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文科综合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须做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主观题,答题卡的填涂须用2B铅笔;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一、选择题1.下列地貌中,与河口三角洲成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B.台湾山脉C.华北平原D.云南石林2.2018年6月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要对污染海区进行大范围及时、准确监测,主要用到的技术是A.RS B.GPS C.GIS D.船舶海监右图中是美洲大陆西海岸部分城市1、2月和7、8月降水(单位:mm)资料。

回答3-4题。

3.下列城市组别气候类型相同的是A.旧金山、圣地亚哥B.利马、阿卡普尔科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4.关于图示板块边界的说法,错误的是A.板块碰撞形成深深的海沟 B.板块碰撞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C.板块张裂形成绵延高耸的海岭 D.地处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上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程预测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 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D.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6.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A.海拔高,气温低 B.海拔低,气温高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 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读下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8.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从“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③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君主开明B.政治统一C.思想繁荣D.社会转型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政事堂B.门下省C.礼部D.市舶司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A.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B.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C.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D.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

”“佛郎机夷”当指A.葡萄牙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A.史才B.史学C.史德D.史识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狄德罗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10.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2.导致欧洲版图发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的后果B.第一次世界大战C.近代殖民体系的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13.英国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反映的实质是A.殖民统治的衰落B.世界霸权的确立C.工业社会的形成D.政治制度的完善14.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 6.54% 5.72%棉纱担 6.94% 4.86%印花布匹14.25% 4.98%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A.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B.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15.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下列由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南昌起义②中共“一大”③亚非会议④中美正式建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下列摘要出自1943年《开罗宣言》的是A.“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届文科综合考前热身测历史试题1. 表1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表1据此可知A.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A正确;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权力,D 错误。

2. 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呈现鲜明。

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混杂毗邻。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经济不断发展B. 市民政治地位提高C. 商业地域限制打破D.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唐代实行坊市制,而宋代市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商业活动空间上的限制,这一变化是由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故答案为A项。

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商业活动地点限制被打破的原因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D项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

3. “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

”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A. 《离骚》B. 《子虚赋》C. 《窦娥冤》D. 《水浒传》【答案】C【解析】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符合元朝的社会特征,《窦娥冤》是元朝的作品,C正确;A是战国时期;B是西汉时期;D是明末时期。

点睛: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完整版)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4分。

24【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战国授田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阐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给农民和军功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由贵族组织农民在井田上劳作,先公田后私田的传统,加强了君主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有利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故答案为B。

25【考点】史学理论——历史文献的功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基本史学素养。

材料前半部分强调历史文献遗失不利于传承文化和提供历史借鉴,材料后半部分强调历史文献便于考证传承前代文化。

由此可以得知历史文献可以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故答案为C。

AD选项对材料的解读片面,故不选。

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6【考点】宋明理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历史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材料主要讲的是儒家内部师道尊严的“道统”与君尊臣卑的“治统”之间的冲突。

从皇帝的态度来看,可排除B,材料与士大夫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理学成为官学试在明代,排除D。

唐以来,皇帝虽三教并重,但对佛道思想异常重视,且佛道中的法会道场场面隆重,宗教人物基本都是坐讲,这给部分尊崇古儒的士大夫以极大的刺激,他们希望坐讲,一方面希望提升传统儒学地位,同时也含有三教争胜的意味,故选A。

27【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小。

从材料可知,明代官修史书没有把内阁单列为典章制度,其原因究竟为何?A与史实不符,可轻易排除,内阁本身就是皇权膨胀的产物,不能成为材料描述现象的原因,D与材料也缺乏严密的逻辑。

纵观明代政治,内阁地位举足轻重,但却始终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既无实际决策权,也无行政权,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故选C。

二调历史试题及答案

二调历史试题及答案

惠州市2018届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题<2018年10月)12.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13.有学者认为宋代曾出现过“商业革命”,下列可以用来说明其观点的论据是( >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宋代中央集权削弱,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冲击C.宋代金融业繁荣,交子等纸币出现D.宋代城市商业繁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实行14.“贡院”,就是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

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5.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e92W5gNF16A.颁布《资政新篇》 B.掀起义和团运动C.主张“中体西用”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

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下列属于 “右倾”错误的表现有 e92W5gNF16A .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C .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A .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18.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过:“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

”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e92W5gNF16 A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 .雅典人喜欢辩论不务实C .雅典民主的优越性D .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19.从右示材料可见当时 A .大英帝国衰落 B C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D .英国女王没有任何特权20.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完整版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惠州市 2018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照答案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 4 分。

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 C A C B C B C A C D C24【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战国授田制【答案】 B【解析】此题主要观察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资料论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给农民和军功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由贵族组织农民在井田上劳作,先公田后私田的传统,增强了君主权益,削弱了贵族的权益,有益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进了社会的转型,故答案为B。

