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角的度量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学习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能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进行转变。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法着手,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在二年级时,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能初步判断角的大小。
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而且量角的方法比较复杂,既要关注点对点,又要关注线对线,最好还要分清内外圈。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不断调整方法的过程中掌握量角的方法。
1角的再认识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能说说什么是角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对啦!角是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那下面这两个角,哪个角大?怎么比较呢?2认识量角器下面这两个角,∠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对啦!我们可以把两个角先顶点对顶点,其中一边对着另一边,再观察另一边哪个角叉开得大,那这个角就大。
很明显,就是∠2大。
回想一下,在比较两条线段哪条长的时候,我们也是用重叠的方法,但是要测出长多少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测量线段的工具——直尺。
那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2比∠1大多少呢?为什么比较线段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直尺呢?因为,直尺的边可以和线段重合,而且可以把线段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比,可以是1厘米一段,还可以是1毫米一段。
小学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知识点总结梳理汇总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知识点总结梳理汇总附练习题文章目录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学习角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可以先回忆一下直线、斜线相关知识。
本节中我们要掌握角的表示、量角器的使用。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直线、射线、角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下图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上图中的两个角表示为:∠1 ,∠2;读作:角 1 ,角24、角的大小比较: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
角大小的测量借助量角器,如下图。
测量方法:量角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
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分清内外圈,紧跟0刻度;0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
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
牢牢记住不忘记。
注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5、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6、画角步骤:以画65°的角为例(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二线与角5《角的度量(一)》教学北师大版优选教学课件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0°
1
大约15°
2
大约35°
3
大约55°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这个世间最好的跨度,一些承诺,一段誓言,终究败给了时间,回忆再美好也经不住流年。有些人错过了终究得放下……。 在过往中,总有一个人,曾经是你的满心欢喜,现在却成了你的闭口不提。他闯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感动和美好,却又在某一时刻,猝不及防的从我们身边抽离,留下了一地的回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一)
滑梯倾斜度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当滑梯倾斜角度变大时,下滑速度也变快。
1厘米 2.5毫米 1厘米
1厘米 6毫米 1厘米
1厘米 9毫米 1厘米
在同一标准下,能比较角的大 小,但无法真正量出角的大小。
1
2
13
无论用尺子测量,还是用自制的角测量, 都无法真正量出角的大小,必须有专门量 角度的工具及度量角的单位。
当初说着各种承诺、各种誓言,我也相信了你就是我的小确幸。也是你让我相信了这世间还有美好,可最终你还是离我而去,终究你我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错过了,我曾幻想过天长地久;我也曾幻想过和你手牵手走在黄昏的路上。可终究你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我以为守着回忆你就可以回来,可是我错了,我,终究没等来你的转身,我终究知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来了。我也终于决定放下了……
谢谢你来过!不管你是否真的快乐?不管岁月是否善待你我,也不管能否一直有你带给我的小确幸,还是谢谢你!谢谢你带给我的幸运,谢谢你曾为了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与爱,也谢谢你给我的岁月平淡和温情有于…… 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很庆幸曾经你也是我的“那个他”。谢谢你来过,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会孤单,谢谢你用漫漫柔情,温暖了我的生命。你给的美好,我会悉数珍藏,用力保护的。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看到有一段话: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们别再遇见了吧,因为这辈子,一个遇见让我认真了。 做不成伴侣,却放不下情感;做不成知己,却忍不住联系。爱了,没有结果;散了,思念来袭。 看到这段话,你心里想起了谁? 也许很多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爱而不得的人吧,当你想念的时候,你听的歌都在唱她,你走的路都在靠近她,你看每个人都很像她,可那都不是她。拿起笔习惯的画出她的轮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为后续学习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分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角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此外,量角器是一个新的工具,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和掌握其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量角器量角,并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
接着,教师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量度,并比较角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第五单元 几何小实践 角的度量(第1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角的度量(第1课时)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学会用直角尺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用直角尺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理解。
