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甲醇洗工艺” 几家专利商技术特点
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的技术进展及应用概况

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的技术进展及应用概况低温甲醇洗技术最初是引进外国的技术,我国进行加工改进,成功地开发出其他的可能,比如说甲醇与天然气的合成等。
近些年来,人们愈发意识到这项技术的好处,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建设之中。
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了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地提高,在积极地相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
这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多多,我们要积极地运用这项技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标签: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技术进展;应用1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是一种由德国Lurgi公司和Linde公司联合开发的气体净化的工艺。
该工艺以工业甲醇为吸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条件下对酸性气体具有溶解度大的特性,主要用以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组分和各种有机硫化物,尤其是高浓度酸性气体。
2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的原理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是根据甲醇对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效气体溶解度小,而对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且对各种杂质气体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原理,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以冷甲醇为吸收溶剂脱除工艺氣体中的杂质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完成吸收过程。
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利用吸收杂质气体后的甲醇,经过减压、加热再生处理,分别解吸回收二氧化碳和含高浓度硫化氢的气体及其他杂质。
另外,还可通过二氧化碳的分级解吸和丙烯冷冻脱除气体中的水分,使气体彻底干燥。
3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低温甲醇洗装置主要由气体吸收装置和溶剂的再生装置组成。
主要包括吸收塔,中压闪蒸罐,CO2解析塔,热再生塔,共沸塔,精馏塔,以及一系列的换热器。
其中典型的低温甲醇洗装置工艺流程如下所述,主要介绍一步工艺法。
一步法工艺流程是CO2和H2S全部在一个塔内进行,吸收塔内的CO2经过闪蒸和汽提后能够大部分被脱除,而H2S经过热再生装置进行脱除,这样可以实现溶剂的再生。
原料气经过换热器被冷却,冷却气进入气液分离器。
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进入到吸收塔底部吸收H2S,之后进入吸收塔上段吸收掉多余的CO2得到净化气。
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应用进展

高新技术2016年10期︱31︱ 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应用进展孙中耀兖矿鲁南化工,山东 枣庄 277527摘要:低温甲醇洗工艺是一种物理吸收和净化的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性能和技术优势越来越显著,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对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技术优势进行具体分析,并描述了其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优势;应用中图分类号:TQ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0-0031-01低温甲醇洗工艺在投入使用以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得到当前国内外的广泛运用。
通过此次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低温甲醇洗工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大致的了解。
