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
马克思视野中意识形态的出场、在场及其终结
马克思视野中意识形态的出场、在场及其终结
马克思视野中意识形态的出场、在场及其终结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而出场,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所主张的观念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和精神与历史的关系,阐发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同时明确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作为某一阶级或阶层为关于自身利益或自身存在的政治合法性和思想合理性进行辩护的观念或理论体系,有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一面,但其虚假性也是每一个统治阶级所无法避免的.意识形态的完结归根结底是,由于阶级利益渐趋一致,统治阶级及其思想霸权对民众的压抑作用丧失,意识形态虚假性随之消亡,进而意识形态也便丧失了它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作者:梁爱兰闫立新 LIANG Ai-lan YAN Li-xi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6(12) 分类号:B022 关键词:合法性虚假性终结。
论18371848年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演变与革命
收稿日期:2018-10-1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公正观视域下养老金制度并轨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15BKS048);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研究”(14KS1306)。
作者简介:舒前毅,男,江西上饶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王利科,男,河南鹤壁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论1837-1848年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演变与革命舒前毅王利科(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1837至1848年的十二年时间里,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即1837-1842年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由高扬到质疑的转变;1843-1844年马克思对德意志国家意识形态由质疑到正面批判的发展;1845-1848年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伟大飞跃。
其间蕴含着两次重大思想转折、突破或飞跃:一是从反对封建特权、高扬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到质疑和正面批判一切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转折。
二是从质疑和正面批判中走向创立新社会意识形态的飞跃。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新世界观;演变与革命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9)01-0099-051835年,马克思在自己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1],“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的;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2]。
“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人生理想指导着马克思为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了一生,也为马克思能够最终彻底超越历史上一切旧社会里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并创立和维护革命阶级意识形态而系好了“人生第一粒纽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与批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与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论中,我们可以回顾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特观点以及对其进行批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概念与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社会意识形态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社会阶级对于社会存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总体观点和价值取向的体系。
它既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利益诉求,又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深刻影响。
根据不同的基础阶级和社会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等。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是基于对阶级社会的独特认识和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意识控制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于自身利益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的表达和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阶级性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进行意识斗争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意识形态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压抑和控制无产阶级的思想。
2. 经济基础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成和变化,是受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而共产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则是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反映。
3. 统治意识与意识统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对于被统治阶级进行意识统治的表现。
统治阶级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让被统治阶级内化并接受其统治的意识形态。
4. 反动性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对剥削和压迫的合理化和美化。
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其虚伪性和反动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及其意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及其意义发表时间:2011-07-05T09:55:25.68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4月下供稿作者:王艳君[导读]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
王艳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摘要: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
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
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
[1]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创始人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意识;上层建筑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83-02 如同“空气”这一概念发明之前,我们也没有停止呼吸一样。
同样,早在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前,意识形态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早在公元前,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世界”就可以被看做是意识形态的雏形。
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出现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科学沦为了神学的侍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幻化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类思想被谬误和偏见所左右。
随着中世纪世界观的崩溃和新教的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讨论意识形态的直接先驱如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等思想家。
培根在《新工具》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
共有四种幻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
”培根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智慧都被那些他成为幻象——错误的、不理性的概念——所蒙蔽。
