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

4.文中红字体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断章取义 B. 特立独行 C.别出心裁 D.推陈出新
A、断章取义 【解释】: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 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 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B、特立独行【解释】:特:独特;立:立身。形容 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C、别出心裁 【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 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 不同。 D、推陈出新【解释】: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 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1.文中红字体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逻辑(jì ) B. 牵强(qiánɡ) C. 褒贬(bāo) D. 另辟蹊径(bì ) A、逻辑[luó ji] B、牵强[qiān qiǎng] D、另辟蹊径[lì ng pìxī jì ng]
2.文中红字体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妥贴 妥帖[tuǒ tiē] B.支离破碎 帖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 C.雅致 字~。画~。 帖 [tiě] D.引申 便条:字~儿。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 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 注的谜格。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 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 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 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 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 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 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 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 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二、本大题共6小 题,共21分。阅读下 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吴、楚反,景帝 拜周亚夫太尉击之。 既发,至霸上,赵涉 遮说之曰:“吴王知 将军且行,必臵人于 殽、渑阨陋[1]之间。 且兵事尚神密,将军 何不从此右去,直入 武库,击鸣鼓。诸侯 闻之,以为将军从天 而下也。”太尉如其 计,至洛阳,使殽、 渑间,果得伏兵。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语文3月零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语文3月零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语文3月零模试题(含解析)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②,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③处。

注释:①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②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的头饰。

③阑珊:黯淡、零落。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从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_________的风俗,也称_________节。

(2分)2.清代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里的元宵节,比春节更隆重,小到英莲走失,大到元春省亲,平民灶火也好,贵族家庆也罢,让我们品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的文化内涵。

(2分)3.元宵节是正月里一个重要节日,当天往往举行闹花灯、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既彰显了自己的智慧,又平添了节日的快乐。

请你猜猜以下灯谜,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3分)谜题:赤兔马,走千里。

(打一元代剧作家)谜底:______________谜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语)谜底:______________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

(打一北京历史文化遗迹)谜底:______________4.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A.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

(4分)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5北京市东城区普通示范学校高三(一模)语文

2015北京市东城区普通示范学校高三(一模)语文

2015北京市东城区普通示范学校高三(一模)语文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②,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③处。

注释:①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②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的头饰。

③阑珊:黯淡、零落。

1. 《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从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_________的风俗,也称_________节。

(2分)2. 清代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里的元宵节,比春节更隆重,小到英莲走失,大到元春省亲,平民灶火也好,贵族家庆也罢,让我们品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的文化内涵。

(2分)3. 元宵节是正月里一个重要节日,当天往往举行闹花灯、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既彰显了自己的智慧,又平添了节日的快乐。

请你猜猜以下灯谜,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3分)谜题:赤兔马,走千里。

(打一元代剧作家)谜底:______________谜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语)谜底:______________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

(打一北京历史文化遗迹)谜底:______________4. 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A.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 《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

(4分)6.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5年东城一模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2015年东城一模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语文2015.4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7题。

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王彬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古代都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

元大都是北京城最早的雏形,它的设计既继承了《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又根据《易经》有所变化。

按照《考工记》的思想,营建都城的时候,在都城的内部要修筑九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走向的道路。

南北走向的道路称“经”,东西走向的道路称“纬”,“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一轨,是一辆乘车的轴距。

九轨,是指九辆乘车。

能够驰骋九辆乘车的道路,便是首都的干道。

大都基本遵循了这个原则,但是略有变化。

今天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只是拓宽、延长了而已。

干道之间,分布着微观道路系统:纤细的火巷与胡同。

今天的东四、西四、南锣鼓巷【注】一带(见附图),专家考证,基本是那时微观道路的遗存。

按照当时设计者的规划,大都的道路分为四种状态,在宽度上依次递减。

首先是大街,其次是小街,再次是火巷,最后是胡同。

这四种状态的道路,有三种称谓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火巷”则没有延续下来,被后世统称为胡同。

