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中的“和合”思想
《乐记》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与《理想国》音乐思想中的“主客二分”比较共5页word资料
《乐记》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与《理想国》音乐思想中的“主客二分”比较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起源也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起源于劳动,……所谓歌唱主要是对自然的、动物的声音的模仿”。
因此,从人类产生之初就产生了音乐。
随着音乐的产生,无论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都产生了很多音乐论著,这些音乐论著所含的音乐思想多少都受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反映那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
一直以来都有“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哲学史”和“长期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西方哲学史”之说。
《乐记》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现保存于《礼记》(在卷十一,题作乐记第十九)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集大成而又系统、完整的音乐专著,有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
同时,古希腊的另一位集大成者柏拉图也在代表作《理想国》中阐释其音乐思想。
而以《乐记》为代表的东方音乐思想和以《理想国》为代表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恰好体现了中西哲学上的“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性”。
一、从音乐的本质中体现“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音乐的本质,通俗地说就是音乐是什么,其来源或形式是什么。
根据《乐记?乐本》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谓之乐。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谓之音。
”按照叶朗先生的理解,这其中就包含了“第一,音乐是由人的心中产生的,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而产生的。
第二,人的情感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
第三,音乐的产生,包含了一个由自然的‘声’到审美‘音’的转化过程”三层意义。
乐由心生,人心是表达人的情感,而情感的产生是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
这让全文的论述立足于一定程度的朴素唯物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同时将人心与外物、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社会结合在一起。
实际就是体现中国哲学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不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而把两者看成一体。
”《乐记》对于音乐的本质体现了其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乐记》之“和”
浅析《乐记》之“和”[摘要]《乐记》在对中国古代共同的美学思想“和”的解读上,体现出了古代先人卓越的智慧。
本文从人与人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两个方面对《乐记》中的“和”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乐记》展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哲学、诗学智慧和高度的想象力,体现出艺术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繁荣。
[关键词]乐记和礼乐圣王天地在中国悠久的音乐历史上,儒家学派对音乐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的音乐理论是从“和”开始,并最终在“和”上得到了升华和提高的。
可以说,“和”的观念在儒家集大成的美学论作《乐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对《乐记》中“和”的内涵进行挖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和同人心——人与人之“和”《乐记》倡导“和”,是为了实现儒家先贤孔子的期望,即:通过言《诗》咏“乐”,最终达到“天下大同”。
这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体现了古人对于音乐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具体地来说,《乐记》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是这样看的:1、和谐的音乐形成平和的心态。
这里音乐指的是礼乐。
圣王作乐制礼广施天下,目的就是希望发挥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特点,潜移默化的感染子民,把人性纳入到能够“反人道之正”的高层次,达到以“治乐以治心”的效果。
例如,“先土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乐本篇》)。
儒家提到的“乐”除了“雅颂之声”,还有“德音”、“溺音”等,“雅颂之声”基本上等于“德音”,也就是“礼乐”。
统治者之所以用“雅颂之声”教导群众,是认识到了“害于德”的音乐,对人民坏的影响力,可见,《乐记》十分注重对音乐体现的正、负两面道德价值的区分,在它眼中是德为本,艺为末,德高于艺的,所以它重视“德音”,赞扬“德者”为“性之端也”。
2、和顺的心态造就和顺的社会风气。
《乐记》的开篇中就集中论述了音乐的起源问题,其中反复强调了音乐的主体性,并且明确提出了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欣赏音乐都应以和顺的心态为主导。
论_乐记_的_和乐_美学思想
·42·一《墨子·公孟》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 以音乐、舞蹈配合诗歌诵读来实施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的一大传统。
而“和乐”则是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
本文似对《乐记》中的“和乐”进行研究,以加深对《乐记》整个美学思想的了解。
“和乐”首先在《国语·周语》中提出来。
