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
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ad5e7fb71fe910ef02df832.png)
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索宏兵1ꎬ2ꎬ张蓓3(1徐州医科大学ꎬ江苏徐州221004ꎻ2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ꎻ3徐州市中心医院)㊀㊀摘要:目的㊀评估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ꎮ方法㊀将126例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ꎬ对照组术后仅行双下肢气压治疗及常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ꎬ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术后血小板计数及血浆D ̄二聚体ꎬ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ꎬ同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ꎮ结果㊀观察组术后1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ꎬ两组术后1年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ꎻ术后第3天ꎬ两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观察组血浆D ̄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ꎮ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ꎮ结论㊀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ꎮ㊀㊀关键词:妇科手术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ꎻ低分子肝素钙ꎻ血小板计数ꎻD ̄二聚体㊀㊀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19.11.023㊀㊀中图分类号:R713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 ̄266X(2019)11 ̄0084 ̄03㊀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ꎬ若发现㊁治疗不及时ꎬ不仅会影响肢通信作者:张蓓(E ̄mail:1801828140@qq.com)体的功能ꎬ甚至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而导致患者死亡ꎮ妇科临床上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常见于剖宫产术后ꎬ其次是恶性肿瘤手术及盆腔内手术ꎮ有研究报道ꎬ高龄患者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2]GarberAJꎬAbrahamsonMJꎬBarzilayJIꎬetal.AACEcomprehen ̄sivediabetesmanagementalgorithm2013[J].EndocrPract2013ꎬ2013ꎬ19(2):327 ̄336.[3]KodamaKIꎬTojjarDꎬYamadaSꎬetal.Ethnicdifferencesintherelationshipbetweeninsulinsensitivityandinsulinresponse:asys ̄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J].DiabetesCareꎬ2013ꎬ36(6):1789 ̄1796.[4]PangCꎬBaoYQꎬWangCꎬetal.RelationshipbetweentheleveloffastingplasmaglucoseandbetacellfunctionsinChinesewithorwithoutdiabetes[J].ChineseMedicalJournalꎬ2008ꎬ121(21):2119 ̄2123.[5]MitrakouAꎬKelleyDꎬMokanMꎬetal.Roleofreducedsuppressionofglucoseproductionanddiminishedearlyinsulinreleaseinimpairedglucosetolerance[J].NEngJMedꎬ1992ꎬ326(1):22 ̄29. [6]YangWꎬLuJꎬWengJꎬetal.PrevalenceofdiabetesamongmenandwomeninChina[J].NEngJMedꎬ2010ꎬ362(12):1090 ̄1101.[7]蔡晓凌ꎬ纪立农.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剂量及其相关性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ꎬ2008ꎬ16(11):654 ̄657.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ꎬ2012ꎬ20(1):81 ̄117.[9]RosenstockJꎬAhmannAJꎬColonGꎬetal.Advancinginsulintherapyintype2diabetespreviouslytreatedwithglargineplusoralagents:prandialpremixed(insulinlisproprotaminesuspension/lispro)versusbasal/bolus(glargine/lispro)therapy[J].DiabetesCareꎬ2008ꎬ31(1):20 ̄25.[10]BoweringKꎬReedVAꎬFelicioJSꎬetal.Astudycomparinginsu ̄linlispromix25withglarginepluslisprotherapy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whohaveinadequateglycaemiccontrolonoralanti ̄hyperglycaemicmedication:resultsofthePARADIGMstudy[J].DiabetesCareꎬ2012ꎬ29(9):263 ̄272.[11]GoldbergPAꎬBozzoJEꎬThomasPGꎬetal.Glucometrics assess ̄ingthequalityofinpatientglucosemanagement[J].DiabetesTechnolTherꎬ2006ꎬ8(5):560 ̄569.[12]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4[J].DiabetesCareꎬ2014ꎬ3(7):14 ̄80.[13]HomePꎬNaggarNEꎬKhamsehMꎬetal.Anobservationalnon ̄in ̄terventionalstudyofpeoplewithdiabetesbeginningorchangedtoinsulinanaloguetherapyinnon ̄Westerncountries:theA1chievestudy[J].DiabetesResClinPractꎬ2011ꎬ94(3):352 ̄363. [14]Intensiveblood ̄glucosecontrolwithsulphonylureasorinsulincom ̄paredwithconventionaltreatmentandriskofcomplicationsinpa ̄tientswithtype2diabetes(UKPDS33).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UKPDS)Group[J].Lancetꎬ1998ꎬ352(9131):837 ̄853. [15]WangGꎬLiuJꎬYangNꎬetal.MARCH2:comparativeassess ̄mentoftherapeuticeffectsofacarboseandmetformininnewlydiag ̄nosedtype2diabetespatients[J].PLoSOneꎬ2014ꎬ9(8):1056 ̄1098.(收稿日期:2018 ̄03 ̄31)48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1期血栓形成发生率为9.2%~15.6%ꎬ而引起致死性肺栓塞的概率约占其中的46%[1ꎬ2]ꎮ低分子肝素钙的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肝素ꎬ从普通肝素中分离提取而来ꎬ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Ⅹa的活化来发挥抗凝作用ꎮ既往研究表明ꎬ在脾切除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3]ꎻ此外也有研究表明ꎬ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尿激酶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ꎮ然而ꎬ目前临床上对于妇科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还不明确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26例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ꎬ旨在评价妇科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效果及安全性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收集2013年4月~2018年12月在淮安市洪泽区妇产医学中心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ꎮ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ꎻ②手术时长超过1hꎻ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周围血管未见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ꎻ④患者腿部皮肤情况良好ꎬ近1年内无下肢部位手术史ꎮ排除标准:①现有双下肢血管静脉炎ꎻ②血小板<100ˑ109/L或有凝血功能障碍ꎻ③手术前1月内有抗凝药物使用史ꎻ④有出血倾向如消化道出血㊁颅内出血等ꎻ⑤合并有其他脏器功能衰竭ꎻ⑥妊娠期妇女ꎮ根据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ꎮ观察组年龄(57.6ʃ8.4)岁ꎬBMI(23.2ʃ3.5)kg/m2ꎬ合并糖尿病20例㊁高血压12例㊁高血脂5例ꎬ行盆腔肿瘤手术36例㊁腹腔镜手术27例ꎬ手术时长(98.3ʃ27.2)minꎻ对照组年龄(53.4ʃ6.5)岁ꎬBMI(24.1ʃ3.2)kg/m2ꎬ合并糖尿病17例㊁高血压8例㊁高血脂7例ꎬ行盆腔肿瘤手术40例㊁腹腔镜手术23例ꎬ手术时长(98.0ʃ33.0)minꎮ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ꎮ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ꎬ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ꎮ1.2㊀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处理方法㊀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双下肢气压治疗ꎬ同时行常规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ꎻ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ꎬ术后1~3d肌内注射3075Uꎬ术后4~7d肌内注射4100Uꎮ1.3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方法㊀术前及术后第1㊁3㊁7天ꎬ两组均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ꎻ如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疼痛㊁肿胀或凝血功能异常时ꎬ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ꎮ诊断参照201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的第3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5]ꎬ并结合APTT㊁D ̄二聚体水平及临床表现如肢体疼痛肿胀㊁血栓部位有压痛感㊁Neuhof及Homans征阳性或出现活动受限等ꎮ术后1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规律随访ꎬ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ꎮ1.4㊀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㊀术后第3天ꎬ均常规复查患者血小板计数及D ̄二聚体等指标ꎮ术后1周内ꎬ观察发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HIT)㊁皮下瘀斑㊁切口出血㊁下肢肿胀或疼痛等不良反应ꎮ1.5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ꎮ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ꎬ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ꎻ计数资料以率表示ꎬ两组间比较行χ2检验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㊀观察组术后1周内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ꎮ对照组术后术后1周内有5例(7.9%)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ꎬ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加华法林治疗ꎬ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ꎬ维持INR值在2.0~3.0ꎻ其中ꎬ3例下肢静脉血栓在2周复查时消失ꎬ2例2周时复查彩超发现血栓有明显减小但未完全消失ꎬ需长期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ꎮ术后1周内ꎬ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ꎮ术后随访1年ꎬ两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ꎮ2.2㊀两组术后血小板㊁D ̄二聚体比较㊀术后第3天ꎬ两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观察组血浆D ̄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ꎮ见表1ꎮ表1㊀两组术后血小板㊁D ̄二聚体比较( xʃs)组别血小板(ˑ109/L)D ̄二聚体(mg/L)对照组267.6ʃ30.80.55ʃ0.10观察组264.3ʃ52.90.10ʃ0.02t6.67635.024P0.6220.0002.3㊀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㊀观察组发生皮下瘀斑/切口出血7例㊁下肢肿胀或疼痛4例ꎬ对照组分别为4㊁6例ꎬ两组均未发生HITꎮ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ꎮ3㊀讨论㊀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尤其是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ꎬ易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后果ꎮ有研究表明[6]ꎬ外科手术后3~4d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ꎬ围手术期采用预防性抗凝可明显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ꎮ然而ꎬ目前对于采取何种抗凝方案还未达成一致认识ꎮ目前ꎬ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案主要分为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两种[7]ꎮ前者如压力阶梯弹力袜㊁外来充气压迫法㊁下肢间歇性气囊58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1期加压等方法ꎬ但临床操作较为复杂ꎬ且影响术后及时下床活动ꎬ因此在临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ꎮ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预防性使用肝素㊁低分子肝素㊁阿司匹林㊁华法令等药物ꎮ其中ꎬ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效果较好ꎬ且不良反应少ꎬ在临床上应用较多ꎮ有研究表明ꎬ外科术后预防性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ꎬ降低死亡风险[8~10]ꎮ㊀㊀低分子肝素是使用生物化学方法从普通肝素中解聚后所合成的低分子肝素片段ꎬ主要通过抗凝血因子Ⅹa的活性来发挥抗凝和抗血栓作用ꎬ相对分子质量4000~6000kD[11]ꎮ与普通肝素相比ꎬ低分子肝素钙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物ꎬ但对抗凝血因子Ⅱa及抗凝血酶的活性则较低ꎻ因其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时ꎬ不会被血小板Ⅳ因子所中和ꎬ并对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及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抑制作用较弱ꎬ大大减小了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2]ꎮ低分子肝素钙经皮下注射后ꎬ半衰期为3~6hꎬ具有分子量小㊁生物利用度高㊁对血管通透性好以及不影响凝血时间等优点ꎮ手术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ꎬ血中促凝血物质的释放一般在术后3~7d达到高峰ꎮ因此ꎬ连续给予预防性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钙不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8]ꎮ㊀㊀本研究结果表明ꎬ对照组术后未使用预防性抗凝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为7.9%ꎬ观察组术后给予预防性抗凝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ꎬ表明妇科手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ꎮ研究表明ꎬ对比术后使用低剂量肝素(125U/kgꎬ3次/d)㊁高剂量低分子肝素(6000Uꎬ1次/d)㊁低剂量低分子肝素(4000Uꎬ2次/d)3种抗凝方案ꎬ发现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方面并无明显差异ꎬ且每天皮下注射3次低剂量肝素会增加出血风险[9]ꎮ另一项研究则表明ꎬ在断肢再植手术后ꎬ使用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相比均能有效的预防周围血管血栓形成ꎬ但是普通肝素易导致伤口渗血㊁皮下出血等并发症ꎬ表明低分子肝素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安全性更高[13]ꎮ㊀㊀但随着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剂量的增加ꎬ可引起出血的风险增大ꎬ因此需密切监测来凝血功能以确保其安全性ꎮ本研究发现ꎬ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抗凝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ꎮ血浆D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纤溶酶水解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降解产物ꎬ是特异性反映纤过程的标志物ꎬ其水平的升高常常提示血管内有活动性的血栓形成或者是存在纤溶亢进ꎮ本研究发现ꎬ对照组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较高ꎬ可能是因为术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ꎬ血液黏稠度增高㊁凝血因子及促凝血物质释放较多所引起ꎻ而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浆D ̄二聚体水平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后明显降低ꎬ表明预防抗凝可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与常规术后治疗相比ꎬ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ꎬ表明术后7d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是较为安全的ꎮ㊀㊀综上所述ꎬ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ꎬ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ꎮ参考文献:[1]郎景和ꎬ王辰ꎬ瞿红ꎬ等.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ꎬ2017ꎬ52(10):649 ̄653. [2]QuHꎬLiZꎬZhaiZꎬetal.Predictingofvenousthromboembolismforpatientsundergoinggynecologicalsurgery[J].Medicineꎬ2015ꎬ94(39):e1653.[3]邹文香ꎬ黄汉飞ꎬ段键ꎬ等.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脉血栓的早期预防[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ꎬ2013ꎬ22(1):121 ̄123.