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网络操作系统》PPT课件

《网络操作系统》PPT课件

网络操作系统
(2) 令牌环(Token-Ring)网。令牌环局域网也是当前较流 行的一种局域网。它采用的是环形网络拓扑结构,传输速率 为16 Mb/s。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屏蔽双绞线,也可以是非屏蔽 双绞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比以太网大。此外,还引入了优先 机制来保证重要和紧急信息的优先传送。
网络操作系统
公用总线
网络工作站
网络服务 (a) 总线形网络
网络工作站 转发器
环形线
(b) 环形网络
图8-2 总线形和环形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操作系统
2) 环形网络拓扑结构
这是通过点—点的连接方式,将所有的转发器连接成一 个环形,其中的每个转发器可用于连接一个网络工作站,站 上的信息通过转发器传送到环路上,信息在环路上只作单方 向流动。环形网络拓扑结构的最大特点,仍然是由多个结点 共享一条传输总线,使网络的物理结构简单,信道利用率高, 而且是广播通信方式,见图8-2(b)所示。但基本的环形网络的 可靠性差,当环上任一转发器发生故障时,都会导致整个网 络瘫痪。公用总线形网络拓扑结构和环形网络拓扑结构主要 用于局域网络。
网络操作系统
2) 信元交换方式的帧中继网
信元交换方式是对帧交换方式加以改进形成的、具有较 好性能的帧中继的交换方式。在该方式中,网络中所传输和 交换的基本单位是具有固定长度的“信元”。当源帧交换器 收到用户设备发来的帧后,便将之分割为多个定长的信元, 在整个帧中继网络中传输和交换时,都是以信元为基本单位, 直至它们到达目标帧交换器后,才被重新组装成帧。与帧交 换方式相比,信元交换方式可以获得更小的传输时延及更大 的网络吞吐量。此外,由于信元长度固定且很小,各字节的 含义及其位置都固定,因而完全可以用硬件方法来实现信元 交换,大大提高了交换速度,从而使信元交换方式的帧中继 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小的传输时延且时延大小固定,能 够满足多种通信业务的需求,其中包括语音和视频业务。

《网络操作系统 》课件

《网络操作系统 》课件
内存保护
内存保护是内存管理的重要功能,用于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损坏。通过设置不同的内存访 问权限,可以确保每个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
内存优化
内存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内存优化技术包括内存压缩、内存分页等,以减少 内存占用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概念
用户界面是网络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提供了 图形化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等不同形式。
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主要负责网络设备的配 置和管理,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务、电 子邮件和Web浏览等功能,以及网络 安全和性能优化等。
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专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用网 络操作系统。
特点
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多用户、多任务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支持多种协议和服 务,提供丰富的管理工具和安全措施。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早期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基于命 令行界面,功能较为简单,如 NetWare和Novell等。
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操作系统逐 渐增加了图形界面、Web服务和 安全等功能,如Windows Server 系列和Linux等。
未来趋势
未来网络操作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自动化和安全化,支持云计算和大 数据等技术。
在网络操作系统中,协议转换是实现 不同协议之间通信的关键技术。通过 协议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 兼容和互操作性。
协议分层
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结构,每一层 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标准。分层结 构有助于降低协议的复杂性和提高可 扩展性。
进程管理
进程概念
进程是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基本运行实体,负责执行应用程 序或系统服务。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系统管理》教学课件04系统磁盘管理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系统管理》教学课件04系统磁盘管理
第4章 系统磁盘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重点
●磁盘管理的类型 ● 动态磁盘管理设置
4.1 Windows Server 2016磁盘管理分类
Windows Server 2016根据磁盘分区的方式不同将磁盘分为两种 类型: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
4.1.1 基本磁盘类型
基本磁盘是Windows Server 2016操作系统支持的默认磁盘类 型,与其他操作系统兼容,是采用传统的磁盘分区方式进行分区的一 种磁盘类型。运行Windows Server 2016操作系统的基本磁盘支 持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两种磁盘分区格式。系统管理员在一个基本磁 盘上最多可以创建四个磁盘分区,四个分区中最多只能包含一个扩展 分区,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在扩展分区内创建多个逻辑驱动器。 磁盘管理的操作界面如图4-1所示。
4.3 动态磁盘管理设置
4.3.2 简单卷管理 2.扩展简单卷 扩展简单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在磁盘管理工具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要扩展的简单卷,这里
选择前面刚新创建的简单卷“E”。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扩展卷”命令,如图4-15所示。
4.3 动态磁盘管理设置
4.3.2 简单卷管理
步骤2:打开“扩展卷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选择磁盘” 对话框,选择与简单卷在同一磁盘上的空间,也可以选择其他动态磁盘上空间, 从而确定需扩展的容量,如图4-16所示,单击“添加”按钮,这里选择磁盘2的 所有空间。
4.2 基本磁盘管理设置
4.2.1 虚拟计算机中如何增加磁盘设备 步骤3:打开“添加硬件向导”增加物理设备对话框,选择
“硬盘”,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图4-5所示的对话框, 选择“选择磁盘类型”,使用推荐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

