Sci Technol 5. Rare Metals B 6. 半导体学报 7. 爆炸与冲击 8. 北京大学学报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3. 兵工学报 14.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5. 波谱学杂志 C 16. ★材料研究学报 17. 材料工程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 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 20. 催化学报 D 21. ★电工技术学报 22. ★电子学报 23. ★动力工程 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5. 低温物理学报 26.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 电化学 28. 电力系统自动化 2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30. 电子与信息学报 31. 东北大学学报 32. 东南大学学报 F 33. ★复合材料学报 34. 发光学报 35. 纺织学报 36. 分析测试学报 37. 分析化学

38. 分子催化 39. 粉末冶金技术 40. 辐射防护 41.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42.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43. 复旦学报 G 44. ★工程热物理学报 45. ★固体力学学报 46. ★管理工程学报 47. ★光学学报 48. ★硅酸盐学报 49.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50. 钢铁 51. 钢铁研究学报 5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53.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54.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55. 高分子学报 56. 高技术通讯 57.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58.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59. 高压物理学报 60. 工程数学学报 61. 功能材料 62.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63. 管理科学学报 64. 管理世界 65. 光电工程 66. 光电子激光 6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68. 光学精密工程 69. 光子学报 70. 硅酸盐通报 7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H 72. ★航空动力学报 73. ★航空学报 74. ★核科学与工程 75. ★化工学报 76. ★化学进展 77. ★化学学报 78.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79. 海洋环境科学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_面心立方晶格_____________和__密排六方晶格____________。 2.空位属于____点______缺陷,晶界和亚晶界分别_面_________ 缺陷,位错属于_____________线__缺陷。 3.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_过冷______________。 4.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_间隙______________固溶体和_____________置换__ 固溶体。 5.室温下Fe-Fe3C合金中的4种基本组织是________铁素体______、_________珠光体______、___莱式体____________和_渗碳体______________。 6.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______孪生_________和_____滑移__________两种类型。7.钢的热处理工艺是由______加热_________、__保温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冷却________三个步骤组成的。 8.铁碳合金为双重相图,即___铁渗碳体____________相图和____铁石墨___________相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 b)1.两种元素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A.与溶质的相同 B.与溶剂的相同 C.与溶剂、溶质的都不相同 D.是两种元素各自结构的混合体 ( d)2.铸造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则。 A.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细 B.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粗 C.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粗 D.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 a)3.金属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则其。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B.强度越高,塑性越差 C.强度越低,塑性越好 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 b)4.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冷却介质 B.碳含量 C.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D.其它合金元素 ( d)5.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 A.45钢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B.45Cr调质 C.20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D.20Cr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 a)6.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工程材料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是形核与晶核长大。 2.铁素体(F)是碳溶于α-Fe 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其晶格类型 是:体心立方。 3. 检测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用洛氏(HRC)硬度;而检测退火和正火钢件的硬度常用布氏(HRB)硬度。 4.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其Cr的质量分数是 1.5% 。 5.16Mn钢是合金结构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0.16% 。 6.QT600-03中的“03”的含义是:最低伸长率为3% 。 7. 钢与铸铁含碳量的分界点是: 2.11% 。1 8.贝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B上和B下两种,其中B下的综合性能好。 9.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粗大,残余奥氏体的量越越多。 10.钢加热时A的形成是由A晶核的形成、A晶核向F和Fe3C两侧长大、残余Fe3C的溶解、A的均匀化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的。 11.一般表面淬火应选中碳成分钢,调质件应选用中碳成分钢。 13.碳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是水,而合金钢是油。 14.T10钢(Ac1≈727℃,Accm≈800℃)退火试样经700 ℃、780 ℃、860 ℃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 P+Fe3C ,Fe3C+M+Ar ,M+Ar 。 15.渗碳钢在渗碳后缓慢冷却,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分布依次为: P+Fe3CⅡ(网状), P , P+F 。

