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堂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高玉敏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人教版)20~21页例1、2及练习五1~3题.二、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讨论、探索、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2、在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3、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点、线、面的有关知识,现在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演示)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几条线段围成一个平面,(长方形变成长方体)问:这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吗?像这样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
如:(演示)这些都是立体图形,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形状叫长方体。
你知道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吗?对!它们都是形状不同的长方体。
想一想,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揭题: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长方体,要根据它的特征来判断。
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 新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仔细观察一下,用手摸一摸,平平的是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1、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它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个?怎样数才不会漏数?都有什么特征?2、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成员,并把你们共同的结论记录下来。
3、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展示台)画一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能试着把你看到的长方体画出来吗?(展示台)老师也画出了一个长方体,咱们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它的面、棱、顶点好吗?(演示:6个面前、后、左、右、上、下面的名称按顺序数一数6个面展开图6个面棱小结面、棱、顶点的个数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边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讲解:由于摆放位置的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有所不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五篇模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五篇模版)第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包装盒上的数学,导入新课(5分钟)1、师:同学们,先让我们走进生活,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
(课件播放)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包装盒,这样的包装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其实,在包装盒上就有数学知识,同学们想想看,这上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呢?生:提出有关图形、面积等的问题。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基本的“图形问题”开始研究!大家请看,这几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课件)生:长方体,正方体师:现在我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给它“画个像”,然后把它藏起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师:要想研究立体图形,我们还得借助手中的实物来研究,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然后用手指沿外沿滑动“画个像”,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不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呢?(生活动)4、师:好了同学们,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刚才摸到了什么?生:说一说,同时(课件展示: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上给出专门的名字并板书。
(板书:面、棱、顶点)(简单介绍面、棱和顶点)二、循序渐进,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
《认识长方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自由飞翔——《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27---29 页例 1 、 例 2 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学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
3.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 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很厚的词典、土豆、水果刀、多媒体课件、抽纸盒、长 教学过程:一、叠纸成书,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纸。
师:这张纸可以看做什么图形?生(异口同声):长方形。
师:这张纸非常薄,如果忽略这张纸的厚度,只看这一个面,我 们可以把它看成长方形。
2、将这张长方形纸片逐渐累加成一摞纸。
师:现在我把 80 张、200 张、1000 张同样大小的纸叠加起来,(老 师手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初步建立 教具准备: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 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直尺、答题纸。
势演示后,出示一本很厚的词典)还能忽略它的厚度吗?现在应该把它看成什么图形?生(非常肯定地):现在不能忽略厚度,要看成长方体了。
师:关于长方体你知道些什么?生1 :长方体有6 个面。
生2 :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
师:知道的还挺多,难怪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那长方体还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评析】陈老师设计了一个由长方形纸片叠加、积累,过渡到长方体的字典的演示,并相机提出一系列问题:一张纸可以看做什么图形?把80 张、200 张、1000 张同样大小的纸叠加起来呢?还能忽略它的厚度吗?现在应该把它看成什么图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完成由“面”到“体”的过渡,使学生在动态的观察比较中,认识“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导入新课。
这一过程新颖、有趣、增强了直观性和活动性,使新课引入成为一个认识的过程,强化了首次感知的实效,学生的思维也渐次展开。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道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宽高的意义,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清晰的建立长方体的表象。
教学难点:借助长、宽、高的变化,丰富对长方体的认识,了解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初步了解长方特征,知道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师出示长方体)师:认识它吗?生:认识!师:谁来告诉我它的名字?生:长方体。
师:谁来说说你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
来给大家数一数有哪6个面好吗?生: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师:这种数法很有规律性,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很好!谁还来说?师: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棱在哪里?引领学生明确哪是长方体的棱。
2、谈谈生活中的长方体,揭题。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生:冰箱。
师:应当是冰箱的形状是长方体,要把话说完整,请再说一遍。
生:冰箱的形状是长方体。
