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数据通信网

合集下载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二版)-作业答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二版)-作业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答: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等等。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联网络。

后来,ARPA才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联的技术。

第二个阶段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这种三级网络覆盖了全美国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所,并且成为因特网中的主要部分。

第三个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3、说明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4、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TCP/IP和OSI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不同点有:OSI分七层,而TCP/IP分为四层;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效率;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

5、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哪几部分?答: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服务器、主机或端系统设备、通信链路等6、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计算机网络可以从网络的交换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覆盖范围、网络的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类。

第6章 广域网

第6章  广域网

•密码是加密的
第6章 广域网
14
X.25分组交换网 PDN) 分组交换网( 6.4 X.25分组交换网(PDN)
X.25的特点 6.4.1 X.25的特点
•工作在网络体系结构的低3层 •采用分组交换,面向连接(虚电路),可靠性高 •多路复用,一条物理链路支持多条虚电路 •点对点传输,不支持广播 •支持多种高层协议,它们均作为普通数据被封装在X.25的分组中 在网络中传送 •工作速率≤64Kbps
第6章
广域网
8
标准PPP PPP帧格式 3. 标准PPP帧格式 PPP帧格式如下图所示。它是精心设计的,以和多数常用的 硬件兼容,而且还提供在单一链路上同时复用多种网络层协议 的机制。
标识域(Flag):指示一个帧的开始或结束; 地址域(Address):是标准的广播地址。PPP不指定单个 工作站的地址; 控制域(Control:表示用户数据采用无序帧方式传输; 协议域(Protocol):用于表示封装在帧的信息域中的协 议类型; 数据域(Information):长度为零或多个字节,最多为 1500字节,包含符合协议域中指定协议的数据报; 帧检测序列(FCS):通常为2个字节,在优先级约定中, 可以使用4字节来提高错误检测能力。
第6章
广域网
16
X.25网络的组成 网络的组成
PSE DTE
PSE DTE
D C E
X.25
PSE
广域网
PSE
PSE
D C E
X.25
PSE:分组交换设备 : 第6章 广域网
17
6.4.3
X.25层次结构 25层次结构
X.25由3层组成,对应于ISO/OSI互连参考模型的低3层 ① 物理层定义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智能终端、前端通 信处理机等)与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如网络结点、分组交换 机等)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和维持物理连接所必需的机械、电气、功能 和规程。 ② 链路访问层定义数据链路控制过程,即控制链路的操作过程和纠 正通信线路的差错。采用HDLC的子集LAP-B作为该层的标准。 ③ 分组层定义DTE与DCE之间数据交换的分组格式和控制过程,包括 多条逻辑信道到一条物理连接的复用,分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数据通信原理第6章

数据通信原理第6章


码型的频域特性 抗噪声能力 提取位定时信息 简单二元码 1B2B码 AMI码 HDB3码 2B1Q码
2. 二元码

每个码元上传送一位二进制信息
3. 三元码

4. 多元码

每个码元上传送一位多进制信息
28
2.简单二元码的功率谱

花瓣形状:主瓣,旁瓣 主瓣带宽:信号的近似带宽-----谱零点带宽

数字信息--------------->码型---------->数字信息
5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
⑴ 码型应不含有直流,且低频成分小,尽量减少高频分量以节约 频率资源减少串音;
(2)码型中应含有定时信息,便于提取定时信息;
(3)码型变换设备要简单; (4)编码应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5)编码方案应对信息类型没有任何限制; (6)低误码率繁殖;
H ( ) GT ( )C( )GR ( )
假定输入基带信号的基本脉冲为单位冲击δ(t),这样发送 滤波器的输入信号可以表示为
d (t )
k
a (t kT )
k b

图 6 – 6 基带传输系统简化图
38
其中ak 是第k个码元,对于二进制数字信号,ak 的取值为0、 1(单极性信号)或-1、+1(双极性信号)。
(7) 高的编码效率;
6
7
8
1.单极性非归零(NRZ)码 单极性:1---高电平;0---0电平,码元持续期间电平不变 非归零:NRZ (nor-return to zero) 有直流且有固定0电平,多用于终端设备或近距离传输 (线路板内或线路板间);

特点:发送能量大,有利于提高收端信噪比;信道上占 用频带窄;有直流分量,导致信号失真;不能直接提取 位同步信息;判决门限不能稳定在最佳电平上,抗噪声 性能差;需一端接地。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教案第6章 网际层 IP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教案第6章 网际层 IP

