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全息:无所不在的太极式螺旋运动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是一类由很多研究者提出的独特理论,它是在研究宇宙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ISS既可以被视为一个相对对称的物体,也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次,处在每个区域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宇宙力学过程,最后,宇宙各个部分也可以视为宇宙的元素而存在。
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宇宙存在的起源和发展,即从宇宙最初的简单原子到现在束缚着宇宙的各种力量及粒子等复杂结构均可从该理论进行解释。
在宇宙研究中,它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的演化过程,尤其是宇宙的速度和变形。
例如,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宇宙中的星系间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宇宙中大小不断变化,以及宇宙中大小质量之间的关系等。
全息宇宙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物体类型的形成以及宇宙物体行为的变化。
它认为,宇宙中的星系、星云以及其它物体,均是由宇宙的扭曲形成的,它们都是具有独立性的地球以外的空间物体,所以它们也可以被视为宇宙的不同部分。
此外,该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的膨胀,以及由宇宙的膨胀而产生的巨大热能,它也可以解释星系聚集的原因,以及它们维持静态运行状态的能量来源。
因此,全息宇宙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力的宇宙解释方式,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物体的形成和宇宙动力学运动,而且它也可以用来解释宇宙行为和结构的演进变化。
全息宇宙:世间万物或许都是假象
全息宇宙:世间万物或许都是假象宇宙不过是我们的幻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世界,非世界,名世界。
也许世间万物全都是假象,是从超越时间和空间之外,投射到我们世界的假象。
大约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了宇宙。
宇宙最初是一个很小的物体,很快就进入一个高速的膨胀期,扩张成现今的宇宙,并且会无限膨胀下去。
超弦”理论认为:存在于10维空间中的弦才是宇宙的本质。
弦运动起来便是宇宙的膨胀、地球的自转、太阳的发光发热……膜理论认为:宇宙只是一个被吹起来的肥皂泡,所有的星系都在泡的膜上,并且互相远去。
全息论认为宇宙不过是我们的幻觉!1982年,在巴黎大学的实验室里,科学家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把基本粒子,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射,它们在运动的时候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同伴的运动方式。
这体现在当一方受到干扰而改变运动方向时,其同伴也会同时改变方向。
它们之间的通讯联系几乎不需要时间间隔。
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速度能够超过光速,被我们认为“无生命”的电子竟然也会在距离如此遥远时互通声气,一起运作,这实在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幻觉。
很多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法解释这个现象。
戴维·玻姆说:此发现意味着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但其实它只是一个幻象,是一张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
全息照的“像”不是物体的“形象”,而是物体的光波。
即使物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只要照亮这个相片,就能使原始物体“再现”。
和普通照相术不同,全息相片贮备着大量的信息,可以一一显现,所以有“一张全息相片的价值等于一千张普通相片”之说。
影像的立体感不是全息唯一的特殊之处,更神奇的是,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相片的完整影像。
如果我们把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分割成两半,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
如果我们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相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
最原始的天文图其实就是中国的太极图,关于太极图你了解多少?
最原始的天文图其实就是中国的太极图,关于太极图你了解多少?太极图虽画的是平面图,而实质是古人立竿测日影的产物,由此而所得的太阳视运动立体投影图,是空间与时间构成的一幅图。
据立竿测日影说,将太极图复原为立体投影图,可对太极图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一定程度上可填补古人(原始氏族时代)画太极图所依的科学证据,这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至关重要。