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课件第3章 Windows Server 2012的账户管理

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课件第3章 Windows Server 2012的账户管理

Backup Operators
此组的成员可以备份和还原计算机上的文件,而无须理会保护这些文件的权限。 这是因为执行备份任务的权利要高于所有文件权限。此组的成员无法更改安全设置。
Cryptographic Operators
已授权此组的成员执行加密操作。
Distributed COM Users Guests
】命令。 (2)在删除用户账户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如
图3-15所示。
3.禁用或激活本地用户账户 (1)右击需要禁用或激活用户账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命令。 (2)在【常规】选项卡(见图3-16)中,执行以下操作。
若要禁用所选的用户账户,选中【账户已禁用】复选框。 若要激活所选的用户账户,取消选中【账户已禁用】复选
3.2 用户账户
3.2.1 用户账户简介 Windows Server 2012 支持两种用户账户:本地账
户和域账户。 (1)本地账户。本地用户账户是指在本地计算机安全目录数据
库中建立的账户。使用本地账户则只能登录到建立该账户 的计算机上,并访问该计算机上的系统资源。此类账户通 常在工作组网络中使用,其显著特点是基于本机。 (2)域账户。域账户是建立在域控制器的活动目录数据库中 的账户。此类账户具有全局性,可以登录到域网络环境模 式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并获得访问该网络的权限。这需 要系统管理员在域控制器上,为每个登录到域的用户创建 一个用户账户。
3.3 本地用户账户管理
3.3.1 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1.规划本地用户账户
在系统中操作创建之前,先制定用户账户规则或约定, 这样可以更好地方便和统一账户的日后管理工作。 1)用户账户命名规划 (1)用户账户命名注意事项。

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课件第5章 Windows Server 2012的磁盘管理

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课件第5章 Windows Server 2012的磁盘管理

5.1 工作场景导入
(2)在D盘中,创建一个“公用”文件夹,用于存放 一些设计标准、经典设计案例等文件,各设计人员都可以 查看、增加新文件,但不能删除。同时,为了提高磁盘空 间利用率,需要将这个文件夹进行压缩。
(3)在E盘中,为每个员工创建一个文件夹,用于员 工备份正在设计的数据和常用资料。但为了防止员工私自 将网上下载的电影、音乐都放到服务器上,限定每个员工 最多能存放1GB的数据。
5.3 设置NTFS权限
(6)创建文件夹/附加数据:“创建文件夹”允许或拒绝用户在 文件夹内创建文件夹(仅适用于文件夹)。“附加数据”允许 或拒绝用户在文件的末尾进行修改,但是不允许用户修改、 删除或者改写现有的内容(仅适用于文件)。
(7)写入属性:允许或拒绝用户修改文件或者文件夹的属性,如 只读或者是隐藏,属性由NTFS 定义。“写入属性”权限不 表示可以创建或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它只包括更改文件或文 件夹属性的权限。要允许(或者拒绝)创建或删除操作,请参 阅“创建文件/写入数据”、“创建文件夹/附加数据”、“ 删除子文件夹及文件”和“删除”。
【工作场景】 S公司是一家建筑设计企业,为保证设计数据的可靠
性,公司设计部购置了一台文件服务器用于存放员工提交 的标书、开发图纸和文档,以及员工个人文档的备份。服 务器由3个逻辑盘(C、D、E盘),分别用于系统、公用文档 和员工个人文档。该公司设计部经理打算实现如下功能。
(1)在D盘中,创建一个“研发图纸”文件夹,用于 存放员工设计并提交的图纸。为了保证这些图纸的安全, 员工一旦将图纸提交到服务器后,就只能查看而不允许修 改,处理这些图纸的工作都由归档员Lily来完成;同时, 为保证数据的机密性,需要将这个文件夹进行加密。5.3 设置NTFS权限图5-3 【安全】选项卡

