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3-6-2《食物网》教案1(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2节食物网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2节食物网教案(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30f308dd36a32d737581bd.png)
《第2节食物网》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食物网教学案(无答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食物网教学案(无答](https://img.taocdn.com/s3/m/a206c7000912a216147929a5.png)
第2节食物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2、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2)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会讨论当某一生物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变化及带来的后果。
教学难点: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且逐级递减。
课前预习:1、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映了各生物之间通过关系形成的复杂关系,同时反映了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3、生态系统中的和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且是从开始,流向动物,再流向动物。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草原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的画面和捕食的场面。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联出各条食物链,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生物之间是否只是单方向的食物联结?环节二:食物网。
各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环节三: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
展示能量流动示意图,学生总结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网)进行的。
环节四: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网)的影响。
资料分析:总结出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果食物链(网)受到人为的破坏,生态系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小结与收获:当堂检测: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形成一条条简单的食物链,而且许多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成。
科学家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得到启发,想到了利用农林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叫。
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和食物网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将失去和稳定。
3、林业生产中,利用灰喜鹊来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属于()A.物理防治 B.化学防治 C.自然防治 D.生物防治4、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 B.鹰→蛇→田鼠→植物C.田鼠→蛇→鹰 D.植物→田鼠→蛇→鹰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A-F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 食物网 教案 (1)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 食物网 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90ca5f4e915f804d2b16c16b.png)
《食物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科版生物第六章第二节,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建立了“食物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从而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本节教材分为“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和“人类活动对食物网的影响”三部分。
第一部分要明确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单方向的食物连接,而食物网是生物之间多方向的连接。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才能生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不断地从前一种生物传向后一种生物,由此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便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在此基础上还要总结能量流动的规律。
第三部分运用案例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分析“野味”和“打狼”两则资料,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从而认识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每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食物网的概念;说明食物网和食物链的联系。
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概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分析图片和资料的能力,尝试案例分析,提高数据解读和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生物科学价值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链相关知识,掌握了食物链的书写原则,而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繁多,关系错综复杂,学生也能知晓一些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但系统的连接和分析能力尚欠缺,例如针对某种动物受害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原因分析以及生态平衡。
四、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初步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第6章第2节食物网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6章第2节食物网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b2a53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4.png)
1.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食物网实例导入,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食物网的概念和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互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网的知识,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媒体融合: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食物网模型、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食物网的概念和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会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会展示一张农田的照片,并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张照片中的农田有什么问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这样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网的概念和作用。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本节课中,我将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食物网。例如,提出“什么是食物网?食物网有哪些构成要素?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逐步掌握食物网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分析食物网的实例,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来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等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情感教育:通过思考人类活动对食物网的影响,如过度捕猎、环境污染等,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关爱自然的情感。
5.反思与评价: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组织了学生的反思和评价活动,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6章第2节食物网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 食物网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 食物网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02a57ca8114431b90dd871.png)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课题第6章第2节食物网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2、学会绘出食物网。
情感目标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2、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学情分析食物链、食物网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学生在上一课学习食物链基础上对本课学习食物网有一定的了解,老师需做好分析引导,由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形成食物网。
教法学法讲述观察讨论课前准备课件PPT、视频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2 活动3 导入提问:什么是食物链?能举一例吗鹰是不是只吃鸡?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观看视频“食物链和食物网”注:复习导入、观看视频为新课打下伏笔。
构建食物网:1、在课件PPT给出有各种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用带箭头的线条连结起来。
看图:青草、蚱蜢、鸡、鹰、蛇、青蛙绘制食物链(网)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2、图中有几条食物链?3、归纳出食物网的概念。
P1014、讨论:由于某种原因,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青草全都枯死了,哪种生物最先受到影响?分析交流5、由于人类的捕杀,青蛙数量骤减,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分析物质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在课件PPT给出食物网反应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图片1、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能量,它们如何获得能量呢?活动4活动5活动6 活动7教学反思2、描述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描述回答: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1、在课件PPT给出资料一:阅读课本P103“野味”资料2、分组讨论:你认为食用野味与大量农田遭受田鼠毁坏有关系吗?分析田鼠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2食物网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苏科版)