25【考点】史学理论——历史文件的功用【答案】 C【解析】此题观察学生观察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基本史学涵养。

资料前半部分重申历史文件抛弃不利于传承文化和供给历史借鉴,资料后半部分重申历史文件便于考证传承前代文化。

由此可以得知历史文件可以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故答案为C。

AD 选项对资料的解读片面,故不选。

B 项资猜中没有表现。

26【考点】宋明理学【答案】 A【解析】此题主要观察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历史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资料主要讲的是儒家内部师道尊严的“道统”与君尊臣卑的“治统”之间的矛盾。

从皇帝的态度来看,可除掉 B,资料与士医生社会地位没关,除掉 C,理学成为官学试在明朝,除掉 D 。

唐以来,皇帝虽三教并重,但对佛道思想异常重视,且佛道中的法会道场场面浩荡,宗教人物基本都是坐讲,这给部分尊敬古儒的士医生以极大的刺激,他们希望坐讲,一方面希望提高传统儒学地位,同时也含有三教争胜的意味,应选 A 。

27【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增强——内阁制【答案】 C【解析】此题主要观察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描述和论述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小。

从资料可知,明朝官修史册没有把内阁单列为典章制度,其原由终归为什么? A 与史实不符,可轻易排除,内阁自己就是皇权膨胀的产物,不可以成为资料描述现象的原由, D 与资料也缺少严实的逻辑。

(完整版)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数)

(完整版)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数)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科)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学校、班级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个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5A x x =≤≤,{}*21,B x x n n N ==-∈,则A B =( )(A) {}1,3(B) {}1,7 (C ) {}3,5(D ) {}5,72.已知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z ,若()12z i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i (B) 1i - (C) 1i -- (D) i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3415a a a ++=,713a =,则5S =( )(A) 28 (B ) 25 (C) 20 (D) 184.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渐近线方程为12y x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 )(A ) (C ) (D )5.若0.52a =,log 3b π=,22log sin 5c π=,则( ) (A ) b c a >> (B) b a c >> (C) c a b >>(D ) a b c >>6.已知1tan 2α=,且3,2παπ⎛⎫∈ ⎪⎝⎭,则cos 2πα⎛⎫-= ⎪⎝⎭ ( )(A ) 5-) 5(C ) 5 (D) 5- 7.某商场为了了解毛衣的月销售量y (件)与月平均气温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由表中数据算出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中的2b =-,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 约为6℃,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销售量约为( )件.(A) 46 (B) 40 (C) 38 (D ) 58 8.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长都等于1,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 12π (B )32π (C ) 3π (D ) 43π 9.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其重心为G ,则BG CG ⋅=( )(A) 2(B) 14-(C ) 23-(D) 3 10.设12,F F 为椭圆22195x y +=的两个焦点,点P 在椭圆上,若线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 则21PF PF 的值为( )(A )514 (B) 59 (C ) 49 (D) 51311.将函数()2sin(2)6f x x π=+的图象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g x 的图象,若12()()9g x g x ⋅=,且12,[2,2]x x ππ∈-,则122x x -的最大值为( ) (A)256π (B ) 4912π (C) 356π (D) 174π12.已知函数()1,0()ln ,0kx x f x x x ->⎧⎪=⎨--<⎪⎩,若函数()f x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有2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 (,0) (B) 1(0,)2(C) (0,) (D ) (0,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2018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2018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文综试题历史一、选择题:12.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

《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

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13.《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

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

”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A.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B.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C.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D.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1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15.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

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

这可用来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16.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

胡适评论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17.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

”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A.1953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9年18.“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

”“它”指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 B.恢复高考制度C.改革开放 D.科教兴国战略19.“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州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题24.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相克)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

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它用以弥补政权更替中自然证据的不足。

根据下图,推断秦、汉两朝的德性应是A.火德、土德B.金德、火德C.水德、土德D.土德、木德25.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

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

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B.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C.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D.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26.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 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 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27.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 。

据此分析叶适A. 主张万物皆理 B .反对空谈性理C .提倡经世致用 D. 否定格物致知28.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时期政府发布的文告。

根据所学推断该文告应发布于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夏D.北伐战争期间29.下表为1882年股票市场行情(部分),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A.军事工业收益日渐增长B.民用工业发展势头良好C.民间资本主导地位明显D.民用工业资金得到解决30.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C.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31.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决定在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部分行业试办托拉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建立了如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8.5%,成本降低了9.5%。

最新-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A.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B.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C.导致了铁制农具的使用 D.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巩固25.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

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A.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 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C.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26.清人陈元龙曾任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伤须眉之陷溺,悼脂粉之痴迷,戏著《妒律》”,主张根据妒妇的不同妒忌行为比照律例予以惩罚,如“闻亲戚朋友娶妾,即行毒骂,并自咒以及丈夫。

