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毕加索和《格尔尼卡》说课设计

合集下载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熟悉《格尔尼卡》一画,体会作品中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初步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风。

教学难点:理解《格尔尼卡》一画中,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的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最为突出的代表作。

2、熟悉《格尔尼卡》一画,初步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变形、组合、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象征的造型方法。

3、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学生分组、课本、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画,这幅画出自一位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造性、最有争议性、最具诱惑力、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手,谁能猜猜看,这位艺术家是谁?(幻灯片引出答案:他就是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大屏幕显示毕加索的照片和名字)。

二、作品展示:大屏幕显示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教师: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毕加索最为有名的一幅代表作,作品名是:《格尔尼卡》,现在大家静静地看这幅画一分钟,大家静观一分钟后,来讲一讲你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受是什么。

学生交流第一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乱、惊慌、恐怖、灰等。

三、作者简介:教师:我们在赏析这幅画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创作这幅画的作者毕加索,以及他的几大创作时期。

结合幻灯片讲述毕加索生平简介,以及一些趣闻,并展示几幅代表作,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列出毕加索艺术生涯几个重要时期:1、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说课设计--格尔尼卡

说课设计--格尔尼卡

毕加索说课设计作者:左华文章03 更新时间:2021-4-19一、说教材《画坛巨匠——毕加索》选自湘版美术教材第十二册第四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对毕加索画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欣赏、认识、体验融为一体的欣赏课,属于本单元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应将本课学习领域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画家的生平,重点欣赏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引导学生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从传记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等来认识毕加索,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

此画结合立方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全画用黑、白与灰画成。

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二、说学生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内容又是平时同学们接触较少的画家与作品赏析方面的知识,有较大的难度,但是他们有较强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21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但是他的画又难以理解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作品图片,个人故事,艺术风格评论等结合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六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比中年级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

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知道它描绘了什么内容。

2. 引导学生分析《格尔尼卡》的画面构图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对《格尔尼卡》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厌恶。

二、教学重点1. 《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和画面内容。

2. 《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格尔尼卡》画面构图的理解。

2. 对《格尔尼卡》艺术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和画面内容。

2. 采用欣赏分析法,培养学生对《格尔尼卡》艺术特点的审美能力。

3. 采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对和平和战争的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背景知识:讲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意义。

3. 分析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探讨作品的主题和构图。

4. 欣赏艺术特点:分析《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光影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和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和主题思想。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和平和战争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格尔尼卡》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介绍等。

2. 准备投影仪或电脑等展示设备。

3. 准备纸张和画笔,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

七、教学内容1. 《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

2. 《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和构图分析。

3. 《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4. 和平与战争的思考。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作品。

2. 学习背景知识:讲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意义。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创作主题的传达:学生要理解画作反战、和平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类似情感。
-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需学会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2.教学难点
-艺术风格的辨识:《格尔尼卡》的立体主义风格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辨识这种风格是教学难点。
-举例:通过比较立体主义与其他艺术风格的差异,如现实主义,帮助学生理解立体主义的特点。
在课程总结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格尔尼卡》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反战主题仍有些模糊。为了加深他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画作的历史背景。
最后,我认为今天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格尔尼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欣赏分析:让学生欣赏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了解其历史背景、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关注画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
2.实践创作:以《格尔尼卡》为灵感,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创作一幅寓意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画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欣赏与创作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学生需要掌握该画作与西班牙内战的关系,以及毕加索为何以此题材进行创作。
-欣赏和分析艺术风格:学生应掌握《格尔尼卡》的立体主义特点,包括对形状、线条和色彩的解构与重组。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尔尼卡》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通过分析《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3. 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格尔尼卡》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 《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分析。

3. 《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

4.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格尔尼卡》的作者、创作背景、画面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画作。

2. 新课导入:介绍《格尔尼卡》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3. 画面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