“四幻象假说”为其后的意识形态学说奠定了基础,它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开端。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论述的主要内容(一)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虽然拿破仑“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的讥讽使得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为流传,但意识形态的概念之所以像今天这样流行,还是由于马克思及其著作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P class="acontentlist"><B></B></P><P class="list1"><SPAN lang=EN-US><o:p> </o:p></SPAN></P>一、“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及其虚假性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以市民社会为出发点、完整地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及发展过程的认识基础和思维逻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复指出,德国哲学是“从天上降到人间”,其意识形态的诞生遵循着从“天上”到“人间”的思维逻辑。
通过检视1842~1845年德国思想领域的更替与喧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短时间内,整个德国哲学要么是从“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出发,要么是从“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出发,迅速地以一种解释世界的观念代替另外一种观念,尽管热闹非凡,但无非都是把观念、思想和意识看作是统治现实世界的力量,并且这种意识形态变迁都发生在纯粹的思想领域,终究不过是“源于精神的精神”罢了,马克思恩格斯因此称之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幻想的宗教呓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是批判“虚假的观念体系”,还是探究意识形态的真实来源,都应当遵循一条“从人间到天国”的思考路径。
即只有把“市民社会”和“现实的生活过程”作为出发点,才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实践意义。
“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1]32“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它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模式和观念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操控,为统治阶级提供合法性和思想上的控制。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意识形态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欧洲正处于准备工业革命的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的人们开始对旧有的制度和传统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诞生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解释社会现象和制度的理论。
二、意识形态的定义意识形态是由一系列信仰、观念、价值和观点组成的思想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影响和塑造着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现象。
意识形态可以是宗教、哲学、道德、科学等各种形式的信仰和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和传播的一种思想工具。
它掩盖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种合法性和思想上的控制手段。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不同阶级的人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制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而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集中体现。
通过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马克思主义指出意识形态是虚幻和片面的。
它往往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存在,模糊了现实的本质和阶级矛盾。
通过这种手段,统治阶级可以使被统治阶级接受并认同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的时期,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通过改变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可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四、意识形态的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对于理解现实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意识形态的批判成为了改变社会阶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武器。
试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启示
试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启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缘起的考察以及马克思对虚假意识形态批判的阐释,得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伟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为破解人类生存困境提出理论支撑。
标签: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近年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这既是回应西方学者关于科技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形式所形成的相关理论,又是重新阐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使其焕发时代光芒的需要。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展开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意识形态一般概念:从托拉西到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概念源自于法国哲学家、政治家、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人托拉西,他认为,从人们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出发,就能准确理解经济学概念(分工、财富、价值)以及政治理论,从而国家是合法的。
通过“观念还原到感觉”的方法,摒弃宗教、形而上学等传统权威的观点,从直观的经验出发,由此焕发对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新的阐释。
虽然可以看到其理论服务于现实的学术倾向,但是感觉经验一定可靠吗?意识形态的法语名词在整个欧洲学术界包含了“意识形态家”和“空想家”双重含义,也就暗含了对托拉西的一种怀疑和否定。
马克思最早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是在其为博士论文所做的笔记中,马克思就曾使用“直接的意识形态”这个概念[1]。
马克思没有直接概括意识形态的内容,在其经典著作中基本包括以下四种意蕴。
第一,意识形态是颠倒了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虚假意识。
在马克思看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大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无疑阐明了人的思维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意识的产生根源。
第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总体概念,包括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形式,并不包括科学。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一书中谈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条件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最新资料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批判性”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大特质,“批判性”意识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转折和深化。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
同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反映了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在“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逻辑线索。
