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重要概念阐释
中学历史相关史学理论
专题一历史是什么一、历史的两层含义历史是什么?面对崭新课本封面上赫然醒目的“历史”二字,即将开始正式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中学生,难免会生发这样的疑问。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可一言以蔽之,亦常常一言难尽。
专以讲授历史为业的中学教师,对这个问题又有多少认识呢?其实,尽管追问不断地在深入,答案层出不穷,但对于历史的概念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
这也在情理之中。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歌德说:人们只有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起增长。
我们愈是深入地投入到这门学科,深入地反思历史的概念与意义,便愈是会觉得历史这门学科的无穷奥妙与博大精深,就愈是觉得很难用简单的话语来穷尽其中的丰富内涵。
因为,我们的怀疑在随着历史知识的增长而加深,对于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便越来越难以把握。
如果我们真是觉得可以用简短的概括来呈现历史的真谛,那往往很可能是我们的理解尚很粗浅。
但无论问题怎样复杂,总可以总结一下现有的认识成果。
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莫不如返朴归真,直面问题本身。
我们无法全面概况历史学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发现历史学所包含的若干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是这样,我们会发现,一般所说的历史,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二是对过往之事的理解。
这两层含义之间既存在关联,又有重大差别。
从联系方面讲,如果没有真实发生的过往的事实,那么我们的理解便会子虚乌有,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理解与阐释,在本质上不是历史认识。
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缺少了后视视角的回望与发现,过往的历史事实便不会被我们所认识,这些事实如同深埋于泥土之下的珠宝玉石,将一直沉默下去。
从差别的角度来讲,过去发生的事情首先是客观的,也就是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无论我们作出怎样的理解和判断,它都已经发生了,而且就是那样发生的,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这些事实是唯一的、稳定的。
而我们对于过往之事的理解,则恰恰包含着主观的成分,我们对于同一历史事物的认识可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与时俱进,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认识是多样的、变动的。
历史学科大概念的界定与教学课例
2021年第09期 No.09,2021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总第862期Sum No.862•专题研究•历史学科大M關定与教学陈新民1韩文杰2(1.2.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I摘要丨中学历史学科大概念包括史论概念、重要命题和基本原理等。
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为例,本课的大概念确定为: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围绕这一大概念展开的教学逻辑 是:制度困境、制度变革和制度影响。
[关键词]历史教学,大概念,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21 )09-0003-06《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关于高中 教学内容改革,提及“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 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
®于是,大概念成为当 前我国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引 起中学历史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那么,中学历 史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大概念?哪些不是大概念? 历史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大概念?下面本文结合 一个具体的教学课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大概念的界定大概念理论的提出,对于促进学校课程与 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在教育界已经 成为共识。
但是,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如何界 定一个学科的大概念,仍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 题。
对此,我们认为,要界定一个学科的大概念,首先需要参考学术界对大概念的认识和解释。
美国学者埃里克森认为,所谓大概念就是 贯穿于本学科的具有持久价值的概念或原理。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培养:(1)通过可迁 移的概念和概念性理解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模 式和联系的能力;(2)将知识分类储存到头脑的 概念性图式中,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学习的能力;(3)跨文化、跨时间、跨情境迁移概念和概念性 理解的能力。
®威金斯等人认为,作为学科的大概念,相当 于一个“车辖”,能够将车轮固定在车轴上。
如果 不能将大概念与相关内容知识联系起来,留给 我们的就只是一些零碎的、无用的知识,不能起 到任何作用。
高中历史第1课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第1课归纳总结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的世界。
高中历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第1课对历史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讲解和归纳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第1课进行简要概述。
一、历史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和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和解释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历史事件的描述,更重要的是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历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事件、人物、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二、历史的分类和分期历史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历史分类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
此外,历史研究也可以按时间分期,如古代史、中世纪史、现代史等。
这些分类和分期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具体、更系统的学习。
三、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步骤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采访调查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收集和分析历史的资料和证据。
史学的研究步骤包括问题提出、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和结论归纳等,这些步骤的执行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准确。
四、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历史观会对历史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历史学家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历史观。
因此,在学习历史时,要客观理性地对待不同的历史观,了解历史观的形成原因和背景。
五、历史学家及其贡献历史学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们对历史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中国的司马迁是我国历史学的奠基人,他的《史记》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方的历史学家贝多芬则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和了解历史学家们的贡献,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第1课对历史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系统化的介绍和归纳总结。
史识、史论
史识、史论
史识和史论是历史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 史识(Historical Knowledge)指的是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代等方面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它包括了历史事实、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的生平事迹等基础知识。
史识是建立在历史研究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的,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遗址、口述传统等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的对历史的基本了解。
- 史论(Historical Discourse)则是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代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它不仅关注历史事实本身,更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视野去解读历史,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史论可以是对某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解读,也可以是对某个历史时期、历史学派或历史理论的研究和评价。
史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和意义,提供对当下和未来的启示和借鉴。
史识和史论相辅相成,前者提供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事实依据,后者则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解读,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同时注重培养史识和史论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历史科学的名词解释
历史科学的名词解释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和记载,而历史科学则是通过对这些痕迹和记载的研究、整理和解释,以形成一个全面且准确的过去的懂得和了解的学科。
1. 历史的定义与范畴历史是一门研究过去的科学,它既关注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也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解释。
