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精品课堂实录

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教学片断师:上节课我们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了解了这里的石头以“奇”闻名中外,那么这些石头到底有多奇特?请你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猴子观海”这幅图,这块石头像一只小猴子,好像才从石缝中跳出来。
生:我也认为这块石头像一个小猴子,它好像是从花果山来的,还望着它的老家呢?生:我喜欢“仙人指路这幅图”这里的石头像一只雄鹰,展开翅膀,睁大眼睛,好像正在扑一只小鸡。
师: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看来这黄山石的确很奇,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它的“奇”的呢?快速游览课文2-5段,想一想你从这几段中发现了什么?(生读)生:我发现这几段中都写了石头的“名字”还写它在哪里,什么样子? 师:再读课文,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段落给大家介绍(生自由读汇报) 生:我喜欢第二段,写的是“仙桃石”它在山顶的盘上,样子象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
师:课题是“黄山奇石”这块石“奇”在哪里?生:一般桃子是长在树上,而这个桃子像从天上飞下来,所以说它奇。
生:一般桃子小,这个桃子大,所以说它奇。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谁愿读这一段,生读。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出“奇”(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汇报)生:介绍、师适时指导朗读师:黄山的奇石就这么几块吗?生:不是师: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从这段里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黄山奇山很多,有许多有名字的;象“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正等我们给起名字呢?师:你想象一下,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会是什么?生:有的像大野猪,有的像老虎。
生:有的像大树师: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会给它们起上个好名字。
(说明:这个片断设计主要抓住主线,以“奇”贯穿,以奇导入,然后让学生看图寻奇,读文品奇,最后拓展猜奇。
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突出课文的整体美)【原文】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第9课《黄山奇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9课《黄山奇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9课《黄山奇石》中,探索黄山的奇石世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以及描绘黄山奇石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黄山的地理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描绘黄山奇石的景色。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山的奇特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解析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课文,想象自己站在黄山奇石之中,描绘所见所感。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描绘黄山奇石的句子,讲解写作技巧。
6.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描绘黄山奇石的句子,进行课堂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黄山奇石》2. 生字词:奇、石、峰、云、海、猴子、仙桃、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3. 重点句子:黄山的奇石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黄山奇石。
(3)以“我心中的黄山奇石”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示例:黄山奇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仙人,还有的金鸡独立,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学生作品,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描绘黄山奇石的技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一、教学内容《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
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
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
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石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文章语句生动,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了黄山的景色。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体形象地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五、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
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欣赏一下黄山美景。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2.请你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生:奇特。
黄山的奇石真怪呀!生:黄山真是太美了!黄山的奇石真多呀,我多么想去黄山玩一玩啊!生:黄山的景色太特别了!我多么想去摸一摸、闻一闻仙桃石!3.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黄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了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假期中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学生可以说一下自己去过的地方。
)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石头的“奇”。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⑴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⑵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⑶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对于记得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⑴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⑵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⑶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三、欣赏黄山奇石图片,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再给它们标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2、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四、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让学生认真听,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
(2)、学生朗读,结合图片理解仙桃石的特点。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1、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篇一一、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学生分析《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说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今天,我来到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课《黄山奇石》的课堂上,听到了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分享,收获了不少有趣的知识。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中的一种——奇石。
奇石不仅形态各异,丰富多彩,而且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可以代表吉祥、美好或是寓意深刻的寄托。