[4]DuyangSꎬWangXYꎬHuangZC.Anticoagulantandthrombolytictreatmentfor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areportof139cases[J].ChinJGeneSurgꎬ2013ꎬ22(6):697 ̄700.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ꎬ2017ꎬ32(9):53 ̄57.[6]AnandA.TheincidenceofDVT[J].JArthroscRelatedSurgꎬ2013ꎬ30(11):1390 ̄1390.[7]毛萌ꎬ乔玉环ꎬ郭瑞霞.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预防[J].山东医药ꎬ2010ꎬ50(12):115 ̄116.[8]SongJQꎬXuanLZꎬWuWꎬetal.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onceversustwiceforthromboprophylaxisfollowingesophagectomy:arandomisedꎬdouble ̄blindandplacebo ̄controlledtrial[J].JThoracDisꎬ2015ꎬ7(7):1158 ̄1164.[9]WangHꎬSunZꎬJiangWꎬetal.Postoperativeprophylaxisofve ̄nousthromboembolism(VTE)inpatientsundergoinghighligationandstrippingofthegreatsaphenousvein(GSV)[J].VascMedꎬ2015ꎬ20(2):117 ̄121.[10]VitaleFVꎬRotondoSꎬSessaEꎬetal.Lowmolecularweighthepa ̄rinadministrationincancerpatientswithhypercoagulability ̄relatedcomplicationsandcarryingbrainmetastases:acaseseriesstudy[J].JOncolPharmPractꎬ2012ꎬ18(1):10 ̄16.[11]李妍ꎬ沈军ꎬ赵久阳.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ꎬ2015ꎬ31(3):464 ̄467. [12]李玉堂ꎬ郭春文ꎬ刘辉ꎬ等.低分子肝素钠与普通肝素钠治疗劳力性热射病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比较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ꎬ2015ꎬ27(8):649 ̄652.[13]ChenYCꎬChiCCꎬChanFCꎬetal.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forpreventionofmicrovascularocclusionindigitalreplantation[J].CochraneDatabaseSystematRevꎬ2013ꎬ7(7):CD009894.(收稿日期:2019 ̄01 ̄15)68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1期。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1476e63968011ca30091fc.png)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11-26T09:32:52.3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李秋月苏亦平通讯作者[导读] 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并且有效的控制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巨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210004【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定指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相比对照组更为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评定指标,并且对于并发症的控制也极为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了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气压治疗;妇科肿瘤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前言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肿瘤手术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对患者康复效率有着巨大影响[1-2]。
为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率,因此本文展开了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的研究,以下为具体内容表示。
1 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90例实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分组方式为简单随机,分组结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及实验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每组患者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7至72岁,平均年龄为(54.6±5.4)岁;病症:子宫内膜癌22例、宫颈癌23例。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治疗在预防卵巢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治疗在预防卵巢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bdbec1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4.png)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治疗在预防卵巢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常俊丽【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8(030)011【摘要】目的对预防卵巢癌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波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改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按照随机数字抽取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3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波治疗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为2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33%,且下肢肿胀和疼痛人数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癌手术患者来说,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借鉴和参考.【总页数】2页(P177-178)【作者】常俊丽【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焦作45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的效果观察 [J], 陈洪海2.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ICU 患者 DVT 的临床效果 [J], 夏彩宁;闫瑞芳;王世平;王东升3.弹力袜配合依诺肝素钠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DVT 中的效果观察 [J], 余鸿标;唐杰;杜敏;王琼;于铭铭4.气压波治疗仪对卵巢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J], 余佳佳5.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J], 龚姗;金海红;姜丽;陈红娟;李苗;曹丽艳;董立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7fe3c110066f5335a812160.png)
岁,平均 572±31岁。观察组 44例患者,包括男 29例、女 15例;患者年龄范围 33~75岁,平均 568±29岁。
本次入选的 89例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检查,完全符合大 隐静脉曲张手术指征;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凝血 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和用药过敏等。观察组 44例和对照组 45例在一般资料比较方面,并未发现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 45例和观察组 44例,入院检查后,均行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具体来看,手术结束后,对照组 45 例患者常规预防治疗,并使用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 Z33020177)。在具体操作上,利用弹力绷带将患肢固定好,鼓 励指导患者行被动与主动活动。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包括 像足趾活动、关节伸屈运动以及深呼吸等,并配合丹参注射液 辅助治疗,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并加入 5%的葡萄糖 注射液(遂成药业,H41023719)250mL,1日 1次。观察组 44 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次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从手 术次日开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注射液。此外,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河南海尔森药业,H20060190),1日 2次,分早晚进行,50张术;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9)0219250023102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人群具 有显著的分布性。