2. 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直角尺2. 量角器3. 三角板4. 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角的概念。
如,打开一本字典,让学生观察字典打开时的两个边角形成的角。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角,教师总结角的概念。
二、探究角的度量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角的大小?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直角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3. 各组汇报测量方法,教师总结角的度量方法:以一条射线为基准,看另一条射线与基准射线形成的夹角的大小。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组教具(直角尺、三角板等)。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各组教具上的角的大小,并记录。
3.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角的度量一、角的概念1. 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顶点是一条射线的端点。
二、角的度量1. 以一条射线为基准,看另一条射线与基准射线形成的夹角的大小。
2. 用直角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常见的角的大小,并记录。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2.5角以及角的度量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角以及角的度量”,属于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几何图形”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角的概念: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角,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特征。
2.角的度量:介绍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学习度量工具——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3.角的计算:学习计算角的和差,能够运用角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基本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角的概念和度量时,可能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对角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与线段、射线混淆。
2.对角的度量方法不熟悉,使用量角器时操作不规范。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角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和角的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认识角。
2.准备量角器和一些角度的图形,用于教学角的度量。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学生对角的知识的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角,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存在。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初步理解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量角器和角度的图形,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度量5
程序设计:一、情境入题: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进行绘图比赛,小兔子和小狐狸先画好了送给咱,你想知道画的什么吗?(出示图)这两个小粗心,还忘记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了,你能替他们填上吗?师板书,标出一个角的名称:他两还争论不休,各说各画的角大,我看了又看也不好下结论,想请你们作个评判,你们想帮忙吗?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有多大呢?(需要量一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角的度量”同时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刚才小兔子和小狐狸把这两个角也各送到你们书中26页上方。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吗?(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比较方法)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可是怎样才能使结果更精确呢?(指着桌子的长)要知道它的长怎么办?(用直尺量)要知道它的面积呢?(出示摆方格的过程)要知道这个角的大小呢?(用量角器来量)对,也要找到一个测量单位,再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
引入27页帮学生理解: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一周角呢?一平角呢?你找到角的度量单位了吗?那么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里?单位呢?这是一个角吗?(用手比划出一个直角)这个角多大呢?大家注意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板书:中心点)这条边上有一个“O”,所以这条边叫做0该度线(板书:0刻度线)指的另一条边也就是90度的角。
问: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呢?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0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90刻度线(同桌交流欣赏)。
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出50度的角,你画的尽可能和同学画的不一样,想想怎么画?(不能随手画,角的两边是射线,必须用尺子)想办法,最好投影将同学们画的不同方向的两种角展示给大家,这两个角不同在哪?(方向不同,起点不同)再投一个画130度的,问:这个50度的角画得怎样?觉得画的是130度的角的同学请举手。
不过我觉得这个同学画得有道理,这不是标着50度吗?谁能说清楚?(指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讲)引导学生弄清:如果从右面开始的,应该看里面的,他看成外面的了,所以他(她)画的是130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讲 角的度量(一)(45页PPT)人教版
都是直 直的线
2
不能延长 可测量
1
一端可以 无限延长
不可测量
0
两端可以 无限延长
不可测量
记作:线段AB
A
B
A
B
A
B
记作:射线AB 记作:直线AB
二、认识角
例4 什么叫做角?角有什么组成?怎么表示角?角有什么特征?
边
A
1
顶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边
记作:∠1 读作:角1 O
记作:∠AOB
B
读作:角AOB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1”,读作:角1。 或“∠AOB”,读作:角AOB。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 角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难点】 建立角的正确概念,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 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温故而知新
阿宝想去找爸爸,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
1 2
3 4
5
为什么是3号路线?
