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初中历史的抗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的抗战史知识点总结抗战,指的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广泛民族抗战,也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从1937年7月7日的盘古开天之战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的日本投降,历时近八年。
初中历史教学中,抗战史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抗战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段伟大历史时期,了解中国人民在全面抵抗侵略者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的胜利。
一、抗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抗战爆发的原因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不断侵略和侵略政策的不断升级。
一系列事件,如九一八事变、皖南事变和淞沪抗战等,都为中日战争埋下了伏笔。
而真正爆发抗战的导火索是卢沟桥事变,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随着战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了抗战,成立了八路军和新四军,这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主力军。
同时,中国军队和民众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抵抗,如游击战、地道战和民族统一战线等。
二、抗战中的重大战役和胜利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和胜利。
1. 淞沪会战:这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2. 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中国军队击败了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国抗战的决心和能力。
3. 南京保卫战:南京是当时的中国首都,中国军队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坚定地保卫了南京,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
4. 西北会战: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大战斗,中国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有效地改变了战局。
除了以上战役和胜利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战役和胜利,如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等。
这些战役和胜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军队和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胜利逐渐显现。
三、抗战中的重要人物和组织在抗战期间,有许多杰出的领导人和组织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一次伟大斗争。
作为中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一、抗战爆发背景1931年,日本为了扩张势力,制造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的沈阳。
接着,日军向华北、华中发动进攻,中国政府采取了“和平抗日”政策,但日本并不听从。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中发动进攻,抗战爆发。
二、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抗日战争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底。
第二阶段为相持阶段,1939年至1941年。
第三阶段为反攻阶段,1942年至1945年,中国军队逐渐打垮了日军。
三、抗战胜利的决定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有许多决定性的战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华北决战、华东会战、长沙保卫战、珍宝山战役和彭德怀部的辽沈战役等。
四、中国军队的抗战策略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实行了不同的抗战策略。
初战失利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内战停止,城市抗战,游击战争”的策略。
另外,中国还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团结各族群众,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经历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第一,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第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第三,促进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总之,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爱国和报效祖国。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⑴林则徐--虎门销烟:
①背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中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
②经过: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③评价: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⑵左宗棠--收复新疆:
⒈新疆危机: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2.收复新疆:①背景:面对新疆危机,李鸿章主张加强东南海防,保东丢西,左宗棠主张东西并重,收复新疆。
的
②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881年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③结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⑶邓世昌--黄海大战
是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率全舰官兵英勇抗敌,最后壮烈牺牲。
(换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⑷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共同的精神:大无畏的、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九年级下册抗日战争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卓越的斗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关于九年级下册中九年级的抗日战争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第一,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即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悲剧,也被称为“中国的悲剧,东北沦陷的起点”。
日本军国主义无端侵犯中国东北,侵略了沈阳,开始了对中国全面的侵略战争。
第二,华北抗日战争华北抗日战争是指1941年到194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指导下,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场血与火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决抵抗日军的进攻,展现出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第三,长城抗战长城抗战是中国人民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战斗,以保卫长城线为主要阵地。
战斗期间,中国人民抗日军民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为保卫国家领土做出了巨大牺牲。
第四,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战。
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坚决保卫武汉,最终迫使日军撤退,取得了抗日战争的重要胜利。
第五,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在沪宁地区进行的战斗。
中国军民英勇抵抗,坚决保卫上海和南京地区,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第六,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之一。
中国军民发起了全面进攻,迫使日军处于被动防守局面,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战斗力。
第七,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后方阵地。
在抗日根据地内,中国人民建立了抗日政权和军事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活动。
第八,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是指1941年到1945年,中国军队赴缅甸和印度展开反攻行动,并与英、美等盟国军队一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远征军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九年级下册的抗日战争知识点主要包括九一八事变、华北抗日战争、长城抗战、武汉会战、淞沪会战、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和中国远征军等。
中考历史复习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
中考历史复习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一、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就是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实行的斗争,也就是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1、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如在历次反侵略战争。
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斗争。
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抗争①鸦片战争:林则徐禁烟及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③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④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战士抗击八国联军。
⑥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日。