拟坐以把持行市律:杖八十,徒二年。

”《妒律》的写作是A.对妇女家庭地位提升的不满B.对贞节烈妇行为的间接表彰C.对礼法夫权社会的极力维护D.对幸福婚姻生活的美好追求27.据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共53人,其地区分布如下这反映了A.理学在江浙地区得到很好传承B.中原及南方经济明显衰退C.文化兴盛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 D.政治经济重心在江浙地区28.1872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怒斥当朝士大夫们“圉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

”这说明李鸿章A.镇压太平天国压力巨大B.抗击英法联军反遭误解C.推行清末新政不被理解D.开展洋务运动阻力重重29.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 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B.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C. 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30.1944年,时任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来到延安,他写道:“延安是一座满城旗帜飘扬的城市。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3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教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

(6分)启示:要重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政府要重视和推行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扶持各种形式的大众教育的发展;教育与科技要紧密结合。

(9分,任答3点即可)示例2论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2分)阐释: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民族灾难。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之前,只有少数先进分子开始有所觉察。

甲午战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进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革命运动,以期改革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示例3论题: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2分)阐释: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10分)示例4论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2分)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同时得到国内其他爱国党派的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汉朝“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sǒu)”。

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25.从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XXX二年(1076年)XXX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看来,当时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

这说明A.考古资料可以完全复原历史场景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B.宋朝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D.宋朝时期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26.XXX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27.清朝乾隆年间,画家XXX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作者的创作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28.第二次雅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消息传到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XXX。

上海XXX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XXX在给XXX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XXX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自主性增强B.地方官员主动顺应国际外交XXX缺乏现代国家观念29.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上的一篇评论指出,(1925年)XXX自从XXX产党、XXX加入以后,“已经走上了一条政治的轨道,已经有比较严密的构造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了民众的同情与崇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显长足的进步,而且与帝国主义、军阀站在绝不相容的位置”。

高三第二次(10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二次(10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文科综合本试卷12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的瓦解B.工商食官政策破坏C.土地兼并严重D.阶级关系发生变化25.《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时间跨度从春秋至五代。

该书以春秋“三家分晋”为起点,且开篇在没有事实叙述的背景下对该事件进行了批判。

这说明A.历史解释以历史事实为基础B.三家分晋是历史的一大倒退C.作者开创了全新的史学体例D.个人政治观念影响史书编撰26.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

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

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27.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

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

据此可知A.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28.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A.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B.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C.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D.推动了官办工业的发展29.据统计,1895年以前,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毫无例外地用“格致”指涉西方science,1905年后,“科学”成为science的唯一译名,“格致”一词迅速消失。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地位的动摇B.近代科技的发展C.教育改革的推动D.清朝政府的倡导30.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

最新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8.1

最新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8.1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8.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6页,答题卷4页,共10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填在答题卷卷首的答题表格中。

)1.“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昂。

”的记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城镇人口的增长 B.手工业的发达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商业城市的繁荣2.我国历史上,首创“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监察机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3.耶律德光在位期间,采取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治国之策,主要是为了A.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C.与宋政权协议的结果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4.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改土人流 B.抵御外国入侵 C.设置行政机构 D.册封宗教领袖5.下列著作中,体现“西学东渐”特色的是A.《齐民要术》 B.《太衍历》 C.《考工记》 D.《农政全书》6.鸦片战争前夕,影响中国的政治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晚期政治腐败 B.封建制度已经衰落C.军备废弛防御力差 D.战和方针举棋不定7.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也传人中国,封建文化发生了动摇,中国文化在扬弃中获得了新生。

近代前期“新生”的表现有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新式学堂的兴办⑧教育制度的变革④学习西方热潮的兴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⑧④ D.①②③④8.戊戌变法中,切中时弊,震动巨大的措施主要是A.裁汰冗员,废除特权 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当时所起的实际作用是A.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0.要了解近代广东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下列哪一项可能提供更详尽的资料A.开平煤矿 B.汉阳铁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江南制造总局11.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一次典型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忻口战役 D.太原会战1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一些被侵占的权益是A.废除英美等国在华的治外法权 B.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C.废除关税协定 D.收回台湾主权13.中国近代史上曾多次出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会,其中第三次是在A.十九世纪60年代 B.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C.二十世纪初期 D.抗战后初期14.下列哪一项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2018高三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2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种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25.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

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B.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利C.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D.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26.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的时候,或是在大动乱的前后,总有史学的杰作出现。

经过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了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唐中叶以后,内部矛盾突出,杜佑写出了《通典》;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

这说明中国古代史学A.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B.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C.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D.私人与官方编撰并重27.下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

”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D.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28.据统计,1894 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扩大起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产业近代化的进程。