古人直观注意到,冷热往复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从太阳在地上的投影规律,来研究探索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对生物的影响关系。
立杆测日影得太极图示意图假设:古人制造了原始的立竿测日影仪——晷仪。
晷仪中心及圆周各有圆孔,以备立杆(圭表)用。
在盘中心立有定表,圆周则立一游表,逐日流动(内蒙出土的秦汉石刻晷仪就是一个圆形的圆周上由许多圆孔构成的大圆晷仪)。
定表和游表直线在南北方向上。
每日午时测影,日影皆投向表的北方。
圆盘半径依冬至日所测日影长度为准。
夏至太阳由北回归线往南移时用游表测日影,并在日影尽头作记,这时游表在定表南边,圆盘按逆时针方向,日转一孔,直到冬至日太阳南移到南回归线为止。
日影逐日增长,到冬至最长,由游表点达定表点。
这样就在圆盘上留下了太阳秋冬二季的运动投影图。
秋冬二季太阳运动投影图然后将圆盘和游表转1800,将游表转到定表的北边。
太阳由南边回归线往北移动,这时用盘中心的定表测影,圆盘仍按逆时针旋转,日转一孔,直到夏至太阳北移到北回归线为止。
日影逐日缩短,到夏至则无影。
这样就在圆盘上留下了太阳春夏二季的视运动投影图。
将四季投影图合起来看,就是幅完美的实测太极图春夏二季太阳运动投影图现将《周髀算经》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所测日影数列于下(损益率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夏至:晷长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冬至: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易经太极、阴阳、八卦
易经太极、阴阳、八卦易经太极、阴阳、八卦《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
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基因。
它不生不死,无始无终,大到无限,小到无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的形成原始于太虚、无极、太极三个步骤。
太者,极大无边也,虚者,空虚无物也。
极大极虚、无天无地、黑白不分的太极,是阴阳浑沦未分之元气,是一个无穷大的浑浊之气,具有至尊性。
随着气的流行变动,逐渐分化为清浊二气,轻清之气(为阳)上浮谓之天,重浊之气(为阴)下沉谓之地,是为太极生两仪。
图中用一条阴鱼(黑色)和一条阳鱼(白色)来表示阴阳的变化,阴阳鱼代表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的变化中周而复始,这便是事物的普遍规律。
图中两个黑白点的鱼眼代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太极生阴阳,阴阳构成太极,两者相互包含,互为体用。
太极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对天地万物大到宇宙宏观小到基因微观最精辟的概括,它是八卦的主导理论,是易学阐述和表达的对象。
有现代易学家根据太极图原理,提出“宇宙全息统一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包含着系统,各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宇宙之间,在时空上都存在着泛对称性,在这些泛对称关系中,凡是对应部位,都比非对应部位在物质组成、重演程度、感应程度、对应程度等特性上,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同时还认为,在潜信息上,子系统包含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
在显信息上,子系统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这个理论是完全符合目前人类所认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客观存在的。
诚然,人类对太极的认知还没有完结,它还蕴含哪些奥秘,将有待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逐步予以解密。
阴阳:阴阳本指日光向背的两种状态,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我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对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认为宇宙万物皆分阴阳,皆由阴阳组成,万物的始生、成长、鼎盛、衰亡皆因阴消阳长,阴长阳消所致。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被认为是新兴的科学理论,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协调和统一。
它通过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宇宙而获得了许多关注,也因此受到许多抨击。
本文将介绍全息宇宙理论,包括它的科学基础和它可以提供的洞见以及它的影响。
全息宇宙的思想来自20世纪末物理学家伊戈尔谢米洛夫(Eugene Wigner)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物质-能量的不断变化的类似“全息幻像”的模式。
他的理论被人们当做一种在宇宙之中存在的一种“全息”能量网络,在宇宙的所有地方都存在着物质-能量的模式,它们也可以促进宇宙之中物质-能量的重新分配。
这种重新分配会推动宇宙的变化,从而带来新的物质和能量构造。