除了高龄患者外,还高发于长期站立工作、 体力劳动等人群。从该病的发病及其临床表现来看,患者病 情一般均较重,故 主 倡 手 术 治 疗,且 效 果 和 安 全 性 有 很 大 保 障。但是,对于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并发症的控制,其效果并不 太理想。所以,临床患者在手术后患肢疼痛感强烈、肿胀和沉 重乏力较严重。此外,还发现很大一部分患者有凝血功能异 常。总体来讲,手术治疗不得当极有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 成。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低分子肝素钙具 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理作用 比较突出〔1〕。但其也有自身的缺陷,可通过联合使用其它药 物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医院实 际,专门选取期间收治部分病例,做进一步探究归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统计医院在 2016年 1月 ~2017 年 7月期间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 89例,该 89例为定 量随机抽样选取。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5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 观察组 44例患者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 统计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方案治疗下的临床有效性。其中,对 照组 45例患者包括男 31例、女 14例;患者年龄范围 31~76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评价_季平英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评价_季平英](https://img.taocdn.com/s3/m/d1ff12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f.png)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评价_季平英岁。
1例脑缺血患者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0h,3例发生于出血后第3d,2例于第4d,第5、6、7、9、11、13d 出现脑缺血各1例。
对照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7~63岁,平均37岁。
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2、3d 出现脑缺血各一例,第4、6d 各2例,第7d 1例,第8d 3例,第11、14d 各1例。
以上两组病人例数、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及继发脑缺血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时间相接近。
21诊断标准:本文所选病例都是经腰穿、头颅CT 、M RI 及TCD 诊断为SAH 后脑缺血的病例。
脑缺血的诊断依据:1经确诊SAH 患者逐渐出现沉默不语、嗜睡、甚至昏迷或出现神经定位体征;o头颅CT 或MRI 排除再出血或急性脑积水;?T CD 显示符合脑缺血表现。
31方法:本组24例,一经确诊SAH 继发脑缺血都按常规治疗(降压、止血、镇静等),对照组不加其它药,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每毫升含丹参、降香生药各1g)20m 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中静滴,每天1次,治疗后第2、7d 两组进行比较。
41结果:临床疗效:常规组第2d 头痛、颈强直等症状无一改善;第7d 1例头痛、颈强直消失,5例头痛、颈强直轻微改善,8例无效。
治疗组第2d 头痛、颈强直有5例改善;第7d 头痛消失、颈强直消失5例,头痛、颈强直改善5例,2例无效。
TCD 比较:第7d 常规组检查结果1例正常,其余11例仍呈脑缺血改变。
而治疗组T CD 显示脑缺血改变的仅余2例。
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常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脑缺血常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2天,症状常持续7~28天,脑缺血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梗死等。
从而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
因而,脑缺血的治疗成为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关键。
气压治疗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气压治疗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9d87ad168884868662d65c.png)
气压治疗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下肢气压治疗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方法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预防组,每组42例患者。
对照组术后采取被动的按摩方式,预防组术后采取主动的下肢气压治疗。
结果手术1w以后的预防组静脉血流高峰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下肢气压治疗可以加速静脉血液的流动。
另外通过彩超发现,预防组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却有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下肢静脉血栓出现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下肢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效果。
标签:下肢气压治疗;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
通常会导致静脉瓣膜功能欠缺以及并发肺栓塞病,这类病况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劳动能力及生命的危险因素。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比较隐秘,不易被人察觉,治疗起来困难因素加大。
所以通常以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是对这类病预防的真实写照,因此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主动或被动下肢活动训练都可以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尤其是对术后的患者进行双下肢主动气压治疗对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术后患者84例。
平均年龄为42岁,年龄为40~80岁。
4个月内没有发生血栓栓塞性类的疾病,没有血功能障碍。
手术前通过进行彩超排除患有下肢静脉血栓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预防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患者。
预防组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0岁,平均体重67公斤;对照组42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
平均年龄61岁,平均体重66kg。
经统计分析,预防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与预防组手术后都不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止血。
对照组依照医生叮嘱每日按摩小腿,3次/d,20min/次左右。
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d11cde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b.png)
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对妇产科高危患者实施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其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高危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所有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且深静脉血栓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妇产科高危患者实施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其治疗效果与治疗质量均有良好促进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生活质量,减少发生深静脉血栓与下肢肿胀、疼痛的情况。
【关键词】气压泵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妇产科;高危;深静脉血栓;临床指标;下肢肿胀、疼痛深静脉血栓一般是外科手术治疗中所出现的并发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程度、肢体的疼痛情况、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变化、皮肤水泡情况和静脉曲张现象的出现等【1】。
临床上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原因定义为静脉血液流动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度凝结。
常见的高危发病人群包括:久坐不动、长期卧床、骨盆和下肢创伤、大型手术、产后、妊娠期、肥胖、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液疾病和慢性肝肾疾病患者等,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高危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所有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
