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精选课件)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精选课件)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精选课件)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初中物理演⽰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序号实验名称创新性设计优点1声⾳在液体中的传播⽤细线系好三把旧钥匙,放⼊盛⽔的⼤饮料瓶内并上下抖动细绳,会听到钥匙碰撞的声⾳。

简单易⾏,⽐原来⽤钓鱼的例⼦来证明更直观,更有说服⼒。

2声⾳的特征⽤⼀根橡⽪筋,⼀端咬在⼝⾥,⼀⼿拉,⼀⼿拨动,感觉声⾳的变化.既能看得到振动状态,⼜能听到声⾳变化,从⽽很好解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同样的⽅法,也能证明⾻传导。

1 / 26·····谢阅。

3光的传播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很难从侧⾯观察,在⽩天演⽰光学实验,学⽣⽆法看清光路。

可以找⼀个⼤的⼲燥的透明饮料瓶,⽤蚊⾹向其中加注烟雾后加盖。

⽤激光笔照射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还可以⽤加湿器制造烟雾。

或者在⽔槽中注⼊清⽔,滴⼊⼏滴⽜奶,搅拌均匀,⽤激光笔照射,演⽰液体中的光路。

这两种⽅法,可⽤于演⽰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想象,两种⽅法结合起来,可以很清楚的演⽰光的折射。

这两种改进都使原来不易被发现的“光路”变得清晰直观,器材简单,便于携带和反复试验。

可⽤于在课堂向学⽣演⽰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4平⾯镜成像可以从以下⼏个⽅⾯改进:1.⽤⽅格纸或棋盘铺在桌⾯上,再将平⾯镜⽴放于棋盘中轴线上。

2。

将⼀张⽩纸对折再展开铺平,在折痕处⽴放玻璃1.⽤棋盘可以直接的观察到物和像到镜⼦距离相等,并且连线与镜⾯垂直的特点。

2 / 26·····谢阅。

板,试验时在对应的位置分别给物和像标上记号,实验结束后将⽩纸沿镜⼦所在直线进⾏对着,观察对应的记号是否重合.3.⽤茶⾊玻璃板代替⽆⾊透明玻璃板,或者在透明玻璃板⼀侧粘贴透明薄膜,减少透光。

4.⽤两个相同的透明⼩药瓶,其中⼀只内装上⼀个led⼩灯珠代替蜡烛。

2.⽤⽩纸做记号的⽅法将⽤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提⾼学⽣的学科综合能⼒,激发学⽣思维。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PPT课件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PPT课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受应试教育、教学 时间、国家学校条件、家长需求及教师个人行 动观念等影响,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和小制作, 常常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故此,钱学森临终 前仍在呼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创 新意识刻不容缓。
物理小实验自制开展方法措施
1.鼓动宣传绝不可少 思想支配行动。对于正处在启蒙阶段的青
13、火车站台为什么划安全线?
小制作、小实验介绍
14、天女散花 原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器材:软管、碎纸屑 操作:将软管的一端放在碎纸屑上,快速旋转软管的另
一端,碎纸屑从下端吸入,从上端散出。
14、天女散花
小制作、小实验介绍
15.风吊乒乓球 原理:液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材料:乒乓球、电吹风 操作:启动电吹风机,竖直顶起乒乓球。当让风向倾斜一定角度,
23、会飞的气球---小物品大道理、大作用
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操作:气球吹足气后,口向下松手,球会腾空而起。气
垫船、喷气式飞机、火箭、划船等都利用了这一原理。
吹气球、打陀螺、推铁环、放风筝······儿时的小
小游戏都可勾起我们美好回忆。我们重拾它们,赋予它
们科学的生命,调动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希望我们高
20、模拟帕斯卡小桶实验
小制作、小实验介绍
21、浮与沉(浮沉子)
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材料:饮料瓶、笔帽、小玻璃药瓶、输液管、细铁丝
制作:①笔帽瓶下端缠绕细铁丝,使其能浮于水面上
②输液管截取长3cm左右,对折铁丝扎口能悬
浮水面上
操作:把笔帽、瓶、铁丝扎口的软管放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内,
可见三者均漂浮。加盖后用力捏瓶体,三者均会下沉,松手二者
内装橡胶球的椭圆筒 制作与操作:大试管内及带槽木板上粘贴黑胶布(增大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PPT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PPT课件
物理实验的创新
黄恕伯 2016.10.28
实验
安排
实验 创新 的总 思路
物理实验创新的总思路
获得准确数据,形成知识结论 通过实验感知,理解物理知识 经历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通过观察实践,领悟物理方法 关注学习行为,提升相关能力 获得实践体验,增强实践意识 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结论 理解知识 提高技能 领悟方法 提升能力 增强意识 激发兴趣
演示实验:用听觉理解加速度
2.教学设计:
录有一个固定 频率的乐音
录音带
v
放音磁头
和录音机 接通
演示实验:用听觉理解加速度
2.教学设计:
返回
三、经历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例:测量卵石的密度 ●用天平、量筒测量卵石的密度 —— 提高使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的技能
一、优选器材、优化操作,获得准确实验数据
调查——老师们希望改进的实验项目:
●晶体熔化 ●比热容实验 ●焦耳定律实验 ●机械效率实验 ●电功定量实验 ●测水平运动物体的滑动摩擦力 ●内能演示实验 ●光在不均匀液体中折射
返回
一、优选器材、优化操作,获得准确实验数据 例: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O
演示实验:用听觉理解加速度
1.理论基础:
●位移是视觉中的长度形象,加速度是与视 觉长度相关的物理量,加速度不容易被视觉直 接感知。是否可以用听觉来理解加速度?
演示实验:用听觉理解加速度
1.理论基础:
韦伯定律
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一定强度I的刺激时,在此基础上 再增加刺激量ΔI,使ΔI等于感官恰能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感觉阈限,ΔI与I的比值为一个常数。即K=ΔI / I ,K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9张ppt)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9张ppt)
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 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 带滑轮的架子,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若 干),重物,三角板,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设计实验