B
16382
20971 50
128.1
191.254
65 534
C
192.0.1
233.255.254
254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Internet网际层
6.2 IP地址与ARP
IP地址的转换: 标志主机地址的是机器的物理地址,又称为MAC地址。 MAC地址是集成在网卡上的,所以又叫做硬件地址。MAC地址是一个 6字节(48bit)二进制数,采用16进制表示法例如:09 E0 AC 00 9B 0D。 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是由地址解析协议ARP来完成。 主机A的ARP工作过程如下: (设:寻找主机B的物理地址) (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上面有主机 B的IP地址; (2)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 组; (3)主机B在ARP请求分组中见到自己的IP地址,就向主机A发送一个 ARP响应分组,写入自已的物理地址; (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
6.2 IP地址与ARP
1. 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 点分十进制记法: 130.9.44.192。 IP地址的结构分为两部分: 网络号:net-id 主机号:host-id IP地址的类别: 常用的有A、B、C三类地址。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Internet网际层
6.2 IP地址与ARP
IP 地址的结构与分类:
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 :
网络互连时IP地址分配示意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Internet网际层
6.2 IP地址与ARP
子网划分 为了使IP地址的使用更加灵活,在IP地址中又 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为获得地址的 单位进行二次分配提供了方便

吉比特以太网技术_数据通信技术(第3版)_[共2页]

吉比特以太网技术_数据通信技术(第3版)_[共2页]

第6章 数据通信网203 介质类型的介质无关接口(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 ,MII ),该接口可以支持对应的3种不同的物理层介质标准。

图6-16 快速以太网的体系结构表6-2 100Base-T 的3种不同的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线缆类型 线缆对数 最大分段长度编码方式 优点 100Base-T43/4/5类UTP 4对(3D, 1冲突检测) 100m 8B/6T 3类UTP 100Base-TX 5类UTP/RJ-45接头,1类STP/DB-9接头2对 100m 4B/5B 全双工 100Base-FX 62.5m 单模/125m 多模光纤,ST 或SC 光纤连接器 1对 2 000m 4B/5B 全双工长距离6.4.4 吉比特以太网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高性能分布计算和视频应用等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局域网的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100Mbit/s 快速以太网也要求主干网、服务器一级的设备要有更高的带宽。

在这种需求背景下,人们开始酝酿速度更高的以太网技术。

1996年3月IEEE 802委员会成立了IEEE 802.3z 工作组,专门负责研发以太网及其标准,并于1998年6月正式颁布了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

从图6-17可以看出,IEEE 802.3z 吉比特以太网标准定义了3种介质系统,其中两种是光纤介质标准,包括1 000Base-SX 和1 000Base-LX ;另一种是铜线介质标准,称为1 000Base-CX 。

IEEE 802.3ab 吉比特以太网标准定义了双绞线标准,称为1 000Base-T 。

吉比特位以太网标准是对以太网技术的再次扩展,其数据传输率为1 000Mbit/s ,即1Gbit/s ,因此也称吉比特以太网。

吉比特位以太网基本保留了原有以太网的帧结构,所以向下和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从而原有的10Mbit/s 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可以方便地升级到吉比特以太网。

通信原理_第6章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

通信原理_第6章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

特点:简单,信道利用率低,不稳定。最大吞吐量仅为容 量的18.4%。
各种ALOHA方案网络吞吐量 S与提供负载 G的关系如图。
具有捕获效应的S-ALOHA 0.54

归一化信道吞吐量(S)
0.45 0.36 0.27 0.18 0.09 0.00 0.00 0.5

(a) 工作示意图。4个地球站,其中一个为基准站。
基准站任务:为其他各站发射定时信号。基准站也可由某一地球站兼 任。帧周期(帧):所有地球站在卫星内占有的整个时间间隔。 分帧(子帧):每个地球站占有的时隙帧。 (b) 帧结构。帧周期为125μs)或其整倍数。 帧:由所有分帧和一个基准站分帧组成。分帧的长度可以一样也可以 不一样。由前置码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在FDMA中,是指各地球站占用转发器的频段;


在TDMA中,是指各站占用的时隙;
在CDMA中,是指各站使用的正交码组。
20/48
6.3.1 频分多址

FDMA按频率划分,把各站发射的信号配置在卫星频带内 的指定位置上,各中心频率留有保护频带。 示意图。
保护频带

转发器频带分配
f A fB
3/48


6.1.1 频分复用
低通滤波器 调制器 MOD 带通滤波器 BPF 带通滤波器 BPF 解调器 DEM 低通滤波器 LPF
f1 (t )
LPF
f1 (t )
01
f 2 (t )
消息输入 LPF MOD BPF

f S (t )
主调制器 MOD 信道 主解调器 DEM BPF

波分复用的两波道间隔为10 ~ 100nm。当间隔为1 ~ 10nm, 甚至1nm以下时,称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