4. 艺术特点讲解:讲解《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5.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6.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格尔尼卡》的图片、相关资料及视频。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布置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绘画实践。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格尔尼卡》的作者、创作背景、画面内容及其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技巧及表现力。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沟通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著名画家及其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开展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及新课导入:20分钟2. 画面内容分析:15分钟3. 艺术特点讲解:15分钟4. 绘画技巧讲解:20分钟5. 实践环节:45分钟7. 教学拓展:课后自主完成十、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格尔尼卡》所传达的和平、反战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和平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和道德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详细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强调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格尔尼卡》在艺术领域的价值。
4.学习鉴赏名画的方法,培养审美能力;
5.尝试创作以《格尔尼卡》为灵感来源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格尔尼卡》,让学生掌握毕加索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知识,了解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提高对名画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从多角度欣赏名画,提高审美品位,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对于《格尔尼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独特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讨论时,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问题难度,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格尔尼卡》的画面构成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分析作品,从而加深对难点知识的掌握。
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相当顺利,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作品。但我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显得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还不够自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小学美术毕加索和《格尔尼卡》说课设计

小学美术毕加索和《格尔尼卡》说课设计

小学美术毕加索和《格尔尼卡》说课设计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理念: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艺术教育包括初步的知识与技能、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内容。

其中艺术欣赏教育是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

艺术教育要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儿童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以此为目的实施艺术教育,并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高到一定高度。

屠美如教授在其《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以书中指出:艺术欣赏教育对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大力加强艺术欣赏教育,以此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了解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使学生学习毕加索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明确《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涵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了解毕加索创立的“立体派绘画”的特点及其欣赏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欣赏角度。

教学过程:(一)认识毕加索1、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毕加索和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的图象直接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谁知道有关毕加索的故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讲解: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生于1881年,死于1973年,享年92岁。

他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约6万件以上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油画、版画、陶器、素描等。

他被称作是“艺术魔术师”,是西方20世纪美术各流派中最卓越的人物,他是立体派的创始人。

3、大屏幕打出毕加索的各类作品,给学生介绍,并指出《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二)了解《格尔尼卡》1、大屏幕打出《格尔尼卡》的放大图。

让学生讨论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2、教师讲解:这是一幅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无数灾难的作品。

为了让同学们对战争有感性认识,老师先让大家观看一段关于战争的影片。

3、放映美国故事片《珍珠港》的片段。

介绍故事梗概:日本在美国没有防备的时候偷袭了珍珠港海军基地,造成无数伤亡。

格尔尼卡教案美术教案

格尔尼卡教案美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格尔尼卡美术教案2. 课程类型:绘画欣赏与创作3. 课时安排:45分钟4. 年级段:五年级5. 教学目标:了解《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及作者毕加索;欣赏《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格尔尼卡》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欣赏与分析《格尔尼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格尔尼卡》的象征意义和艺术创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格尔尼卡》;相关背景资料及作品分析;绘画材料(如彩铅、水粉等)。

2. 学生准备:前置知识了解(如毕加索、立体主义等);绘画本和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置知识,如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作品欣赏(10分钟)介绍《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如创作年代、历史事件等;分析《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如立体主义风格、色彩运用等;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3. 创作指导(10分钟)讲解欣赏与分析《格尔尼卡》的方法,如观察、比较、思考等;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对《格尔尼卡》的感受和认识,讨论作品中的符号和寓意;示范创作:教师以《格尔尼卡》为灵感,现场进行绘画创作,展示创作过程和技巧。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对《格尔尼卡》的欣赏和分析,选择一个场景或符号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格尔尼卡》的观后感,内容包括作品欣赏、创作心得等;2. 教师收集学生的观后感,进行批改和反馈。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知识拓展:介绍毕加索的其他代表作品,如《亚威农少女》、《哭泣的女人》等,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演变;2. 话题讨论:请学生谈谈对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的看法,讨论艺术作品在传递情感和信息方面的作用;3. 艺术实践:邀请学生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如雕塑、装置艺术等,以《格尔尼卡》为灵感进行创作。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讲解: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1.2 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对《格尔尼卡》的第一印象,了解学生对这幅画的初步认识。