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者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先天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无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生命体征均正常。
对照组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88±4.55)岁;妊娠期贫血: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7:15:28。
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bacce023186bceb18e8bb38.png)
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4-25T14:33:28.0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徐波蒲元芳[导读]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血流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效果十分显著。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摘要】目的:探讨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7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预防方法,研究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的预防方法,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治疗前后下肢周径以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对照组5例(10.64%),各组治疗前的下肢周径以及血流速度并不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下肢周径以及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情况,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93-02妇科肿瘤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临床上通常利用腹腔镜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深静脉血栓作为术后作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采取膀胱截石位,加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增加对于患者盆腔血管的压迫力度,最终造成患者出现下肢静脉回流的症状,进而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形成,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1]。
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f531d2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5.png)
气压泵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及研究妇产科高危病人在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时使用气压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妇产科在2020年4月份至2022年4月份收治的8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使用随机平衡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的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乙组的病人使用气压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结果:为两组病人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乙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好于甲组病人,P<0.05,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
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的病人,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上使用气压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其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提倡。
【关键词】气压泵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进行手术的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为深静脉血栓,该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血液在机体内的深静脉中出现了异常凝结的行为,影响静脉血液正常回流,导致末端的血液回流受到了阻碍,继而血液流速变慢,出现该种情况的病人下肢会有疼痛感,且有肿胀情况,部分病人有瘀血,从外观来看,病人的皮肤颜色发生变化【1】。
所以针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使用气压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联合治疗,以观察其治疗效果,详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2020年4月份至2022年4月份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80例病人,这80例女性病人的年龄在22-56岁之间,其平均年龄(41.7士2.7)岁。
将这80例病人分成了甲组和乙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40例。
甲组的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乙组的病人使用气压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条件:所有病人均需要手术治疗,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不存在影响本次研究的其他疾病;排除标准:病人存在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的其他脏器疾病,存在精神性质疾病,无法正常沟通。
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在妇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在妇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54ebf88fe4733687f21aa1d.png)
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在妇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进行观察,将接受气压波治疗仪单独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将接受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TT、PT、D-D、APTT、Fbg等血清学指标及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肿胀率(6.25%)、下肢疼痛率(10.42%)、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患者给予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安全性高。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气压波治疗仪;妇科手术;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妇科手术需进行麻醉,会扩张周围静脉,使下肢肌肉暂时失去收缩功能,静脉流速缓慢,加之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需卧床休养,活动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液血流缓慢、瘀滞、血小板增高,使血液凝结阻塞管腔,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是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1]。
该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患者主诉为患肢肿胀、皮温降低、血栓部位有压痛感、皮肤青紫、静脉曲张,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且伴随肺栓塞、出血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就对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用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其中30例为子宫肌瘤,21例为卵巢良性肿瘤、12例为子宫内膜癌,33例为盆腔器官脱垂。
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研究
![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3f1f502b160b4e767fcf7b.png)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7年7月A第4卷/第19期Jul. A. 2017 V ol.4, No.1954・药物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研究张翠华,王 荧(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000)【摘要】目的 总结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照组)。