《周语》记伶州鸠“以乐喻政”答周景王问曰:“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
金石以动之,丝以竹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
”《周语》这里讲的“和乐”,有声音相应、曲调相谐之意。
应该说,它已经把文学艺术的形式美感的基本元素概括出来,即诗歌音乐必须借助优美的旋律才能感染人。
这个意义的“和乐”,在后来的《周礼·春官·典同》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周礼·春官·典同》云:“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度数,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凡和乐亦如之。
”郑玄将此“和乐”解释为“和,为调其故器也。
”也就是说,这里的“和乐”,当是对已演奏过的乐器进行调试,以便协调乐队有利新的演出。
《乐记》的“和乐”则是与“淫乐”相对应提出来的。
《乐记·乐象》篇(以下引《乐记》只出篇名)云:“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
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孔颖达对此“和乐”的解释是:“正声感动于人,而顺气来应,既闻顺声,又感顺气,二者相合而成象,则和乐兴,若周室太平颂声作也。
”“颂声洋洋”的周室太平之声,历来为中国古代统治者所推崇,代表着中国古典音乐审美价值的极致。
孔颖达以之喻“和乐”, 则表明至迟在汉代,“和乐”已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高典范。
那末,怎样才能达到“和乐”这种最高典范呢?《乐记》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二《乐记》中的“和乐”美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和”以成“乐”上。
我们先来看“和”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
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以“中和”文艺思想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首先可以从礼记乐记的概况为开始,介绍关于礼记乐记的一般观点和有关历史背景。
从这些内容可以引出与中和”文艺思想有关的思想观念和历史背景。
接下来,对“中和”文艺思想进行具体的介绍。
“中和”文艺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庸之道”,它把“中庸”作为一种维护公平正义和和谐社会的政治思想,并且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来理解其内涵。
具体地,“中和”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崇尚完善性、理想并存性、多面性、包容性等。
它要求人们在追求理想时,不能太过偏激,而要从多方面来观察事物,形成一种多面性;同时,在追求完善性的同时也要包容,不能因形式而偏于一方,而要发挥两种思想的合作作用。
随后,可以介绍一些当时实践中,“中和”文艺思想的实践情况,比如当时的儒家文学,诸子百家的文学等。
这些文学,在深刻表达个体意见的同时,更强调的是超越自身的社会观,内容上更加注重两种思想的折衷,以及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冲突。
这也是“中和”文艺思想最显著的实践。
最后要对“中和”文艺思想作出总结,首先指出“中和”文艺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包括倡导多面发展,探索各个文化差异,促进两种文化和谐共处,以及在实践中形成文学多元等。
其次,从本质上来讲,“中和”文艺思想崇尚理想和实践的统一,提倡人们找出能够兼容两者的最佳理论。
最后,对“中和”文艺思想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展望未来“中和”文艺思想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
综上,“中和”文艺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由礼记乐记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在时空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同时也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启发。
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
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礼记乐记》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基础的著作,其中更强调了“中和”文艺思想,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和”文艺思想进行具体的阐释,并从历史文献角度分析“中和”文艺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一、什么是“中和”文艺思想“中和”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核心概念。
“中和”文艺思想主张以协调、和谐为原则,并以此基础,对于文艺作品、文化活动等采取精神性上的控制和把控,避免过分激进或不规范的言行。
经典著作《礼记乐记》中强调了“中和”的重要性:“以智者之智,以德者之德,以 condition 之 condition,以安者之安,以乐者之乐。
”(《礼记乐记》)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和”可以培养人们的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维护社会的和谐。
二、“中和”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中和”文艺思想始于古代,自《礼记乐记》一书发表以来,就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界的高度重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和”思想也随之发展壮大。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四德的观念,其目的也是追求“中和”的理想。
“中和”文艺思想通过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确立了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和社会风俗,使中国古代文化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中和”文艺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艺作品的创作,从而开创了概念艺术的新时代。
三、“中和”文艺思想与“审美”文艺思想的对立“中和”文艺思想更多是在强调精神性和道德性,而审美文艺思想则注重艺术上的审美标准。