10分,每小题1分) (正确 √ 错误 ×, 答 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型铸造比金属型铸造的铸件晶粒更细。 2. 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3.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4. 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2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 加, 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 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是钢获得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 6.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也一定好。 7.大部分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好。 8.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故同一钢种经正火处理后的组织较细,其强 度、硬 度比退火高。 9.由于淬火钢回火时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所以淬火钢在回火时没有组 织变化。 10.可锻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点的符号是:

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学(A卷,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答案请写在试卷纸密封线内和试卷纸正面,否则不记分)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4.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5、Q235钢的含义是为。 5、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 和。 7、根据钢的成分、退火的工艺与目的不同,退火常分为、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8、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的方式通常有和连续冷却两种。 9、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模具钢、量具钢。 10、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法。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单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2、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3、热处理的加热,其目的是使钢件获得表层和心部温度均匀一致。() 4、熔点为232℃的锡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是冷加工。()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结晶后金属的晶粒愈粗大。() 6、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7、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 8、共晶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9、机械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足够原则、工艺性能良好原则和经济行 合理原则。() 10、对于弹簧钢的要求是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屈强比,以保证承受大的弹性变形和较高的载荷;具有高的疲劳强度以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 11、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加热、保温和冷却。() 1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溶解。()

工程材料_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4、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11 +(α+β),则它由三相组成。(×) 7、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8、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9、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

时间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 回 四、选择填空(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 (a)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ZGMn13—3经水韧处理(c)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 11、位错是一种。(①) ①线缺陷②点缺陷③面缺陷 12、纯铁在850℃时为晶格。(①) ①体心立方②面心立方③密排六方 13、有些金属在固态下会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称为。(③) ①等温转变②变温转变③同素异构转变 1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时,有如下转变。(②) ①只有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珠光体型转变 ②只有珠光体型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贝氏体转变 ③只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转变,而没有马氏体转变

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前 景 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并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培养具备新材料研制与开发、生产过程控制、热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设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金属力学性能、金属物理性能、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热处理设备、有色金属及热处理、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材料分析技术、纳米材料和技术、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金钢与高温合金、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特种陶瓷工艺。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增设”金属材料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复合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及电子技术、化学、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且对相关材料领域有一定认识。要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轻工、家电、电子元器件等工业生产和管理部门从事材料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或到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学制四年,并有硕士学位授

予权。主要培养具备新材料开发、生产过程控制、材料腐蚀与防护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金属工艺学、金属腐蚀学、电化学原理与测试、涂料及涂装工艺、特种涂料、电镀理论及工艺、电镀废水处理、材料分析、腐蚀与防护工程、化学电源、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特种陶瓷工艺、科技英语、微机原理、计算机绘图、有机及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毕业生应掌握材料腐蚀与防护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新材料开发、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开发和工艺设计能力。毕业生可从事航空航天、化学、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家电、汽车、电子元器件等工业生产部门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或到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13年南航《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右图为一立方晶胞,A、B、G、H为顶点,C、E、F为棱边中点,求OGC、EFGH的晶面指数和AB的晶向指数。 OGC:(211) EFGH:(012) AB : [111] 2)如下图所示的位错环,说明各段位错的性质,并且说明刃位错的半原子面的位置。 由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可以知道,BC是右旋螺位错,DA为左旋螺位错;(1分)由右手法则,CD为正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上方;(2分)AB为负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下方。(2分) 3)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什么?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 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1)由于离子键及共价键很强,故陶瓷的抗压强度很强,硬度极高; (2)因为原子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外层电子处于稳定的结构状态,不能自由运动; 4)试分析形成枝晶偏析的原因,如何消除? 固熔体不平衡结晶时,从液体中先后结晶出来的固相成分不同,造成的晶粒内枝干含高熔点组元较多,而晶枝间含低组元较多,导致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3分) 可用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消除,即将铸件加热至低于固相线100~200℃,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充分扩散。(2分)