参照课本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和改进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程标准
1.2.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生必做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考试大纲:





本实验的地位 重、难点的确定 三维目标的设计


1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在必修一中 知识与技能 ( 1)会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 占有重要位置,学生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去体会 教学重点 : ( 2)掌握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理解矢量相加减的规则,直观的看到矢量和标量的 让学生体会设计实验的过程 区别。也能够更好的理解 力。 2 过程与方法 本实验虽然是个验证实验,但是我们可以把知识 教学难点 :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 过程 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 打破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激 探究中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育。 (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 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幻灯片课件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幻灯片课件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 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5
教 学过程
注意事项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 指在零刻度处,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要设法调 整指针,使之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测力 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两个示 数相同方可使用。
(2)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3) 实验中,更换重物时注意用手拉住中间绳套,防止三力不能平衡时损
坏器材。
•16

误差分析
学过程
(1)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不准造成偶然误差。 (3)圆纸片重力、滑轮的摩擦力带来的误差。 (4)力的夹角读数的误差。
•17
教 学反思
本实验是一个常规实验,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论清晰。最主要还 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可以找出一些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例,一样 可 以得出结论
•9
教 学过程
实验器材 带滑轮的架子,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若
干),重物,三角板,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10
教 学过程
设计实验 参照课本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和改进
•11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12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物理实验竞赛PPT课件

物理实验竞赛PPT课件
第5页/共17页
6
✓ 莫尔条纹的基本性质
1、放大性
w
2
d
sin(
)
d
2
90
2
2、同步性
栅距放大了1/θ倍
微小位移变化放大 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
光栅移动一个栅距,莫尔条纹就移动一个条纹宽度w
3、准确性
当光栅有局部误差时,由于平均效应,使光栅缺陷或
局部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大大减少。
6
第6页/共17页
Matlab计算机视觉库进行图像数据的测量与提取,进而得出相应微小
转角所对应的莫尔条纹变化。
第2页/共17页
实验仪器及原理介绍
实验设备图
第3页/共17页
实验仪器及原理介绍
• 实验设备简图 实验光路示OpenCV意图
1为氦氖激光发射器(提供光源)
实验简图
1
2为两朗奇光栅(经过平行光照射后 自成像形成莫尔条纹)
第11页/共17页
实验莫尔条纹图像处理
四、骨架提取

为了获得条纹的中心线需对该条纹图像进行骨架提取,骨架提取不改变图像的本质结构.提取骨架过
程是不断地去掉条纹中不影响条纹连通性的像素,最终能够得到骨架的中心.运用到二值化,细化
第12页/共17页
实验莫尔条纹图像处理 • 五、通过程序测出条纹中心间距
实验设想的主要内容 • 测量微小扭转角得微小形变 背景
滚转角测量在军事、国防领域的各种精密测控系统中具有广泛的 需求。例如船体的扭曲形变角度会对船载武器系统的精度产生影响,通 过测量船体的扭曲形变角度对武器系统进行补偿,从而提高武器系统的 精度。
设想
测量方法已很多, 光学测角方法由于具有非接触 、高准确度和高灵 敏度的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稳定的激光光学测角法, 其它新 的光学测角方法也都很有应用意义。我们的设想是由老师指导、基于莫 尔条纹的扭转角测量。利用朗奇光栅产生莫尔条纹进而测量微小转角是 李向荣发明。

中学生物理竞赛(共39张PPT)

中学生物理竞赛(共39张PPT)

