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吨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吨的认识 北京版 (2)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吨的认识 北京版 (2)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吨的认识北京版(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材版本为北京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吨,学习用吨衡量重量”。

此章节的课程安排是在第四单元“重量”中进行的,是学生继续学习重量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吨的概念,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学习用吨来衡量物体的重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习用吨来衡量物体的重量。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称重器进行测量。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复杂问题的解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重量计量单位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耐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习用吨来衡量物体的重量。

2.教学难点:–将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设计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吨的概念、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竞赛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竞赛环节,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比较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演示法通过展示吨的实物大小、形状,以及吨与千克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呈现吨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吨的具体含义以及吨的作用。

2. 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吨进行衡量物体的重量?”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3. 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不同重量物品的称重操作,让学生了解吨的实际应用。

4. 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性活动,让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究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及如何进行转化。

5. 经验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并进行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学会用吨来衡量物体的重量,同时也能够锻炼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耐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吨的认识 北京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吨的认识 北京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吨的认识北京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三课,主要讲解吨的概念及如何使用吨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认识吨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知道吨的概念,会使用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吨的使用方法。

3.能够运用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三、教学重难点1.吨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2.通过实践来认识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将一个已知重量的物体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疑问。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概念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吨的大小和使用场景。

2.让学生了解吨的定义:一吨等于1000千克,或1000千克分成的10份每份称为一百千克。

3.通过学生身高体重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吨的重量大小,巧妙地将学生的认知范围扩展至吨的概念。

3. 观察实践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如椅子、茶几、铅笔盒等,并要求学生通过手感、视觉来估判其质量,并记录下所预估重量。

学生们可以分组,轮流使用吨来测量物品的重量。

老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将总重量分成合理的份数进行测量。

2.需要在秤上挂好待测物,确保重心在秤的正中间。

3.用手轻轻推动吊钩,让物品不受阻力自由下垂,记录下秤显示的数码。

4.最后,将分数合起来,得到物品的整体重量。

4. 拓展练习1.学生可以自己准备一些物品回家用吨来测量其重量,并在第二天上课时告诉其他同学自己的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经验。

2.开展日常生活中使用吨的情境教育,如回收垃圾、称重食品等。

五、作业布置1.在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测量结果,并及时与同伴们交流和对比。

2.需要回家继续使用吨来测量其他物品,并记录下测量结果,以备下次上课展示和分享经验。

六、教学反思1.通过观察实践的方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吨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吨”是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认识吨:吨是质量单位,表示一种较大的质量。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 吨与千克的换算: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吨=1000千克。

学会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1吨的实际意义,培养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质量称、1吨的实物模型(如沙袋、砖头等)。

2. 学具:每组一个质量称、一些小物品(如书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

2. 新课:介绍吨与千克的关系,让学生了解1吨=1000千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1吨的实际意义。

3. 活动一:小组合作,用质量称称量一些小物品,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大小。

4. 活动二:每组用1吨的实物模型(如沙袋、砖头等)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建立1吨的观念。

5. 练习: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吨的概念:吨是质量单位,表示一种较大的质量。

2. 吨与千克的关系:1吨=1000千克。

3. 实际操作:用1吨的实物模型进行操作,感受1吨的实际意义。

作业设计1.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2.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实践题: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举例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是否能够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1吨有多重》说课稿

1吨有多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二小学的王静,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1吨有多重》,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二课时。

一、首先说教材分析:《1吨有多重》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先安排了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

“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二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为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我首先通过让猜一猜大象的体重用什么作单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接着通过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来感受1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趣味改错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还设计了多幅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吨有多重。

本节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基于以上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材设计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新课标126页)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学思考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3.问题解决目标: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一吨有多重》说课稿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一吨有多重》说课稿

《吨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先通过猜测大象大约三吨重的场景,导入课题并突出本课重难点,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20袋面粉、10桶油、50桶纯净水等物体的重量,帮助学生学习并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接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进一步学习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基于以上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材设计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巩固千克、克、吨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换算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理解数学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亲身体验由教师创设生动情景故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活动中去感知、发现,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

