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语文质量分析20篇
![语文质量分析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a8976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5.png)
语文质量分析20篇语文质量分析(一):一、对试题的认识本次测试试卷共设102个考察点,卷面整洁另奖励2个点。
此试卷共分基础知识乐园、积累与运用乐园、口语交际乐园、阅读乐园、我会写话五大版块。
整份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试卷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本事,联系生活的原则。
1、重基础知识和本事的培养。
试题主要从字词句、按课文资料填空等方面来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课文理解,各种句式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来考查,试卷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书上八个单元的资料,这些资料含量分布平均,并且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资料。
所以试卷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本事。
2、写话重生活性。
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终服务于生活。
本次写话清楚明了,选材接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以日记的形式展现,既考察了学生对日记格式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
二、考试概况本次测试年级共有226人参加,从整个卷面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还有部分学生学得较死,所以在运用知识的本事方面还有必须的欠缺,具体得分为:三、典型错例分析(一)第8题:我会补充词语。
此题所考的四字词语都是本册书中出现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都一一进行了检查,但写到卷纸上的情景却不尽人意,其中错误率最高的是:()()画脚。
各班具体得分率如下:分析失分的主要原因:1、学生的口头积累和书写积累是两回事,能说对不必须能写对。
2、学生的生字还不够扎实,在背写过程中出现同音字混用、错别字等现象都造成了必须的失分。
3、教师训练不够,尤其在复习过程中强化不够。
(二)第10题“我会根据课文资料填空”的第四小题:蓝天是雄鹰的,()是老虎的家,()是熊猫的家,()是()的家,()是()的家。
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以及运用,句子的句式与原文做了一些修改,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就手足无措,造成很多失分,各班具体得分率如下:失分的主要原因: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于死板,在答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
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
![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5fb27aa76e58fafbb0030e.png)
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试题包括四个大题,即积累运用(包括字音字形、成语、病句、古诗文默写、名著导读、漫画、仿句等)、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以及作文。
此次考试既综合了各个年级的知识,又对重点知识进行了特殊对待。
从总体来看,难易程度适中。
二、班级成绩分析:1、从成绩来看:2、从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积累运用部分的字词和阅读理解做得比较好,三、考试中出现的不足:1、从分数来看,高分人数太少,不及格人数较多,部分同学在70分左右徘徊。
2、从试卷分析上看,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很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把握和利用很不好。
如文言文默写,在准确书写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把“曾益其所不能”中“曾”写错的较多;同时,仿写句子也是一大难题,仿写句子要么句型不吻合,要么就是句意无文采,更有一部分同学直接没做这个题;成语运用一题做得出错率也较高,部分同学不理解词义,也不懂这个词的运用环境,所以出错:在漫画题上失分更是不应该,第一小问让解说漫画,要求不超过五十个字,很多同学因为加上了漫画的寓意,超字现象严重。
(2)现代文记叙文阅读方面,审题和对文本的概括能力欠佳,不能够抓住题旨和文章的关键来回答问题;从回答问题方面也可以看出,有不少同学的书面语言罗嗦,答不到正点上,表达能力较差,从第九题概括故事情节这道题可以看出来,很多同学只写了故事的结果,忽视了对故事起因和经过的叙述。
现代文说明文阅读方面,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课堂上讲解的非常多了,所以大部分学生们失分很少,算是整套卷子上的亮点,(3)文言文理解方面,本次所选课外文言文比较难,但问题涉及到课外文言文的只有一个题,还是自我发挥题,所以相对来说文言文题就非常简单了。
但学生们对文言词语和句子的掌握还是不牢固,即使是堂上反复强调记忆的,学生仍然不能够很好的翻译句子,背诵的积极性不高。
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2f2bcef8c75fbfc77db251.png)
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分析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
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评析本次模拟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
试卷在题型上仍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22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8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当下流行歌曲歌词的语病等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试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
试题中通过展示生活中误用成语或故意利用成语谐音错误使用的图片,令还原成语,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的难度。
前一阶段我们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成语积累,包括书中出现的常用成语及易错成语,答题中仍有个别错误。
3.诗词鉴赏考查两首诗词,难度上增加了一倍,选择题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学生忽略了诗词运用典故是以求含蓄表达情感的方式,错误较多,是我们下面要进行总结强调的地方。