生:饮水机的形状是长方体。
生:…….师:的确,生活中的长方体处处可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二、自主探究:1、制作长方体,掌握长方体棱的特征。
师:研究长方体之前,咱们手里得有一个长方体才行,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好吗?幻灯片出示温馨提示:1、选择合适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
2、制作时,小组可讨论自己的发现。
(课前每个小组提供材料:分别提供数量不等的小棒,有的组提供15根小棒,有的组提供11根小棒。
)制作完毕,汇报:师: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些小组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要来采访一下。
师: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组出现了什么情况?某组:我们的材料剩余了3根绿色的小棒。
师:这3根为什么没用上?生:用上这3根,就无法插出一个长方体了。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 聊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杨伟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聊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杨伟课前交流:同学们,当你做事比较成功时,是不是会迎来一片片掌声,我想,同学们都会收到过别人的掌声,同时你也会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好,现在我提议,今天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因为你们是最棒的!①鼓掌动作看来简单,人人都会,但要认真研究起来,还真有学问。
比如这样鼓掌行吗?(教师只用一只手在胸前扇来扇去)②两只手就一定行吗?(两手交叉扇来扇去)③那么鼓掌时,两只手的位置应该做到掌心相对。
(板书:相对)④通过教师的手势认识“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前后相对”。
⑤你看,如果这样鼓掌行吗?(教师用两手在胸前不断地做十指交叉的动作,当然也没有声音。
)其实,两只手互相交叉,我们可以称之为“相交”。
这种相对、相交的位置关系在研究鼓掌的动作中有,其实,在今天要学习长方体的过程中也会遇到。
一、铺旧迎新,明确棱、顶点的概念,认识长、宽、高。
1、了解已知师: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还记得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出示——长方体,你在生活中长方体或近似于长方体的物体吗?谁能举个例子?生:冰箱、洗衣机、牙膏盒、药盒、微波炉……师: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不能)长方体的物体太多了,无处不在!2、明确棱、顶点的概念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看有没有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生: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师:谁愿意有序地数一数这6个面?师:指着长方体说:这是(上面),这是(下面)也是(前面),上面和前面相交会形成一条边,这条边在数学上有个专用的名称叫棱。
(板书:棱)师:师指着,这一条边是棱吗?它是由哪两个面相交而成的?(左面、前面)师:师又指一条棱,这条呢?(上面、左面)师:大家看,这三条棱相交于一个公共的点,这个点在数学上叫顶点。
师:快来数数看,你准备的长方体中有几条棱,几个顶点?师:你能数一数吗?(找学生数12条棱)有点乱,谁能数的不乱?再找生数,还有更有序的数法吗?师:(如果学生没有序的数)老师还有一种数法,一起来看,(相对的棱,一组一组地数)师:长方体有12条棱,几个顶点呢?谁来数一数?(有序的数出8个)师小结:通过数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还有几个面?(6个)二、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师:接下来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继续来研究长方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长方体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自主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引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一组图形:有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找出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生:墨水瓶盒、牙膏盒、肥皂盒……的形状是长方体。
师:那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生:文具盒。
生:我家的冰箱和衣柜。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师:看来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很多,那你们对长方体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长方体有6个面。
小组内观察: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体,请位同学上来数一数它的面。
(生数)师:我们通常把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前面,和它相对的面叫……(师指,学生依次说出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看看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生:3个。
师:你的眼力真好!现在请你说说你看到的是哪三个面?生:上面、左面、前面。
师:(请另一学生)你呢?生:上面、前面、右面。
师:所以我们在画长方体直观图的时候,通常把能看到的三个面用实线来表示(点击课件,显示实线表示的长方体直观图),看不到的三个面用虚线来表示(点击课件显示长方体直观图)。
师:你们对长方体还有哪些了解?生:边,长方体有12条边。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长方体的边。
(生摸)师:这位同学所说的边,我们在数学上叫做棱,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课件演示长方体直观图中的棱并显示棱的概念)。
师:对于长方体,你还知道什么?生:顶点。
师:对,同学们所说的角我们在数学上叫做顶点。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课件演示长方体直观图中的顶点并显示顶点的概念)。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学生在第一阶段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会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深入到长方体与正方体内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和结构特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手势游戏。
用一根手指表示一条直线,请你表示出线与线的平行。
2、师:用一个手掌表示一个平面,请表示出面与面的平行。
3、师:请用手势表示出面与面的相对、相交、垂直。
4、师:请用手势表示出线与面的垂直。
生用手势表示,师检查评价。
5、师: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经常提到平行、相对、相交、垂直等词汇。
二、探究新知生阅读记录卡,并提出疑惑。
生1:什么是大小关系?生2:我不明白什么是长度关系?师:讨论一下记录卡中的大小关系、长度关系分别是什么意思?生3:大小关系就是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师:是的。
哪个面大、哪个面小,还有哪几个面相等都是大小关系。
生3:我知道长度关系就是指棱有长有短师:很好。
长、短还有相等都是指棱的长度关系。
2、自主探究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盒子,观察它的面、棱、顶点有哪些特点。
你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观察它,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和同学交流。
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生自主探究,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
)师:你想通过测量长方体的棱知道什么?3、交流归纳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在交流活动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A、说出他们的发现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B、有序的数。
C、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1:我是用数的方法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生3:我还发现长方体上相对的面相等。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第一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济南市机场小学刘永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刘。