大街二十四步阔,折合今36.96米;小街十二步阔,折合18.48米。

那么,火巷与胡同呢?至今没有查考到文献记载。

明以后,胡同作为北京道路的特殊名称大量出现,并且成为主要称谓。

发展到今天,一些纤细的道路,诸如巷、条、里、院、夹道、廊下等,虽然不叫胡同,但是,在北京人的观念里,还是被视为胡同。

甚至以“街”为称的道路,如果狭窄,也往往被看作胡同。

那么,什么是胡同?或者说,胡同的空间形态是什么样子?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北京的大街基本是笔直的、平坦的,南北、东西纵横交叉。

与其相比,北京的胡同也大都是笔直的、平坦的,而且绝大多数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原则。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4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2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作文(50分)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将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面的□涂满涂黑),按要求作文。

内容不少于700字。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套作。

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虚拟主持人阳阳,是利用“动作捕捉系统”核心技术制作的。

这一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在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特效中,是由归国创业的博士刘昊扬和他的团队研发而成的。

他们的目标是做一家“百年老店”,希望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赢得世界的尊重。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②我有我的 (付出/幸福/方向)要求:先从括号里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然后作文。

2、微写作(10分)阅读下面文字,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面的□涂满涂黑)。

要求语言精练、态度明确、感情真实、思路清晰,内容不超过150字。

“火星一号”(Mars One )是由国外一家公司主导的火星探索移民计划。

去年曾有科学家公布研究报告称,火星上的环境可能让人类在68天内就死亡。

尽管如此,仍有多达20万人跃跃欲试,申请做火星的第一批人类居民。

最终将有24人接受严格培训,于2024年开始被陆续送往火星。

该项目为“单程之旅”,一旦出发就不能返回地球。

①“火星一号”计划是单程之旅,你如何看待申请者们的这一选择? ②假如你是一位申请人,请描述一下你接到审批通过邀请函时的心情。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题

东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2016.1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卫星导航技术是指利用一组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在军事、民用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俄罗斯、欧洲相继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定位导航系统。

“GPS”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和应用的新一代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美国国防部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服务。

军码定位精度10米,仅供美军及盟友使用;民码定位精度20米左右,平时向全球开放,战时能实施局部关闭。

随着接收机的不断改进,GPS测量已趋于“傻瓜化...”。

在观测中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结束测量时,仅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收机,便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

如果在一个测站上需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还可以通过数据通讯方式,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另外,接收机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轻,极大地降低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目前,该系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上处于国际垄断地位。

各国可以使用GPS的硬件,成本中都包含GPS 专利费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格洛纳斯”是俄罗斯的定位导航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由俄罗斯军方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导航定位服务,民码精度50米左右,军码精度与GPS相当。

欧洲“伽利略”系统是为了摆脱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于1999年合作启动的项目,是欧盟15个国家参与建设的民用商业系统。

系统可以提供三种类型服务:面向市场的免费服务,定位精度12-15米;商业服务,定位精度5-10米;公众服务,定位精度4-6米。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2015.4东学堂语文高中组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答案】BC【解析】A选项在文章第1段“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古代都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今天北京旧城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

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在文章中第1段“元大都是北京城最早的雏形,它的设计既继承了《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又根据《易经》有所变化”。

所以选项中说“严格遵循了《考工记》中建造都城的原则”是错误的。

C选项在文章中“长度与宽度的悬殊比例“部分,内城胡同的长宽比是93:1,外城胡同的长宽比是52:1。

所以“外城胡同的长宽比更大”错误。

D选项在文章中“高宽之比的美学原则“部分,“根据美学原理,当道路的空间尺度,主要是高宽比,在1:1至2:1时,道路的空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行人的视野可以覆盖对面建筑物的全部,并会产生适当的围合感。

北京大多数胡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D选项正确。

E选项在文中最后一段“北京人的做法是通过形象的名称,表示对胡同空间形态的态度”,所以E选项正确。

2.【答案】句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解释:这里的“步”指左右脚各迈一步。

所以在古代作为长度单位的“步”应该是人两脚间距的两倍,正好是0.75*2=1.5米。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古今异义的题。