4.文言阅读选取浅显简短的文言小段,学生大部分都能读懂并答对题,但涉及到文言虚词的一道选择题错误较多,我们同头老师已进行沟通,在接下来拿出两节课时间对重点虚词进行总结运用。
5.现代文阅读考查难度不大,命题形式如常。
名著阅读依然注重学生通读名著,能够就情节人物有更深入的认识。
5.半命题作文,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一本-----的书》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可喜的是全体同学都完成了作文的书写,这是态度上的一大进步。
二、存在问题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上海市秋萍学校二模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上海市秋萍学校二模语文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1bde4ef18583d04964598e.png)
上海市秋萍学校语文二模考质量分析主要问题分析:一、文言文阅读(一)、默写出现错别字:“萋萋”中间一横不出头,“,“晴”字写成“情”。
原因:学生要么粗心大意,教师复习根本问题还是没理解。
(二)、古诗阅读第8题答成“宫使驱将惜不得”原因:审题时把“与‘一车炭,千余斤’在数量上形成鲜明反差”中的“与”字看漏了,所以只侧重了题目的后半句。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翻译句子:没有字字落实,并且对“而”字和“居”的字翻译有误。
2、第11题。
选择C项的较多。
原因:学生把“苍山负雪”的“负”字解释成“覆盖”,就不认为是以动写静了,对于B项的内容以致忽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第14题:找不出“以其地为夷有也”这句话;原因: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没有读懂文章。
部分学生关注到题干后半句“这正是它‘守节不变”的具体表现,“这”字的指代内容理解错误,所以答错。
第15题:对文本解读有误并且答题时表述不够准确,或两个空意思重复。
二、现代文阅读(一)、议论文阅读第17题:修辞手法的分析没有关注到句子和语段本身、文体特征,只会写修辞的“标签式”的作用,学生不能从理解的角度联系尚未“议论文中的修辞手法应为所要论述的内容服务”的答题观念去答题。
第18题:对第④、⑤小节的论述内容只会找第一句的所谓“中心句”,不能根据全段进行总结,表述上不尽如人意。
论证结构部分,学生因为前面的概括出问题了,所以有的人就认为是总分式,第19题:中心论点概括不准确,对第⑥段的作用分析答不到这是补充论述观点,目的是使论证更严密这一点上。
(二)、记叙文阅读第24题:写作思路梳理失分严重。
一是未认真审题,要求写引发“自省”前,心情经历几个阶段的变化,没有审清题意就把最后一空填上“自省”。
二是学生根本没有关注到文中小节编号的层次提示作用,对情节变化的划分出现失误,导致连环的错误,一个都填不对。
三是学生自己概括用语不准,第二和第三空文章中有原词又找不到。
第25题:选D的同学很多。
二模考试质量分析定稿
![二模考试质量分析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7c85fa5ef7ba0d4b733b01.png)
一、学生答题分析这次考试,试卷总分为130分,学生平均成绩为95.69。
参加考试人数为156人,其中高于111分的高分段人数为2人,占1.28%。
合格率为100%。
下面具体谈一下这次考试学生扣分较为严重的部分和针对性措施。
1、首先出现问题较大的是古诗阅读一块,这部分一共4分,好一些的同学也只能得到一半分数,有的同学失分更为严重。
多数同学反映还是能看懂诗歌的大概内容的,但是到真正去组织语言来答题得分的话,却非常不容易了,往往回答不到点子上。
所以,在今后教学及复习过程中,我们准备让学生多读多做多练有关古诗的题目,争取通过大量的练习加强对古诗的理解、积累,以及掌握回答这类题目的有效方法,尽量在短时期内提高学生理解、应答古诗的能力。
2、然后,是最让人头痛的记叙文,这部分总分14分,但学生的得分情况真是少得可怜,一个班得分不低于5分的,一般只有10个同学左右,得分一般都只有3到4分,还有的甚至更少。
其中有一个题目“文中的乡下人具体指谁”,基本上没有哪个同学能回答出来,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阅读量太少,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当然也就无法从字里行间找出蛛丝马迹。
但学生失分大的总体原因还是理解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做阅读理解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缺乏对文章的独到理解。
二、具体措施:1、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
平加强阅读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答题分析能力。
同时,也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鼓励班中好一些的学生在课外也能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提高自身阅读水平。
2、多训练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写出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作文。
3、加强综合训练,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切实掌握各类文体规范有效的答题方法。
4、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后进生需“扶”。
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优秀5篇)
![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d64c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d.png)
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优秀5篇)语文考试质量分析篇一一、分数段分析:(略)二、得失分程度及原因分析:(略)2、典型错误分析:1、第一大题2小题失分较为严重,失分率达70%以上。
许多学生在“探讨”和“探测”这两个词语的决定上栽了跟头,没能把握该句子中的关键词“课题”和句子的主要意思。
其次,第一大题的第6小题失分也较为严重,未能从正方两个方面揭示论辩话题的主要观点。
2、课外阅读失分最为惨重,失分率达42%。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文言文比较阅读中对“表现作者怎样的情绪”的理解不到位,少数学生未能读懂。
(2)第二个失分点就是现代文阅读(三),失分率也高达56.7%。
客观上,对于缺少生活体验的中学生而言,本篇文章的资料较难读懂,难以理解作者思想上的升华和情感上的变化。
主观上,考生不能扣住文本答题,习惯于“跟着感觉走”,停留于作品的表层,泛泛而谈。
反映出他们在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上还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平时对16小题这种命题形式训练较少,许多考生不知就应从哪个方面去思考和作答。
3、虽然作文扣分不严重,但并不说明学生作文状况完成得好,很大程度得益于阅卷教师的感情分。
三、教学得失分析及改善教学的措施针对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平时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品味。
