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热现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主要围绕热现象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热的相关概念,如温度、热量、热传递等。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热的现象,探索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热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热的相关概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热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热量、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关系。
2.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现象,探究热的规律。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热现象中的规律。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生活实例法:将热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热源、冷源、实验用品等。
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作业准备:相关练习题、拓展阅读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热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热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热现象知识点
《热现象》知识要点班级姓名学号一、温度、温度计1.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现象都是热现象。
温度表示物体的。
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用。
实验市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符号为。
-4℃读作。
3.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认清温度计的最小,且必须使温度计的与被测物体,等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普通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填写“能”或者“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使用普通温度计要轻拿轻放,(填写“能”或者“不能”)甩。
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分度值精确到。
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构造的不同点是,使用时的不同点是。
二、物态变化5.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6.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过程需要热。
固体分为体和体。
常见的晶体有、、、、、、;非晶体有、、、。
7.晶体熔化时要不断热,温度(填写“变”或“不变”),该温度叫,直到晶体完全熔化,温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填写“相同”或“不同”),非晶体没有。
8.物质由态变成态的现象叫凝固。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不断热,温度,直到完全凝固温度才。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填写“相同”或“不同”)。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9.物质由变成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种是。
10.蒸发是在发生的汽化现象,一般说来蒸发是比较。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蒸发在温度下进行蒸发要热,有作用。
11.沸腾是发生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体沸腾时,要继续热,但温度。
热现象问答题及答案
热现象问答题及答案1、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答:不能。
虽然达到了冰的熔点,但是温度相同,冰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继续熔化。
2、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而用酒精温度计来测气温?答:因为酒精的凝固点(—117℃)比水银的凝固点(—38.8℃)低,在很冷的地区,水银可能凝固,而酒精一般不会凝固,所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来测气温。
3、北方冬季较冷,为了保存好蔬菜,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答:因为水凝固时要放热,会使菜窖内的温度不致太低。
4、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作“冷敷”治疗。
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来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用0℃的冰冷敷效果好。
因为0℃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收热量的过程。
因此,用0℃的冰冷敷效果好。
5、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和杯底接触),对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会熔化吗?答:不会熔化。
冰是晶体。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烧杯中正在熔化的冰处于冰水混合状态,温度为0℃,与试管中碎冰的温度相同。
由于二者无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试管中的碎冰虽已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6、晒粮食时,为什么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把粮食摊开?答:向阳的地方温度高;把粮食摊开增大了粮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都有利于粮食中水分的蒸发,使粮食干燥得快。
7、在刮风天,土地容易变干,但塑料大棚里的土地不容易变干。
为什么?答:刮风天,地面上空气流动快,加快土地中水的蒸发,土易干;而在大棚内,空气流动缓慢,蒸发慢,所以土不易干。
8、夏天扇扇子,气温会降低吗?为什么人会感到凉爽些?答:气温并不会降低。
扇扇子使空气流动加快,加快了汗的蒸发,蒸发时要从人体吸热,因此会感到凉爽些。
9、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热现象(二)人教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热现象(二)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章热现象(二)二. 重、难点1.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2.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3.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 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三. 知识点分析(一)熔化和凝固1. 状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如:金属在高温下变成液态。
(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如:将钢水铸成工件。
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冰、金属、水晶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3. 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3)对于同一种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1)熔化:a、温度到达熔点;b、继续吸热。
(2)凝固:a、温度到达凝固点;b、继续放热。
5.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二)汽化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
2.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 蒸发:由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1)任何液体都能发生蒸发现象,但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保证在液态)。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
【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海波是态,这段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2)BC段海波是态,这段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3)CD段海波是态,这段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4)海波熔化持续了min。
(5)海波的熔点是℃。
分析: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其实质是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
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热是一种物理现象,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烈日炎炎的夏天到寒风凛冽的冬日,热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影响和体验。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来讨论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
一、热的传导热的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的传递。