人民邮电现代通信网课件第六章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人民邮电现代通信网课件第六章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由于通过ISDN的用户接口进入ISDN 的业务种类繁多,所以,必须有一系列协 议用于支持各种业务。
5.2.5 ISDN交换机
ISDN的目的是把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 网中,ISDN交换机是能满足多种业务综合 需求的交换机。 一、ISDN交换机的功能 图5.4是ISDN交换机的功能结构图, ISDN交换机一般包括以下功能:
5.1.3 ISDN的目标
1.标准化 统一的ISDN标准可以使全世界范围内 的用户采用一种接入方式进入ISDN,获得 ISDN综合业务服务。 2.透明性 传输透明性可使用户在不受ISDN限制 的情况下扩展自己的通信业务。
3.租用与交换业务 ISDN既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业务 服务,也可以提供点对点的专用业务服务, 以提高用户选择的灵活性。 4.逐步向ISDN过渡 逐步向ISDN过渡 过渡阶段允许原有通信网及服务业务 存在以及从现有接口向ISDN接口转换。 5.复用支持 ISDN应能提供多种复用技术支持,以 便容纳用户交换机和局域网设备。
三、综合交换 语音通信是一种实时、非突发、低速 率、高容错通信。传统上采用电路交换实 现,其信道速率固定,按信源峰值比特率 来设计实现。 1.快速分组交换 (Fast Packeted Switching,FPS) Switching,FPS) 2.伺机通过交换 (Cut Through Switching,CTS) Switching,CTS)
6.2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与 ISDN的用户ISDN交换机 ISDN交换机
5.2.1 对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要 求
1.通用性 ISDN用户-网络接口应能综合语音、文 字、传真、数据、可视电话、可视图文等各 种用户终端提供的业务,能够在接口传输容 量范围内提供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业务,以 便使不同类型的终端使用同一接口。

网络安全第六章

网络安全第六章

器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目标计算机。因为在VPN隧道中通
信,能确保通信通道的专用性,并且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 缩、加密的,所以VPN通信同样具有专用网络的通信安全 性。
6.1.2 VPN的工作原理及实现
整个VPN通信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4个通用步骤: (1)客户机向VPN服务器发出请求。 (2)VPN服务器响应请求并向客户机发出身份质询,客户机将 加密的用户身份验证响应信息发送到VPN服务器。 (3)VPN服务器根据用户数据库检查该响应,如果账户有效, VPN服务器将检查该用户是否具有远程访问权限;如果该用户 拥有远程访问的权限,VPN服务器接受此连接。
6.1.2 VPN的工作原理及实现
要实现VPN连接,企业内部网络中必须配置一台VPN服务 器,VPN服务器一方面要连接企业Intranet,另一方面 要连接到Internet或其他专用网络。当客户机通过VPN 连接与专用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时,先由网络服务提 供商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VPN服务器,然后再由VPN服务
这样可以使数据穿越公共网络(通常是指Internet)。
隧道使得远程用户成为企业网络的一个虚拟结点,数据包 通过这条隧道传输。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信息是在一条专 用网络连接上传输,而不管实际的隧道所在物理网络的结 构。
6.2.1 隧道技术
根据隧道的端点是客户端计算机还是拨号接入服务器,隧道可以分为 两种:自愿隧道和强制隧道。
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小型企业用户,因为这类企业一般没有这方面的专
业人员,自身维护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全权交给NSP来维护。在该模 式中,VPN服务提供商保持了对整个VPN设施的控制,所以这种模式
很受电信公司的欢迎。
6.1.2 VPN的工作原理及实现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主要有4类用户适合采用VPN进行网络连接: 网络接入位置众多,特别是单个用户和远程办公室站点多, 如多分支机构企业用户、远程教育用户。 用户/站点分布范围广,彼此之间的距离远,遍布全球各地, 需通过长途电信,甚至国际长途进行联系,如一些跨国公司。 带宽和时延要求相对适中,如一些提供IDG服务的ISP。 对线路保密性和可用性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如大企业和政府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将计算机网络分成哪三种?按照拓扑结构来分可以分成哪几种?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哪些?从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可以由哪二部分组成?答:计算机网络是以实现远程通信为目的,一些互连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按照覆盖范围可分为2)广域网WAN,3)局域网LAN,4)城域网MAN,5)个人区域网PAN。

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各网格形。

主要功能有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4)有利于均衡负荷,5)朝代了灵活的工作环境。

从组成在看,计算机网络可由1)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2)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数个通信子网,3)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中各个结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协议,即通信双方事先约定的,共同遵守的一组规则三部分组成.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为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什么?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由哪几种?各由几层组成?分别说明各层的作用?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服务和协议的集合,也就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以作为用户进行网络设计和实现的基础。

常见的有OSI 参考模型,由物理层(是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在物理媒体上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数据链路层(是屏蔽物理层的特性,为网络提供一个数据链路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网络层(是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结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运输层(是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会话层(是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种进程之间进行会话,并参与管理)表示层(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 环境的手段)七个层次组成。

第6章(1)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6章(1)计算机网络概述

28
网络体系结构:指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和在各层上使用的全部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框架,它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 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可实现互操作,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 求。任何厂商的任何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则, 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处理方法解决问题,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 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
29

接口:
每层都是建筑在它的前一层的基础上,每层间有相应的通信协议,相 邻层之间的通信约束称为接口。 接口用于说明上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