这两派思想在中国文艺史上不断发展,形成了互补的关系。
例如,唐代,“审美”与“中和”思想相得益彰,致力于加强文艺作品的层次感,以及人们观赏作品时要联系到实际生活对于其中的道德伦理的启示。
四、总结“中和”文艺思想自古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
前进的路上,它不断影响着中国的文艺作品和活动,令中国文化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未来,只要我们秉承“中和”理念,以及来自《礼记乐记》的精神,就一定能够促进中国文化的耀眼夺目的发展。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乐记礼乐和和谐论文摘要:《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共同的传统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
《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
《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
《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
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和谐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
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和谐”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一)人与心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它实质上就是关于“理”与“欲”的关系问题。
“理”和“欲”是历来受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
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望。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乐记》是西汉刘向的一部著作,字是乐主,向子,目的是提倡“官民和谐”,乐记可以被认为是当代政治的经典理论著作,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观念。
乐记的核心思想是“以民为本”,它强调要建立良好的官民关系,
它认为如果万物能够和谐地相处,他们之间就能形成一种关系,而这
种关系可以让社会得到改善,从而让个人能够实现其本身的价值。
乐
记还认为,社会和谐可以维持安定,只有在社会行使公正的原则的情
况下,才能使官民关系光荣。
乐记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官民
矛盾依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社会的信心也在下降。
因此,为了维护
官民和谐,应当发挥乐记的理论对于实践的作用,政府应该重视民生,关心民生,保障民生,推进社会进步,构建民主政治社会。
乐记的思
想也可以作为一种衡量政府管理能力的一个指标,因此,我们应该坚
守道德,不可以掩饰现实的不完善,做到公平和公正,实现官民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之“和”音乐思想的比较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之“和”音乐思想的比较周燕明【摘要】“和”是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中多次提到“和”的观念,文章认为《乐记》中的“和”主要强调音乐的调和、和顺的功能,以达到清明政治的目的,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体现,所以可称之为音乐功能论;而《声无哀乐论》中“和”则主要指音乐自身的和谐,把音乐从政治的附庸中解放出来,肯定音乐自身独立的美学价值,具有音乐本体论的价值.【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4)009【总页数】5页(P964-968)【关键词】和;音乐功能论;音乐本体论【作者】周燕明【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乐记》作为乐论的系统之作,其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诸篇,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音乐的本体、功能、作用等问题,其内容之广博,论述之深刻,堪称“乐经”。
但由于《乐记》从儒家思想出发,偏重强调音乐的政治教化作用,故嵇康《声无哀乐论》采用诘难问答的体式,对儒家音乐思想一一驳斥,并认为声无哀乐之分,声本身并不表达人的情感。
由于出发点和立场的不同,《乐记》和《声无哀乐论》虽然都提到了音乐之“和”的问题,故它们的内涵也就不一样,下面比较分析之。
一、《乐记》之“和”的内涵《乐记》关于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起源等方面的论述,思想之广博和丰富,堪称经典。
其中多次提到了“和”的概念,下面把它们大致归为三类:第一,和谐。
《乐记》之“和”首先是自然的和谐,天地人的和谐。
如“大乐与天地同和”,旨在体现宇宙自然万物运动的和谐。
“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乐者天地之和也”……此外,《乐记》之“和”还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如“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有了相同的乐音,居上位者和居下位者就会有情感上的交流。
更难能可贵的是,《乐记》之“和”还指音乐内部的和谐,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之“和”音乐思想的比较
山 西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 学版 ) 第l 4 卷( 第9 期) O 0 2 6 3 7
f u n c t i o n o f mu s i c ;h u t t h e S o u n d Wi t h o u t Di r g e ma i n l y r e f e r s t o t h e h a r mo n y o f mu s i c i t s e l f ,l i b e r a t i n g t h e mu s i c f r o m
乐
论 、乐施 、乐 言 、乐 礼 、乐 情 、乐 化 、乐 象 诸
称 经典 。其 中多次 提 到 了 “ 和” 的概念 ,下面把
它们 大致 归 为三类 : 第 一 ,和谐 。 《 乐 记 》之 “ 和” 首 先 是 自然 的和谐 ,天地 人 的和谐 。如 “ 大 乐与 天地 同和 ” , 旨在体 现 宇 宙 自然 万物 运 动 的 和谐 。“ 乐者 ,天 地 之 和也 … …和 ,故 百 物 皆化 ”, “ 乐 者天 地 之
t he d e pe n de n c y on p ol i t i c s, w i t h i n de p e nd e nt a e s t he t i c v a l u e of mu s i c on t ol o gy .