当两个物体温度不同的时候,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达到热平衡。
例如,当我们把冰块放在热水中,冰块会逐渐融化,这是因为热量从热水传递到冰块,使得冰块的温度上升。
二、热的辐射热的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出去。
我们常常可以在太阳下感受到热的辐射,这是因为太阳释放出的热能以光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热的辐射来实现一些应用,比如太阳能发电和红外线热像仪等。
三、热的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这是因为热能使得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加剧,从而造成物体体积的增大。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
比如,在炎炎夏日,车辆长时间停在阳光下容易发生轮胎爆胎的情况,这是因为轮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
四、热的相变物质在受热或受冷过程中会发生相变,这是热现象的一种表现。
我们熟知的水的相变是最为常见的。
当我们将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并变成水蒸气;相反,当我们将蒸汽冷却到100摄氏度时,水蒸气逐渐凝结并形成液态水。
五、热的传感和利用人类通过各种感受器官来感知和利用热。
例如,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到热的温度变化,从而引发身体对热的反应。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热能来进行一些实用的应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加热器和空调调节室内温度,使用热水器加热水,或者利用火力发电来产生电能等。
在物理生活中,热现象无处不在,我们也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热能。
通过了解热的传导、辐射、膨胀、相变以及热的传感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热现象的原理,进一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通过以上对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2知识点: 物理化学(4)——热现象
课外补充资料知识点:物理化学(4)——热现象一、概念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
1、温度≠热人对冷和热会产生生理上的感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感觉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人感觉冷。
温度并不是热,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我们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能量。
2、温度计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是一根内径很小、密封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装液体的玻璃泡,管上有刻度。
温度计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二、状态变化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状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熔化,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熔化吸热。
凝固,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固放热。
2、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汽化吸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同时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越快。
——夏天吹电扇有利于汗液蒸发、可以降低体温。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分馏法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然后精制纯化的方法;利用分馏法加热混合液,可以对混合液进行分离。
3、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缩小体积,方便运输、贮存。
——如液化天然气“白气”“白烟”、雾、露水、雨都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比同温度的开水放出的热量更多。
4、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放热。
重点、难点解析1热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分别填上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晴朗的天气时,泼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 (2)冬天天很冷时,可以看到从嘴里呼出的白气; [ [ ] ] ] ]
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或煤油等)。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管内液 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面稳定后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值。 (二) 2.摄氏温度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的。他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 把一个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0 标准大气压 等分, 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 叫做 1 摄氏度。 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在 0℃以下和 100℃以上的温度用 1℃间隔的同样大小向外扩展。摄氏温度用符 号 t 表示。在 0℃以下的温度写法、读法要特别注意。东北地区十一月份的平均 气温记作“-18℃”,应读作“零下 18 摄氏度”或“负 18 摄氏度”,而不能读 作“摄氏 18 度”。书写时不要漏掉字母 C 左上角的小圆圈。 (三)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比较
重点、 重点、难点解析
( 一) 温度与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程度是一个比较含 糊的说法,因人的感觉不同而有差异,常常是不准确的。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 要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液体温度计的主要 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 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 在管和泡里盛
5.查熔点表可知,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8.8℃,即液态水银的凝固点是 -38.8℃,这意味着在低于-38.8℃的环境中,水银会凝固成固态,水银温度计将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热现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热量作用时所表现出的现象。
下面列举了十个关于热现象的例子。
1. 热胀冷缩:当物体受热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导致物体体积膨胀,称为热胀。
相反,当物体冷却时,分子的运动减慢,导致物体体积收缩,称为冷缩。
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夏天汽车停在烈日下时,车身会因为受热而稍微膨胀,导致车门紧闭,难以打开。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例如,当我们在热锅上烹饪时,热量会通过锅底传导到食物,使其受热。
3. 火焰:火焰是一种由燃烧产生的可见光和热能的混合物。
当可燃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下接触时,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火焰。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成分和温度。
4.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向周围发射热能的过程,不需要介质传导。
所有物体都会发射热辐射,其强度和频率取决于物体的温度。
例如,太阳向地球发射的热能就是一种热辐射。
5. 蒸发:蒸发是指液体在接触空气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蒸发是一种散热的方式,因为它会消耗物体的热能。
例如,湖水在夏天受到阳光照射时会蒸发,使周围的空气变得潮湿。
6. 水沸腾:水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沸腾,即液体表面的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沸腾是一种剧烈的热现象,伴随着水分子的激烈运动和水蒸气的释放。
7. 热烧伤:当人体接触高温物体时,热能会传递给皮肤,导致热烧伤。
热烧伤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的温度和时间。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可以有效预防热烧伤。
8. 空调制冷:空调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将其排出室外,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这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的过程中吸热和释热来实现的。
空调制冷是一种常见的热现象,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9. 熔化:当固体物质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构变得松散,导致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这一过程称为熔化。
生活中的热现象讲解