因为这条线是直的。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一)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能识别射线、直 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 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关于射线、 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 象的形成过程。 3.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 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4.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通过观察、操作学 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 成过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本章内容包括角的度量方法、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角的度量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使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2.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的使用。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角的大小和度量方法。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3.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4.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状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吗?2. 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用法,并进行演示。
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讲解量角器如何用来度量角的大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度量预先准备好的各种角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记录结果。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4.3.1 《角的度量》(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4.3.1 《角的度量》(2)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角的计算和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角的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方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角的度量工具,如量角器,还有些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的使用。
2.难点:理解并掌握角的度量原理,能灵活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
2.学具:每人一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角,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对这些角进行分类吗?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角的度量方法,讲解并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原理。
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度量一些给定角的大小,并填写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出示一些有关角的度量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与角的度量》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含义,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度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接着讲解角的度量单位,最后介绍如何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
2.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3.能够运用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建立。
2.角的度量单位的理解。
3.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
2.准备角模型和度量工具。
3.准备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接着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即度、分、秒,并展示角的度量工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度量工具测量给出的角的大小,并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角的大小,并用度、分、秒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对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还没有学习过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角的度量方法有一定的好奇心,但也可能因为初次接触量角器而感到困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角的度量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准确地读出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直观教学法:使用量角器模型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度量过程。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量角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发现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模型、实物图片、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练习课》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角的度量方法,提高学生测量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角的度量方法,对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角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量角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角的度量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角的大小,提高测量准确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角的大小;2.难点:准确地测量角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测量角的大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多媒体设备;2.学具:量角器、直尺、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度量。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角的大小明显大于其他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理由。
2.呈现(5分钟)介绍角的度量方法,讲解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角的大小的步骤。
示例:先用量角器对齐角的两边,然后读取度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角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测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角的度量》评课稿5篇
《角的度量》评课稿《角的度量》评课稿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度量》评课稿1听了《角的度量》这节课后,我觉得授课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体会得较深刻,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题以故事情节引入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了学生对角大小的初步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二、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教材且不拘泥教材。
这节课安排的程序是先出示两角,再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接着通过用10度的角去度量得知角的大小。
然后再学习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和度量角的方法。
三、在探究中体验,以活动促发展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如:教师出示了两个大小类似的角A和角B时,教师让他们才猜猜哪个角大?这时学生出现了认识的冲突这时有的学生说角A大:;有的同学说角B大,教师再次追问到底哪个角大呢?你们能想出验证的好办法吗?这时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来,发挥他们丰富的现象力,开动起智慧的小脑筋,同学们想出了多种验证的方法。
有的学生说我是用三角板中的一个直角分别和这两个角进行对比移动三角板的位置而得到的;有的同学回答我是用通过角A是三角形的三倍多点,而角B是比它的三倍多的稍多些,有的说我是用直尺测量出的,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操作中明理、在合作中成功、在质疑中发展、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主要包括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度量,需要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及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各种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量角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量角器、练习题、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已知角度的角,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出这个角的大小,并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结构,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量角器量出不同角度的角,并记录下度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度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度量角?度量角有哪些应用?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优秀5篇《角的度量》教案篇一设计说明1.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中测量的一部分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角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把量角与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关注动手操作,以亲身体验的策略展开教学。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用多种方法尝试测量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估计角的大小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一张圆形纸教学过程⊙抛出问题,引入新课1.观图质疑,引发思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请大家看一看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
(出示教材24页滑梯情境图)提问:你能用“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观察后反馈: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2.引入新课:角有大有小,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角的度量的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进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尝试探究,建构知识1.自主探究,比较测量方法,引发思考。
(1)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实践后进行汇报)预设小组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
小组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
小组3:我们是用课前做好的与∠1一样大的角去度量∠2,结果∠2是∠1的2倍多一些,∠3是∠1的3倍多一些,也不够准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天天练》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5-画角(Word版有答案)
5.画角
知识清单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经典例题
例1分别画出一个65度和165度的角。
分析先从一点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65°(165°)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我们所要画的角。
解答
例2 用三角板分别画出45°、135°、105°、90°的角并标明角的度数。
分析45°、90°可以直接利用三角板中的角来画,45°+90°=135°;45°+60°=105°,由此即可画出这四个角。
解答
名师指导
用量角器画角时要注意两重合(点点重合、线线重合)。
用三角板画角时,要注意利用三角板的角的特点,把各个角进行加减。
巩固练习
1.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
50° 95° 140°
2.用下列已知射线作为角的一条边,分别画出80°的角。
3.用量角器画一画。
4.画出与∠1、∠2同样大的角。
5.小华今天忘了带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板。
上课时老师要求作下列度数的角。
结果小华开动脑筋,竟用一副三角板作出了规定的角。
你行吗?试试看!
75° 120° 135° 105°
参考答案
5.画角1.