全息宇宙理论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宇宙是一个全息光明的宇宙,它有自己的完整性,在这个宇宙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被消除,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相互关系。
这种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作方式,从而更好地解释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全息宇宙理论的最大影响在于,它使我们对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这也将影响到我们对宇宙中各种现象的认识。
此外,这种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发展轨迹,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研究宇宙中的一些现象来做出准确的预测。
总而言之,全息宇宙理论是一种有用的理论,它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理解宇宙的运行机制,影响着我们对宇宙中各种现象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宇宙发展的轨迹。
如今,全息宇宙理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有用的科学理论。
宇宙全息自律
宇宙全息自律万物皆有自律的宇宙律法,从自然界的微小而令人着迷,到宇宙的最大而神奇。
宇宙全息自律(Cosmic Holorin Autonomy)是一种宇宙层面的智慧自律,它不仅涵盖了宇宙自我调节的整体观念,也聚焦于宇宙持续发展的智慧机制。
《宇宙全息自律》认为,宇宙全息自律不只是自然界的宇宙规律的物质表达,更是一种宇宙智慧的高级技术,是宇宙运行的智慧机制。
宇宙全息自律是一种以宇宙律法为基础的自律手段,它的实践以一种称为“跃动”的过程完成,与古老的仪式和宗教意识形态有着相似的性质。
它依靠宇宙内部存在的这种智慧和能量来支撑它的活动。
跃动被视为一种力量交流过程,它将宇宙内全息能量、信息和智慧,以自律的方式在宇宙的每个层面和形态中交互运行。
具体而言,宇宙全息自律的自律手段包括了仪式、舞蹈、歌颂、心灵之旅和音乐等多种形式,它催化宇宙各层面上的能量、信息和智慧,维持宇宙的平衡、规律性和发展活动。
宇宙全息自律认为,宇宙本身管理自身的运作,赋予它本质上的智慧,帮助它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宇宙全息自律会激发宇宙中不同层面的能量,让宇宙能够根据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规则下变化,以及不断完善自身的功能和结构。
它还可以助力宇宙最佳的发展,帮助它拥有终极的智慧。
宇宙全息自律不仅能帮助宇宙更加秩序井然,也赋予宇宙改变和发展的智慧和动力。
它可以帮助宇宙进入一种更高的分类层次,比如宇宙的能量、物质、灵性和智慧层次。
它也可以帮助宇宙进一步实现一种自我行为的智慧,而这种自我行为的智慧,将有助于宇宙更加智能地进行调节。
另外,它还可以推动宇宙的变革,改变宇宙的运行状态,提高宇宙的完整度和和谐度,为宇宙注入活力和智慧,让宇宙整体发展更加全面和完美。
宇宙全息自律是一种很深刻的宇宙理念,它涉及到宇宙规律、自我调节和发展变革的抽象概念,这些理念有助于宇宙更多地发掘自身潜力,调节自身状态,实现更高层次的宇宙规律。
它以一种宏观的宇宙智慧视角让我们切实地认识到,宇宙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拥有自身的智慧,它可以通过宇宙全息自律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它的智慧和力量,在宇宙中自我运作,不断自我完善,走向更高的境界。
全息律名词解释
全息律名词解释
全息律是一种被认为是有效的物理定律,它把宇宙中所有物质体看作
是一个“超组织体”,所有物质体都存在于它的物理外壳之内,彼此
相互作用并靠近彼此,以使整个宇宙保持动态平衡,有以下几个重要
方面。
首先,它解释了宇宙的本质。
全息律提出了一种理论:一切事物,无
论是物质还是能量,都是由宇宙的一层超组织量子海洋中的“波-粒子”组成的,而这些波-粒子是一系列复杂的和受限的结构,具有自发性、
灵活性和可变性,诸多特点,而这种复杂的超组织结构也被称为全息。
其次,它解释了宇宙的生命圈。
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连续的生
命圈,而全息律表明,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都来源于同一层原始能量,
一旦它开始运作,它就会通过不断的传播,形成一个耦合的系统,这
种耦合的系统对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宇宙
的生命圈能够成为神秘而强大的活动力量,这也是全息律所能解释的。
第三,它解释了宇宙的运动。
全息律表明,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体都以
其自身的特性遵循着一套完整的物理规律,而随着这些物理规律的运
行和变化,宇宙就会发生运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后,它解释了宇宙的进化。
宇宙中所有的物质体和能量都会因运动
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旦开始各自进行进化,它们就能达到更
高的境界,它们也能受到宇宙的各种能量的影响,这些能量的组合形
成了一种有机的活动能量,而全息律则能够解释这种能量的变化以及
宇宙中所有物质体的进化过程。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全息律是一种有效的物理定律,它能够解释宇宙中物质体和能量的运动、变化以及宇宙的进化过程,为宇宙中的物质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指导。