(佟麟阁、赵登禹等)⑦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⑧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五四运动等⑨反抗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即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一、阶段特征1、含义:中国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3、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4、进程阶段:(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
洋务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核心内容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又促动了文化和军事领域近代化的起步。
在它的诱导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八年级近代史反抗知识点
八年级近代史反抗知识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反抗和革命是无法避免的。
在近代史中,反抗和革命更是层出不穷。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近代史中的反抗知识点。
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爆发,让中国的封建王朝灭亡,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次引人瞩目的学生爱国运动,其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主张科学、民主和新文化。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振奋人心的壮举,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战争中发生的一次革命性事件。
土地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封建剥削阶级的统治,实行土地改革。
在土地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四、台湾光复台湾光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抗事件。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由中华民国代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湾地区被称为“台湾流亡政府”。
1987年,“流亡政府”宣布取消戒严令,为台湾的和平发展开启了大门。
五、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极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的事件。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党内的“走资派”,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达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的。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冲击,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新的变革。
六、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件。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
香港回归的实现,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迎来了新的变革。
七、其他反抗事件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反抗事件,如义和团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
这些反抗事件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反抗和革命是历史的主题之一。
在八年级近代史学习中认真学习这些反抗知识点,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还可以从中汲取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生动体验。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中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中英鸦片战争(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4.左宗棠收复新疆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课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性质:封建统治阶级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3)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4)口号:“自强”、“求富”(5)内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江南制造总局(李)、福州船政局(左);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汉阳铁厂(张)、湖北织布局(张)(6)评价: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动的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主观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技,兴办了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要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戊戌变法(1)领导阶级: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2)时间:1898年(3)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4)目的: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
(5)内容: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办报,开放言论。
八年级上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抗争史知识点
(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2):洪秀全永安封王(……), (3)定都天京:1853年,定为都城后,正式建立了与
清政府南北对峙的局面。
(5):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
(6)西征: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7)
(8)洪仁玕写成: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9)共同剿灭太平军。
(10)1864年,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1)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运动性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2)失败的原因:一是的局限性,二是被(特点)。
(1)口号:。
(评价:反帝爱国的;局限:对清政府抱有幻想,且盲目排外。
)
(2)结果:。
(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年级历史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点归纳一、考点梳理: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二、阶段特征:两条主线:中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探索政治上: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期间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振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经济上: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成为资本主义链条中的商品销售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新文化运动。
)外交上:屈辱外交。
世界上:19世纪英国等欧美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创造出了强大的工业文明,掀起了在亚非拉商品倾销和殖民扩张浪潮,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三、考情分析年份题号考查内容命题趋势201620(1)鸦片战争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社会巨变的开始,由于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问题的纠纷日益增多,使得本专题的内容成为考查的重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同事,应特别注意这一时期世界史上的历史事件,因为每年中考考查这一专题时都放在历史大环境下进行的。
20(1)甲午中日战争2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321(2)《辛丑条约》201221(1)(2)(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四、夯实基础1、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背景:意义:2、鸦片战争时间:原因:结果:《南京条约》:内容影响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启示: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影响:火烧圆明园: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甲午中日战争时间:主要战役: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内容影响割地赔款开商埠设工厂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目的:《辛丑条约》内容影响赔款严禁反帝拆炮台、驻军划使馆界6、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给我们的启示。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之中国人民的抗争(2)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之中国人民的抗争(2)
中国人民的抗争:
五、其他:
1、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2.《琴师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第一部教育法。
3、《申报》: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4.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5、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6.丁俊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电影
初中学习方法。
7、中华民国时期:剪辫子、去除旧俗、改称呼、男子:中山装;女子:旗袍
▲ 五四运动(1919)
1、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变更前后(以1919年6月5日为界)
