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模板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模板3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正确的运用以上知识点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扎实的经历.挖掘生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
讨论。
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研究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④在探究新知、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依托课上安排的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模板3篇意识与能力。
⑤通过帮助学生感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掌握、理解.2、并会正确的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1、从知识的本身来看(是不是有难点)2、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知识点本身较为简单,但如何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抽象/对比/猜测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是本节课的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模板2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讲授难点(说明本课的研究时易发生艰巨和障碍的知识教授与能力造就点)小学数学讲授设计万能模板3篇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讲授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讲授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同学们要注意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不要漏掉重要的内容哦!课题名称一、教学目标[1-3年级]【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____________,理解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作为一位出色的教师,时时须要打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那么吗,是课件开发质量凹凸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便利大家学习。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范例篇1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驾驭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分与联系。
4、驾驭直线的平移法那么简洁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根底学问娴熟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构建比拟系统的函数学问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那么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般地,假设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分与联系:(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明显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平行的一条直线。
根底训练: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2、直线y=—2X—2不经过第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假如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 轴的距离是:4、确定正比例函数y =(3k—1)x,,假设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k是: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6、假设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7、假设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那么x= 时,y = —4。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7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篇1教学目标:(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问题】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实例分析】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于是有即l的方程为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到、的距离分别为所以,即点在直线上.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求解过程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下面再看一个问题: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化简得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练习巩固】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且有,求点轨迹方程.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化简得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小结】师生共同总结:(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考核与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但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新的教学目标的推行,当代数学教师应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应着力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设计,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成功。
一、确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就要根据数学教学大纲中对各章节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晰和具体化。
它应该包含两个目标:一是知识范畴的目标,称为数学教学的直接目标;二是能力范畴的目标,也叫间接目标。
根据我国教学大纲规定,还可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指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和要求,能力目标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其他能力方面的具体任务及要求。
情意目标则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任务和要求。
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说来,每一章节、每一单元和每一课时的数学教学都有着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显然,最重要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当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对顺利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概念课、命题课等新授课,以及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课与命题课时,应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或合作教学模式,以及发现问题教学法等方法。
而复习课则应采用开放性教学,或合作性教学、讨论式教学,这样,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个轻松课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角度来讲,当新知识在学生原认识中没有固着点时,教学往往需要提供学习新知识的背景材料,并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以便实施概念的形成方式或定理公式的上位学习方法,当新知识在学生原有认识中有相关旧知识作为固着点时,教师则应当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启发式激活相关旧知识,以探究模式分化知识联系,从而使新知识的教学得以正常开展。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技巧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编写小学数学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
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和技能,并有助于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
二、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要教授给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
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简单,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
三、设计教学活动
在设计小学数学教案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
动可以包括讲解、练习、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设置评价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可以帮助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加以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五、反思总结
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通过反思总结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几点技巧,教师可以编写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实现优质教学。
初中数学优质教案如何编写
初中数学优质教案如何编写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编写教案的出发点。
教师需要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在教案中,教师需要详细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
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应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对于难点内容,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理解掌握。
三、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详细设计教学步骤,包括导入、新课、巩固、拓展、总结等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练习与评价设计合理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具等,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八、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得以充分讲解和练习。
总之,编写一篇初中数学优质教案,需要教师充分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课教案设计
数学课教案设计第一部分: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为了有效地教授数学知识,一个合适的教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数学课教案设计,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在开始设计教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目标应具体明确,例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第三部分:知识导入知识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并预热课堂氛围。
第四部分: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教师应该结合教材,逐步讲解相关知识点。
可以通过示意图、实物展示等方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
第五部分:示范引导在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应进行示范引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部分: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共同解决复杂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
第七部分:个别辅导在小组合作之后,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八部分:知识拓展在知识讲解和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所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第九部分: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十部分:课堂作业课堂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解题思路和答案,以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和提升。
第十一部分: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应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可以回顾课堂讨论的重点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反思所学内容。
初中数学如何快速写教案
教案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编写快速、高效的教学教案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些初中数学如何快速写教案的方法。
1. 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要编写一份快速有效的教案,首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点、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样,在编写教案时,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2.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3. 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括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等环节。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4. 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等因素,灵活运用讲授、谈话、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编写教案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编写教案了。
教案的格式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环节。
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6. 反思与修改教案编写完成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检查教案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编写快速、高效的初中数学教案,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手段,并不断反思和修改教案。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快速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教案介绍二:教师如何设计好数学教案
教师如何设计好数学教案教案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好数学教案,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从数学教案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入手,为大家分享如何设计好数学教案的经验。
1.确定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地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课程要求等因素确定教学目标。
在设计数学教案时,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和学生需要达到的数学水平,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评估教学效果。
2.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当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且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安排。
一方面,教学内容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学生的数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进度,尽可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法、演示法、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4.设计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是教案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课件展示、小组讨论、互动体验和比赛游戏等不同形式,来创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教案设计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设计数学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初中数学备课教案怎么写
初中数学备课教案编写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并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评价措施。
以下是一个初中数学备课教案的范例。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平行线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行线的性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尝试解答教材中的练习题。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明确平行线的性质。
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平行线性质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 总结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尝试运用平行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平行线性质的图片和动画。
3. 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和拓展练习题。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教案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教案
课题: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法与减法的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准备:
1. 数学教科书
2. 黑板、粉笔
3. 计算器
4. 小学数学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简单回顾一下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
二、示范与讲解(15分钟)
1. 教师示范并讲解如何进行加法与减法的运算,重点强调进位与退位的方法。
2. 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几道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加法与减法的重要性以及实际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复习加法与减法的内容,并提醒学生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记录下学生的表现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设计者:XXX