让我们看一看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几种奇石吧。
首先是“莲花石”,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形态和纹理都极为优美,可以让人们想到夏日里荷塘中盛开的莲花,也可以代表着“莲花生于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其次是“熊猫石”,它的形态像一只背上有黑白分明斑点的熊猫,非常逼真,让人感到非常可爱。
我们大家都喜欢熊猫,因为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友好形象。
还有“仙女石”,它宛如一位美丽的仙女,轻盈飘逸。
据说仙女常常到常熟仓山游玩。
因此,这里的石头被人们称为仙女石。
这块石头,让我们想起了浙江丽水中的太姥山上的“观音石”,也许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同样的奇石,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寄托。
最后是“天都峰”,它像一个神秘的世界,深远难测。
在夜色中,天都峰的顶端灯火通明,“群星璀璨”的奇景让人们充满无限的遐想和想象。
它提醒我们,内心充满目标和追求,才能在人生之路中走得更远。
接着,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奇石,在讲出它的名称,性质和背后的典故之后,还向我们展示了自己亲手画的图画。
最能打动我的是一块名为“神龟石”的石头,它像一只老龟,头上长满了稠密的白发,身上充满岁月的沧桑感,给人带来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通过这个课堂,我不仅认识到了黄山的四绝之一——奇石,而且在对我们国家山川自然的学习中,对我们具备美好品质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我以后可以亲自到黄山,去发现那些神秘而又美丽的奇石,感受自然山水带给我的震撼和愉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引趣。
师: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黄山高,险。
师:“奇石”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到底那里的石头神奇在哪儿,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都会找到答案的。
二、初读课文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1、黄山有哪些奇石?这么多景点,我们先游览哪里呢?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吧。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师:谁能说说图上都有什么?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样?生:图上有黄山,风景也很美丽。
师:那我们看看书上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风景的。
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第一段。
师:哪个词最能表现黄山风景的特点呀?生:秀丽神奇(师板书:秀丽神奇)师:好,我们又学会了一个形容风景的词语。
生:齐读——秀丽神奇。
师:这段除了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外,还告诉我们什么了?生:还告诉我们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微省南部。
师:什么叫闻名中外?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地方闻名中外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觉得怎样?(板书:闻名中外)生:作为中国人,我感觉很自豪,很骄傲。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9.黄山奇石(教案+实录+说课稿+资料)

9黄山奇石(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9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峻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点】能用“像”说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峻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哪里?(黄山)教师口述:黄山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9黄山奇石)【设计意图:观察图片猜猜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4)(5-6)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1)出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预设:把“仙桃石”比喻成“大桃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仙桃石”的形状。
“仙桃石”原本是静止的,“飞”和“落”这两个动作描写,将石头写“活”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9.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9.黄山奇石(课堂实录)黄山奇石一、观看视频并揭露“奇怪”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第一次读课文,感觉“奇怪”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老师:把这个话题和你对“气”的理解一起读。
学生:(一起读主题)老师:课文中介绍了什么奇怪的石头?哪一块奇怪的石头是专门写的?请自由而轻柔地阅读课文,在这些奇怪的石头上标记“”并放置一个☆“在石头的名字旁边。
读完后,分组交谈。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师:(指名学生汇报)盛甲:文中介绍了黄山上的奇石,如“猴子观海”、“神仙指路”、“仙桃石”、“金鸡吠天都”、“天沟望月”、“狮子抓球”、“仙女弹钢琴”。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老师:(依次点击石头的名字,并指定一名学生来阅读这些奇怪的石头)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盛C:我补充说,人们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件事。
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
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三、阅读和探索“陌生感”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看海中的猴子。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胜丙:猴子蹲在山上,看着滚滚云海。
??老师:这块石头是怎么写在课文里的?(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并阅读。
老师指出课件并展示句子:在陡峭的山上?这是有趣的“猴子看海”。
小学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小学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实录课堂实录:《黄山奇石》第一课时师:小朋友一见我出现在讲台前,就知道我是来给你们上课的老师,对不对?生:(齐)对!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说一句话,而且开头一个字是“啊”,是不是?(生笑。
)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给我听听吗?生:啊,原来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老爷爷啊!生:啊,这位老师头发都白了,还能上课啊!(笑声)生:啊,我以为今天上课的是女老师,没想到是位男的,而且是个……师:是个老头子,是吧?(生笑。
)生:不是,是位老老师。
师:真有礼貌。
——还有说的吗?(指一位举手的学生)看你“啊”什么。
生:啊,这位老师这么老,肯定有经验!(笑声)师:(高兴地)真的是这样想的吗?我听了真高兴。
师:我姓于,叫于永正,是从徐州来的。
于老师课上得怎么样,上完课,你们再评价,好吗?请小朋友看几幅图。
(师出示四幅不同的黄山的彩色图片。
)师:这些图片上有什么?生:有一座—座的山,还有松树,还有云雾。
师:知道这是什么山吗?看不出来?告诉你们,这是黄山。
(板书:黄山)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它由许多山峰组成,有名的山峰有72座,最著名的有三座,一座叫天都峰,一座叫莲花峰,还有一座叫光明顶。
这儿的山一座连着一座。
(边板画边说)方圆500多华里,是一个很大的地区,所以叫“黄山风景区”。
(师在“黄山”后面加上“风景区”。
写“区”时,强调它的笔顺。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黄山的景色怎么样?谁来说一说?生:黄山的景色十分美丽。
生:黄山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画儿一样美。
师:是啊。
把它拍照下来,印出来,不就是画儿吗?咱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怎么形容的。
请读读第1段。
(生打开书,自由读第1段,然后师指名读。
)生:(读)“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课文是怎么形容黄山景色的?用了哪个词?生:(齐)秀丽神奇。