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4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4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 设计说明吨这个质量单位比拟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老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理论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时机更少。

针对这种情况,光靠老师的讲解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承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经历,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根底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历,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才能。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2.讲故事。

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吨。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提醒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

(板书:1吨=1000千克)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吨的认识》教材解析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吨的认识》教材解析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吨的认识》教材解析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挂图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挂图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1、初步认识吨。

教师用挂图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2)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3)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列式:1001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北师大版三级上册第三单元《吨有多重》教案

北师大版三级上册第三单元《吨有多重》教案

《 1 吨有多重》教学设计设计教学设计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P21~P22教材剖析 : 本单元教材先安排了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识”的内容。

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联合详细生活情境,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 1 吨= 1000 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联合生活实质,解决与吨相关的简单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长进行教学设计的。

由于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常学生接触的时机极少,因此教材第一经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接着经过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来感觉 1 吨有多重;再经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质,稳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感觉数学与实质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还设计了多幅情境图,有益于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感知 1 吨有多重。

本节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建“生活化”的讲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裕情味的讲堂学习中,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交融起来,亲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实感觉到数学就在身旁,进而对数学产生和蔼感。

教学设计目标: 1、联合详细生活情境,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吨,认识1吨的实质质量,初步成立吨的质量观点。

2、掌握“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联合详细情境,提升对物体质量的预计能力。

教学设计要点:联合详细生活情境,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吨,认识1吨的实质质量,初步成立吨的质量观点。

教学设计难点:掌握“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型:新讲课(重量单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时: 1 课时教学设计器具:课件、天平秤、盘秤、苹果教学设计设计:一、讲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屏幕上都有什么?你能为它们选择适合的质量单位吗?(出示课件)师:这个苹果的质量我们用什么作单位(克)?这个大西瓜呢?克和千克我们都熟习了,谁来谈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 1 千克 =1000 克)这头大象的质量用什么作单位呢?(生可能回答:必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吨有多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1吨有多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1吨的质量概念。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能运用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描述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教材内容丰富,有实物图片、有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知识,他们能够认识一些基本的质量单位,如千克、克,但是对于1吨的质量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1吨的质量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1吨的质量概念,能运用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描述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1吨的质量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描述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质量单位卡片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质量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包、大象等,让学生估计它们的质量,从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质量单位千克、克、吨,让学生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1吨的质量,如1吨等于多少个苹果,1吨等于多少千克等。

4.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称量物品的质量,换算质量单位等。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吨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中的一课。

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展示了一些大型动物和大型货物,如鲸鱼、集装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物体的重量很大,用千克作单位不太方便,从而引出“吨”这个更大的质量单位。

接着,教材通过直观的插图和文字说明,介绍了 1 吨有多重。

如1000 千克是 1 吨,1 吨=1000 千克;还展示了40 个25 千克的学生体重是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感受1 吨的实际重量。

然后,教材安排了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对吨的认识,如填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等。

2. 教材特点与地位教材特点:直观性强:通过大量的插图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吨的实际重量,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

联系生活实际:教材中的主题图和实例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材在介绍吨的认识之前,先让学生学习了克和千克,为吨的认识做了铺垫,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教材地位:“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掌握吨的认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今后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

学生知道1 吨=1000 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计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认识吨的实际重量。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建立1 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吨与千克的换算。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二、说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吨的含义,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建立1吨重的概念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一个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吨的认识》教案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吨的认识》教案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感性认识。

知道吨和千克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能够借助生活素材,体会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估计、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形成对1吨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形成对1吨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单位产生的必要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吗?出示课件: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

你知道它的体重是多少吗?教师:一头成熟的蓝鲸体重大约是150000000克(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看到这个数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用克做单位太小了,可以用千克做单位。

教师:以千克为单位是150000千克,数还是很大,还有更好的表示方法吗?学生:用更大的质量单位来表示。

小结:当计量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时,需要新的单位——吨。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吨的知识。

(板书:吨的认识)教师出示图片:你能读懂图片上的这些信息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观察图,说出每幅图上信息表示的意思。

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

板书:吨——t。

【设计意图】任何知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找准知识发展的生长点,让学生感受新单位产生于测量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吨并建立新旧单位之间关系奠定基础。