第1章Windows-Server网络操作系统概述精品PPT课件

第1章Windows-Server网络操作系统概述精品PPT课件

徐恒东
5
1.1Li网nux络操作系统的发展(4)
是一个完全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在网络上下 载、复制和使用,同时它的源代码也是完全公开的, 可以任意开发和修改。Linux提供了一个稳定、完整、 多用户、多任务和多进程的运行环境。
Windows NT /2000 Windows NT/2000被设计成一种具有鲁棒性和可靠 性的操作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维护和 扩展,可以随着系统的升级利用新的技术。同时, 其操作图形界面的友好,与其家族桌面操作系统一 致,容易被用户接收。
徐恒东
4
1.1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3)
UNIX操作系统
UNIX系统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系统发展成 为性能先进、功能强大、使用广泛的操作系 统,并成为事实上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 统的标准。
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
NetWare能够提供“共享文件存取”和“打 印”功能 ,使多台PC可以通过局域网同文件 服务器联接起来,共享大硬盘和打印机。
Manage Computer 192.168.106.29/24
Manage Computer 192.168.106.30/24
徐恒东
Office Building 1#
Office Building 2#
Ethernet
C 7 8 9101112
徐恒东
9
1.4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网络操作系统是用于网络管理的核心软件, 目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操作系统都支持构架局 域网、Intranet、Internet网络服务运营商的 网络。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操作系 统有UNIX、Linux、NetWare、Windows NT/2000和Windows Server 2003等。下面 介绍各自的特点与应用。

网络操作系统PPT课件

网络操作系统PPT课件
人工智能在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操作系 统的发展,使其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可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系统性能优化
01
负载均衡
通过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平衡负载, 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进程调度
合理调度系统进程,提高系统响应 速度和处理能力。
03
02
内存优化
优化内存管理,减少内存占用和提 高内存使用效率。
网络优化
优化网络通信,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和稳定性。
04
05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威胁
恶意软件
系统维护任务
01
02
03
04
系统监控
监控网络操作系统的运 行状态,包括系统资源 使用情况、网络流量等, 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系统更新
定期更新网络操作系统, 以修复漏洞、提升性能 和安全性。
系统故障处理
处理系统故障,包括硬 件故障、软件故障、网 络故障等,确保系统稳 定运行。
系统优化
优化网络操作系统性能, 包括系统参数调整、硬 件配置优化等,提高系 统运行效率。
安全性
考虑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用户身份 验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方面。
可靠性
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网络操作系统, 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易用性
考虑网络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管理便利性, 以便于维护和管理网络环境。
成本
比较不同网络操作系统的成本,包括软件购 买、维护和升级成本等。
03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组件
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墙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传输,有效 防范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件——项目十二--配置与管理DNS服务器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件——项目十二--配置与管理DNS服务器