![6.2食物网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5d8d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b.png)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规律。
4.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校园或家庭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如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食物网。
在此基础上,我会简要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它们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这一导入过程,学生将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食物链的概念与组成:讲解食物链的定义,以及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通过实例解释食物链的组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食物链的基本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利用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4.借助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针对课堂讨论的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请学生撰写一篇短文,阐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结合实例说明这些措施的实际意义。
4.学生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探讨以下主题:“如何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要求学生结合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分析现有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请学生搜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要求学生整理资料,以PP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6.2食物网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6.2食物网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
![6.2食物网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576b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2.png)
5.能够运用食物网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调查:学生通过观察城市公园中的动植物,调查和收集有关食物网构成的数据,培养观察和调查能力。
2.分析与推理:学生通过分析城市公园食物网的实例,掌握食物网的基本原理,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4.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公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公园中的生物。
2.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食物链吗?食物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好奇心。
4.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探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奥秘。”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食物网的基本原理,加深对食物网概念的理解。
3.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食物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
4.强调食物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撰写一篇关于城市公园食物网的小论文。
2.提醒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注意食物网的构成、特点和作用,以及食物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食物链的基本构成。
2.讲解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让学生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食物网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4.引导学生理解食物网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讲解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食物网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食物网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09d78e53a580217fcfed2.png)
食物网学科生物课题第六章第2节食物网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先介绍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复杂的的食物关系,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保持生态平衡。
然后列举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事例,说明人类与自然界的任何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应当保护每一种物种,与其他生物和谐发展。
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所学知识基础上,首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农田中食物链,让他们发现并建立“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到各种生物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本和其他的资料,认识到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
过程方法学会分析资料并进行语言表达。
情感价值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策略采用导学式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当引导,从而达成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展示农田中常见的几种生物的食物链图。
看图回答:上述食物链交叉形成了什么?直接引入新课探索新知一、食物网时间的干旱,这个生态系统中青培养学生分析问小结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变化,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展示食物网图总结2.能量流动的特点问: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展示资料小结过渡二、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出示资料草全部枯死了,哪些动物的生存最先爱到影响?2.由于人的捕杀,青蛙数量聚减,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3.从上述分析中,你得到什么启发?阅读课本插图,找出其中的食物链。
看图思考:1.绿色植物大量枯死时哪些生物最先受到影响?2.蛇的数量大量减少时,其他生物发生变化吗?3.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4.某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的同时,是否也获得了能量?能量流动的方向?能量能否全部传给下一环节?阅读资料题的能力,认识到各种生物间主要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和影响。
6031.苏科初中生物七上《3.6第2节 食物网》word教案 (1)
![6031.苏科初中生物七上《3.6第2节 食物网》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b08a83ddc5da50e2534d7fa5.png)
6.2 食物网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事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3、解释食物网链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教学重点、难点:生物间的事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食物链,我们做了个游戏是有关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继续让学生将这些生物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去发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食物网各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所形成的食物链往往不止一条,学生通过连接会自己去发现这一点,那么这节课结合上节课的食物链,让学生接着连起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引出食物网。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复习光合作用的公式,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为,能量以日光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以植物物质形式贮存起来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通过生态系统,以动物、植物物质中的化学潜能形式贮存在系统中,或作为产品输出,离开生态系统,或经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有机体呼吸释放的热能自系统中丢失。
总之,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在流向肉食性动物。
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网)的影响阅读课文,分析这个地区田鼠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课堂小结师:我们学习了食物网的知识,并且知道了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在流向肉食性动物。
另外,我们看到了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这告诉人类,只有保护每一物种,保护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2节 食物网课件1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2节 食物网课件1 (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715b0e960590c69fc37615.png)
精品课件
1
如果下降两厘米
清晨,在山中,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有一 只苍蝇在河面上方飞旋,离河面仅差几厘米。水 下有一条小鱼,它想,如果苍蝇再飞下来两厘米 我就可以跳起来吃掉它了。在岸边潜伏着一只熊, 它心里想着,如果苍蝇飞下来两厘米,那条小鱼 就会跳起来吃掉它,而我就可以冲过去好好地享 受一顿美餐了。
3、由于人的捕杀,青蛙 数量骤减,这个生态系统 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 生什么变化?
精品课件
7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 反映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 系,同时还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 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精品课件
8
能
从绿色植物开始
量
流
流向植食性动物
动
规
律
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精品课件
3
①青草→鸡→鹰 ②青草→蚱蜢→鸡→鹰
③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精品课件
4
食物链的角色扮演游戏
精品课件
5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 起来,形成了一个营养关系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 网就是食物网。
精品课件
6
1、在你连接的食物网中 有几条食物链?
2、如果长期长时间干旱, 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青草全 都枯死了,哪些动物的生 存最先受到影响?
你认为狼对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什么作
用?捕杀狼与保护鹿有矛盾吗?
