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上语文第四单元备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识字4教学目标: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注意收集成语。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成语,识记9个生字,端正、整洁书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新课师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成语王国走一趟。
出示插图出示,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我们再认识一些新的成语,看识字四。
二、正确朗读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插图出示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资料交流1、学生自愿到前面交流,我知道-----成语的意思,我能讲------这个成语。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四、读课文,感悟文意1、分组轮读所学成语,学生击掌互背成语。
2、小组之间挑战读成语。
3、学生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哪个成语。
五、拓展活动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一、熟读成语1、齐读课文。
2、自由读,抄写会写的成语。
二、巩固识字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读课后我会读。
2、口头填成语(1)尺有所()寸有所()取()补()。
相得()(2)管中()坐井()一叶()不见()()劳无功水到()。
三、写字1、认真观察课后我会写,说说字的特点,并书写2、师指导:拔助落。
3、展示写的好的同学。
四、活动每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讲成语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
教学后记:《识字4》学的都是一些成语,这些成语都出自一定的典故。
例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学生喜欢读这些琅琅上口的成语,更喜欢讲这些成语故事。
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学生们买来了成语书,让他们互相阅读,交流,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成语故事。
13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叶芝清参与老师:曹健美、李好.丁洁、刘艳艳、朱玮敏、刘培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叶芝清参与研讨老师:曹健美、丁洁、李好、刘艳艳、朱玮敏、刘培容(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三、指导书写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四、讲解文章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二课时《望庐山瀑布》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引出作者――李白2.介绍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诵读汇报(出示《望庐山瀑布》课件)集体齐读《望庐山瀑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四单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四单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课题课时基础性作业(A)拓展性作业(B)实践类作业(C)《古诗二首》2 第一课时:1.熟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1.熟读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搜集资料查下王之涣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时:搜集资料查下李白的其他作品。
1.走近家乡,先向同学口头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然后写一写。
《黄山奇石》2 第一课时:1.有感情朗读《黄山奇石》。
2.把《黄山奇石》的美景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1.熟识目标生字词。
2. 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自由阅读一篇关于风景类的文章。
第二课时:用“像"说几个比喻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山的石头的名字,请你仿照课文说说石头的形态。
《日月潭》2 第一课时: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一课时:把《日月潭》的美景讲给家人听。
搜集关于台湾的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熟记二类生字,练习一类生字的书写。
搜集关于台湾的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
《葡萄沟》2 第一课时: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把《葡萄沟》的美景讲给家人听。
搜集关于新疆的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向家人介绍葡萄沟。
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家乡,说一说家乡的特产。
《语文园地四》2 第一课时:找一找生活中的汉字第二课时:背诵《日积月累》第一课时:选几样你见过的事物,用比喻句形容一下它们的样子。
选几种熟悉的事物用合适的颜色来说一说第二课时:搜集有关风景名胜的名句说明:1.实践类作业对接单元任务,最后要有相应成果呈现。
2.基础性作业杜绝机械重复作业;拓展性作业要多元,聚焦学习拓展。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单元第四单元单元主题自然语文要素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课标分析【第一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和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家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一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以及《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写景文章和一个语文园地。
《登鹤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黄山奇石》一文描绘了闻名中外的黄山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日月潭》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日月潭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景,展示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几篇选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很容易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之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中,《古诗二首》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读诗句,想画面”,《黄山奇石》课后安排了“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目的是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能力。
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说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等,也是指向这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之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形式,练习表达”。
为落实这一教学重点,《黄山奇石》《葡萄沟》都安排了拓展积累和仿写训练,如在《古诗二首》《日月潭》等课文中,采用“读一读,记一记”的形式进行了词语的拓展积累;《黄山奇石》课后练习在要求学生“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的基础上,又提出“选一张图片写下来”;《葡萄沟》一文则安排了“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的练习。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欲、穷”等生字。
会写“楼、依”等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能背诵指定课文。
3、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教学时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地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汇的惯。
课时安排:讲授本组课本可用12~14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黄山奇石》……2课时《日月潭》……2课时《葡萄沟》……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主备教师组长审核备课时间2017年10月9日年月日领导签字年月日教学内容8.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律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人课本分析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干望远”的原理,进修诗人振奋向上,主动朝上进步的精神。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单元导读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目标:1、读通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2、初步认识生字,汇总本单元难以识记的生字词语。
学习准备:1、教师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2、助学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流程:第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2、学会怎样读好对话。
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请大家翻到课本58页,找到上面的小黄色框,读读里面的内容,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汇报(板书:怎样看问题想问题)2、师: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呢?在这段话中有句小提示,你找到了吗?生读汇报,出示:一些词语和故事能让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师:你能做到吗?用你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生读句子、背诵)3、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单元导语,在学习单元课文之前,我们如果读读它,就会提前了解这一单元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4、同学们,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你们纯洁的心灵贴近,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这一单元的小故事就会告诉我们怎么看问题、想问题呢,看看书,一共有哪几个小故事?出示:《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读这五个课题,看看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师:同学们真聪明,从课文题目中就知道了许多的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段1、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些故事,在读书之前,老师还有个小要求呢。
出示自读提示:(1)读读这五个小故事(2)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借助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同学认读。
(3)给自然段标序号。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以同桌为单位,交流自己认识的字词。
(一)重点指导对话。
同学们在读书时,有没有发现,在这几个故事中,有很多的对话,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对话?。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
[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
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认读没有拼音的字:抽、续、吸、极、夫、汗、驶、示、筝、踪、伤、责,先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5颗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3、小组合作: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探究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三、写字指导1、读左边的四个字2、重点指导“吸”3、配练习书写4、同桌欣赏、评价四、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第二课时(一)复习1、放音乐:朗读课文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游戏识字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红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
|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猜谜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
“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学生说出谜底。
2、自读韵文:
⑴ 你发现了什么?