服务:
在分层处理后,相似的功能出现在同一层内,每一层仅与其相邻上、 下层通过接口通信,该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服务用于说明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
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是下层对上层服务,上层是下层的用户。
30
相关国际机构简介: 在计算机网络标准领域中,有各种类型的组织参与标准的指定和推广。
1.国际标准领域: 国际标准组织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位于瑞士的日内瓦,有100多个国家加入。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国家性民间组织,ANSI标准常常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 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 术组织之一,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36万会员(到2005年)。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6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6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第6章习题第1 页共1 页一、填空题1.通信网的硬件系统一般由、和转换交换系统等3部分通信设备构成,这是构成通信网的物理实体。

2.现代通信网除了有传递各种用户信息的业务网之外,还需要若干支撑网,如、、和管理网。

3.SONET 定义了线路速率的等级结构,其传输速率以为基础进行倍乘,这个速率对于电信号就称“第1级同步传送信号”,记为STS-1;SDH 速率为,称为“第1级同步传送模块”,记为STM-1STM-1。

4.ITU 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确定了3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和。

其中,是由我国所提出的标准。

5.ITU 在2012年1月通过了4G 4G((IMT-Advanced IMT-Advanced)的)的4种标准,分别是、、和。

6.广域网为用户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的网络服务和的网络服务。

这两种服务的具体实现就是通常所谓的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

7.帧中继是在OSI/RM 的层上使用的方式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方式。

8.帧中继是一种简化的技术,帧中继业务兼有业务和的长处,实现上又比ATM 技术简单。

9.ISDN 定义了一些标准化的信道,定义了一些标准化的信道,并分别用一个英文字母来表示,并分别用一个英文字母来表示,并分别用一个英文字母来表示,其其中最常见的是信道(信道(64kbit/s 64kbit/s 的数字PCM 话音或数据信道)和 信道(信道(信道(16kbit/s 16kbit/s 或64kbit/s 用作公共信道信令的信道)。

10.ISDN 有两种接口方式:即 (BRI BRI))接口和接口和 (PRI PRI))接口。

11.ISDN 一次群速率的结构是nB+D,n 的数值对应于2.048Mbit/s 2.048Mbit/s((E1系统)和1.544Mbit/s (T1系统)的基群,分别为分别为 或或 。

12.ATM 的分层参考模型是一个立体模型,在逻辑上可按以下3个层面进行描述,分别是进行描述,分别是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和平面和平面和 平面。

(完整版)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2.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异步时分是依据信头标志X.Y.Z.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课件:数据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课件:数据通信网

数据通信网
5. 数据电路(Data Circuit) 数据电路连接两个数据终端设备,负责将数据信号从— 个数据终端设备传输到另一个数据终端设备。 6. 数据链路(Data Link) 数据电路加上数据传输控制功能后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7. 通信控制器 通信控制器是指那些把计算机/终端信息处理系统与数 据传输系统连接起来,并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通信控制器 的功能包括:
数据通信网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对报文交换的改进,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交换 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两者的优点, 使其性能达到最优。分组交换也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它是将数据分割成分组后,以分组为单位将信息从源端发往 目的地。分组交换是将长报文分成若干个固定长度的小分组 进行传输。不同站点的数据分组可以交织在同一线路上传输, 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由于分组长度的固定,系统可以采用 高速缓存技术来暂存分组,提高了转发的速度。
数据通信网
其缺点有: (1) 电路接续时间较长,短报文通信效率低。 (2) 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占用,电路利用率低。 (3) 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 通信规程等方面应完全兼容,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 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规程的用户终端之间互通。 (4)有呼损。 (5) 传输质量较多地依赖于线路的性能,因而差错率 较高。 所以电路交换非常适合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 语音通信。
数据通信网
其缺点有: (1) 报文通过交换机的时延大,且时延抖动也大,不 利于实时通信。 (2) 交换机要有能力存储转发用户发送的报文,其中 有的报文可能很长,这就要求交换机要有高速处理能力和大 的存储空间。因此,报文交换机的设备比较庞大,费用高。 (3) 报文交换不适于实时交换数据的场合。 报文交换的上述优缺点使其主要适用于公众电报和电子 信箱业务。