(二)联系生活,初步建立1吨的直观认识1.教师:我们知道了一些有关吨的知识,1吨到底有多重呢?推算:(1)抱抱你的好朋友,估计她的体重,什么感觉?有没有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40个这样的同学体重合起来大约是1吨。

(2)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你知道多少位像我这样的老师体重合起来是1吨吗?(20位)(3)桶装矿泉水,请学生搬一搬,有什么感觉?这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20千克,50桶这样矿泉水的重量合起来才是1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第2节【第一课时】认识吨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第2节【第一课时】认识吨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2节【第一课时】认识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吨的概念;2.掌握吨的换算和国际计量单位;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吨的概念和换算;4.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吨的概念;2.吨和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3.实际生活中吨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吨和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2.吨的概念和操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吨的概念和换算。

2.合作学习法:分小组进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设计一道生动的课堂小游戏,通过比较体积不同的物品的质量,向学生介绍吨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关注吨的重要性。

2.引入引入吨的概念,并介绍吨的重要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质量单位,并了解学生对不同质量单位的认知程度。

3.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准备一些物品并测量它们的重量,记录不同物品的质量和使用的质量单位,并通过计算和比较,发掘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式学习,深入理解吨和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合作学习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思维碰撞和互相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探究和计算,某个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吨,或者某种车能装多少吨物品等。

5.归纳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比较实例,复习和总结吨和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公式,并让学生口头介绍实际生活中吨的应用。

6.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口算题及解答;2.根据生活实例,编写一则小故事,介绍吨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吨的概念的程度;2.学生掌握吨和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的程度;3.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吨的能力;4.学生的合作协作精神。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意义的质量概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加深学生印象;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测量,让学生真正掌握吨的概念和换算规律;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能力,采用引导、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吨的认识》单元分析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吨的认识》单元分析

《吨的认识》单元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内容: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重点是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了解质量1吨的物体大约有多少,建立吨的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单元共分三部分,建立吨的观念,学习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以及1个例题、1个练习。

第一部分:吨的认识,共安排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通过4幅主题图,使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到吨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进而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质量单位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到,为帮助学生对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可以结合4幅图让学生来说一说,使学生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第二层次: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明确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第二部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及换算,共安排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吨的基础上,安排了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使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初步明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同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也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第二层次:学习吨与千克的换算。

在初步建立了吨的观念,学生也初步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后,教材中安排了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学生观察插图,明确问题“4吨等于多少千克”。

用推算的方法得1吨=1000千克,4吨=4000千克。

本单元所涉及的质量单位的换算是最简单的,只是运用进率进行推算,目的足加深对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理解,教学时重点应放在推算的过程上。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

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 能力目标:会进行“吨”与“千克”的换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吨的概念。

难点:“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填空:①9千米=( )米②1千克=( )克2. 教师谈话: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30千克、 35千克、 50千克、 40千克……)如果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像汽车(出示汽车图)、火车(出示火车图)时,就要用到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吨”。

1吨的重量有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 教师出示题和图。

大米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列式:100×10= 1000(千克)答: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老师指着算式说:千克与吨都是重量单位,每1000千克是1吨。

板书:eq \x(1吨=1000千克)所以,我们也可以说10袋大米重1吨。

2. 请几个体重比较接近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着走两步,来感受一下重量。

然后提问:有几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有1吨重?(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粗略的推算出1吨大约有多重,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提问:你知道哪些物品用吨做计量单位吗?(载重卡车、大象的体重、河马的体重、火车的车厢……)3. 引导学生进行推算:谁知道一头象的体重是6吨,合多少千克?(大象体重是6000千克)问:为什么?(因为1吨=1000千克, 6吨就是 6个 1000千克,1000×6=6000,所以6吨=6000千克) 3吨等于多少千克?为什么?(3吨=3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1000×3=3000千克) 5000千克是几吨?为什么?(5000千克是5吨,因为1000千克是1吨,5000千克里有5个1000千克,5000÷1000 =5(吨)所以 5000千克是5吨)(三)巩固反馈1. (用投影打出放大了的图)老师提出要求: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吨的认识》教材分析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吨的认识》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教材分析由生活引入。

