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0动物与能量》教案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与能量教案 动物与能量六年级科学教案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与能量教案动物与能量六年级科学教案10、动物与能量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做好结网游戏。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材料袋----小图片:狗尾草、鹰、蛇、青蛙、蝗虫,纸条,胶水;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能量,它能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能量。
那么,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吗?动物怎样获得能量?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动物与能量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1、出示课件(各种动物不同生命活动的图片。
) 2、提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这一活动需要能量吗?(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在学习,这一过程需要能量吗?) 3、总结: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二、探究活动: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认识生物,知道名称。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材料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分别摆放在桌面上,小组同学观察这些生物,说说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科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从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这些动植物都是学生了解、熟悉的,更容易激起学习兴趣。
) 2、了解动物的食性。
师:如果把这些生物分为两大类,你们有怎样的分法?(绿色植物、动物)我们知道动物的食性不同,有草食性的、肉食性的,你知道这些动物属于哪一类吗?(指导学生语言描述,如:__是草食性的动物,__是肉食性的动物。
)(通过分类,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动物的食性,初步感知动物的食物关系,为学习食物链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13课《动物与能量》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3课《动物与能量》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的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链。
(2)掌握生物间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3)了解食物链中生物间能量流动的一般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学会观察并分析食物链。
(2)通过练习计算能量,学生掌握大量的能量知识。
(3)加强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动植物安全,形成保护动物与植物的意识。
(2)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动物食物链、植物食物链。
2.学生掌握食物链中生物间能量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1.讲解法2.课件展示法3.小组探究法【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先出示一些有关动物、植物的图片,例如大象、老虎、菠萝、香蕉等,让学生猜测这些东西有什么关系。
2.新课讲解(20分钟)了解动物和植物之间的食物链,通过展示图表和图表,让他们对食物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练掌握食物链的构成,从而理解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小组探究(15分钟)准备好食物链模型,让每个小组完整构建出一个食物链模型,并且每个小组标明每一个生物所提供的能源,以及每一个生物所需的能量。
通过探究生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
4.计算能量(20分钟)给与学生一些数学题目,例如问学生在第四个消费者一共需要多少能量才能生存下来,以及每一个生物所提供的能源,加深学生对能量转化的认知。
5.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归纳,概括学生已经掌握的新知识,并对环境保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评价】1.设计细节课堂内容应该具备一定的互动性,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食物链模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2.解答习题的标准教师应给学生明确的问题,以及要求,学生应针对问题提供完整具有连贯性的回答。
3.教学评价教师应该通过发问、口头测试等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并且肯定学生的表现,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动物与能量》教案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动物与能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
认识动物在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3.探究实践:观察动物的食性和行为,探究其获取能量的途径。
设计简单的实验,研究动物对能量的利用。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增强学生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和途径。
2.理解动物在能量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能量概念在动物身上的体现。
2.引导学生设计有效的实验来探究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动物图片、视频资料、食物模型、实验器材(如温度计、计时器等)、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动物与能量的引入1.导入(5分钟)播放动物视频:播放一段动物活动的视频,如狮子追捕羚羊、鸟儿觅食等。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动物在做什么呢?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出动物与能量的话题。
2.新课学习(30分钟)动物需要能量(15分钟)教师讲解:讲解动物和人类一样,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举例说明动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运动、生长、繁殖等。
学生理解概念:学生认真听讲,初步理解动物需要能量的概念。
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1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和讲解: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介绍动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如捕食、食草、寄生等。
讲解每种方式的特点和例子。
学生认识方式:学生观察图片,认真听讲,认识动物获取能量的不同方式。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动物需要能量以及获取能量的方式。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动物的食性和行为,思考它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第二课时:动物在能量传递中的作用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动物为什么需要能量?动物有哪些获取能量的方式?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动物与能量》备课教案
《动物与能量》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认识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让学生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2.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4.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5. 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教学难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4. 运用图解法,直观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课件2. 相关案例资料3.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解资料4. 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料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2. 讲解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让学生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多样性。
3. 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案例形式介绍动物在食物链、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4. 讲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阐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5. 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以图解形式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食物关系。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2.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关于动物生活方式、能量流动和食物链食物网的疑问。
3. 游戏环节:设计“食物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动物与能量冀教版