一、“批判性”意识形态:一条永恒的主线作为一名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必须放在西方马克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背景下进行,必须放在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背景中去探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有着独特理论特质但同是又观点各异、流派众多、精彩纷呈的理论思潮。
这一理论思潮“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
我们必须理解这一思潮的共有的理论主题,“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传统’,在我看来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学术传统。
”在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批判性”始终是一条永恒的主线。
“批判性”意识形态贯穿与各个流派之中,不同流派对于“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有着不同的理解。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倾向就是人本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和科学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
这两种倾向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逻辑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是科学主义阵营的主力,而且在“批判性”意识形态转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意识形态始于对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一论文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和葛兰西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其中影响最大的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突出强调了主体能动性和意识形态理论,深刻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理论。
这一“批判性”意识形态最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带上了批判性反思的道路,“即从起点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走上了一条反‘正统’(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和非‘俄国式实践’(列宁以及此后的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在总体上决定了它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特色。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最新年精选文档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一、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关注以及存在的问题通常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纯粹意识的范畴内,并主要将意识形态从意识方面来理解,从与现实的存在相对应的意识来理解。
按其对意识形态的态度,大致可有中性、贬义、褒义三种。
因此,没有比意识形态这个词更让人褒贬不一的了。
所谓的“中性”说是指,意识形态就其总是与存在对应的意识来说,它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落后的;可以据此来褒贬它,但却不能对意识形态本身进行褒贬。
这种观点在我们的教科书中随处可见,并被写入了权威的工具书《辞海》中。
《辞海》关于意识形态一词的解释是:一方面,它“亦称……‘观念形态’。
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
”[1] (P112)这段话说得很清楚,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一来有正确与否的问题,二来有先进落后的问题。
这种观点由于将意识形态化归为意识,因此也就将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划归于一般的意识性和意识的一般性中,也就从根本上消解了意识形态本身的问题。
所以,长期以来在我国,只有意识问题研究而并无意识形态的研究。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苏联。
在上个世纪苏联哲学的研究中我们曾经惊讶地发现,无论是其权威的《简明哲学辞典》(罗森塔尔、尤金编),还是其权威的教科书(诸如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康斯坦丁诺夫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亚历山大罗夫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康斯坦丁诺夫编的《历史唯物主义》等),竟然都没有“意识形态”这个辞条。
有学者说,这与特拉西(Distutt de Tracy,1754-1836年)提出意识形态的初衷比较接近。
实则不然。
对特拉西来说,意识形态只能是褒义的。
毋庸置疑,特拉西将意识形态确实定义为“Science des Idees”,即“观念的科学”,虽然科学具有中立性,但并不能因其名为“科学”就将其视为是中性的。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德国传统及其流变——戴维·麦克莱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者 , 17 年编辑 出版 的《 如 91 政治经济学批 判大纲》 19 年的《 和 95 资本论》 缩减本等马克思著作 。 ③我们可 以从 2 世纪 7 、O O 08 年代 以来英文相关 研究性著述所开列 的参考文献 中很 容易找到 相关 依据 , 可以说 , 麦克莱伦 所作 的工作 , 不仅改变 了此 前英语世界 的马克思 学研 究主要依赖俄 文版 和德文版 的语言 上的局 限 , 从而方便 了英语世界 的读 者和研究者 ; 而且也更是 为马克思思想在英语世界 的便捷传 播奠定了重要 的基础 。
识 形 态观 经 由马 克 思主 义传 统 的 演 化 历 程 。这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英语 世 界 的 马 克 思 意 识 形 态理 论 发展 史梳 理 。
关 键 词 : 克 思 ; 识 形 态 ; 克 莱 伦 ; 国传 统 ; 马 意 麦 德 马克 思主 义传 统 中 图分 类 号 : 0 6 B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2 9 (0 9 1- 0 7 0 10 — 74 2 0 ) 10 0 — 9
(9 1 )《 17 年 、 马克思传》 17 年 )《 (9 2 、 马克思 的思想 与生平 》 17 年 ) 马克思以后 的马克思 主义》 17 年 ) , (9 3 和《 (9 9 等 此外还包括 “ 马
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今昔 ” 为代 表的系列相关论文 ( 这些论文 自2 世纪 8 年代 以来 已被陆续 翻译成 多种 非英语类 版本公开 出 0 O
际( 特别是英语世界 ) 马克思思想研究领域的主要贡 献: 第一 , 他所翻译 、 编辑 的英文版马克思著作 , 成为 以后众多英语世界马克思思想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 的重要文献参考工具③第二, ; 他的系列传记性著述和 多少带有编年体性质 的研究性论著对于马克思思想 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其青年黑格尔派来源) 的积极探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和阐释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它的核心观点是基于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试图揭示现代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文化和意识形态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和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关系、阶级、政治和经济制度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批判文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化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无法脱离社会历史和社会阶级的制约,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往往是一种宣传和强化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手段,同时也是遮盖和掩盖阶级矛盾的具体表现。
文化让人们相信那些不真实的社会美好,消解人们的阶级觉悟,使得被统治阶级更加顺从,不再造反。
2、文化要素不同步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要素不同步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普遍规律。
当社会或者群体发生变化时,原有的文化产生失衡,出现文化冲突和文化创新。
当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一些资本主义文化要素将被取代。
3、文化性质多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性质多样是文化发展的另外一种规律。
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性质,而文化本身也可以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文化性质多样性的批判,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二、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具体的思想系统,通常具有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阶级立场和利益倾向。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几点:1、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性质和利益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常常使用意识形态,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通过意识形态来欺骗和压迫被统治阶级。