4
一个DNS域可以包括主机和其他域(子域),每个机构都拥有名称空间的某一部分的 授权,负责该部分名称空间的管理和划分,并用它来命名DNS域和计算机。例如,163为 com域的子域,其表示方法为163,而为163域中的Web主机,可以使用.163表示。 注意:通常,FQDN有严格的命名限制,长度不能超过256字节,只允许使用字符a~z、0 ~9、A~Z和减号(-)。点号(.)只允许在域名标志之间(例如“163”)或者FQDN的结 尾使用。域名不区分大小。
[root@RHEL7-1 ~]# rpm -qa|grep bind
rpcbind-0.2.0-42.el7.x86_64
bind-libs-lite-9.9.4-50.el7.x86_64
bind-license-9.9.4-50.el7.noarch
bind-9.9.4-50.el7.x86_64
12
12.1.4 子任务4 掌握域名解析过程 1.DNS域名解析的工作原理
DNS域名解析的工作过程如图12-2所示。 假设客户机使用电信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接入Internet,电信为其分配的DNS服务器地址为210.111.110.10,域名解析过程如下 (见图12-2)。
1.域和域名
图12-1 Internet域名空间的结构
3
DNS树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域,通过这些节点 ,对整个域名空间进行划分,成为一个层次结构。 域名空间的每个域的名字通过域名进行表示。域名 通常由一个完全正式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FQDN)标识。FQDN能准确表示出其相对 于DNS域树根的位置,也就是节点到DNS树根的完 整表述方式,从节点到树根采用反向书写,并将每 个节点用“.”分隔。

网络操作系统 第三章_ppt课件

网络操作系统 第三章_ppt课件

3.3通信原语设计
二.同步和异步原语 1.同步原语: 当进程调Send原语发送消息 后,便进入阻塞状态,直到消息发 送完,才能执行Send的后继语句。 当进程调Receive原语时,便阻塞, 直到收到消息保存好,才返回控 制并执行原语的后继语句。 故上述Send和Receive原语称 为同步的(阻塞的)通信原语。 形式如下: Send(dest, & mptr) 功能:将mptr指向的消息发 给标识符为dest的进程。
3.6 组通信
一. 概述:见右图 发送进程<------->接收进程 组:在某系统中或在用户指 定方式下 ,相互作用的进程 进程 进程 的集合。 特征:1对多(一个发送者发, 组中多个接收者收);动态性 (可建立、取消组,加入、撤 离组)。 目的:将一组进程抽象为一 实体。这样 一个进程可向一 组服务器发送消息,而不必知 道服务器在哪及有多少。 组通信(机制): 实现在一次 操作下将一个消息发送给多 个接收者的通信机制。 点-点通信
网络操作系统 第三章
第三章 网络os的通信
3. 利用信号量S实现进程间同步 . 进程间的同步模型:初始 S=0 进程 P1 进程 P2 L1:P(S) L2:V(S) … … (P1受P2制约,故为非对称同步)
例:生产者 、消费者问题
例:进程P1、P2共享一变量 count(临界软件资源),初始 count=0, 信号灯s=1 。
3.5 比较 两种通讯方式 : (1) 通信原语: 较大灵活性 (2) 远程过程调用:使用方便, 格式化好,透明性强。 RPC的缺点: 缺乏灵活性 (1) 在不同机型间调用参数通 用性不强。 (2)一次调用多次接收返回结 果的能力不足。 (3)缺乏传送大量数据的能力。

