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作品的主题、氛围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并且拓展这些作用的具体内容。
1. 背景铺垫:环境描写可以用来为故事或情节铺垫背景。
通过描写环境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故事情节。
例如,在一个写实主义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下雨的城市街道和湿漉漉的天空来创造出一个悲伤、沮丧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 情感交代:环境描写可以通过运用形容词、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一篇写爱情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美丽的海滩、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海风来表达主人公的幸福和快乐。
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描绘阴暗的森林、狂风暴雨和急剧下降的温度来传达主人公的孤独和绝望。
3. 主题强调: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加强作品的主题。
作者可以通过描绘环境中的细节来展示作品所探讨的主题或思想。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污染的河流、破败的工厂和逐渐消失的自然景观来强调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并呼吁读者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4. 展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与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一个守旧保守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陈旧、拥挤的房子中,而一个开放进取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现代、宽敞的公寓中。
通过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故事铺垫背景、表达人物的情感、强调作品的主题以及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巧妙运用环境描写,作家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是一种文学手法,可以用来描写场景、气氛、景色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深刻,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以下是环境描写四种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气候、人员、物品等信息,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
2.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环境描写可以用来渲染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
例如,“一片漆黑的夜空中,只有一盏烛光照亮了房间,使得主人公的境地更加艰难”。
3. 突出人物特征:环境描写也可以用来突出人物特征,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外貌、行为等。
例如,“她穿着一身黑色的披风,披散着一头乌黑的长发,走起路来非常轻盈”,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特征的描写,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了人物。
4.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并对未来场景进行预测。
例如,“随着夜幕降临,敌人的进攻也愈发激烈”,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战斗的激烈程度,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景物描写的六个作用

景物描写的六个作用
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有以下六个作用:
1. 增强情感表达:景物描写可以通过形容色彩、气味、声音等感官细节,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情感的强烈与丰富。
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或者恶劣的环境,可以增强作品中的喜悦、悲伤、恐惧等情感。
2. 建构背景环境: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建立作品的背景环境,使其更加真实、立体。
通过描写城市的繁忙街道、农村的田园风光、森林的密林等,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3. 增加故事情节: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一部惊悚小说中,通过描写黑暗的森林、阴森的废弃建筑等,可以增加紧张和恐怖的氛围,进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4. 塑造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例如,通过描写一个整洁而舒适的家庭环境,可以展现人物的勤劳和追求美好的品质。
5. 反映社会背景:景物描写可以反映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
通过描写城市的拥挤、工厂的繁忙、乡村的宁静等,可以展现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6. 引发读者联想:景物描写可以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形象,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读者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展开自己的想象,进一步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意义。
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是什么
在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
接下来分享环境描写的作用,供参考。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突出社会背景;
(2)表明心理暗示;
(3)衬托活动;
(4)揭示人物性格;
(5)反衬人物形象;
(6)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7)渲染气氛;
(8)烘托心情;
(9)推动情节发展;
(10)深化文章主题。
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是最基本的环境描述。
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特征,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细节环境描写是比自然和社会更加仔细与深度展开,出现在悬疑小说与现实小说中。
描写感觉上更加真实。
环境描写的作用