1.3 课程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美术作品《格尔尼卡》的历史背景、画面内容、艺术特点等。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格尔尼卡》的作者、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艺术风格等。

2.2 学生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的画面细节,引导学生分析画面中的人物、场景、构图等。

2.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格尔尼卡》的欣赏和理解。

第三章:创作手法分析3.1 教师讲解:分析《格尔尼卡》的创作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2 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模仿《格尔尼卡》的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手绘练习。

3.3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手绘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第四章:作品拓展4.1 教师讲解:介绍类似《格尔尼卡》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拓展视野。

4.2 学生研究:让学生选择一幅类似《格尔尼卡》的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4.3 分享成果: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5.2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创作一幅以《格尔尼卡》为灵感来源的美术作品。

第六章:作品分析与解读6.1 教师讲解:《格尔尼卡》的深层含义和艺术表达,分析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6.2 学生思考:让学生探讨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反战情感。

6.3 讨论交流: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格尔尼卡》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第七章:艺术技法探索7.1 教师讲解:介绍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

7.2 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艺术技法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或装置艺术等形式。

7.3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

第八章:文化背景探讨8.1 教师讲解:介绍《格尔尼卡》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

小学美术《毕加索》教案

小学美术《毕加索》教案
5.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毕加索的作品及艺术风格掌握得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巩固,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毕加索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毕加索生平及其艺术风格的了解:包括他的蓝色时期、粉色时期以及立体主义时期的创作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作品展示,使学生掌握。
-作品《格尔尼卡》的赏析:聚焦线
-立体主义风格的理解: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立体主义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创新之处。
举例:《格尔尼卡》中的线条如何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痛苦,以及立体主义如何通过解构和重组对象来呈现多角度的视觉效果。
举例: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交错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状态,以及如何在学习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尝试在创作中运用形状的分解和重组来表达个人情感。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和创作实践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毕加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线条和形状可以表达情感?”比如,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可能会让你联想到快乐的舞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毕加索作品中线条与形状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毕加索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意识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教学导入部分,我尝试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但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第一章节:课程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格尔尼卡》产生兴趣,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介绍《格尔尼卡》的背景及作者毕加索。

教学过程: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格尔尼卡》的画作及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3.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节:作品欣赏与分析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格尔尼卡》,培养其审美能力,并分析作品的主题及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欣赏《格尔尼卡》,分析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

教学过程:1. 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及作者的绘画技巧。

3. 总结《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节:创作指导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指导学生创作一幅以《格尔尼卡》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内容:学习《格尔尼卡》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教学过程:1. 讲解《格尔尼卡》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创作。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达,培养其创作能力。

第四章节:学生创作与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教学过程: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内,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2. 引导学生从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节:课程总结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及创作意义。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格尔尼卡》的背景、主题、创作技巧等。

格尔尼卡教案美术教案

格尔尼卡教案美术教案

格尔尼卡教案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格尔尼卡》这幅画作,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分析《格尔尼卡》,提高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痛苦与希望等主题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格尔尼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思想内涵。

2. 如何运用欣赏和分析方法深入解读《格尔尼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格尔尼卡》的图片、相关历史资料和艺术欣赏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对这幅作品的兴趣。

2. 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艺术特点等,帮助学生建立对这幅作品的基本认识。

3. 欣赏与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并讨论其表现的主题和情感。

4. 思考与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格尔尼卡》所表达的战争与和平、痛苦与希望等主题,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5.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对《格尔尼卡》的欣赏和分析,运用彩笔在笔记本上创作一幅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画作,可以借鉴《格尔尼卡》的表现手法。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格尔尼卡》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在下次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的作品,让学生课后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拓展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现场欣赏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幅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的欣赏和分析方法,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写一篇关于《格尔尼卡》的观后感,谈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格尔尼卡 教案及说课

格尔尼卡 教案及说课

《格尔尼卡》说课我觉得要想上好欣赏课,首先教师必须对本节课的作品有全方位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灵活驾御课堂;否则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就无法进行判断和指导了。