10 动物与能量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做好结网游戏。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STSE目标】1、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某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通过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懂得动物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食物获得的,动物在获得食物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复杂的食物联系,能量按照食物链的顺序逐级单项地进行传递或转化。
3重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某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能量按照食物链的顺序逐级单项地进行传递或转化。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⑴出示课件—视频《动物的行为》提示:喜欢看动物世界吗?视频中的有哪些动物?都在做什么?⑵学生思考后依次回答。
⑶根据课堂情况适时提问: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在学习,这一过程需要能量吗?⑷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动物与能量。
(课件出示课题)⑸引导归纳: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⑹汇报结果:运动、进食、睡眠等⑺总结: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二)探究新知1、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⑴提问:动物会以什么方式补充能量?⑵讨论并回答: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成语故事,螳螂捕蝉。
⑶观看《螳螂捕蝉》故事短片:提问:谁能说出一条食物关系?请把它们按谁被谁吃的顺序排列起来。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吗?树蝉螳螂黄雀⑷讲述:根据食物关系,把这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与能量教案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与能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认识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3.激发学生对动物和自然环境的热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2.教学难点:动物能量转换的过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动物世界的精彩瞬间,引导学生关注动物。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课堂讲解1.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具体动物为例,如: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等。
2.讲解动物与能量的关系,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例,让学生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换。
(四)案例分析1.提供一个关于动物能量转换的案例,如:狼捕食羊的例子。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动物是如何获取能量,能量是如何在食物链中传递的。
(五)互动环节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讨论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及如何获取能量。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及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2.强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能够理解动物与能量的关系,掌握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能量转换的过程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3.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
4.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讲解生动有趣,教学效果良好。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动物与能量的关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吗?生1:大熊猫喜欢吃竹子。
《动物与能量》备课教案
《动物与能量》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动物的营养方式3.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4. 食物链和食物网5.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
2. 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能量传递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动物的分类和营养方式。
3. 课堂讲解: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营养方式,以及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
4. 案例分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动物。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动物基本特征、分类和能量传递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供学生自主学习。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食物链和食物网等,辅助教学。
3. 实际案例:收集与动物保护和生态平衡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第二课时:讲解动物的营养方式,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
3. 第三课时: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讨论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动物与能量-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动物与能量-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对身体能量的需求;
2.了解不同种类食物对身体提供的能量及营养成分的含量;
3.掌握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来了解动物能量的需求。
二、教学重点
1.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2.食物对身体提供的能量及营养成分的含量。
三、教学难点
动物如何获取能量及对营养需求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
1.讲授;
2.实验。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或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动物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2.讲解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食物所含有的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对身体的影响,并且探究了动物为什么需要能量以及各种营养成分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3.实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让学生加深对动物能量和营养的认识,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测量不同食物所含有的能量和营养成分,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
4.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达到对食物和动物能量和营养需求的更深入了解。
5.巩固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课堂讲评等方式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六、教学资料
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实验器材和试剂。
七、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动物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理解食物对身体的作用,掌握了实验探究能量和营养的方法,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的需求进行测量和分析。
小学科学10动物与能量(教案)
小学科学10动物与能量(教案)教案: 小学科学10动物与能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主要功能。
2. 了解动物身体获取能量的方式和途径。
3. 掌握动物饮食链的概念和组成。
4. 知道动物的能量来源和能量转化过程。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征和主要功能。
2. 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和途径。
3. 动物饮食链的概念和组成。
4. 动物的能量来源和能量转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进入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视频或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讨论动物的特点和功能。
2. 探究动物的特征和主要功能(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对常见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不同特征,如身体外形、器官和运动方式等。
同时,与学生讨论和思考动物的各种功能,如呼吸、消化和运动等。
3. 讨论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和途径(3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图片展示动物的不同获取能量的方式,如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通过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来获取能量的过程。