1 低温甲醇洗的工艺原理 低温甲醇洗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物理净化气体方式,针对酸性气体的过滤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低温甲醇溶液作为一种清洗酸性气体的溶液,当其处于负60摄氏度的低温状态下,对于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着非常高的溶解度,将需要过滤的混合气体通过此状态下的低温甲醇溶液,混合气体中的酸性气体溶解到低温甲醇溶液之中,从而将混合气体中的酸性气体分离出来,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1]。
甲醇溶液的溶解度除与温度有着较大影响之外,还与混合气进入到溶剂瓶中的压力有关,当其压力越大溶解度则越高,净化的效果也越好。
2 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技术优势 低温甲醇洗工艺是一项非常高效的气体净化方式,其有着非常高的技术优势,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认可,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2.1 酸性气体吸收能力强 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技术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针对酸性气体的吸收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与其它的过滤方式相比显得非常的高效。
低温甲醇洗工艺能够同时针对多种酸性气体的过滤,且具有较强的过滤能力。
如:在某种惰性气体中混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羟基硫等多种酸性气体,如果采用其它的方法排出显得效率低下,且需要使用到多种其它溶液,分解的成本较高[2]。
“低温甲醇洗工艺全解析

“低温甲醇洗工艺” 几家专利商技术特点目前,低温甲醇洗工艺国外有林德工艺和鲁奇工艺二种流程,二者在基本原理上没有根本区别,而且技术都很成熟。
两家专利在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和工程实施上各有特点;国内大连理工大学经过近20年的研究,也开发成功了低温甲醇洗工艺软件包,并获得了国内两项专利。
1. 林德低温甲醇洗工艺采用林德的专利设备―高效绕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特别是多股物流的组合换热,节省占地、布置紧凑,能耗低;高效绕管式换热器需要国外设计,可国内制造。
在甲醇溶剂循环回路中需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一般采用氮气气提浓缩硫化氢。
此外,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①设置系统预洗段以除去原料气中的NH3、HCN等杂质;②增大原料气分离器的容积来降低其进入系统的温度;③在甲醇再生塔中增设水提浓段,以增强系统除水能力;④在半贫液中注入原料气以抑制FeS和NiS的生成,通过提压的措施使其在特定部位生成并及时除去。
● 该工艺具有易于操作,生产运行稳定、可靠。
● 该工艺为一步法低温甲醇洗工艺脱硫脱碳,其典型工艺是采用5塔流程,脱碳、脱硫分上下塔脱除,在一个塔内完成。
● 采用专有的高效绕管式换热器,减少阻力,提高换热效率,特别是多股物流的换热,使工艺流程更为简捷,节省占地便于集中布置,但绕管式换热器需由专利商在国内合资厂提供,且价钱昂贵。
● 采用锅炉给水洗涤变换气中的NH3、HCN等,避免其进入系统造成堵塞。
● 在甲醇循环回路中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2. 鲁奇低温甲醇洗工艺鲁奇低温甲醇洗工艺由于没有中间循环甲醇提供系统所需冷量,而全部需要外部提供。
甲醇溶液由于吸收温度低,其循环量相对较大,与林德工艺相比,能耗稍高,吸收塔的体积也较大。
但系统冷量由外部供给,也使操作调节相对灵活,并通过新型塔板的设计,提高了塔的操作弹性。
“低温甲醇洗工艺全解析

“低温甲醇洗工艺” 几家专利商技术特点目前,低温甲醇洗工艺国外有林德工艺和鲁奇工艺二种流程,二者在基本原理上没有根本区别,而且技术都很成熟。
两家专利在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和工程实施上各有特点;国内大连理工大学经过近20年的研究,也开发成功了低温甲醇洗工艺软件包,并获得了国内两项专利。
1. 林德低温甲醇洗工艺采用林德的专利设备―高效绕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特别是多股物流的组合换热,节省占地、布置紧凑,能耗低;高效绕管式换热器需要国外设计,可国内制造。
在甲醇溶剂循环回路中需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一般采用氮气气提浓缩硫化氢。
此外,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①设置系统预洗段以除去原料气中的NH3、HCN等杂质;②增大原料气分离器的容积来降低其进入系统的温度;③在甲醇再生塔中增设水提浓段,以增强系统除水能力;④在半贫液中注入原料气以抑制FeS和NiS的生成,通过提压的措施使其在特定部位生成并及时除去。