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个方面,其目标是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还原过去的社会现实,以及揭示其中的变化、原因和意义。
2. 史料与史学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包括文献、档案、器物等各种古代遗物,以及口述、缺公等非物质遗产。
史学方法则是指历史学家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评估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
例如,历史学家通常使用史料比对、文献考证、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以确保历史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史家与历史学派史家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记录的人,他们通常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形成不同的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是指在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研究思想和学术流派,例如唯物史观、启蒙史观、结构史观等。
这些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影响到历史学的发展方向,也对历史研究和解释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
4. 历史主义与历史关联性历史主义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认为了解历史的真实过程和内在规律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任务。
历史关联性则指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即历史事件并非孤立发生的,而是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的。
通过研究历史关联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推测其未来的走向和意义。
5. 历史解释与历史阐释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解读和理解的过程,旨在揭示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历史解释通常依赖于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历史阐释则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详细说明和描述的过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知悉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历史解释强调理论的解释性,而历史阐释则更注重事实的呈现和描述。
6. 历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历史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学科概念
历史学科概念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过程的学科,其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各个方面。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历史经济等等。
下面是历史学科中常见的概念。
1. 历史: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所留下的各种记录、事实和事件的总和。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历史的真相,以准确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
2. 历史学:历史学是研究和探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是一门复杂而包容性强的综合学科。
3. 史学方法:史学方法是指历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史料学、文献学、考证法、比较研究法、史料综合运用法等。
史学方法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更准确地理解和阐释历史记录。
4. 史料: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它可以是文字资料、史料文物、考古资料、口头传统等。
史料是记载历史事件和事实的客观证据,是历史研究的来源。
5. 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包括语言、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等。
历史文化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演变。
6. 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产生的涉及到重大历史事件的人物。
历史人物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情节和影响力。
7.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是指影响历史进程并在历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如历史战争、政治事件、宗教革命等等。
历史事件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上的决策制定和相应的影响。
8. 历史进程: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发展过程和演变。
历史进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和规律。
9. 历史意义:历史意义是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历史现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历史意义的深刻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10. 史诗:史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综合体,它通过特定的文学形式、艺术手段和情节设计,反映和宣扬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信仰观念、政治理念等。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摘要: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要么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要么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试图对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概念内涵外延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
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把握不准,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
历史概念,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无法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所有的历史都交汇在时间长河里,然而,提起历史时间概念,一些学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尽显混淆颠倒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
例如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早期三个重要政治制度概念: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世袭制的内涵是指权力在本家族中世世代代沿袭传承;分封制的内涵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的内涵是嫡长子继承制。
从外延看,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权力如何在家族中世袭,这就需要宗法制保障;分封如何有序进行,也需要宗法制来实现,但许多学生辨别不清。
这就有必要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一、历史概念的涵义及特征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
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
总体而言,历史概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明确的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前提,因为它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资源,使得人类可以定居下来,并进一步发展文化和社会。
2. 城市形成: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发展的标志,这是因为城市为人们提供了固定的住所,促进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同时也为政治、宗教和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3. 阶级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产生,战俘沦为奴隶,阶级因此而产生。
4. 国家的形成:国家是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通过政治权力来维持秩序和保护人民的利益。
5. 文字的出现: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使得人类可以记录和传承知识,促进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6. 世界史的概念:世界史是从全球的视角出发,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纵横联系、比较归纳,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史的背景下进行研究。