宇宙螺旋功
宇宙螺旋功宇宙螺旋功在茫茫的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气场,这种气场呈左旋(逆时针方向)或右旋(顺时针方向)的螺旋状轨迹不断地运动着。
这就是宇宙螺旋气场。
宇宙螺旋气场是宇宙遵循自身运动法则的产物。
宇宙螺旋气场能沟通宇宙万物的信息,产生宇宙螺旋气场效应,促进宇宙万物的生长繁衍。
大自然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
大自然遵循自身运动法则,不断地进行螺旋运动,从而产生螺旋气场以及螺旋气场效应。
人体小宇宙只要自觉地遵循自身运动法则,构建人体螺旋气场,不断地吸取宇宙能量,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也必然能产生螺旋气场效应,以达到促进人体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年益寿的目的。
宇宙螺旋功就是人体自觉地构建螺旋气场,在螺旋气场中修炼,产生螺旋气场效应,以达到战胜衰老,祛病健身,增智生慧,快快乐乐地生活和工作一辈子的一种自我修炼功法。
修炼优异者,尚能开发人体潜能。
宇宙螺旋功分初、中、高三种。
初学者应先练初级功,有一定基础后,再练中级功。
中级功练到一定程度后,方可学练高级功。
如已具有较好气功造诣者,亦可直接修炼高级功。
总的练功原则为:基础稳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初级功初级功主要通过上肢(指掌臂)的旋转运动,构建螺旋气场,孕育螺旋气场效应,不断促进全身气血旺盛,经络通畅,脏腑功能增强,祛病健身。
(一)站桩式一、第一步:调整姿式,获得气感心平气和,全身松静自然,双脚分开,平行,与肩同宽,两脚趾轻抓地,两膝微屈,虚腋,两小臂慢慢提起,两肘略向外展,两掌心和十指微屈成弧形并相对,置于下丹田前。
两掌心联线中点距下丹田约10公分。
收腹松腰,头正颈直,两眼平视或微闭,舌抵上腭,脸带微笑,身体微向前倾,两脚重心落在两脚掌上。
这时要慢慢体会两掌心及十指有无气感(凉、热、麻、胀、沉等),如有,说明已得气。
气感较强后,即可练第二步动作。
二、第二步:构建螺旋气场(1)纵向螺旋气场:分顺时针纵向螺旋气场和逆时针纵向螺旋气场两种。
顺时针纵向螺旋气场的操作方法:两掌心和十指同时向下向后向上向前,再向下向后向上向前,反复作螺旋状旋转运动。
宇宙全息论
宇宙全息论:
此概念由当代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David Joseph Bohm)在《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一书中提及,由诺贝尔得主、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G·霍夫特于1993年正式提出,并得到了雷纳德·萨斯金的进一步阐述。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
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维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
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时下,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
换句话说,Pribram相信,头脑本身就是一个全像摄影相片。
Pribram的理论也解释了人类头脑如何能在那么小的空间
中储藏那么多的记忆。
曾经有人估计人类头脑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记忆约一百亿位元(bits)的资料。
相似的,除了其他功能之外,全像摄影也具有惊人的资料储存容量——只要改变两道雷射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许多不同的影像。
有人示范过,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块底片上可以储存一百亿位元的资料(大约是五套大英百科全书)。
全息宇宙理论及其解释力
全息宇宙理论及其解释力全息宇宙理论是一种关于宇宙本质的理论模型,被广泛认为是科学界的重要突破之一。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描述宇宙的方式,试图解释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起源和运行规律。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全息性”,即宇宙中的所有信息都以某种方式以全息的形式存在。
在全息宇宙理论中,宇宙被认为是一个多维度的全息图,类似于一张三维的幻灯片,每一部分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
换句话说,宇宙中的每一个粒子、每一段空间、每一个事件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全貌。
这种全息性质使得宇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相似性,即宇宙的微观和宏观层面存在一种统一性。
全息宇宙理论的提出者之一是著名物理学家斯特朗德。
他认为宇宙的全息属性可以解释一系列现象,如黑洞信息悖论、宇宙空间中的奇异性、量子纠缠等。
全息宇宙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途径,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宇宙及其内部的奥秘。
全息宇宙理论的解释力在于它能够解决一些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