这一时期产业工人数量增多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快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D.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29.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全民政治”,才能“济代议政治之穷”,“矫选举制度之弊”。

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A.实行直接民主才能确保民主政体 B.全民政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核心C.应当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 D.民权主义者应学习借鉴西方民主30.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图难于其易(注: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曾经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理论。

该学者得出的结论依据可能出现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31.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特殊地理区位优势C.深化政治体制改革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2.公元12至16世纪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到法律实践中去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

罗马法中有关调整物权和契约的法律十分发达,这能说明罗马法是建立在古罗马A.幅员辽阔的疆域之上B.发达的私有商品经济之上C.复杂的阶级关系之上D.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33.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

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34.俄国理论家司徒卢威1894年指出,“让我们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

列宁当时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但十月革命后,列宁却多次肯定司徒卢威的话。

这说明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B.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应俄国国情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D.苏俄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35.有学者指出,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谁也说不好究竟会在哪年哪月实现这一愿景。

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B. 联合国的建立加速一体化进程C.世界政治格局仍在不断演进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佛教自东汉明帝白马驮经以来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冲突与磨合,东晋以后开始融入中国文化。

隋唐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佛教迅速传播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释、道三教鼎足而立,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也逐渐形成。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文化回馈”的历史现象:某个文明社会从另一种文明那里学到了某些优秀的文化因素或先进的文化成果,诸如科技、文艺、哲学、宗教等方面,然后历经磨合或适应而融入本土文化,又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明,此时再将这些更出色、更成熟的文化硕果,回馈给整个人类文明世界。

——摘编自张志刚《文化回馈:人类文明交流的新境界——以“佛教中国化”为例》材料二近代以来,基督教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主义由西方传入我国的。

西方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完全凭借西方教会的人力和财力,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将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和传统强行照搬过来,造成教派林立和教内纷争的局面,也引发了中国人民规模宏大的反基督运动。

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基督徒试图在西方宗教首领的“指教”和“辅助”下实现不同宗派的联合,并在神学思想和教会的礼仪、体制方面, 使基督教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习俗以及宗教伦理观念相结合。

但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盛行的欧洲中心论在中国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的排斥, 随后30年代后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变,基督教本土化运动趋于沉寂。

——摘编自王美秀《基督教的中国化及其难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在“文化回馈”现象上的主要表现。

(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中国化和基督教中国化的结局并分析其原因。

(1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据统计,建国伊始,全国拥有各类知识分子仅200万人,当时有限的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

事实上,党中央已预料到中国知识分子匾乏的问题。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说:人才缺乏,己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其思想状况而言,他们有着程度不同的革命性。

但是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以及崇美、恐美思想的影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共产党的政策等还不了解,不熟悉。

针对上述情况,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党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并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重。

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正确的,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杨乔萍《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

(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战的爆发,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

有些官员在支持本国进行战争的同时,也间接支持建立国际联盟的想法。

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建立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一是维持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二是管理前奥斯曼帝国领地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三是在卫生、劳工等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

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热望”。

但是,国际联盟作为由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条约的组成部分而建立的,带来了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弱点。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

(8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郑板桥( 1695—1765) ,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泰州兴化人。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郑板桥自小清贫,长期饱受苦难生活的磨练,郑板桥的思想主要受他的家学渊源以及他的老师的影响。

郑板桥的父亲和他的老师陆种园给他的都是正统的儒家教育。

郑板桥认为,只有与“社稷民生之计”相关的文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反之,与民生无关的靡丽之作都属小乘法或私家文章。

另外,郑板桥关注民情,尤其是对农夫,他把农夫看作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在范县、潍县任职期间,他主张务实,兴利除弊,尽管他所担任的仅是县邑小吏,难以做出惊天动地的功绩,但他利用七品小吏仅有的权力,作出了最大限度的贡献。

——摘编自张叔俊《郑板桥的民本思想与务实之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的思想主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板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6分)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1.答案要点(25分)(1)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思想融合,形成了理学,推动主流价值观的发展;中国建筑、文艺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的佛教传入韩日和东南亚地区,推动了东(南)亚文化的发展;以佛教为纽带,密切了与印度及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每点2分,共8分)(2)不同:古代佛教成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基督教本土化运动失败(4分)原因:古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自信心;佛教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唐代以来儒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把佛教融入儒家思想;佛教是中国主动求取的;佛教的中国化经过了几百年的冲突与融合;(7分,每点2分,答到4点给7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基督教是侵略中国的思想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西方教会的主导及欧洲中心论下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影响;抗战及二战的爆发中断了基督教本土化运动;(任答3点给6分)42.(12分)评分细则:本题作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在阅读试题表格中所列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就自己所拟论题展开论述。

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尽可能从历史论文的结构层面来组织答案,即要求有论题、论据(史实和所学知识)和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