2、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强化“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教学,不能流于形式或走过场。
3、进一步强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
注重诵读、识记、归纳和整理,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潜力。
4、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将平时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在平时的。
现代文教学中不要求课内范文的精讲、多讲,应更多侧重从超多的课外阅读中潜够默化地提高对文章整体及片断的理解度。
具体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拓展学生阅读面,加大学生阅读量,突破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种障碍,以课内范文延伸课外阅读,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励。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cbe1fa0242a8956bece4ef.png)
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现就本次考试做一分析。
一、总体情况:二、试卷分析:本次考试采用的试题为《2010年青海省西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二次模拟试题》。
1、口语表达题,答题有进步,得分率在80%,能够把握题意,有理有据有礼的就情境做回答;但人有个别同学回答不完整。
2、字词掌握的情况较好,但有个别同学形近字区别能力较差。
3、诗词默写失分较多,得分率只有50%,大部分同学对情境问答题做得不好,关键是在学习中未能真正理解诗句,现代诗掌握极差,90%的同学填不上。
诗词名句等积累任跟不上考试的需要。
4、文学常识巩固的不牢固,就连李青莲、王摩诘、陆放翁这样著名的诗人的姓名都不知道,全部答对者寥寥无几。
5、读图题中不能准确把握图中的信息,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图片的含义。
6、选用词语造句有进步,能够按要求选词加线,基本能够按情境写一段话,但个别同学对词义理解不准确,因此用词不够恰当。
7、古诗文阅读失分最。
没有理解诗歌,赏析时找不准切入点,回答不能准确地反映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对常用的文言诗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得不够好,同时导致翻译句子不准确;对文意把握不准,分析问题不透彻。
8、现代文阅读中毛病不少,因而失分较多,尤其是议论文阅读:(1)对知识点积累不够。
(2)审题不清。
对“谈句子作用、含义”、“对句子的理解”等概念分不清。
(3)没有分点作答的意识。
很多同学写的理解或者含义,寥寥几字,失分较多。
(4)不能回归文本。
好多同学喜欢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架空分析,不会结合文本慢慢研习。
(5)交给的方法用不上或干脆不用,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较差。
9、作文高分作文很少,写作水平还较差。
及格率为80%。
问题有:(1)走题。
对作文写作提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2)立意不深刻。
(3)选材不够典型,甚至虚构捏造,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4)部分同学至今尚难做到写作的常规要求。
三、努力的方向: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若要与去年中考成绩持平,尚有很大困难,需加倍努力。
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51b647d15abe23492f4d75.png)
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17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病句句的修改、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主要考查学生汉字的规范书写,图文转换、语言运用应用文的书写能力。
第三部分是阅读,共46分。
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篇现代文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四部分是作文,计50分。
文题《逆风飞翔》,文体不限。
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首先要理解题目。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的生活状况。
考察了学生对于素材的积累。
二、考试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
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3小题,全班仅有5人做正确,这是一道关于成语使用的题目,可见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不够。
失分较高的还有名著阅读题,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够,应加强阅读。
第二部分的综合性学习总体看来答的较好,得分基本上都在6分左右。
第三部分的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三部分。
其中现代文阅读中的说明文答的较好,得分大多在7分左右。
但是记叙文《苏醒中的母亲》做的不好,尤其是词语的表达效果及句子的理解特别差。
文言文做的不好,都在5分左右。
诗歌鉴赏题做的不好,原因是未作具体分析。
第四部分的作文得分在27分左右。
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对于题目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素材积累有所欠缺,视野不够开阔。
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 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学生少;(4)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5) 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222f260066f5335b812101.png)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分析李向这次学校又对我们六年级毕业班进行了第二次模拟考,从试卷本身来看,题目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从各方面入手,检测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现就学生的考试情况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该班共有学生40人,有一人缺考,在本次模拟考中,总分2359.5分,平均分:60.5分,最高分91分。