首先,全息宇宙理论为黑洞信息悖论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传统观点认为黑洞会使信息完全消失,而全息宇宙理论认为黑洞吞噬的信息并未消失,而是以某种方式嵌入了黑洞的边界,同时与宇宙中其他物质形成纠缠状态,保证了信息的保存性。
其次,全息宇宙理论能够解释宇宙空间中的奇异性。
事实上,我们对宇宙的观察发现,宇宙的空间并不是平滑连续的,而是存在着一些奇异点,即奇点。
全息宇宙理论认为宇宙的奇点是全息影像的表现,与黑洞边界的全息图相似。
这种解释方式消除了传统物理学中对奇点的疑惑,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奇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全息宇宙理论还涉及到量子纠缠的解释。
据量子力学的原理,两个或更多的粒子之间可以通过量子纠缠而形成非常细微的联系。
然而,传统的物理学无法解释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全息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中的量子纠缠是因为宇宙在某种程度上是全息性的,所有粒子之间的纠缠可以通过全息图的相互影响来解释。
综上所述,全息宇宙理论是一种关于宇宙构造的新思想,试图解释宇宙的全貌和内部机制。
数学家证明全息宇宙理论
数学家证明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是指一种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由一个复杂的、
十分完整的全息像(全息图或又称全息场)来描述和解释的宇宙观。
这一
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弗雷德·伽玛德斯所发起。
他的观点是:宇宙的物质和力学现象可以用激光束从形成的某种全息图中显示出来,即所有现象都可以由一个全息形式来描述,整个宇宙可以被缩减到一个单
一的、完整的个体,并且可被用来解释其中所有现象。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古典力学接受了提出的全息宇宙理论,但同时也导致这一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反对。
主要原因是:在全息宇宙理论中所提出
的全息图,与古典力学提出的基本原理相互矛盾,即在古典力学中,自由
粒子是没有起始和终止时间的,但是在全息宇宙理论中,全息图却要求自
由粒子有起始和终止时间。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数学家斯坦因索克(Stanley Sukkert)提出了一
种改良版的全息宇宙理论,即“动态全息宇宙理论”。
他的思想是:在这
种放大的宇宙中,全息图的存在是暂时的而非永久的,即全息图不再是一
个完整的、静止的图形,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系统,可以提供粒子有
起始和终止时间的形态的表达。
他的这一理论给支持全息宇宙理论的学者
带来了一种令人诧异的见解,他们发现大卫·布洛克的“恒定宇宙学说”也可以用这种完整的全息像来描述宇宙中存在的所有现象。
因此,斯坦因索克的“动态全息宇宙理论”通过显示出宇宙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用一种完整的“全息像”来描述,该理论得到了数学和物理学界的认可。
宇宙全息自律
宇宙全息自律宇宙全息自律是一种宇宙真理,它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自我维持、调节与调节的系统。
它也被称为“自我组织系统”,它将系统中的复杂动态结构封装成一个整体,以此来揭示宇宙的规律性。
这种宇宙真理的理论延伸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等。
它的基本原则是自律的普遍作用,将分散的事物归类到统一的模式中,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显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宇宙全息自律运动是一种完美的宇宙真理,它拥有极强的全息力量,它能够将宇宙中的所有力量与物质整合在一起,比如物质、能量、精神、思想等。
宇宙全息自律的基本原则是“与宇宙的相互调节”,它的核心就是宇宙的普遍自律作用。
它认为,无论是人类,还是宇宙本身,它们都是自律的,受到宇宙全息自律力量的控制,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宇宙的大整体。
宇宙全息自律力量就是宇宙本身最伟大的能量,它可以调节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保护它们免受外界的侵害。
宇宙全息自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宇宙本身,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性,并促进人们的自我发展。
它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释宇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立体地看待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通过对宇宙全息自律的正确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宇宙的规律,把握人类的本性,以此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宇宙全息自律是一种崭新的宇宙真理,它将宇宙中的所有力量,物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认为,人类存在着宇宙自律的普遍作用,受到宇宙全息自律力量的影响,而本身也会改变宇宙,与宇宙相互作用。