教学总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素养1:唯物史观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历史课程对“唯物史观”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素养2:时空观念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内涵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历史课程对“时空观念”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3:史料实证概念界定: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历史课程对“史料实证”的培养目标: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形成- 种族的迁徙和文化的传播2. 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河流流域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黄河流域文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爱琴海文明: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衰亡- 古代奴隶社会的基本特点-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和衰亡- 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三纲五常思想-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时代的基本特点-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 教会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衰落3.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实施-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起义的兴起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发展1.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兴起- 劳动力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2.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影响3.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殖民地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和冲击-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比与冲突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和冲突- 社会主义国家的互助合作和独立自主- 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化的影响以上是初三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全面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史学概论中史论的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中史论的名词解释史学概论是一门通过深入研究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历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史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论分析和阐述。
史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运用历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的深入思考和总结。
在史论中,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进一步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史论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人物史论、国家史论、社会史论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解读和分析。
人物史论是史学概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历史人物的生平、人物形象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解释,人物史论可以深入探讨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国家史论是史学概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等。
通过对国家史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兴衰和历史的演变。
社会史论是史学概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变迁、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社会史论的研究,可以深入分析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史论、经济史论、法律史论等等,它们都是史学概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历史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在史论的研究中,历史学家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等,来解读和阐释历史事件和现象。
这些方法和理论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简而言之,史论是史学概论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论分析和阐述,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历史人物、国家、社会和其他相关内容的研究,史论可以深入探讨历史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规律。
同时,在史论的研究中,历史学家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理论,来解读和阐释历史,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高考历史总复习 题型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题型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解析)【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题型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解析)核心素养是指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即基于史料实证的,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置于特定时空条件中对史料进行解释,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在历史认识中体验家国情怀。
二、构成要素1.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示意如下: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2.概念阐释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1)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2)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3)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例题1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教学论文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三门峡市一高王长见内容摘要: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要么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要么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试图对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概念内涵外延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
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把握不准,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
历史概念,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无法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所有的历史都交汇在时间长河里,然而,提起历史时间概念,一些学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尽显混淆颠倒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
例如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早期三个重要政治制度概念: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世袭制的内涵是指权力在本家族中世世代代沿袭传承;分封制的内涵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的内涵是嫡长子继承制。
从外延看,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权力如何在家族中世袭,这就需要宗法制保障;分封如何有序进行,也需要宗法制来实现,但许多学生辨别不清。
这就有必要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一、历史概念的涵义及特征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其核心素养被认为包括五个方面:思考、调查、阐释、合作和传播。
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
下面我将分别解读这五个核心素养的含义和意义。
思考历史中的“思考”并不是简单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而是需要从历史事件中找到对人类今天的启示和价值。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是单纯的描述和还原过去,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深度的探究。
历史学家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找到它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内在的规律,从中挖掘人类文化、道德、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调查调查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基础。
通过调查,历史学家可以及时收集到各种历史数据,包括文献、图像、人物传记、文化习俗等等,进而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原因。
历史学家需要具备调查和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准确收集数据,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获得精准和客观的研究结果。
阐释历史学科的阐释能力指的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论思考的能力。
历史学家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规律和各种因果关系。
历史学家的阐释能力必须建立在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遵循客观真实性的原则,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合作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其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
历史学家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协调,以便更好地融合各科知识,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在规律。
传播历史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传播历史的知识和价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文化和历史,并逐步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历史学家需要具备良好的传播能力,以多种形式将历史知识传递给社会大众,包括出版、写作、讲演、教学等。
历史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历史学家具备传播的能力和责任感。