最低分26分,其中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占51.2。
二、卷面分析,本次试题共有四大方面内容。
(一)基础知识(30分)1、看拼音写汉字。
该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比较差扎,少部分都得到满分,当然,仍有少数几个出了错。
主要是对字形掌握不够牢固。
例估计→诂计等。
2、选字填空。
这题很简单,得满分的同学也很多。
错的主要是最后两个空:挽回和分娩。
3、选词填空。
出题作者在上面罗列出几个词语,让学生根据要求填空。
本来也很简单的题目,可错的同学很多,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跟据要求作答,考生不去填罗列的词语,他自己去另想一些词语答在空格里。
错得很不值得。
4、判断题。
判断题是丢分很多的题目,主要是学生面对答案模棱两可,不知带如何下笔。
错得最多是第二小题回答引号的作用,题目是这样的“数字图书管”里的“数字图书”的引号的作用是强调。
很多孩子面对这两个引号不能正确却分就犯糊涂了,认为是特指,答错了。
还有一题是关于关联词的用法,题目是“只有给植物听音乐,植物才能茁壮成长。
”这题的“只有……才……”这对关联词是搭配的,可是整句话的意思有问题啊,很多孩子就这样被糊弄过去了哦。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两个小题一是选择和原文相同的一句,错的比较少,二是古诗文填空。
错的主要在最后一问上,可能是老师的问题,因为是送别诗,所以有些孩子的答案是“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感情。
”还好当时我在讲解送别诗时我把几首送别诗对比讲解,特别强调送别诗不都是对朋友的珍视和依依不舍,情况不同,送别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6、也是填空题,不过这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上学过的成语或句子。
高三二模考试分析总结反思
![高三二模考试分析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d6cd3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d.png)
高三二模考试分析总结反思
在最近的二模考试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相对较低,反映出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考试中,有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方面表现较差。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指导。
因此,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注重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的语文教学主要依靠课本和讲解,缺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考试中,有一些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不佳。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写作指导和练。
因此,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注重阅读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三是注重写作指导和练,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们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XX年高考二模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XX年高考二模语文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9eb37aa0116c175e0e483e.png)
XX年高考二模语文质量分析报告高中学科研究中心语文专家组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试题根据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说明)》所规定的语文能力要求、选材范围、题型特点命制。
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与XX全国课标Ⅰ卷基本保持一致,试题难度较之xx市一模有所提高。
命题意在全面考查学生学科素养,进一步增强对各类文本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和各种题型的应变适应能力,指导学生在后期复习中对知识加以整合,对能力进行综合,查漏补缺.本次试题分别考查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实词、古代文化生活常识、文言断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翻译、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成语辨析、语病辨析、定位选句、语段补句、整合单句和漫画材料作文等.试题在市一模的考查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考点全面,选材新颖,梯度明显,表述规范,答案准确。
本次试题有以下鲜明特点:。
试题区分度更加明显,学生答题情况能显示其学科素养的层级差异,各分数段层级明显,分差符合学情(抽样平均分各层次分差为5分左右).2.文字材料的涉及面更为广泛,形式更加灵活新颖。
文本形式有美学论文、人物传记、名臣词作、散文式小说、新闻报道等等;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军事体育、网络用语、高考教育、日常生活、漫画艺术、教材内容等等.3.论述类文本摘编自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美学四讲》中关于孔子“游于艺”的论述分析,其观点新颖而又深刻,能够促进对孔子教育观的全面理解,又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
但由于引述较多,哲学美学专业性较强,命题较为灵活,给考生的阅读理解和作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4.实用类文本选用了一篇新闻报道——《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文本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紧密,以发展自信的眼光看待我国的高考,行文思路清晰,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兴趣,选做率抽样统计达78。
5%。
5.写作题在新材料作文的大前提下进行了大胆创新,以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东风浩荡,扶摇直上》为材料,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思想哲理,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联想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中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四中语文二模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0492af551810a6f5248655.png)