前期:主力军:青年学生后期:主力军:工人阶级
地点:北京地点:上海
斗争形式:集会、游行斗争形式:罢工、罢市
3.口号:外斗国力,内罚国贼(曹汝林、卢宗宇、张宗祥)
4、初步胜利:
以上仍然是中国人民斗争的回顾提纲。
我想每个学生都能理解。
接下来,还有更全面的历史知识等着你去学习。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劫难中的抗争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劫难中的抗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标志事件:英军炮轰广州
结果: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P8说明1.清政府腐败无能2.落后就要挨打
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1860年青
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侵略斗争的性质。
1862年上海太仓活捉洋枪队副领队,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战役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略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
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
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1881年两国签约,清政府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初中历史中 华民族的抗日战 争知识点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初中历史中的抗日战争:那些不应忘却的记忆》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节,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一段充满血与泪、抗争与牺牲的岁月,每一个知识点都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坚韧与不屈的光芒。
说起抗日战争,就不得不提到九一八事变。
那是1931年9月18日的夜晚,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当时的东北军,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忍痛撤离了东北。
想象一下啊,那宁静的夜晚瞬间被炮火打破,老百姓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
房屋在炮火中倒塌,浓烟滚滚,哭声、喊声连成一片。
而那些日本侵略者,却像恶魔一样肆意践踏我们的家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抢夺百姓的粮食和财物,把年轻力壮的男人抓去当劳工,妇女和儿童则遭受着非人的折磨。
那一幕幕惨状,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成为了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卢沟桥,这座古老的石桥,见证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抵抗。
他们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战士们,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他们知道,身后是祖国的山河,是父老乡亲,他们不能退,也无路可退。
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场战役让我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向上海发动进攻。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战火和硝烟。
士兵们在废墟中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每一间房屋、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了战场。
他们有的端着枪,有的拿着手榴弹,与敌人拼死搏斗。
受伤了,就简单包扎一下继续战斗;弹药没了,就用刺刀和敌人近身肉搏。
老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为战士们送水送饭,运送伤员。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外敌。
还有平型关大捷,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八年级历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历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知识点汇总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
①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②组织形式: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名义进行斗争,满足了穷苦农民对平等和温饱的向往。
③爆发的标志: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④定都天京(南京):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积极作用。
⑤北伐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时期。
⑥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⑦重建领导核心:青年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政治领袖洪仁玕《资政新篇》,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但未能付诸实践。
⑧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的原因:主观: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地主阶级:
①抵抗派: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参见洋务运动)
3、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参见戊戌变法)
4、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参见辛亥革命)。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㈠局部抗战开始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以此为借口,占领沈阳城。
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
东北人民及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时期。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㈢全面抗战开始标志: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㈣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在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犯下滔天罪行。
㈤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⑴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歼敌1万多人。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⑵百团大战: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㈥抗日战争的结束: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⑵八年抗战中国胜利的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历史知识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中考历史
中考历史知识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
抗争_中考历史
1.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
2.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不花一文钱,不出一兵一卒),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战士奋力抵抗壮烈牺牲。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内容: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只有强大国防才能拯救国家,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领先的科技水平才能使国家富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起因:1931年9月18日夜,柳条湖事件。
2.结果: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3.抗战力量(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3)1936年初,东北抗日联军继续抗战。
4.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1)经过: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3.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后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2.结果:7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失陷。
3.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军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历史单元知识梳理】大单元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国际禁毒日6月26日)1、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3—26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烟。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鸦片战争(1)起因: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
(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1842年8月直逼南京城下。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4)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A. 割地:割让香港岛(不是香港,今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给英国;B. 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C. 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D.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魏源与《海国图志》(1)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 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2)起因:英不满足获得的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3)过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第一次攻占北京)(4)结果:火烧圆园明。