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课件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12域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课件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12域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6)在【选择功能】向导页中,选择要安装在服务器上的一个 或多个功能,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
(7)在【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向导页中,简要介绍了 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的功能,单击【下一步】按钮继 续,如图4-7所示。
(8)在【确认安装所选内容】向导页中,单击【安装】按钮开 始安装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角色,如图4-8所示。
心逻辑单元,是共享同一活动目录的一组计算机集合。 (2)域树。域树(Domain Tree)是由一组具有连续命名空间的
域组成的。 (3)域林。林(Forest)是有一棵或多棵域树组成的,每棵域树独
享连续的命名空间,不同域树之间没有命名空间的连续性。 (4)组织单位。组织单位(OU)是组织、管理一个域内对象的容
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操作系统
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12域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4.1 工作场景导入
➢4.2 Active Directory与域 ➢4.3 创建Active Directory域 ➢4.4 将Windows计算机加入域 ➢4.5 管理Active Directory内的
4.3.2 创建网络中的第一台域控制器 1.安装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 (1)打开【服务器管理器】窗口,选择【管理】菜单中的【
添加角色和功能】选项,如图4-4所示,启动【添加角色 和功能向导】。 (2)在【开始之前】向导页中,提示此向导可以完成的工作, 以及操作之前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单击【下一步】按钮继 续,如图4-5所示。 (3)在【选择安装类型】向导页中,选择【基于角色或基于功 能的安装】,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 (4)在【选择目标服务器】向导页中,选择【从服务器池中选 择服务器】,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若系统未启用 Windows 自动更新,还提醒用户设置Windows 自动更 新。