(师板书:秀丽神奇)师:请大家看看黑板挂的四幅图片,再看看这两幅图(又出示两幅图),这幅是黄山有名的迎客松,这幅是“猴子观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评]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想象、理解、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师:非常好!我们来看看这个石头的名字(指图二中的石头),叫什么?(生:仙人掌石!)好像真的很像仙人掌,是吗?(生:是的!)那还有哪些奇石呢?(出示图三)这个奇石叫什么?(生:猴子观海!)为什么叫猴子观海?(生:因为石头上有只猴子,它正坐在上面看海呢!)这个石头真的很奇妙,让我们继续观赏吧。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观赏,解释石头的形状和名字)评]通过引导学生观赏和解释奇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感悟、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师:看完这些奇石,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举手发言)请你来说一下。
(学生:这些奇石真的很神奇,让人不禁想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很好,你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奇石的神奇之处。
还有其他同学有什么感受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请你来说一下。
(学生:这些奇石让我想起了童话故事里的魔法世界,真的很神奇!)非常好,你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奇石的神奇之处。
还有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吗?(学生继续发言)评]通过让学生发表感悟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老师问:“他把什么想象成盘子?”学生回答:“把山顶想象成了大盘子。
”老师称赞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接着,老师让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并让他们回答有关这块奇石的问题。
老师还在小黑板上写下相关句子,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老师出示写着第二自然段的小黑板,让学生指出句字,描述它的样子和位置。
学生读出有关语句后,老师勾画、批注。
然后,老师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学生提出,既然像个大桃子,为什么不叫它大桃石而叫仙桃石呢?学生回答说,这好像从天下飞下来的桃子,天上飞下来的就是仙桃。
另一个学生则说,他看到图上仙桃石的周围有一片白云,像天上神仙住的地方。
2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2《黄山奇石》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
3.行为习惯目标:继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学习的语文学习习惯。
重难点的突破:课文的2、3、4自然段是这一课的重点段。
这部分我通过用学生来当导游员的形式,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解说,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课文。
疑难问题提出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难以理解的“翻滚的云海”让学生通过看课件达到理解的目的。
引导学生体会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并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这样,即突出了课文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教学准备:黄山奇石教学课件、网络电脑。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节假日你们到哪些地方玩耍的呀?生:我到恐龙公园去玩的。
生:我和爸爸到日照去看海啦。
生:我去爬五莲山了。
……师:你还听说过哪些有名的山?生:诸城的马耳山。
生:山东泰山。
……师:你们去过安徽的黄山吗?生:没有去过。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跟随作者到黄山去游览一番,(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了解黄山。
/s?wd=%D6%D0%B9%FA%B5%D8%D0%CE%CD%BC&opt-webp age=on&ie=gbk(看中国地形图)师: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名闻天下,这一课介绍的是黄山奇石。
请看,这里就是安徽省的南部。
三、观看课文录像,整体感知课文。
1.(过渡语)师:同学们一定急着到安徽黄山去游览一番吧?那我们一起乘上旅游快车出发吧。
/show/NJgVWipIBA8wtG2f.html)(看课文录像)师:看完课文录像,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我看“仙桃石”很美。
生:我看“猴子观海”很有趣。
……师:噢,同学们都有了自己不同的感受。
2.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就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9黄山奇石教案(pdf)新人教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些题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
1. 课堂评价:
-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基本概念、特点、描绘方法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运用文本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以黄山奇石为主题的短文或绘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奇石的形象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2.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白板、教学APP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设计趣味性强的课堂活动,如填空、连线、归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课堂互动性。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参与度、合作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 设计课堂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测试题型可以包括填空、简答、描绘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
-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测试结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通过作业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青水秀,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土地上;景色绮丽的杭州西湖,水花飞溅、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请看这幅图(出示插图一),这儿的景色多么秀丽神奇!它在我国安徵省南路,是哪儿呢?(生答后板书:黄山)今天咱们来学的一篇课文是——(板书:奇石,生齐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生答:课文要介绍的是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评]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语调动了学生的认识积累和情感积累,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山美景,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其积极学习的兴趣。
师: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番号;3.边读边想,哪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介绍黄山奇石,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师:全文共几个自然段?(生:6个自然段)找到说明介绍黄山奇石的句子了吗?(一学生念出第一自然段的第2句话,再齐读)找得准。
读这个句子你抓住了哪个关键词?请读出重音来表示。
(生强调“尤其”一词)谁能换个词?(生:尤其就是特别,特别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评]以读为本,做到读有明确要求。
给足阅读时间。
读后检查,语文训练落到实处,以利良好新闻记者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师:闻名中外、令人骄傲自豪的黄山风景区在哪儿?(生:在我国安徽省南部)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轻声齐读第一自然)读到这儿,你迫切想知道什么?(生①:黄山有些什么奇石?那些怪石是什么样子?生②:黄山奇石有多奇?奇在哪里?)[评]由质疑到解疑,在组织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尊重学生潜在的才能,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图文结合,想象、理解、体验。