步,古义:左右脚各迈一步。

今义: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联系过去学过的课本知识即可。

3.【答案】D【解析】从文中“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部分,“北京冬季刮西北风”“夏季刮东南风”“住宅的朝向决定胡同的走向”“东西走向保障了住宅的朝向,南北平行则保障了每一所住宅都可以均匀地得到阳光的照射。

”所以住宅应该是坐北朝南。

D选项正确。

4.【答案】A【解析】A选项中的“阿毛”只是一个称呼,阿没有实际意义。

B选项中的初秋,意为秋季的第一个月,所以B正确。

C选项中的元年,意为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者是帝王改年号的第一年,所以C正确。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7小题。

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完成1-7题。

世界上,大凡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独特的历史、地理尤其是文化的___甲___。

当我一踏上永济这片古老的土地,便强烈地感受到,一曲旷.世绝唱在这里诞生,乃天经地义....之事。

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劈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fǔ)地,横冲直...撞.地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

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

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

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

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刹.(chà)分明在告诉我,往昔的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更加旖.(qǐ)旎雄奇。

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五老峰___乙___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

”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

就在这蒲津渡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

一代诗翁王之涣登临颧雀楼,口占的那首被推之为五言绝句之首的诗篇,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chōng)憬,去进行着心灵的登高。

中国的成语有着极其惊人的概括力。

对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墨客骚人仅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个字便言尽了她们的曼美之态。

唐代两位顶尖级的大诗人李白、白居易那“云想衣裳花想容”“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诗句,都是极言___①___美貌的,而她就出生在当今永济市的独头村。

美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

然而,山水再美不是诗,诗是诗人多情的产物;胜景再佳也非画,画是画子情感的挥洒。

因此,___②___。

同样,美哉丽哉的爱情,也需要审美家去___丙___,去挖掘,去升华。

这一切都离不开培殖.美的文化土壤,发现美的文化目光。

河东一带,向为人文汇.萃之地。

古时的永济,也代代有英贤文圣,彪炳青史....。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在新书《黄鸡白酒》出版之际,曾接受过重庆晚报记者的采访。

当记者问及文学对她意味着什么时,迟子建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说,她出生在北极村,生长在大兴安岭,在每年长达半年的冬季里,下午三四点钟太阳落山,第二天七八点钟才升起,她感受了比别人更多的长夜,也比别人走了更多的夜路。

“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我愿意重复我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提着文学这盏灯,你就不怕一个人走夜路。

”要求选好角度,自行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城市不具备自立的经济,而与乡村间在经济上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的基础是,城市在政治上统治乡村的同时,经济上依赖乡村,没有发展成独立于乡村之外的经济中心。

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城市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作为帝王—官僚的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基本属性,无论是天子驻跸的都城,还是地方大吏主持的郡邑、州治、县城,都是按照国家政权的政治—军事需要修筑起的,城市的结构模式,也是严格遵循礼制,如国都一律“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宫殿置于全城中轴线上,市场受官府控制,置于宫殿宗庙背后。

各地方性城市的格局也仿效都城。

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国家政权(中央一级或地方各级)所在地,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对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至于工商业,在宋以前的城市生活中不过是政治的附庸而已。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

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模拟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整理精校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模拟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整理精校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模拟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高考模拟试卷0122 07:38::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模拟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 50分。

考试时长1 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 5分o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核威慑醍醐贯顶熟稔(niàn)虚与委(wēi)蛇B.全天侯语焉不详着(zhuó)落稗(bì)官野史C.编者按不胫而走考量(1iáng)厝(cuò)火积薪D.挖墙脚饮鸠止渴债券(quàn)数(shù)见不鲜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纷纷到新华书店或通过互联网购买他的作品,一时间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拥有版权的出版社也开始酝酿重印他的文集。

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轴线,贯穿旧城南北两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线汇集了北京不同时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证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

B.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

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C.在伦敦奥运会上,继孙杨夺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夺取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高三2014-01-13 10:03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高三语文 2014.1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语句,完成⑴—⑶题。

①.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典梵语戏剧相比,中国古代戏曲更倾向于表现世俗的内容。