参照组40例患者接受10 d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参照组则不采取抗凝剂类药物,对比两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期间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 治疗前组间相关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改善妇科肿瘤患者血流状态的基础上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流状态【中图分类号】R730.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18.54.02深静脉血栓属于妇科肿瘤术后较为常见性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预后、生活质量[1]。
抗凝治疗具有改善血流状态的效果,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所以抗凝治疗成为妇科术后的关键[2]。
本文就我院妇科手术患者为例,分为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实验组以及未采取的参照组,总结具体临床疗效,为妇科肿瘤手术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均为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病例选自2014年8月到2016年10月,总计80例。
其中,子宫内膜癌56例,宫颈癌24例;年龄40岁~70岁,平均年龄(50.5±5.6)岁。
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实验药物过敏情况患者,组间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实验可比性。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观察(1)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观察(1)](https://img.taocdn.com/s3/m/2bb9e5a1f524ccbff12184ac.png)
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血栓形成发 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 0. 05 ( 见 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情况
分组( n) 实验组( 150) 对照组( 150)
血栓发生率( % ) 2. 0( 3 /150)
表 1 治疗前后 Hb、Hct、SF 及 TSAT 水平比较( x ± s)
Hb( g / L) 治疗前 71. 1 ± 8. 4 治疗后 110. 2 ± 9. 8▽
Hct
SF( μg / L) TSAT( % )
0. 22 ± 0. 03 87. 5 ± 19. 7 16. 1
0. 41 ± 0. 04▽ 635. 8 ± 126. 4▽ 27. 9▽
注: ▽ 与治疗前比较 P < 0. 05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 预后,是患者存活率和住院率的独立危险因子[3]。有效纠正 贫血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肾性贫血的发生是由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 增多、寿命缩短、出血、铁及叶酸等营养物质缺乏和铝中毒等 综合因素造成的。肾衰时毒素可缩短红细胞寿命,抑制骨髓 的造血功能。但是根本的原因是肾性贫血患者产生促红细 胞生成素明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显著不足所致。
银杏叶片与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 疗效比较
樊启财 石蓓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与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 2009 年 3 月至 2010 年 10 月来我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80 例,分 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 3 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在宫颈癌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在宫颈癌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88536acaaedd3383c4d312.png)
环有关。 我们在 临床用药过程 中观察到 : 与对照组 比较 , 观察 组 3周后复测肺功能指标 。F v/V E C无 明显变化 , D C F 而 L O、 P O 、MF a 6 D和 P J i O FO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 提示使 用参芎 注射液 的患者对肺 通气功能无影响 , 对肺弥散 功能和运动耐 力有明显改善 , 可以作为治疗肺 间质纤 维化 的辅助用 药。但 长期使用 能否延缓肺 纤维化 的进程 , 至逆转 纤维化 , 待 甚 有
于进 一 步 研究的临床应用 和药理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
2 0 ,3 5 :7 — 7 . 032()3637 。
轻 。参芎注射液是提取丹参 、 芎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 、 川 川芎 嗪制 作的 ,通 过大量 的对特定 中药 的药理及所 含成 分的研
( 稿 日期 :0 0 0 — 3 收 2 1— 9 1 )
低 相对 分 子质 量肝 素 在 宫颈 癌 术后
预 防 下肢 静 脉 血 栓 的应 用
王 东华
宫颈 癌是 慢性消耗性疾病 , 手术根 治切除是一种有效 的 治疗方法之一 , 术后下肢 静脉血栓 ( V ) D T 形成是 近期并发 症
得性高凝 状态 , 术后血 液凝 固性增高 , 时形成血 栓的倾 手 此
11 一般资料 : . 选取我 院 2 0 0 6年 1 月至 2 1 00年 1 经手 术 月 根治切除 8 2例宫 颈癌患者 ,年龄 4 ~ 2岁 ,中位年 龄 4 . 36 62
岁。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术 。
1 方法 : 8 宫颈 癌(I ) . 2 将 2例 I期 术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 观 察组 4 2例应用低相对 分子质量肝素按 国内建议方案 ,术后
低分子肝素与间歇充气加压在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低分子肝素与间歇充气加压在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d6e6e10975f46527d3e154.png)
人D VT 的 发 病 率 高 达 1 6 , P E 的 发 生 率 高 达 4 。因此 , 选 择 有 效 的方 法 预 防 妇 科 盆 腔 术 后 D VT 的形成 十 分 重要 。本 研 究 以 2 0 1 2年 6月 至
2 0 1 3年 5月在晋 城市妇 幼保 健 院 妇科 行 盆腔 手 术
王 霞
摘
要 目的 : 探讨 妇科 盆腔 术后 患者使 用低 分 子肝 素 ( L MW H ) 、 间歇 充 气加 压 ( I P C ) 及 传 统 方 法
后 下肢 深 静 脉 血 栓 ( D VT) 的发 生 率。方 法 : 选取 妇 科 盆腔 手 术 患者 共 3 6 0例 , 随机 分 为 L MWH 组 、 I P C 组及 对照 组 , 每组 各 1 2 0例 。 比 较 各 组 术 后 D VT 的 发 生 率 。 结 果 : ( 1 ) L MW H 组 与 I P C 组 术 后 DVT、
严重 肝 肾疾 患 、 严 重 高血 压 、 严 重 心脑 血 管 疾 病 以
及血 小板 计 数低 于正 常值 者 , 均 排 除 在 本 研 究
之外 。
的3 6 0 例 患 者为研 究对象 , 比较术后 使用低 分 子肝
素( 1 o w— mo l e c u l a r — we i g h t h e p a r i n , L M W H) 、 间 歇
及 以上风 险( 合 并 高龄 、 恶性 肿 瘤 、 输血、 高 血 压及 糖 尿病 等 ) 患者 , 共 3 6 0例 , 年龄 4 O ~7 2岁 , 平 均 ( 5 2 . 1 4 ±1 . 9 7 ) 岁, 体重4 7 ~8 2 k g , 平均( 6 5 . 2 3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36b9beaf1ffc4ffe47ace1.png)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目的: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1000例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产妇,并遵照产妇接受治疗的意愿将其分别分为对应的两组(传统组与特殊组)。
采用常规疗法对传统组产妇进行治疗,并在前者的基础上辅以低分子肝素钙对特殊组产妇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凝血指标。
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特殊组产妇在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相关数据中均优于传统组产妇,且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两组产妇的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20%(传统组)和3.00%(特殊组)。
结论: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气压波治疗仪对产妇进行产后深静脉血栓联合性预防治疗,可有效减少和抑制其产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大力推广。
标签:低分子肝素钙;产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安全性医学界将人体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并伴有下肢水肿等后遗症的疾病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该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产后或术后的临床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为此,本文就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剖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众多产妇中抽取1000例作为本次研究标本,并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分为传统组和特殊组。
其中,传统组产妇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28.19±5.73)岁;体重在48~63kg之间,平均体重为(55.44±4.27)kg;妊娠周期为30~39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5.43±1.25)周。