从内容批判到形式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嬗变
从内容批判到形式揭示
西方马克思 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嬗 变
文 /彭冰 冰
摘要 :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经历 了 从内 L 判到形式揭示的历
史嬗变。马克思从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方法论出发,批判 了 资产阶级意识形 态内容的虚假性, 揭示了 现实生活的真相。马克思认为,要实际地超越意识形态,就
分析 和批判 ,论证了它们的虚假性。 在 马克思 看来 ,平 等和 自由作 为纯粹 观念仅仅
资产 阶级 经济学 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 系、 是交换的一种理想化表现。因为在资本主义生 1 1 5 分工 、货 币、垄 断、竞 争 等等说成 是永恒 的和 产方 式的总体上 ,在商 品流通这一过程 的背后 , 固定不变的范畴与规律 ,“ 把人们的社会生产 关 人与人之 间表面上 的平等 和 自由消失了 。在资 系和受这 些关系 支配 的物 所获得 的规定性 看作 本 主义生 产方 式中 ,个人只有 作为交 换价值 的
必须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铲除产生这种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坚
持和 继承 了这种批 判。但从 法兰克福 学派开始 ,西方 马克思主 义不再局限于从 认识论
的角度批判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是探索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运作机制。这种理论转
变也表现在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之中,他们把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重心
它就仍然是这种 产物。 ” 正 因为意识形态是社
在 马克 思看来 ,资产 阶级 的平 等、 自由理
会的产物 ,那么它就是历史 的,而不是永恒 的。 念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 内容的观 念表 现。 所 以,对 任何一 种意识 形态 的考察都 不能脱 离 在现实的商品交换过程 中, 商品经济的形式—— 产生它 的物质 生产方 式而抽象 地进 行 ,因为 意 交换 ,确立 了主 体之 间的平等 : 进行 商品交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理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定社会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它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来维护和支持该阶级的统治地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其对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存在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存在。
社会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意识,更是一种由生产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具体思想表达形式。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创造的一种工具。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其实质和阶级属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
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通过教育、宣传、舆论等手段广泛传播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
它可以通过教育制度、宗教媒体、文化产业等方式被灌输给社会成员。
然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
它偏离了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本质,掩盖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
因此,马克思主义呼吁人们要透过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象,揭示其背后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关系。
其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
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个人意识形态,它是一种阶级性和集体性的思想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总是托付于特定的阶级,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强调自由市场、竞争和私有财产的重要性,试图使人们接受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秩序。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揭露和批判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才能真正认识社会的本质和阶级斗争的规律。
此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传播是阶级统治和剥削的一种手段,可以为统治者服务,也可以被反抗者用来反抗统治。
对西方评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理解的批驳
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有争论的话题,这直接影响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以及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和东欧垮台以后,国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怀疑,责难、误解、甚至任意对马克思主义加以歪曲、污蔑、恶意诋毁。
本文着重对于对于经济概念和思想概念的辩驳,从是个问题中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读者梳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脉络。
意识形态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自它正式诞生后不就就与政治、权利和国家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指代社会观。
价值观的专有名词。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德国意识形态基础上,以历史主义为方法原则,提出来了新的意识形态,开创了社会发展新阶段。
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被执政当局认为是邪恶的,在一段时间也曾加以抵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
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契机正在显现,为人打开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契机。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各国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但是这并不代表世界是和平的,从二战后冷战铁幕的拉开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展开竞争。
美国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选择经济诱惑与意识形态的渗透,这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
事实证明美国的选择是成功的。
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突出特征,是当代国家关系的大背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是市场经济全球的展开。
但是我们要明确全球化并非单纯以经济为目的,而是以经济为后盾,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全球化。
显然谁掌握了经济控制权,谁就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赢家,同时也掌握了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批判。
毫无疑问,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歪解,很大程度上是在推销其西方的价值观,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来接受其一切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形而上学、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形而上学、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形而上学、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路径在商品世界里,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这就是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货币和资本具有比商品更加耀眼的拜物教性质。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为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这一“社会存在”的观念反映,“拜物教观念”指的是把物所获得的社会形式规定性看做物作为物“天然地”具有的属性这样一种“错认”。