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对《窦娥冤》和《赵氏孤儿》有很高的评价,称它们“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③.同样是反抗暴虐的悲剧主人公,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是个神话人物,而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是个普通民女。

④.人类历史上的三大古典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语戏剧和中国古代戏曲,都是在各自民族文化土壤上生成的,因此也带有各自的民族审美的和文化心里的特征。

⑴.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梵(fán)语暴虐(nüâ)关汉卿(qīn) B.梵(fán)语暴虐(niâ)关汉卿(qīng)C.梵(fàn)语暴虐(nüâ)关汉卿(qīng)D.梵(fàn)语暴虐(niâ)关汉卿(qīn)⑵.给上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⑶.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汤显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王国维,浙江人,是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有《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著作。

C.窦娥,是善良的,同时又是战斗的、反抗的。

她的善良用在对待自己的亲人、受迫害者;她的反抗用在对付做恶的坏人、压迫者。

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4分)BC2.(3分)句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解释:这里的“步”指左右脚各迈一步。

3.(2分)D4.(2分)A5.(2分) D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31分。

8.(3分)D 9.(3分)B 10.(3分)B 11.(4分)A B12.(4分)【参考答案】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

13.(4分)①举酒属客②酒入愁肠③引壶觞以自酌④一觞一咏⑤觥筹交错⑥三杯两盏淡酒14.(4分)【答案要点】解渴;解除身体不适;提神醒脑,提高思维能力;祛烦解闷,给人平和的心境。

15.(6分)【评分标准】对茶的印象或感受表达合理;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正确、恰当;语言表达清晰。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6.①(3分)C ②(3分)B③(5分)可从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角度比较。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17. (4分)AC 18.(2分)B19.(4分)第一问:女娲造人(1分)第二问:【答案示例】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书写正确、规范、美观,1分。

20.(3分)B21.(4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语言通顺。

22. (4分)作者说的是在黄河沿岸乡村的屋檐上滴下来的水。

屋檐水也会流入黄河,最终汇入大海。

屋檐水身上也可以寄托着黄河儿女的情感。

23.(6分)日子与黄河密不可分。

黄河提醒我们要把握好日子。

融入艺术的日子,体现了黄河几千年的文明。

我们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黄河的衰败和污染。

三十年前的黄河里寄寓着令人怀念的单纯、直接而热烈的日子。

一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7.微写作(10分)参照2014年高考微写作评分标准。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2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按要求作文。

不少于700字。

下面两节诗歌的内容是两位诗人在漫步中看到花后的不同反应: [甲]我凝神观注: [乙]裂开的墙缝中有一朵花, 矮篱上 我把你从墙上摘下, 荠菜花开放。

连根捧在我的手中。

这两节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套作。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书香何来文学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建立书香社会”。

书籍,真的是有香味的吗?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

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

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

纸和墨都是好东西,是大地上长出来的阳光下的生命。

大地上的植物经过很多环节,最后转化为书,也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开花结果。

它的香味更深地藏在了里边,我们一遍遍读书,打开它,也就是在享受它的气息。

眼下我们谈到阅读难免会有一种忧虑,就是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好像真的出现了阅读危机。

其实,我们尽可以放心,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这种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人类这个与生俱来的嗜好并没有改变。

问题在于其他,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

网络上的小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量,杂志、报纸、书籍的出版也增加到前所未有的数量。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东城区普通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高三语文第Ⅰ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坐落喧然大波包扎.(zhā)揶.揄(yé)B. 装璜文过饰非挫.折(cuò)通缉.(jí)C.渡假意气用事风靡.(mí)戏谑.(xuè)D. 部署异曲同工创.伤chuānɡ恸.哭(tòng)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

B.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

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C.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D.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月光极其,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解决的严重问题。

③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_______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A.温和急需生效B.柔和急需奏效C.温和亟待生效 D.柔和亟待奏效4.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方媒体惯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报道理念,大量刊登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新闻。