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 第3版FX3版第6章

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 第3版FX3版第6章

安装了CC–Link主站模块后,FX系列PLC在CC-Link网络中可以作主站。最 多可以连接8台远程I/O站和8台远程设备站+智能设备站。网络中还可以连接 三菱和其他厂家符合CC-Link通信标准的产品。
FX3U-64CCL-M是FX系列PLC的智能设备站模块,可以链接128点远程输入/ 输出,和32点远程寄存器。
5.MODBUS通信 FX3系列可以通过RS-232C端口实现两台PLC之间的MODBUS主从通信,最 大通信距离为15m。也可以通过RS-485端口实现最多32台PLC的主从通信,最 大距离为500m。
6.无协议通信 无协议通信方式可以实现PLC与各种有RS-232C端口或RS-485端口的设备 (例如计算机、条形码阅读器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用户自定义
单工通信只能沿单一方向传输数据,双工通信每一个站既可以发送数据, 也可以接收数据。RS-422是全双工,用4根导线传送数据,通信的双方都能在 同一时刻接收和发送数据。
(3)RS-485 RS-485是RS-422的变形,为半双工,通信的双方在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数据 或只能接收数据。使用双绞线可以组成串行通信网络,构成分布式系统,总 线上最多32个站。
6.1.2 IEEE 802通信标准
1.CSMA/CD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基础是以太网。每个站 都是平等的,采用竞争方式发送信息到传输线上,“先听后讲”和“边听边 讲”。其控制策略是竞争发送、广播式传送、载体监听、冲突检测、冲突后 退和再试发送。以太网越来越多地在底层网络使用。 2.令牌总线 令牌是一种控制帧,它绕逻辑环周而复始地传送。要发送报文的站等到令 牌传给自己,判断为空令牌时才能发送报文。令牌沿环网循环一周后返回发 送站时,如果报文已被接收站复制,发送站将令牌置为“空”,送上环网继 续传送,以供其他站使用。 3.主从通信方式 有不少通信协议采用主从通信方式。主从通信网络有一个主站和若干个从 站。主站向某个从站发送请求帧,该从站接收到后才能向主站返回响应帧。 主站按事先设置好的轮询表的排列顺序对从站进行周期性的查询。

第6章网络基础

第6章网络基础
• 搜索引擎常识和使用 • 收藏夹的使用
16
一、IE 6.0的操作
• IE 6.0的窗口组成
• Web页上的浏览
• 查找Web页上的信息
17
IE浏览器窗口组成
18
二、搜索引擎的使用
• 简单信息查找简单查找
• 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查找
• 使用加减号限定查找 • 网页查询时可以直接用网址进
行查询
19
29
三、常用的反病毒软件的介绍
• KV3000
• 金山毒霸 • 瑞星杀毒
30
1、KV系列
北京江民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 民公司)开发研制。1994年推出最早版本
KV100,后来陆续推出KV200、 KV300、
KV300+等,最新版本是KV2006系列。
31
2、瑞星杀毒软件
瑞兴杀毒软件是由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瑞星公司)开发研制。 瑞星杀毒软件中小企业版主要适用的操作系统 平台:Windows NT、Windows2000、 Windows 9X/Me、Windows XP、Unix、 Linux。
• 邮箱的名字@邮箱服务器的域名 • 123@
13
四、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①输入一个免费申请邮件 的地址. ②确认服务条款
③选择用户名
④填写个人资料
⑤注册成功
14
五、邮件的收发
• web页面下邮件的收发
• 使用Outlook Express程序进行 邮件收发
15
6.3 浏览器的使用
• IE 6.0的操作
网络上申请一个免费邮箱,邮
箱的使用,对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搜索引擎的使用及病毒的产
34
常用搜索网址

数据通信与网络重点总结

数据通信与网络重点总结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第1章概述1.以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而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2.数据通信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

3.数据通信网络按照覆盖的物理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4.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5.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由单一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6.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三大组成要素),即①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②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通信子网中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数个通信子网;③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者通信子网中各个结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协议。

7.计算机网络按通信方式分为广播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8.计算机网络主要性能指标,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利用率。

9.OSI模型有七个层次,分别是:(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运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10.因特网使用的TCP/IP参考模型的四个层次是: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

1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的语法定义了所交换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协议的语义定义了源端和目的端所要完成的操作。

12.服务指同一开放系统中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操作,但不涉及这些操作的具体实现。

13.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14.标准是由标准化组织、论坛以及政府管理机构共同合作制订的。

标准可分为两大类:法定标准和事实标准。

一.数据通信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从系统设备级的构成出发,可以认为数据通信系统由下面三个子系统组成:(1)终端设备子系统,由数据终端设备及有关的传输控制设备组成。