总之,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学家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历史需要具备全面、深入、客观和科学的素养。
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具备这些素养,才能更好地研究历史、传播历史知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历史概念的定义
历史概念的定义历史概念是指对过去事件、人物、思想、文化等内容的系统总结和概括,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和总结。
历史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思考和总结,是人类对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历史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以来。
人类是有意识的生物,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了朴素的历史概念。
最早的历史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中。
史前社会的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创造了一系列的历史概念。
例如,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有众多英雄人物和伟大事件,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被后人视为重要的历史概念,成为希腊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历史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历史事件和社会经验,历史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
古代的文化经典如《尚书》、《春秋》,记录了古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形成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概念。
古罗马的历史学家如塞拉斯、波利比托等,也创立了古罗马的历史概念。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概念主要包括王朝帝制、儒家思想等内容,它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19世纪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对外扩张,西方历史学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发展,使历史概念有了新的理论基础和阐释框架。
在这一时期,西方历史学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非西方文明和世界历史上来,对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往往会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文化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形成相应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的形成,有助于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人们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索和总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初中历史学科概念阐释(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科概念阐释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科概念阐释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忆,是前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初中历史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沿革,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将从学科内涵、学科目标、学科内容、学科方法和学科评价五个方面对初中历史学科进行概念阐释。
学科内涵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学科,具有以下内涵:1.时间性与空间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时间顺序,地域分布,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2.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事件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历史记载和解释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3.延续性与阶段性: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但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4.多样性与统一性:历史内容丰富多样,但内在规律体现出历史的统一性。
学科目标初中历史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1.知识目标:学生要掌握国家的历史事实,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2.能力目标:学生要能运用历史方法分析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3.情感目标:学生要培养爱国情怀,尊重历史,珍视和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内容初中历史学科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以我国历史为主,兼顾世界历史,展现历史发展的全貌。
1.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
2.中国近现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事件。
3.世界历史: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阶段。
学科方法初中历史学科方法包括:1.史料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文物、遗址等的研究,揭示历史真相,探寻历史规律。
2.比较研究: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国家的历史现象,找出相似性和差异性。
3.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去伪存真,形成独立见解。
以“历史解释”为例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历史解释”为例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它不仅包括了对于过去事件和人物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借助史料和文献,通过历史解释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历史学科当中,历史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阐释,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解释,我们可以对历史事件产生新的认识,并从中得出对当今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启示的结论。
历史解释也成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解释的核心在于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理解。
历史学家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史料和文献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不能够带有个人偏见和主观意识。
这要求历史学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要具备对史料和文献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从中获得正确和客观的历史素材,为后续的历史解释提供有力的支撑。
历史解释要求历史学家在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事件本身的逻辑和规律。
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背景,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必须要根据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来进行,要注重历史事件本身的规律和内在联系,不能够随意歪曲和篡改历史事件的真相。
这要求历史学家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时代和环境背景的了解和把握,要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本身的规律和内在联系,为后续的历史解释提供深刻而准确的理论分析。
历史解释要求历史学家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历史事件的解释不应该囿于传统的思维和观念,更应该保持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要能够从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这要求历史学家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要能够保持对历史事件的开放性思维,不断地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努力寻找新的历史解释和新的历史发现。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历史解释的培养,要具备客观描述和理解能力,要尊重历史事件本身的逻辑和规律,要具备合理的历史判断能力,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历史必修总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总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古代史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学科。
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开始,此时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渔猎阶段,没有生产和储存工具。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起点。
文明社会是指人类社会进入生产和储存时期,有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文明社会是古代社会的两个基本概念,在这个阶段人类社会开始分工、储存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基本概念古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开始的。
中华文明是中国历史的独特之处,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历史可分为几个时期,包括夏商西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这些时期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封建式政治体制,这是一个在君权神圣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封建制国家。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主要有朝代制、皇权制和官僚制等,这些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帝王是统治者,他们通过皇权制实现了对国家的统治。