他们对此还振振有词....:坏事件就是好消息。

想以此堵住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他们的指责。

B.我每次见他,他都意兴阑珊....地讲近来的垂钓经历,又问我有什么好的钓点没有,末了自然还要邀我下回同去。

北京2015高三语文一模大阅读汇总

北京2015高三语文一模大阅读汇总

2015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大阅读汇总)海淀纸上思量①把一张六尺宣纸徐徐展开,铺在宽大的案上。

两边用厚重的镇纸压住,纸面一下子就平整起来。

我的心情也随之渐渐平静,眼前宛若出现一片素淡的旷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兴的宽阔河面。

②真的要下笔,我反而谨慎了。

对如此精良的雪一般的宣纸我一直心存郑重。

有好几次,柔软的羊毫在砚边濡染了润泽的墨汁,我提了起来,踌躇再三,还是把笔搁下了,那个时刻似乎还未到来。

③通常我不是这样。

平时用廉价的宣纸练字,废纸千万,每一张都在线条的纵横交错中默契淋漓,写到密不容针方才放弃。

无数的廉价宣纸训练出了一个人的胆量,还有手上准确精到的技巧。

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他们对于宣纸轻慢、漠视的眼神,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

上乘(chãng)的宣纸,遭逢了没有技巧储备、没有性情濡养的拙(zhuó)劣书手。

他们不管不顾,一笔下去,肯定不行,揉搓丢弃;再来一张,还是不行。

结局是可望而知的。

这种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不惜纸,更不善用纸,只是以蹂躏糟蹋纸为快意。

④少年学书,成年以后把笔挥毫成为我的专业,更成为精神上的倚重。

我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把玩古帖,独自书写。

书法给予我的快乐就是这种独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牵绊(pàn),也不必迁就他人,享受孤独之趣,因此才得笔无凝滞、圆融无痕。

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

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

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他们甚至【相辅相成】。

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声汨汨而出,冲和疏淡。

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

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

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⑤少年时我曾想改学绘画,色泽斑斓的画面,那么富贵、冶艳,整个世界就像浸在缤纷的春光里。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高三2013-12-23 15:05东城区普通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高三语文命题校:24中学 2013年12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鞠躬尽悴宠爱迂回(yū)愀然(qiū)B.烦文缛节袅娜束缚(sù)吮吸(shǔn)C.白璧无暇寒暄恶劣(lüè) 氛围(fèn)D.无稽之谈祈祷虔诚(qián)难堪(kān)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_______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 B.溶化勾通喧闹C.融化勾通喧哗 D.融化沟通喧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太极武术自发轫以来,经过数年的传承,踪迹遍及大江南北,各门各派拳法套路虽有不同,但同出一宗,共承一脉,是不容置疑的。

B.作为中国台球第一美女的潘晓婷,被称为“九球天后”,却因从未拿过亚运金牌而显得妍媸毕露,这次终于实现了美貌与实力的完美融合。

C. 父亲的言传身教,同学们的耳提面命,使弥金冬的画风日渐成熟,在弥派的苍郁凝重里笔锋变得爽利、有劲,光大了弥派画风。

D.随着家长观念的改变,已经出现了孩子暑期报班从趋之若鹜到以兴趣为主的情况,培训班的负责人反复提醒,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苹果采用了预约购买的政策,而且每人限购5台,苹果专卖店并没有出现很长的排队队伍,这和前两代iPad发售时挤得水泄不通的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2015.4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7题。

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王彬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古代都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

元大都是北京城最早的雏形,它的设计既继承了《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又根据《易经》有所变化。

按照《考工记》的思想,营建都城的时候,在都城的内部要修筑九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走向的道路。

南北走向的道路称“经”,东西走向的道路称“纬”,“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一轨,是一辆乘车的轴距。

九轨,是指九辆乘车。

能够驰骋九辆乘车的道路,便是首都的干道。

大都基本遵循了这个原则,但是略有变化。

今天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只是拓宽、延长了而已。

干道之间,分布着微观道路系统:纤细的火巷与胡同。

今天的东四、西四、南锣鼓巷【注】一带(见附图),专家考证,基本是那时微观道路的遗存。

按照当时设计者的规划,大都的道路分为四种状态,在宽度上依次递减。

首先是大街,其次是小街,再次是火巷,最后是胡同。

这四种状态的道路,有三种称谓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火巷”则没有延续下来,被后世统称为胡同。