这种宇宙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并且能够促进人类的自我发展。
它将宇宙的规律性封装成一个整体,让我们有机会去更加深入地探索宇宙的奥妙,用实践以及真理去实现它,真正地让人类与宇宙和谐共处。
- 1 -。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写的一部只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不仅包容了人类社会当中的善恶观、人生观、处事观及养生之道、治国之道,而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和宇宙的起源及流变。
一、宇宙的起源及发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宇宙是在150亿年至200亿年前的某一时刻,由一个体积极小、质量极密、温度极高的“初始奇点”爆炸形成。
而由于大爆炸造成的不断膨胀,又使我们的宇宙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但温度也越来越低。
由于温度的不断下降,从而使大量的热气凝聚成了星云、星系等天体,所以说我们的宇宙是由“无中生有”,而又从一个“初始奇点”的大爆炸中逐渐生出了由无数个天体组成的宇宙。
那么,今天的宇宙是否还在不断地变化呢?1916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又将广义相对论运用于宇宙天体学。
他认为宇宙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它要么是在继续膨胀,要么应该是在收缩。
1927年,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在红移,而且红移量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这意味着所有的星系都在离地球而远去,由此证明宇宙确实还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
1940年,天文学家伽莫夫又提出:如宇宙在大爆炸的膨胀中温度会不断下降,那么就应该在宇宙中普遍存在有温度约为5k的背景辐射。
到了1965年,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在宇宙各处存在有温度为2.7k的微波背景辐射,从而科学地证明了宇宙确实是在“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中诞生。
而这一发现又经费里德曼和史蒂芬·霍金等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充实,形成了今天更加完善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学说。
然而早在2500年前,中国的老子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就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真经注》又曰:“凡有皆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河图 宇宙构成的密码
河图宇宙构成的密码
在宇宙中,恒久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存在,阴阳相错的周而复始却亘古如一。
在宇宙外,由无极之道化生出太极,太极拥有中和的至阴和至阳双炁,炁含脉眼。
在宇宙内,太极阴阳双炁的螺旋运动有两种方式(两仪),负阳抱阴时为虚空,负阴抱阳时为实体,
太极的两仪,处于无限阶层的双炁螺旋运动之中,实体内存在双炁螺旋,虚空中同样存在双炁螺旋。
炎黄老祖千辛万苦传承至今的宇宙天河之图,揭示了宇宙螺旋运动的基本规律,象数密码见下图
此图按五行并联时,可出万物大衍之象数,与实体万物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规律”相配;
此图按单行串联时,就是经络小衍之象数。
与虚空经络的易络经爆素“单行五律”相配。
【右旋升阶律】阴八阳九,数增则长,数足则升;
【左旋降阶律】阴二阳一,数减则衰,数尽则降。
这就是河图内蕴含的螺旋阶定律,也是这个宇宙,太极阴阳双炁螺旋运动遵循的密码。
单个河图阶层(对应八卦的三爻),就是构成我们宇宙的最小积木块(卍和卐),
受过现代科学洗脑的人,必须注意:这只是一个象数信息包,绝非什么实体态的若若粒子。
同阶河图在阴炁环闭时,成为金木水火土五类实体物质,其共性为:最小象数为2,最大象数为8
同阶河图在阳炁环闭时,化为易络经爆素单行五律虚空,其共性为:最小象数为1,最大象数为9
现代科学虽假设了原子核与电子等概念,但无法解释为什么电子层的饱和数是8,
我们有了河图的螺旋阶定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实体物质就到8为止,虚空经络则足9为满。
人们苦苦寻觅的实体界统一粒子,炎黄老祖早就告诉我们了,就是负阴抱阳之炁在不同阶层的象数,
还告诉我们,除了肉眼可以感知的实体之外,虚空也是由双炁螺旋运功构成,也就是阳炁环闭的河图。
宇宙全息理论
宇宙全息理论:全息宇宙理论就是用全息理论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运动规律和宇宙万物产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
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
为了便于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
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