精品课件
12
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
精品课件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
种花色泽亮丽,1935年作
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是
外来生物。引种后逸生成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食物网》教案1(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食物网》教案1(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f3f9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c.png)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生态因素、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相关知识。他们对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有初步的理解,为学习食物网打下了基础。
2.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对探索生物之间的关系充满好奇心。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学习。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挂图,营造学习氛围。
-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和讨论结果,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此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准备以下资源:
-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实例分析、互动问题等,以便于多媒体教学。
-互动游戏或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食物网中的生物角色,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食物网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掌握情况,为食物网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网络资源链接,提供更多拓展性学习材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深入探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食物网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你能举例说明食物链吗?”“你认为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食物网内容做好准备。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 食物网 说课稿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 食物网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5266ea192e45361166f53b.png)
《食物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七个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展示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一个重点,是生态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结构基础,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并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供了物质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学习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鉴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在知识、情感和技能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的目标,同时突出重难点。
(1)、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力目标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3、重点、难点:重点: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结构基础,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所以本节的重点是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写法。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写法学生容易写错,容易把吃与被吃的关系弄颠倒,故本节的难点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写法。
二、说学情同学们通过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在经历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考察活动后,学生有可能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
进而能解释生物富集现象,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三、说教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生物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我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表演演示法,竞赛求胜法。
第6章第2节食物网教学设计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6章第2节食物网教学设计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059a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7.png)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能量流动规律,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专业术语。
(3)实例分析: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食物网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提高其应用能力。
2.选做题(任选一题):
(3)调查校园或家庭附近的生态系统,观察食物网的实例,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4)思考人类活动对食物网的影响,以“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3.拓展题:
(5)阅读与食物网相关的生物学文章或书籍,了解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6)采访身边的亲友或专业人士,了解他们对食物网的认识和看法,整理成访谈记录。
4.成绩反馈:及时批改练习,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秀生,指导后进生。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3.情感升华:通过食物网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脆弱性,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4.教学拓展:
(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生态农场、观察校园生态系统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食物网的存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讨人类活动对食物网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阅读生物学相关书籍、期刊,拓宽知识面,提高生物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教案 食物网 初中生物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教案 食物网 初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3f0af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6.png)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教案食物网初中生物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科版七年级生物教案食物网初中生物教案第4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2节食物网[教学目标]:1.列举你的食物种类,并依据其来源建立有关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2.认识绿色植物和动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作用。
6.2 食物网 教案(苏科版 七年级上)
![6.2 食物网 教案(苏科版 七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e7c438f9524de518964b7d3c.png)
6.2 食物网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引入食物链、食物网的学习,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学生了解、掌握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通过挂图认识食物链及食物网,了解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之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思维能力,为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作好知识准备工作。
时间分配(分)授课行为授课技能学习行为备注0—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那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水、阳光、空气等)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尽管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离不开食物。
食物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许多生物就围绕着食物发生联系。
这也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提纲式板书导入技能预备状态,集中精力板书2—3 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挂图引起兴趣、预想挂图:青草、兔、鹰等3—3.5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草:绿色植物、生产者蚂蚱:植食动物、消费者蛇:肉食动物、消费者还有阳光、土壤等等非生物环境及分解者挂图听,思考3.5—5 这些生物,特别是动物,它们围绕着食物会发生什么联系呢?对!蚂蚱吃青草,蛇又吃蚂蚱,这里青草是生产者,我们称为第一营养级,蚂蚱是初级消费者,我们成为第二营养级,蛇是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
提问技能回答:兔子吃青草、鹰吃兔子它们围绕着食物发生了吃与被吃的联系5—6.5 大家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吃与被吃就将绿色植物所生产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生物依次传递。
青草将能量传递给蚂蚱,蚂蚱将能量传递给蛇。
能量传递的途径就好像是一个食物的链条,这就是食物链。
讲解技能6.5—8 但是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加入一只青蛙,是不是有了变化?那么蛇不仅吃蚂蚱,同时也吃青蛙,青蛙成为次级消费者,蛇又可成为三级消费者。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食物网》教案1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食物网》教案1 (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f92e3659eef8c75fbfb3c1.png)
第2节食物网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3.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4.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分析: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讨论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难点:(1)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教材中“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示意图,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通过动动手、小品表演、资料分析等手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资料、解读数据的能力,并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设计思路:通过动动手、小品表演、小组组讨论等方法,悟出食物网的概念,依据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问题的引领和对“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等资料的解读,讨论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归纳的能力。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小资料”和学生收集的当地的一些“事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通过食物网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保持稳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最后提议每们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拒绝“野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村。