大街二十四步阔,折合今36.96米;小街十二步阔,折合18.48米。

那么,火巷与胡同呢?至今没有查考到文献记载。

明以后,胡同作为北京道路的特殊名称大量出现,并且成为主要称谓。

发展到今天,一些纤细的道路,诸如巷、条、里、院、夹道、廊下等,虽然不叫胡同,但是,在北京人的观念里,还是被视为胡同。

甚至以“街”为称的道路,如果狭窄,也往往被看作胡同。

那么,什么是胡同?或者说,胡同的空间形态是什么样子?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北京的大街基本是笔直的、平坦的,南北、东西纵横交叉。

与其相比,北京的胡同也大都是笔直的、平坦的,而且绝大多数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原则。

这样的胡同布局反映了北京特殊的地理环境。

北京位于北纬39度26分至41度03分,东经115度25分至117度30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北是蒙古高原。

北京冬季刮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刮东南风,燠热多雨;春季多风沙。

冬至正午日照的最大角度是27度,夏至日照的最大角度是76度。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北京的住宅以为宜。

这样朝向的住宅适宜采暖通风。

住宅朝向决定胡同的走向,胡同自然以东西走向为宜,于是根据这个原则在南北干道与次干道之间开辟东西走向的胡同。

东西走向保障了住宅的朝向,南北平行则保障了每一所住宅都可以均匀地得到阳光的照射。

□□干道之间,□□干道与次干道之间距离过大,不便于居民出行,□开拓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与主干道或者次干道之间,依然按照东西走向的原则构筑胡同。

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的原则基本适用于北京旧城其他地区的胡同。

长度与宽度的悬殊比例胡同是一种狭长的形态,长度超过宽度。

以内城的东四头条到九条为例,其中,头条长193米,宽5米;二条长386米,宽9米;三条长722米,宽8米;四条长726米,宽7米;五条长78l米,宽7米;六条长715米,宽9米;七条长724米,宽9米;八条长717米,宽8米;九条长718米,宽7米。

东四头条与二条,之所以在长度上相对于三条等胡同短了许多,是由于后世在这两条胡同的东部修造了新的建筑物,把它们截断了。

如果不把这两条胡同计算在内,那么三条到九条的总长是5103米,平均长度729米;总宽55米,平均宽度约7.8米。

长与宽的比例约为93:1 。

外城的大栅栏地区,从廊房头条到甘井胡同一带的胡同总长是2159米,平均长度167.6米;总宽41.6米,平均宽度3.2米。

长宽比例约为52:1。

高宽之比的美学原则胡同两侧基本是单层建筑物。

街道的立面高度一般在3米左右(临街地平至建筑檐下),胡同的宽度一般在3米到6米之间,如果是6米,二者之间的比例是2:1,如果是3米,二者的比例是1:1。

在外城的商业区,两侧的商业性建筑往往采取传统的两层木构架的形式,其檐口高度一般在6米左右,如果胡同的宽度以6米计算,那么高与宽的比例是1:1,如果胡同的宽度是3米,那么,二者的比例是2:1。

根据美学原理,当道路的空间尺度,主要是高宽比,在1:1至2:1时,道路的空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行人的视野可以覆盖对面建筑物的全部,并会产生适当的围合感。

北京大多数胡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超过这个限度,胡同的聚合感与幽深感便会加强,过于强烈,便会产生一种压迫的、如同穿越峡谷的感觉。

一些狭窄的小巷(比如夹道、廊下之类的胡同),会产生压迫感的原因就在这里。

空间形态的变异北京的旧城格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区域:长安街以北,是元大都遗存,在这个范围里的胡同基本是认真规划的产物。

前门东大街与前门西大街以南,是明代的外城,没有经过认真规划,而且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胡同多弯曲、偏斜的形态。