(2)数据传输子系统,由传输信道和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组成。

(3)数据处理子系统,指包括通信控制器在内的电子计算机。

第6章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6章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苏州大学
4.码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CDM)是一种真正的动态复用技术,它既共享信道频 率,也共享时间。 码分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是每比特时间被分成m个更短的时间槽,称 为码片,一般每比特有64或128个码片,每个通道被指定一个唯一的 m位的代码或码片序列。当发送“1”时站点就发送码片序列,发送 “0”时就发送码片序列的反码。当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时,各路 数据在信道中被线性相加。为了便于从信道中分离出各路信号,各个 站点的码片序列是相互正交的。 码分多路复用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新技术,笔记本电脑和掌上 电脑等移动性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就使用该技术。
(2)误码率
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流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是衡量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误码率的计算公式为: 误码率=接收时出错的比特数/发送的总比特数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即百万分之一
(3)带宽
带宽是信道能传输的信号的频率宽度,是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信道的传输性能。 一般来说,信道的带宽越大,其传输速率也越高。
苏州大学
6.1.3数据编码技术
数据编码是将数据表示成合适的信号形式,以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网络中主要采用两种数据编码技术:模拟数据编码方法和数字 数据编码方法
苏州大学
1.模拟数据编码方法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编码方法。 由于导体存在电阻,电信号直接传输的距离有限。但研究发现,高频 振荡的正弦波信号在长距离通信中能够比其他信号传送得更远,因此 ,人们利用这种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携带信息进行传送 。 信息传输时,利用信源信号去调整(改变)载波的某个参数(幅度、 频率或相位),这个过程称为“调制”。经过调制后的载波携带着被 传输的信号在信道中进行长距离传输,到达目的地后,接收方再把载 波携带的信号检测出来恢复为原始的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解调” 。 调制的基本思想是把数字信号的“0”和“1”用某种载波(正弦波)的 变化表示,常用的调制方式有移幅键控法ASK(调幅)、移频键控法 FSK(调频)和移相键控法PSK(调相) 。

中国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网MDCN

中国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网MDCN
(4)
(5)负责本地MDCN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现场维护,主要包括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6)
(7)负责处理MDCN本地节点与会议电视、通信网网管、计费结算和WAP计费数据采集等应用系统间的故障,定期检查MDCN本地节点与各系统间网络连通性,主动和相关部门协调排除故障。
(8)
(9)配合集团公司网络部进行新入网设备的调测工作。
中国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网(MDCN)
维护规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二年九月
目录
第1条为了规范中国移动数据通信网(MDCN)的维护管理,合理、可靠、安全、高效地组织、管理中国移动数据通信网(MDCN),提高中国移动数据通信网(MDCN)的通信服务质量,提高维护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程,作为组织、管理中国移动数据通信网(MDCN)的依据。
第28条
第29条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关系:中国移动数据通信网机房的动力与环境监控工作,由动力、环境监控部门通过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统一监控,中国移动数据通信网维护人员只负责移动数据通信网系统与设备的维护工作。
第30条
第31条与各应用系统的关系:各级网络维护部门均应与各应用系统所在的部门建立接口,以故障工单的形式接收各部门经过预处理的网络故障申告,按照全网故障处理的相关规定安排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故障申告部门。
(30)
第21条各省公司职责
第22条
1.管理职责:
2.
(1)负责本省MDCN节点的技术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作。
(2)
(3)贯彻执行各项MDCN维护管理规定,根据本省情况,制定可行的MDCN维护实施细则和办法。
(4)
(5)在集团公司网络部指导下,做好网络维护和网络调整工作。

第6章 VSAT卫星通信网

第6章 VSAT卫星通信网

• 对于内向链路:来自各VSAT小站的数据分组到了 主站,也应采用分组格式和分组交换。 通过主站交换设备汇集来自各VSAT小站的数 据分组,以及从主计算机和地面网来的数据分组, 同时又按照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址,转发给外向链 路、主计算机和地面网。采用分组交换不但提高 了卫星信道利用率,还减轻了用户设备的负担。 • 对于要求实时性很强的话音业务,包括声码话: 因为分组交换的延迟太大,应该采用线路交换。
复用(ATM)数据。