DNS域名解析网络操作系统精品PPT课件

DNS域名解析网络操作系统精品PPT课件
名字到 IP 地址的解析是由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程序完成的。域名服务器程 序在专设的结点上运行,运行该程序的机器称为域名服务器。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2.1.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因特网采用了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 任何一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
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 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
表示英国,等等。 (2) 通用顶级域名 gTLD:最早的顶级域名是:
.com (公司和企业) .net (网络服务机构) .org (非赢利性组织) .edu (美国专用的教育机构) .gov (美国专用的政府部门) .mil (美国专用的军事部门) .int (国际组织)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顶级域名 TLD (续)
.info (各种情况)
.jobs (人力资源管理者)
.mobi (移动产品与服务的用户和提供者)
.museum (博物馆)
.name (个人)
.pro (有证书的专业人员)
.travel (旅游业)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我国二级域名划分情况
在国家顶级域名下注册的二级域名均由该国家 自行确定。
从理论上讲,整个因特网可只使用一个域名服务器,使它装入因特网上 所有的主机名,并回答所有对IP地址查询。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因 特网规模太宠大,域名服务器会不堪重负。而且,一旦域名服务器出现 问题,整个因特网就会瘫痪。
因特网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作为主机的名字,并使用分布式的域名系 统 DNS。
根域名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器
… 顶级域名服务器 org 域名服务器 com 域名服务器 edu 域名服务器
权限域名服务器
每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 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访问速度较低。
(3) 对服务器性能要求高。
11
8.3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8.3.1 数据通信功能
Ps 源进程
Pd
目 标进 程
应用 层
数据
表示 层
数据 链 路层
物理 层
硬件 接口
图 8-9 对等实体间信息的流动
12
为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通信,NOS应具
(1)建立和拆除连接。 (2) 控制数据的传输。 (3) 检测差错。 (4) 控制流量。 (5) 选择路由。 (6) 多路复用。
16
2. 网络管理的功能 (1) 配置管理。 (2) 故障管理。 (3) 性能管理。 (4) 安全管理。 (5) 计费管理。
17
8.3.4 应用互操作功能
1. 信息的“互通性”; 2. 信息的“互用性”。
18
8.4 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8.4.1 电子邮件服务(E-Mail) 8.4.2 文件传输服务(FTP) 8.4.3
4
8.2.2 两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1.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类型 (1) 文件服务器式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客户机负责对应用程序进 行处理,而文件服务器则只负责向客户机提供服务,如 文件服务、 打印服务和电子邮件服务等。
5
(2) 应用服务器式客户/服务器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共同完成对应用 程序和数据需求的处理。
比如将一个应用程序分成若干个部分,由客户机和 服务器分别执行、协同工作。通常在服务器上配置的是 一个数据库系统,如ORACLE、 SYBASE。由客户机负 责向服务器发出“应用和数据请求”,由服务器根据请 求的内容,完成应用处理和数据操纵,然后将处理结果 返回给客户机。
6
2. 客户/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步骤 (1) 工作站发送请求包。 (2) 服务器接收请求包。 (3) 服务器回送响应包。 (4) 客户机接收响应包。
14
2. 计算迁移(Computation Migration) 在某些情况下,传送计算要比传送数据更有效。一般 地说,如果传输数据所需的时间长于远程命令的执行时间, 则计算迁移的方式更可取;反之, 则数据迁移方式更有效。
15
8.3.3 网络管理功能
1. 网络管理的目标 (1) 增强网络的可用性。 (2) 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 (3) 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4) 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5) 提高网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参看计算机网络课) 8.2 客户/服务器模式 8.3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8.4 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8.5 支持Internet与Intranet的功能和服务 8.6 Windows NT
1
8.2 客户/服务器模式
8.2.1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形成及其优点
如果对服务器中的某种软件做了修改或升级,就可能 导致客户机上的软件必须重装,或者随之升级,否则将无 法使用,甚至有时还要求硬件也随之升级。因此,这种 C/S模式通常只适用于较小规模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中。
8
2. 两层C/S模式局限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设法使客户机与提供数据等服务的服务器无关。 为此,可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增设一中间实体, 用该实体把客户机与服务器隔开。通常把这中间实体称 为应用服务器或中间件,把提供数据服务的服务器称为 数据服务器, 这样就形成了下图所示的三层C/S模式。
13
8.3.2 资源共享功能
1. 数据迁移(Data Migration)方式
第一种方法是将系统B中的指定文件送到系统A。
第二种方法是把文件中用户当前需要的那一部分从系统B 传送到系统A。
对于用户只要访问一个大文件的很小一部分这一情况, 显然是第二种方法较为有效。如果是要访问一份大文件中 的大部分,则第一种方法更有效。 如果两个系统并不相同, 则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可能还须进行数据变换, 例 如,将第一种代码形式转换为第二种代码形式。
9
客户机
应用服务器
与客户机 交互接口
事务逻辑
与数据服 务器交互
接口
数据 服务器
图 8- 8 三层C/S模式
10
8.2.4 三层C/S与两层C/S的比较
优点: (1)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2) 简化了客户机, 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费用。 (3) 使客户机的安装、 配置和维护更为方便。
(1) 使开发难度加大, 开发周期增长。
3.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简单、安全、速度快。
7
8.2.3 三层结构的客户/
1. 两层C/S模式的局限性
它不能适应应用不断增多的情况。在两层C/S模式 下,为实现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需要安装各种各 样的协议与应用程序,随着应用的扩大,在客户机上所 配置的软件就愈来愈多,形成所谓的“胖客户机”。
(如NT系统中的域与活动目录)
19
1. 目录服务管理的对象 (1) 物理设备; (2) 网络服务; (3) 用户。
2.
1) 用户管理;
2) 分区和复制功能
3) 创建、 扩充和继承功能; 4) 多平台支持功能
3. (1) 简化了网络管理; (2) 方便了用户入网和访问。
(3) 提高了网络的可用性。
20
1.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形成
到80年代中期时,微机的价格却又不断地下降, 已与传统终 端的价格相当。由于微机已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因而逐步取代 了终端。利用微机的处理能力,已可直接完成许多终端型作业,相 应地,此时的主机便由处理各类终端型作业转向为以请求/响应方 式为各联机微机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这样便形成了客户/服务器 模式。
2
所谓服务器是指专门用于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计算 机系统,并可根据服务器所提供服务的性质的不同而把服
(1) 文件/打印服务器。 (2) 数据库服务器。 (3) 通信服务器。
3
2.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 数据的分布存储。 (2) 数据的分布处理。 (3) 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4) 友好的用户界面。 (5) 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8.5 支持Internet与Intranet的功能和服务
本节内容请参考《计算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络原理》相关课程内容。
21
课程论文
请课后阅读教材第八、九章,然后写 一篇关于VISTA、Windows mobil、或系 统安全性内容的论文,字数4000~6000 字,要求按照韶关学院学报的论文格式进 行组织内容及排版(包含题目、作者、中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标 注遵守CAJ-CD规范。12月27日课后交打 印稿,电子稿发送到电子邮箱: sd05js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