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陶行知,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也是数学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尊敬和推崇,其中包括数学教师。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理解和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呢?本文将从数学教育的角度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力求为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陶行知提倡“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有些学生可能理解能力强,有些学生可能学习方法比较固定,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或“个性化辅导”等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课堂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陶行知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这一思想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
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中去。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实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强调“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主张积极、进取的教育态度。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鼓励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数学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挫折时,数学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和兴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理解,需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加强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学教育。
通过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收获,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陶行知是我国首位创造教育家,他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强大指引作用,引领着教育教学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释放,并树立创新、创造的理念,养成良好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本文探索了在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小学数学引言:近年来,国内许多学校在教研工作中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力度不断提升,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许多价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焦点,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释放。
一、创造教育思想运用于数学教学的价值(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创造教育思想,本身是教师教学观念革新的表现,教师普遍能认识到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创造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对学习充满自信。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并非简单记忆概念定理,学习道路上充满坎坷,教师只有利用好创造教育思想,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克服学习时面临的困难,避免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急躁,在面对问题时保持更耐心的态度,做好创新创造,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二)拓宽学生的创造空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能够突出“以人为本”的课堂本质[1],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更广的想象空间。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许多学生习惯进行机械式思考。
创造教育思想下教师会引导学生结合既有知识,尝试自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的角度可能存在差异,他们利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后,教师积极组织分享,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拓宽学生们创新创造的空间。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需要不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面对学习时更加主动。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和人道主义者,他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学生的
教育方式对中国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思想方面,陶行知主张培养学生的
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提倡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教育方式。
在数学教学方面,陶行知的
教育思想也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要介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践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他还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
学生自主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
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
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实践以及发现数学知识。
陶行知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并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数学知识,也要注重培
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师要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
精神以及责任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还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实际问题解决、数学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将
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探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教学中展示出了关键的作用,有助于给予教师正确的教学方向。
教师可以采用合理性的教学方式,致力于“教学做合一”,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探索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形式,推动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文章主要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以及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教学及评价策略,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及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应用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概述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中的多项理论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生活与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应当以生活化的方式为主,主要是强调在开展教育的同时,教师能够尽量应用生活化的思维角度诠释知识,并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实的生活,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避免为了教学而教学。
一些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到这一点,认为小学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构不成较大的影响,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无法带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损害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陶行知在教育上不仅关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也重点关注民主教育、乡村教育以及创造教育等,致力于“爱满天下”,要求教师尽量做到“教学做合一”,发挥出教师的实际价值,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在生活教育中,生活是中心,也是重点,要求教师关注生活细节,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并联系到实际的教育工作,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生活知识融入到课堂中。
小学教师应当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清晰的认知及理解,明确教育方向与教育范围,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推动生活化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及身心健康发展[1]。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指导意义陶行知“生活及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小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教育指导意义。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1. 引言1.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性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思想遗产,对于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提出的“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以情感为重、以体验为主、以生活为根”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个体差异性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实现个性化教学。
陶行知倡导的“由实际到抽象、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数学教师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数学教育。
通过运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数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知数、格式要求等。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知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陶行知提倡“爱生活、爱学习、爱劳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知包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对教育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学生的关心与支持。
数学教师应当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认知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学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教育环境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知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也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 正文2.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1. 尊重个体差异:陶行知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能力、兴趣和需求。
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 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陶行知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陶行知教育思想被誉为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方面,陶行知认为数学应该是一门生动、有趣、实用的科学,旨在发展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时发挥重要作用。