其次,我个人的感受是上课所用的课件一定要灵活、互动性强,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机动灵活的调整教学;千万要避免单一的流程(因为这样容易让学生陷入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学思路,容易走程式化。

)。

还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欣赏课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思维,就象探险一样,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作品赏析中,比如:我要理解这件作品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呀?如何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很重要的。

为了讲这节课,我可以说进行了大量的准备,从历史、政治等角度都进行了分析,特别是欣赏课一定要避免单纯为欣赏而欣赏,那样显得太肤浅。

全然固守美术知识的习得与技法的熟练,无疑会使得美术课程距离一般的教育价值越来越远;放弃它,则又消解了自身价值的独特方面。

因而我在本课教学中,突破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整合,多方位考虑《格尔尼卡》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为理念,制定本课内容,确定适宜目标。

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知识、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突破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后盾扩展课程资源。

教材分析《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艺术巨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由于该作品中不是按传统绘画中那种整体、严谨的构图来完成的,学生一时会很难理解。

因此围绕《格尔尼卡》可以展开诸多有探究性的主题供学生深入探讨。

如:毕加索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创作《格尔尼卡》、怎样理解《格尔尼卡》中的怪异形象、立体主义风格对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我们从毕加索的创造性思维中得到了什么,毕加索的高尚人格给我们有什么启示等。

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格尔尼卡》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节课选自美术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三册第一节课第一课时,本课是对毕加索代表性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讲授、评述为一体的综合课。

属于本单元中“欣赏,讲解”学习领域,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讲授和评述来使学生认识了解作品,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欣赏的能力.本课旨在让学生赏析作品,深入了解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和作者创作这幅画的历史背景以及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作者的生平和这幅画作的艺术风格,重点是弄懂作品所展示的形象是什么,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及艺术手法。

2.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对《格尔尼卡》进行赏析,了解作品的内涵,作者毕加索生平和艺术风格,并欣赏其代表作品.2). 能力目标: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感知名家作品的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包含的历史,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形成公正的审美观。

设置目的: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副作品的赏析,增长艺术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重点和难点重点:赏析《格尔尼卡》,弄懂画面包含的内容及意义,使学生从艺术形式和现实意义上认识《格尔尼卡》的价值,并以此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情感。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尤其对于现代绘画中的立体主义是学生理解上最难掌握的。

设置目的:《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具有极其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故而能够做到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这幅作品也就等于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走进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并且借此来回顾历史。

4.教具学具准备:教具:1.作品资料及简介2.画家的个人生平,故事,艺术历程和艺术风格等文字资料学具:1.学生收集的作品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格尔尼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格尔尼卡》是一幅著名的美术作品。

解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通过观察和分析《格尔尼卡》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欣赏水平。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格尔尼卡》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章:作品欣赏与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格尔尼卡》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格尔尼卡》的构图,分析其平衡、对比和节奏感。

指导学生观察《格尔尼卡》的色彩,探讨其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

分析《格尔尼卡》的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和质感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格尔尼卡》的细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

提供美术术语的定义和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和分析《格尔尼卡》。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创作实践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尝试创作类似的美术作品。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术技能。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指导他们进行《格尔尼卡》风格的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运用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等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3.3 教学方法:提供《格尔尼卡》风格的创作示例,引导学生参考和模仿。

分发工作纸和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作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第四章:作品展示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展示和表达自己的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4.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作品。

4.3 教学方法:安排作品展示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格尔尼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是《格尔尼卡》,本课选⾃⼈美版第13册,属于“欣赏·评述”课。

下⾯我将从教材分析与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法与⼿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来说课。

⼀、教材分析与设计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灌输,转⽽向美术的情感素养⽅向发展,培养学⽣审美意识,提⾼审美能⼒和⽔平,以激发其终⾝追求美的情感。

⽽这⼀节课它好⽐开启初中美育的⼀扇门,让学⽣能了解初中美育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感受美,深层挖掘美”。

本节课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属于“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幅世界名画。

因此,在教学设计这⼀块,我做了如下安排:⼆、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具有⼀定的审美基础,但⾯对“象征主义”作品,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