师:怎么称呼我?生:刘老师。
师:你们欢迎我吗?生:欢迎。
师:怎么欢迎?生:鼓掌。
师:同学们,鼓掌有很多学问呢。
师:手掌相对,(演示)有上下相对,还有左右相对。
师:双手交叉,这样能鼓掌吗?(不能)师:这叫前后相对。
相对是一种位置关系。
十根手指插在一起也是一种位置关系。
生:相交。
师:相对和相交是非常重要的两种位置关系,今天的课堂我们就会涉及到。
师:上课。
一、复习旧知1、由线到形,由形到体师:请看大屏幕。
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点)生:点。
师:再看。
(课件出示连点成线的过程)生:线。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连点成线。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直线,在直线上截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生:线段。
师:再看,有几条线段啊?生:4条。
(课件出示 4条线段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生:4条线段组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把首尾相接的连接方式称为“围成”。
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生:4条线段围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长方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面。
师: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
你又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6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师:这叫围线成面。
(课件出示6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生:6个长方形组成了一个长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名师课堂)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名师课堂)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课前活动老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好不好?学生:好。
老师:想看动画片吗?学生:想。
老师:(播放视频:《神奇的图形游乐园》)学生:(静静观看)老师: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不对?学生:嗯,对。
一、确定研究视角老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图形。
(出示一个长方体)这是——学生:长方体。
老师:(从长方体中剥离一个长方形)这个呢?学生:长方形。
老师: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长方形是平面图形,而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老师: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已经研究过了,想一想,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老师:嗯,对。
还有补充?学生:它有两组对边。
老师:他说得对吗?还有?学生:它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90°的直角,四个角的和是360°。
老师:刚才你们说的是它的角的特征,还说到它是个轴对称图形。
那么,它的边有什么特征呢?学生:长方形的邻边垂直,它们的对边相等。
老师:知道的真多,是吧。
我们在三年级学长方形特征的时候,知道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而且四个角是直角。
好,我们在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时候,研究了它的边和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想想看,我们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学生:(举手)我觉得会研究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还有几个顶点。
老师:好,我们会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先来研究什么的特征?学生:面。
老师:好,看一下。
(演示什么叫“棱”,出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提问:那这条“棱”是由哪两个面相交得到的?学生:是长方体的上面和右面。
老师:对啊!那这条棱呢?学生:是前面和右面。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首先,我们要探索长方体“面”的特征。
请谁来读一下活动要求一。
生:(读活动一的要求)1.借助长方体物品,你能发现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发现的?2.四人小组交流,相互修正、补充、完善,派代表准备展示汇报。
长方体的认识 课堂实录(精品课)
《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课前活动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好不好?生(齐):好。
师:想看动画片吗?生(齐):想。
师:(播放视频:《神奇的图形游乐园》)生(齐):(学生们静静的观看)师: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不对?生(齐):嗯,对。
一、确定研究视角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图形。
(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这是——生(齐):长方体。
师:(多媒体:从长方体中剥离一个长方形)这个呢?生(齐):长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生:长方形是平面图形,而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生(齐):(鼓掌表示赞同)师: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已经研究过了,想一想,长方形有什么特征?生: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嗯,对。
还有补充?生:它有两组对边。
师:他说得对吗?还有?生:它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90°的直角,然后四个角的和是360°。
师:刚才你们说的是它的角的特征,还说到它是个轴对称图形。
那么,它的边有什么特征呢?生:长方形的邻边垂直,然后它们的对边相等。
师:知道的真多,是吧。
我们在三年级学长方形特征的时候,知道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而且四个角是直角。
好,我们在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时候,研究了它的边和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想想看,我们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生:(有学生跃跃欲试,举手准备发言)师:同桌先交流交流。
生:(同桌之间开始小声交流各自的想法)师:(板书:长方体)有答案了吗?生:我觉得会研究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角,还有就是几个顶点。
师:“面”我们是知道的(板书:面)刚才你说的“棱角”是什么意思?你来指指看。
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了一指)师:哦,这种一条一条的,你想说的是棱,不是棱角,是吧。
怎么知道这是“棱”的。
生:预习的。
师:你们是预习过的,你们班有预习的习惯。
好,我们还会研究它的“棱”,刚才说了,我们还会研究它的什么?生(齐):顶点。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
课程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杨春乐(兰州市城关区草场街小学)一、新课导入1.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取出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让学生摸一摸。
师:摸的这个面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
把这个面完整地粘到盒子的一个面上,追问:“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
2.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举例:高楼、冰箱、药盒等。
师: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长方体。
3.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反思:从“面”过渡到“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面”和“体”的感受。
实际上学生已经从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为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打下基础)二、自主探究1.认识面、棱、顶点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新课,那么谁来说一说,你打算从哪些角度介绍长方体?生1:长方体的面就是这个平平的面。