陶行知主张“学以致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才,服务社会”,因此,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始终贯穿实际应用。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陶行知强调了实用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数学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应用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陶行知强调“求知学问是自己的财产”,提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数学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辅助、引导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大力赞扬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天赋、优势、弱点都不一样。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综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崇自主学习,注重个性化教育,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加有趣和实际的体验。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数学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
而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就是切实可行的做法之一,因为陶行知思想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内驱力,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文章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建构更加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陶行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很多教育理论,如民主思想、教学做合一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和爱满天下思想等,这些深邃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当前的教育仍有促进作用。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数学教师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于课堂之中,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强化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探索,并将之巧妙融入数学课堂,发挥陶行知思想的教育价值所在,让学生更好地亲近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脱离生活的教学,必定是低效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直接告知的方式授课,学生被动接受,无法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时间久了,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符的。
因此,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生活的桥梁,将学生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下学习数学,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亲近度和熟悉度,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拿出6本书,奖励给班上的两个学生,甲同学5本,乙同学1本。
其他学生认为老师分得一点儿也不公平,因为一个同学明显多,一个同学少。
此时,教师没有进行评价,而是微笑着对学生们说:“怎样分,大家就觉得公平了呢?”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提议从甲同学那里取2本给乙同学,这时他们每人得到两本书,就公平了,因为两个人的书一样多。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理解陶行知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个性、兴趣和能力。
对待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一种以学生的需求、兴趣、特长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数学兴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数学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挑战性较大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陶行知强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数学教师需要理解和实践的一点。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灌输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陶行知注重“品德教育”,数学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素养的培养。
数学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坚韧、毅力、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还需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提倡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朋友和伙伴。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数学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他提出的“爱、信、励、责”四字教育法则,强调教师要爱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对学生负责。
这种教育观念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能力,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陶行知看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应用。
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事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或者情景,让学生从中动手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数学游戏或者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实践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实践探究,提倡以问题为引导,以实践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践经验来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测量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引出相关的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德育为先,知识为辅”的教育观念,为中国教育界所广泛接受和推崇。
而与此数学教学作为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因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而得到了新的启发和发展。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数学教学的关系,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和指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上。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理想抱负为指引,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依托,促使学生自主、全面、健康地发展。
这一思想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陶行知注重德育教育,强调“德育为先,知识为辅”。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知识只是其次。
这一思想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个性品质。
陶行知还主张以实践性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这一观点对数学教学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际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况中解决问题。
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陶行知强调教师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数学教育中的体现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数学教育中的体现介绍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理念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体验式研究陶行知强调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动手实践,这种体验式研究在数学教育中特别重要。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偏重理论和公式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很难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而通过体验式研究,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例如,在研究几何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在黑板上讲解各种定理和公式,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很难理解几何学的本质和应用。
而采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各种几何图形,探索几何定理,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几何学的原理,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方法和知识,还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学生不断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证明。
通过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合作研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认为互相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育中,合作研究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合作研究,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帮助,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同时,合作研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通过体验式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促进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72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李华数学学科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陶行知思想的渗透,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在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针对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提供一些借鉴。
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认知到陶行知思想在其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增加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在具体渗透陶行知思想时,教师一定要以小学生为中心,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新与优化。
一、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多数小学数学知识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生理解和学习上自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陶行知思想中,主张生活化教育,也就是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这样更加有助于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有助于增加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陶行知思想中有一种观念为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表现[1]。
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在切实结合两者时,教师必然需要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以此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促使小学生自觉的去探究数学知识。
由此可见,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增加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小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倡导社会就是学校,强调小学生的社会体验感和感受,所以十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可以切实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知识虽然重要,但不可离开生活去教。