“只有智力低下的女人才会看这种书。”那天离开的时候,他这样想着,没有和女服务 员打招呼。但到了第二天又后悔了。她还很小呢,不管下雨还是出大太阳,她都只有 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不管怎样,也都是他孙女辈的。 他主动地和女服务员聊了会儿家常。
“你的老家在哪里呢?”他微笑着问道。 说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抬手,想去摸自己的长胡须。但很快又尴尬地放 下了。他留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胡子。他一直弄不明白,其实它们不存在已经 很久了,但他却老是记着自己留胡须时的身体语言。真正的现实却是他一直 记不住的。怎么都记不住。 女服务员眨巴着她那双不大的眼睛。声音还是像眨巴眼睛时产生的气流那 样轻。她说了一个遥远的、连他也差点辨别不清的地名。 但很快他还是想起来了。他缓慢地、如同流水一般地点着头。是的,他知 道那个地方。那是一个群山深处的小城。它距离孔子的故乡不是很近,但也 绝不太远。他把那个名字在嘴里再三咀嚼着,眼睛里都放出光来。 “那可是个好地方呵,有多少人向往呵!”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很 不高兴地扭头看着她,相当生硬地说,“你……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您……想要喝点什么呢?”她微微地弯下腰,问他。 他的听力本来就不 太好。而她几乎沮丧地让他认为,自己离真正的耳聋已为时不远了。 但是, 说来也怪,他不假思索地立刻喜欢上了这地方。或许还有那个影子一样的女服 务员。 这是一个闹市中的碑林,但来的人却总是很少。更多的时候,这个树影深处 的小茶室里就是他们两个人。女服务员很少说话,空下来的时候就织点毛线, 或者看着窗外发呆。她看上去好像三十岁左右的样子。有时看着大些,有时又 看着小。时间长了,他甚至总结出来,雨天的时候她总是显得很年轻。雨点打 在掉了漆的木格窗上,她的侧面有一种古代仕女画的安详与忧郁。但是有一次, 他无意中发现她在看一本非常庸俗的流行小说。他无缘无故地生气起来。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为了衬托人物和情节的发展,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场景,能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景。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境。
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社会背景等重要信息。
比如,在一个废弃的城堡里,可以描绘出破旧的石墙、荒草丛生的庭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凉、寂寞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环境是人物行为和内心的外在表达,可以通过描写环境中的细节来反映人物的内在状态。
比如,当主人公身处一个郁郁葱葱的花园时,可以描写花草的芬芳和蓬勃生机,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愉悦和幸福。
此外,环境描写还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通过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环境的真实存在,进而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比如,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可以描绘出烈日炙烤大地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酷热的气温和闷热的空气,从而更加真实地体验到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情绪。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境,还可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通过精心的环境描写,
作家可以将读者带入一个立体而有趣的世界中,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知识点: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一般指人物活动的场所、社会背景、历史背景、风土人情等,对表现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具有特定意义;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山水、四时季节、阴晴气象等,也能表现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服务。
二、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因此,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交待故事背景(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答题方法格式首先确定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然后找出具体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确定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一般格式:通过描写天气、景物或格局、陈设、民俗民风等具体环境,交代了------- 渲染了------ 烘托了-------- 为下文--------做铺垫。
三、典型案例分析例1:《忽略》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
1.增强情感表达:环境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背景所带来的情感,比如炎热的夏天、冰冷的冬天等等。
2. 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不仅能反映出人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喜欢热闹的人、喜欢安静的人等等。
3. 增强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能够为故事情节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从而为故事情节增色添彩,增强其可读性。
4. 带来视觉冲击力:环境描写常常会用到形象生动的词语,能
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5. 建立主题意境:环境描写还能通过环境的特点和氛围来建立
主题意境,比如描写萧瑟的秋天可以体现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1 -。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例子

Fatalism is an excuse for the weak who lack willpower.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例子你平日里喜欢看小说吗?知道小说里面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吗?下面是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例子,欢迎阅读!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例如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时有有这样一段描写:“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
吴老太爷向前看。
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这段社会环境描写,借吴老太爷的所见所闻,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与纽约一样,,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吴老太爷却觉得自己被送到了“魔窟”,上海在他看来满街是“怪兽”。
又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口诀

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口诀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如下:
1. 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通过环境描写的方式,作者可以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通过环境的特征和变化,描绘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
2. 表达情感,营造气氛:通过情感共鸣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通过环境描写的方式,营造出某种气氛,增强文章感染力。
3. 传达作者的思想: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作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揭示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弱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4. 连接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运用优美文雅的环境描写,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比如,《冬日囧途》和《下车,跑》就是运用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典范。
5. 提高文章的艺术性和可读性: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作者可以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文字功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6. 展示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可以展示出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环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文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 写的作用是渲染兄弟俩因家庭贫困而不能 同时圆大学梦的凄凉气氛。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预示人物或 事物的命运的主要标志是:下文有与该环境 描写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相契合的内容。 选文见《爱,有时是一种错误》 请指出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的作用。 答:
二、承上启下
环境描写有时既能紧接上文,又能引出 下文中的相关内容。如《最后一课》中“画 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 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一环境描写 既承接上文,又引出小弗郎士去上学的相关 内容。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果符合以下 两条标准,其作用就是承上启下。1.该 环境描写位于两个段落之间;2.上下文 所写的内容都与这一描写密切相关—— 至少要能看出一定的“痕迹”。
又如《荷花淀》中对荷花淀正午风光的那 段描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 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 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 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 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 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 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 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祖母的葵花
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 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②在我的记忆里,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大朵大 朵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总也开不败。 ③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 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子间,灿烂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 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 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似的,在一路的追寻中, 绽放大朵大朵的黄花,黄得很浓艳。 ④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做“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 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 裹住了才罢休。忽一日,花哗啦啦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 插了满头黄花,美得让人心醉。
环境描写的7个作用及例子