如果其中一条鱼的状态改变了,另一条鱼的状态也立即随之改变。
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两个同谋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
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
”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
DavidBohm不仅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量子跃迁与EPR关联等量子力学现象,而且用它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意识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难题。
光学本身的更新发展:阿道尔夫·罗曼教授发明了使用计算机制作全息图,为光学信息处理找到了一种制作各种滤波器的方法,使光学信息处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此种全息图又可应用于非球面等面型的透镜检测,他的计算全息理论也是当今光学一新领域——“二元光学”的基础。
论螺旋运动规律
论螺旋运动规律孙凯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提出的科学之谜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李政道文录》、《对称与不对称》等著作中提到玉璧、玉琮、璇机和正极的问题。
他说“我想尝试地给出一种个人的新推测:也许璧和琮是某种更古老的天文仪器的艺术表现。
”并提出“璇玑是商代和商以前时期工艺品中的又一个谜,它很可能是新石器时期使用的一种真实仪器的艺术表现。
”他把它叫做“璇玑仪”。
他认为它们组合而成的仪器应是一种古代用来测量天空中固定点正极的仪器。
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天文史家们无所适从。
有人称其为千古之谜。
我认为李政道先生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
这个千古之谜至今还没有解开。
而解开这个千古科学之谜将会带来科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来探讨一下。
玉璧、玉琮、璇玑、天罡玉璧、玉琮是新石器时代玉器,商周时代礼器。
《周礼》讲的“六器”是指璧、琮、圭、璋、璜、琥,前四者又称“四器”。
《周礼?春官伯第三》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璧代表天,玉琮代表地,天圆地方。
“天地合而万物生”,古人对天地十分崇拜,玉璧、玉琮、天坛、地坛就是专门祭天地的。
但我们要注意,其含义不仅此,它们也象征阴阳、男女等等。
阴阳合而生万物,男女合而生儿育女,这是古人的阴阳崇拜、生殖崇拜、生命力崇拜,也是阴阳太极图涵义的一种表述。
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在男性生殖器部位有用玉琮制成的罩子。
《周礼》说“疏璧、琮以敛尸。
”郑玄注“璧在背,琮在腹”,说法相合。
玉器又有健身避邪功能,古人既作礼器,随葬品,又作礼仪珍宝馈赠、佩饰。
《周礼?大宗伯》有“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记载,谷璧上带有成排密集的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旋涡状,示其为谷芽;蒲璧上有六角形格子纹,像核糖的光学六角形结构。
春秋战国时视为珍宝。
乳丁为什么是旋涡状呢?这又与璇玑有关。
璇玑亦作璿玑,是一种美玉。
阴阳螺旋定律——太极第二定律
阴阳螺旋定律——太极第二定律一、无处不螺旋螺旋,是宇宙万物组合、运行、演化普遍存在的定势规律,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炁态虚体宇宙到粒态实体宇宙,无限层次的物态无处不螺旋。
看似简单而不容易透彻理解的太极图用数学的几何的语言表达了这一切。
全部万物都是螺旋的,说明化生并滋养它们的万物之母“炁母”肯定有这种属性,不然这无尽宇宙万物的螺旋规律从哪里来?有其母必有其子,反过来说也同样。
炁母化生万物且包容滋养万物,“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尽皆在炁母的怀抱中遨游演化,哪个也跑不出“天外”去。
宇宙间不存在绝对闭合的圆圈,因为一切物态都在无休止的运动中。
你在纸上划一个圆以为是闭合了,实则非也,设身处地想一下,笔端运行时留在空间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地球在自转,当笔端在纸上回到起点时,实际的时空点已走离起始的时空点很远了。
一个简单的划圆运行,从多维宇宙坐标上可揭示许多问题:一点不动是无维,一动成线是一维,一圈成面是二维;在划圆的过程中向前运行,那么这个圆在空中就不是闭合圆而是螺旋型;再考虑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绕银核旋转,银河系也在某种螺旋轨迹上运行……可想而知,笔端的螺旋运行轨迹是何等复杂。
任何物态运动都是无休止的极复杂的开放的复合螺旋运动,闭合是相对的,开放是绝对的。
圆圈儿必须以纸或墙之类的二维物面为相对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就闭合不上了。
一个生物体不是闭合的吗?非也,它无时无刻不在和宇宙交换物质和能量。
各种生物体都是通过人天相通的三条隧道进行新陈代谢的,无数的微粒子和看不见的炁流在螺旋运动中入体出体,繁忙不停。
微粒子到动物体内走一遭只不过是它在宇宙大螺旋坐标系中整个螺旋运动轨迹的一个小段儿,体内全部微粒物质没有永恒存在的,都是入体后按螺旋规律轨迹走完行程后就出体归还宇宙了。