要与生活打成一片,否则便是书呆子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具有前瞻性,新课程理念来源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正在指导着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就要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把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让学生乐学活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来进行教学。
一、生活实际导入,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有趣在讲“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就除法讲除法,学生就会感到无趣,上课发呆、讲话等问题行为由此而产生。
这不仅不利于教师传播知识,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反,如果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去讲除法,学生不仅听得轻松、学得也很有劲儿,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讲“52/3”时,我们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体育课,体育老师教我们怎样正确地去打羽毛球,于是就派了两名同学去体育室领取器材。
体育室阿姨数了一下共有52个羽毛球,但有3个班要用。
于是呢?阿姨想考考这两名同学:“你们说平均每个班能拿几个羽毛球,还多几个呢?”教师通过这样情境的导入新课。
这样既避免知识本身的枯燥无味,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淡化抽象理论,强化生活经验——领悟数学知识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教学做合一”。
只有学生亲手操作过,他的印象才会更深,这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儿童都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为辅。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会有所变动。
所以我们应根据儿童生理及其心理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数学手段。
如在教“时钟”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制作一些钟发给学生,让学生上课时在适当的时候拿出钟,拨出老师所要求的时间,这样巩固新知的办法要比在黑板上画的效果要好的多。
例如:在数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7=5(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表示12只白兔,7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引言:一、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提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长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设计更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倡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陶行知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张“立德、立言、立行”,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和探究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适当放弃繁杂的公式记忆和机械计算,而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多进行思维导图、概念解释、数学论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三、注重数学学科的价值观培养陶行知强调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结合。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科观和学习态度。
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的学习品质;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艰苦钻研的精神和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数学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让学生懂得欣赏他人的成就,尊重他人的见解。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陶行知教育思想主张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又实用的教育思想。
作为数学教师,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个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会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人需求,关心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除了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维能力。
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符合实际需要,注重实践和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题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我也会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我会根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1)生活教育实践:陶行知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年,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
(2)晓庄学校:中华教育改进社创办的新型学校,原名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年3月15日在南京晓庄创立,陶行知任校长。
办学宗旨是“要造就好的乡村教师去办理好的乡村学校”,通过改造乡村教育进而改造农村。
目标是“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培养目标是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晓庄办学的理论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叫做生活法,即“教学做合一”。
(3)山海工学团: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以贫苦大众为教育对象,采用半工半读形式。
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
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
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
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
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
(4)“大先生制”;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
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里采用了小先生制。
陶行知把“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
“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生活教育”思想体系:1)生活教育理论:做为他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在杜威“教育即为生活”“学校即为社会”的思想影响下,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国情,明确提出了这一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思想:①“生活即教育”是人类原来就有的,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②“生活即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到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展开,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幼儿数学的土壤——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 没有最好 , 只有更 好” , 课 堂 教 学 不
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 去体验孩子的兴 挥 幼儿的 自主性 , 激发幼 L ¥ - 习的兴趣。 因 有意识地渗透有关数学教育的内容 ,让学
此, 教师在完成各领域教育任务的同时, 应 学 习的 积极 性 。
例如, 在《 认识梯形 》 的教学 中 , 我没 生体会 “ 各科中的数学” 。 例如 , 在体育游戏 是简单的学 习知识的过程 , 它是师生共 同 《 放鞭炮》 的活动中 , 我加入 了 7以内的相 成长 的生命历程 ,是师 生情感交流 的课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层次的练习 , 既可 以让孩子操作不同层次
茅 丹
的材料 , 又可 以让幼儿按不同的要求进行
练 习。如 中班 的< f I i E 序》 , 幼儿可以按一维
特征进行排序 , 如黄片、 绿 片、 黄片 、 绿片 : 也可以按二维特征进 行排序 ,如黄 三角、
绿三角、 黄三角 、 绿三角 , 还 可 以按 自己 的
一
生活, 幼儿数学的土壤
】
规律进 行排序 。实践证 明 , 只有承认孩子
的 差异 ,让 孩子 进 行 有层 次 的操 作 练 习 ,
、
提倡 教学做 合一 。 鼓 励 幼 儿 自主
的 运 用
可 见 ,教 师 只要 用心 去体 会 孩 子 的 心 灵 ,
才能让他们体验 到成 功的快 乐 , 才能让他
数 学是研 究现实世 界 的空间和 数量
关系的一门科学。 幼儿 园的数学教育则是
以幼儿数概 念的发展为线 索, 对幼儿进行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1. 引言1.1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数学教师的启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他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这些理念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数学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长和乐趣。
学习和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认识陶行知的生平和教育理念太短,感谢合作!陶行知(1891-1946),字子玉,江苏常州人。
他生于晚清末年,成长于一个尊师重教的家庭。
陶行知年轻时曾在法国留学,后回国担任教育工作者,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顺其自然”、“教无定法”三大原则。
他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简单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他主张顺其自然,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不强求学生过早地进行功利性的学习。
他认为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数学教师的启示在于,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有真正认识学生,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多地借鉴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2.2 陶行知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陶行知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强调教育要以人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陶行知思想培养学生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陶行知思想培养学生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文将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他的思想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提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针对数学知识的教学,我们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数学概念。
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开始,如小明购买文具的费用等。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学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提倡“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习惯。
在教学几何图形的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些几何游戏或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陶行知强调教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和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数学应用题解答时,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找寻规律,思考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探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养成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