综上所述,VSAT网与一般卫星网不同, 它是一个典型的不对称网络: 链路两端设备不相同; 内向和外向业务量不对称; 内向和外向信号强度不对称;
主站发射功率大得多,以适应VSAT小天 站的要求,而VSAT小站发射功率小,主要利 用主站高的接收增益来接收VSAT小站的低电 平信号。
VSAT组网方式 1、星状结构 小站1—卫星—主站—卫星—小站2 小站2—卫星—主站—卫星—小站1 星状结构的小站间是通过主站进行的,因此, 对主站的依赖性很强。另外,由于信号是两次上星下 星,因此时延比较大,不适合于话音传输。当用于话 音时,小站1讲话时,小站2经过一定的延时才能听到, 当听到后要等小站1讲完再回话,否则两端谁也没听 清。有点半双工电台的感觉。这种结构比较适合于数 据传输。
毫米波: 40GHz –300GHz
大多数VSAT都工作在C波段及Ku波段,C波段是早 期使用的卫星波段,由于地面微波大多使用4G-6G的 频段,正好落在C波段之内,因此地面微波与C波段卫 星间的干扰比较大。这就要求C波段的VSAT一定要远 离市区。现行国际卫星通信中的商用卫星大多数都使 用 6/4GHZ 频段,即上行线路5.925-6.425GHZ,下行 线路 3.7-4.2GHZ。随着C波段的不断拥挤,开发了Ku 波段。Ku波段与 C 波段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帧中继的帧结构 图是帧中继的帧格式。这种格式与HDLC帧格式类 似,其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控制字段。这是因为帧中 继的逻辑连接只能携带用户的数据,并且没有帧的序 号,也不能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Q.922核心层的帧格式(即帧结构)如图:
3.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协议 帧中继采用Q.922核心层协议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 Q.922核心层功能主要包括: (1)帧的定界、同步和透明性。 (2)使用地址字段进行帧的复用/分路。即允许在同 一通路(物理连接)上建立多条数据链路连接(逻辑 连接),并使它们相互独立工作。 (3)帧传输差错检测(但不纠错)。 (4)检测传输帧在“0”比特插入之前和删除之后,是 否由整数个八比特组组成。 (5)检测帧长是否正确。
分组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如下: (1) 为网络的基本业务、可选补充业 务提供支持。 (2) 进行路由选择、流量控制。 (3) 支持X.25、X.75等多种协议。 (4) 完成局部维护、运行管理、故障 报告与诊断、计费及网络统计等功能。
2.用户终端 分组终端(PT):具有X.25协议接口 的、有分组处理能力的数据通信终端设 备。通常是在PC机内插入一块通信接口 板并配上软件。 非分组终端(NPT):不具有分组数 据处理能力,对它们不能直接进行分组 交换,必须经过分组装拆设备转换。非 分组终端种类很多,如带异步通信接口 的计算机、可视图文终 端等。
1.典型的帧中继网络拓扑
2.网络组成 帧中继网根据网络的运营、管理和地理区域等因 素分为三层: 国家骨干网 省内网 本地网 3. 帧中继网络设备 主要包括帧中继交换机及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线路
6.2.3 帧中继网的应用
1.局域网互连 2.虚拟专用网 3.作为分组交换网节点机之间的中继传输 4.其他应用
第6章 数据通信网
本章首先简介数据通信网的构成及分 类,然后具体介绍分组交换网、帧中 继网及数字数据网的组成、结构、用 途、用户入网方式、网间互连以及其 他一些技术问题。
6.1 分组交换网
6.1.1 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从设备来看,分组交换网由分组交换机、用 户终端设备、远程集中器(RSU)、网络管理中 心(NMC)以及传输线路等组成。
4.用户接入电路
接入帧中继网的用户接入 电路主要有专线接入和拨 号接入2种: 二线话带调制解调 这种传输方式适用于速率 较低,距离帧中继网较远 的用户 基带传输 适用于速率高、距离帧中 继网较近的用户 2B+D线路终端LT 可在一对用户线上实现双 向数字传输,适用于帧中 继网络设备(6km之内)
3. 数据报与虚电路方式的路由选择
数据报方式的路由选择
节点收到数据分组时,根据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查节点内路由
表为分组选择路由。 虚电路方式的路由选择 虚电路方式是对一次虚呼叫确定路由,路由选择是在节点 限制进入分组网的分组数量。 1.流量控制的必要性(目的) 网络输入负荷:每秒钟由数据源输入到网络的分组数量。 网 络 吞 吐 量:每秒发送到网络终点的分组数量,即每 秒流出网络的分组数量。 网络阻塞:网络吞吐量随网络输入负荷增大而下降的现 象。 死锁:当网络输入负荷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网络吞 吐量下降为零,数据停止流动。 流量控制的目的:保证网络内数据流量的平滑均匀, 提高网络的吞吐能力和可靠性,减小分组平均时延,防 止阻塞和死锁。
几种路由选择算法的比较
分组交换网要向用户提供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服务,路 由选择算法是关键因素之一。 扩散式路由算法:可确保网络连通的可靠性,但是总 的时延将因传输量的倍增和非最佳路径的选择而受损 失 静态路由表法:他是使用最短距离原则确定路由表,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良好的时延性能。但是他对 网络中传输量变化和网络设施方面出现问题时的应变 能力差。 动态路由表法:这是按最小时延原则具有自适应能力 的路由表法,能提供良好的时延性能,而且对网络工 作条件的变化具有灵活性。但是这要是交换机或网络 控制中心在信息的存储能力、处理能力和网络的传输 能力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应用以外,帧中继的应用还有: (1)可为高分辨可视图文、CAD/CAM等需要传送高分辨率图形 数据的用户,提供高吞吐量(500∽2048Kbit/s)、低时延(小 于几十ms)的数据传送业务。 (2)可为时延要求不高、数据量大的大型文件的用户提供高吞 吐量(16∽2048Kbit/s)的数据传送业务。 (3)可为帧短、时延要求高、数据量少的文本编辑用户提供低 时延的数据传送业务。
(2) 路由的选择与拥塞控制