2、沙俄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西北、东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抗日时期知识点总结初中
抗日时期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抗日战争的起因1.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甲午战争后,日本逐渐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先后侵占了朝鲜、台湾、辽东半岛等地;八国联军侵略时,日本也占有了辽东半岛。
2.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虎视眈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3.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平的卢沟桥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成为抗日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4. 中国政府的抗日宣言:中国国民党发表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抗战宣言,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抵御日本侵略。
二、抗日战争的过程1. 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开始准备对日本的抵抗,但由于内战因素,未能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先后失去了济南和上海。
2. 淞沪会战: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仍被迫撤出上海。
3. 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中国军队在南京进行了艰苦的防御,但最终城市还是被日军攻占,这场战役也是日本侵略过程中最惨烈的一次。
4. 八路军、新四军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采取游击战术,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打击。
5.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虽然存在着矛盾,但在抗日问题上达成了合作。
蒋介石和蒋中正等国民党领导人,与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领导人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6. 重庆: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政府迁至重庆,成为了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重庆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堡垒。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 淞沪会战失败后,国共两党达成了长沙会战协定,宣布停止内战,全力抗日。
2.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军民奋起抗击日寇,进行了崭新的斗争。
中国军民以坚毅的意志,艰苦的奋斗,不畏牺牲,为实现抗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中国军队在长城线、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发动反击,歼灭了大量日军,也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精锐。
中华民族的抗争和探索知识梳理
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1840-1949)一、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①背景: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②特点: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宣传)③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镇压下(曾国藩的和李鸿章的,洋枪队)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背景: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侵略的深入和的出现,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②旗帜:;③局限:④结果:二、朝廷自救1.洋务运动(19世纪 -90年代)①洋务派代表人物:②筹办洋务运动的最高机构:;③口号:④主要内容:A.军事工业(最早:创办的;最大:创办的)B.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C. (北洋、南洋、福建水师)D.培养新式人才(奕 在北京创办,李鸿章在创办;幼童赴美留学)⑤影响:促进了的传播和的变革,也推动了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入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道路。
⑥局限:洋务派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不可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2.清末新政(1901-1911)①背景:经历的震荡和的打击,清政府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
②开始:1901年,慈禧颁布“预约变法”上谕。
③新政举措(1901-1905):、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评价:有利于发展,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④预备仿行宪政(1906.9):成立“编制馆”,改革官制⑤“皇族内阁”出台(1911.5):清政府立宪,集权,大失民心。
⑥影响:部分新政举措在改变社会风气,推动国家进程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皇族内阁”遭到多数舆论的否定,意味着清政府已失民心,错过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资产阶级革命派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时代的主流。
三、资产阶级1.维新变法(1895-1898)①背景:②拉开序幕:③维新思想的传播:梁启超为主笔的《》以“变法图存”为宗旨,鼓吹维新。
严复编译《天演论》,首次将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八年级历史人民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人民战争知识点在八年级历史学习中,人民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文将介绍人民战争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人民战争的定义人民战争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武装斗争形式,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总结出的一种斗争方法。
人民战争的特点是由农村发动,广泛动员、灵活机动、长期持久、群众性的武装斗争。
这种形式的战争适应了当时中国国情,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二、人民战争的发展历程人民战争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游击战争阶段(1927年-1937年)这个阶段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在农村,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政策,每隔两年换届。
游击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军阀割据下的武装斗争。
2、运动战阶段(1937年-1945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革命根据地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八路军和新四军还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展开了远征战争。
3、阵地战阶段(1945年-1949年)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统一战线和土地改革等政策,筑起新的革命后方,形成了强大的人民军队,迎来了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宣告。
三、人民战争的特点1、农村根据地:人民战争的根据地主要在农村地区,因为农村人民比较容易被动员起来。
2、广泛动员:在人民战争中,共产党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形成了军民合作的局面。
3、灵活机动:人民战争撤退迅速,转移快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改变军事行动的方向。
4、长期持久:人民战争的战争周期长,需要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牺牲。
四、人民战争的意义人民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阶段,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奠定了基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今天的发展。
总之,八年级历史学习中的人民战争是我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军事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了解其发展历程、特点和意义,从中汲取革命精神,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⑴林则徐--虎门销烟:
①背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中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
②经过: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③评价: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⑵左宗棠--收复新疆:
⒈新疆危机: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2.收复新疆:①背景:面对新疆危机,李鸿章主张加强东南海防,保东丢西,左宗棠主张东西并重,收复新疆。
的
②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采用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881年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③结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⑶邓世昌--黄海大战
是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率全舰官兵英勇抗敌,最后壮烈牺牲。
(换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⑷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共同的精神:大无畏的、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