对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马克思也进行了透彻的批判。
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但不少学者只是停留在对“形而上学一般”和“意识形态一般”批判的层面上来理解马克思的有关思想。
鉴于此,本文将梳理《资本论》对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的剖析,并以此来展示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路径。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举例(一)节欲论: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一般的混淆剩余价值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
在一定量的剩余价值中,这两部分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的那部分,就表现为是资本家“节约”下来的,因为他节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把它吃光用尽。
也就是,资本积累是资本家“牺牲”了眼前消费的结果,而利润就成了对这一“牺牲”的回报。
在这种“节欲论”中,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不见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被湮灭了。
这种“节欲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马克思的批判,其批判的要点在于指明:第一,无论资本家用于消费的“收入”,还是他投入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都是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第二,在资本主义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挥霍、炫耀成为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而且资本家的挥霍并未妨碍资本积累的一同增加;第三,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极不相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并不必定以资本积累的形式存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概述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内涵,学界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内涵主要是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意识形态当作否定性概念来对待,通过批判解开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真实,以社会的真实矛盾推演意识形态产生的机制和中介,从而宣告一定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些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增加使其背离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原有内涵,成为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理论变迁,把批判的理论变换为建设理论$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掩蔽社会真实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反映,但其原意并非指其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骗人的谎言,应当理解为一定阶级利益与社会总体利益相背离的结果。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
青年马克思深受康德与费希特哲学及其方法的影响,沉湎于“应有”而忽视对“现有”的研究,这种做法使马克思在学术生涯肇始阶段便误入法学研究的死胡同,因而抱怨康德与费希特做法的失当,这种抱怨后来转化为思想上的系统清算: 康德与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地上遇到的日常事务。
在对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之缺陷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马克思坚信: 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 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
据此,马克思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转向对“应有”和“现有”做了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开始求助于黑格尔式的整体论和历史主义方法: 理性是历史的本质与动力,历史则是理性的辩证展开(高扬理性或自我意识的旗帜,正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特征,这必然与宣扬上帝意志的宗教发生冲突,在向黑格尔进行思想与方法上的巨大借贷之后,马克思又开始同黑格尔主义的保守方面——至高无上的上帝般的绝对精神分道扬镳了(在其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宗教的批判立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承认道: 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白,哲学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
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观念发生了流变。
这种流变具有历史的深层根源,它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留下一定的缺憾。
正本清源,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实践/社会学说/共产主义【正文】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整个哲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具力度的一个部分。
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了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精神的批判,并进而提出了超越这种意识形态的初步设想,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
在对这个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有一些十分关键的问题,即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马克思是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在以后又是如何发生流变的?这种流变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关系到整个共产主义学说的基本性质。
一、马克思是如何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
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被理解为一门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可靠性程度的学问。
他认为,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各种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
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
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1](P62)。
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
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
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
《莱茵报》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揭示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和社会作用。
首先,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的政治哲学进行批判,指出这种政治哲学的特点是对国家的神秘化和对国家本质的遮蔽,因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虚假性。
黑格尔是“通过对君主立宪国家形式的颂扬,表现了他向王室和贵族暗送秋波的庸人心理”[2](P65)。
第二,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宗教观点的批判,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它既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矛盾,同时又在现实矛盾上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把世俗问题变形、归结为宗教问题是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活动的一个基本手法。
第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批判,指出他们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理所当然的自然现象进行“实证”的分析,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异化本质和历史暂时性,掩盖了劳动的异化性质。