具体到某一个小的范围,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比如,受河流影响,那里胡同的走向也难以遵循人为的约束。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口的激增,使得许多胡同被挤占,导致胡同的宽度缩小。

②而新出现的胡同也难以遵循原来的规划。

③一些新建筑的出现,往往使原本畅通的胡同变成死巷。

④这些胡同与元大都对于胡同空间的规划产生了颇大的偏差。

对此,北京人的做法是通过形象的名称,表示对胡同空间形态的态度:如“斜街”——不是正规的街道;“弯”——不是笔直的胡同;“耳朵眼”——形容胡同的窄小;“闷葫芦罐”——一种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器物,告诉行人这里是死胡同。

(摘自《北京微观地理笔记》)【附】南锣鼓巷一带道路示意图【注】南锣鼓巷:南锣鼓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

这一带是中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的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1.下列对《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一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 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元代都城基础上进行规划的。

B. 元大都严格遵循了《考工记》中建造都城的原则。

C. 内城的胡同宽于外城,外城胡同的长宽比更大。

D. 北京大多数胡同的高宽比保持在1:1至2:1,不会给人以压迫感。

E. 对异形胡同的形象称谓,体现了北京人对胡同空间形态的思考。

2.今天一个成年人迈出一步,大概是0.75米左右。

本文中却说“二十四步阔,折合今36.96米”,一步约合1.5米左右,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劝学》中相关的句子加以解释。

(3分)3.填入“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第三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坐东朝西B.坐西朝东C.坐南朝北D.坐北朝南4.东四头条的“头”表示序数排列的“第一”。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这个意思的一项是(2分)A.阿.毛B.初.伏C.元.年D. 正.月5.依次填入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因为 所以 却B.不是 而是 才C.即使 也要 还D.如果 或者 则6.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3分)7.南锣鼓巷一带的道路系统体现了北京胡同空间形态的哪些特征?请分条陈述。

(5分)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5题。

(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翼而.飞,毛而走,呿①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②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

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

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

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

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取材于唐·陆羽《茶经》)链接材料: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

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取材于宋·赵佶《大观茶论》)【注】①呿(qū):张口。

②蠲(juān):驱出、祛除。

(二)酒之作,尚矣。

仪狄作酒醪①,杜康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

酒味甘、辛,大热,有毒。

虽可忘忧,然能作疾,所谓腐肠烂胃、溃髓蒸筋。

而刘词《养生论》:酒所.以.醉人者,麴糵②之气故尔。

麴糵气消,皆化为水。

昔先王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

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药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大率晋人嗜酒。

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

要之,酣放自肆,托于麴糵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

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此。

是知狂药自有妙理,岂特.浇其礌磈③者耶!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

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

投闲自放、攘襟露腹,便然酣卧于江湖之上。

嗜者至于濡首败性,失理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终身不复知其味者,酒复何过邪?平居无事,污樽④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亦未足以知麴糵之力、稻米之功。

至于流离放逐,秋声暮雨,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善.乎,酒之移人也!惨舒阴阳,平治险阻,刚愎者薫然而慈仁,濡弱者感慨而激烈。

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其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

(取材于宋·朱肱《酒经》)【注】①醪(láo):浊酒。

②麴糵(qūniè):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

③礌磈(lěi kuǐ):此指心中块垒或不平之气。

④污樽:凿地以代酒器。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伐而.掇之B. 岂以善.酿得名翼而.飞善.乎,酒之移人也C. 酒所以..醉人者 D. 岂特.浇其礌磈者耶黄帝所以..治疾耶特.戏事尔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苦茶久食,益意思长期饮用苦茶,有助于提高思考的能力B.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你既然不能发扬我的品行,为什么还要浪费我平时的积蓄呢C.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后世的人们把酒当作“浆”来饮用,不喝醉反而感到羞耻D.托于麴糵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借酒逃避现实的束缚,未必真能体会到到酒中的意趣10.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既爱酒,又爱茶。

下列诗句没有..表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A.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B.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C.看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

D.泛酒煎茶俱惬当,满前腊雪化春风。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A.作者认为浆、酒、茶这三种不同性质的饮品,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