多维宇宙无尽万物不分大小每一物都是有极小螺旋体,有限而开放的系统,有始有终;整体宇宙无极炁母则是无极大螺旋体,无限而封闭的系统,无始无终。
宇宙螺旋气场的全息性(节选)
宇宙螺旋气场的全息性(节选)曾几何时,全息之谜令人困惑不解:为什么植物的叶子、果实往往像其树冠?为什么一个胡萝卜细胞可培养成一棵完整的植株?遗传学解开了这个谜,原来藏在细胞核里的遗传密码DNA具有“复制基因”。
而DNA恰恰是一反一正的双螺旋形,它,就是宇宙螺旋场的缩影和不可泄露的“天机”。
或者说,全息的背后是由宇宙螺旋场在操纵。
宇宙螺旋场效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性,那就是阴阳性。
宇宙万物的左右、正副、雌雄、男女、左旋、右旋等,都将从阴阳性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如果说宇宙螺旋场的全息性擅长揭示万物的“长相”,那么,宇宙螺旋场效应的阴阳性则专门破译万物的“性别”。
宇宙螺旋场效应的阴阳性,不仅体现在天体运行的左旋、右旋,而且隐藏在细胞核内遗传密码DNA的双螺旋,甚至令人惊讶地影响到了东方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现象,即道家的符咒中频频出现的左螺旋、右螺旋、S及8字笔迹;还渗透到以“螺旋劲”为特点的目前引起世界关注的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之中。
还隐藏在密而不传的中医针灸推拿的补泄手法之中。
宇宙螺旋场效应的阴阳性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具有十分诱人的远大前景。
①、太阳系之心与人心息息相通为了使大家增强宇宙螺旋气场全息性的感性认识,我们不妨举个太阳系的例子。
世界各国相继发现了一个奇妙的规律。
太阳活动峰值年平均周期为11年。
1986年9月进入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1989年上半年为高峰期。
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太阳黑子相对数增高,并出现太阳耀斑等现象,而太阳耀斑产生短波辐射(短波是微波的“邻居”,属于古代所谓的气的范畴。
)能使高能粒子注入地球近空,大气导电率增加、电场下降,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导致气候异常,还可能导致全球性流行病等。
那么,为什么这期间心脏病增多呢?国外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而用我们中国的河洛和八卦工具,能轻而易举地解开这个谜。
由于宇宙气旋全息律的支配和同气相求的原理,人的五脏六腑和八个方位相对应,而八个方位又分别具有金、水、木、火、土的不同性质。
太极妙理|宇宙中有一股力量,亦即“太极圈”
太极妙理|宇宙中有一股力量,亦即“太极圈”“太极”这个词汇,根据现有的典籍,是来自《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我们来看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句话。
这个“易”字,篆文的写法,是日与月之合。
日月之示为何?曰:日起月落,变易不息,周行不止,生养万有。
故易之为字,表义即此。
故先师玄一有谓:“易,流也。
”流行不止,天地之道见也。
易有生变,故有道之如太极,太极易生,则成两仪,阴阳之道现,亦易道之见,故乃曰易。
易,殆由流变而知。
日月为明,东西相对。
日月为易,上下组合。
东西相对表后天的火水之象,即日月;上下组合表先天的乾坤之象,即天地。
天地曰易,因日月居易,万有居易,周流不息,生变不已故。
“易有太极”,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天地之先,曾先有一个太极混一境态;“是生两仪”,两仪由是而生,它是从太极生出来的。
两仪即是阴阳,亦即天地。
而太极则是我们这个天地没有出现之前的,又包含着我们这个天地的一种混沌状态。
混沌,指阴和阳、清和浊,都混在一起,还没有分开。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的天地,轻清的上散为天,重浊的下凝为地。
为此古人推测,在它的前面,必然就是清浊轻重混在一起的混沌状态。
何为混沌?古哲何要哲指曰“混沌”?盖以水为喻。
“混沌”二字,都从水旁,这是表意。
天地比如一个容器,里面有水有泥,在一起一搅,于是清浊不分,这个境界就叫混沌。
但是搅混以后,由动归静,水、泥又会慢慢由动返静,但轻清会由之上浮,重浊会因之下凝,于是混沌就会逐渐地分开,是所谓: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
于是,阴阳分肇,天地形成。
如果你用一只杯子作如是试验,就可以看到杯中清水上浮,浊泥下降,且会凝成一个半圆形的球状,这是因为旋转之势所形成的。
可以想象,太极之分天地,就是宇宙中有一股力量,这个力量亦即我们说的“太极圈”。
这一场太极圈的气,带着一团混沌未分的物质旋转,产生向心力,最后形成了我们这个地球和它的外在空间——大气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全息:无所不在的太极式螺旋运动
太极图是宇宙运动规律的缩影,是一个形象化了的全息元,它隐示出宇宙万物(包括意识、精神、艺术)皆以螺旋的方式运动。
从宏观来看,星系大都呈现螺旋运动,而微观层面上,物质运动也呈现太极运动模式。
西方两个科学家曾在德克萨斯大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氢气通过电场和磁场,首先带电的气体放出了白炽光,接着出现了一个“卐”螺旋。
前不久,一位西方学者Nassim Haramein有了重大发现,太阳以每秒240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同时其他行星围绕太阳的赤道漩涡式飞行,颠覆了过去行星平行围绕太阳旋转的观点。
视频来自:土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