生2: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棱。
(课件演示并出示: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生3:长方体尖尖的这个地方就是顶点。
生4:应该是2条棱相交的交点。
生5:我觉得是3条棱相交的交点。
(课件演示并出示:棱和棱的交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反思:结合预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
让学生在交流中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定义有准确的认识,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关系)2.探究面、棱、顶点的特征借助手中的长方体,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数一数的方式,研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学生汇报。
(1)面的特征生1:长方体有前后、左右、上下一共6个面。
生2:我还发现前后的面完全相同,左右的面完全相同,上下的面完全相同,它们都是相对的关系。
生3:我的长方体比较特殊,它有2个面是正方形。
(2)棱的特征生1:长方体有12条棱。
生2:我有办法数得不重复,先数出4条最长的棱,再数旁边最短的棱也有4条,最后数垂直的4条棱。
生3:我发现这些长度相等的棱都是相对的关系。
(3)顶点的特征生: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
(反思: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走在街上,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朋友,这是因为你的朋友有他自己的特征。
比如说:我,细高个儿,戴着金丝眼镜,有两颗虎牙,30岁左右。
你能不能也给我介绍一位朋友,他与别人不同,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你不说他的名字,我们也能听出来。
生:他,胖胖的,肩宽腰圆,小眼睛,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生:……师:同学们描述得还真不错,抓住了人的不同特点。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新朋友——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通过师生对话,可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
先以“我”为例来介绍一个人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要介绍一个人,就要抓住他的特点,而抓住事物的特点,正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㈠自学教材,初步感知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课本中的内容采用你自已喜欢的方式读一遍,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提个要求:读完后,你要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会产生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不陌生,理解课本文中的内容对我们这里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成问题,因此我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同时也很好地运用了教材。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师: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两人或四人交流一下,课本中讲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有的在想,有的在讨论。
)师:同学们通过看书知道了什么?可以随便说,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
(学生自由发言)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出,今天我们要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征。
㈡观察模型,具体分析1、多媒体展示(教师指着屏幕中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和棱,然后提出问题。
五年级数学第3单元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龙港区东苑小学数学学科备课活页(教师备课部分)第三单元总课时12 第1课时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3月7 日备课人王佳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学准备课件,投影,长方体模型,学具盒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教学流程个性空间板书设计:面 6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长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方棱 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体顶点 8个一、情境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结束了对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的学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章标题)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展示屏幕上的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名称是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师:这些图形都是平面的,我们叫它们平面图形,那么大家看看这些图形还是平面图形吗?有酒盒,蜂蜜的包装盒等等。
生:不是平面图形了。
师:再看看这些家用电器是什么形状呢?它们是不是有立体感了呢?生:是。
师:那我们叫这些图形为立体图形,我们把以上看到的物体归结为一个数学图形,我们叫它们“长方体”。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立体图形,像圆柱课后反思体,正方体,圆锥体等等,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今天这节课的知识----长方体(板书:长方体)。
师:二、预习导学:师:结合昨天的预习和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探讨一下,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生探讨后汇报,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三、合作探究:师:看来大家回家预习的都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关于面,棱和顶点的相关性质和特点。
看一下我们的探究提示(出示探究提示,找生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_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立体的,比如桌子、书本、盒子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长方体,你们知道长方体是什么吗?学生1:长方体就是有三个面的盒子。
学生2:长方体是有长、宽、高三个边的立体图形。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那么,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3:我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都是平平的。
学生4:长方体有12条棱,它们分成三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长方体的六个面叫做长方体的面,12条棱叫做长方体的棱,顶点有8个。
2. 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学具,思考一下,长方体的长、宽、高应该如何定义呢?学生5:长方体的长是左右两边的长度,宽是前后两边的长度,高是上下两边的长度。
教师:同学们定义得很准确。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左右、前后、上下两边的长度。
3.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教师:同学们知道正方体吗?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相等。
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6: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学生7:长方体的面是不相等的,而正方体的面是相等的。