4. 讲解动物饮食链的概念和组成(2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饮食链的概念,即食物链的连锁关系。
以食物链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环节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5. 研究动物的能量来源和能量转化过程(3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动物的能量来源和能量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了解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能量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并最终回归到环境中。
6. 小结与拓展(2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讨论,如为什么能量会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能量转化是否有损失等。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主要功能。
同时,通过探究和讨论,学生会明白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的方式和途径,并理解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和能量传递过程。
《动物与能量》备课教案
《动物与能量》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动物的能量来源和能量传递3.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 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能量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设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教案、课件、学生活动材料。
3. 准备教学评价工具,如试卷、调查表等。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主题《动物与能量》。
2. 讲授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介绍动物的特征,如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等,并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
3. 探讨动物的能量来源和能量传递:讲解动物如何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以及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4. 展示生态系统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强调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5.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八、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身边的动物和生态环境。
2.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的运作。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物与能量知识的理解。
6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0 动物与能量-鼓励奖
《动物与能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本课学习意识到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寻找动物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三.课前准备课件、动物头饰。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食物链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时,整条食物链都受到影响。
增强动植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寻找动物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课前准备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植物与能量,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能量,植物可以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能量。
2、提问设疑: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否也需要能量呢?它们又是怎样怎样获得能量的呢?3、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动物与能量。
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二.探究新知(一)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1、出示课件(各种动物不同生命活动的图片。
奔跑,进食,孵蛋,游水,睡觉)提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这一活动需要能量吗?2、引导归纳: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师提问:老师在讲课,同学们在学习,需不需要能量?生回答:需要3、学生(或教师)概括:动物(包括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动物与能量的关系)(二)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师提问:当你饥饿的时候怎样补充能量?生回答:吃食物2、讨论并回答:动物们以什么为食,以什么方式补充能量?(指名学生通过图片说明各种动物以什么作为食物)(三)构建食物链1.展示课件,呈现小麦蝗虫青蛙蛇猫头鹰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谁被谁吃。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动物与能量》教案
课题:动物与能量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知道动物按食性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通过讨论、分析、思考,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4.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5.知道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由于外界影响而造成数量减少或增多,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6.教学重点:通过讨论、分析、思考,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7.教学难点: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点性,知道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由于外界影响而造成数量减少或增多,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1.教学准备:线绳和写有各种生物名称的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讲述:动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2.提问:动物需要的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的食物一样吗?二、探究与发现(一)动物的食性。
1.提问:观察书本第42面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食物?比较动物的食物有什么不同?根据所吃的食物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学生开展活动。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4.讲解: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植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
(二)分析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阅读书本第43面图文,说一说动物是怎样通过捕食获取能量的?根据动物的食性,你能判断这些动物属于哪种类型吗?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思考:上面图中各种动物的食物分别是什么?动物从各自的食物中获得了什么?找出图中各种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依次填写在书中的方框中。
4.提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动植物之间存在着有趣的食物有关系,你能给这种关系取个形象的名字吗?5.讲解: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动物与能量冀教版
10 动物与能量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做好结网游戏。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STSE目标】1、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某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通过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懂得动物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食物获得的,动物在获得食物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复杂的食物联系,能量按照食物链的顺序逐级单项地进行传递或转化。
3重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某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能量按照食物链的顺序逐级单项地进行传递或转化。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⑴出示课件—视频《动物的行为》提示:喜欢看动物世界吗?视频中的有哪些动物?都在做什么?⑵学生思考后依次回答。
⑶根据课堂情况适时提问: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在学习,这一过程需要能量吗?⑷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动物与能量。