5)C在α—Fe中的扩散系数大于C在γ—Fe中的扩散系数,为什么渗C不在α—Fe中进行,而在γ—Fe中进行? ①α-Fe是体心立方结构,八面体间隙尺寸为0.15(较小),进行渗碳时,碳 在α-Fe中的熔解度很小,渗碳时会出现典型的反应扩散现象。(2分) ②渗碳在α-Fe中进行时,温度低,扩散系数小,扩散速度慢; ③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八面体间隙尺寸为0.414(较大),碳的熔解度高, 扩散速度快。 所以渗碳不在α-Fe中进行,而在γ-Fe中进行。 6)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有何差异? 固溶体是固态下一种组元(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组元(溶剂)中而形成的新相;固溶体具有溶剂组元的点阵类型;固溶体的硬度、强度往往高于组成它的成分,而塑性则较低。(2.5分) 金属间化合物就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结构不同于组元结构而是一个新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硬度、较高的熔点,而塑性很差。 7) 在单位晶胞中画出立方晶系的如下晶面和晶向:(1 2 1)、 (1 0 1)、[1 2 1]、[2 1 2] 略 8)试用位错理论解释固溶强化的原因。 固溶在点阵间隙或节点上的合金元素原子,由于其尺寸不同于基体原子,故产生一定的应力场,该应力场与位错产生的应力场交互作用,使位错周围产生柯氏气团;(2分) 由于柯氏气团的钉扎作用,阻碍位错的运动,造成固溶强化。(3分) 9)试说明晶体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定律 τ=σ0m;σ0=P/A,m=cos?cos λ ,当外力P一定时,作用于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与晶体受力的位向有关。(3分)当σ0=σS时,晶体开始滑移,此时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称为临界分切应力。(2分)

工程材料试题与答案

绍兴文理学院 2007 学年 01 学期 机自专业 06 级《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15 分,每小题 3 分) 1、奥氏体 2、固溶强化 3、过冷度 4、石墨化 5、共晶反应 二、填空题(共20 分,每空格0.5 分) 1、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其单位是。 2、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是、、。 3、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而把金属从一种固态晶体过渡为另一种固态晶体的转变称为。 4、再结晶温度与熔点间的大致关系为。 5、二元合金的杠杆定律中,杠杆的端点是所求的的成分,杠杆的支点是的成分。 6、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其组成相是。 7、硫存在钢中,会使钢产生,磷存在钢中会使钢产生。 8、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_____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_____ 。 9、马氏体的显微组织中,高碳马氏体呈状,低碳马氏体呈 状。其中________的韧性较好。 10、高速钢需要进行反复锻造的目的是,W18Cr4V钢采用高温淬火(1260℃~1280℃)的目的是,淬火后在550℃~570℃回火后出现硬高升高的原因是。 11、工具钢按用途可分、和。 12、白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13、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 14、线型无定型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相应是________、_ _______、的使用状态。 15、H62是的一个牌号,其中62是指含量为。 16、HT250是铸铁,250表示。 三、判断题(共10 分,每小题 1 分) 1、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2、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3、由于再结晶的过程是一个形核长大的过程,因而再结晶前后金属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化。()。 4、固溶体都是有限溶解的。() 5、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合金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转变,形成共析组织。() 6、莱氏体的含碳量为6.69%。() 7、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原子不能进行扩散。 () 8、渗氮零件渗氮后必须经淬火、回火后方可使用。() 9、在碳钢中具有共析成分的钢,较之于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有更好的淬透性。() 10、橡胶制品变硬、失去弹性是由于发生了降解老化。()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 ①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 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的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工程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题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 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比重偏析:因初晶相与剩余液相比重不同而造成的成分偏析。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形变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 本质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 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CCT曲线: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马氏体: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融融,冷却又变硬,并可反复进行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首次加热时软化并发生交连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再加热时不软化的塑料。 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可逆回火脆性:又称第二类回火脆性,发生的温度在400~650℃,当重新加热脆性消失后,应迅速冷却,不能在400~650℃区间长时间停留或缓冷,否则会再次发生催化现象。 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二.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改正:细化晶粒不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改正:结构钢的淬硬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化处理进行强化。(√) 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改正:置换固溶体有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5、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南航大工程材料学习题.

