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位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首府基辅市北郊130公里处,离白俄罗斯边境约20公里, 共有4台核电机组,每台100万千瓦,由北向南成一条直线,各间隔150米,4号机组在最南端,分别 于1977、1979、1982和1983年投入运行,另有2台当时在建,发电量占乌克兰发电量的一半。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5月9日扑灭石墨引发的大火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 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 有爆炸”,因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 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 们撤离。
正在建石棺的4号机组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影响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 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 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
3、核事故分级
3、核事故分级
3、核事故分级
3、核事故分级
4、核事故应对
4、核事故应对
1.一旦出现了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该怎么办? 答: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 其次,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
1 国家层面上安全监管机构及制度不落实,监管不得力,核电站管理混乱; 2 设计缺少安全标准,安全分析不充分,设计中包含了不安全因素; 3 运行人员培训不足,对机组特性缺乏理解,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也
不懂得反应堆潜在的危险; 4 工作大纲质量低劣,操作规程有缺陷,甚至有错误; 5 从上到下,普遍缺少安全文化意识。
事故后,全欧洲受到核辐射的剂量示意图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导致畸形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之后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2、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
2%低浓铀,2台汽轮发电机组, 1660根工艺管道、每根内装2个组件、 每组件有18根燃料棒,211根控制棒。
2、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 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俄国及 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 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 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 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 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事故地点
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
事故时间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
普里皮亚季(俄语:Припять)普里皮亚季创 建于1970年,原用作安置兴建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的建筑工人及工作人员。它作为当时苏联的 模范市镇,原有约5万居民,并且在由建造至核 事故前,该镇人口每年都增加1,500人。因为处 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疏散区内而成为 被彻底废弃的城市。在核事故发生后开始建造 新城市斯拉夫蒂奇(俄语:Славутич、英语: Slavutych)以取代普里皮亚季。
谢谢大家!
2020/11/26
来自百度文库
22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
2020/11/26
1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这一个值得所有人类永远铭记的一天。 在这一天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核事故; 在这一天人类对核能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天以后,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遭受核辐射,一生承受痛苦。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已毁坏的4号机组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处理
到5月2日有1800架次军用直升机抛投5000多吨 砂子、粘土、硼(40吨)、铅(2400吨)、白 云石(600吨)等材料
26日早晨用4小时撤离核电站所在地的 25000名居民
用1216辆大型公共汽车、300辆卡车,撤离 30公里范围内的约12万名居民
400人15天内在机组下面挖建混凝土铺板, 开始建石棺
乌克兰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损失
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 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乌克兰、白 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
以上采用绿色和平组织数据,官方统计要少。
当地时间,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4号机组在试验时不幸失控,引发爆炸,核反应堆很快熔毁。 反应堆堆芯及部分反应堆及汽轮机厂房被摧毁,大量放射性物质 释入大气,28人死亡(其中6名消防队员),厂区30公里范围内 近12万居民被应急撤离,放射性沉降物影响到大片欧州国家,成 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的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记不能 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 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 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2.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4.撤离多远才是安全的? 答:在通常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来减少放射 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 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
4、核事故应对
6.“服碘防护”指的是什么? 答: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 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7.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 答: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 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 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 8.服用稳定性碘应注意什么? 答: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例如,甲状 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 腺单侧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牛皮癣)患者等, 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
4、核事故应对
3.什么情况下采取隐蔽措施? 答: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就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
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 隐蔽一段时间及烟云通过后,隐蔽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此时进行通风是必要的,以
便将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降低到相当于室外较清洁的水平。因而对持久的释放而言,隐蔽的防护效果较差。 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两天。
答: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 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 等。
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并将 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检测或处理。要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 未受到污染的地区。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5月9日扑灭石墨引发的大火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 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 有爆炸”,因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 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 们撤离。
正在建石棺的4号机组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影响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 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 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
3、核事故分级
3、核事故分级
3、核事故分级
3、核事故分级
4、核事故应对
4、核事故应对
1.一旦出现了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该怎么办? 答: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 其次,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
1 国家层面上安全监管机构及制度不落实,监管不得力,核电站管理混乱; 2 设计缺少安全标准,安全分析不充分,设计中包含了不安全因素; 3 运行人员培训不足,对机组特性缺乏理解,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也
不懂得反应堆潜在的危险; 4 工作大纲质量低劣,操作规程有缺陷,甚至有错误; 5 从上到下,普遍缺少安全文化意识。
事故后,全欧洲受到核辐射的剂量示意图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导致畸形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之后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2、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
2%低浓铀,2台汽轮发电机组, 1660根工艺管道、每根内装2个组件、 每组件有18根燃料棒,211根控制棒。
2、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 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俄国及 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 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 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 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 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事故地点
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
事故时间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
普里皮亚季(俄语:Припять)普里皮亚季创 建于1970年,原用作安置兴建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的建筑工人及工作人员。它作为当时苏联的 模范市镇,原有约5万居民,并且在由建造至核 事故前,该镇人口每年都增加1,500人。因为处 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疏散区内而成为 被彻底废弃的城市。在核事故发生后开始建造 新城市斯拉夫蒂奇(俄语:Славутич、英语: Slavutych)以取代普里皮亚季。
谢谢大家!
2020/11/26
来自百度文库
22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
2020/11/26
1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这一个值得所有人类永远铭记的一天。 在这一天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核事故; 在这一天人类对核能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天以后,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遭受核辐射,一生承受痛苦。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已毁坏的4号机组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处理
到5月2日有1800架次军用直升机抛投5000多吨 砂子、粘土、硼(40吨)、铅(2400吨)、白 云石(600吨)等材料
26日早晨用4小时撤离核电站所在地的 25000名居民
用1216辆大型公共汽车、300辆卡车,撤离 30公里范围内的约12万名居民
400人15天内在机组下面挖建混凝土铺板, 开始建石棺
乌克兰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损失
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 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乌克兰、白 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
以上采用绿色和平组织数据,官方统计要少。
当地时间,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4号机组在试验时不幸失控,引发爆炸,核反应堆很快熔毁。 反应堆堆芯及部分反应堆及汽轮机厂房被摧毁,大量放射性物质 释入大气,28人死亡(其中6名消防队员),厂区30公里范围内 近12万居民被应急撤离,放射性沉降物影响到大片欧州国家,成 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的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记不能 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 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 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2.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4.撤离多远才是安全的? 答:在通常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来减少放射 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 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
4、核事故应对
6.“服碘防护”指的是什么? 答: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 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7.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 答: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 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 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 8.服用稳定性碘应注意什么? 答: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例如,甲状 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 腺单侧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牛皮癣)患者等, 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
4、核事故应对
3.什么情况下采取隐蔽措施? 答: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就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
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 隐蔽一段时间及烟云通过后,隐蔽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此时进行通风是必要的,以
便将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降低到相当于室外较清洁的水平。因而对持久的释放而言,隐蔽的防护效果较差。 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两天。
答: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 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 等。
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并将 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检测或处理。要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 未受到污染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