时间:XX月XX日。
怎么编写小学数学教案
怎么编写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数学教科书
2. 工具: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3. 学具:数字卡片、算术游戏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用具体的情景引入加法概念,比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 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加法符号和加法运算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
1. 通过例题演示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 强调进位和补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加法计算的规则。
第三步:练习
1. 让学生们上台展示自己的加法计算过程,互相学习和纠正。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练习,巩固加法计算技能。
第四步:应用
1. 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用加法解决。
2. 分组比赛,看哪组能够最快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们多加练习,提高加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反思:
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加法运算。
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方法
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简单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数学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2. 教学内容:教师准备好教材,并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3.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保持安静整洁,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教师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并逐步演示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拓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巩固。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让学生参与互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怎么做好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怎么做好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怎么做好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怎样做好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要在课堂上将深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所接受,唤起学生热爱数学的强烈愿望,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步骤,这就是数学教学课堂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学设计对课堂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备课”。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一些列准备工作,要熟悉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明确任务,确定重点和难点,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的质量。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设计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设计的方案也不一样,因此不存在统一的设计模式。
因此我结合我带学生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我应该达到以下的要求。
其一,通过熟悉数学教材,将教材所包含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蓝本,教师要想学生传授数学知识,首先应该掌握课本内容。
仅仅懂得教材上的内容,会解教材上的习题,还称不上“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
教师应当清楚教材编写的意图,弄清教材中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他们把握的程度。
例如对函数概念的讲解,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对于极限的概念,中学历和大学里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
因此,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将知识与方法从教材转化为教师自己的。
其二,通过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与重点,并将其转化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
在教学设计是,应当考虑如何落实教学目的,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克服困难等问题,并真正转化为教师教学指导思想。
其三,通过研究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刺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老师的教案范例
初中数学老师的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平方根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方根的相关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回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算术平方根、平方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平方根吗?请大家猜测一下,平方根是什么?2. 探究新知:(1)实验观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素材,进行实验观察,探究平方根的性质。
(2)猜想与验证: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3. 巩固新知:(1)例题讲解:讲解一些关于平方根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与应用:(1)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2)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方根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方根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猜测、验证等过程,让学生掌握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要注重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名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名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优秀的数学教师能够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名师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案例,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案例一:数学游戏引导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游戏的规则是:教师将一串数字写在黑板上,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数字计算出一个答案。
然后,学生们需要将这个答案拼凑成一个词语,并在一分钟内说出这个词语的含义。
这个游戏的设计巧妙地结合了数学计算和语文理解,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计算和语文能力。
案例二:探索性学习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某人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都跑步,但每天的跑步距离都不相同。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数据来分析这个问题,并总结出某人的跑步规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图表和图形来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帮助他们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
通过这样的探索性学习,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三:问题解决学习教师通过提供一系列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学习。
教师首先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某商店在进行促销活动,学生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优惠的力度。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他们进行计算和验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合作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予每个小组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们需要互相讨论并合作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结果来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数学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我听你们的老师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8+4+3=13-4-5=62-20=9+5+7=16-8-4=58-30=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28+34=52-20=三、导入新课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
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将28+34改为例128+34+23四、教学新知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生:先算28+34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完成“做一做”49+25+17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
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
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把52-20改为例2:52-20-18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然后指着其中的52-20说: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数学写教案的基本步骤
数学写教案的基本步骤【篇一: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案济南路小学数学教研组主讲人:牛芳芳要想写好数学教案,前提条件首先是备好课。
至于备课,相信我们都已耳熟能详,我只简要提一提备课的步骤和备课中应做到的“八备”。
一、备课步骤: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2、阅读和深究教材,翻看相关材料;3、了解学生;4、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5、编写课时教案。
二、“八备”1、备课标。
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
2、备教材。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
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备教具。
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作好准备。
需要多媒体教学的,要提前作好课前硬件准备。
4、备学生。
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5、备教法。
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备板书。
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
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8、备资源。
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密切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生活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明确教案的构成要素﹙这都已体现在教案纸上﹚:1、清楚而单一的课题;2、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3、准确而恰当的重点难点;4、规范而使用的板书设计;5、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6、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7、体会深刻的教学反思。
这里面提及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以及相关的作业设计,可以参考杨家庄联校的教案量化指标进行设计。
而教案中的重头戏教学步骤,结合“问题导学”模式我觉得可以用“导、学、讲、练、测”来概括,即“问题导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讲点拨、归纳提升——达标训练——课堂检测”:1、导:问题导入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较顺利地自学。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通过演示和对简易天平的实际操作,观察,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从等式出发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是不是方程。
3、能力目标:通过简单的天平实验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2课题:二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
数学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
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处理好四维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
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设计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
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
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
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
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
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
设计
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
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
什么,再出现什么。
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
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
所
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
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2
数学教学设计一
(1)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
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
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
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
的重点。
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探索,去发现。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
创设
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
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
的探索场。
(3)合作交流。
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
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
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
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
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
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
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
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数学教学设计二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
这生动地说明了教
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
效的教学设计。
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
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具有的知识基础。
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
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基础。
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
他们的学习准
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学生拉回来“跟着重复”的现象,这都是重视现实起点不够造成的。
所以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
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
但是这一场
景时间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
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
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
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设计教学时,
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间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
间的教育。
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富有时代特色。
4
数学教学设计三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事实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是没
有能力自己定出学习目标的,当然更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如没有给学生制定
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达到预定
的目标了。
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必须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情境引入,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
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感觉往往是
枯燥的、抽象的。
因此,在新课引人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
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
在新课引人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
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