Ke y wo r d s : Ha r mo n y ; Th e f u n c t i o n o f mu s i c ; Th e v a l u e o f mu s i c o n t o l o g y
《礼记-乐记》中的“和”美思想
《礼记-乐记》中的“和”美思想中国美学推崇“和”美,这种美学思想较早在乐文化中出现,并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外兼修的“和顺”人格、礼乐相和的政治智慧、天人合一的至美追求等,无不体现出“和”美思想对于个人品德、社会建设、天地自然的重要作用。
《礼记·乐记》中的“和”美不仅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追求和谐、崇尚和谐的重要内涵,也是构建包容差异、和而不同、执手中道、厚德载物的现代社会的重要使命。
一、“和”美之起源及其丰富义涵“和”由甲骨文中的“龠”演变而来,“龠”,从品从仑,“品”表示乐器的管孔。
“仑”表示按顺序排列,本义指的是一种用芦管编成的笙类乐器,通过吹气、吸气拨动簧片并与管内空气柱协调振动,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和空灵的音律,主要应用于古代祭祀等活动中。
金文之“和”已初步成型,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论相互响应、合拍等,此时的“和”在词义上不仅指音乐之和,也指调味之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与真实写照。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楷书写作“和”。
《说文解字·口部》曰:“和,相应也。
从口,禾声。
”随着人们对世界万物认知的深入,“和”多被用来表示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因为相协调、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矛盾中的统一、差异中的协调,并逐渐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和”美的丰富审美内涵,不仅是对“和”深层次的理解与发展,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天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重新解读与构建。
“和”美,源于古人的一种情感追求与精神表达。
原始的宗教巫术、日神信仰、图腾崇拜等在我国古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将希望寄托于上天、鬼神等超自然的力量,通过这些严肃、隆重、典雅的仪式进行人、神的对话和沟通,期待自身愿望的实现,这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并逐渐演变成人类早期的精神文化。
在这种情感表达中,“和”美的思想往往通过音乐之喻传递出来。
《尚书·舜典》曰:“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礼乐学的经典,深入探讨了乐教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礼记乐记认为乐教的核心是“心乐”,他认为通过乐曲唱和歌赞,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在具体措施上,他提出了“合乐”的概念,即以合乐来陶冶情操,使人们互相睦邻,达到调节社会秩序的目的。
其次,他认为乐教要求以友谊为前提,实现耳顺之乐,即以友谊为基础,把握乐曲的表述,从而唤醒人心,调动人精神,促进人们的快乐与相互理解。
再者,他认为乐教的目的是让人们发展出道德素质,以及乐曲的节奏,鼓励人们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增进团结与友谊。
总之,《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表明乐教的核心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如何从倡导人们之间的友谊,促进道德和精神上的超越,把乐曲作为媒介。
今天,乐教思想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和行为指导,传承古代乐教智慧,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 1 -。
浅谈《礼记·乐记》中“和”的观念
乐和 同”的各 自作用 . 认为 “ 乐教” 又同 “ 礼… ‘ 刑… ‘ 政”相辅相成 , 最终体现 了天人合一 “ 和”的观念 。
【 关键词 】 《 礼记 ・ 乐记 》 ; 观念 ; 和; 天人合一
《 礼记 ・ 乐 记 》是我 国 古代 一部 重要 的音 乐理 论 著作和 美学 思 所 节制 。总 之 , 礼 是 用来规 定人 与人 之 间存在 差异 关系 的一 套政 治
三 、《 礼记 ・ 乐记 》 中 “ 和” 的最高境 界—— “ 天人合 一”
儒 家 学 派 自肇 始 之 肘 就 对 天 充满 了敬 意 。在 孔 子 的 学说 中, “ 天 ”大 多 并不 是 指天神 , 孔子 所说 的 天是 具 有生 命意 义 和伦 理 价 值 的自 然界 。天 人 合一 是 指兼 济 自然 属性 和 社会 属性 的 人与 其 所 赖 以生存 的 自然界相 互 感应相 互协 调最 终达 到相 互适 应的 过程 , 用 现代话 语来讲 , 就 是要实现 人与 自然共 生的可 持续发 展 。另外 , “ 就 本质而 言 , 人 和 自然是相 通的 , 只有达 到了形 而上 的天人 合一 ,才能 真正达 到人和 自然 、 人和社 会 、 人 和人 之间的 和谐 。 ”[ 4 可 以说 ,《 礼
文史 纵 横
浅谈 《 礼记 ・ 乐记 》中 “ 和 "的观念
姜 辉
( 陕 西 中 医学院人 文科 学 系 陕 西咸 阳
【 摘
7 1 2 0 4 6 )
要】 《 礼记 ・ 乐记 》是先秦 时期著名的音 乐、 美学理论著作 , 主张 “ 声… ‘ 音… ‘ 乐”三 者既有 不同又有内在联 系, 强调 了 “ 礼辨异 ,