学生8: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不相等,而正方体的长、宽、高必须相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1页的练习五的1、2、3、6、7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3. 完成教材第22页的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2.1_长方体的认识(9)》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长方体的认识(9)》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1节《长方体的认识(9)》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辨认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方体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1.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 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 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4)介绍长方体的顶点。
2. 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请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3. 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完成教材第21页的练习五的1、2、3、6、7题。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辨认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我们掌握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并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激趣引入师:(手中拿着纸牌)这张纸牌是什么形状?这一副纸牌呢?(生:一张是长方形、一副是长方体)。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同时出示课本第27页的主题图。
生:砖、大厦、立柜、橱柜、牙膏盒、化装品盒、粉笔盒、冰箱……师:刚才大家听见的和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呢? 你们觉得长方体到底有什么特点?生:(略)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的特征还是有所了解的。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
二、探究新知(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刀和土豆,和老师一起操作。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操作。
把土豆竖着切一刀,学生跟着操作;让学生用手摸一摸。
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
师:介绍我们切出的平平的部分叫作面。
2、师把新面朝下,再竖着切一刀,又出现一个新面。
师说: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棱。
请你找出你切的棱。
学生用手摸一摸,感知棱。
3、再切一刀指导学生观察。
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的顶点。
用手摸摸看。
4、师切出一个长方体。
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
(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师:哪个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生: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长方体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长方体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教材与学生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教材重在揭示长方体的组成部分和特征。
我比较了一下其他版本教材,知识内容大体相同,但在学生探究特征的这方面,则多是建议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来探究新知。
本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图形与空间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但仍需要借助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认识图形与空间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体特征的认识,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方法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归纳、概括等能力。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能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认识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和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体会棱与顶点的产生。
教学准备:长方体实物、格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一、铺旧迎新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大家看这是什么?生:点。
师:在投影上也有一个像这样的点。
(板书:点。
)师: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线。
(师板书:线。
)师:观察事物既要关注结果,同时也要注意过程。
谁还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许多的点组成了一条线。
师:许多是多少,一百个,一千个?生:无数个点组成了一条线。
师:无数个像这样的点组成了一条线。
它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线呢?还学过哪些线?生:它是直线,我们还学过射线、线段。
师: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我们把它称之为线段。
(电脑演示。
)师:再来看屏幕,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四条线段组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我们称之为围成长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且掌握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师:孩子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那平面图形都有哪些?立体图形都有哪些?二、导入新课
同学第一个想到长方体,之前我们对长方体有过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2、举例生活中的长方体生1:音箱是长方体的生2:药盒是长方体的生3:讲台是长方体的
师:像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生:不能
师:看来长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在这些图片上面你能找到长方体的影子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加入背景音乐)
师:你看到长方体了吗?生:看到了
3、导入新课
师:我们看,这些物体的大小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但它们都是长方体的,那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三、学习探究
1、认识面、棱、顶点。
(1)认识面
师:拿着手中的长方体,我们来摸一摸,你都摸到了什么?(面)一起摸摸,什么是面?(平平的部分就是面)
(2)认识棱
师:还摸到了什么?(边)专属名字(棱)那什么是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
师:请看大屏幕,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棱,一起读。
生: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
(3)认识顶点
师:除了面、棱,还摸到了什么?(顶点)
生:顶点出现在什么地方?(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师: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师课件演示面、棱、顶点。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让学生在学具上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2、探究面、棱、顶点特征。
(表格完成展示)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他们有什么特点呢?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数一数等方法,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1)、面
学生汇报:
师:关于长方体的面,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跟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
生: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其他人同意吗?为什么?)