肇源四中初四第二次摸底考试质量分析学科:语文年级:初四任课教师:(一)试题命题分析试题注重基础,涉略面积较广,与一模相比题的难度降低,作文根据生活现象提炼观点,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
(二)学生方面:1、成绩的统计:总人数:422人总分:29731 平均分:70.45 优生人数:38人优生率:9.04 及格人数:241 人及格率:57.11 差生人数:30人差生率:7.112、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积累与运用部分。
①字音、字形掌握不牢固,书写不规范。
②审题不清:将“选出错误的一项”误会为“选出正确的一项”;对仿写的要求不明确③古诗会背诵但是错字太多导致不得分。
(2)阅读理解部分。
①对文本不能熟读,意思不理解,答题角度不对,采分点答不到位。
②翻译文言句子时重点词语的意思遗漏。
(2)对文言文中句子的省略成分理解不到位。
③主观题分析原因时语言表达不严密不流畅。
④语段阅读不善于在文段中去找答案,导致答题找不到方向。
(3)写作部分。
①审题不准,重点不突出。
②语言平淡,语言空洞。
③主体部分不具体,不生动,没有感染力。
④大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影响得分。
(三)教师方面: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培优转差解决方案,教学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精心备课,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课堂上尽量分层教学。
设置不同的问题提问,作业要求要有区别。
培优补差,课堂上培优,课后补差。
让尖子生能吃得好,吃得饱,让差生也能消化得了。
4、加大现代文阅读量(课外)。
教给方法,培养学生速读文章,快速分析文章的能力。
尽量在语文课上进行。
5、尽管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训练与积累。
但毕业升学考即在眼前,时不我待。
作文教学须强化训练,须再抓实,精练精评。
让学生认真修改作文,争取写一篇,就要有一篇甚至是几篇的收获。
(四)教师对试题的意见、建议、评价,学生答卷情况及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谈下一步教学工作的想法。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质量分析.doc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质量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0eba4a858fb770bf68a5534.png)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三语文组二模质量分析一、关于试卷的总体评价备受师生重视的xx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4月初如期而至。
xx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能及时根据新的《语文考试说明》来命制题目,题型新,赋分科学合理,试卷难度和一模难度相当。
此次测试能较好地起到了复习检测和诊断的功能,对以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导向作用。
教师通过考后具体数据,结合自身教学,作细致的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抓住有针对性的薄弱点,抓住高效增长点。
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表达题、作文等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
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生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是否具备。
对我校学生来说,是一次检测、诊断。
二、学生试卷分析:1、总体情况分析:分析:总体平均分要比一模低xx分,原因有两点。
一是作文平均分低。
这其中有教师批改的原因,也有学生审题不准的原因。
但是,通过这次全市集中批卷,我们也可喜的发现,我校学生的作文在谋篇布局、审题立意、材料运用驾驭上有着突出的优势。
这是自08级学生自入校以来梯度引导、强化训练的有效结果。
第二个原因是试卷的难度较一模稍高,个别题考察点不突出。
2、各分数段分配分析:我校在高分段人数上较其他各校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分数段主要集中在xx之间。
其中文科高分段人数也很突出。
3、各班平均分统计图:三、卷面分析分析:与一模相比诗歌、文言文、诗歌得分较低。
究其原因:1、诗歌鉴赏题对思想内容把握不到位,艺术手法的分析不够准确。
2、文字综合掌握不灵活,不扎实。
3、审题不准确。
四、近阶段教师教学策略有一句,眼界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成败。
这句话对我们的二轮复习我想同样也适用。
二模考试后的复习更能体现我们的复习质量,体现教师指导复习的水平。
我们自身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决定复习提升的高度。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及教学策略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及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585a1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d.png)
试卷分析——散文阅读
小题号 13
14
15
16
17
得分率 91
71
60
阅卷人 袁琴
袁琴
殷翥 闵玉红 闵玉红
• 选文精美,情感丰富。
• • 李汉荣在文章开头就表明了他的感受:转身 就是永别。所以文章通过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瞬间 表达的是一种惆怅、一种留恋和要珍惜拥有、珍 惜现在的情感。
鼓楼卷——人生的黑金
词语内涵: 15、本文作者所说的“低调”内涵丰富,请依据选文内容,对“低
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17、第⑥段中作者先说低调“不是不争”,后来又说低调的人“与
世无争”,这里的“不争”和“无争”各指什么?(2分) 论点与材料: 16、“万丈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荀子·劝
数据分析
人数
1287 1277
119/108 14 9
107/96 266 217
分数段
95/84 460 497
83/72 322 336
71/60 145 132
59/48 60 62
48分以下 20 24
试卷分析——基础部分
小题号 1
2
3
4
5
6
得分率 78.12 75.51 81.21 50.1 43.21 49.81
15、文中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2分)
景物描写的作用
《美啊,迎春花》中的迎春花选段
(一)中百草园的景物选段
(二)中临近故乡时所见景物