想 著作 , 它对 “ 乐 ”的根 源 、 本质 、 作 用和 审美特 点等 方面做 了系统 体 系。乐 则侧 重 于人 心 的 情感发 散 , 通 过人 心 感 物的 方式 , 强 调 了 深 入的论 述 , 这在 我国音 乐史 和美学 史上 都是独 一无 二 的 。《 礼记 ・ 人 与 人之 间 不仅 要 承认 礼 制所 规 定的 差异 , 还 要有 相 互 的认 同 、 宽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论文关键词:乐记礼乐和和谐社会论文摘要:《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
《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
《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
《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
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和谐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
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和谐”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一)人与心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它实质上就是关于“理”与“欲”的关系问题。
“理”和“欲”是历来受伦理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
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望。
乐之“和”刍议——浅析《乐记》中“和”的音乐美学观念
The Light Of Literature文学之光【关键词】和;乐记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和,相应也”。
西周的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既定义了“和”是“以他平他”,同时又提出了“和”的作用是产生新事物并且达到新的均衡。
《中庸》更说得具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把“和”总结为人的本性应该共同遵循的原则。
总之,在中国古代的汉字海洋中,“和”字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几千年来,“和”字及其代表的思想渗透到人们的个人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音乐上的“和”最早见于《书经 舜典》:“夔,……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以金、石、丝、竹、土、革、匏、木八种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同种类的乐器(即八音)组成器乐合奏,与诗歌一体的歌唱一起要合乎一定的节奏、顺序,要整齐、和谐,这应该是音乐上“和”的最基本要求了。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提出音乐的“和”是“清浊、小大、短长、急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舒以相济”,这是极为精辟的关于音乐之“和”的论述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秉承“中和且平”的思想,要求音乐的表现应当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过犹不及”的“和乐”。
作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高峰著作《乐记》,从礼乐结合的角度,认为音乐是“天地之和”,主张音乐是“与政通”的“和乐”。
《乐记》从音乐本身,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对音乐的本质与音乐的存在、音乐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论述,赋予了乐之“和”的极其丰富的内涵。
1 形和《乐记》里的“乐”应该是包含了音乐与舞蹈的乐舞形式。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不同的声(音)相呼应和,显示出变化的形式,而这些变化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就成了音乐。
天地之和在礼乐--《乐记》美学功用的再阐释
天地之和在礼乐--《乐记》美学功用的再阐释
《乐记》指的是曾国藩的思想文章,它从礼乐的角度出发对天地
之和进行了再阐释。
出自其文中的“天地皆有势,而势渐为比;比然
与耦,耦则启萌矣。
”就说明了天地之和本质上是以恰耦相应的势为
基础的。
具体而言,曾国藩指出,天地之和是建立在正义、谨慎和礼
仪三大原则之上的。
礼作为天地之和最基础的礼乐,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曾国藩认为,礼乐有着超越时空的作用,它赋予人类生存活动适切合情的品质,遵守礼乐的人都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充分发挥出礼乐的作用。
同时,他
认为礼乐是一种社会承认的行为形式,能够让人们形成凝聚力,增加
社会秩序,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礼乐不仅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原则,同时还有一定的宗教信仰。
曾
国藩认为,礼乐有着深奥的宗教意义,它是人与自然神祇之间最基本
的纽带,是依照自然法则而设定的祭祀动作,任何违反礼乐的行为都
会招致神祇的不赞同和惩罚。
总之,曾国藩在《乐记》中对天地之和的再阐释可谓深刻而且精辟,他认为天地之和是以正义、谨慎和礼仪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礼乐
是这一和谐的基础,它超越了时空的作用,并且有着深刻的宗教意义。
只有遵守礼乐,坚持正义、谨慎和礼仪三大原则,才能使天地之和得
以实现。
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
论《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礼记乐记》是春秋时期卫灵公创作的一部经典著作,从中可以看到其文艺思想中“中和”的倡导。