⑵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
3、课件出示生字:
茶 泡 饱 袍 鞭 炮
⑴ 自己认读。
⑵ 交流记字方法。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⑴ 齐读。
3、播放“骑驴”的无声课件,谁能给画面配音?
4、分小组读故事。
5Hale Waihona Puke 学生自荐读故事。6、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⑴ 讲给同桌听。
⑵ 讲给同学听。
二、展示台
(一)识字交流站:
1、自做字卡:把自己在课外认识的生字做成字卡,自己设计卡片的形状和大小。
2、交流字卡:
⑴ 在小组内交流。
⑵ 全班交流:可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
第三种:孙子走,老爷爷骑驴。
一个孩子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种:老爷爷和孙子一同走。
几个种菜的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交流
1、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或是那位小孙子,你应该听谁的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本册第四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和语文园地四组成。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四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6个字,会写36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 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8.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9..巩固识字,规范书写。
第单元坐井观天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第单元坐井观天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一、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本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选编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体会思维的不同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生动有趣,对话部分较多,适合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思维差异。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
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有趣的故事,但在理解寓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和思考来逐步领悟。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和阅读技巧,如借助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
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他们可能接触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 9 个生字,会写“井、观”等 8 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 7 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寓意。
2、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鸟和青蛙的不同语气和心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三维目标)
识字4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个11生字。
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搜集成语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听说结合,认识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成语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提醒课题。
2、老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腔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稳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一样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构造的字。
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构造的字。
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构造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标准,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识字4德育目标: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教案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教案重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教案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案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案方法:激趣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德育目标: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教案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教案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案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案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展示:二、预习检测:1.听写2.指名读课文3.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
3、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成语的意思。
a、自读课文,读准汉字的读音。
b、教师范读:读出韵味。
c、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读准汉字读音。
4、交流搜集有关成语故事的资料。
a、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b、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四、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积累成语,并做成卡片。
五、抄写生字第二课时德育目标: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教案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案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教案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案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展示:二、预习检测:1.听写 2.指名读课文3.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
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
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本组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还能够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能够说,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积累词句。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故事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了解: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四、课时安排:
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识字四:1课时
13.坐井观天:2课时
14.我要的是葫芦:2课时15.小柳树和小枣树:2课时16.风娃娃:2课时
17.酸的和甜的:2课时
语文园地四:3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第四单元全部)
1.遥看:远远地望去。 2.川:河流。
川遥 。看 瀑 思考: 你认为这句诗中哪个字写的最好,最生动? 布 是“挂”字。“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 出遥望中的瀑布。 挂 前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 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 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 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 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 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 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 天。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lóu
登 鹳 雀 楼
yī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ɡ
欲 穷 千 里 目,
cénɡ
更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再读诗歌,理解诗句:
尽 白 日 依 山 尽,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 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 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 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 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
1.“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四单元全新解读及备课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四单元全新解读及备课一、单元解析1.人文主题:家乡2.语文要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3.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本单元围绕着“家乡”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祖国的辽阔和风景秀丽,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登鹳雀楼》描写了王之涣登楼后看到的辽阔景色,从而得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黄山奇石》结构清晰,按“总分总”的结构写了黄山风景区的奇石十分有趣。
《日月潭》则是描写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风光。