表现了故乡的萧索破败,烘托“我”当时的悲 凉心情,也为后文对故乡的回忆以及小说中 人物命运的变化作了铺垫。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7aafb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6.png)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xx市高三二模成果已经公布。
我县参考学生3310人,II档上线人数共837人(理科631人,文科206人),入围比率25.29%,万人比率29.57%,全市排名第7名。
与一模II档上线人数838少1人,理科II档上线人数由一模的684人削减到631人,文科由154人增加到206人,万人比率由第5名下降了两个位次。
学生成果630分以上理科共6人,550分以上文科共7人。
从总体状况来看,高分段学生偏少,与我们的高考目标还有肯定有差距。
为了解现状,认清形势,促使后阶段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我们对本次考试和学生答卷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看法以及有效的复习策略。
希望各校在仅有的时间里,深刻反思,找寻问题,科学辅导,培优补差,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增加信念,奋力拼搏,鼓足干劲,提高效益,力争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志向成果!语文科一、考试结果问题分析1、现代文阅读:第一小题存在张冠李戴,第三小题存在太肯定化问题,考生失分率较高。
选项迷惑性较大,部分学生不能逐一比照原文,仔细比较分析,因马虎而失分,缺乏缜密的应考思维和良好的习惯。
2、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中,“省”“高”“大”三个实词问题较多。
“省”误译为“外省”,“高”“大”两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没有落实。
10分翻译均分在7分左右。
古代诗歌阅读:把修辞手法答成表达技巧,简洁问题困难化;答题思路不清,不怜悯感缠夹在一起。
均分在7分左右。
名句默写:《送东阳马生序》普遍写不出来,《鱼我所欲也》基本精确,《锦瑟》失分最少。
均分3-4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做其次道人物传记阅读的考生约占78%,说明经过多次考试,学生已基本确定了选做好用类文本阅读题方向,但答题还需适当模式化。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得分率较高,但部分学生未从“我”的身份、品质、性格等方面分别作答,只偏于一点,影响了得分。
情节在文中的作用题,部分学生漏掉了“对比”的作用。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53b7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8.png)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本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本次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认识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考试整体情况分析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涵盖了课本知识点的基础和拓展内容,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语法运用等多个方面。
试题难易适中,整体难度与九年级语文课程要求相符合,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各个题型的分析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本次考试的重点,涉及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其中,文章的难度以及问题的设计都较为合理,能够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在细节理解方面有所欠缺。
2. 作文题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写作。
本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为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学生在固定的篇幅内完成作文并表达清晰明了的意思。
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较为出色,大部分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展开叙述。
然而,部分学生在文章结构和段落连接方面还需加强。
3. 语法填空题语法填空题是对学生语法知识的检测,本次考试的语法填空题难度适宜,既考查了基础语法知识,也考察了学生对语法运用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语法知识掌握得较好,能够正确填写词语,但在一些较难的语法填空问题上,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三、问题与对策分析1. 阅读理解能力待提高虽然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细节理解方面存在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
2. 作文结构和段落连接需加强尽管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出色,但还有一些学生在文章结构和段落连接方面有所欠缺。
二模语文试卷分析
![二模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86090679563c1ec5da714f.png)
九年级语文二模质量分析一、总体评价试卷(一)试卷结构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第二部分考查古诗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三部分考查作文。
(二)命题特点1、体现活学活用理念。
试题的设计注重课内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2、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
命题材料除了来自教材,更多的取自报刊杂志、新闻网络,既代表广泛,又具有品位。
3、体现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与个性发展理念。
题型的设置基本与中考接轨,又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强调两种作文思维方式的训练。
4、体现材料的鲜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今年的作文将叙事、描写、抒情类与感悟、议论类分开考查,体现了领导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高度关注,更有利于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二、考试情况总体评价(一)整体情况分析本次九年级参加考试人数共80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45分。
(二)各部分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学生掌握不甚好。