“中和”这一概念最早见于“中庸”,即谓“万物平衡,天地和顺,人心定而大度”。
这一思想被《礼记乐记》的作者所推崇,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中性精神”,是中华文明向世界传播的优质精神思想。
在《礼记乐记》中,“中和”这一思想的表现有多方面,最重要的是以崇高的伦理更加突出显示出“中和”的含义。
这里提出的“三从”道理,即从父母、从师长、从长辈,强调了虚心学习,尊重父母、师长、长辈,用礼节表现尊重他人,从而把“中和”的概念向外传播。
“三从”和“五常”等道理,不仅涵盖了人的品德修养,而且也赋予了人们木已成舟的原则,让人推崇“中和”的文化思想,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
《礼记乐记》还提出“重复天下大义,虚心学习”的概念,强调人们要“尊敬具有道德素养的人”,“学习其他人的优良品格”,虚心学习,从而培养人们“中和”的精神,与自然达成和谐。
另外,《礼记乐记》还呼吁人们“以和为贵”,同时让人明白“中和”不意味着摇摆不定,而是把各种立场的成果,结合到了一起,达到了最佳的平衡,发挥潜能的最大值。
《礼记乐记》的“中和”文艺思想,不仅被视为传统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而且也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依据。
首先,它是以“顺天从人”的实践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展开的社会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中和”文艺思想还强调对人和自然的尊重,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发展的方向,把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等保护自然环境的概念融入到发展规划之中。
此外,“中和”文艺思想还支持了新中国国家的修订,帮助推动了中国从封建制度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
从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出发,强调社会家庭的关系,着眼于服务大众的人文关怀,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走向现代化发展。
总之,《礼记乐记》中“中和”思想的含义不仅是传统文化思想,还是新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依据,它把伦理更加突出显示出“中和”的含义,让人们明白“中和”不意味着摇摆不定,而是一种新的价值观,是人们以“顺天从人”的实践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使人们达成和谐,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思想依据。
《乐记》对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共4页
《乐记》对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美育主要是指音乐和美术教育,而音乐教育无疑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负载着美育的功能,而且能够也应当更多承担思想教育的责任。
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寓教于乐”,而音乐,无疑是属于“乐”的范畴。
这里实际上是把“教”和“乐”分开来看的,认为两者有很大的矛盾,我们应该看看古人是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的。
本文试以古代典籍为例,分析古人是如何在音乐教育当中贯彻思想教育的,并探讨现代音乐教育中贯彻思想教育的可行性。
音乐的教化作用自古即有体现,《尚书》中即有反映人们“击石挝石,百兽率舞”的场面,这是当时人们进行体现人类劳动场面的舞蹈。
虽然当时人们进行的舞蹈非常原始,但是人们想通过舞蹈强化劳动意识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进入到文明时代以后,传统音乐教育更加有意识地强调进行思想教育。
古人认为,“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当与“礼”“政”“刑”等并列。
在《乐记·乐本》中记载“……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由此可以看出,那些所谓的先王们十分注意怎样来对人们施加影响;又如:“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乐记·乐论》)这句话中就强调了乐和礼的作用,过分偏重哪一方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尊重的失衡,社会风气也就随之低下,所以,礼、乐的适当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古代社会中,人们已经认识到,用“礼”和“乐”两种工具可以很好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要比单纯靠完善法制效果好得多。
例如《论语》中就指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的道德教育中值得借鉴的。
又如“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
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
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乐记·乐施》)从这句话中,我们已经明白“乐”的社会功用,这种作用,已经十分接近“礼”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记》中的“和合”思想
作者:丁晔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6期
【摘要】“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