● 该工艺具有易于操作,生产运行稳定、可靠。
● 该工艺为一步法低温甲醇洗工艺脱硫脱碳,其典型工艺是采用5塔流程,脱碳、脱硫分上下塔脱除,在一个塔内完成。
● 采用专有的高效绕管式换热器,减少阻力,提高换热效率,特别是多股物流的换热,使工艺流程更为简捷,节省占地便于集中布置,但绕管式换热器需由专利商在国内合资厂提供,且价钱昂贵。
● 采用锅炉给水洗涤变换气中的NH3、HCN等,避免其进入系统造成堵塞。
● 在甲醇循环回路中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2. 鲁奇低温甲醇洗工艺鲁奇低温甲醇洗工艺由于没有中间循环甲醇提供系统所需冷量,而全部需要外部提供。
甲醇溶液由于吸收温度低,其循环量相对较大,与林德工艺相比,能耗稍高,吸收塔的体积也较大。
但系统冷量由外部供给,也使操作调节相对灵活,并通过新型塔板的设计,提高了塔的操作弹性。
低温甲醇洗

低温甲醇洗低温甲醇洗是50年代初德国林德公司和鲁奇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气体净化工艺。
该工艺以冷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
该工艺气体净化度高,选择性好,气体的脱硫和脱碳可在同一个塔内分段、选择性地进行。
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成熟,在工业上有着很好的应用业绩,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合成氨、合成甲醇和其他羰基合成、城市煤气、工业制氢和天然气脱硫等气体净化装置中。
在国内以煤、渣油为原料建成的大型合成氨装置中也大都采用这一技术。
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技术特点如下:(a)溶剂在低温下对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吸收能力极强,溶液循环量小,功耗少。
(b)溶剂不氧化、不降解,有很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c)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CO2<20ppm,H2S<0.1ppm。
(d)溶剂不起泡。
(e)具有选择性吸收H2S、COS和CO2的特性,可分开脱除和再生。
(f)溶剂廉价易得,但甲醇有毒,对操作和维修要求严格。
(g)该工艺技术成熟,目前全世界约有87套大中型工业化装置。
该工艺需从国外引进。
由于操作温度低,设备、管道需低温材料,且有部分设备需国外引进,所以投资较高。
(h)低温甲醇洗溶剂在低温(-50℃)下吸收,含硫酸气采用热再生,回收CO2采用降压解吸,脱碳采用气提再生,热耗很低。
虽然低温甲醇洗工艺投资较高,但与其它脱硫、脱碳工艺相比具有电耗低、蒸汽消耗低,溶剂价格便宜,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特别是脱硫的净化度高,对甲醇生产十分有利,本工序采用低温甲醇洗工艺脱除酸性气体低温甲醇洗低温甲醇洗涤法脱除气体中的酸性气体又称勒克梯索尔法,属于湿法脱硫。
它是由德国鲁奇公司和林德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技术,用于脱除化工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硫化物、氰化物和不饱和烃类等。
是当前合成气深度脱硫的较先进的技术。
广泛用于甲醇合成、合成氨等生产中。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量消耗比其它方法低得多,脱除酸性气体的效率高。
低温甲醇洗工艺对比

低温甲醇洗工艺对比潘海敏;孙恺【摘要】低温甲醇洗是目前煤化工项目普遍采用的脱硫脱碳工艺。
国外主要有两家专利商的技术可供选择:德国林德公司、德国鲁奇公司。
两种技术的原理相同、工艺流程类似。
但两种工艺在系统的冷、热量、水含量方面取舍侧重不同。
在不考虑设计余量的情况下,两种技术的冷量相差不大,但林德公司的设计余量大于鲁奇公司。
两种工艺对系统中的水含量的耐受程度也不尽相同。
%Rectisol was the most popular technique to remove the sulfur and carbon dioxide. Linde and Lurgi were the main patens that can provide this technique.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the two techniques was much the same. But for the refrigeration, refrigerating loss and rate of water content were different. Without the design allowance, the capacity refrigeration of the two techniques was almost the same. The design allowance of Linde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Lurgi. The limited water content for the two techniques was not the same.【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3页(P172-173,188)【关键词】冷量;工艺冷损;含水率【作者】潘海敏;孙恺【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46.5低温甲醇洗(Rectisol)工艺是目前煤化工项目普遍采用的工艺气体洗涤净化流程,采用此工艺气体净化度高、选择性好,脱硫脱碳可分段、有选择性地进行[1]。