通过4幅主题图,使学生感受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到吨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计量比较大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使学生感受到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

学生通过数一数、推算等方法,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

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质量为1吨的物体。

教材中提供了几例,可以说“如果每个同学的体重约是33千克,30人的体重的和大约是1吨”,也可以说“两只北极熊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是1吨”。

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例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

……通过主题图使学生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即1吨=1000千克。

建立1吨的观念。

这个例题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

通过一头象的体重是4吨,用推算的方法得出:4吨=4000千克。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本单元只讲解运用进率进行推算,目的是加深对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理解。

“试一试”也可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再交流。

1吨200千克=(1200)千克。

“练一练”通过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相关知识。

第1题答案:100(g) 50(t)250(kg)练习四第1题,通过选择涂答案,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2题,通过练习选一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

第5题,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7×2=112(吨)112吨<130吨答:2次不能运完。

第6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l)水泥和石子共重8000千克:(2)至少要运4次。

第7题,先让学生叙述“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解决问题。

6次共称重2000千克,是2吨,所以这只大象的体重是2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册3单元《1吨有多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册3单元《1吨有多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册3单元《1吨有多重》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千克、克、吨这几个量比较抽象,尤其是克、吨这两个质量单位。

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要充分利用直观操作,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吨的认识,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及吨的简单应用。

这些内容安排在“1吨有多重”这个情境活动之中。

教材结合“有多重”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千克和1吨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他们对质量和重量的最初经验是来自于他们对轻重的感觉,当物品在他们的手中有压着他们的手落向地面的趋势或者很难抬起时,他们就会体会到重量。

他们逐渐就会执意到一些词汇:重、轻、更重、更轻、最重、最轻。

这些远远早于学习衡量重量的时间,即便这样,这些概念仍然不像长度和大小那样直观,而且也不会出现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

因此,在课堂中对轻与重的概念加以强化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活动达到目的。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回忆我们认识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和克,请根据实际填出适当的质量单位。

课件演示一个苹果200(),一箱苹果重15()。

2、出示课件,你能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猜一猜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有多重吗?(板书:3000千克)3、出示课件,猜一猜世界上最大的蓝鲸有多重?(板书:最大的蓝鲸有190000千克,它的舌头有3000千克)4、这么重的物体,看来用千克做单位不是很方便,你知道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吗?教师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吨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克、千克、吨》教材分析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对克、千克、吨的感受、认识及换算都要用到“1000”,故安排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学习,并结合“几个千”来沟通三者的关系。

·生活情境丰富,从动物比轻重到人称体重,从水果、食品到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生动形象。

·实践活动充分,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连一连,让学生充分动手,亲自体验感受。

·“秤”既是教具又是学具,教学时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秤,对秤的认识和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克的认识是基础
主题图:通过动物比轻重,抓住“怎样表示物体的轻重”,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例1、通过数学书、作业本、笔盒轻重的比较,体验“统一的单位”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例2、结合电子秤、天平充分感受并认识1克有多重。

·千克的认识是重点
例3、在称体重的过程中感受用克作单位不方便,需要认识“千克”。

例4、通过称1千克盐、干面及其他物品,充分感受1千克有多重。

在称物品的过程中,发现千克与克的关系。

·吨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例5、表示很重的物品,千克也不方便,需要更大的单位——吨。

例6及课堂活动,结合一箱苹果10千克,一个同学25千克,及学生熟悉的物品,结合推理等思维活动,较好地感受1吨有多重。

·简单换算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克、千克、吨,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体验换算方法。

·关于字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说明。

实践活动:学习“当家”(P32)
·围绕食品采购,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当家理财、编制计划,是一次了解自己,了解家庭,了解社会的机会。

·争取家长的帮助,不能由家长代替,重在参与,重在过程。

·教材以连环画方式,图文并茂,意在说明活动过程及程序,有很强的操作性。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在编制采购计划时,会遇到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运用,可能还涉及到学生还未学过的运算。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

收集整理:长沙市仰天湖小学杨宗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