作为中国首部音乐典籍的《乐记》,其中所蕴涵的“和合”思想,对中国后世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乐记》中“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等,皆蕴涵了哲学的“和合”之意。
本文将就《乐记》中的“和合”思想做进一步地阐释。
【关键词】乐记;和合;思想
《乐记》是中国美学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它不仅阐释了宇宙天地与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及和谐关系,还总结与发展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中蕴涵了诸多重要的美学命题。
而其中的“和合”思想在《乐记》十分显而易见。
在《乐记》中“和”字共41见,“合”字12见,这二个范畴的使用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乐记》中“和合”、“合同”、“中和”等一系列观念都得到了演化与解释。
一、“和合”之源与意蕴
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和合”哲学在中国古代已有很早的历史渊源,它最初始于《周易》,《周易》里“中”的概念即为“和合”思想的萌芽,而“中和”思想正是“和合”思想的具体表现。
虽然《周易》里的“中”字较常出现,但“和”字却很少提及,“合”字更是全书未见。
由此看出,《周易》中的“和”字还不具备后世的“和合”之意,但却对我国古代思维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而后先秦儒家开始逐渐形成了中和、中庸、和谐等思想。
“和”的观念在夏商周时期就已产生,最初源于官先民的能性感觉,是古代早期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1]从本质上来说,“和”的观念是起初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人事的理解与把握,而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后世“和合”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国语·郑语》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合”的概念:“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古代汉语中,“和”常用作动词,本指乐器与音乐、声音间相互应和;也表示“内和”,即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它是由“和乐”产生的感官愉悦,进而向道德伦理领域迁移;还表示通过协调事物间的关系,促使事物发展到均衡的状态,因而它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生存的基本法则。
“谐”,本指音韵和洽,引申为协调关系或适当状态。
二字合用表达了人们对匀称、适当、适中和协调的追求。
[2]一般来说,“和”,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表达较为丰富的含义,主要有中和、和顺、谐和、和平、温和、调和等义。
陈旸在《乐书》中也表达过古乐的中和之美:“臣窃谓古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
”而“中和”,也就是“和合”。
《乐记》强调乐为“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实质上也是为乐的中和之美作了明确的判断。
“合”,主要有相合、符合、合同、融洽之意,而“合同”又有会合齐同与和睦之
意,如《礼记·乐礼》:“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
”《周礼》大司徒篇认为,夏至日中午圭影长一尺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意思是说,“地中”是中央的地方,这里的气和合,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阴阳和谐,风调雨顺,万物化育,是最理想的建立国都之地。
因此,孔子讲“天地不合,万物不生”的道理也即是如此。
二、礼乐相合
《乐记》中,乐与政“和合”的思想与儒家所倡导的乐与政和的思想一脉相承。
自古以来,乐与政“和合”的关系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并强调欲使政事和顺不仅要通过法令、法规来加以约束,还要遵循天道而治,因而“以德治民”成为政和的重要手段。
而礼乐的结合正是德治的最好体现。
《乐记》中用较为简短的篇幅阐释了礼乐相融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差异性,勾勒出了礼乐交融的文化图式。
在《乐记》中,礼乐作为主要阐释对象的篇章有:《乐论》篇、《乐礼》篇、《乐化》篇、《乐情》篇和《乐本》篇。
除此之外,《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和《宾牟贾》篇等也论及礼乐问题。
不仅如此,《乐记》重视艺术道德的教化功能,强调礼乐和合,以达到人类社会秩序的和谐。
《乐记》指出:“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正也”。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作者赋予乐以天地之和的特性,并以此特性来教化民众,从而达到有序的人和、政和,此为乐所达到的“有德”理想境界。
在中国古代的礼仪活动中,所谓礼中有乐,是指在礼仪活动中伴随着特定的乐,具有以乐辅礼、以乐伴礼、以乐衬礼等特点。
《乐记·乐化》篇认为:“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由此看出历代统治者对礼乐教化的高度重视,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兴国安邦所形成的共识,因而礼乐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作用。