陶行知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来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真、细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任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情感如肥沃的泥土,而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泥土之上。”由此可知情感与学习有着重要的关联,这句话也凸显了陶行知强调的教育需要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的理念。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需要利用真诚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出公平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2]。笔者将在此介绍两个有利于数学教师营造出公平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的有效措施。一、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以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心的距离),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二、基本掌握每位学生的数学功底,经常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消除他们对于数学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自信心。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高中数学;数学实践教学
引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告诫我们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独特的魅力。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ຫໍສະໝຸດ 要特点(一)强调了教育与生活需要紧密联系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二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让学生复习回顾已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如何表示?”以及“什么是任意角?”等。随后让学生独立构建起以角为自变量的周期函数并积极上台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给予点评并加以补充讲解。最后教师开展一些变式训练,以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课堂的最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如“这堂课学习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初中定义的锐角三角函数有何差异?”,在“刻画周期现象中,需要注意什么”等,也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总结反思。
[3]王树旺.高中数学教育高中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1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直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们,他们不断在教学的实践中去领悟和运用陶老先生的智慧.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在追逐它的教育方式上不断摸索着.陶先生的教育理念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生活即教育”,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教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生活化课堂一、钻研教材,基于学生,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反思怎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怎样能让学生容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我经常带着这样问题不断的反思,慢慢地我发现,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看似很简单,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但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我慢慢地总结出哪些是孩子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在我的课堂上学生都特别的期待下街课我又会给他们上什么他们感兴趣的数学知识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陶行知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当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有关时,可以提供与数学问题相联系的实际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
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境,给学生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
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么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学生剪好后,分组交流剪的情况。
随后,提出问题:“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梯形,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
又追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面积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谁能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学生们通过操作,借助观察,很快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
最后,又深入提问:“为什么公式要除以2呢?”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摆拼、动脑思考的自主探究,获取了新知识。
三、学以致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进行练习或实践,创设“生活情景”,开展演练,就能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逐步培养。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
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实际的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索、自主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主动探索,追求新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我们教师注重“实践”,也就是以“做”为中心,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反对“教死书、死教书”。
要将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具体化、学科化,要用生活化观点来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强调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更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对于大家是陌生的,但又是必要的。
现在新课程理念着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课程,这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普通教师,如何上好一节综实课,我们时刻都需要学习。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课程学生们“[正文]:我现任的是苏北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那里的孩子基本上来自农村,大部分还是留守儿童,当我第一次作为一名新教师来本学校报到时,校领导就安排我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职老师。
这对我真是一个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经过两年的摸索,不断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渐渐地我爱上了这门学科。
也深刻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键——子课题的确立确定子课题是活动开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记得在上《良好习惯的养成》这节课题时,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存在哪些优良的学习习惯,你们又能否发现哪些不良学习习惯,经调查之后,小组能针对此课题说出一些子课题,这些子课题能巧妙地围绕主题活动展开,并有让学生探究的价值。
所以我经常反思怎样能让子课题更具探究型和合作性。
1、依据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各项活动整合设计主题来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非无本之木,它是在继承了以往学校的各项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
在新课程实施前,学校就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游活动、春(秋)运动会、夏(冬)令营活动、军训活动、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巧手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会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植根于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组织,学校在长期的运作中,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积累了经验。
因此可以与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结合,设计主题活动,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去组织学校的各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有效地防止学生“演”活动的现象。
2、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点、能力来确定主题。
在主题选择时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与孩子的心理、生理协调,使孩子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引导孩子设计与自己生活、年龄和兴趣相关的主题。
如《我们的特产》这一活动主题,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参与,能从不同方面去确定子课题。
其次,要认同学生的发现、思考,自觉遵循“学生为本”的原则。
3、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确立活动主题。
陶行知“在做中学”,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活的教育,是大教育观的生动体现。
正因为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孩子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验证科学结论……可以从儿童日常生活选择对自己、家庭、学校及社区有实际意义的点滴小事,产生“我的成长历程”、“早饭的学问”、垃圾食品的调查”、“家乡特色产品的调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恼人的街头小广告”、“学校门前的交通状况”、“学校环境的保护”、“邻里关系的处理”、“花卉的调查”、“家乡的变化”等主题。
比如:我校举行的“远离垃圾食品“的调查与研究活动中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垃圾食品带给我们的危害,同时我们学生还将此活动做成海报在学校宣传4、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启发确定主题。
针对一个有价值的活动,积极让学生参与进去,并从实践活动中受到启发进而来确定自己所想研究的主题。
例如:针对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像百年校庆、六一节;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有当地特色的主题,如,骆马湖,鄣山森林公园,项王故里等。
5、重组其他学科知识,拓展确定主题。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目标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拓宽主题确定时的范围,也可以在某一学科领域运用小课题研究以弥补该学科原本存在的一些缺陷。
如:在数学领域开展具有数学特色的小课题研究,在信息方面进行《我校学生家庭上网现状调查分析》;在品德与生活方面进行《早餐学问大》;《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方面根据《威尼斯的商人》,我们可以进行有关威尼斯的了解,如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产、旅游路线、威尼斯的名人、威尼斯的文化等等一系列的了解。
6、发掘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设计与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社区拥有内涵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社会的共同教育、管理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而让家长走进综合实践课程,并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可以扩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
例如,在设计走进生活这一单元时,当提及能否提供一下学生参观实践的校外活动场所时,刚好一位学生家长是从事蜡烛包装加工的,她非常热心,说可以参观她们厂,并且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资源——参观秀强玻璃厂……。
又如,一名家长提出帮助联系参加黄墩辣豆厂——(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备工具——方案的制定在长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一直扮演的是活动被动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往往把一切细节提前考虑到,安排好学生只是参与一下而以。
学生缺乏自主设计,主动策划的意识。
如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自主策划者,从而使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呢?自主制定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规划活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