前6题是客观题,分别从语音、字形、古诗文默写等6个方面考查,难度不大,学生得分却并不高。
第6题是语病修改题,得分率相对较低,尤其是第三句的修改,基本上没有学生改对,另外部分学生表述不规范,运用符号或者是对句的整句书写。
第二部分为古诗文阅读题,学生掌握不较好,尤其是对重点句子的翻译。
第三部分是写作,共50分。
本次检测创造性地将叙事描写与议论感悟两方面的思维和写作能力两方面分开进行。
切实暴露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应变能力低下,想象能力薄弱,叙事描写不够具体,逻辑思维混乱,观点不够鲜明,议论不够集中。
同时,也为阅卷带来了难度,评分标准的把握出现了问题。
三、今后语文教学的设想:1、细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整理重点字词的能力。
平时常做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病句修改的练习,使学生能熟记有关的规则,从而真正地掌握这两个知识点。
2、阅读教学一方面加强对文本解读的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形成学生整体阅读的观念。
高三二模语文课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课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d13d0d33687e21af45a9ec.png)
藤州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课质量分析一、网上教学的总结与反思2月份,我们学校开始布置网上教学,我校语文采取了以专题练习为主的形式指导学生复习。
每天一练一写一讲,练主要是教师通过“猿辅导”“班级小管家”“微信学习群”等平台布置作业(语用,诗歌,文言文,小说等专题练习)。
写主要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时事热点,摘抄素材(要求写上日期正式开学上交)。
讲主要是教师录视频讲知识点,评讲练习发送学习群或小管家,或直接用钉钉等平台直播。
除此之外,每天安排学生收看“升学E网通”,广西中小学“空中课堂”等网络平台的优秀网课。
但是学生的自觉性较差,网上教师监督有限,一开始觉得新鲜,一部分学生能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每天拍照作业上交。
渐渐地很多学生都是偷懒应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能坚持下来。
还有一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自觉、自律能力差,加之外部网络因素,几乎没有参与过网上学习。
总的来说,网上教学所收甚微,效果不佳。
二、二模数据分析本次二模考试,我校语文各小题平均分与同等学校相比,总体差距较大。
文理科语文平均分总排名分别是第16、17名,其中理科语文现代文阅读第6题,古文翻译第13题,作文第22题分别排名是第18、20、19名。
而文科文学常识第12题,古文翻译第13题,诗歌鉴赏客观题第14题,诗歌鉴赏主观题第15题,作文22题分别排名第17、20、19、18、17名,这些题排名拖了后腿。
其中理科生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不足。
总的来说,我校学生语文科,古文阅读和作文落后明显,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和疫情期间的反复练习,但是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加之一贯以来的畏难心理,古文阅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天书一样。
对于写作题,我校语文组从高三开始就要求每周观看视频,积累素材。
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实在是有限,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未成型,随意而为,结构散乱,素材堆砌,语言平淡。
可见我校学生综合能力语文素养较差。
通过本校和其他科目平均分排名对比,我校理科总分排名14,语文排17、数学排13、英语排16,理综排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个旧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个旧五中赵洪明
一、质量分析
参与考试29人,及格18人,及格率62.07%,平均分73.70,优秀率
6.90%。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语文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分成四大部分:积累与应用、综合运用、阅读、写作。
占分值分别为20分、6分、44分、5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体现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指导中考语文总复习,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试卷特点:试卷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引导教学方向。
试题能扣住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如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
注重名著经典的引导,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出自课外又能扣住教材。
试题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字词诗句的积累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最高分18分,很多同学的选择题只做对一半,古诗词的积累多是比较著名的句子,但一部分同学对诗词内容理解不够,所以(3)、(4)题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出题紧扣实际生活,学生能较好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第三小题审题失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三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古文得分率较高,课外现代文较低。
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文章出自课文和类文,学生较熟悉。
二是,现代文的题目虽不难,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答题要点不够准确,而现在语文又采用答题卡答题,所以学生答题不完整失分多。
第四部分: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扣住善待来展开作文,但真正富有创意的文章较少。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的背诵及理解。
2、加强阅读训练,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及总结。
3、作文方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改正、提高。
201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