特殊组产妇年龄为21~43岁,平均年龄为(28.41±5.66)岁;体重在49~62kg之间,平均体重为(55.29±4.29)kg;对比分析两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该系列数据中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b18e3f81c758f5f71f673f.png)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研究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因妇科肿瘤行妇科肿瘤手术术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予卧床、抬高患肢常规治疗,术后6 h开始进行按摩,2次/d,每次10 min;试验组90例,在常规治疗和按摩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予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 IU,1次/d,连续5 d。
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等血液学指标,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LT、Hb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IB、HCT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栓发生率,试验组(5.5%)明显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管内径明显减小,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确切而且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标签:下肢静脉栓塞;妇科肿瘤;低分子肝素钙;按摩下肢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妇科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手术以及麻醉造成的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完整性破坏、血流速度缓慢等因素有关[1]。
本病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疼痛明显、行动时加重、体温升高、腓肠肌压痛、下肢浅静脉怒张等,一旦形成,容易造成肺栓塞、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2]。
据调查统计,妇科肿瘤术后DVT的发病率为40%~60%,导致致死性肺栓塞的约占到1%~5%,并随着妇科肿瘤发病率的升高有逐年上升趋势[3]。
双下肢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双下肢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7303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0.png)
[]孙建衡.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的新挑战中华肿瘤杂志,2016,38(7)556—557.[4]ALSTON M J,SCAPAROTTI A C,KRULL MB,etal Adherenceto managementrecommendationsinpatientsdiagnosed with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2or3[J]JLow Genit TractDis,2016,20(1):44[]张金荣,赵远.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对比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8(7)472—475.[6]贾珏.LEEP与CKC宫颈锥切术后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017.[7]SANTESSO N,MUSTAFA R A,WIERCIOCH W,etalSystematicreviewsand meta—analysesofbenefitsandharmsofcryotherapy,LEEP,andcoldknifeconiza-tiontotreat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J]IntJGynaecolObstet,2016,1332(3):266—271[]黄晓珍,龚景进,徐俊翠,等.LEEP与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比较[J].热带医学杂志,2019,19(5):545—54&[9]赵应梅,段迎春,徐申超,等.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9):65—69.[10]张博,马晓黎,孟戈.LEEP术对绝经后妇女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47(1):33—36[11]踪佳鹏,冯文.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CINH、皿级疗效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30(1):65—68[12]李焕香.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4578—4580[13]张梦培,尹如铁.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病变残留呈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诊治研究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5)481—485.[4]O Z M,ETINKAYA N,KORKMAZ E,et al Optimalconesizeto predictpositivesurgical marginsaftercold knife conization(CKC)and the risk factors forresidualdisease[J]J Turk Ger Gyneckl Assoc,2016,17(3):159—162[15]贾利刚,张媛,田菲,等.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对妇女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重庆医学,2017,46(4)503—505.收稿日期:2020—07—28(本文编辑:张红)作者简介:顾云(1985—),女,江苏省南通市人,学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临床研究
![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616602195f312b3069a557.png)
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200例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低分子肝素护理,观察组行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及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期间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量,降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空气压力波;静脉血栓;护理效果妇科肿瘤手术后极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为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临床常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1]。
本院自2007年开始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实践表明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
为进一步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200例妇科肿瘤手术后的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入选患者均完成妇科肿瘤手术且已转入普通病房。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40.50±3.12)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08例,卵巢肿瘤73例,子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5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2.34±2.19)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01例,卵巢肿瘤83例,子宫颈癌12例,子宫内膜癌4例。
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利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护理:术后24 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 ml/d,治疗5~7 d。
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产妇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产妇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56f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png)
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产妇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黄玲;朱丽萍;徐慧萍【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24(35)1【摘要】目的探究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产妇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产妇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接受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对比两组产妇产前和产后5 d的肝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功能[凝血原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下肢血管加压超声检查指标(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足背静脉血流速度),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产后5 d,两组Cr、AL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TT、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和足背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凝血功能和下肢血流状态,且安全性高。