环境描写的7个作用及例子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环境描写的七个作用及例子,包括定义背景、营造氛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隐喻象征、反映主题和引起悬念。
1. 定义背景:环境描写可以提供故事发生的背景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贾府的描写,为故事展开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封建家族背景。
2. 营造氛围:环境描写可以营造出故事发生的氛围,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基调和氛围。
例如,在《百年孤独》中,作者通过对马孔多小镇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荒诞和孤独的氛围。
3. 塑造人物: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例如,在《家》中,巴金通过对高家大院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觉新和瑞珏等人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4. 推动情节: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故事情节增添波澜和转折。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对北京城市环境的变化描写,推动了祥子命运的发展和情节的转折。
5. 隐喻象征:环境描写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和象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题。
例如,在《红与黑》中,司汤达通过对巴黎城市环境的描写,隐喻了主人公朱利安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6. 反映主题:环境描写可以反映出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例如,在《浮士德》中,歌德通过对浮士德一生经历的环境描写,反映出了人类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主题。
7. 引起悬念:环境描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悬念和好奇心,使读者更加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柯南·道尔通过对贝克街221号的描写,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悬念,使读者更加想知道福尔摩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提供背景信息、营造氛围和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外,还能够隐喻象征、反映主题和引起悬念等作用。
这些作用共同为作品增色添彩,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环境描写的四个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个作用
1. 环境描写可以营造氛围呀!比如说,在一个黑黢黢的夜晚,那阴森的森林,是不是让你感觉毛骨悚然?这就是环境在营造恐怖氛围呢!
2. 环境描写能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呢!就像那个总是在阳光灿烂的花园里出现的女孩,你是不是觉得她特别开朗呀?
3. 它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哟!想象一下,突然一场暴风雨来临,原本计划好的出行不就被打乱了吗?
4. 环境描写可以暗示故事的背景哦!比如在一个繁华的都市街头,你就能猜到这可能是个现代的故事呀!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真是不小呢!它就像魔法一样,能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所以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呀!。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环境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包括:
1. 背景让读者感受到情绪: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天气、气氛和场景等细节,让读者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对于气氛的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紧张、悲伤或欢乐等不同的情绪。
2. 增强故事的可信度: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想象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感和生活的味道。
3. 衬托人物形象:环境的描绘可以间接地反映和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幽暗的街道可以暗示一个阴郁神秘的人物形象,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可以凸显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物形象。
4. 引导读者关注重要的细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作者可以引导读者关注到故事中的重要细节。
环境细节可能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描写细节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住这些重要细节。
5. 增添故事的色彩:环境描写可以为作品增加一种独特的象征和意义。
作者可以通过环境的描绘来传达更深层的主题和意义,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6. 创造文学美感: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
为作品带来一种文学美感。
通过对自然、人造或虚构环境的细致描写,作者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美和诗意。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增加 事情的真实性。 2. 推动情节发展; 3.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埋下伏笔; 4.渲染故事气氛; 5.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6.深化作品主题; 7. 暗示社会环境 。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一):
•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在小说的开头,一 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 背景。)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二):
•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情节发展与环 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 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 环境描写。)
•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的主 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 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答题格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渲染……气氛; ②烘托……心理; ③交待……时代背景; ④揭示……地域风貌特征; ⑤突出了……主题; ⑥为XXX人物的出场安排典型环境; 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⑧彰显了XXX人物的性格。 (提示:要结合具体环境描写说作用)
•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 ,烘托心情(往往用 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 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 (社会环境描写,能 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 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社 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1、环境种类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特征,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2、描写作用在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
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论情况如何,总是“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小树对我招手,小鸟为我唱歌”,纯粹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下面我们就从几位文学大师的笔下去体会一下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社会背景鲁迅的《孔乙己》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两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对咸亨酒店的介绍,是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个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势力、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心情暗示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绿色大理石桌面”。
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
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衬托活动当代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长是分不开的。
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可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也愈加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揭示性格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开头是警官奥楚蔑洛夫走过的市场:四下一片寂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只用寥寥数笔就真实地再现出沙皇统治的社会的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
这种社会环境正是产生迎合现实、阿谀逢迎的奥楚蔑洛夫性格的土壤,而奥楚蔑洛夫的精神又维护了腐败黑暗的社会制度。
因此,鞭挞奥楚蔑洛夫性格,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
反衬形象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清国留学生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态: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那一群扭捏作态的“清国留学生”与那美丽的樱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啊!对比之余,不能不使读者感到“清国留学生”令人作呕的丑态跃然纸上。
而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作者把少年闰土置于神异的图画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作者用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天人合一,使少年闰土这个形象在这个广阔而又鲜活的世界里活灵活现。
通过以上这些名篇佳作的分析,我们发现,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它与文章的主题以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也要学会在作文中巧妙而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
增加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另外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确定了故事的背景。
渲染气氛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烘托心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反映性格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详细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推动情节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另外如《边城》中写道:“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翠翠渴望爱情而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
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里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深化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
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钱。
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细致作用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描写效果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作“寄情于景”。
自然环境是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社会环境,可以是居室陈设、布局、人物活动场所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
场面则是特定的时间与场合内人物活动的总面貌。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要写好环境。
有人说要画好两幅画,即围绕人物活动的一幅“死尸画”和另一幅“杀人画”。
3、创新四法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
苏洵说过:“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确实,成功的环境描写,不但可以渲染气氛,而且还能让人感受到整个时代、整个环境的生活气息,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情感,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写法可以让文章染上新的色彩。
一、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
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
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会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谓“情哀则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这个道理。
鲁迅小说《故乡》开头写阴晦严寒的深冬气氛、荒凉潇索,没有活气的村景,贴切地衬出了自己的悲凉心情;孙犁《荷花淀》一文,开头将夜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只是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静、安乐的心境。
由于景物描写的恰当运用,于是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那分伤感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