同时,官僚制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构成了古代中国政治的核心。
第四章: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封建制度,这是一个以家族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系统。
在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分为士大夫、文官、武官、地主、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
社会地位的差异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
封建制度给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极大的不平等,这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五章: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农业是基本产业,手工业和商业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科重要概念阐释必修一重要概念阐释1.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4.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5.禁军: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6.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
它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7.明朝的内阁: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内阁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8.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而不是君主负责,要执行的是议会的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内阁是国家的权力重心,君主不干涉内阁,更不能任意撤换内阁。
9.票拟权:指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或者是批阅同意等字眼),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10.君主制:以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体。
11.贵族制: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掌握政权的政体。
作为一种集体领导,多实行任期制与选举制。
12.寡头制:指极少数人执掌政权。
13.债奴制:是公元4世纪初期古日尔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后,开始实施的一种土地和奴隶相联系的制度,具体内容是大量平民因为破产而沦落为各个封建领地的领主的奴隶,无偿为领主服劳役与土地都成为了封建领主的附庸,债奴制到了后期由于土地的大量兼并而瓦解。
14.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15.习惯法和成文法:习惯法又称为不成文法,指由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
而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度和公布,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又称制定法。
17.君主立宪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它保留君主,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也称为“有限君主制”。
18.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
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内阁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组成,经国家元首任命。
内阁以总理或首相为首脑,下设有阁员,称为部长或大臣。
内阁通常只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19.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国体(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它与国家的阶级性质相适应。
20.资本主义: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所谓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工具。
21.联邦制:即“联合的国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22.邦联制:即“国家的联合”,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
邦联制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通常根据条约组建。
23.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包括总统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共和制。
24.总统制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之一。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行政机关(政府)和立法机关(议会)相互独立;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25.代议制:是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重大事。
代议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包括议会主权形式(以英国为典型)和人民主权形式(以美国为典型)。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代议制。
26.议会制共和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之一。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2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奴役,但仍保持着国家主权形式上的独立和自主的“外壳”形象,经济上受其掠夺和剥削。
“半封建”是指封建社会开始或已经解体,但又未完全解体;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同时,出现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是代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28.领事裁判权: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29.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另一缔约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30.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31.“拜上帝教”:又称“太平基督教”,是中国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揉合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
32.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
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33.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34.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垄断集团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
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或与当地政府、个人合营企业,叫做生产资本输出。
另一种是政府、银行或企业贷款给外国政府或私人,叫借贷资本输出。
35.新军:清末编练的近代化陆军。
开始筹练于1894年;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凯接办,改称“新建陆军”;1903年清朝在中央设练兵处;1905年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将新军的编练推行于全国。
36.立宪派:即20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以张謇、梁启超等为代表,主张在中国实行宪政。
37.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8.土地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这种革命斗争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称土地革命,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又称为土地改革。
3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
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40.运动战是一种军事作战方式,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一些军事评论家将这种战术效果简称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41.歼灭战:是指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
它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其主要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围歼敌人。
4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43.社会主义: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指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标志是共产党执政,而且往往是采用共产党一党制,因此在世界上又被称为“共产主义者的国家”。
44.“苏维埃”:是俄文“COBET”的汉语音译(英文为Soviet ),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
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4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46.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政治协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
4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8.依法治国:是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
49.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依法自主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主权”:源于拉丁文supremitas或supremapotestas,意为最高权力;后来演变成法文souveraineté,用来指在自己之上没有其他权威的政治或其他权威。
50.“求同存异”:“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存在差异。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