? 这是因为鸡蛋表面有水时,热水不断蒸发 吸收热量,使鸡蛋表面温度降低,降低到 小于鸡蛋里面的温度。当鸡蛋表面变干后 ,使内外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感觉比较 烫手。
? 热凉粥与烧开水不一样,水具有很好的流 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会膨胀, 密度减少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 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 传递到水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的流 动性差又不易传热,所以,当锅底的粥吸 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 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集中在锅底很 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 的。
100°c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的人体皮肤,会液 化成100°c的水,短时间内即可放出大量的热。
被烫伤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小心地将被热液浸透的衣裤、鞋袜脱掉。 (2)不要擦破水泡或表皮,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3)取新鲜大葱叶子,中间剥开,去有黏液一面 贴于患处,有止疼和促进皮肤生长的用处 。 (4)如果疼得很厉害,用新鲜的豆腐加白糖,一 起搅拌至碎,敷在患处,可及时去疼 。 (5)用鸡蛋清调白糖摸于水疱处可促进水疱变蔫 。
若用劲向手上吹气,手掌表面附近的气体 流动很快,加速了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蒸发 所带走的热量比从嘴中吹出的热气传给手的热 量还要多,因而手会变的更冷。可见吹气形成 的气流速度不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运用了物理知 识,你都关注过吗?
输送热水或水蒸气的管道,因为从中通过的 水或水蒸气温度足够的高,所以不会有水蒸气在 它们身上液化,自然也就不会变湿了。
另外,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现象,你能解 释吗?
1.为什么玻璃杯遇忽冷忽热时会裂开?
答: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且易碎。当玻璃 杯内外的温差较大时,内外的膨胀就不一致。 例如,在冷杯内注入热开水,则杯内的圆周 就要增大,但杯外的玻璃温度仍未升到和杯 内相同,故杯外圆周还未来得及增大,于是 就被杯内的玻璃挤裂了。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3课《炉火周围的热现象》教案
3. 对调查报告的反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批改,指出调查的内容是否全面,提出的节能措施和建议是否可行,并给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
- 炉火实验装置(模拟火炉燃烧)
- 热气球材料(用于展示热空气性质)
- 温度计(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
- 彩色纸(模拟热辐射实验)
2. 软件资源:
- 课本及教学课件
- 科学实验视频资料
- 炉火周围热现象相关科普文章
3. 课程平台:
- 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
- 课堂互动软件(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反馈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炉火周围的热现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物理思维及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热的传递与转换,发展以下核心素养:首先,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其次,通过探讨热空气性质、对流与辐射原理,增强学生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发展物理逻辑思维;最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热能利用的合理性,培养节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本课程设计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热空气性质、对流和辐射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热现象是指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热运动现象。
热现象无处不在,下面将列举十个与热现象相关的例子。
1.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这是因为热能的输入使得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增加,导致物体的体积扩大。
例如,夏天地面上的铁轨会因为太阳的照射而变得炙热,铁轨的膨胀会导致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大。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烧水时,将水壶放在炉子上,火焰的热能会通过热传导传递给水壶,使得水壶内部的水分子加热。
3. 蜡烛燃烧: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燃烧物体,蜡烛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热现象。
当蜡烛点燃时,火焰使蜡烛内部的蜡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4. 火焰:火焰是一种由燃烧产生的可见的热现象。
火焰的形成是因为燃烧产生的热使得气体中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激发并发光。
5. 暖气散热:暖气是通过散热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的一种设备。
暖气散发出的热能使得室内的温度升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6. 水的沸腾:当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水中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形成气泡并冒出水面,这就是水的沸腾。
沸腾是水分子受热后热运动的结果。
7.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热能。
例如,太阳的热能是通过辐射传递到地球上,使得地球的温度升高。
8. 热传感器:热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应周围温度变化的设备。
它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测量和控制温度。
9. 热风扇:热风扇是一种利用电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通过电能输入,热风扇内部的电阻丝发热,产生热能,并通过风扇叶片将热能转化为风能,产生热风。
10. 热泵: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的设备。
它通过外部能源的输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传递到高温环境中,实现热能的转换。
以上是十个与热现象相关的例子,它们展示了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热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热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活条件。
五年级科学上册 全部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案第一章:物质的世界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定义和分类:物质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举例说明。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变化过程的观察。
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性质和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实验: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总结:强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用途。
1.4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物质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评估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案第二章:力的作用2.1 教学目标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定义和作用。
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受力后的变化。
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定义。
讲解:讲解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总结:强调力的作用和力的三要素的重要性。
2.4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力定义的理解。
评估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三、教案第三章:热现象3.1 教学目标了解热现象的基本概念。
掌握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2 教学内容热现象的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能的定义。
热传递的原理:热传递的条件,热量的传递方式。
热现象的实验观察:热传导、对流、辐射的实验观察。
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热现象的基本概念。
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热现象的实验观察。
实验: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热现象的实验结果。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一) 热 现 象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京改版)八年级全册