(3) 网络配置的管理及用户管理 (4) 用户运行状态的监视与故障检测 5.传输线路 传输线路是分组交换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分组交 换中继传输线路可以是PCM数字信道,速率可达 64 kb/s、128 kb/s、2 Mb/s甚至更高,也可以是 Modem转换的模拟信道。
(2)静态路由表法 静态路由表法属于查表路由法。查表路由法是在 每个节点中使用路由表,它指明从该节点到网络中的 任何终点应当选择的路径。路由表的计算可以由网络 控制中心(NCC)集中完成,然后装入到各个节点之中, 也可由节点自己计算完成。 常用的确定路由的准则是最短路径算法和最小时延算 法等。 (3)动态路由表法 动态路由表法也属于查表路由法,这种方法确定 路由的准则是最小时延算法。
3.分组网的其他协议 ①X.28协议:字符型终端接入分组拆装设备(PAD)所使用的 DTE/DCE接口协议。 ②X.29协议:在PAD与分组型DTE或另一PAD之间交换控制信 息和用户数据的协议。
③X.31协议:ISDN对分组式终端设备的支持协议。
④X.32协议:按分组方式操作和经公用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 数字网等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时的DTE和DCE之间的接口 协议。 ⑤X.75协议:不同分组网之间的通信接口协议。
6.1.2 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协议是由CCITT制定的X系列建议
1.PAD 功能 PAD是一种功能部件,它将异步终端-侧的字符流拆分转换成网 络一侧的数据分组,或者进行反向转换即把数据分组组装成字符 流。 X.3建议:规定了PAD的工作特性和向终端提供的基本功能 X.28建议:是非分组型终端与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X.29建议:是分组型终端与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2.PAD基本功能 将来自非分组型终端的字符流装配成适当的分组,以便发往分 组交换网 将来自分组交换网的数据分组拆卸成字符流,送非分组交换网。 虚电路的建立与释放 对来自非分组型终端的PAD命令信号及来自分组型终端的PAD 电文进行相应的应答。 对于自终端的中断信号进行处理
6.2.4 帧中继用户的接入
1.帧中继的用户-网络接口规程
它包括两层内容:物理层接口规程和链路层接口规程 物理层接口规程 X系列接口 Y系列接口 G系列接口 I系列接口 数据链路层规程 用户-网络接口规程必须支持Q.922附件A中规定的 帧中继数据链路层协议
2.用户的入网方式
局域网接入方式有2 种: 通过路由器或网桥 接入 通过帧中继装|拆设 备接入 计算机终端接入 标准的帧中继终端: 具有标准UNI接口规 程的计算机,可直接 接入 非标准的帧中继终端: 不具有标准UNI接口 规程的计算机,它要 通过FRAD设备
3.远程集中器 远程集中器(RCU)可以将离分组交 换机较远地区的低速数据终端的数据集 中起来后,通过一条高速电路送往分组 交换机,以提高电路利用率。远程集中 器还含PAD设备的功能,可以使非分组 型终端接入分组交换网。远程集中器的 功能介于分组交换机与PAD之间,是 PAD功能的扩充。
4.网络管理中心 网络管理中心(简称网管中心)的主要任务: (1) 收集全网的信息
6.1.3 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 1.对路由选择算法的一般要求 (1)在最短时间内使分组到达目的地; (2)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以减少额外开销; (3)使网中各节点的工作量均衡; (4)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等的变化, 即要有自适应性; (5)算法应对所有用户都是平等的。
2.常见的几种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分为非自适应型和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两 大类。 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如网络的流量、时 延等是根据统计资料得来的,在较长时间内不变;而自适应路 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这些参数值将根据当前通信网内的各有关 因素的变化,随时作出相应的修改。 (1)扩散式路由算法 扩散式算法又称泛射算法,属于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的一 种。网内每一节点收下一个分组后就将它同时通过各条输出链 路发往各相邻节点,只有在到达目的节点时,该分组才被移出 网外传输给用户终端。为了防止一个分组在网内重复循回,规 定一个分组只能出入同一节点一次,这样,不管哪一个节点或 链路发生故障,总有可能通过网内某一路由到达目的节点(除非 目的节点有故障)。
图6.1 分组交换的基本结构
1.分组交换机 分组交换机是分组交换网的重要组 成部分。根据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分组 交换机可分为转发交换机和本地局部交 换机两种。转发交换机容量大,线路端 口数多,具有路由选择功能,主要用于 交换机之间的互连;本地交换机容量小 ,只有局部交换功能,不具备路由选择 功能。本地交换机可以接至数据终端, 也可以接至转发交换机,但只可与一个 转发交换机相连,与网内其他数据终端 互通时必须经过相应的转发交换机。
6.2 帧中继网(FRN)
6.2.1帧中继协议
1.帧中继的协议结构 帧中继协议分为用户(U)平面和控制(C)平面两部分。 用户平面:完成用户信息传递所需功能及协议; 控制平面:有关控制信令的功能及协议。 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如图:
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DL)。 数据链路层又可分为:DL控制子层(DL-CONTROL) DL核心子层(DL-CORE)。
2.流量控制的类型 (1)段级控制。 (2)“网一端”级控制。 (3)“源一目的”级控制。 (4)“端一端”级控制。 3.流量控制的方式 (1)证实法 (2)预约法 (3)许可证法 (4)窗口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