低温甲醇洗

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工艺低温甲醇洗是50年代初德国林德公司和鲁奇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气体净化工艺。
该工艺以冷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
该工艺气体净化度高,选择性好,气体的脱硫和脱碳可在同一个塔内分段、选择性地进行。
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成熟,在工业上有着很好的应用业绩,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合成氨、合成甲醇和其他羰基合成、城市煤气、工业制氢和天然气脱硫等气体净化装置中。
在国内以煤、渣油为原料建成的大型合成氨装置中也大都采用这一技术。
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技术特点如下:★溶剂在低温下对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吸收能力极强,溶液循环量小,功耗少。
★溶剂不氧化、不降解,有很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CO2<20ppm,H2S<0.1ppm。
★溶剂不起泡。
★具有选择性吸收H2S、COS和CO2的特性,可分开脱除和再生。
★溶剂廉价易得,但甲醇有毒,对操作和维修要求严格。
★该工艺技术成熟,目前全世界约有87套大中型工业化装置。
该工艺需从国外引进。
由于操作温度低,设备、管道需低温材料,且有部分设备需国外引进,所以投资较高。
目前,国外低温甲醇洗工艺国外有林德工艺和鲁奇工艺二种流程,二者在基本原理上没有根本区别,而且技术都很成熟。
两家专利在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和工程实施上各有特点。
国内大连理工大学经过近20 年的研究,也开发成功了低温甲醇洗工艺软件包,并获得了国内两项专利。
★林德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采用林德的专利设备――高效绕管式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特别是多股物流的组合换热,节省占地、布置紧凑,能耗较省;但高效绕管式换需要国外设计(可国内制造)。
原料气进入低温甲醇洗装置后,喷入少量循环甲醇,防止气体结冰,避免系统阻塞。
在甲醇溶剂循环回路中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 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一般采用氮气气提浓缩硫化氢,二氧化碳回收率70%。
低温甲醇洗工艺研究

低温甲醇洗工艺研究摘要:低温甲醇洗工艺是典型的物理吸收脱硫、脱碳方法。
该工艺是以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
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气体净化度高,可以将变换气中的co2脱至小于20ppm;h2s脱至小于0.1ppm。
低温甲醇洗工艺还具有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参数稳定等优点,是现在比较理想的脱硫脱碳工艺流程。
关键词:低温甲醇洗技术特征工艺特质一、低温甲醇洗技术简介低温甲醇洗工艺是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鲁奇(lurgi)公司和林徳(linde)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原料气净化方法。
低温甲醇洗技术是一种纯物理吸收过程。
根据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在甲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氢气、氮气、一氧化碳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吸收的,因而用甲醇吸收原料气中的co2、h2s等酸性气体,而h2、co的损失很小。
在同一温度下,co2、h2s、h2o等的溶解度远大于h2和co,所以低温甲醇法易除去co2、 h2s。
随着温度的降低co2、h2s在气体在甲醇的溶解度增大,而h2、 co变化不大,因此,此法易在较低温度下操作。
由于h2s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比co2更大,所以用甲醇脱除co2的同时也能把气体中的h2s一并脱除掉。