因此,解读“象征主义”的意义,明⽩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法,是本节课学⽣的应知点。

但是初⼀学⽣的理解⼒是有限的,我发挥了“视觉艺术”可以给⼈直观感受这⼀特点,把这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深奥的作品⽤“深⼊浅出”的⽅法解读出来,让学⽣理解、接受。

三、教学⽬标:从三个⽅⾯设⽴了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仔细分析,让学⽣了解《格尔尼卡》,明⽩毕加索创作的根本思想和⽬的,达到欣赏的⽬的。

2、过程与⽅法:⽤⾃主探究式学习⽅法,认知作品的历史背景,体会“象征主义”的表现⼿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并体会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带给⼈⼼灵的震撼,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让学⽣的思想情感上升到“爱护世界和平”的⾼度。

教学重点:作品局部赏析,分析理解⼈物的创作⼿法。

教学难点:1、能够分析出《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象征艺术,让学⽣理解它的独特意义。

2、让学⽣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产⽣“爱护世界和平”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我利⽤了多媒体课件这⼀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分析法”、在学⽣的学法上我采⽤了:⾃主探究性学习法、⼿绘线条情感表现法、师⽣互动法、⽣⽣互动法、游戏参与法。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设计《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教学重点(2)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课前准备、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格尔尼卡》毕加索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师:请看这几幅画,哪一张是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生:B师:非常正确!大家学习能力很强。

师:通过前面我们从创作背景、画家简介、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对《格尔尼卡》赏析后,相信现在已经改变了同学们对它的最初印象。

那以后再遇见大师画作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从这几方面去欣赏呢?(PPT展示)生齐答:是!(过程三)课后拓展与教师示范作业:以象征和平的事物为题材(和平鸽、橄榄枝、吉祥物、大熊猫、),创作一幅简笔画。

要求:用立体主义风格去表现。

(五分钟时间)师:前面我们共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受难人民的痛苦,老师为了表达对和平的祝福,用立体主义风格来画画我心中的和平鸽。

(示范)师边讲边画:首先画和平鸽侧面的头部,侧面的头部把原本看不到的一面表现出来,老师画了两只眼睛,用简单的几何形来概括和平鸽的身体,接着老师把自己侧面的形象也画进去,同样把看不到的一面表现出来。

我用橄榄枝的叶子来代替我的眼睛,和平鸽嘴里衔着橄榄枝,它已经抽象的变成几根线条。

(演示完毕)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作业:以象征和平的事物为题材(和平鸽、橄榄枝、吉祥物、大熊猫、),创作一幅简笔画。

要求:用立体主义风格去完成。

这里我给出的几张图片都是具象的,同学们要大胆的进行夸张变形,不要临摹。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对《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了赏析,明白了立体主义描绘的对象并非如我们所见一般。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美术《格尔尼卡》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厌恶,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习格尔尼卡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和画面内容分析。

3. 格尔尼卡的创作方法和学习。

三、教学难点:1. 《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和画面内容的理解。

2. 格尔尼卡的创作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格尔尼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介绍《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2)教师分析《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美。

(3)教师解读《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实践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格尔尼卡的创作方法,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2)学生根据所学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实践,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教师要因材施教,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格尔尼卡》对现代美术的影响和启示。

2. 学生可以进行课后研究,了解其他著名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

格尔尼卡 优秀教案

格尔尼卡  优秀教案

案例名称《格尔尼卡》教学对象初一科目美术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付老师一: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2)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课前准备教师:电脑设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五、教学过程(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一、创作背景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这节课,凡是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都会得到一个小礼品折纸和平鸽。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选自动画片《再见萤火虫》的短片,看完后请大家谈谈视频中传递了哪些信息?生1:看到逃命的人群。

生2:那个地方都被炸平了。

师:1937年,同样的场景在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上演,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

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露法西斯的暴行,所以用地名格尔尼卡来命名这幅画,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赏析的画作就是《格尔尼卡》。