【总页数】3页(P44-46)【作者】黄玲;朱丽萍;徐慧萍【作者单位】崇义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6【相关文献】1.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2.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3.探讨双下肢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4.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气压治疗仪在剖宫产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1c7d6c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3.png)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妇科肿瘤腹腔镜患者是深静脉血栓(DVT)高危人群,这可能与手术应激、妇科肿瘤相关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
DVT 直接影响妇科肿瘤患者预后,影响后期化疗的开展,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部分对象甚至需要终身用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低分子肝素钙是防治深静脉血栓的首先药物,但其主要用于D-二聚体水平>1.0mg/L、Autar 量表评价≥15分对象,但是在实DOI:10.16662/ki.1674-0742.2018.20.125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石怀景,郭慈仁,林玲,陈桂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福建福州350014[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方便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分别给予常规DVT 预防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指标。
结果观察组下肢症状发生率14.5%低于对照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00<0.05)。
观察组术后72h 血栓弹力图MA、术后膝上15cm 周径增加峰值、术后膝下15cm 周径增加峰值、术后1周内D-二聚体峰值分别为(81.2±6.4)、(2.6±0.4)cm、(2.1±1.3)cm、(3.1±0.7)mg/L,低于对照组(86.4±4.5)、(3.7±1.5)cm、(3.8±1.1)cm、(4.4±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3.97、4.11、3.87,P=0.000、0.001、0.000、0.001<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尽管不能降低DVT 发生率,但是可以降低DVT 发生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6T09:32:52.3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李秋月苏亦平通讯作者[导读] 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并且有效的控制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巨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21000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定指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相比对照组更为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评定指标,并且对于并发症的控制也极为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了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气压治疗;妇科肿瘤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肿瘤手术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对患者康复效率有着巨大影响[1-2]。
为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率,因此本文展开了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的研究,以下为具体内容表示。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90例实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分组方式为简单随机,分组结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及实验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每组患者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7至72岁,平均年龄为(54.6±5.4)岁;病症:子宫内膜癌22例、宫颈癌23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为37至72岁,平均年龄为(54.6±5.4)岁;病症:子宫内膜癌24例、宫颈癌2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等基本信息大致相同(P>0.05),具有研究意义。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病症为妇科肿瘤疾病。
(2)接受了妇科肿瘤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
(1)对低分子肝素钙过敏患者。
(2)精神状况不满足本次研究需求患者。
1.2方法
依据分组的不同对患者展开不同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具体内容为:(1)气压治疗。
指导患者进行平卧,护理人员用压力脚套包裹患者下肢,然后连接间隙式充气泵电源。
压力泵压力值设定为(8-10)?10mmHg,机器操作时脚踝部腿套开始运作,待气体充满后,压力值依旧不发生改变,然后压力值逐渐由脚踝转移至小腿最后大腿。
一整套挤压过程能够将患者患肢血液挤压出,然后压力脚套全部放气,让血压再次回流到下肢。
此操作每天进行1次,每次操作时间为30分钟,共2次[3-4]。
(2)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患者每天进行1次皮下注射,注射量为4100IU,连续治疗5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APTT、PT)和并发症情况(皮下瘀斑、局部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2.0版本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各项临床指标,采用t检验,使用“%”表示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数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相比对照组更为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妇科肿瘤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康复有着重大影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不利于患者实现治疗效果[5-6]。
为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就需要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改善,因此本次研究以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而展开。
研究过程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进行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极为显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入了气压治疗,此治疗方式为物理治疗,采用间隙式充气压力泵对患者肢体进行挤压,促进血液流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并且有效的控制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巨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兵鑫,胡三保.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防治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5):4989-4991.
[2]许美华,邱锡坚,陈县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预防卵巢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1):110-112.
[3]周小燕.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126-127.
[4]贺国庆.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2(3):48-49.
[5]戴劼.气压泵式肢体循环驱动仪治疗预防脑出血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834-835.
[6]侯东麒,王志刚,张双明等.推拿结合药物抗凝防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甘肃医药,2018,37(4):338-33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