工业用钢 三、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名词 合金元素与杂质元素、回火稳定性与二次硬化、固溶处理、回火脆性、红硬性。 合金元素:在Fe-C合金中加入一些其它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合金钢,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500~600oC温度范围回火时,硬度升高的现象,原因是从淬火马氏体中析出与马氏体共格的高度弥散的碳化物;回火时从残余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降低残余奥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的含量。 固溶处理:在较高温度下加热金属,然后迅速冷却,获得单相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脆性:淬火钢在某一温度范围回火时,冲击韧性剧烈下降的现象。 红硬性: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保持高的硬度的特性。 (二)填空题 1.按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可将合金钢分为( 低合金钢<5% ),( 中合金钢5%-10% )和(高合金钢>10% )三类(分别写出合金元素含量范围)。 2.合金元素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Cr,W,Ti,Nb,V,Mn )。 3.使奥氏体稳定化的元素有( Ni,Mn,C,N,Co,Cu )。 4.促进晶粒长大的合金元素有( Mn,P )。 5. 除( Co )和( Al )外,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M s、M f点( 降低 ),因此淬火后相同碳含量的合金钢比碳钢的( A残 )增多,使钢的硬度( 降低 )。 6.热强钢主要包括( 珠光体耐热钢 )、( 马氏体耐热钢 )和( 奥氏体耐热钢 )。 7.合金钢按用途可以分为( 合金结构钢 )、( 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 三类钢。 8.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有(Al,Ti,Nb,V )。 9.除( Co )外,其它的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向( 右)移动,即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减小),淬透性( 增大 )。 10.合金钢中最常用来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有(Mn,Cr,Ni,Si,B )五种,其中作用最大的是( B )。 11.一些含有(Cr,Si )、(Mn )、(Ni )元素的合金钢,容易产生回火脆性。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方法是(a)(回火后快速冷却);(b)(选用含Mo,W的钢)。 12.20CrMnTi是(渗碳钢 )钢,Cr、Mn的作用是( 提高淬透性 );Ti的作用是(细化晶粒)。热处理工艺是(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13.W18Cr4V是(高速钢)钢,含碳量是(0.7%-1.5% ),W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红硬性 ),Cr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耐磨性),V的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提高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是(淬火+三次高温回火 ),最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 14.0Cr18Ni9Ti是(奥氏体不锈钢)钢,Cr,Ni和Ti的作用分别是(提高耐蚀性、获得单相奥氏体、防止晶间腐蚀)。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doc

工程材料 一、判断 1、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网火马氏体。(X) 2、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X)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X) 4、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X)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J)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a + n + ( a + 8 ),则它由三相组成。(X ) 7、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网夏、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o ( V) 8、金属在型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何异性。(J) 9、碳钢的型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X)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J)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为: 下* ----- ?锻造一A正火——A机加工——?调质 ------- A机加工(精) ----- ?轴颈表面淬火----- ?低温”1火------ 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C保温一段时间 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 + A,心部S 回 四、选择填空(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品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0 (a) 16Mn、15、20Cr> 1CH3、12Cr2Ni4A (b) 45、40Cr、65Mn、T12 (c) 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 (a) 45钢经正火处理(b) 60Si2Mn经淬火和+1温回火(c) 40Cr钢经调质处理 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 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 Crl2Mo钢经淬火和低温【门I火(c) 65钢淬 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景(c)钢中的碳含量 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 (a) 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 40Cr淬火后高温珂火(c) 20CrMnTi渗破 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I口I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1门1火 8、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lCrl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 (a) 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 ZGMnl3—3经水韧处理(c) 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 11、位错是一种。(①) %1线缺陷②点缺陷③面缺陷 12、纯铁在850C时为晶格。(①) %1体心立方②面心立方③密排六方 13、有些金属在固态下会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称为。(③) %1等温转变②变温转变③同素异构转变 1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时,有如下转变。(②) %1只有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珠光体型转变 %1只有珠光体型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贝氏体转变 %1只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转变,而没有马氏体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