《葡萄沟》描写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景色美丽,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继续巩固生活中识字方法。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用“像”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可以整合到《黄山奇石》中。
“我的发现”主要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可以整合到《葡萄沟》中。
“日积月累”则是描写风景的名句。
“我爱阅读”安排的《画家乡》是对本单元主题的补充。
本单元的写话内容安排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重点了解留言条的格式。
二、归属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三、学习情境:家乡真美四、学习任务任务一诗中美景我来说1.学习《古诗二首》2.学习“日积月累”任务二我是家乡“小导游”1.学习《黄山奇石》2.学习《日月潭》3.学习《葡萄沟》任务三画一画自己的家乡1.“我爱阅读”《画家乡》2.写话:学写留言条五、课前准备1.试着正确认读本单元所有课文。
2.圈出本单元需要解决的字词,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3.想一想自己家乡的著名景点、收集1-2处景点照。
六、学习过程任务一诗中美景我来说学习《古诗二首》,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诗题1. 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2. 齐读诗题,导入新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9黄山奇石教案(pdf)新人教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些题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
1. 课堂评价:
-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基本概念、特点、描绘方法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运用文本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以黄山奇石为主题的短文或绘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奇石的形象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2.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白板、教学APP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设计趣味性强的课堂活动,如填空、连线、归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课堂互动性。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参与度、合作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 设计课堂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测试题型可以包括填空、简答、描绘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
-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测试结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通过作业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4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材分析:教材:课文由三组成语组成,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盖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小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对成语的理解较难。
教师:教师可通过讲故事,学生互当小老师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成语的理解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本课教学我一反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小先生”法,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平时在生活中和课外阅读时领悟到的成语的意思说给同学听,有不懂的向同学请教,学生兴致很高。
个个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其中也不乏猜测或望文生义,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都很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异于“坐井观天”啊。
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纸筒教学时间:2课时伴教锦囊:小练笔:一只青蛙的自述同学们,你们可记得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它就是我,我从井里出来找到了舒服而又温暖的家,每天都有我的小伙伴陪我玩耍。
每当遇到害虫时,我们会齐心协力地把那些损坏庄稼的害虫消灭掉。
当夕阳西下时,我总是跳上荷叶,低着头,在思索以后的生活是否永远这样幸福。
可是时间不长,现在我的伙伴被无情的人类一网网地捉走,我失去了同伴,真是又寂寞又孤独。
我想对人类说:“我们青蛙家族犯了什么错?让你们要这样滥杀无辜?并且如此残忍。
人们呀,就因为我们肉很鲜美,为了餐桌上的一盘菜,你们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我们一只青蛙能一天捕捉一至二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辛弃疾的词里便有“稻花香来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古人知道我们是有益的,对于处于高科技的现代化社会,你们不是明知故犯吗?我们忠心耿耿地为人类工作,可是你们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错再错:市场上,出现了我们未长成的儿女,他们受尽折磨,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泪花。
他们躺在那里,不抱什么希望有谁会来救他。
在那里等死亡的降临。
这难道是我们无私奉献的回报吗?人类,我想对你们说:“不要在捕杀我们青蛙家族了,让我们的家族富强起来,也让农民伯伯每年都大丰收,人类啊,为我们想想,也为你们想想吧!教学反思: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寓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在上课的前5分钟内,我简洁的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地基础上,动笔勾画出自己不明白地词语和读不懂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根据课题提出了“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有的提出了“井沿”“一望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的质疑为课文的教学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2、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得到答案。
我利用这以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目的的去读课文,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对话。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教材: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
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学生:课文虽然短小,但蕴涵的寓意学生较难理解。
教师:课文配有插图,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看图说话和理解课文结合在一起,加强朗读的训练,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伴教锦囊: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开白色花。
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多样,大致中间细,上、下部膨大,像大小两只连在一起的球。
嫩时可食用,干老后可做容器或供观赏。
葫芦,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
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
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
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题导文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
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
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最佳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
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
顺机启发学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说话。
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纷纷提出:那个人结果得到了葫芦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问题——“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么是葫芦?”三、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
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
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
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抓住一条线:“变”。
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明确了这么一条线,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当学生学完第一自然段时,通过看图——学文——品文,引导得出:因为叶子长得好,所以葫芦才长得可爱。
从而为后文的学习打下铺垫。
当学生学完3、4自然段时,我又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
最后通过这种变化对比,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的突破也就势如破竹。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材分析教材: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
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学生: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看问题不够全面,因此对寓意的理解还有点困难。
教师:教学时,可用抓重点语句的方式,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
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
这样,课文的含意就不难理解了。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字卡、本文录音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