结束放影
目录
3. 测量结果的最佳值--算术平均值
4. 多次测量的偶然误差估计
N
1 n
n i 1
Ni
测量列的标准偏差
N
n
(Ni N )2
i 1
n 1
标准偏差 N所表示的意义是:任作一次 测量,测量值误差落到- N到+ N之间的 可能性为%.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N
N
n
n
(Ni N)2
i1
n(n 1)
g = 9.7925 m·s-2 u (g) = 0.0176 m·s-2
g 9 2 ) m·s-2
结束放影
目录
2)当未给出(或未求出)不确定度时,运算结果 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也不能任意选取.
加减类型的运算,运算结果的末位应与末位最 高的数的末位取齐. 例如,
+-2=430
乘除类型的运算,运算结果的末位应与有效
(1)做什么(这个实验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 (2) 根据什么去做(实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
实 验方法);
(3)怎么做(实验方案、条件、步骤和
实验关键要领) ( 1 , 2 )
实验过程的
(一)实验预习 → 预习报告 (二)实验操作 → 实验数据
三个环节 (三)撰写报告 → 实验报告
结束放影
目录
实验操作
Vh
Vd
e e a) 应用单摆周期公式求重力加速度。
h
d
V V V h d [例题] 测定一个合金圆柱体的密度 ,并求其标准不确定度 .
物理天平称质量
测量结果报道 YV(d,h)e 一般选用直角坐标纸(毫米方格纸)。
有(效1)数各字栏总目是均由应若标干明位物准理确量数名和称最及后其一单位位欠,准单数位(写有在误标差题的栏数中),构不成要的重。复记在每个V 数字上。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张ppt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张ppt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张ppt
教 材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生必做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考试大纲:
教 材分析
本实验的地位 重、难点的确定 三维目标的设计
1 《知验识证与力技的能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在必修一中
(占教1有)学重会重要用位点力置的:,图学示生法第表一示次力通;过实验的方法去体会 (2理区让过2解别)程学矢。掌与生量也握方相能体合法加够力会减更与设的好分规的计力则理的实,解等验直力效观的。替的代过看关程到系矢量和标量的 通教本过学实实验验难虽探点然究:是方个案验的证设实计验与,实但施是,我体们验可科以学把探知究识的 过3(的探育打 发情程1传究。)感破学授中培态学生过学养度程生的习学与优科生价学而,过生渗程激学透,习科让兴学学趣方生,法在形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2. 如何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 学过程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 形定则。 (3)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实验结论。
教 学过程
实验原理
提问: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何能直观看到力的大小和方向?
干),重物,三角板,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教 学过程
设计实验 参照课本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和改进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 圆柱体从斜面滚下获得动能,然后去碰
撞停在水平面的滑块,比较滑块撞击后运 动的距离,来说明圆柱体动能的大小。 2、实验装置: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1、在探究质量因素时,圆柱体的质量差 别不能太小;
2、由于金属圆柱体比较活,没有预定轨 道,及斜面平面的平整度影响,斜面的高 度太高,就会导致圆柱体运动方向改变;
3、圆柱体的位置注意要与滑块对应好, 否则圆柱体就不会与滑块正碰;导致实验 失误。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1. 演示一,让质量不同的圆柱体从同一高度 滚下,撞击停在同一线上的滑块,观察比 较滑块被撞击的距离,说明动能的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2、演示二,让质量相同的圆柱体从不 同的高度滚下,撞击停在同一线上的滑 块,观察比较滑块被撞的距离,说明动 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当质量相 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探究动能大小决定因素的 实验改进
付秀智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一、地位; 能量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
内容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能 量客观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觉,它可以通 过对外做功的过程来表现,而学习认识动 能则是接触到具体能量形式的入门。成功 完成好探究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对认识 动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1. 对具体认识功和能关系有较好的帮助,通 过实验的观察就会知道功和能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
2.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较好的理解动能 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3.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熟悉探究的方 法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 由实验得出结论,客观具体,学生容易接 受,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一、原型实验: 1、原理图;
2、原理:获得动能--------撞击做功---------------比较做功的大小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1. 撞击球方向性较差,容易滚出预定轨迹, 导致实验失误;
2. 由于木块与桌面接触不均,导致撞击后的 运动轨迹容易发生改变,而导致实验失误;
3. 摩擦力较大,要撞击球的惯性大一点,碰 撞需要完全非弹性碰撞,否则看不出效果
4. 需要通过数字记录,直观性不太强。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一、实验创新 1,直观比较,直接得出结论。 2,改进实验细节,减少实验失误及误差。
二、改进之处 1、利用金属薄铁片的弹性弯曲,使斜面与水平 面圆滑衔接; 2、滚动球改为圆柱体,滑块改成泡沫; 3、实验步骤分两步,质量相同的圆柱体从不同 的高度滚下,质量不同的两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实验效果:
对比实验同时演示,现象明显,直 观性强,直接比较得出结论,降低学 习的难度,减轻了学习的负担。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 对于综合分析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 对比实验同时演示,效果会好些;
• 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了难度;
• 比较适合中等偏下的学生接受;
• 师生合作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提高了课堂 学习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