师:你们有问题吗?这6个面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有规律吗?
生:先数上下两个面,再数左右,最后数前后。
师:也就是说,一对一对的数,很有规律。
这样数有什么好处?
生:不容易数乱,漏不下。
师: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位同学说,相对的面都是相同的?哪是相对的面?
生: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前后相对。
师:什么是相同的?
生:大小、形状都一样。
你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称为完全相同。
什么是完全相同?
生: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成为完全相同。
师:哪些面完全相同?
生: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请看大屏幕。
(播放课件)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以教室为例)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啊?
生:我发现有的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2)、棱
师:关于棱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有12条棱,前后棱相等,左右棱相等,上下棱相等。
师:请你数一数。
生:数。
师:你们有想说的吗?
生:数的有点乱。
师:如何有规律的数?
生:一组一组的数,前后相对4条,左右相对的4条,竖着相对的4条。
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课件展示)
(3)顶点:
师:关于顶点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谁能总结一下?
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体,有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有8个顶点。
3、我们知道长方体的特征,如果让你们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能完成吗?拿出学具,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操作前思考: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对面、棱、顶点有哪些要求,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棱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说在拼、搭的过程中相对的棱的长度要相等。
)
师:你能根据你拼、搭的过程,回答这两个问题吗?
[多媒体展示:①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②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3组。
每组4条)]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长、宽和高。
)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让学生指出长方体框架上的长、宽、高。
改变摆放位置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较长的那条棱叫做长,较短的那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那条棱叫做高。
师:长、宽、高各有几条?生:各有4条。
再通过长方体实物(教室)再指一指长、宽、高
(课件展示)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
找教室的长宽高。
师:那么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一猜。
生:长、宽、高越长,长方体越大。
生:改变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改变。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这样吗?
(课件动态演示:长宽高越长,长方体越大;长宽高变短,长方体变小。
同时形状也在变化。
)师:看来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下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小组合作并交流棱长和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组汇报,师总结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方法。
结合图
(提供长宽高三条棱已知的长方体,思考:如果长方体的长变化、面发生变化,那些面变了?哪些面没变?同样,宽变化会引起哪些面的变化,哪些面没变)体会棱长的长短变化引起面的大小变化。
4、长方体透视图。
师:请大家将自己的长方体放在课桌左上角,从一个方向观察,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生:我能看到3个面。
生:我能看到2个面。
生:最多能看到3个面。
师:因而,把长方体画在平面上一般画成屏幕上这样(课件动态演示)。
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前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来的是平行四边形。
四、巩固应用
师:我们对长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敢不敢接受挑战?
1、说一说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长是24cm,宽是12cm?
2、算一算。
3cm
8cm 4cm
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是(
)厘米。
棱长和是(
)厘米。
3、空间观念的培养。
下面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4cm 5cm
6cm
4、右图分别是一个长方体的正面和右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进步就像一张A4纸的厚度,看着很薄,难以发现,但是,只要我们日积月累,就会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