(课件出示课题)⑸引导归纳: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⑹汇报结果:运动、进食、睡眠等⑺总结: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二)探究新知1、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⑴提问:动物会以什么方式补充能量?⑵讨论并回答: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成语故事,螳螂捕蝉。
⑶观看《螳螂捕蝉》故事短片:提问:谁能说出一条食物关系?请把它们按谁被谁吃的顺序排列起来。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吗?树蝉螳螂黄雀⑷讲述:根据食物关系,把这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0动物与能量 |冀教版
动物与能量——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正确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食物链,并能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自己动手构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能力和拓展思维,在讨论分析活动中,能够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来充实自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构建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激发兴趣1、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学习新的一课,动物与能量。
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食物链2、在讲课之前,老师要先提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图片),图中的各种动物(包括人)正在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需要)3、动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那么它们是怎样获取能量的呢?(动物通过捕食获取能量)4、那么动物是怎样通过捕食而获取能量的呢?咱们接下来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谜语导入1.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猜两个谜语。
幻灯片出示草莓杨梅的谜语。
师:为什么猜是草莓?(草被羊吃光了)为什么猜是杨梅?(羊被狼吃光了)师:草被羊吃羊又被狼吃2.在这两个谜语中包含着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羊的食物是草,狼的食物是羊。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师:接下来,咱们看一段视频,同学们要仔细观看视频,等一会老师要提问几个问题。
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里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师:故事里面有哪些生物?(树、蝉、螳螂、黄雀)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树被蝉吃,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2、(各小组讨论后)由各组组员来汇报。
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10动物与能量》word教案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10课动物与能量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2.知道动物之间的食物链的关系。
3.能积极认真的完成课堂游戏,并能协调配合。
4.理解破坏食物链的危害。
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之间的食物链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破坏食物链的危害。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看书上的图,说说那些动物活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2.根据鹰、蛇、青蛙、蝗虫的食性,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
3.找出上述几种动物吃与被吃的关系,并填写在书上。
4.认识食物链
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象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项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二、结网游戏
1. 书上有十种动植物,请你们把它们之间的食物链找出来,越多越好。
鱼、河虾、蛇、水藻、鹰、鸟、松鼠、松树、草、松毛虫
2. 每十个人一组,每人分别扮演一种生物。
3. 用红领巾将不同食物链连在一起。
4. 讨论: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5. 讨论:如果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数量的减少或增多,食物链
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会受到什么影响?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三、总结
课后小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0 动物与能量丨冀教版
《动物与能量》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后,指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吃与被吃关系,认识动物的食物关系,从而认识保护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
②懂得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懂得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认识食物链、食物网,找出食物链,画出食物链。
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养成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的良好习惯。
②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在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概念。
5、教学难点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6.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预设14张多媒体课件、三、教材分析《无处不在的能量》以什么能量(8课生活中的能量)、能量的传递(9—12课)和控制(13课)三个层面设计了六课内容。
9课是认识能量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传递。
知道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通过光合作用有光能转化来的。
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10课《动物与能量》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
认识到动物的活动离不开能量。
动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食物获得的,动物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某种食物链,能量按着食物链的顺序逐级的单项的进行传递或转化。
五、板书设计动物与能量草蝗虫青蛙蛇鹰食物链食物网教学反思在设计《动物与能量》这堂课的时候旨在体现“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幷及时的给予点拨,鼓励,表扬。
这一节课,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自己获得答案、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节教学,为达成这一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景,制作了11张多媒体的课件,问题预设PPT1、课堂练习设计6张,其中,过程性练习PPT2---4、检测性练习题PPT5---7.问题讨论PPT8---9,保护动物宣传PPT10---11,达到“做中学”的目的,通过学生“视”“听”“做”信息三通道,采用观察-思考-总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对知识的运用,使得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逐步达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动物与能量_冀教版
10 动物与能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科学探究目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10课动物与能量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2.知道动物之间的食物链的关系。
3.能积极认真的完成课堂游戏,并能协调配合。
4.理解破坏食物链的危害。
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之间的食物链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破坏食物链的危害。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看书上的图,说说那些动物活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2.根据鹰、蛇、青蛙、蝗虫的食性,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
3.找出上述几种动物吃与被吃的关系,并填写在书上。
4.认识食物链
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象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项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二、结网游戏
1. 书上有十种动植物,请你们把它们之间的食物链找出来,越多越好。
鱼、河虾、蛇、水藻、鹰、鸟、松鼠、松树、草、松毛虫
2. 每十个人一组,每人分别扮演一种生物。
3. 用红领巾将不同食物链连在一起。
4. 讨论: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5. 讨论:如果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数量的减少或增多,食物链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会受到什么影响?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三、总结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