《乐记·乐施》篇认为,先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说的就是礼中有乐。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祭礼、军礼、葬礼、登基礼、外交礼、冠礼等都在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可见,人们为了更好地表达自身情感,突出礼仪的声望、庄严等意韵情致,尤其需要与乐配合。
不仅如此,乐舞通常也是为礼而设,并遵从一定的身份等级。
比如天子礼则舞用八佾,诸侯礼则舞用六佾等等。
在《乐记》看来,礼乐二物与天、地、人、万物之理融合相通,礼乐制作原则模拟了天地的运行规律,如“乐由天作,礼由地制”、“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等。
这里的“同和”、“同节”揭示了礼乐与天地自然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关系的和谐。
天地秩序易动而不乱,靠的是“和”与“序”。
一和一序,把握适度,就成为天地万物运行以及人类组织井然的根本规律。
因而,“序”与“和”是天地、礼乐,乃至万物的共通之处。
三、天地之合与天人合一
《乐记》强调“天地之和”的音乐,这是一种至高、至大、至广并富有极大包蕴性的大乐观。
它体现了宇宙自然万物运动的和谐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方民族的和谐世界观。
“和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将事物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因此它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关系的方法论,更应该从大处着眼,以宏观的视野审视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在《乐记》中,作者在不同的语境中皆谈到“大和合”观的问题:“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
……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等,显然作者将“乐之道归焉”作为结论,直接揭示了“乐之道”与自然之道的同构性、相通性与一致性,把宏观的天地与中观和微观的万事万物熔铸于和谐运转的图式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调和、刚柔相谐、动静互补的中庸思想。
从中国古代思维模式的角度看,天”和“地”是在代际相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原始意象”成为一种特殊的、神秘的、令人敬畏崇拜的对象。
换言之,在天人感应、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天”和“地”都被社会化、人化、文化和神化了,因而人们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表达对上天的崇敬之情就再自然不过了。
但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并没有消极地屈从于天地,而是在“明于天地”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心态去建构天地之间以及乐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即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这点是最难能可贵的。
《乐记》在理论渊源上亦可看作是对《系辞》的承接和开拓,尤其是在天地人和谐关系的建构方面。
《系辞》非常明确地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可以说,《系辞》这段表述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模仿说”,而模仿天地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与天地间建构和谐的关系。
这种和谐关系是经过双方相互交融所达到的新境界,集真、善、美于和谐统一之中。
在《乐记》看来,“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这说明,乐为“天地之和”,从乐和到天地之和的逻辑理路,就这样悄然疏通了,也强调了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关系。
然而这种“和”并非是完全纯粹,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而是世间万物皆以天地宇宙自然为认识、审美对象,只有天地之和,才能百物皆化。
不仅如此,《乐记》所蕴涵的“和合”美学思想还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启迪,例如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等等,这与《乐记》所说的“大乐与天地同和”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四、结语
《乐记》作为一部文艺美学,闪烁着中国古代的诗性智慧,“和合”是它的内在灵魂,并借助不同的表现形式,完美地表达了它的和谐美学思想。
《乐记》不但肯定了天人合一,而且张扬了人类的主体意识,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从而消除异化,自觉构建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祎.《礼记·乐记》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于语和,刘志松.“‘和谐社会’溯源——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薛永武.《礼记·乐记》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李成.论《乐记》中“和合”文艺思想[J],艺术百家,2004,(3).
[5]张雪.论《乐记》的“中和”思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作者简介:丁晔(1991.8—),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