的原理,这与空调夏天制冷时,空调的 室内机 (选填“室内机”或 “室外机”)内的制冷剂的物态变化相同。液化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
积 的方法液化后贮存在钢瓶内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返回目录
22. (2024·成都成华模拟)2023年冬天最火的城市莫过于哈尔滨了, 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 冰”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用滚烫的 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 冷会迅速 凝华 成小冰晶,同时热水相比于冷水更易甩成小水滴,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返回目录
考向三 汽化和液化
7. 古诗《长歌行》中有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所说的
“露”,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 )
A. 液化
B. 凝固
C. 凝华
D. 汽化
-2 ℃,水的温度是 88 ℃。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返回目录
考向二 熔化和凝固
4. (2024·北京通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 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热现象全部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2.演示实验(P50,图4-7)
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t温(℃)D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K(2)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__K(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
重点
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难点
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教具
演示
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户外温度计
户外温度计常用 酒精或水银封装在密 闭的玻璃管中制成, 常用于测量室外温度。
二、摄氏温度
1、温度计上的字母 C 是什么含意度的如何规定的?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 定为0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 氏度。
体温计
温度计说明
;一键测量仪/ 一键测量仪 ;
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 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⒅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 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17.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 幅主要画面。(4分) 答:18.请为第②节中加点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4分)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批注: ? 19.结合语境,理解第⑧节画线句的深刻含意。(3分)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答:20.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 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5分) 答: ? 21.第⑥节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答:代谢:17.(1)绿色的谷和清澈涧水里的花瓣。(2)我与小山居者凯凯相 遇的画面。【解析】这题考查概括文本的能力,注意审题,要求概括的是实写的画面,一个是大自然的画面,一个是人在自然中的画面。 18.“清瘦”这里用来形容去年的秋天,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山之萧瑟景象,从而反衬出春天山上的丰盛之美。“退潮” 这里是写白绒绒的芦花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时芦花繁茂和美丽,像白色的浪花一般,而到了春天,满山是绿色,通过这样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对修辞的赏析能力。结合上下文理解修辞在这里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即可。 19.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把握句子里比喻词的深层含义。“另一所学校”在文中指的是大自然。 20.(1)通过小女孩凯凯对春的反应和大自然景物的照应来衬托出春的美妙。(2)通过小女孩的话, 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3)小女孩的纯朴快乐就像春天一样美好。(4)小女孩的年纪就正处在人生中的春天。(5)小女孩让作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故事。【解析】解答这个题目,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来回答,理解小女孩和景物之 间的关系,小女孩和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小女孩自身的象征含义。 21.(1)运用了多个疑问句和反问句。多个疑问句连用表现了作者联想的过程,构成了悬念,使读者被带领吸引着往下读,引出了下文写童年自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2)紧接着是几个反问句,回 忆了童年对自己春天的生活,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对母亲的爱。(3)最后又是两个疑问句,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不再的怅然若失之情。? 【解析】十个问句,较多,可以根据内容和情感的不同进行划分,逐个解答,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去条分缕析,就会 漏掉要点失分。 (2017山东济宁)(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0题。 (15分) 胡 记 面馆 马苏玥 (1)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 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 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 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 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 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 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 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 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 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 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 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 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 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 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02,有删改)? 17.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4分) 答: 【代谢】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 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 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这段表现了胡记面馆的数量有限,老胡对祖宗的规矩的遵守;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胡良不遵守祖辈规矩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8.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 【代谢】18.示 例:(1)运用一系列动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 (指出分析角度1分,点明效果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动作描写来分析。句子主要描写了胡记面制作 的过程,从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面的制作复杂,也正因此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19.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4分) 答:?【代谢】示例: (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凸显了主 题。 (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 (举例2分,分析作用2分。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 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文中的对比有:老胡对祖训的遵守与胡良对祖训的弃之不顾;食客对老胡与胡良面的夸赞;胡良在开分店前后的态度等,表现出做生意要厚道,要以真实的手艺来博得顾客的赞誉。 20.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4分)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 “就是这个样。” 答:?【代谢】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欣慰2分,希望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题目所给的句子正是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从老胡对祖训的坚守,胡良生意的失败,可以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做生意就得 守本分,要诚信。 【分析】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介绍胡记面馆的特色;第二部分(4~11),写胡良央求父亲每天多做些面,能挣更多的钱,遭到老胡的拒绝;