师:自读课文2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板书:名字;生按要求边读边勾画)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7个学生分别说出,教师一一板书)这么多的奇石,让我们来细细观赏吧。
(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二年级语文教案【预设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准备】介绍黄山风景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揭“奇”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____(省、市、区、县)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____”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师:(指名学生汇报)生甲: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生丙:我有补充,人们都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样东西,这样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
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三、品读探“奇”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生甲:猴子在看海。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9.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二、说学生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四、说教学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喜爱黄山、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学习拟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难点: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适度回顾,导入新课。
1.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特别是奇特的“仙桃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欣赏吧!2.复习词语:这些奇石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我们先一起来复习这些词语吧。
(小老师领读词语)课件出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仙桃石秀丽神奇尤其那些景色南部二、学2~5自然段,感受石“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指名读,正音。
3.“仙桃石”奇在哪里呢?(课件出示仙桃石图片)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课文,圈出重点词并体会。
(飞、落)(1)小组讨论:“仙桃石”奇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述的?(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
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这就更神奇了。
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2)文中哪两个词把“仙桃石”写活了?(3)用动作演示“飞、落”,体会其神奇。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读出“新奇、有趣”。
(4)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它的形状,十分有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
一、观看录像,揭“奇”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
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
师:(指名学生汇报)
生甲: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生丙:我有补充,人们都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样东西,这样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
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
三、品读探“奇”
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生甲:猴子在看海。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丙:猴子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
生甲:这几句话比刚才我们的写得好,写得更具体了。
生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具体。
生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石头写活了。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
我把这几名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
生甲:我觉得这块石头很奇特。
生乙:我觉得这块石头很有趣。
生丙:我觉得这块石头真可爱!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
生:(练读)
师:(指一名学生读)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甲: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乙: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
生:(读课文)
师:谁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
(指名举手学生)
师:你读得很棒,勇气也可嘉。
愿意读的同学一齐把这段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生:(自由读,学做仙人指路样)
师: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
(指一名学生模仿)
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生甲:真是太神奇了。
生乙:我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
生:(表演读)
师:(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
生:(犹豫了一下)噢,一直往前走,再右转就到了。
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
生甲: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生乙:欢迎你们来黄山玩,在看奇石时,你可要注意安全噢!那边还有许多奇石,我带你们去。
……
师:谢谢各位小仙人。
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
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四、观图联想,写“奇”
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
(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生:(观看图片,写话)
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生甲:“仙桃石”像一个大桃子,馋得我都流出了口水,如果它是真的话,我一定把它给吃了。
生乙:“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丙:“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色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啼叫:“天亮了,天亮了……”
……
师:写得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
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甲: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仙桃,可我上前一咬,它却是一块石头。
生乙: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难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极了!
……
师:听了课文里的描述,我想信,你们再写石头,能写得更生动,更具体了。
五、读画诵说,赞“奇”
师: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
来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
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喜好准备。
)
师:(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生:(通过朗读,简笔画,口述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了黄山石的奇,赞美了黄山景的美。
)
师: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