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1.提醒学生准备好上一节课所做的“食物链”2.进行角色扮演的头饰。
3.课前收集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响的资料。
4.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展示课件1:展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的画面和捕食的场面。
第3单元第6章第2节食物网-教案1-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3单元第6章第2节食物网-教案1-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314f260975f46526d3e16a.png)
课题 6.2 食物网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食物网,食物网链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资料,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情感目标: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有怎样的后果教学难点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教法及教具挂图、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补充、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食物链?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生物防治?有什么意义?二、新课讲解上节课学习了食物链,有关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将这些生物联系在一起,发现各个食物链不是彼此分离的,一种肉食动物可以吃多种草食动物,同时一种草食动物也可以是多种肉食动物的食物。
有些动物是杂食的。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食物网各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如图就是一个食物网:思考:1、图中的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2、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全部枯死,那些生物的生存会最先受到影响?其他生物会受到影响吗?▲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学生思考回答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教学过程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需要能量进行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过程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
(新)苏科版生物七上《第2节 食物网》公开课(教案) (1)
![(新)苏科版生物七上《第2节 食物网》公开课(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905c220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3.png)
6.2 食物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事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2、知道什么是食物3、解释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教学重点、难点:生物间的事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食物链,我们做了个游戏是有关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继续让学生将这些生物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去发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食物各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状结构,这个状结构叫做食物,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食物。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所形成的食物链往往不止一条,学生通过连接会自己去发现这一点,那么这节课结合上节课的食物链,让学生接着连起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引出食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全班同学间个体差异的比拟活动,使学生对变异现象有初步认识。
2〕知道变异有能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初步了解变异的意义。
4〕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变异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物变异的意义的讨论,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通过学习“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难点:1、重点:变异的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2、难点:能遗传的变异。
教学过程:一、引言: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假设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假设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食物网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3.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4.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讨论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难点:
(1)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教材中“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示意图,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通过动动手、小品表演、资料分析等手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资料、解读数据的能力,并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设计思路:
通过动动手、小品表演、小组组讨论等方法,悟出食物网的概念,依据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问题的引领和对“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等资料的解读,讨论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归纳的能力。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小资料”和学生收集的当地的一些“事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通过食物网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保持稳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最后提议每们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拒绝“野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村。
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提醒学生准备好上一节课所做的“食物链”
2.进行角色扮演的头饰。
3.课前收集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响的资料。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课件1:展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的画面和捕食的场面。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联出各条食物链,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生物之间是否只是单方向的食物联结?
生:它们并不是只吃一种生物,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
例如,鸟可以吃草籽,吃蜘蛛,也可以吃昆虫;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动物所吃,例如,鸟可以被鹰吃,也可以被蛇吃。
因此,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学生活动】各小组将上节课制作的食物链取出,将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样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什么?
学生得出:食物网的概念。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生物之间的联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各学生头戴各种生物的头饰,手拿彩带,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系起来。
并按照讨论题,表演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同一条食物链用同色彩带相连)
分组讨论:1、仔细观察你连接的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请在P96“分析农田中的生物”图上画出这张食物网。
2、如果由于长时间的干旱,这个生态系统中析青草全部枯死了,哪些动物的生存最先爱到影响?
3、由于人的捕杀,青蛙数量聚减,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和小品的表演,悟出食物网的概念;依据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师: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应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
同时还反应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展示课件2:能量流动的FLASH动画,并配上话外音。
小组讨论:1、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
2、食物链中的什么成分可将能量固定?
3、某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的同时,是否也获得了能量?
4、能量是否全部能沿着食物链传递下去?
学生总结: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展示课件3:丰富多彩的食物(图片)以及学生在食堂用膳的情景。
(这是上节课利用过的课件)
请你说出你在用膳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通过食物链进入你的体内的?以一条食物链为例,讲述能量流动的过程。
学生总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
师:可见,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假如,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些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进入我们体内,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展示课件4: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实例。
(DDT、“狂猫病”和人的“水俣病等)师:仔细观看,通过分析讨论,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递进而不断积累。
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师:很好。
那么这些有毒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工厂排放的废水,废电池随手扔入水中,生活污水排入水中……
师:这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让我们珍惜环境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反面分析问题的逆向思维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讨论: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影响吗?
展示课件5:视频1:某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场景和每日交易量;一些高档餐馆内人们品尝“野味”的场面以及当地农田受鼠害的画面和数据统计。
视频2: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儿牧草丰茂,牛羊成群,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
可是,历史上由于这儿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