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一页。

(板书:格尔尼卡)(过程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知识二、画家简介。

师: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

(PPT 显示毕加索肖像)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毕加索和《格尔尼卡》说课设计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理念: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艺术教育包括初步的知识与技能、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内容。

其中艺术欣赏教育是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

艺术教育要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儿童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以此为目的实施艺术教育,并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高到一定高度。

屠美如教授在其《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以书中指出:艺术欣赏教育对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大力加强艺术欣赏教育,以此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了解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使学生学习毕加索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明确《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涵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了解毕加索创立的“立体派绘画”的特点及其欣赏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欣赏角度。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毕加索
1、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毕加索和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的图象直接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谁知道有关毕加索的故事”?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讲解: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生于1881年,死于1973年,享年92岁。

他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约6万件以上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油画、版画、陶器、素描等。

他被称作是“艺术魔术师”,是西方20世纪美术各流派中最卓越的人物,他是立体派的创始人。

3、大屏幕打出毕加索的各类作品,给学生介绍,并指出《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二)了解《格尔尼卡》
1、大屏幕打出《格尔尼卡》的放大图。

让学生讨论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2、教师讲解:这是一幅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无数灾难的作品。

为了让同学们对战争有感性认识,老师先让大家观看一段关于战争的影片。

3、放映美国故事片《珍珠港》的片段。

介绍故事梗概:日本在美国没有防备的时候偷袭了珍珠港海军基地,造成无数伤亡。

4、观看完毕后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三)详细分析《格尔尼卡》
1、大屏幕打出与本图有联系的另外两幅图,对照讲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毕加索在得知自己家乡被法西斯轰炸后,人民惨遭屠杀,他义愤填膺,于是用立体派绘画方法创作了这幅
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这幅作品长7米82,宽3米5,现在保存在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联合国有复制品.
2、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有感而发的,自己的感受越强烈,作品越能打动人.
3、请同学分析以下:为什么画中只用黑、白、灰三色表现?同学们发言后教师讲解:黑白灰更能突出画中忧郁恐怖气氛。

4、教师分析画面:毕加索在画中采用了多种表现方法,如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象征和寓意的方法。

我们重点介绍什么是立体派的绘画特点: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形成的一个流派,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表现形体内在的看不到的结构,把形体分割成各种几何体,然后在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上,形象夸张变形。

5、教师用毕加索写实的作品与立体派作品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对立体派绘画有进一步的认识。

(四)局部分析《格尔尼卡》
1、画中面目狰狞的牛在西班牙神话故事中代表邪恶,马则代表正义,这里马代表无辜的人民,(用毕加索另外一幅《卡门》对照分析欣赏)画中有一个抱着死去婴儿的母亲,在毕加索另一幅作品中则表现的是母子温馨的画面(对照《母子》有一图欣赏),画中还有一个象自由女神的形象,是受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启发(对照自由女神像的照片欣赏)
2、画面其他局部先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说
明正确含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1、毕加索一生不断探索新风格,使他的艺术能保持长期的新鲜感,我们应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同时,毕加索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在维护人类正义与世界和平进步事业方面,用他的艺术为人民作出了贡献,因此获得了世人的尊敬,我们应学习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以及热爱祖国的品质。

2、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所创作的著名的“和平鸽”一图。

(六)课后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毕加索和《格尔尼卡》的资料,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2、结合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画一幅《我眼中的战争》或关于世界和平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
从儿童的未来发展需要看,他们大多是将来都不会成为艺术家,但是他们的生活总是与艺术有联系的,在他们未来是生活中,每个儿童都会接触艺术,这是必然的。

培养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在儿童艺术教育中应大力加强艺术欣赏教育,让儿童经常接触人类历史上优秀的艺术作品,这将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并在不知不觉中迁移到他们的创作中来,欣赏是为了更好的创作。

让学生了解艺术来源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本节课通过介绍著名的艺术大师毕加索和其代表作品《格尔尼卡》,是想让学生了解世界艺术的多元化、艺术作品欣赏角度的多元化、艺术作品表现的多元化,以培养学生智能的多元化。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对学生还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