第七章 热现象
第七章热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和放热2.知道比热容概念,会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重点:比热容热量计算难点: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课堂练习:一、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过程:固态液态气态二、根据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过程:1.冬天早晨玻璃窗内表面出现的“冰花”( )__ _热2.雾和露水的形成( )_ _热3.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变少了( )_ _热4.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_ _热5.装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_ _热6.夏天,湿衣服晾干( )__ _热7.固体碘加热变成碘蒸气( )_ __热8.霜的形成( )__ _热9.我们见到的各种“白气”()_ _ _热10.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_ __热三、1.在下列的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c.划火柴,火柴燃烧b.汽车在行驶一段路程后,轮胎变热d.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2.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b.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d.划火柴取火3.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打铁,铁块温度升高b.用暖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c.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d.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温度升高4.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b.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c.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四、1.在图2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图2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空气玻璃板二氧化氮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铅板金板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冷水热水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同名磁极互相排斥b.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c.拉伸弹簧,感觉很费力d.水很难被压缩3.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b、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c、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d、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学习随笔第七章第七节热现象训练案学习目标:1.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和放热2.知道比热容概念,会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重点:比热容热量计算难点: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课堂练习:一、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过程:固态液态气态二、根据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过程:1.冬天早晨玻璃窗内表面出现的“冰花”( )__ _热2.雾和露水的形成( )_ _热3.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变少了( )_ _热4.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_ _热5.装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_ _热6.夏天,湿衣服晾干( )__ _热7.固体碘加热变成碘蒸气( )_ __热8.霜的形成( )__ _热9.我们见到的各种“白气”()_ _ _热10.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_ __热三、1.在下列的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c.划火柴,火柴燃烧b.汽车在行驶一段路程后,轮胎变热d.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2.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b.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d.划火柴取火3.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打铁,铁块温度升高b.用暖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c.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d.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温度升高4.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b.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c.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四、1.在图2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图2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空气玻璃板二氧化氮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铅板金板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冷水热水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同名磁极互相排斥b.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c.拉伸弹簧,感觉很费力d.水很难被压缩3.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b、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c、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d、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
5热现象
热现象【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呈现形式】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由某种物态变化的现象判断属于何种变化(即物态变化的名称)并且判断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像是中考试命题的重点。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形式出现。
【知识结构】一、温度1.温度的意义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方法提示】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冰、雹、霜、云、雪、雨、雾、露的形成与解释。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日常生活中对“白气”的比较与解释。
入烧水时壶嘴冒“白气”,冬天人能呼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等。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判断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对应训练】图1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 ;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王山而
【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呈现形式】
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由某种物态变化的现象判断属于何种变化(即物态变化的名称)并且判断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像是中考试命题的重点。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形式出现。
【知识结构】
一、温度
1.温度的意义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
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冰、雹、霜、云、雪、雨、雾、露的形成与解释。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日常生活中对“白气”
的比较与解释。
入烧水时壶嘴冒“白气”,冬天
人能呼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等。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判断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