2.
3.
4.
5.。
角的度量重点知识
角的度量重点知识《说说角的度量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唠唠角的度量那些重点知识,这可真是相当有意思呢!说到角,那可是几何世界里非常独特的存在呀!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角也各不相同。
角的度量呢,就是我们去搞清楚这些“小家伙”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你想想,就像我们人有身高、体重这些指标一样,角也得有个标准来衡量它呀!不然怎么知道这个角是大还是小呢?这度量角的工具就像一把神奇的尺子。
咱先来说说这个量角器,嘿,它可太重要啦!没有它,咱可就像没头苍蝇似的,不知道怎么去衡量角啦!这量角器上的刻度那是相当精细,密密麻麻的,就像蚂蚁排队似的。
每次用量角器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好像在搞一项超级精密的科学实验,得小心翼翼的,生怕量错啦!量角的时候可得注意啦,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你得把量角器放端正了,就跟给角戴帽子似的,可不能歪歪的。
然后找准那个点,眼睛瞪得像铜铃,仔细盯着刻度,一点点去对数。
要是一不小心看错了,那可就闹笑话啦!还有那个角的大小,哎呀,真是奇妙极了!锐角就像是个害羞的小孩子,小小的;直角呢,那就是个正直的好汉,直直的;钝角就是个调皮的大孩子,比直角还大一些呢!这不同的角就像不同性格的人,各有各的特点。
学会了角的度量,那用处可大啦!无论是盖房子、做家具,还是设计个什么东西,都得用到它呢。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准确地度量角,那房子盖得歪歪扭扭的,家具也做得奇奇怪怪的,那可不行呀!总之呢,角的度量重点知识虽然看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得细心又耐心呢!得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这些角,可不能马虎大意哟!好啦,今天关于角的度量就啰嗦到这儿啦,希望大家都能和角成为好朋友,把它们的大小都弄得清清楚楚的!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认识量角器并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初步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量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联系,角的度量。
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图形联系区别表示方法
线段都是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线段AB
射线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
部分一个端点无限长射线AB
直线没有端点直线AB、直线l
重点提示:
1、画线段时,两端必须画端点;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4、表示射线的端点的字母在前。
角的度量
练习:填空。
(1)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直线()端点,线段有()个端点,射线一()个端点。
(3)把线段向()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4)下面各图形中,()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归纳总结:
1、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
2、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
知识点2:角的认识
从一点引出地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重点提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伸。
【例1】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
(1)在∠AOB内部任意1条射线OC,则图中共有()个不同的角;
(2)在∠AOB内部任意2条射线OC、OD,则图中共有()个不同的角;
(3)在∠AOB内部任意3条射线OC、OD、OE,则图中共有()个不同的角;(4)在∠AOB内部任意10条射线,则图中共有()个不同的角;
(5)在∠AOB内部任意n条射线,则图中共有()个不同的角;
练习:
如下图,数一数共有多少个角。
知识点3: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2、量角的步骤: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方法提示:开口向右的角一般要看内圈刻度,开口向左的角一般要看外圈的刻度。
确定好内外圈刻度是读准度数的关键。
【例2】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
练习:
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1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
5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
归纳总结:
1、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度”是角的计量单位;
2、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点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线边重合)。
误区警示:
1、判断:一条直线长100米。
2、填空:中有()条射线。
3、量一量下面角的度数。
()()
(一)运用列举法解决数图形问题
1、如下图,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各有几条。
(二)运用对应法解决数图形问题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
能力达标:
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个三角形。
2、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3、当直线上有10个点时,共能组成多少条线段?有20个点呢?有30个点呢?有100个点呢?你能发现什么?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2、()和()是直线的一部分。
3、()的长度可以测量,()和()的长度无法测量。
4、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条直线。
5、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
6、判断。
(1)射线长35米。
()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3)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4)用10倍打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得到的角是200°。
()
7、连接AB、BC、AC形成3个角,用量角器量一量各角分别是多少度,再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
8、谁说得对?画“√”。
小强:150°()小刚:30°()
9、“嫦娥三号”卫星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获得圆满成功。
请你量一量凌晨1时30分这一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