因此,国民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维护。
第四,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指出以“批判的批判”自居的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革命性十足,实际上他们对黑格尔哲学采取非批判的态度;表面上充满着斗争性,实际上远离现实,只是在和现实的影子作斗争;表面上弥漫着批判的力量,实际上只是在意识领域,主要是对宗教进行不切实际的抽象批判。
因此,他们的思想终究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总结马克思对各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的是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观念体系,其主要的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和社会学说、道德、哲学、宗教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它总体上属于统治阶级意识的范畴,或虽不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但对统治阶级的统治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维护和辩护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
意识形态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其一,统治阶级的统治性。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观念代表,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服务的思想工具,是一种“软统治”工具。
其二,对社会真实关系的遮蔽性。
意识形态通过“公理”的设定、逻辑的推演、体系的构造等等有意无意地用思想观念对现存社会进行合理性的论证,用幻想的美妙景象掩盖真实的社会状况。
其三,伪普遍性和伪人民性。
意识形态总是以代表人民的意见自居,以宣扬和维护社会普遍利益的面目出现。
在意识形态中,人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对现存社会的指责和批判,似乎感到意识形态代表着人民的呼声。
然而,这种指责和批判本身是非批判性的,它只是在维护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对统治阶级的“撒娇”。
意识形态之所以是意识形态,根据之一就是它与人民真实思想的分离。
其四,伪永恒性和伪真理性。
意识形态总是标榜自己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是科学的思想观念体系。
其实这正好证明了它跟现实社会及其发展的脱节和它对这种脱节的掩饰,因而具有虚假性和荒谬性。
马克思据此把意识形态称为“虚假的观念体系”,[3](P185)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二、马克思是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建构是一个思想革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马克思创造性地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批判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的批判,批判的目的也在于以实践的维度揭示意识形态维护现存社会的实质,揭示意识形态维护的现存世界所存在的真实矛盾,并通过实践,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
当然,马克思对实践的把握,不是简单的感性经验把握,不是一种对非历史的“平日”生活的把握;也不是神秘的纯概念把握,不是一种对非现实的“思辨”运动的把握。
马克思是将实践当作一种超越现存、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和革命性的感性活动来加以把握的。
同时,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体系,具有实践的根源。
马克思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4](P127)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5](P5)因此,马克思认为,真正的革命批判,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化批判为武器的批判。
实践既具有批判现存、超越当下的革命品格,又具有实际地改变世界的现实性品格。
所以,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批判理论才能以彻底革命的姿态改造社会。
第二,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对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进行革命的改造,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形态——唯物史观,使之成为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批判方法具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其一,历史性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总是以永恒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面目出现的,其虚假性的一个表现就是脱离真实的历史条件来谈论一切,掩盖住社会真实关系及其演变,掩盖住它们产生的真实历史基础。
所以,意识形态批判的一个任务,就是去除这种非历史的虚假性。
在社会学说史上,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曾经把封建的意识形态视为封建思想家对人民的有意欺骗,所谓历史就是一部坏人对好人的欺骗史。
这是一种简单的批判,它不可能真正达到去除意识形态的目的。
历史表明,这些启蒙学者以代表人民之心所炮制的社会思想最终仍逃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窠臼。
与他们相反,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只有在社会历史中去考察,才能达到“打假”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总是把观念、精神作为历史的基础,而事实恰恰相反。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5](P30)所以,意识形态的根源应当从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及其历史发展中去寻找。
“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接下来的生产力、资金、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
[5](P43)所以,只有从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才能对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的批判。
离开这个出发点的批判只能是隔靴搔痒,不可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其二,整体性的思维方法。
唯物史观把社会视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提出必须通过多样性统一的理性具体来把握社会这个整体。
在意识形态批判问题上,必须把意识形态放在整体中,具体地考察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马克思认为,把意识形态简单地归结为某种基础性的因素是不够的。
他在评述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时说:“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5](P4)这主要的事情就是说明世俗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地引出宗教世界的问题。
只有做了这主要的事情,才能真正寻找到解决宗教异化的出路。
而做这样的事情,就必须采取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分析对象的起点、中介和终点及其实际的“上升”关系,分析从基础的起点向终点的一步步、一层层丝丝入扣的“上升”演进,以达到对象以理性具体的形式在思维中呈现。
三、马克思想建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吗?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以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的。
虽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赋予意识形态以多种涵义,然而这些涵义都是以它的最基本的涵义即“虚假的观念体系”为主线的。
例如,意识是一种中性的事实判断,但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语境看,这里的统治阶级显然是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
所以这个判断还是隐含着价值评价的因素。
又如,意识形态被理解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3](P186),似乎这是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和肯定的理解。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1.马克思在这里说的革命阶级并非泛指所有的革命阶级,而主要是指资产阶级;2.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并不是直接的意识形态,而是那种以后变为意识形态的革命思想。
所以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种应当予以扬弃的思想观念体系。
跳出历史“轮回”,超越意识形态,建立科学的社会学说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取向。
那么,马克思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己的理论目标呢?第一,把社会学说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