二、低温甲醇洗净化吸收的原理、工艺特点及其不足1.低温甲醇洗净化吸收的原理低温甲醇洗是指在一定的压力和低温下,把变换气中所含的酸性气体co2、h2s、cos和硫醇等脱除的工艺过程。
由于甲醇吸收酸性气体的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因此属于物理吸收,其吸收原理是:以低温甲醇有机溶剂为吸收剂,利用co2、h2s、cos比h2、co在吸收剂中溶解度大的特性而除去,吸收后溶液的再生依靠简单的闪蒸解吸和气体放出co2、h2s 等。
2.低温甲醇洗净化的工艺特点首先,低温甲醇洗工艺可以保证净化气中h2s、co2的含量满足合成气的需要而且可以彻底除去合成气中的硫化物,延长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甲醇洗工艺”几家专利商技术特点目前,低温甲醇洗工艺国外有林德工艺和鲁奇工艺二种流程,二者在基本原理上没有根本区别,而且技术都很成熟。
两家专利在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和工程实施上各有特点;国内大连理工大学经过近20年的研究,也开发成功了低温甲醇洗工艺软件包,并获得了国内两项专利。
1.xx低温甲醇洗工艺
采用林德的专利设备―高效绕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特别是多股物流的组合换热,节省占地、布置紧凑,能耗低;高效绕管式换热器需要国外设计,可国内制造。
在甲醇溶剂循环回路中需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一般采用氮气气提浓缩硫化氢。
此外,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设置系统预洗段以除去原料气中的NH
3、HCN等杂质;②增大原料气分离器的容积来降低其进入系统的温度;
③在甲醇再生塔中增设水提浓段,以增强系统除水能力;④在半贫液中注入原料气以抑制FeS和NiS的生成,通过提压的措施使其在特定部位生成并及时除去。
●该工艺具有易于操作,生产运行稳定、可靠。
●该工艺为一步法低温甲醇洗工艺脱硫脱碳,其典型工艺是采用5塔流程,脱碳、脱硫分上下塔脱除,在一个塔内完成。
●采用专有的高效绕管式换热器,减少阻力,提高换热效率,特别是多股物流的换热,使工艺流程更为简捷,节省占地便于集中布置,但绕管式换热器需由专利商在国内合资厂提供,且价钱昂贵。
●采用锅炉给水洗涤变换气中的NH
3、HCN等,避免其进入系统造成堵塞。
●在甲醇循环回路中设置甲醇过滤器,除去FeS、NiS等固体杂质,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2.xx低温甲醇洗工艺
鲁奇低温甲醇洗工艺由于没有中间循环甲醇提供系统所需冷量,而全部需要外部提供。
甲醇溶液由于吸收温度低,其循环量相对较大,与林德工艺相比,能耗稍高,吸收塔的体积也较大。
但系统冷量由外部供给,也使操作调节相对灵活,并通过新型塔板的设计,提高了塔的操作弹性。
近期鲁奇公司新设计的低温甲醇洗装置将相关设备组合为一体,依靠液位和重力输送液体,减少了机泵和管道的数量和装置投资费用。
未采用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器均为管壳式,所有设备可在国内设计和制造,投资可节省。
早期鲁奇工艺是采用两步法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将变换前气体进行脱硫,然后再将变换气进行脱碳,此设计的优点在于与变换气脱硫的装置相比,气量可少40%~60%,送硫回收装置酸气中的H2S浓度高,有利于克劳斯硫回收,同时CO变换系统腐蚀小、变换可采用廉价的铁-铬系催化剂,脱碳时CO2回收率高。
但是“冷热病”严重,能耗较高。
以后鲁奇公司在流程设置及设备上进行了改进,其改进后的工艺特点如下:
●一步法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采用典型6塔流程,脱硫脱碳分别在两个吸收塔内进行。
●流程中除原料气冷却器外,其余换热器采用列管式,在国内均可制造。
●采用专有的高效塔盘,提高装置的操作弹性。
3.大连理工大学低温甲醇洗工艺
大连理工大学从1983年开始进行低温甲醇洗工艺过程的研究,在国内申请有两项专利技术。
经改进后该技术采用六塔流程,与林德工艺相似,但冷量需求比林德工艺高。
德州化肥厂国产化大氮肥、渭河化肥厂20万吨甲醇等项目采用了该技术。
神木40万吨甲醇项目也采用了此技术,这是大连理工大学低温甲醇洗工艺第一次工业放大到这个规模的装置,无工业运行业绩。
●大连理工流程采用六塔流程,比林德流程多一个小塔(C2),为回收氢气塔,此塔分上下两个闪蒸段,没有塔板;而林德为五塔流程;
●大连理工流程吸收塔C1分五段,在吸收塔底部比林德流程多一个闪蒸段,不设塔板;而林德流程吸收塔分四段;
●大连理工流程吸收塔上面三段分别设有中间冷却器;而林德只有上面两段设有中间冷却器;
●大连理工流程CO2再生塔分四段,最上面为一闪蒸段,不设塔板,第二段为CO2气中H2S洗涤段,设
有较多塔板,第三和四段为两个闪蒸段,不设塔板;而林德流程CO2再生塔分三段,前三段大工流程相同,没有第四段;
●大工流程中冷区换热网络有所改善,少一个CO2气与含硫富甲醇换热的换热器,但多一个深冷器;
●大连理工流程甲醇补充位置在甲醇水分离塔顶,而林德流程在贫甲醇贮罐V4;●大连理工流程比林德流程减少了四个中间贮罐,设备总台数少,占地面积略少,设备投资略省。
●大连理工流程甲醇循环量比林德流程少约10%;深冷负荷比林德流程减少约10%;热再生负荷减少约
10%;电耗减少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